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工具翻译及原则
跨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与技巧

跨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与技巧【摘要】本文以跨文化因素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字幕翻译的原则与技巧,以及如何在翻译中平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通过培养文化意识,研究者认为可以更好地进行电影字幕翻译,确保观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准确理解电影内容。
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跨文化因素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电影字幕翻译者提供指导,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电影字幕翻译、原则、技巧、语言、文化、平衡、文化意识、跨文化策略、未来研究、电影、影响、培养、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导致了翻译的复杂性。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因此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又要保持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观念差异也会对电影字幕翻译产生影响。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研究跨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影响,才能更好地提高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跨文化因素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通过分析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深入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中存在的挑战和难点,为提高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跨文化因素如语言、习俗、价值观等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考虑目标文化接受度。
2. 总结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原著、传达情感、符合情境等,为翻译人员提供指导。
3. 提炼电影字幕翻译的实用技巧,如如何处理口语、幽默、文化隐喻等情境,以提高翻译质量。
4. 探讨语言与文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平衡问题,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注重原著感情表达的同时尊重目标文化习俗的建议。
跨文化意识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

2492019年46期总第486期ENGLISH ON CAMPUS跨文化意识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文/王 玥译的英语句子中蕴藏的内在含义,比如对句子“你不要班门弄斧”进行英语翻译时,选择意译法才能准确表达出其中的含义,从而可以翻译成“Remain modest before an authority.”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意译法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许多句子都有着深层的内在含义,使用意译法可以有助于跨越文化差异,准确体现出其中的寓意。
2.注意翻译人称角度的转换。
在翻译汉语和英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译角度的转换,这是因为两者在人称视角的表达方面有着一些差异,汉语的表达方式是通常以人为主语,但是英语很多句子中却是把物当作是主语,特别是英语文学作品中会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
此外,还有一些差异化的表达,容易让句子的主体角度存在不同,因此在英语翻译中,应该对句子表达的主要角度进行转化,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比如在英语句子“You,he and I go there as soon as possible.”中为了表示谦让,通常会把“I”放置在其他主体的后面,不过在汉语中习惯把“我”放在最前边,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转换下人称视角,这样能够让翻译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逻辑思维。
3.关注文化习惯差异。
英语中有很多句子在表达方面受到文化习惯的影响较深,但是我们说汉语的大多数人对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习惯不太了解,如果不能掌握他们的文化习惯,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会犯错。
举个例子,英语“Do you see any greenin my eye?”这句话内就带有文化习惯,在不了解其文化习惯的前提下就会翻译成:“你在我眼睛里看见绿色了吗”,但是这样的翻译明显是错误的,其内在含义是:“你认为我很容易受骗吗?”。
其实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类似这样带有文化习惯的句子,翻译人员应该在充分了解其文化习惯的基础上再开展翻译,就能够减小犯错的概率。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

06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 翻译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01
语料库的建立与完善
02
翻译共性研究
构建大型多语种平行语料库,涵盖不 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文本,为翻译研 究提供丰富的资源。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探讨不 同语言之间翻译规律的共通性和差异 性,深化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03
自动化和文化适配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翻译的自动化和文化适配,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特点,自动调整翻译结果,确保翻译的流畅 性和准确性。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翻译教育改革
翻译教育理念的转变
01
从传统的语言转换转向跨文化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文化差异与冲突解决
02
在翻译教育中增加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的培训,帮助学生了解
• 文化独特性:文化负载词具有 鲜明的文化特色,是特定文化 背景下产生的词汇。
• 语境依赖性:文化负载词的含 义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离 开这个语境可能会产生歧义或 误解。
02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 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直译与意译
直译
保留源语言的文化色彩,尽量贴近源语言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文的比喻、象 征和语言风格。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 译
2023-11-04
目录
• 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概述 •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
原则与策略 •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
难点与挑战 •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
案例分析
目录
•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 实践技巧
•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3. 伊斯兰教文化负载词 的翻译:伊斯兰教文化 中,“真主”、“穆斯 林”、“哈里发”等词 汇具有独特的宗教意义 ,翻译时需要尊重其宗 教背景和信仰。
也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

第 41卷 第 4期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ol.41 No.4,2021
也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
席 敬
(1三峡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2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二、翻译与国别和区域研究 (一)国别与区域研究 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对所研究的对象国进行 全面深入的研究,这包括人文、地理、政治、经济、
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研究[1]。该研 究 作 为 一 门 学科或系统的学问直到 20世纪初才出现,最早 制度化的区域出现在英国,英国于 1915年建立 了斯拉夫 学 院,1916年 建 立 了 亚 非 学 院,并 于 1920年建立了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即皇家国 际事务研究所的前身[2]。二战结 束 后,美 国 逐 步 成 为 国 别 和 区 域 研 究 的 主 要 国 家,有 资 料 显 示,美国在 1990年左右达到该领域的高峰时期, 全美国有大约 600个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国别和 区域研究中心。冷战结束之后,国别和区域研究 的范围更加全球化,研究机构从西方向非西方国 家延伸[2]。国别和区域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使得 该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诸 多学科交融,其研究带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在 我国,外语学科是介入该领域研究最早的学科之 一,20世纪 70年代,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成 立了美国研究中心。此后二十余年里,国内几家 主要的外语院校完成了基于国别研究方向的学 术储备[3]。进入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别和 区域研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将国别和区域研究明确列为 外国 语 言 文 学 一 级 学 科 的 五 个 研 究 方 向 之 一[4]。各高校外语学科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

《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能够有效地跨越文化差异进行交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然而,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传统可能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和困难。
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原则1. 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原则。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传统、价值观、习惯和信仰。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和欣赏对方的文化,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对方。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表达否定意见很可能会被视为冒犯或不礼貌,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直率和坦诚。
因此,在交流中要避免使用带攻击性的语言,尽量以一种礼貌、尊重的方式与对方交流。
2. 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但是语言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选择简单的、易懂的语言表达,并避免使用俚语、难懂的单词和太专业的术语。
此外,要注意语调、语速、音量和语气的变化,以确保对方能够充分理解我们所说的话。
3. 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信任和尊重是建立成功的跨文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刚开始的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花时间去建立信任和情感的联系。
透过沟通与了解对方的文化来增进关系,并且不断地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
二、技巧1. 了解目标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技巧。
在交流之前,可以先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如果我们了解对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背景,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适应对方的文化,并且避免一些交际中的尴尬情况。
2. 对语言和文化的敏感度交流的对象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我们需要更加敏感,并且倾听并理解他们在传达的语言和内容。
一些简单的单词和语句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框架下的跨文化翻译原则

1跨 文化 翻译 原 则 的提 出
随着文化间交往 的增多 . 多学 者 已经 注意 到“ 很 从文化 的视 角来审
视翻译会使 我们豁然 开朗” , … 开始尝 试从跨文化交际 的角度重新 审视
翻译 问题 , 出跨 文化翻译原 则。 提 跨文化翻译原则突破语言对应和语码转换 的限制 , 全球文化 的高 从 度统观不同文化和语言之 间的交流与沟 通 . 构建 多 元文化间 通道 . 进 增 深层文化间的理解和沟通的 同时 , 也为 翻译 问题 的解 决提 供新思路。 作为一种跨文化 交际 活动 , 翻译应该 秉承跨 文化交际 的原则 , 在原
中图分类 号 :09 [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88 (09 l — 22 0 10 — 23 20 )0 00 — 2
尊 重并有意识地维护文化 多样性 。
1 3 培 养 跨 文 化 交 际素 养 .
在全球化程度 不断加 深 的社会形 势 下, 元文化 交往 已经 成为 常 多
【 摘 要】 多元文化框架下, 跨文化翻译原则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构建多元文化间沟通的通道, 为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新旧问题提供解
决 方 案 。 随 着文 化 交 流 的 飞速 发展 , 们 应 把 握 跨 文 化 翻 译 原 则 的科 学 性 、 应 性 和 现 实 性 , 期 持 久 地 对 其展 开 探 索 和 研 究 。 我 适 长
p n i l e s i n i c,p a t a n e p p c t i r u h c n e u ie su e n x lr t n i r cp e t b ce t i o f r c i la d k e a e wi t c h me t o g o s c t t dis a d e p o ai . h v o Ke r s:n e c l r lt n lt n p i c p e y wo d i t r u t a r sai rn il ,mu tc h r l m ,d s o r e s se ,c d u a o liu u ai s ic u s y t m oe
社科研究方法: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Research)Donna M.Mertens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跨文化研究可以被定义为对不同文化的任何描述或比较。
跨文化研究也可在系统比较的意义上使用,其明确的目标在于回答那些有关文化差异的发生率、分布和成因的问题(Ember&Ember,2001)。
尽管它对于确认各种文化中重复出现的主题和模式很有用,但在对文化的相同点做概括时可能因为心理定式的危险而有一定的风险。
模式可以给跨文化的理解提供整体的结构,但这些模式也可能会遮蔽每种文化内的极大的个体差异。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无论其目标是描述一种区别于研究者文化的独特文化,还是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总是会出现许多问题。
种族中心主义也都用自己的文化作为评判别人的透镜或标准,对于理解另一种文化经验的一种障碍。
文化相对主义重视文化是差异性,强调要从其他文化自身的环境中来理解其他文化中的人。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在跨文化比较中,样本内的差异性,以及非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性可能会对比较研究的效度(V alidity)产生危害(Hujala,1998)。
在一项有关美国和芬兰的教师的想法的研究中,研究者希望用国家的政治边界来将文化定义为他们的自变量。
但是,芬兰的教师和美国的教师在其他的重要维度上存在着差异。
芬兰的教师比美国的教师所受的培训更多,而这种差异可能解释一定社会的教师想法的差异,而非文化想法的差异。
戈保罗-麦克尼科尔和阿穆尔-托马斯(Gopaul-MeNicol&Armour-Thomas,2002)提出,研究者应考察文化和阶级、文化和民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观察文化群体之内和之间的有意义的差别之处。
他们提出了与一个国家的优势文化和次优势文化相关的问题,以及与每个群体有联系的认识论(Epist emological)假定。
经由主流文化群体发展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工具,可能会造成对非优势群体的个人经验相对忽视。
英汉语跨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文 化 、 言和 翻译 语
1 什 么是 翻 译 ? .
人类 共 同生 存 在 一 个 地 球 上 , 民 族 在 生 存 j都 有 各 二 同样 的基本 需 求 , 认 识 和看 待 世 界 上 必 然 有 很多 共 同 在 的方 面 , 在情 感 上 也 会 有 某 些 共 同 的 体 验 。这 些 就 使 得 各 民族的 文化 中存 在 一部 分 共 核 。而 人 类 各 民族 由 于 生 存 的环境 各不 相 同 , 形成 了多 种 多 样 的历 史传 统 、 风俗 习
会 有 明显 的体 现 。
( ) 化 与 语 言 一 文
接 受人 看 了 或听 了信 息后 在 自己头脑 中 的反 映 ) 。
俄 国 的 巴尔胡 达 罗夫 认 为 , 翻译 是把 一 种语 言 的 言 “ 语 产物 在保 持 内容 方 面也 就 是 意 义不 变 的情 况 下 改 变 为
“ 格” 风 问题 . 而 奈 达 对 翻 译 的 界 定 更 为 全 面 和 准 确 。 因 这 就是 翻译 。
2. 么是 文 化 翻 译 ? 什
再 如 , 语 中 的 bu 英 le一 词 , 等 于 汉 语 中 的 “ 色 ” 对 蓝 , 但英 语 句 子 “ smohr W S i a bu o 。 Hi te & n le mo d ”中 , bu “ le m o” “ 绪低 落 ”这 当然 是英 语 文化 中所 特有 的 。 od 指 情 , 因 此 ,有 些 社 会 学 家 甚 至 认 为 , 言 是 文 化 的 冠 石 “ 语
另 一种 语 言 ( 即译 语 ) 达 出 来 , 译 文 读 者 能 得 到 原 作 表 使 所 表达 的思 想 , 得到 与原 文 读者 大致 相 同 的感 受 ( 信息 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ri,Ln adf i ,& R n li 0 3 i c &Be eo l ,2 0 iad ,2 0 ;Sr i e r rgu 0 0)。研 究毅 注 重 哪颊 等儇 性 ,需 要 依摅研 究 b
的 目的 、性 赞 、内容 和结 果 以及研 究 T具 的特 黠 。 言 等儇 指 翻 研 究 丁具 中的 同源 捂言具 有 相 同意 羲 ,用 及 裙 法结槽 ( ehet Fy 9 2)。 Scrs& a ,17
背 景 的测弑棵 犟 。有效 的研究 资源或 T具 必须符 合不 同文化 背景 的被弑 和 瑕境 ,跨 文化研 究经 常涉及研 究 工具 翻 的嗣题 ,每侗跨 文化 研究 者都 鹰 重祝 和了解研 究T具 的 翻 和适用 嗣题 。 研究 工具 的翻译 要考虑 研究 方法 的客觏 性 。客靓 性是研 究方 法 的重 要特 徵 ,然 而 ,某 棰文化 背景 的 研 究者德 是 以本 民族 文化檩 犟 和知戳 焉依摭 碓定研 究 的檩车 和方法 ( re f l ,1 9 ;R ge,19 , G en e i d 94 o l r 9 9)
偏 兑是 影罄跨 文化研 究 T具 翻 效度 的主要 囚素 。有 网测量] 具 毅 偏 兄 的研究 属 人们探 封研 究_ _ T 具 翻 原则 提供 了理 框 架 。此研 究的一侗 重要 原则是 测量 T具 设 的公 正性 。公正 性 的 判要 依攘测 量 1具 的 目檩或 功能 , _ 包括 测弑和 测弑 目的的等儇性 , 有 同等 展示能 力的楼 含 ( t drs o E u ainl 具 Sa ad r d ct a n f o adP y h lgcl et g 9) n sc oo ia T s n ,1 9 。因此 ,跨 文化研 究 i 9
在 差别 ,造成 不 同 的反臆 ,即相 同的刺 激 尊致 不 同的 结果 。造 成 不 同结果 的 主要原 因 是文 化背 景 ,封 研 究 内容 的熟 悉程 度 或研 究项 频 率 的不 同 。如果 运些 原 因正 好是研 究 的 主题 ,保 言 的等儇 就足 够 了。
但 如果研 究 的是 有 阴方 面 的骚展 特 黠 同题 ,馑 保 捂言 的 等便性 而 不考 虑功 能 、文化 和 测量 方 面的等 假
此 ,用 言 柬表述 原 始测 量T 具 畴虑 遵 循 以下 辈则 ( r l ,L ne,& T on ie 9 3) ( ) 用 Bii o nr sn hrdk ,17 : 1 使 短小 和 简单 的句 子并 逐 项榆 查 其简 化性 柬减 少工 具 恝 知上 的 困 ;( 使 用 主勤 牾 恁 ;( 重 後 名 , 2) 3) 减 少代 使 用 ;( 4)不 用 暗喻 和 口 形 式 ;( 5)避免 使用 虚掇 氯 ,例如 ,“ 可能 ” 和 “ 也斡 ” 6)富 ;( 傅 连 网键 概 念 晴可 以加 入句 子 柬解 释 ,同晴改 宿那 些多 馀 的句子 ; 7) 免用 如 “ … …旁 ”和 “ …… ( 避 在 在
摘
要 :跨 文化研 究涉及并渗透到人颧 生活的每佃领域 ,封检测和披展研 究理谕 ,了解不 同文化人群脊展 方式具 有
鹰泛的意羲。跨 文化研 究内容 、封 象和方法受特定文化的影窖和制约,封研 究_ 具的翻薛 具有挑戟性 。研 究工具 的翻详 Y -
要 考虑 研 究 方 法 的客 觏 性 ,研 究被 斌 的 文 化 背 景 以及 研 究 项 目的 等惯 性 , 必 须 消 除偏 见 . 文 徒罄 言 、 文化 、功 能和 测 .本
就含造成偏兑 , 例如, 一项有 网 言和概念测弑的 《 孥前兄童裙言测量 3 ( r co l a g ae cl 3 》 P e h oL n ug Sae ) s 一 的西班 牙 翻 稿 中( i Zmmema , tie , P n , 9 3)所 有 测弑 项 的 言 翻 具有 等 儇性 , R s e o r n Sen r & o d 19 , 但 et p r
S crs&F y 7 。祗有 富研 究者 正碓理 解 和有效逗 甩 T具 , 文化 研究 才有 意羲 , 结输 才有效 。 ehet a ,1 2) 9 跨 其 因此 ,由于研 究项 目的特黠 ,通 常需 要修 改研究 _ 以使其 符合被 弑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言 特黠 。 T具
2 .跨 文化 研 究 工 具 翻 效 度 罔题
研 究 一具 迮 行 言 和忽 知 的 比较研 究可 能 台 大 或 贬 低被 弑的 骚展 状况 。研 究 者 ( i r n Se e, 1 Zmme ma , t n r i & P n .2 0 通 遇 大量 使 用 源 言项 ,引造 基 于 臼檩 藉 骚展特 黠 的新 测弑 项 ,并 依攘 目檩 的雌 度安 o d 0 2) 排 测弑 项 的顺序 等 方法 解决 遣 往偏 兑 ,使 测弑 具有 心理 测 量 的等儇 性 。运 颊测 弑更 逋合 儇被 弑的 鼗展
除 言 的等 俱外 ,等 儇性原 刖 遗 涉及其 他方 面 ,如 :功能 的等 儇 ,文化 的等 俱 和测 量的 等儇 ( rod& Anl
M aus 0 t ,2 00;Br c e a k n& Ba o r na, 1 91;Er u ,Al r o n,Co l 9 kt ac l ,Tr pp,& Ga c o r xa, 1 99;Ro e s 9 g r ,Gi r , e l
【 作者简介 】蔡荫珍 ,硕 士,西北何筢大学外 国话 擎院副教授
方法一 侗重要 目檩是 保 被 弑背 景和楼 台的平
跨 文 化 研 究 工 具 翻 及 原 则
l3 O
等性 ,其 中包 括 内容 的平等 ,以便 探封 被弑 的共 同虞 和不 同虞 ,以及 结果 的平 等 ,以便 了解 被弑 的差别 。 跨 文 化研 究 毅 以操 作手 段 和楼 含 的等 儇性 原 则局依 攘 ,并 且逋 合各 颊 赭如 人颊 挚 、社 舍孥 和兄童 骚展 等跨 文化研 究 和 鹿用研 究 ,如酶 床 心理 孥和 蘸理 孥 。测 量工 具捂 言 和指令 的平 等 可 以禺被 弑提 供 同 等展示 能 力 和技 篓的楼 舍 。因此 ,研 究 T具 的翻 虑 保 敦 攘 收集 工具 内容 、 言 和指 令 的等儇性 。
和 Slera 2 0 )分 析 了测 弑项 後表 明盎管 测 弑 项的 言 一致 ,但 其 鞋度 在各 年 龄段 不 同 。不 同 i rl v r n( 0 1
言 和文 化 的被弑 在概 念 和 言形 式 的睾 留和 骚展不 同 ,在 有些 文化 中可 能较 容 易 ,而 另一 些较 鞋 。例 如 英 中的 静多牾 法 箍畴 ( ,性 、敷 、睛 、髓 、格等 ) 漠 中找 不 到封 等物 ,囚此连 用涉 及此 方面 的 如 在
量的等惯性探讨跨文化研 究工具翻群 问题及原则 ,以引起跨 文化研 究者封研究工具的翻 祥和愿 用等罔题 的重视 。
阴键 韵 :跨 文 化 研 究 ;研 完 工具 ;翻 薛
1 .引 言
跨文化 研究 是现代 世界 文 明骚展 的新麈 物 ,它涉及 诸如跨 文化 言挈 、心 理翠 、人 颊罩 、政治 挈 、 社含 孥 、教育 擘和臀 罩等 领域 的研究 。跨 文化 研究 封拓展 孥科 理 ,连 用理 谕解 决寅 陈 同题 具有 重大影 馨 ,包 括三 部分 内容 :跨 文化资 源 ,跨 文化经 腧 和跨 文化 方法 ,逭三侗 部 分相互 交撤 、 系 。在跨 文化 研究 中,逼用 已有 的研究 资源 、经黢 和方法 ,如 查表 ,葫谈 ,测黢等 既省 畴又 省力 ,但 由于文化 的差 异 ,被弑 身份及 其他 燮量 的网 系 ,跨 文化 研究 涉及 的囚素 十分後 雅 ,现 成 的研 究 工具不 具有 普遍性 ,诸 如 言测弑 、恝 知测 弑 、 舍行 属测 弑等研 究 T具符 合某一 文化 和 言背景 的檩 单 ,但 不符合其 他 文化 社
P y h l i l so it n) 2 0 ) 求减少 藉 言偏 兄 ,群述 研究 藉 言 ,群述 测弑 丁具 的 翻摆方法 。但跨 sc oo c A scai ( 0 I 要 ga o
文化研 究工具 直接 翻 通 常不 能保 消 除文化偏 向 , 能保 麓研 究T具 内容 的一 致性 效度( r l ,9 0 不 B ii 17 ; sn
跨 文 化 研 究 工 具 翻 耨 原 剧
3 1螽 言等 债 .
研 究 者通 常采 用 回 ( mod& Ma s 0 0 ek e l A l t ,2 0 ;B c ,B ma ,& F o n 0 3 r l ,l8 ; u rma ,2 0 ;B i i 9 6 sn Ha l o ,2 0 ;R g r e 1 0 3)和喜家 榆 同法保 研 究 工具 翻 的 言 等儇 。“ mbe n 0 1 o es t . 0 t a ,2 回 ”睛 ,研 究
功能 等俱 即连 用 翻箨 的研 究T 具 可麈 生 同源 文件 相 同 的行 焉 和研究 结 果 ( re f l ta. 0 6)。文 G en ede 1 i ,2 0 化 等儇 是 有 网被 弑如 何 理解 某 一特 定指 令 或 测弑 项 ,并且 毅 文化 意羲 相 同 的研 究 项 ( o s ta. Alno e 1 ,
Si o U S Eng ihTe c i g, SSN 9- 07 n— ls a h n I 1 53 8 2 Fe r r 01 , b ua y 2 Vo1 , o. 1 .8 N 2,1 — 0 02 1 9
跨 文化 研 究工 具 翻 舞及 原则
蔡 荫珍
( 西北师藐大学外圆话 学院,甘肃 荫州 7 0 7 3 0 0)
的上”等副 和介 表连畴阴 ; 8 避免使用所有格形式 ; 9 避免使用指示含糊不清的 ,使用具髓 () () 的 ;( 0)盎可 能使 用 翻群 者熟 悉 的措 辞 ;( 1 1 1 )避 免句 子 中使 用 暗示 不 同的行 焉 不 同勤 。 捂 言等 儇性 的 嗣题 在 于 :即使 适用 回 和 尊家 榆 嗣能 够保 原 稿 和翻 稿用 的一 致 ,但遗 可 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