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风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年风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年风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年风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

目录

一、行业概述 (3)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 行业主要监管部门 (4)

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5)

三、行业发展情况 (8)

1. 全球风电装机规模发展情况 (8)

2. 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9)

3. 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14)

四、市场竞争格局 (20)

1. 风电市场竞争特点 (20)

2. 行业市场化程度 (21)

五、全球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简介 (22)

六、我国风电投资商和运营商简介 (28)

一、行业概述

从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就不断的增加,而全球能源的来源一直以石化原料为主,即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近年来,因使用这些石化原料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严重的改变全球的气候环境,其影响造成北极圈臭氧层的破洞、全球气温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气候的变化剧烈、以及对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有关全球暖化的议题,已成为世人嘱目的焦点,如1997年12月于日本举行的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COP3)中签署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规范缔约国以个别或共同的方式控制人为排放之温室气体数量以期减少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由拍摄「不愿面对的真相」环保纪录片的美国前副总统高尔(Albert Arnold "Al" Gore, Jr.)与联合国跨国气候变迁小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共同获得。此外,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造成能源成本的大幅提升,加上对于石油供给量是否已达到峰值的考虑,各国纷纷发展替代性能源,以期可降低对于石油能源的依赖性,并同时达到全球国家间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目前主要的替代性能源方案,主要有风力、太阳能、水力、地热等,皆属于天然且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因各国家间客观环境的差异,水力及地热所受到的限制较大,因此风力及太阳能的发展,即成为目前再生能源发展的主流。

风力发电行业属于电力工业链的发电环节,其工作原理和流程是将空气动能首先通过叶轮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组输出的电能通过升压变电站升压后输送到电网中,电网再将电能送至各用电单位。

电力工业则是生产和输送电能的工业,可以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个基本环节。电能不能储存的特点决定了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在瞬间完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紧密配合的整体。

发电是将一次能源通过生产设备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可以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水、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输电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过升压,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传输的过程;

配电是将高压输电线上的电能降压后分配至不同电压等级用户的过程;

供电又称售电,是最终将电能供应和出售给用户的过程。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监管部门:

风力发电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其经营主要接受以下政府部门的直接监督管理:

国家能源局及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风电项目的核准。国家发改委负责起草电价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电价调整政策、制定电价调整的国家计划或确定全国性重大电力项目的电价。对风电的电价而言,包括两种确定方式,一是国家发改委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电价,另一是国家能源局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电价。国家发改委在进行上述工作前将征求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意见,重要文件须由电监会共同签署。国家发改委是我国政府负责接纳及批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主管机构。

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于2013年并入国家能源局,并入前,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国家电力行业的整体监管,直接领导其他地方分支机构。同时,电监会也负责制定电力领域法规及电力市场规则、监督电力行业的经营及合规情况、颁授及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以及提供电力市场统计数据及信息。并入国家能源局后,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国家能源局,由国家能源局承继上述职能。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目前,与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下:

A.风电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政策

(1)法律规定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为《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通过,2009年12月26日完成修订,2010年4月1施行。(2)政府规章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2006年1月5日颁布并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2006年1月4日颁布并实施,相关规定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特急发改价格〔2007〕44号2007年1月11日颁布并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2009年7月20日颁布并实施。

B. 财政支持政策

财政支持是对上网电价和费用分摊的资金管理保障制度,以及对技术研发、技术进步、试验示范等产业发展提供经济帮助的重要手段。对此,法律和财政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规定。

(1)法律规定

《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通过,2009年12月26日完成修订,2010年4月1施行。其中规定:

(2)政府规章规定

财政部关于印发《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8]476号,2008年8月11日。其中规定:为支持风电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风电产业发展,财政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风电设备产业化。规定对符合支持条件企业的首50台MW级风电机组,按600元/kW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各占50%,

并重点向关键零部件中的薄弱环节倾斜,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

C.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价格及费用分摊和财政支持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扶持风电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是从法律规定和政府规章两个方面得以体现。(1)法律规定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作者:————————————————————————————————日期: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流程 风电项目宏观选址阶段 风电场风资源测量阶段 风电场工程规划阶段 风电场预可研/可研阶段 风电项目核准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项目宏观选址流程图 相关部门 咨询单位 项目公司 公司本部 委托咨询单位明确需求接受任务落实需求 配合宏观选址资料 搜集 组织宏观选址资料 搜集宏观选址现场踏勘 组织现场踏勘 项目公司应要求发改局、国土局等参加现场踏勘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编制宏观选址报告 组织审查宏观选址报告修正宏观选址报告 签订风电场开发协议 研究区域风电规划,确定重点开发 区域 审定风电场开发协 议 内部审查、向公司报送宏观选址报告 向公司、政府报送 开发协议 审定风电场开发协 议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

生产运营分析报告风电

2017年07月生产运营分析报告 一、本月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发电量: 当期风电计划为万kW·h,当期风电实际完成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环比减少%,同比增加%,完成年计划的% 。当期光伏计划为27万kW·h,当期光伏实际完成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环比减少%,完成年计划的%。 2、上网电量: 当期风电计划万kW·h,当期风电实际完成为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环比减少% ,同比增长%,完成年计划%。当期光伏计划万kW·h,当期光伏实际完成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环比减少%,完成年计划的%。 本月实际完成发电量与当期计划发电量差值原因: 风电方面: 1)拉马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s,同期风速为s,上期平均风速为s,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s。鲁南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6m/s,同期风速为s,上期平均风速为s,而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s。鲁北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s, ,

上期平均风速为s,而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s。大面山一期可研平均风速s,上期平均风速 m/s 实际平均风速s上。大面山二期可研平均风速 m/s,上期平均风速s,实际平均风速s 。实际风速小于可研风速较多,。根据平均风速分析,本期拉马、鲁北、大面山一期、大面山二期风电场风速比同期风速和可研风速以及上期风速都低,加之二期投运时间较计划时间有所滞后,所以导致风电公司本期都没有完成发电任务。 2)拉马、鲁南66箱变过电压保护器改造,存在一定损失电量。 3)拉马、鲁南发电机批量更换,产生较多机组故障损失电量。 4)拉马风机存在叶片螺栓批次断裂和发电机定子损坏的情况。这也是造成本期未完成发电任务的原因之一。 光伏方面: 1)进入夏季光照强度增加,所以本期光伏超额完成任务。 二、本月生产运营情况 1.生产运营情况 1)电力供需及电力交易情况 目前四川电力系统开始模拟按照水、火电站的考核方式对风电、光伏进行“两个细则的考核”,但是目前没有限制风电、光伏的负荷,根据来风、光照情况进行发电,且本月没有交易电量。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风电塔筒行业创造与驱动市场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风电塔筒行业 创造与驱动市场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创造与驱动市场战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创造与驱动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风电塔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风电塔筒概述 (10) 第二节我国风电塔筒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1) 一、行业的监管体制 (11)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1) (1)主要法律法规 (11) (2)主要产业政策 (11) 三、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13) 四、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14) 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4) (1)行业周期性 (14) (2)行业区域性 (14) (3)行业季节性 (14)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14)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5)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5) 第三节塔筒: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确定受益环节 (15) 第四节中国塔筒行业具备原材料、效率和人工成本等多重优势 (16) 一、塔筒为全球化竞争行业 (16) 二、美国、欧洲塔筒企业竞争力流失、连年下滑 (17) 三、海外塔筒企业收入下滑原因:成本过高导致利润率低 (20) 四、困境之下,海外频频发动贸易保护保护本国产业 (24) 五、我国风塔行业显示出强大竞争力和韧性 (25) 第五节2019-2020年我国风电塔筒行业盈利能力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28) 一、吨利润取决于吨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剪刀差 (28) 二、塔筒吨价基本稳定而厚板价格持续下行 (29) 第六节2019-2020年我国风电塔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2) 一、国内塔筒产业的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 (32) 二、重点企业分析 (35) (1)出口对比 (35) (2)产能布局 (35) (3)全球化布局 (36) 第七节企业案例分析:天顺风能 (37)

一、风电前期开发工作流程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程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根据国家风电开发相关管理规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有关管理办法、公司前期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本流程。 第二条本流程主要包括风电场宏观选址、风资源测量、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等前期开发的全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公司全资、控股企业的风电项目开发工作。 第二章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第四条流程总说明 (一)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

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二)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三)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年平均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

2018年风电与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风电与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索引 一、风电:风电发展稳中向好,度电成本改善空间大 (5) (一)行情回顾:风电运营前三季度表现较好 (5) (二)存量资产消纳改善效果显著,利用小时数同比大幅提升 (6) 1. 弃风限电持续改善,利用小时数同比大幅提升 (6) 2.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政制2019年正式实行 (8) (三)18年新增装机回暖,未来两年增速平稳 (9) 1. 全国一至十月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加 (9) 2. 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政策确立补贴退坡和电价下调预期,抑制新增装机 (10) 3. 装机重回三北仍有风险,弃风消纳尚未根本解决 (11) (四)港股风电公司财务综述及重点标的推荐 (12) 1. 财务综述:风电运营商盈利增长较快、补贴欠款回收加速 (12) 2. 重点标的推荐:新天绿色能源(0956.HK)、大唐新能源(1798.HK)、龙源电力 (0916.HK) 、华能新能源(0958.HK) (13) (五)风险提示 (15) 二、天然气:行业中长期景气度较高,今年冬季供需偏紧 (15) (一)行情回顾 (15) (二)打赢蓝天保卫战决心坚定,天然气消费较快增长 (16) (三)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平缓,进口LNG快速攀升 (18) (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速,预计今年冬季供需偏紧 (20) (五)推荐标的:中国燃气(0384.HK)、新奥能源(2688.HK)、天伦燃气 (1600.HK) (23) (六)风险提示 (24) 三、环保:危废处置景气度高,政策利好农村污染治理 (25) (一)行情回顾 (25) (三)水务:关注黑臭水体治理,明年市场融资环境有望放松 (28) 1. 农村污水处理率低,水价仍有上涨空间 (28) 2. 黑臭水体治理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 (30) 3. PPP规范化发展,预计明年融资环境有望放松 (32) (四)推荐标的:海螺创业(0586.HK)、光大绿色环保(1257.HKK)、北控水务(0371.HK) (34) (五)风险提示 (36)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2.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产商 3.政策法规 4.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5.上下游行业分析 6.行业需求规模 7.行业竞争态势 二、行业投资分析 1.风电主要产商的经营状况 2.股票分析 3.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4.投资建议 一、风电行业概况 (一)、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风电行业简介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本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绩,金风、华锐等一批代表国际水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 据统计,我国风电装机连续4年翻番,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名升至第三名。2009年底,全国共建设423个风电场,总容量达226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6%。2010年,我国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发电量约为516亿千瓦时,按照发电标煤煤耗每千瓦时350克计算,可节约标煤1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吨。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双居”世界第一。 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用5年多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年的发展历程,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抢占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先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作出突出贡献。 风电行业主要包括两部分:风力发电经营相关公司和生产风力设备相关公司(见下表)。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1、引言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项技术领域之一,风能发电是最洁净、污染最少的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利用风能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而目前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进一步促进了风能的快速发展。 2、风能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际风能发电产业现状 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达到了74223mw,较上年增长32%,这也是继2005年增长41%之后风电行业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根据相关资料的测算,2006年新增风电装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美元,而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目前情况国际风能发电发展状况是欧洲仍居榜首、亚洲增长迅速。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累计装机分别列全球前三,其中德国占全球累计装机的27.8%,西班牙和美国各占15.6%;从增量看,美国为全球第一,2006年新装机2454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16.1%,德国、印度和西班牙分别列第二至第四,中国以1347mw居第五。 根据主要风力发展国的规划,未来风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欧洲为例,计划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20%,其中风电达到12%;目前主要国家的风电覆盖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球平均风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为1.19%,要实现12%的目标,还需要增长近十倍。主要大国中风电发展较好的德国在2006年底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34%,西

班牙为7.78%,属于欧洲较高水平;而美国的风电覆盖率仅有0.73%;总体来看,风电市场的增长相当迅速,主要增长市场将在美国、中国、印度以及欧洲部分国家。 2.1.1欧洲风电概况 欧洲长期维持全球第一大风电市场的地位,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2006年全年新增装机7708.4mw,较上年增长19%,总装机达到48062mw,其中欧盟国家达到40512mw,风电2006年发电量达到100twh,相当于欧洲当年总发电量的3.3%;欧洲最主要的风电参与国家是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装机占欧洲全部的叁分之二;按照2006年底装机规模,德国占欧洲装机的42.48%,接近一半;西班牙占23.93%,接近四分之一。 各国为鼓励发展风电出台了各种措施,但总的来说,基本可以归为三大类:补贴电价、配额要求和税收优惠。欧盟25国中有18个国家采取补贴电价这类政策,包括了发展最快的三个国家德国GR、丹麦DK和西班牙ES,法国FR、葡萄牙PT也采用此种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补贴电价效果最明显;采用配额限制措施的有五个国家,占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包括了英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2006年累计装机分别列欧洲第四和第五;税收优惠采用的国家也有五个,与配额制的相同,但这五个国家风电发展规模都很小,这一政策效果不佳;爱尔兰是个特例,并无鼓励风电发展的具体政策出台。 总体来看,补贴电价政策效果最好,强制完成配额的做法效果就要差一些,而欧洲的情况看,仅仅采取税收优惠是难以启动风电市场的;原因也很简单,补贴电价下,企业从事风电有盈利,具备内在的发展动力;配额值属于强制完成,企业必须完成配额义务,保证一定比例的装机规模,但由于现阶段风电电价较火电仍高,若无补贴统一上网则企业要承担部分亏损,因此仅仅完成配额而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018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风电未来空间广阔,机组大功率化是趋势 (4) 1.1全球风电投资和装机稳定增长,未来前景广阔 (5) 1.2风电装机成本不断下降,机组大功率化成趋势 (6) 1.3中国风电装机居世界首位,国内风电占比稳步提升 (8) 2.陆上风电存量消纳仍是主要目标 (9) 2.1全国电力需求稳定增长 (9) 2.2弃风率有所降低,存量消纳仍是主要工作 (9) 2.2.1国家电网多举措促进消纳,弃风率有所改善 (9) 2.2.2预计能源局四季度将核准多条特高压工程以促进消纳 (11) 2.3新增装机规模空间有限,风电建设向中东南部迁移 (12) 2.4配额制促进消纳,竞价政策加速风电平价上网 (14) 2.5陆上风电消纳为主,分散式风电尚在布局 (14) 3.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15) 4.投资建议 (20) 4.1金风科技(002202) (20) 4.2天顺风能(002531) (21) 4.3东方电缆(603606) (21)

图目录 图1:风电行业产业链 (4) 图2: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包含水电) (5) 图3:全球清洁能源和风电投资额(十亿美元)及风电投资占比 (5) 图4:全球风电装机容量(GW)预测及同比增速(右轴) (5) 图5:2010-2017年全球风电装机成本和LCOE变化趋势 (6) 图6:1991-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 (6) 图7:2008-2017年全国不同单机容量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占比 (7) 图8:2011年以来新增风电机组平均风轮直径(m)及增速 (7) 图9:2017年新增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分布 (7) 图10:2017年不同国家新增风电装机份额 (8) 图11:2017年不同国家累计风电装机份额 (8) 图12:风力发电设备容量及占全部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 (8) 图13:风力发电量及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 (8) 图14:全社会用电量变化趋势 (9) 图15:近年来中国弃风电量(亿千瓦时)及弃风率情况 (10) 图16:国家电网近年来风电并网容量(GW) (10) 图17:国家电网近年来特高压线路长度(万公里) (10) 图18:2010-2017年全国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GW) (12) 图19:2017年与2020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占比变化趋势 (13) 图20:海上风电厂主要组成部分 (16) 图21: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容量(MW) (17) 图22: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MW) (18) 图23: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不同单机容量机组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18) 图24:截至2017年底我国沿海各省区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19) 表目录 表1:双馈齿轮箱技术和直驱永磁技术比较 (4) 表2:国家电网2017年消纳新能源举措(不完全统计) (11) 表3:2018年以来风电行业相关政策 (11) 表4:拟核准的三条和清洁能源输送相关的特高压工程 (12) 表5:主要政策中关于风电建设规模的表述 (13) 表6:分散式风电发展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不完全统计) (15) 表7:我国海上风资源分类 (16) 表8: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容量 (17) 表9:2018年以来核准和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完全统计) (19) 表10: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近期重大项目之海上风电项目 (20)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20200619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

1、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由2013年318,919MW增长到2019年的650,758MW,年复合增长率为13%。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TOP10如下表所示: 图表2:2014-2019年全球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图表3: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图表4: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新增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2、中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风电叶片步入稳定增长阶段,2019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6%,风电领域玻璃纤维需求存在较大空间。风能成为我国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在风电领域已经逐步加大力度投资。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 中国风能协会(CWEA)预计,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璃纤维(如风机叶片),这对中国玻璃纤维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玻纤织物约占叶片总成本的20%;而叶片是风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约占其总成本的25%。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由2013年91,412MW增长到2019年的237,029MW,年复合增长率为17%。 图表5:2014-2019年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及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根据2019年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随着2021年陆上风电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的临近,政策节点临近驱动产业大规模抢装。因此,2020年风机设备抢装仍将进行,并且2020年将成为抢装高峰,根据国盛证券研究中心预测,2019

未来五年内中国风电行业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

未来五年内中国风电行业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 2018-202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将超过200GW。预计2019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约66GW,同比增长21.6%;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6.3GW,同比增长75%。 全球风电年度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1-11月,国内并网风电容量为17.20GW,同比增长37.38%;其中9-11月并网容量分别同比增长112%、86%、50%;预计全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 国内风电月度并网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反转兑现。2018年1-11月风电新增装机17.20GW,较去年同期增加4.68GW,同比增长37%,行业反转兑现。其中,11月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73GW,同比增加50%。 风电月度新增装机(G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风电月度新增装机累计(G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北复苏、中东部常态化逻辑兑现。2017年底我们看好2018年风电新增装机或将反转,核心逻辑是三北解禁带来的复苏和中东部常态化,目前来看两个逻

辑都兑现了:(1)2018年三北红六省解禁三个,2018Q1-3三北地区新增并网容量7.08GW,同增39%;(2)2018Q1-3中东部(不含云南)新增装机5.528GW,同增25%。此外,分散式多点开花、海上风电放量,我们2017年底预计2018年风电行业新增装机或达25GW,同增28%。目前来看全年预计新增23-24GW(1-11月新增17.20GW),略低于我们年初25GW的预期,主要原因是全社会去杠杆、中东部极端天气和环保因素超出预期。 三北复苏、中东部常态化趋势明显(G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积极因素持续,2019年新增装机或达28GW,同增约20%。在三北解禁、中东部常态化、海上和分散式放量等因素趋势下,2018年风电行业迎来反转。展望2019年,除了2018年的好转逻辑之外,行业还有两个积极的因素:三北地区继续解禁以及电价抢开工,我们预计2019年新增装机约28GW,同增约20%(预计2018年新增装机23GW)。 2019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预计28GW

未来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1. 2018-2020年全球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 一、2019年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储量巨大。同时,随着风电相关技术不断成熟、设备不断升级,全球风力发电行业高速发展。 201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GW,同比增长19%,累计装机达到650G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54.2GW,同比增长17%,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21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创纪录地超过6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10%,累计装机为29.1GW。 图表2015-2019年全球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单位:GW 数据来源: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 二、2020年 2020年10月,GWEC(全球风能理事会)认为虽然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未来五年的全球风电市场将之后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GWEC预计202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将达到创纪录的71.3GW(原纪录为2015年的63.8GW),相比于年初(新冠疫情之前)的预测,这一数据只下调了6%。而2021年的全球追加装机量将进一步提升至78GW,原因在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被延迟的部分风电项目将在明年完成加装。 2. 2018-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

一、2019年 无论是累计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风电市场。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1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04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593万千瓦,风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的10.4%。 图表2011-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2019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574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2376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98万千瓦。 图表2017-2019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从中国近年来的电力能源看,风电已经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2019年风电发电量为405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5.54%。2010年和2019年中国风电来源构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

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场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声、叶片阴影扰民。尽量减少耕地、林地、牧场等的占用。 7)规划装机规模满足经济性开发要求,项目满足投资回报要求,一般要求风电场资本金回报率不低于8%。 二、风电场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 1.研究规划 项目公司在项目开发和宏观选址工作中,要研究国家和地区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国内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CMS上振动传感器一、行业概述 风电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到2011年底,累计安装风电机组45894台,装机容量达62364.2MW,居世界首位,截至2012年6月,风电并网量达到5258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自此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内风电产业也得到超前发展。 二、CMS出台的背景 高速发展背后,随着装机数量的增多,风电行业重大事故频繁反生,截至2011年8月,国内机组共计发生27次重大事故,其中火灾事故20起,倒塌事故5起,飞车事故2起,脱网事故3起(1944台机组脱网)。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风电设备设计存在缺陷,质量不过关;2、风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设备监督存在漏洞;3、风电配套设备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部分事故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手段监测并规避的,风机的故障很多属于机械故障,振动监测系统可以对风机的主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进行实时监测,有以下几点效果: 1、提高设备可用性,避免非计划停机; 2、优化维修工作计划,减少停机; 3、损失避免部件间接损害,减少维修成本; 4、分析部件失效原因,为设计和制造的改进提供依据; 为了规范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开始制定风电行业相关标准,其中就包含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6日发布的《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导则中明确规定海上风电机组以及陆上2MW以及以上风电机组应固定安装振动监测系统,同时规定风电机组质保期满进行验收时,需出具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提供的振动状态报告。导则虽是推荐性的,并没有强制执行,通过2012年整个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的需求来看,主要业主以及整机厂都已开始慢慢认可这一标准,而且目前国内很多使用1.5MW风机的风场也普遍安装在线振动监测系统,所以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前景是很可观的。

2018年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风电需求影响因素及分析框架:风电行业的需求主要受到投资内部收益率 的驱动,而装机容量、上网电价、利用小时数、度电成本及财务压力是影响内部收益率水平的核心边际条件。行业需求需要经过核准、招标和吊装,才能转化为中游制造企业的订单,因此结合总量的视野和边际的变化能够分析出风电行业终端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根据供需格局分析盈利能力进一步判断投资机会。 ?边际因素变化对需求波动影响:行业从发展初期到成熟期,各影响因素在 周期中呈现出阶段性切换的特征。通过复盘风电装机周期的波动,我们认为:1)风电上网标杆电价下调前一年,通常会面临抢装;2)风电装机增速远高于电网投资及电力需求增速,弃风限电成为制约行业主要发展因素;3)设备制造技术不断升级,2010~2012年风电安全问题将不会再现,同时度电成本不断降低,2020年有望实现平价上网;4)补贴收入回款延迟,对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不足的企业带来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需求波动对盈利和股价影响:1)需求周期与盈利的波动呈密切正相关。 2009-2011、2016年行业盈利大幅下滑对应两次装机增速大幅回落,2012~2015年盈利上涨对应期间装机大幅增长;2)从估值角度来看,风电行业估值水平短期受边际变化影响,业绩预期的逐步兑现是行情能够长期的关键,弃风限电成为压制估值重要因素。 ?风电复苏判断依据:1)总量视野下,2017年底核准未建设项目达 114.59GW,2018-2020年新增建设规模分别为28.84GW、26.60GW、 24.31GW,2019年开工即可锁定更高上网电价,2018~2019年大概率抢装 机;2)边际变化下来看,2017年弃风率反转拐点,度电成本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企业通过创新金融手段解决财务压力。 ?弃风限电改善驱动及趋势:1)政策重视,弃风限电问题已被提升至重要 高度,我国已出台多项解决弃风限电的政策,从控制增量、增量结构变化、消化存量、增加电力外送通道等多个维度解决弃风问题;2)部分区域移出红色预警意味弃风限电出现明显好转,特高压及装机结构东移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弃风限电的问题。

目前我国风能产业分析报告

目前我国风能产业分析报告 ?观CWEE2010展会暨研讨会心得 题记:2010年4月27 0-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了CWEE2010上海 国际风能产业展会暨研讨会,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此次会议,对U前我国的风电及风能产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现将参会的心得总结如下,以雍读者。 本届上海风能产业研讨会作为“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秉承“主题突出、注重实效、效果明显”之特色,搭建探讨风电行业热门话题的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协会、电力集团、风电运营商、整机商、零部件商等行业专家为行业带来最新资讯与观点。山于大会日程安排的时间关系及针对我们公司U前需求进行取舍,我此次着重参加并听取了开幕式、风电场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专题,中国(上海)国际中小型风电产业发展论坛,以及近海风电与潮间带风电的专题。 开幕式 开幕式集合了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可再生能源学会、国电龙源及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诸位领导进行致辞。各位嘉宾领导发言的主旨思想可总结为,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紧抓能源格局的转换,达到非化石能源使用率为总体能源使用量15%的总体U标,而风能产业的发展便是实现此U标的?中之重。为此, 国家能源局正逐步完善新能源产业振兴计划(正式),以期尽快颁布。在新能源产业振兴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能源局还积极主持国内首批海上风电项U的招标准备工作。近年来,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工信部登记在册的整机制造商有87家,叶片制造商超过50家,但是在大功率机型 的整机设计,异型风机叶片设计、风机镇流器、整流器、大型整体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方面,其核心技术仍需依鼎国外技术。针对这个情况,科技部高新司组织成立了全国各地区的风电技术创新联盟,旨在提高我国风机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及科技创新实力。同时,在输配电网科技创新工作中,山科技部、国家电网牵头在河北省张北地区建设了国家风光储输智能电网示范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科研力量,这也将大大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领域的发展速度。 二.风电场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专题 本专题是此次参会的重点,演讲的嘉宾包括:国内及亚洲最大的风电开发、运营商一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的杨校生总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连兵主任;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张世惠副总工;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公司(金风全资子公司)及英国风能公司中国区的相关业务代表。嘉宾们就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针对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及探讨。其中风电场建设中的风险控制这一议题,对我们现行工作提供了不少建设性的经验及参考。嘉宾指出,风电场建设过程应分为规划阶段、勘察设 计额阶段、初设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收尾阶段分阶进行风险控制。 具体内容我总结成如下表格:

2012-2016年中国风电软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1、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2、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用途是什么? 3、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4、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特点 5、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 5、行业研究报告都有哪些分类吗? 7、未来我国汽车行业总体分析 1、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帮助企业

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2、“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用途是什么? 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风电软件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调查、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风电软件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风电软件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风电软件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与企业市场营销有关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数据和汇总情报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信息管理方案。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以风电软件为特点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风电软件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最终为营销决策服务的专业方法。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风电市场分析 第一章风电介绍 一、风力发电的定义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在风能的各种利用形式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我国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发电行业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投资少;装机规模灵活和技术相对成熟的优点,所以很受市场的青睐。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即有噪声和视觉污染;占用土地量大;不稳定不可控而且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仍然较高的。 二、风能优势 风力发电与核电相比,投资周期短、不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与太阳能相比具有成本优势,更接近火电与水电的成本;与生物智能和潮汐能相比,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目前,风能是除了火电、核电、水电以外的第四大电力来源,是近几十年内实现电力清洁化、满足电力消费的主要发展方向。 风电优势图

第二章风电建设地区分布情况 一、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其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 900 多个气象站将陆地上离地 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32.26 亿 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 2.53 亿 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 7.5 亿 kW,共计约 10 亿 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0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5000 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5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1.8 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 2.3 万亿千瓦时电量。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就各种新能源发电方式在储存量上对比来看,虽然太阳能的资源量是最多的,相当于 2.3 万亿吨标准煤,不过,其现在发电成本很高,还有待技术上的改进和成本的缩减;水电发电是我国现在在新能源中利用最高的一种发电方式,而且在技术上已经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其资源总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资源量为 1.8 亿 KW,可开发量为 1.28 亿 KW,相当于 1.4 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量为 20%左右,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小水电资源将开发完毕,届时可以形成 1 亿千瓦的装机水平。然而小水电在缺水的西部和北部受到了约束;而我国北部和西部风电的资源量相当的丰富,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全国平均风速分布图

一风电前期开发工作流程

一风电前期开发工作流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程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根据国家风电开发相关管理规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有关管理办法、公司前期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本流程。 第二条本流程主要包括风电场宏观选址、风资源测量、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等前期开发的全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公司全资、控股企业的风电项目开发工作。 第二章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第四条流程总说明 (一)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二)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三)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年平均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