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金美摘要:天麻及其活性成分在药理上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改善记忆、益智健脑等作用,本文就最近五年的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天麻;活性成分;药理;研究天麻为天麻属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

中医药认为天麻具有熄风定惊、镇静催眠、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延缓衰老、降压、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天麻多糖等多种成分。

一、镇静催眠的作用何芳雁等[1]对昭通天麻催眠作用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天麻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层部分及腺苷腹腔注射给药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具有显著的催眠作用.其在腹腔注射高剂量(20g/kg)的入睡率分别是100%和60%,其催眠的主要成分是腺苷。

齐丽娟等[2]研究了天麻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

天麻在低剂量时,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动物的入睡率;能缩短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

说明天麻与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天麻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杨蕾等[3]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分,以灌胃的方式给药,研究天麻钩藤饮全方和拆分组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全方和去夜交藤、茯神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

且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具有与原方等效的镇静、催眠的作用。

陈鹏等[4]运用光电管发评价天麻醒脑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对中枢兴奋药和抑制药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2g/kg的天麻醒脑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g/kg天麻醒脑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均与2g/kg的安神补心丸有相似。

二、神经保护作用聂晶等[5]探讨了天麻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取大脑用红四氮唑染色后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 (MDA)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 Na+-K+-ATP 酶的活性。

天麻的成分分析报告

天麻的成分分析报告
天麻成分的质量控制
原料控制
原料来源
选择优质的天麻原料,确保其产 地环境无污染,且符合相关质量
标准。
原料检验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 色泽、气味、水分、灰分、重金属 等指标,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原料储存
采用适当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 度和光照等,避免原料受潮、霉变 或变质。
生产工艺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
心率,进一步降低血压。
02
抗缺血作用
天麻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和降低血液黏
度,从而起到抗缺血作用。它们可以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免受缺血缺氧的
损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3
抗炎作用
天麻中的酚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
减轻炎症损伤。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和
应用范围
常用于天麻中未知成分的 发现和结构鉴定。
其他分析方法
薄层色谱法
利用薄层色谱板对天麻中的成分进行 分离和定性分析,操作简便快速。
核磁共振法
利用核磁共振仪对天麻中的成分进行 结构解析,提供详细的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法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天麻中的官能团进 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结构特征。
05
CATALOGUE
天麻简介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 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 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 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 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 痛失眠。
检验方法
采用国家认可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十 分珍 贵 的药 用 价值 , 因此 其 临床 应用 较广 。本文 就 天麻 的化 学 成分 、 理机 制 及 临床 研究 进展 作 一概 述 。 药
[ 词】 关键 天麻 ; 学成 分 ; 化 药理作 用 ; 临床 应 用 【 中图分类号】R 8 . 22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1 2 1 )7 0 2 — 2 6 3 9 0 (0 2 1 — 0 7 0
细 胞进 行 了培 植 ,用 谷氨 酸 建立 离体 的神经 元 损 害模 型 , 成 功 后 观察 天麻 素拮 抗 兴奋 性氨 基 酸神 经毒 性 的药理 。 果表 结 明 . 氨 酸浓 度 为 2 0 ̄ o/ 谷 0 ml L时 , 用 1 n后 即 可引 起神 作 0mi
茎 , 名赤 箭 、 箭芝 、 风草 、 摇兰 、 又 赤 定 独 离母 、 离 草等 , 多 合 是
h g e tc n e to c ie ef c i e mo o rc mp s t n i sr d a e aa Ga to i l t u a e y p e iu d c — i h s o t n fa t f tv n me o o i o s Ga to i l t . s r d a e aa Bl me h s v r r c o s me i i v e i
『 sr c】G s o i daa B u so e o rh d c a n aiu h mia c mp s in a e e t c d f m i T e Ab ta t a t da t lme i n fO c i a e ea d v r sc e c l o o i o sc n b xr t o t h r o t a e r .
22 6 第 0 第7 0年 月 5 1 1 卷 期机制研 究进展

天麻抗衰老的研究概况

天麻抗衰老的研究概况

天麻抗衰老的研究概况天麻,又名茨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安神、滋阴补肝等功效。

近年来,天麻在抗衰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探索天麻抗衰老的机制及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天麻抗衰老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天麻的化学成分及抗衰老作用天麻主要含有挥发油、萜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类、单萜类、多糖类等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抗衰老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天麻素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来发挥抗衰老作用。

天麻素还能够降低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减缓皮肤的衰老过程,对保护皮肤具有显著效果。

二、天麻对脑功能的保护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脑功能逐渐下降,加速了衰老的发生。

天麻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脑血流等作用,对脑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够提高脑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脑细胞的伤害。

天麻中的黄酮类成分能够改善脑血流,促进脑部的新陈代谢,保护和改善脑功能。

三、天麻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衰老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天麻中的挥发油、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扩血管、降血压、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天麻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天麻中的挥发油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

天麻中的萜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心脏健康。

炎症在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反应,加速了衰老进程。

天麻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延缓衰老具有潜在的益处。

研究发现,天麻中的多糖类、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减缓组织器官的衰老过程。

天麻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病毒、细菌的能力,保护机体健康。

天麻具有多种抗衰老作用,对保护心血管、改善脑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等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天麻,又名乌蔹莓、大地脑、白蔹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在中医药传统理论中,天麻具有清热祛风、活血止痛、镇痉安神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痉挛、癫痫、中风、肢体麻痹等疾病。

随着现代药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就天麻的鉴定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一、天麻的鉴定一般来说,通过检测物种内存在的特定化学成分,可有效地对各种中药材进行鉴定。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有赭麻酚、维麻酚、赭麻醇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以乙腈-0.1%的磷酸溶液为移动相进行等分流动相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分离出赭麻酚和维麻酚,通过检测它们的吸光度可以对天麻进行鉴定。

也可以通过显微鉴定法对天麻进行鉴定。

由于天麻的特殊形态特征,经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寻找天麻特有的解剖结构,即可对其进行鉴定。

天麻杆茎表皮细胞壁形态粗糙不均匀,质地坚韧,排列紧凑,而中柱组织细胞排列成束状。

目前对于天麻的鉴定工作还在不断完善,上述方法均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天麻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1. 天麻的镇痉作用天麻具有出色的抗痉挛作用,多种研究都证实了天麻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痉作用。

研究显示,天麻提取物对乙酰胆碱能神经传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γ-氨基丁酸-苯乙酸(GABA)能神经传导有提高作用。

实验研究还发现,天麻能促进内源性水合氯醛的代谢,从而减少这一神经递质的蓄积,产生了中枢抑制作用,从而发挥了镇痉作用。

天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和痉挛等疾病,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天麻对于镇痛作用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天麻对于典型的神经痛模型均表现出了镇痛活性。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天麻提取物可显著减轻动物在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下的疼痛反应。

天麻还能通过抑制异戊酸生成,改变突触前膜的电位,对钙离子内流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研究还发现了天麻的抗炎作用。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俊杰1,21.《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2. 赛院,2018级药学1班,2018310010摘要: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用药部位是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其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天麻素是活性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是评价天麻质量的主要指标。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对天麻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麻,赤箭,镇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天麻又名赤箭,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是蜜环菌,以蜜环菌菌丝和分泌物作为营养来源,种植在营养成分高的泥土和湿度较高的灌木丛中。

天麻按品种分为4种:乌天麻、青天麻、红天麻、黄天麻。

目前在云贵高原、四川、西藏等地域广泛栽培[1]。

《本草纲目》之中有记载: “赤箭辛, 温, 无毒。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轻身增年, 消痈肿, 下肢满, 寒疝下血。

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 利腰膝,强筋力,助阴气,补五痨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

”所以天麻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2]。

20世纪50年代至今, 我国学者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镇痛、抗衰老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3]。

1 化学成分在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其中酚类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gastrodin)、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gastrodigenin)、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机酸类化学成分中包括柠檬酸、柠檬酸单甲酯、琥珀酸等。

酚类化学成分中包括天麻素、天麻苷元等,其中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功能成分,其含量高达0.33%~0.67%[4]。

为了进行相关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现在已经可以人工合成天麻素以及其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合成天麻素与天然天麻素在熔点、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上的对比完全一致,药理作用的表现也一致[5]。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天麻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现天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在药理作用方面,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深入,天麻的药理作用机制逐渐明确,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化学成分方面,天麻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天麻素、天麻苷、对羟基苯甲醛等。

这些成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天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对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所揭示。

天麻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天麻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其含有的多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对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以及抗衰老具有积极意义。

天麻还被发现具有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通信,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疾病具有潜在价值。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而闻名于世。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天
麻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同时,针对其化学成分的研
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神经酰胺及其类似物。

天麻的鉴定方法:
传统鉴别方法通过对天麻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性状进行鉴别,但其弊端在于受到环
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

现代鉴别方法则利用其化学成分在生物体上的特殊作
用来鉴定天麻,主要有显微镜检查、色谱法、质谱法等手段。

天麻药理学研究:
1. 镇痛:研究表明,天麻中含有一种神经酰胺类物质,能够与受体结合,从而促进
神经递质的释放,这对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

2. 镇静:天麻能够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镇静作用。

研究发现,此作用
可能与其含有的神经酰胺类物质有关。

3. 抗抽搐:天麻可通过抑制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神经兴奋性,以此达到
抗抽搐的效果。

4. 抗炎:天麻中所含有的多种化合物可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5. 抗氧化:天麻中的很多成分包括神经酰胺成分均含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减
少自由基的损伤。

结论:
天麻是一个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传统药材,其有效成分为神经酰胺及其类似物。

鉴定
方面,传统鉴别方法的弊端在于受到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现代鉴别方法则利用其化学
成分在生物体上的特殊作用来鉴定天麻。

对于天麻的药理活性研究证明其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将为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岑信钊作者单位:佛山市新尔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8刊名:中药材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年,卷(期):2005,28(10)被引用次数:35次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2.徐鸿华中草药彩图手册 20033.周俊天麻中的新酚甙--天麻素 1979(07)4.周俊天麻的化学研究Ⅰ.天麻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1979(03)5.周俊新鲜天麻的九种酚性成分 19816.Hao X Y Anewdi- p-hydroxybenzyl ) hydroxylamine from Gastrodiaelata BI[期刊论文]-中国化学快报1999(06)7.Lin J H Parishins B and C from rhizomes of Gastrodiaelata[外文期刊] 1996(02)8.Noda N2,4-Bis 4-hydroxybenzyl) phenol from Gastrodiaelata[外文期刊] 1995(05)9.TaguchiH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Gastrodiaelata Blume 1981(01)10.Yun-Choi H S Cissiumal dehyde,a new fruan from the tubers of Gastrodiaelata 1997(02)11.陆光伟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1985(09)12.薛柳华天麻素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01)13.薛柳华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1998(03)14.黄和风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0(02)15.沈道修天麻的抗惊厥与镇痛作用 1963(04)16.邓士贤天麻甙及天麻苷元的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期刊论文]-云南植物研究 1979(02)17.吕兰薰天麻抗惊厥作用的化学成分研究 1987(06)18.柴慧霞合成天麻素对抗马桑内脂所致家兔癫痫的初步观察 1983(03)19.莫云强天麻的药理研-三)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抗惊厥,抗癫痫及对血压的作用 1984(06)20.叶红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Ⅱ[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3(12)21.吴慧平天麻对实验性癫痫豚鼠脑内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 1990(02)22.黄俊华天麻注射液及天麻苷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5(05)23.黄彬天麻对大鼠脑内多巴胺含量及释放的影响[期刊论文]-贵州医药 1993(01)24.任东波天麻连续给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1999(05)25.叶红天麻种子、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3(09)26.高南南天麻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1995(09)27.高南南天麻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改善作用 1994(10)28.肖光黄芪、天麻、首乌对小白鼠血SOD活力的影响 1992(04)29.Ming-Tsuen Hsieh Gastrodin and p-hydroxybenzyl alchol facilitate moemory consolidation and retrieval,but not acquisition, on the passive avoidance task in rats 1997(56)30.王正荣天麻素对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994(03)31.黄秀风合成天麻素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搏动及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 1986(05)32.赵国榉天麻注射液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 1985(06)33.任世兰天麻对血管阻力和耐缺血缺氧能力的影响 1992(06)34.庄毅天麻第二营养应用研究:微量元素锌与天麻质量 1992(06)35.石汉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 1995(02)36.龚海洋二十一种中药对小鼠免疫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1995(02)37.陈怡敏天麻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8(05)38.王曙光鲜天麻蜜膏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7(03)39.于龙顺天麻抗炎效应的研究 1989(06)40.蒲昭和有关天麻毒副作用的临床报道及认识 1997(03)41.柴慧霞合成天麻素对抗马桑内脂所致家兔癫痫的初步观察 1983(03)42.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199343.刘克辛天麻素在生物样品中的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 1987(05)44.陆光伟3H-天麻素体内过程的影响 1984(03)45.游金辉3H-天麻苷元和3H-天麻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1994(03)46.陆光伟不同给药时辰对3H-天麻素大鼠体内过程的影响 1986(02)1.陶云海.TAO Yun-hai天麻药理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宋成芝.徐燕.SONG Chengzhi.XU Yan天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5)3.杨世林.兰进.徐锦堂.Yang n Jin.Xu Jintang天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2000,31(1)4.田春梅.TIAN Chun-mei天麻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哈尔滨医药2010,30(4)5.王伦.张兴国.李晓倩.WANG Lun.ZHANG Xing-guo.LI Xiao-qian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结构修饰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0,49(5)6.何晶天麻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天津药学2006,18(5)7.洪全.陈淼.李雪萍天麻药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8.谢笑天.李海燕.王强.郑萍天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9.孟姝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6)10.孙亚男天麻保健功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7)1.高淑杰.陈璇正交实验优化天麻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1(4)2.郭美华.张新建.杨丽杰.马满玲天麻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2)3.容蓉.陈明强.李洪晓.杨勇复方天麻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9(2)4.丛旭东.毛春芹.赵颖.陆兔林定眩颗粒醇提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6)5.洪燕龙.徐德生.冯怡.袁莹天麻提取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8(2)6.易红.陈明安.孙健.袁浩宇天麻素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业 2008(5)7.张霞天眩清注射液用于骨折卧床后患者头晕症状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 2008(14)8.王懿萍.何姗.吴玉娟天麻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 2007(5)9.魏金津.何伟.伍振峰.李勇.姚曦头风宁滴丸中菊花与天麻的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2)10.郭学廷.聂永霞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学 2011(4)11.张爱武.罗素琴.刘乐乐天麻苷元1-位木糖苷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期刊论文]-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7(4)12.欧阳双桂.王芳艳HPLC法测定鄂天麻2号中天麻素含量[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06(9)13.范秀凤.郭澄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11(10)14.霍川天麻品种现状及杂交种子生产[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 2011(11)15.王晓颖.陈丹.李孝栋.叶梦屏不同浓度氮酮对天麻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期刊论文]-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3)16.天参益智胶囊对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4)17.丁鑫.高辉.肖丽.陈琳.李从阳.王庆松天眩清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 2010(2)18.王伦.张兴国.李晓倩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结构修饰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0(5)19.王建伟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8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1)20.竺江玲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眩晕46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国医论坛 2011(4)21.钱仁义.李芝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状态50例[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 2010(12)22.梁妍.郝小燕.朱洁.肖海涛.罗俊.官志忠天参益智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8(5)23.刘未艾.易宣超.付磊.杨智慧.张志萍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0例[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2)24.杨蕾.许庆文.叶少梅天麻钩藤饮对小鼠睡眠及自主活动的拆方研究[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0(5)25.王红举.沈良龙.邵淑维奥扎格雷钠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36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乡村医药2008(6)26.韩忠耀.周福军.单淇.刘时乔.侯文彬正交设计法优选解毒通络颗粒提取工艺[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9)27.李泽锋.何艳.彭胜修.蔡肇丽.曾瑛.梁俊迪天眩清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11)28.崔爱军.董万涛.宋敏活血定眩丸对CSA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脑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09(16)29.张森.潘康.张照庆.孙伶俐.高卫珍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09(24)30.卢敬.王传波.王瑾.史峰波.李元平.谢体学.张良梅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2(2)31.王琼.王立为.刘新民常用镇静中药配伍和药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7(22)32.程云帆.蒋小玲.毛琳天麻钩藤饮加味配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阳上亢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2)33.赵姜.朱玉霞天眩清联合络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天津药学2011(3)34.李福后.王伟霞天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3)35.牛延军.金正勇.许春花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损伤前列腺素代谢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34)36.邹宁.吴电云.柏新富.吕剑涛.徐桂萍.刘林德天麻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原理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c20051004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