药学专业论文: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

合集下载

天麻的中药功能主治

天麻的中药功能主治

天麻的中药功能主治导语天麻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中药功能主治,并用列点的方式详细阐述,希望对读者了解天麻的药理作用有所帮助。

中药功能主治天麻作为一种中药,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镇痛:天麻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神经痛等。

2.神经保护:天麻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中风后的肢体麻痹、面瘫等症状。

3.改善记忆:天麻对改善记忆和提高智力有一定作用,可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4.抗炎:天麻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5.抗抑郁:天麻对抑郁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6.舒筋活络:天麻能够舒筋活络,可用于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7.退烧:天麻具有退烧作用,对于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8.安神助眠:天麻对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失眠有一定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从以上列举的功能和主治可以看出,天麻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材,对多种疾病和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天麻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剂量合理:使用天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2.不宜过敏体质患者使用:对于过敏体质患者,天麻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不宜使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天麻在一定剂量下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应慎用。

4.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时需谨慎:天麻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5.避免长期连续使用:长期连续使用天麻可能导致药效下降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建议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结语天麻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本文列举了天麻的中药功能主治,并提醒了使用天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其注意事项天麻,中药名。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

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麻在治疗神经性疼痛方面有着治疗效果,目前被广泛运用与神经性疼痛的治疗。

天嘛的药理作用。

通过大量的文献记载可知,天麻药材中含有多种药理作用,比如天麻苷、琥珀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对治疗心肌缺血、镇静、抗血栓、降血压、提高记忆力、抗惊厥等方面均有效果。

总结出来,天麻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

天麻中含有天麻苷,该种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一起对血管产生作用,引起血管的扩张,尤其是微型血管的扩张作用明显,对存在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使用天麻扩张微型血管可降低血压。

临床研究也证实天麻药材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调节作用明显。

天麻苷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使其保持兴奋,形成NO机制,加速血液流通,使血液在流经血脑屏障、或其他器官时时常缩短,对于保护器官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对存在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使用天麻,可以对血管的顺应性起到调节作用,降低血管中胆固醇等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降低血管硬化产生,同时改善内环境,使血液循环畅通。

此外天麻苷可对心脏起到直接的药理作用,可增加心脏的收缩,加快排血使血液循环畅通,维持高效的代谢,因此对维持心脏的正常心理功能有效。

此外天麻可以对心肌细胞与其吸氧量之间有调节作用,服用天麻后可发现心肌细胞即使在氧气补充足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深加工天麻获取其水醇提取物,将水醇提取物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对人体使用,可以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中血清丙二醇含量,降低心肌出现疾病的概率。

大量的实验表明,天麻中的天麻素和天麻苷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因此将天麻运用于抗血栓治疗效果明显,使用天麻药物后可发现,患者血管流量明显增加,可降低血栓的形成。

天麻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天麻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天麻的功效及临床应用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是一种天然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生长在中国及韩国的高山地区,是草本腐生植物。

天麻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用于中医药学中的制剂和药膳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天麻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如下:1. 镇静安神: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焦虑和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天麻素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镇静、安神和抗焦虑的效果。

2.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天麻具有舒筋活络、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以及经络痛,如经前头痛。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能够减少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血管收缩引起的头痛症状。

3. 抗癫痫和抗惊厥:天麻具有抗癫痫和抗惊厥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癫痫发作、惊厥和痉挛等疾病。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成分能够减轻脑内神经元的兴奋,调节神经传导和电活动,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4. 促进血液循环:天麻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和周围血管病等。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成分能够扩张脑血管和周围血管,改善血液流通,增加供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减少缺血缺氧和血管阻塞引起的症状。

5. 抗炎和抗氧化:天麻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凋亡,同时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总结起来,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缓解头痛、抗癫痫、促进血液循环和抗炎抗氧化等功效。

临床上,天麻常被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血管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然而,在使用天麻时仍需要注意适量用药,避免过量使用以及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具体疾病的治疗和用药,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天麻的作用和功效

天麻的作用和功效

天麻的作用和功效
天麻是我国传统草药中的一种,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首先,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天麻中含有一种叫做天麻素的物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舒缓神经紧张,缓解焦虑、烦躁等情绪,使人感到放松和安宁,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其次,天麻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功效。

天麻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对中老年人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此外,天麻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天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疼痛。

天麻还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抗衰老效果显著。

此外,天麻还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天麻中含有一种叫做天麻酮的物质,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天麻还具有抗癌作用。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于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此外,天麻还能够调节血脂和降低血压。

天麻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降解,降低血脂水平,预
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天麻还能够放松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天麻具有镇静安神、改善认知功能、抗炎抗氧化、保护肝脏、抗癌和调节血脂降压等多种作用和功效,对于改善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作为一种草药,天麻的使用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天麻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现天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在药理作用方面,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深入,天麻的药理作用机制逐渐明确,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化学成分方面,天麻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天麻素、天麻苷、对羟基苯甲醛等。

这些成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天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对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所揭示。

天麻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天麻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其含有的多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对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以及抗衰老具有积极意义。

天麻还被发现具有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通信,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疾病具有潜在价值。

藏药天麻的本质和药效研究

藏药天麻的本质和药效研究

藏药天麻的本质和药效研究藏药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一种,它与汉族的中药不同,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特殊的疗效。

其中,天麻作为藏区常用的一种草药,一直以来备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

天麻有着很多不同的功效,如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降低血压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天麻的本质和它的疗效研究。

天麻的本质天麻在藏族地区被称为“殊戛蒺”,是藏药经典药方和常见单味药,是一种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在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的河流谷地、山坡草地和高山林带。

天麻的地下块茎是其实质部位,形态类似马铃薯,但其表皮较厚,黄棕色,布满纵向皱褶和横向芽眼,质硬而坚韧。

天麻的药用部位是地下干茎块,可以干燥为药材,具有清热安神、生津止渴、解毒去肿等功效。

天麻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天麻素,如果天麻在夏季开花,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天麻素,因此药效也会更好。

此外,天麻还含有面筋质、蛋白质、挥发油气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这些成分不但可以改善心理状况,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具有全面的健康功效。

天麻的药效研究天麻的药效研究起源于中药学家对它开展的初步研究,最早的研究集中在对天麻药性的强度、药效、急慢性和药量等进行分析,随后逐渐扩展到了对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探究研究。

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天麻有很多有用的药效,具体如下:1. 缓解头痛症状天麻有舒经活络的作用,能够舒张脑血管和缓解血管收缩,从而起到缓解头痛症状的作用。

此外,天麻还可以改善由于肝火上冲所引起的头痛,对于神经性头痛的缓解也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 提高睡眠质量天麻具有极佳的安神定志功效,能够改善由于神经衰弱所导致的多种睡眠问题,如失眠、焦虑、惊恐、梦呓等症状。

3. 降低血压天麻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剂,能够放松血管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同时,天麻还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天麻的药理药性及商品特性

天麻的药理药性及商品特性

天麻的药理药性及商品特性
天麻中含有天麻素、香荚兰素等药理活性成分,还含有抗真菌蛋白、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如天麻素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对降低脑血管阻力,治疗头晕、目眩、高血压病有显著疗效。

天麻又能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血循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及心肌供氧,对心肌缺氧及心肌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促进免疫功能的增强和恢复。

天麻有效成分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组织,对神经系统的营养及肝脏功能代谢调节有直接作用。

还能明显增加红细胞中sod和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延长细胞生命,从而延缓衰老。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的作用。

天麻平肝潜阳,熄风止痉,通经活络,滋肾补脑,提气益神。

具有“三抗: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

三镇:镇静、镇痉、镇痛。

-补:补虚”功能。

更多研究表明,天麻对学生增智、健脑,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脑力劳动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老年人延缓衰老等有良好作用,长期服用天麻的人气色出众。

天麻的商品特性:商品天麻呈椭圆形、长圆形、卵形,稍弯曲,略扁。

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习惯称点状环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附者着。

顶端有红棕
色至深棕色的芽孢(也称鹦哥嘴)或残留茎基。

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俗称脐眼)。

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特异(习惯称
啤酒或马尿味),味微甘。

真天麻的特征具“鹦哥嘴”、“点状环纹”、“肚脐眼”、“啤酒气”。

中药材天麻的种植与药理作用

中药材天麻的种植与药理作用

中药材天麻的种植与药理作用天麻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科学种植和合理利用天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种植技术和药理作用。

一、天麻的种植技术天麻的种植技术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生态环境、种子选择、育苗、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天麻的种植技术。

生态环境天麻适宜生长在湿润的阴凉环境中,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宜,pH 值在5.5~6.5之间,土壤富含有机质、疏松且透气性好。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尽量避免水湿过大或过小、光照过强以及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地区。

种子选择选择质量良好的种子是种植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天麻的种子应选用本地优良品种,并进行繁殖,确保品种的纯正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育苗天麻的育苗阶段非常重要。

应选择种植基质和育苗方法,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以确保良好的萌发和生长。

田间管理在天麻种植的过程中,田间管理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及时补充养分、合理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以确保天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采收天麻的采收要选择在药材的成熟期。

通常在植株的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及时晾晒或干燥,确保药材的质量。

二、天麻的药理作用天麻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方面。

神经系统天麻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改善脑血液供应,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天麻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缓解神经衰弱和焦虑症状。

心血管系统天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天麻还具有抗凝血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免疫系统天麻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总结:天麻的种植技术和药理作用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发挥药用价值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专业论文: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浅谈天麻的药理作用摘要: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对生长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产量有限,市场供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显效,因此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天麻有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病证,随配伍而用量各有不同,应当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对天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药理作用并提出应用天麻的注意事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天麻的用法用量。

关键词:中药天麻;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引言据我国古籍分析,中药天麻是箭头形块根,是兰科天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麻具有平肝、清风、祛风、止痛的作用,其特点是质润多液[1]。

服用天麻后,具有养血安风的作用,治疗血虚、肝风内功引起的头痛、眩晕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此外,天麻在治疗破伤风、癫痫和小儿惊风时,也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2]。

天麻还广泛应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偏头痛、肢体麻木和眩晕。

天麻是古代野生天麻的一种,能有效地保证天麻的药效。

目前,野生天麻的数量正在减少,几乎灭绝。

因此,为了保证中药天麻的治疗效果,必须对中药天麻的特点、来源和形态进行详细的分析鉴定,并对中药天麻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中药天麻的分布情况1.1市场情况分析对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市场上有很多假天麻,在实际购买过程中,由于假天麻和真天麻的总体特征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两者,所以天麻的实际应用不能保证其有效性[3]。

对天麻来说,如果它没有中空、明亮的横截面、鹦鹉嘴和红色的编织物,它的品质是理想的;如果天麻稍弯曲、圆而平,有10圈以上的点状环状纹理,则上茎基部和鹦鹉嘴比较相似,基部瘢痕和脐圆比较相似,其品质一般为[4]。

1.2野生环境分析野生天麻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天麻和梭菌生长所需的湿度和温度高。

例如,梭状芽孢杆菌需要6-8摄氏度才能生长,而天麻需要10-15摄氏度才能发芽。

天麻和梭菌在20-25摄氏度生长最快。

温度高于30℃时,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不会生长[5]。

此外,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对环境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会对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当土壤含水量高,但土壤中空气不足时,也会影响天麻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目前,野生天麻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江西、贵州、四川、安徽、甘肃、湖南、湖北、广西、山西、云南和吉林,而长白山、滇东北、川南和黔西野生天麻质量最好[6]。

2中药天麻的药理作用分析2.1中药天麻的性状分析中药天麻是从兰花块茎中提取的。

天麻的特征一般为椭圆形或条状,总体特征与平坦度相似,局部稍有弯曲和收缩,一般为1.5~6.0cm,长3.0~15.0cm,厚0.5~2.0cm。

中药天麻的颜色一般是黄色和白色。

如果颜色较暗,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浅黄色和棕色,有不同程度的皱纹。

中药天麻具有甘平、气淡、个性温和、微辣的特点。

2.2中药天麻的功效分析①镇静作用:天麻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如果患者服用天麻,其脑电图显示嗜睡波形。

②抗惊厥作用:天麻能显著改善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和胆绞痛症状;此外,天麻素、天麻素注射液和天麻素可有效拮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从而显著延长惊厥潜伏期,显著提高降低死亡率。

③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聚集作用:临床实践发现天麻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有效降低花生四烯酸引起的急性肺血栓形成。

天麻苷和天麻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加速血液流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④抗心肌缺血效果:静脉注射天麻水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治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静脉注射天麻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和心肌梗死面积,在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⑤降血压效果:临床实践发现天麻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天麻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有效调节心率,显著增加心输出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显著改善缺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代谢。

⑥明目记忆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天麻能保护和调节大脑神经系统,显著增强视神经的辨别能力[6]。

2.3中药天麻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中药天麻的实际使用中,应注意以下注意事项:患者不宜长时间应用天麻,如果长时间应用天麻则可能导致上火、红丹等现象;在实际的制药期间,天麻的煎药时间不能太久,天麻苷作为天麻的主要成分,遇热时天麻苷容易挥发,所以天麻在和其他药物配伍煎熬时,会因为受热而导致部分药物有效成分失去;天麻在煎药前,应选择少量清水对其进行浸透滋润,在天麻充分软化后在将其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放置在有风、干净处晾干,也可以在太阳下将薄片晒干,在薄片完成晾干或者晒干后,就可以将其研成粉末,将其制作成散剂或者药丸服用,也可以在需要应用时选择煎好的汤药对其冲服;中药天麻存在毒副作用,而给药剂量大于40g即为中毒剂量,天麻中毒前的潜伏期一般为1~6h,在患者应用天麻制剂或者中药天麻后,发生呼吸加快、头晕、皮肤瘙痒、心跳加速、呕吐、恶心、气息短促等现象,应马上暂停使用,如果患者发生以上严重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3天麻的用法用量3.1治疗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继发性高血压。

笔者以为,前者属肝阳上亢,后者隶于虚风内动,而天麻具有平肝潜阳与息风止痉双重功效,故而各型高血压均为天麻的适应症。

案1:王某,男,30岁,公务员,因急性肾炎,久治未愈而继发肾病综合征,并肾性高血压,素服降压及激素类药物治疗,而疗效甚微,无奈而求诸中医药。

主诉:乏力,易于疲劳,浮肿,小便少而短,多梦健忘,少气,动即气喘等,时而恶心及纳呆腹账。

刻诊:面胖,双下肢℃°浮肿,按之窅而不起。

面色黧黑,精神疲惫,气喘吁吁,舌质红嫩,舌苔黄白厚而粘腻,舌下大络几无,伸舌颤抖,寸口脉浮小数,重按无力,右关及左尺尤甚。

BP:160/110mmHg。

化验室检查:尿蛋白+++,有管型,西医要求患者“透析”,患者及家属犹豫中医。

辨证:阴虚火旺而虚风内动,脾肾两虚而湿浊化热。

处方:天麻50g,羚羊角粉(冲服)5g,黄柏40g,知母30g,大腹皮40g,茯苓皮50g,桑白皮30g,生地黄50g,玄参40g,麦冬30g,乌药40g,益智仁30g,泽泻20g,川牛膝40g,黄芪40g,芦根50g,大蓟40g,党参50g,姜半夏20g,陈皮40g,炙甘草30g,浙贝母20g,10剂水煎餐后半小时温服。

服毕复诊,BP140/110mmHg,尿蛋白+,系阴性。

诸症减轻,原方去羚羊角粉加蒲黄粉(包煎)50g,醋五灵脂(包煎)40g,继服15剂而诸症消失。

兹后患者于每年5月1日、7月1日、10月1日、12月1日酷暑及严寒来我处稍加中药略调剂,迄今而一切基本正常,现已正常工作。

按:天麻50g熄风止痉为方中主药,羚角粉熄风及清热泻火解毒为辅药。

知母、黄柏泻相火而坚肾阴,生地黄、玄参、麦冬滋水而济火,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陈皮利水消肿,乌药、益智仁(缩泉丸)缩小便,与诸皮合用而相反相成,党参、黄芪益气与缩泉丸合用而肝肾双补,芦根、泽泻、大蓟清热利尿,姜半夏燥湿化痰以防湿聚而成痰浊,合而共为佐药。

炙甘草和药,川牛膝引诸药下行而为使药,共而成方,疗效卓著。

3.2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者,闭也,气滞血瘀曰闭,气虚血弱亦闭,故而有“不通则痛,不荣麻木”,二者均属痹症,治宜活血化瘀及养血活血,而天麻有祛风通络之功,性甘平而不偏颇,有“中正及中庸”之名。

案2:李某,男,20岁,学生,患风湿性关节炎及风心病10余年,13天前因“感冒”而周身疼痛,肘膝关节尤甚,恶寒发热,喘促咳逆,面颊及口唇紫绀爪,甲紫绀而呈杵指,西医急诊予以抗菌药物“头孢三代”静滴,时好时复。

现求治中医药,刻诊:体温38℃(呈不规则热)精神不振,气喘偶咳,口唇青紫,耳轮瘦薄,膝肘湿热而触痛,舌淡红,而舌苔黄厚燥腻,舌根苔灰色,舌边有齿印,气口脉浮滑数而沉取有力。

中医辨证:热痹症(热甚于湿型)。

处方:天麻40g,地龙30g,苍术30g,黄柏40g,薏苡仁50g,桑枝50g,川牛膝50g,赤芍40g,牡丹皮30g,丹参50g,瞿麦20g,独活40g,伸筋草30g,臭梧桐50g,豨莶草40g,炙甘草30g,5剂。

水煎温服1日1剂,餐前或空腹尤佳。

2剂而显效,服毕后膝肘节痛而消失,继以大活络丸(同仁堂)巩固半月迄今良好。

按:薏苡仁清热除痹为该方主药;天麻40g祛风通络为该方辅药;苍术、黄柏、川牛膝(二妙丸)专治热痹证;豨莶草、臭梧桐(豨桐丸)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桑枝、独活、伸筋草祛风湿,通经络;地龙、瞿麦、牡丹皮、丹参凉血活血,消肿止痛,合而用之为佐药;炙甘草和药而为方中使药,合而成方,故而疗效肯定。

3.3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大多数发生在已婚妇女和35岁以上的妇女中。

“阳明脉衰,面容憔悴退化”,所以人体整体性不足,免疫力下降,“邪归正,其气必虚”,所以很容易看出妇科疾病。

这种疾病相当于西医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慢性妇科炎症。

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调和带状疱疹,伴有腰骶和腹痛。

中医认为,成年女性“以肝为先天因素”,天麻专治肝经。

因此,天麻是妇科经络的良好辅助药物和引经药。

案3:宫某,女,45岁,农民,已婚。

孕5而生2,一男一女,健康。

5年前流产后月经提前8-10天,黄带量越来越多,气味、烦恼、头痛、烦躁、胸腰肿痛、性欲亢进、消炎药物和止痛片,第一周的琐事和气候突变加重症状,需要中药治疗。

雕刻:体温37.8℃,痛脸和脸发红,有黑斑(黄褐斑),小腹和腰部有轻微压痛,弥漫,红色和红色,舌苔黄而粗糙,舌头非常复杂和紫色。

六脉冲浮动弦滑动量大,两脚浮动很大,重量稍有损坏。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为11.2%±109/L,中性细胞比例为75%。

阴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脓细胞、白细胞和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诊断。

中医证候:湿热燥热,火与心血热。

处方:天麻30克、知母40克、黄柏50克、赤芍50克、丹皮40克、益母草50克、玉竹50克、地黄50克、黄连20克、肉桂10克、龙胆草20克、川木通10克、茵陈40克、金钱草50克。

100克生姜、20克大枣和50克绿豆(100克黑豆、200克红豆和50克绿豆),混合物固结半个月。

按:黄柏、知母相须为用泻火坚阴共为方中主药;茵蒿、金钱草、龙胆草、川脉通、黄连清热解毒、渗湿除湿;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益母草、凉血活血、通络止痛;玉竹滋阴润燥,不爱湿邪;肉桂用量少,以阴求阳,生火归源,少用火,少用肾气,配合此方;天麻30g 将药物引入肝经、红枣和药物。

4总结综上所述,天麻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天麻药理作用的分析和探讨,并通过三个案例分析天麻的用法和用量,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天麻的相关疗效和药理特点,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