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2010年修订)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2010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0.12.13•【字号】湘林计[2010]142号•【施行日期】2010.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计〔2010〕142号)各市州、省直管县林业局,厅直各单位: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的意见》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厅对原《湖南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原《湖南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湘林计[2005]46号)同时废止。
附件: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附件:湖南省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林业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意见》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省林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业项目和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安排用于林业事业发展的各类项目和专项资金。
具体包括:1、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包括退耕还林、防护林、林木种苗、湿地保护与恢复、林业血防、油茶产业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项目;2、国家财政林业专项资金,包括退耕还林钱粮补助、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病虫害防治、国有林场扶贫、林业治沙(基本建设)贷款贴息、林业成品油价格补助、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林木良种补贴、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湿地保护补助、小型生态公益设施建设、林业救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等专项资金;3、省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4、省级财政林业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油茶产业发展、楠竹产业发展、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国有林场扶贫、自然保护区和湿地、森林防火、造林补助、退耕还林工作经费、森林公园及贫困林场扶贫补助、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区补助、自然保护区补助、林业救灾等专项资金;5、非税资金,包括集体林育林基金、国有林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绿化费、国内森林植物检疫费、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费等专项资金;6、其他资金,包括国外贷赠款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湖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湖南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指根据湖南油茶种植实际情况,结合科学栽培原理和经验总结,规定了油茶丰产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要求。
以下是湖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品种选择湖南地区适宜种植的主要油茶品种有黄树脂、酱果、白果、湘油8号等。
规程要求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二、优质苗木选取规程要求选择一年生、根系发达、干枝无病虫害的苗木,并进行砧木与接穗的配对。
三、地力准备规程要求选用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土壤酸碱度适宜的耕地,并进行深翻、耙平等地力准备工作。
四、辅助栽培规程要求在油茶种植区域鼓励各式辅助作物进行外延栽种,提高油茶种植密度,利用辅助作物的互种,提早占地,抢占光、水、肥等资源。
五、密植技术规程要求油茶树行距为1.2米,株行距为0.8米,株密度达到8333株/公顷。
并要求获得高产量的油茶树适宜调整种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
六、施肥技术规程要求施肥要根据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分别进行正确的配方和施肥方法,以适应油茶生长需求。
通常采用基础施肥、营养生长期追肥和结实生长期追肥等施肥方法。
七、病虫害防治规程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树冠积尸落叶,消毒树冠,清洗病害树干等措施,防治油茶薄壳象甲、叶螨以及煤气菌核病等病虫害。
八、修剪整枝规程要求结合树冠分枝结构,按照保健疏枝、优势枝强化、平衡主干支撑等原则进行修剪整枝,以促进油茶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九、营养管理规程要求在树冠形成期和休眠期进行适时养护,给予充足水分和营养,以保持油茶树的健康生长。
十、灌溉技术规程要求油茶树供水要充分而不过度,要求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
以上是湖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发展湖南的油茶产业。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2706f7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4.png)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省、自治区林业厅(局):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1.我国油茶资源丰富,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
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认清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共同把我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2.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和扶持力度。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08.08.15•【字号】湘林种[2008]8号•【施行日期】2008.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种[2008]8号)各市州林业局、省林科院:为加强油茶良种苗木的生产管理,确保油茶种苗质量,省厅制定了《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五日附件: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油茶苗木质量管理,确保全省油茶产业建设苗木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国家投资或以国家投资为主或享受国家补助的油茶新造林必须使用良种苗木,并适应本办法。
第三条油茶苗木生产坚持“政府监管、业主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全省调剂”的供应方式。
各市州林业局根据本地造林计划,确定1~4个育苗点作为油茶良种苗木的定点生产单位。
第四条油茶良种苗木定点生产单位的基本条件:1、土地权属清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培育油茶良种苗木的技术工人和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3、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宜于油茶苗木生长;4、管理规范,规模经营,育苗地面积不小于50亩;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生产单位,可向所在县(市、区)林木种苗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油茶苗木质量承诺书,由所在市州种苗管理机构择优确定并报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备案。
第五条从事油茶苗木生产必须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许可证由生产者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市州林业主管部门核发。
油茶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油茶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摘要:油茶造林方法的科学运用及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是突显油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内容则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油茶造林及营林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油茶造林;营林生产管理;培育1.引言从生物学层面来看,油茶属于山茶科属植物,是全球知名油料树种之一,其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该植物产出的有差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因此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油茶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科学的实施,能够充分展现油茶的经济属性,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该项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则针对油茶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1.油茶造林方法2.1选择林地在油茶造林地选择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油茶植物的特性,具体而言,油茶属于生命力相对较强的植物,即使生长区域土地养分较低、水分不足,其仍然可以进行生长。
但是为了确保环境因素对油茶植物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造林人员还是应该尽可能选择比较优质的地区进行油茶造林。
通常情况下,如果生长区域的土层深厚而且养分充足,油茶的经济年龄可以达到100年以上,如果生长区域土地贫瘠,油茶的前期生长虽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后期出现早衰的几率相对较高。
由此可见,在油茶造林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生长条件良好的区域,从而为油茶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造林地选择过程中,其生长区域的土壤厚度应该在1米以上,土壤类型最好是山地红壤或黄壤。
在造林地选择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海拔因素,对于造林人员而言,要根据当地的山势特点、油茶品种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另外,在坡位确定中,最好选择肥力较高且朝阳坡位进行种植,这对于油茶的生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2.2造林整地在油茶造林过程中,整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造林区土壤条件进行改善,建立起更加适合油茶种植的土壤结构,提升该区域土壤蓄水能力,进而为油茶的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选择在山地进行种植,考虑到该地区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快等问题,则可以通过水平梯带整地的方式为油茶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1.1、为了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油茶造林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油茶造林。
油茶造林是指油茶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
二、引用规范文件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300B64033•1—89、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
DB43/09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本办法引用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其修订情况,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
三、林地选择3.1、社会条件:领导重视、群众有要求、劳力充足、林地权属清晰、交通便利。
3.2、自然条件:原则上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土壤较肥沃、pH值4.5~6.5的红壤、黄红壤的荒山荒地、迹地,油茶或其他树种的低产林地。
四、规划设计4.1、实施方案:油茶造林必须根据省发改委和省林业厅编制的《湖南省10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大纲》,由各基地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编制本县的油茶造林实施方案,并纳入县级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批准的县级总体规划,提前一年上报年度油茶造林实施方案,经市州林业局审核报省林业厅批准后再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4.2、年度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按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操作。
作业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由市州林业局审定,上报省林业厅备案,作为年度专项检查验收依据。
必须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确需变更的,须将变更内容补充作业设计依原审批程序审定备案。
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和作业设计图组成。
依托林业工程项目进行油茶造林的年度作业设计与各工程项目作业设计按照相关林业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时进行。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08.06.20•【字号】湘林种[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林种[2008]7号)各市州林业局、省林科院、省森林植物园、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加强油茶良种管理,确保油茶种苗质量,省厅制定了《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林业厅二○○八年六月二十日附件: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油茶采穗圃的管理,确保油茶种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油茶采穗圃是指用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栽植或用油茶优良无性系穗条对现有油茶林进行高接换冠,并按照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规范建立的,以生产油茶穗条为目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
第三条油茶采穗圃属于特种用途林,其母树和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采穗圃中保存的油茶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四条油茶采穗圃经营管理单位生产良种穗条,必须取得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
许可证由生产者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省林业厅核发。
第五条油茶优良品种(无性系、家系)、油茶采穗圃穗条在推广应用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认定);凡国家投资或以国家投资为主或享受国家补助的油茶新造林必须使用良种苗木造林。
第六条油茶采穗圃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备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良种穗条生产、经营档案,确保良种穗条质量。
第七条油茶采穗圃穗条生产经营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采穗圃基本情况:采穗圃名称、建设地点、面积、建设年份、投产年份、嫁接无性系来源、数量、名称、建圃方式、穗条产量等(详见附表1);2、无性系定植图;3、穗条生产情况:生产单位、无性系名称、无性系来源、穗条生产地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穗条剪取时间、数量、包装保存方法;4、穗条流向:调出穗条无性系名称、穗条调出时间、数量、单价、销售协议、购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林木种子(苗)生产许可证编号;5、采穗圃经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办人员。
油茶良种苗木分辨技术

油茶良种苗木分辨技术一、确认苗木是良种按照《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油茶良种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二、确认苗木身份合法正规的油茶良种壮苗是有“四证一签”合法身份证的。
即《良种苗木生产许可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发放;《良种苗木经营许可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发放;《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授权的良种苗木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林木良种植物检疫证》,省森林植物检疫管理站授权的良种苗木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种子(苗木)标签》,其嫁接穗条标签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审定的油茶采穗圃发放;嫁接苗木标签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审定的油茶育苗苗圃发放。
三、确认接穗是良种目前普遍推广的是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这个技术的关键在于它的接穗是否是良种。
一些不法苗木商贩用非良种油茶穗条进行嫁接繁殖油茶苗,购苗者上当多数是在这个方面。
四、要选购合格苗《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油茶造林必须使用Ⅰ、Ⅱ级合格良种壮苗,提倡容器苗造林。
Ⅰ级合格良种嫁接苗:顶芽饱满,苗木无病虫害;嫁接口完整,无砧木萌芽。
一年生苗,苗龄0(0.5)-0.5[0代表芽苗嫁接后栽植的苗龄;(0.5)代表芽苗砧的年龄;0.5代表芽苗砧嫁接苗移栽的苗龄,以下类似];地径0.25厘米;苗高11厘米;根系长度15厘米。
二年生苗,苗龄0(0.5)-1.5;地径0.40厘米;苗高40厘米;根系长度20厘米。
Ⅱ级合格良种嫁接苗:顶芽饱满,苗木无病虫害;嫁接口完整,无砧木萌芽。
一年生苗,苗龄0(0.5)-0.5;地径0.2厘米;苗高7厘米;根系长度12厘米。
二年生苗,苗龄0(0.5)-1.5;地径0.3厘米;苗高30厘米;根系长度15厘米;芽苗砧嫁接容器苗的合格苗:苗龄0.2-0.5-0.3或0.2-0.8;地径0.2厘米;苗高10厘米;根系长度15厘米;大于5厘米长的侧根应有18根;无检疫对象,色泽正常,不少于3个生长点,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容器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1.1、为了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油茶造林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油茶造林。
油茶造林是指油茶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
二、引用规范文件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300B64033•1—89、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
DB43/09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本办法引用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其修订情况,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
三、林地选择3.1、社会条件:领导重视、群众有要求、劳力充足、林地权属清晰、交通便利。
3.2、自然条件:原则上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土壤较肥沃、pH值4.5~6.5的红壤、黄红壤的荒山荒地、迹地,油茶或其他树种的低产林地。
四、规划设计4.1、实施方案:油茶造林必须根据省发改委和省林业厅编制的《湖南省10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大纲》,由各基地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编制本县的油茶造林实施方案,并纳入县级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批准的县级总体规划,提前一年上报年度油茶造林实施方案,经市州林业局审核报省林业厅批准后再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4.2、年度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按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操作。
作业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由市州林业局审定,上报省林业厅备案,作为年度专项检查验收依据。
必须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确需变更的,须将变更内容补充作业设计依原审批程序审定备案。
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和作业设计图组成。
依托林业工程项目进行油茶造林的年度作业设计与各工程项目作业设计按照相关林业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时进行。
在作业设计文件中,要增加油茶造林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内容。
五、工程施工5.1、整地:整地要在栽植前三个月进行。
应根据小班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全垦、水平梯级和穴垦等整地方式。
提倡机械化整地和杂灌粉碎还山。
5.1.1、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10、º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
挖垦深度一般30厘米以上。
挖垦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70厘米×70厘米×60厘米。
在栽植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栽植穴。
提倡全垦后应沿等高线开挖竹节沟。
5.1.2、水平梯级整地:适用于坡度10、º~15º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
梯面宽度和梯间距离应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而定。
开挖筑梯时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
筑梯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70厘米×70cm厘米×60厘米。
也可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线撩壕,壕深60厘米,底宽60厘米。
在造林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壕沟或栽植穴。
单行栽植的水平梯可采取先撩壕,在覆土时整成外高内低的梯面。
5.1.3、穴垦整地:在坡度较陡、土壤结构松散的造林地宜采用穴垦整地。
穴的规格、长宽深70厘米×70厘米×60厘米。
在栽植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栽植穴。
应沿等高线每隔4~5行开挖一条拦水沟(竹节沟),沟底宽30厘米以上、深30厘米以上,以防止水土流失。
5.2、施基肥:油茶造林应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每亩施用饼肥100~150公斤,或每亩施用油茶专用肥(基肥)300公斤。
基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测土配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施基肥应在覆土时进行,基肥应施在穴的底部,与回填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土待其沉降后栽植。
5.3、良种壮苗:油茶造林必须使用Ⅰ、Ⅱ级合格良种壮苗,提倡容器苗造林。
油茶良种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穗条销售凭证或林木良种质量合格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标签等“三证一签”和、检疫制度。
5.4、栽植5.4.1、栽植密度:每亩栽植密度75株~110株,适宜的行距一般为2.5~3米,株距为2.0~3米。
5.4.2、栽植季节;油茶造林一般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进行。
5.4.3、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方式。
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土实,深浅要适当,实生苗深栽至原土痕上3厘米左右(即两指深),嫁接苗要使嫁接口与地面平,踩紧、压实。
起苗时保护好根系,长途调运的苗木须打泥浆,切忌风吹日晒。
用二年生苗造林,应适当修剪部分侧枝、叶片。
造林要搞好品种配置,选择花期、果期一致、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系5个以上,采用行状或小块状方法配置造林。
5.5、幼林抚育5.5.1、补蔸全苗。
在造林季节,采用同品种类型的I级或二年生大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
5.5.2、中耕除草。
造林后1~3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松土,培蔸正苗,维修梯面。
第三年全面深挖(20~25厘米)一次。
提倡合理间作,以耕代抚,间作以花生、油菜及黄豆、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为主,严禁间作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和红薯、西瓜等藤蔓作物。
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厘米以上。
提倡间种绿肥植物,绿肥要埋青。
(3)施追肥。
从第二年开始,春(3月份)施速效肥,如油茶专用追肥、尿素等,每株0.1公斤;冬(11月)施越冬肥,如油茶专用基肥、厩肥、生物有机肥等。
追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树生长情况和测土配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一般采取沟施的方法。
5.6、整形修剪。
定植后在30~50厘米处定干,以后连续4年每年都要整形修剪,培养主枝、侧枝,形成丰产树形。
除去病虫枝,适当修剪脚枝,修剪后要及时除萌。
5.7、病虫害防治:油茶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5.8、林地管护:要建立林地管护制度,项目乡镇、村要建立乡规民约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护林,及时防止人畜损坏,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六、检查验收6.1、验收组织:工程县应在实施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阶段检查。
年度检查验收分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省级核查,自查验收由工程县在每年7~8月份进行,市级抽查由市州林业局在工程县自查结果的基础上组织抽查审核,省级核查由省林业厅组织人员于10月份进行验收。
6.2、检查验收内容:油茶造林检查验收内容包括面积核实、良种壮苗、造林质量、作业设计,幼林抚育,林地管护,检查验收,资料建档等环节。
6.3、检查验收标准6.3.1、作业设计:见本办法“4、规划设计”。
作业设计文件资料及深度符合要求,科学合理,审批手续齐全,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的为合格。
无作业设计或未经批准或不按设计施工的为不合格。
6.3.2、面积核实:根据作业设计或县级自查验收资料小班图(比例尺1、10000地形图)现场调绘核实,用方格网法或求积仪计算面积。
核实面积与原面积误差在±5%以内的取原面积为核实面积,误差大于±5%的以核实面积为准。
6.3.3、良种壮苗:见本办法“5.3良种壮苗”。
造林苗木“三证一签”齐全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3.4、造林质量:①、整地质量达到本办法“5.1、整地”要求的为合格。
②、栽植密度和栽植质量达到本办法“5.4、栽植”要求的为合格。
③、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85%、第三年保存率达到80%的为合格。
6.3.5、幼林抚育:见本办法“5.5幼林抚育”。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质量符合要求的为合格。
6.3.6、林地管护:见本办法“5.8、林地管护”。
制度健全、有专人管护,无人畜损坏,无火灾损毁、无病虫害损毁的为合格。
6.4、检查验收方法6.4.1、工程县自查验收采取逐小班全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采取随机抽查方式验收。
按县自查上报面积随机抽取20%的面积检查。
6.4.2、抽样方法:将工程县验收上报的油茶造林面积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参照国家林业局规定的起始号和间隔号机械抽取,直到满足所需的抽查比例为止。
抽中单位的造林面积逐小班全查。
6.4.3、小班检查验收;对被抽查小班采取全面踏查和随机抽取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
样地数根据小班面积大小而定。
15亩的小班设1个样地,16~45亩设2个样地,46~90亩设3个样地,大于90亩的小班设4个样地。
样地均匀布设在小班内,每个样地面积100平方米(10米×10米)。
6.4.4、样地调查:根据检查验收内容和标准,进行各因子实测、记录和评价。
6.5、质量评价6.5.1、合格面积计算:被查小班的各项因子,对照“6.3检查验收标准”评价。
合格率=∑被查合格小班面积/被查面积×100%。
工程县油茶造林合格面积=县申报实施总面积×合格率。
6.5.2、质量评价:全县油茶造林质量合格率达到80%的,质量评价为合格单位,合格率达到81%~90%的为质量良好单位,合格率达到91%以上的为质量优秀单位。
七、档案信息管理7.1、油茶造林工程建设所形成的相关文件、声像和电子文档等均属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
成果资料档案包括作业设计文件、小班调查设计卡片、图纸(位置图、设计图、施工图),营林技术档案,检查验收成果资料等。
成果资料档案、营林技术档案、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档案均一式两份,一份由施工单位保存,一份由县林业局保存。
7.2、各市州、工程县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油茶造林工程建设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填报油茶生产进度表、油茶生产情况表,注意收集并及时上报典型材料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
八、附则8.1、本办法由湖南省林业厅负责解释,本办法从2009年1月起试行。
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1.1、为了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质量,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油茶低产林改造。
二、引用规范文件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300B64033•1—89、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
DB43/09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本办法引用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其修订情况,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
三、低产林分类及改造方法3.1、低产林分类:油茶低产林是指其生产潜力没有发挥或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