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本土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本土化

【摘要】:文章阐述了本土化的相关背景及必要性,结合认识领悟疗法,着重分析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本土化情况,并提出了几个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最后指出了传统文化可能对辅导的限制。

【关键词】:本土化; 认识领悟疗法; 精神分析

1. 引言

心理咨询是根据来访者的需要对特定人群给予特殊关注并提供适时服务的专业行为。无论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学派,无一例外地都打上了西方个人主义的烙印,充满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并不完全适用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必然影响着人的观念、态度和习惯,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因此,在运用这个”舶来品”的时候,必须加以改进、消化、吸收,使其更好地”洋为中用”。

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是伴随着心理学的本土化发生发展的,是指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和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到来访者的文化背景,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要能切合实际地反映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本土化研究主张用本土人的眼光,以本土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制度来研究人,旨在使研究者能够准确地发现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准则,揭示文化对个体与群体的影响。这一主题获得大陆学者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见于文献的是1992年江光荣提出《中国化--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引发出广泛的探讨。

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提出与兴起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存在局限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咨询所依靠的原理、测量与评估等基础理论因追求所谓的”客观性”和文化”普适性”而没有考虑文化与价值因素,以致咨询临床与实践中严重忽视来访者的文化、社会背景。二是传统心理咨询实践日益暴露出弊端,难以有效地运用于当代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实际。三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当前在多元文化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文化咨询成为美国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有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欧洲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咨询本土化,即关注某一文化系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理,重视发展相关的技术和本土的传统技术。现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专业人员培养及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

2. 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是我国精神病专家钟友彬先生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一套体系,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短程精神分析方法。其特色是把治疗咨询的侧重点放在对当前的症状的分析上,让患者认清症状的幼稚性是来源于幼稚的心理模

式。该疗法汲取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的优点,摈弃了两者的不足,扬长补短,既重视对当前症状的分析,又重视早年经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整合,又被称作”钟氏领悟疗法”。

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但领悟方式和内容则有所不同。正统的心理分析疗法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由联想,了解症状的象征性意义,除去精神防御机制的伪装,让求治者领悟到幼年时未得以满足的性心理症结。

认识领悟心理治疗理论认为精神障碍的根源在于儿童时期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大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至于用儿童的幼稚态度去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由于症状都是幼年期经历的恐惧在成年人身上的再现,因此症状的表现必然带有幼稚性,具有不成熟的儿童式的心理表现。

治疗过程主要由治疗者和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采用病人易于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促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理性,让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抛弃原有的错误的态度、病态的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适应症是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的性变态:如露阴癖、窥阴癖、挨擦癖和异装癖等。

具体做法是:

2.1 采取直接会面的交谈方式,如病人同意,可有家属1人参加。每次会谈时间为60~90分钟,疗程和间隔时间皆不固定。由病人或由病人与医生协商决定。凡有书写能力的病人都要求他在每次会谈后写出对医生解释的意见和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2.2 初次会见时,要病人及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具体内容。经躯体和精神检查诊断为上述适应症的症人的病人后,即可进行初步解释,告诉他病是可以治好的,但需主动与医生合作。对医生的提示、解释要联系自己认识思考。疗效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如时间许可,即可告诉病人,他们的病态是由于幼年的恐惧体验在成人身上的再现,或用幼年的方式来对付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或解决成年人的性欲。解释内容因疾病不同而略有出入。

2.3 在以后的会见中,继续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回忆的有关经验。不要求深入回忆,对于梦也不作过多的分析。主要通过会谈建立病人与医生间的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并使病人真诚地相信医生的解释。

2.4 随后与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引导他相信这些症状大都是幼稚的、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行动,有些想法近似儿童的幻想,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值得恐惧,甚至是可笑的。只有几岁的儿童才那么认真地对待、相信和恐惧,不自觉地用一些幼稚的手段来”消除”这些幼稚的恐惧,或用幼年取乐的

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等。

2.5 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后,即向病人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于过去、甚至幼年期。对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指出其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恐惧情绪在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会再现出来影响病人的心理,以致用儿童的态度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现在已是成年人不应当象孩子那样认识、相信并恐惧了。对于性变态病人,结合他可以记忆起的儿童性游戏行为,讲明他的表现是用幼年方式来对待成年人的性欲或心理困难,因而是幼稚和愚蠢可笑的。

上述解释需要经过病人与医生多次共同的讨论,才能使病人完全理解,达到新的认识。

3. 精神分析本土化的若干问题

在精神分析学派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差异,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阻碍了本土化的进程,或是对本土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以下我们就来讨论几个问题。

3.1 移情

德语单词u bertragung在中文里被翻译成”移情”,其实它的真正意思是”转移”,并没有”情”的内容在其中。在英语里,u bertragung被翻译成transference,也只有”转移”的意思。由于这一译法巧妙地利用了中国的俗语”移情别恋”的前半部分,曾被认为是很不错的翻译,而正是这一译法,导致了对这一术语原意的曲解。这种翻译上的瑕疵,极大地阻碍了对这一术语所表达的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接纳。由此出现了一些心理学专业人士,刻意把”移情”描述成为”治疗师不能承受的来自病人的爱情”。这种”爱”固然是”移情”的一种类型,却没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作为”移情”的爱情跟现实生活中爱情的本质区别,从而导致了公众对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误解。跟”移情”相对应,德语的Gegen-u bertragung 或英语的counter-transference,被翻译成”反移情”。这样的译法,除了”移情”本身所可能导致的歧义之外,”反”字也增加了该术语被误解的可能性。

3.2 语言差异

研究表明,使用方言会使来访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性移情,使用普通话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正性移情,而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所产生的负性移情可能比使用方言更强烈。由此也可推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因使用英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来访者产生不同的负性情绪。

3.3 精神分析与禅宗的相互借鉴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旨在使患者去除或减轻内在冲突、焦虑、以及自我的失衡等,变得心态稳定,心情愉快。相当于禅宗参悟六个境界中的”定界”。精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