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发酵技术》(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参考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参考课件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 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 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探究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3.材料器具 带密封盖的瓶子、酸奶 一瓶、鲜牛奶两包、 汤勺一个
制作酸奶的方法步骤: 1.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2.将牛奶加入适量白砂糖,煮开。 3.冷却到35℃-38℃,倒入玻璃杯或瓶中。 4.加入酸奶,搅拌均匀,盖严瓶盖。 5.20℃-30℃度温度条件下培养1-2水果放的时间长了有什么味道?烂掉的苹
果吃起来有什么味道?
酒味
这就是发酵的结果!
02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尝试制作米酒、酸奶、面酱等食品,提高动手 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3.能够介绍沼气发酵原理以及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什么是发酵技术
二、沼气发酵技术
无氧条件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产生甲烷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 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 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自学课本117-118页: 1.了解到人们利用微生物生产了哪些工业产品。 2.了解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等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抗生素 氨基酸 甜味剂 食用有机酸 酶制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退 出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 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 酵产品的技术。
一、发酵食品
酒类

酸奶 酱油
泡菜 豆腐乳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1节 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1节 发酵技术
你们知道面包、酸奶是怎么做的吗? 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
一:探究酵母菌的发酵
我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如馒头、 面包及其它发酵面食中都要用到酵母粉。酵母粉 的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粉是发酵食品的四大 基本成分之一,离开了酵母粉,是做不成馒头、 面包的。面包发酵后变的松软且夹杂着一股酒香 味。这都有与酵母菌的发酵有关。那么,你知道 面包为什么会变得松软、有一股淡淡的酒味呢?
酵母菌将面粉中的糖发酵成二氧化碳和酒
精等物质的过程。
二、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展示结果 2、交流探讨 3、完成导学案。
小结:
• 酸奶发酵原理: 乳糖 乳酸菌 乳酸
• 酸奶制作步骤:
灭菌 接种
发酵
酸奶发酵:
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发酵成乳酸等物 质的过程。
总结归纳
发酵技术:
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 的作用,改变食物的结构或营养成分来 改变其风味的过程。
提示:面包里有许多的气孔。
面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检测面团中的糖经过酵母菌的发酵 能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方案:
(1)甲试管内加入少量酵母粉,乙试管不加;
(2)甲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葡糖糖溶液(用滴
管量取);
(3)甲乙试管口分别套上一个小气球,扎紧;
(4)甲乙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5)检测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微课
酵母菌发酵现象
面包松软
的原因
5、分析实验现象: 甲组中的气球 鼓起来 ,乙组中的 无明显变化.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二氧化碳 .
瓶内还闻到酒味说明产生了 酒精
. 酵母菌能将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糖+氧气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 糖 酵母菌 酒精+水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所用的原料 主要是淀粉,玉米粉的主要成分 是淀粉,而大豆粉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阅读:书115页表。问:这些食
品制作的共同点是什么?
乳酸发酵
食品发酵技术 酒精发酵
什么是食品发酵技术?
运用微生物对食品材料进行加工 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 发酵技术。 问:微生物的特性是什么?
探点一:乳酸发酵
乳酸发酵: 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
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如酸奶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1、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2、作出假设:

3、方法步骤?
密封 发酵
乳酸发酵的原理
乳酸发酵原理:乳酸菌在 适宜的温度和 无氧 的条件下 会大量繁育,将牛奶中的 乳糖 分解成 乳酸 。
乳糖
乳酸菌
乳酸
适宜的温度、无氧
沼气发酵技术
• 无氧条件 •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 产生甲烷 •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
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 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 种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 抗生素 • 氨基酸 • 甜味剂 • 食用有机酸 • 酶制剂 • 小结:食品、药品、
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 和二氧化碳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 二氧化碳
酒精发酵的原理
酒精发酵原理:酵母菌在 适宜的温度 和 无氧 的条件下 ,能将糖分解成 酒精。
酵母菌 糖
适宜的温度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酵母菌 糖+氧
水+二氧化碳+能量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9.25.1 发酵技术 (第1课时)(共16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9.25.1 发酵技术 (第1课时)(共16张PPT)
3.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曲过程要求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你怎样解释其原因呢? 制作过程中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二、讲授新课
活动 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
4.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曲过程中都要加入适量的食盐水,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同时使产品咸味适口。
5.为什么制作面酱和黄酱时要将酱曲置于阳光下暴晒,而制作豆豉时则要将原 料密封在泡菜坛内?
煮开的牛奶冷却后才能加入酸奶的原因是 高温会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
活动
二、讲授新课
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牛奶不同? 酸奶呈酸味、微酸。因为在乳酸发酵
过程中,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产生乳 酸等物质。
3.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 器具和原料的消毒 微生物接种 微生物发酵
制作某些发酵食品的主要原料和微生物
产品名称 酸奶 酸泡菜 酱油 豆腐乳 米醋 面包 葡萄酒
原料 牛奶 白菜等蔬菜 大豆、小麦 大豆 大米 面粉 果汁
发酵微生物 乳酸菌等 乳酸杆菌等 米曲霉等
米曲霉、毛霉等 醋酸杆菌 面包酵母 酵母菌
用途 饮料 风味小菜 调味品 调味品 调味品 主食 饮料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关于发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的酿酒是传统的发酵技术 B.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维生素等药品 C.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抗生素等药品 D.制作哇哈哈果奶是利用了发酵技术
D)
2.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闻名于世,其中面酱制作过
程使用的生物技术是( A )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合,温度要适宜,米饭要煮熟、煮透等。
二、讲授新课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知识解析】制作米酒。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在生活中的运用。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制酱要用到霉菌,制作腐乳也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B正确;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

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C 错误;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2.【答题】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D.有些细菌被应用于污水处理【答案】C【分析】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用于食品制作,生产药物,污水处理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使生物患病。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利用霉菌生产抗生素进行疾病防治,B正确;真菌引起人患手癖、足癖,C错误;一些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D正确。

3.【答题】米酒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制作米酒的时间以及质量也就不同。

下表是米酒的质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的酒甜度,“+”越多表示酒甜度越好)。

(1)酵母菌______(填“有”或“无”)细胞核,属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

第25章生物技术第1节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能力:(1) 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第一课时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等实践活动。

难点:米酒和泡菜的制作等到实践活动的实施落实。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分组查阅、整理资料,有助于他们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对本节课由始至终都充满着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下交流和同学课上谈的感受可知,很多同学体会到:1、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用武之地。

2、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为促进同学间和谐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5.1发酵技术 课件(1) (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5.1发酵技术 课件(1)  (共22张PPT)
第25章 生物技术
第1节 发酵技术
微生物 微生物
生物技术
• 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 微生、物 动植对物物体质原 料进行加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运用于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等领域。
• 主要包括传统的

发酵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 2)克隆技术
生物技术发展史
• 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和古埃及人用麦粉酿造啤酒 • 周代后期,我国人民制作酱和醋一直沿用至今。 • 16世纪,我国医生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染狂犬病。 • 18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 1857年,巴斯德实验证明酒精发酵等发酵是由不同
灭菌
接种
发酵
酸奶制作步骤
1、杀菌
将容器消毒
牛奶加入糖煮开
冷却
20-30度培 养一、两天
3、发酵
摇均加盖
加入酸奶
2、接种
原理:酸奶中的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无氧气的条 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注:乳酸菌发酵还应用在制作酸奶、青贮饲料等方面。
四川泡菜和青贮饲料都是利用乳酸菌 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制作的
青贮饲料
什么是发酵技术
•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 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一、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
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与发酵技术有关?
1、 发酵食品(酸奶、米酒、醋、酱、面 包、豆腐乳、酒、豆豉、泡菜……) 2、沼气发酵
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
• 20世纪60年代,酶制剂产业出现。酶工程生产氨 基酸、抗生素等。
•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体外DNA重组技术。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带动了现代发酵工业,酶工 程,细胞工程的发展。

发酵技术-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发酵技术-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 加工后扬长避短,成为更 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 品。
活动一:自制酸奶
将容器洗净, 牛奶加入糖煮开
煮沸消毒
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冷却
避免高温 杀死乳酸菌
20-30 ℃培养1-2天 摇均密封 加入少
乳白色,豆腐脑状
其它微生物的侵入 量酸奶
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情 况下,能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乳酸,使液态 牛奶转化为固态。
接种 的步骤,新鲜的牛奶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 的 培养基 。
(4)根据图1和表可知:制作酸奶以 8 小时为宜,最佳温
度为 40 ℃左右。
(5)在图2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
生物是 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大量 繁殖 后代。制好的葡萄酒
列调料属于发酵产品的是( A )
A.酱油
B.芝麻油
C.大豆油 D.花生油
2.(2021秋鲁甸县期末)下列关于“制作米酒”的叙述,错误的 是( C ) A.制作米酒需要“接种”酒曲 B.制作米酒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 D.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2021大庆)利用微生物可生产多种美味的食品。下列微生
C、防止酒的香味逃逸
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或真菌进入,使甜酒被污 染变质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 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 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 冷却到30 ℃,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 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 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 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④⑥③①②⑤ (用酸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讨论
1.酒药对酿制米酒起什么作用? 2.米饭表面的绒毛是什么? 3.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变化吗?
思考与讨论
制作酸奶和酿造米酒时为什么都要求在适 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自主学习
产品 米酒 面酱
原料 米 面粉
发酵微生物 曲霉、毛霉、酵母菌
身边的发酵技术
1.发酵食品(酸奶、米酒、醋、酱……) 2.沼气发酵
酸奶
PPT模板:om/moban/ PPT背景:om/beijing/ PPT下载:om/xiazai/ 资料下载:om/ziliao/ 试卷下载:om/shiti/ PPT论坛:n 语文课件:om/kejian/yuwen/ 英语课件:om/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om/kejian/kexue/ 化学课件:om/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om/kejian/dili/
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制作一种调味的发酵酱
2.发酵工业产品: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
1.我们吃的面包松软多孔,制作面包时主要使用的是( D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曲霉
D.酵母菌
2.下列是发酵食品的是( A )
A.酱和醋
B.豆腐和豆浆
C.米饭和面条
D.牛奶和火腿
3.在我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中,不少农户都建起了沼气池。
米曲霉
黄酱 面粉、黄豆
米曲霉
豆豉
黄豆
米曲霉、毛霉、黑根霉

自学教材121~122页,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人们利用微生物生产了哪些 工业产品? 2.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主要应用 于哪些领域?
抗生素 氨基酸 甜味剂 食用有机酸 酶制剂
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认识发酵食品 1.身边的发酵技术 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根据发酵的原理,建造沼气池内的环境应该是( D )
A.干燥、通风
B.干燥、密封
C.潮湿、通风
D.潮湿、密封
4.腐烂的水果会发出酒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营养物质产生乳酸和酒精 B.在有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营养物质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D.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技术
发酵技术
你们吃过面包、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 洗衣粉吗?知道多莉绵羊的故事吗?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 关的知识。
预习提示
1.什么是生物技术? 2.乳酸菌在制酸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 4.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主要应用于哪 些领域?
制作酸奶的方法步骤: 1.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2.将牛奶加入适量白砂糖,煮开。 3.冷却到35~38度,倒入瓶中。 4.加入酸奶,搅拌均匀,盖严瓶盖。 5.20~30度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
讨论
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3.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牛奶不同? 4.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
5.下列有关沼气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沼气的产生离不开厌氧微生物甲烷细菌的作用,因此沼 气池是密封的 B.沼气的原料是植物秸秆、树叶、人畜粪,以及食品加工 的废料和废水等 C.甲烷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可做燃料或用于照明、发 电等 D.沼气发酵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其他生态 系统中没有作用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 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 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 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 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 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 品。
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材料器具 带密封盖的瓶子、酸奶一瓶、鲜牛奶两包、汤勺一个
PPT素材:om/sucai/ PPT图表:om/tubiao/ PPT教程: om/powerpoint/ 范文下载:om/fanwen/ 教案下载:om/jiaoan/ PPT课件:om/kejian/ 数学课件:om/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om/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om/kejian/wuli/ 生物课件:om/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om/kejian/lish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