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造林技术标准-081210

合集下载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是一种优良的经济作物,种植油茶树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在油茶造林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
的技术规程。

首先,选择优良的油茶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油茶品种的选择要根
据当地土地条件、气候、降水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育苗是油茶造林的关键环节。

油茶的育苗采用地栽苗和插穗繁
殖两种方法,其中插穗繁殖的成活率较高。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清除杂草,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油茶生长期较长,且不耐寒,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进行修剪和整形。

在油茶产量形成时期,可以进行掐心、摘芽和整枝
等措施,以增加油茶的产量。

最后,油茶的采收也要注意技巧。

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收,选择完
熟的果实进行采摘,不可过早或过晚采收,以免影响油茶的品质与产量。

采摘后还需要做好果实的加工和存储工作,以保证油茶的品质和
销售。

总之,油茶造林技术规程的掌握对于油茶的种植和产量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技术工作,才能保证油茶的高品质
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国家林业局)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国家林业局)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一、新造林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1、林地选择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

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

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2、良种壮苗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

种好、苗壮、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

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

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

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

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

5、科学栽植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

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6、强化抚育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叶子黄,四年不垦茶山荒。

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

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

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

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

挖山三年,本利周全。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

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油茶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木本油料树种。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油茶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为保障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对油茶种苗的培育、流通、种植等全过程的管理。

现就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质量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油茶良种对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性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

油茶产业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在于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

目前,我国油茶林总面积达4500多万亩,但产量很低,每亩产茶油仅4公斤左右。

其根本原因是,绝大部分油茶林品种品质差或严重退化,而大量的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优良品种又未推广应用。

同时,一些地方种苗质量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

因此,各地要切实强化良种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把推广优良品种放在首要位置,在油茶采穗圃等良种基地建设中,必须使用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在油茶林培育中,做到没有经过审(认)定的品种不栽植,没有经过区域化试验的品种不盲目引种栽植,不适宜本地区的品种不栽植,坚决杜绝有种就采、有苗就栽的现象,确保新造和改造的油茶林达到优质高效。

二、尽快提高良种壮苗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种苗必须先行。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具有多种用途。

为了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必须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改造技术。

本文将简要介绍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优品种、选地、整地、育苗、定植、管理和施肥等几个方面。

选优品种是油茶丰产栽培的基础。

油茶品种应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适应品种。

选地是油茶丰产的关键。

油茶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壤深厚、PH值在4.5-6.5的地方。

整地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整地过程中,应进行翻耕、平整、松土等操作。

育苗是油茶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种子的选择和苗木的管理关系到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合适的育苗方法要求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苗木强壮、根系发达。

定植是指将育苗好的幼苗移植到目标地上。

在定植过程中,要注意撤去水芽、埋好根颈等操作。

油茶的管理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

修剪是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防止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灌溉是为了满足油茶生长需水量。

施肥是油茶丰产的重要环节。

要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油茶生长阶段的需要,做好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整枝修剪、摘芽、追施肥料等几个方面。

整枝修剪是指对油茶低产树进行剪除多余枝条,保留主干和优良的枝梢,使其生长有序,提高产量和品质。

摘芽是为了减少分蘖,为产量和品质提供更多的养分和光合产物。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一、造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4.0〜6.5的砂质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为宜。

要求土层厚度在0.8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的斜坡或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尽量避开有寒害的风口地带。

二、整地林地整理包括林地清理和土壤开垦。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这样有利于土壤风化和树穴土壤沉实。

1、林地清理林地的清理俗称清山炼山,是在翻垦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杂木、竹类等植被,或采伐迹地的枝梗、伐桩等剩余物。

首先开设宽10〜15米的防火线,将造林地上所有的杂草、灌木和其它作物等砍倒,伐桩必须在10厘米以下,任其暴晒,再进行炼山,并将未烧净的杂草、灌木、树枝再次集中焚烧,直至烧净。

要求全面清理造林地上所有植被及采伐剩余物,质量标准:杂灌草留存高度W10 厘米,面积清理率三95%。

2、整地施基肥(1)根据林地立地条件、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整地方式。

①全垦整地。

适于坡度小于5o,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缓坡。

整地时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全垦深挖20〜25厘米,全垦时要选尽树蔸、石块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

挖垦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50厘米(长)X50厘米(宽)X50厘米(深)。

提倡全垦后沿等高线开挖竹节沟。

②水平梯级整地。

适于坡度5〜25o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高差为15厘米左右。

梯面宽度和梯间距离应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而定,一般梯面1.5〜2.5 米,梯中线间距3米左右。

开挖筑梯时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筑梯后垦复和平整梯面,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40厘米(长)X40厘米(宽)X40厘米(深)。

(2)回土施基开穴后结合填土施放基肥,每穴施有机肥1〜2公斤或复合肥0.3〜0.5公斤。

油茶丰产林技术

油茶丰产林技术

油茶丰产林技术1 总则1.1 为了确保油茶造林质量,提高新、老油茶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挖掘生产潜力,实现高产稳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国营、集体和个体,接受国家计划经营的油茶丰产林。

2 丰产林的指标2.1 产量指标2.1.1 幼林产量指标:5年生产油3kg/亩,9年生产油10-15kg/亩以上。

验收面积不少于30亩。

2.1.2 成林产量指标如表1所示。

面积亩4年平均产油量kg/亩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和北区>200 15 10>100 20 15>50 25 20>30 30 252.1.3 不同物种产量指标如表2所示。

物种4年平均产油量kg/亩备注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攸县油茶>3020-2515-20>30 验收面积30亩以上2.2 质量标准2.2.1 果实:鲜出籽率(采摘后不超过3天测定)40%以上,干出籽率23%以上,种仁含油率普通油茶40%以上,小果油茶50%以上,越南油茶30%-35%。

2.2.2 油的质量标准如表3所示。

色泽水分% 杂质% 折光指数20℃C 比重20/40℃C 碘价皂化价醛价淡棕黄<0.10 <0.04 1.4670-1.4690 0.9090-0.1940 82.94-84.83 150-190 <33 丰产林营造技术3.1 造林地的选择3.1.1 油茶在适生区域内,立地条件划分主要以土层深浅、土壤的肥力和坡度3个主要因子,其指标如表4所示。

等级坡度土层厚肥力(土层0-30cm)有机质% 全N% 容重Ⅰ <10° >100 >1.8 >0.14 <1.00Ⅱ 10°-25° 60-100 1.0-1.8 0.08-0.14 1.00-1.30Ⅲ >25° <60 <1.0 <0.08 >1.30注:Ⅰ、Ⅱ级为营造油茶丰产林,最优与适宜立地条件。

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林栽培模式一、林地选择1、土壤:土层深厚50㎝以上,排水良好,酸性红黄壤。

2、坡向:阳坡、半阳坡。

3、坡度:25度以下缓坡,最好15度左右。

4、海拔:一般南坡800米以下,北坡500米以下。

二、整地1、林地清理:经济林一般不提倡炼山,而是采取以下方法:将较大的杂草、灌木、树兜清除,集中堆烧。

可以防止山火蔓延引发火灾;保证多数杂草、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不被烧掉还地;堆烧后的火山灰可作种植肥,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利苗木生长。

2、整地:坡度小于10度宜全垦整地,坡度10-25度适用带状或块状整地;有条件的可机械整地。

3、挖穴:洞穴规格一般70 cm×70 cm×70 cm;有条件的可机械挖穴。

4、施基肥、填穴:每穴施农家肥15-20㎏或饼肥1-2㎏,复合肥或缓释肥0.5㎏,施于穴底与土拌匀,回填表土,种植穴呈馒头形,高于原地面20 cm。

以上工作必须在造林前两个月前完成。

三、良种选择1、苗木质量选择: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

一年生容器苗高≥15cm、地径≥0.15cm,二年生容器苗高≥20cm、地径≥0.25cm,二年生裸根苗高≥25cm、地径≥0.30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2、品系品种选择:一般采用长林系列,即国家审定的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10个品种,省里认定的长林166号1个品种。

4-5个品种以上混栽。

四、造林选择1、密度选择:种植密度每亩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提倡2.5 m×3.0m。

好地宜稀,差地宜密。

2、季节选择:一般冬末春初,即冬季造林在12月底左右,春季造林在次年3月初左右,容器苗可延迟到3-4月,不宜太迟。

五、抚育管理1、施肥管理: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 cm,每株半两不超一两,避免肥害烧苗,宜沟施、穴施,不宜撒施。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栽培技术,并进行低产林的改造。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力整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油茶新造林。

对于土壤贫瘠、含水量高的土地,需要进行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选育:选用良种油茶种子进行播种。

良种油茶应具有高产量、抗逆能力强、病虫害抗性好等特点。

3. 种植密度:油茶新造林时,树木之间的距离要合理安排,通常按照4~6米的距离进行疏植,这样可以提高油茶树的光照利用率和空气流通性。

4. 肥料施用:油茶根系发达,喜欢肥沃的土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适当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

对于土壤瘠薄的地方,需要加强施肥,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施肥。

5. 病虫害防治:油茶易受到蚜虫、螨虫等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和无污染的农药进行喷洒,保持油茶树的健康生长。

1. 清除杂草:杂草是低产林的主要竞争者,需要及时清除。

可以手工除草,也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喷洒。

2. 整枝修剪:油茶低产林往往生长过于茂密,光照不足,需要采取整枝修剪的方法。

去除枝叶过密的部分,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

3. 施肥补充:低产林通常缺乏养分,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补充,提供油茶生长所需的养分。

5. 增加生产力:通过引进良种、合理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低产林的生产力。

可以选择高产量、抗逆能力强的油茶良种进行更新,改变原有低产林的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简要介绍。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和改造措施,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土质疏松肥沃)的立地,采用 3m×3m(74 株/亩);一般立地,采用 2.5m×3m(89 株/亩)。
3.4 整地 3.4.1 林地清理
分为全面清理(劈青)和炼山(条件许可时)两个工序。
全面清理即清除造林地上全部植被及采伐剩余物,质量标准:面积清理率≥95%。
炼山前需上报当地林业部门,在其配合下开好防火线,保证安全炼山;不能炼山
(4)林地间作 间种作物有黄豆、花生、油菜、绿肥等。间作时要注意留好定植埂,既保证作物 的收获,又保证油茶生长。 (5)修剪整形 油茶幼树整形方法分两步:首先是养干。造林后第 1~2 年内,顶芽萌发的春梢, 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第二步是定形。主干达 60cm 时,在主干四周选留 3~4 个强壮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数目,以树体大小和二主枝间距离(60cm 左右)而 定。修剪最适时期量标准
Ⅰ级
Ⅱ级
苗龄 地径 苗高 >cm >cm
根系 长度 cm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长度 cm
页次:2/6
适用 范围
嫁接苗
2(2)-0 0.40 30
15
0.30~0.40 25~30
15
湖南丘陵山区
1(1)-0
10
嫁接容器苗
2(2)-0
30
浙江 浙江
3.3 栽植密度 综合各种可能的立地条件与公司要求,确定油茶株行距:比较肥厚(土层厚度 80cm
穴状整地的,直接在原穴状整地中心处开栽植穴,深浅以苗木根系不接触穴中肥 料为度。
(3)栽植方法 裸根苗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踏实至与地面齐平。 容器苗栽植时,不可降解容器须去除容器或划开(塑料袋);可降解容器,栽植穴 底部须整平踩实,保证容器与穴底密实接触。放好容器(苗木)后覆土踏实至与地面 齐平。嫁接苗栽植时,最好使嫁接处与地面齐平。 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确保根舒、苗正、土实,然后再覆松土 2~3cm 保湿。
旬至 9 月间。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云南高原最适时间在雨季过后,旱季来临之前;豫 南、皖西等北部产地最适时间是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松土深度当年以 3~5cm 为宜, 以后逐年加深;幼树蔸边宜浅,向外可逐渐加深;壤土宜浅,粘土宜深。
(3)增施追肥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4/6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条件允许或苗木生长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可于 6~7 月份施 入 25~50g/株的尿素。从第二年起,每年 3 月份新梢萌动前施入速效氮肥,每株 50~ 100g;在 11 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饼肥作为越冬肥,每株 2~5kg。随着树体的增长, 每年的施肥量应逐年增加。
凯迪阳光生物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Kaidi Sunshine Bio-energy Investment Co.,Ltd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KS-Z3-57-09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受控 非受控 作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08 年 月 日发布
2008 年 月 日实施
目录
1 总则............................................................................................................................... 1 2 范围............................................................................................................................... 1 3 造林技术标准............................................................................................................... 1
3.7 造林成活率验收 春季造林,秋季验收,要求造林成活率 85%以上,未达标准但>40%的必须补植,
<40%的必须重新造林;两年后保存率须在 98%以上,幼树生长正常,树形向自然圆头 或开心形发展。
4 成林管理
(1)除杂 连蔸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和油茶老残病虫株。对疏密不匀或过密的林分,间伐过密 弱株,林中空地则予补植。 (2)土壤耕作 冬季垦复,要求 3 年一深挖,深挖 20~30cm,翻大块,底朝天。 夏季一年一浅锄,浅锄 10cm 左右。注意树冠内浅、外深;幼树浅,大树、壮树深; 熟山浅,荒山深。消灭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垦复方 法有全垦、带垦、穴垦等。 (3)施肥 基肥:每年冬季或早春,每株施有机肥 25~50kg;采用树冠外 20~30cm 处挖环状 沟施入,以后每年更换位置。 追肥:追施时间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一般春季多施氮肥,适当施钾肥;夏季多施
按株行距定标,然后开穴,要求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挖穴规格 60×60×50cm。 (2)回土施基肥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3/6
全垦或带状整地后无需另开穴,基肥可在开栽植穴时施入。 穴状整地后施基肥,每穴施饼肥 1kg,复合肥 0.3~0.5kg 或磷肥 1.0kg,钾肥、 氮肥各 0.1kg。然后回表土,肥土搅拌均匀,然后再回心土至穴满。
I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1/6
1 总则
1.1 为规范油茶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茶丰 产林》等相关文献资料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的造林地选择、种苗选择、整地规格、栽植技术、幼林抚育、 成林管理、果实采收、种子贮藏等技术要求。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以下区域内的油茶种植基地。 油茶人工栽培的分布范围为:北纬 23°30'~31°00',东经 104°30'~121° 25'。 中区和东区:南岭南麓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湘、赣全境,浙、闽大部分地区, 鄂南的咸宁地区,皖南及两广北部的广大丘陵山地。 南区:在南岭以南,包括粤、桂、闽南部及海南岛,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高温高湿 丘陵地区。 西区:一是川、鄂、湘边界和桂、黔、滇交界处,二是滇西南高山区。 北区:主要在大别山、桐柏山的山地丘陵和秦巴山区,包括鄂北、鄂东北、皖西、 豫南、陕南和陇南。
3.5 栽植 (1)栽植时间 以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或 10 月中旬至 11 月份为好,南方地区(如广西)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春旱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在雨季造林。 (2)开栽植穴 机械全垦或带状整地的,根据株行距,先用石灰等定标,之后开穴,穴深以 40cm
为宜。开穴后,先施入基肥,施肥量与前面穴状整地相同。施肥后回土至穴深 1/3 时, 将肥土搅拌均匀,然后上面再覆 5~10cm 厚的土,将苗木放入栽植穴,确保根系不接 触穴中肥料。
时,需将杂灌草清理下山或归堆烧掉。 3.4.2 整地施基肥
(1)整地(根据当地交通、立地及其它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适于坡度<15°,原植被盖度大的立地
要求翻耕深度>40cm,土块破碎。 带状整地:适于坡度<25°,原植被盖度中等的立地
要求以种植行为中心,翻耕宽度≥1.5m,深度>40cm。 穴状整地:适于坡度<25°,原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
3 造林技术标准
3.1 造林地选择 油茶适生区域内,海拔 800m 以下,坡度 25°以下的向阳坡,土层厚度 60cm 以上,
pH 值为 5~6.5,排水良好的土地。
3.2 种苗准备 油茶采用嫁接苗造林,所用苗木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主要造林树种种苗质量分
级》I、II 级标准,见表 1。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3.1 造林地选择 ........................................................................................................... 1 3.2 种苗准备 ............................................................................................................... 1 3.3 栽植密度 ............................................................................................................... 2 3.4 整地 ....................................................................................................................... 2 3.5 造林方法 ............................................................................................................... 3 3.6 幼林抚育 ............................................................................................................... 3 3.7 造林验收标准 ....................................................................................................... 4 4 成林管理....................................................................................................................... 4 5 果实采收和处理........................................................................................................... 5 5.1 茶果采收 ............................................................................................................... 5 5.2 茶果处理 ............................................................................................................... 6 6 种子贮藏....................................................................................................................... 6 6.1 榨油用 ................................................................................................................... 6 6.2 播种用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