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并不清楚_很难解决

合集下载

长江三峡工程围堰蓄水期泥沙问题浅析PPT文档共46页

长江三峡工程围堰蓄水期泥沙问题浅析PPT文档共46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长江三峡工程围堰蓄水期泥沙问题浅 析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推荐-三峡工程建造中碰到的问题 精品

推荐-三峡工程建造中碰到的问题 精品

核心提示:从开工,到竣工,整整十七年,尽管伴随着种种争议与担忧,三峡工程仍然创造了世界水电工程建设的多项世界纪录:大江截流、深水围堰、混凝土快速施工、双线五级船闸和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与安装等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多的时候同时有三万人在工地上工作,体现出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美,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特有的时代符号。

凤凰卫视12月15日《凤凰大视野》节目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20XX年5月,受当时三峡工程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之邀,李锐来到了正在施工中的三峡工地。

看到施工现场之后,一向反对三峡上马的李锐,在座谈会上谈了他的两点意见,一个呢是这个工程,说明我们近半个世纪来技术的进步。

三峡电站容量比新安江大了近30倍,二是国家必须考虑到,建成之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他强调这将关系子孙万代。

从开工到完工整整十七年,在建设过程当中,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建筑物总工程量的各项指标,都是世界已建和在建水利枢纽工程当中最大的。

解说:1998年,三峡大坝的主体建筑物,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几个月之后难题接踵而至。

首先如何保证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会造成裂缝隐患,是困扰各国工程界的难题。

其次如何保证浇筑如期完工?大坝主题作业面庞大,如果使用常规浇筑方法,作业时间会长达二十多年,将远远超出计划范围。

最后如何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如何在这样的空间内,保证工程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难题。

陆佑楣:整个工程有28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就集中在一个坝区,这么大的工作面要上升浇筑,用常规的手段,不行。

解说: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技术总负责人。

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这么大的工作量需要很多塔式起重机都在一起,空中的搭架就很难解决,很不安全。

地面的汽车运输量也非常大,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很容易出现事故解说:由于作业面狭窄,因此给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打破旧有的施工模式,陆佑楣在考察了国外很多建筑工地后,决定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机械---塔带机。

长江三峡工程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浅析

长江三峡工程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浅析
长江三峡工程围蓄堰 水期泥沙问题浅析
目录
• 长江三峡工程概述 • 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的产生 • 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的解决措施 • 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研究展望
01
长江三峡工程概述
工程简介
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横跨重庆和湖北两省市。
该工程主要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和移民安置区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水电站。
探索泥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减少泥 沙淤积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同时为地区建 设提供资源。
泥沙问题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 的变化,泥沙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不 确定性,对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为泥沙 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手段。同 时,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为泥沙问题的 解决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泥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保障水利工程安全
泥沙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对工程效益的发挥具 有重要影响。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泥沙问题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解决泥沙问题有助于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解决泥沙问题,可以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THANKS
04
围蓄堰水期泥沙问题研究 展望
泥沙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
泥沙运动机理研究
泥沙数值模拟技术
深入研究泥沙在水流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 机理,为泥沙预测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更为精确的泥沙数值模拟技术,提高 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
泥沙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泥沙资源利用研究
关注泥沙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 态环境变化对泥沙运动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问题难以解决吗?——三峡工程泥沙问题通俗解读

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问题难以解决吗?——三峡工程泥沙问题通俗解读

悬移质 泥沙
悬移质 泥沙是指悬 浮
泥沙受水流作 用而 ,其颗 粒
2 中国三峡建设 20. 8 07 2
维普资讯
tA!EGRECNT CI 一 特别策划 [二二 l t EOGSOS UT N N TR R O
二二二] 特别策划 m CI REOGSOS UT N H AHEGRECNT CI NT R O
三峡工程泥沙 问题通俗解读
本 刊 记 者
写 在 前 面
影响 水流 。 泥沙运 动 与水文 气象一样 , 具 有 随 机 的特 点 。对 于 天 然 河 道 泥 沙 运
三 峡 工 程 泥 沙 研 究 历 时 半 个 多 世 动 的观 测 是 无 法 做 到 精 确 的 ,即 使 各 方
随 机 性 复 杂 性 , 即便 同是 专 业人 员 ,认 对 同一边界 条件 的泥沙 问题 ,人 们 的看 刷 、水位 降低 、江湖关 系改变 ,这些 问 题 对下游 的防洪 与航运有何 影响 ? 识 也 不 可 能一 致 。 法 常 常 不 一 致 ,甚 至 相 反 。 三 峡 工 程 蓄 水后 ,长 江 泥 沙 将 在 水 有 两 本 大 书 ,《 江 三 峡 水 利 枢 纽 长 库 淤 积 , 这 关 系到 水 库 能 否 长 期 使 用 , 初 步 设 计 报 告 ? 程 泥 沙 问题 研 究》 和 工
习一 时 难 于 真 切 了解 ,二 是 泥 沙 运 动 的 测 只 可 能 是 接 近 而 不 可 能 准 确 。 于是 ,
学科 专业性极 强 ,普通 大众不经认 真 学 性 而 难 于 定 量 。对 未 来 的 泥 沙 运 动 的预 行 ?
水 库 清水 下泄 使 下 游 河 床 发 生 冲
人们对三峡水库寿命的担忧

关于三峡工程泥沙情况的报告

关于三峡工程泥沙情况的报告

关于三峡工程泥沙情况的报告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三峡水库寿命和工程综合效益发挥,也是三峡水库“安全、健康、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三峡工程论证开始,中央就高度重视三峡工程泥沙问题,三峡建委和三峡办各届领导同志,也都非常关心泥沙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全面了解三峡工程泥沙冲淤变化,分析泥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泥沙工作下一步的意见,6月12日,陈飞副主任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持召开三峡工程泥沙工作座谈会。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长江委设计院、水文局,重庆市港航局、移民局和三峡集团公司枢纽局相关负责同志,泥沙专家组部分专家,我办规划司、装备司、水库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现将会议情况和泥沙问题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三峡工程蓄水后泥沙冲淤基本情况及分析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2008年至2012年)阶段性总结报告》、《2013年度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沙特性、水库淤积及坝下游河道冲刷分析》提供的数据,三峡工程蓄水后泥沙冲淤基本情况如下:(一)水库上游来水来沙2003年—2013年,三峡水库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3652亿m3、1.84亿吨;论证阶段采用1961年—1970年水沙系列,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4202亿m3、5.06亿吨;蓄水以来入库水、沙量分别为论证阶段的87%和36%。

2008年―2013年试验性蓄水期间,年均入库水、沙量分别为3550亿m3、1.79亿吨,分别为论证阶段采用值的84%和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上游来水量略有减少,来沙呈持续减小态势。

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大型水库群的建设运行拦截了大量的泥沙;二是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入库泥沙量;三是上游河道采砂的影响。

有专家分析认为,若按照1991年―2000年新的水沙系列测算,三峡水库达到冲淤平衡的时间将由论证阶段的100年延长到300年,届时仍将保持86%的有效库容。

同时,也要看到,上游来沙减少趋势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上游水利工程拦沙会随着水库泥沙淤积而减弱;“5·12”汶川地震后,岷江流域形成大量松散堆积体,也可能成为新的泥沙来源,如遇极端气象或地质灾害,将产生大量泥沙进入三峡水库。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本科毕业论文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2006级学号222006318011175 姓名程鑫指导教师谢力华副教授成绩2010年4月16日目录Abstract: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opography, natural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soil erosion in China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has changed to some extent, the fragile balance of the original sta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n the research,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the soil erosion hazard,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To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soil erosion, and reservoir area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i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proposed in the new period are: afforestatio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Greening of barren hills; prominent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of the core of Taiwan; vigorously promote eco-agriculture; engineering measures, "Mercedes terrace (soil), promoting the canal," is focused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standardized management.Key words: Soil erosion; Countermeasure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三峡库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1.4亿t,土壤侵蚀模数约3000 t/(m²·a),入江泥沙量4000×104t,平均入江泥沙量895t/hm²,占坡面土壤流失总量的28%。

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

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

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张仁三峡工程曾经经历长时间的论证工作,在论证工作中,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可行性论证阶段,主要研究的泥沙问题有5个方面。

1993年以来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包括8个方面。

1 可行性论证阶段主要研究的泥沙问题(1) 如何长期保持三峡工程的有效库容根据黄河上修建三门峡水库的经验和教训,三峡水库采用了“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水库在汛期维持低水位,使泥沙可以顺利排出库外;在非汛期水流含沙量减少时,水库蓄水兴利。

按照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在水库运用100年后,在汛期限制水位145m和正常蓄水位175m之间的防洪库容可以保持86%;175m和枯水期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可以保持92%。

因此,三峡工程的大部分有效库容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2)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后可能产生的淹没问题依靠数学模型,计算了水库淤积100年后,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的库区回水曲线,求得重庆朝天门地区的洪水位为199m,但考虑到水库蓄水和淤积后糙率的不确定性,专家组要求增加1?3m的安全裕量,以决定重庆市区的淹没范围。

对于农业地区,土地按5年一遇回水线征用,居民则按20年一遇回水线迁移。

(3) 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港区泥沙淤积问题三峡水库蓄水后,常年回水区的滩险均被淹没,除青岩子,金川碛主航道由右槽倒向左槽,需要在新航槽中清除礁石外,其他滩险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变动回水区汛期产生淤积,汛后因水库蓄水,减少冲刷在翌年消落期有短期航深不足现象,需要进行航道疏浚和整治工作。

重庆主城区港口码头前沿,在丰沙年泥沙淤积增加,可能影响正常作业,专家组认为:“可以通过优化水库调度,结合港口改造,认真研究整治和疏浚措施,加以解决。

”(4) 坝区的泥沙淤积问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包括挡水大坝、泄洪坝、电厂、船闸、升船机等,因此设置了规模巨大的坝区实体模型,研究不同阶段坝区泥沙淤积对河流形态和各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为枢纽总体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解决三峡工程遗留问题任重道远

解决三峡工程遗留问题任重道远

chi m a T hr ee G or ge工中国三峡观点碰撞三峡工程自设想到论证、自规划到决策、自开工到基本建成,一路走来饱尝艰辛,倍受争议。

作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工程,这里不仅包含着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更包含有识之士对自然界认识差异的交锋。

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使我们对待自然环境更多了一份谨慎与呵护,使三峡工程最终更可能成为一个“亲自然”的水利枢纽工程。

如今三峡工程即将竣工.关于三峡工程竣工后的遗留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期刊登有关三峡工程遗留问题的“观点碰撞”文章.并不代表本刊观点,只是如实刊登。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相信只有历史才有资格做出结论。

本期观点:有关三峡工程遗留问题观点双方:水博V S鲁家果解决三峡工程遗留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历经12年的建设,将于2009年全面完工。

2007年11月27日,三峡建委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对世人所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回答。

他们的看法十分乐观,认为库区淤积、地质灾害、生态、气候影响、移民等问题都已解决或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防洪效益明显,等等。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三峡工程的社会公众,衷心期望三峡工程建成后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安全高效运行,发挥防洪、航运、发电三大效益。

但愿望不等于现实,几位负责人的回答还不能令人释疑,他们乐观的看法与严峻的现实相去甚远。

我认为,三峡遗留的问题是严重的,影响是深远的,绝不能掉以轻心。

有些问题早已预见,但至今仍未找到解决的办法;有的尚待作出缜密的科学评估,制订对策:有的才初露端倪,需要历史的检验。

现就会上涉及的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三峡大坝风光.摄影/肖怡华问题任重道远文/鲁家果编辑/时香丽三峡淤积有自身特点.其危害将远远大于三门峡答问称,在2003年和2006年对入库泥沙量进行观测,原预测为每年5亿吨,实测仅2亿吨.说明来沙量减少,而排沙功能已达到设计要求。

认为“三峡水库是淤不满的”,“三峡水库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水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 清排 浑
,
的 办法
,
拉 沙 出库
,

,
我们 认 为 是 行 不 通 的
, ,

其 理 由如下
,
只 能排 走 能 悬 浮 的 极 细 泥 沙
悬移 质
大 量 粗 沙 和 砾 卵石 仍 将 留 在 库 水 位 变 动 区河 道 癖 积 碍 航
,

,
无 法排 出
,
因此
库 尾 癖积
,
危及 重 庆 港

加重 四 川 洪 灾

泥 沙 试 验 没 有 充 分 考 虑 山 体 滑坡 对 河 貌 水 流 的 影 响
泥 沙 模 型 试 验可 靠 的 前 提 是 河 貌
地形

水流

泥 沙 等条 件 的相 似
,


先 不说 由于 比 尺 太 谁

, ,

几 百 分之 一
,
,
泥 沙 模 拟 十分 困 难
,
就说 河貌 与水 流 条件
,
三 峡 模型 能 否做 到相 似 历 史记载
,

也 不 能否 认

三 峡水 库建 成 后
库岸 将 不 可 避 免 发 生 山 体 大规模 滑 动 余 处 不下 百 余 次
,
库区 发 生

岸 坡 滑 体 超过 千 万 立 米 者 就 有 年 的新 滩大 滑 波
又 出 现 明 显 滑 动 迹象
,

次 堵 江 断航
还 必 须 整 治 库 尾 段这一 二 百 公 里 的 河 道

在 这水 位 变

,
动区的 工 程 措施 必 将 随 做
断投 资
,
随淹
随淤
河床 不 断淤 高

工程 不 断被 淤埋
这 样不 断 做
何 时得 了
较现 实的 办法 是采 用机 械疏 俊 航 道
,
,
可 是 几 百 公 里 的 航 道 随疏 随 淤
如 果 汛后
“ “
尤 其枯 水 年

,
上 游 水不 足
,
,
,
水 库 水位 不 能 维 持

发 电 损 失必将 更 大
,
三门
,
峡 水库 为 了
要真 正 使 站

排浑

降 低 水 位 运行
,
损 失 电能 四 分 之三
三 峡 泥 沙粗

排浑

更 困难
排浑
发挥 作 用
,
试问
还能 发 多 少 电 了 所 以 电 力 部 门 并 不 喜欢 三 峡 这 样 的水 电
,
等 等 问题
防 洪作 用
必然 与时 俱 增
无从 解 决
,
三 峡 水 库 以 防洪 为 主
可是 为 了

” 排浑
必 须 降 低水 位不 能 蓄洪
岂不 是 失 去 了


么 为了
损失


排浑
,

,
水 库不 得 不 降 低 水 位 运行
,
,
从 而降 低 发 电 水 头
,
,
就 带 来 发 电 的巨 大

第十 五 卷

期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
!∀#
,
渔 场
,

三 峡 工 程 泥 沙 问题 井 不 清 楚

三峡 工 程 泥 沙 专 题 论证 的 结 论 是
况 并 不 清楚

,
,
很 难解决


问 题 可 以 解决

情况 已 经 清 楚
,
我 们 却认 为
泥 沙情
问 题很 难 解决

请 看下 列 实 际 情 况 与分 析
,
,
库 尾 上 下 移 动 的 范 围亦

很大

,
这 一 二 百 公 里 内的河 床淤 积 必 不可 避 免


模 型试 验也 证 明 实际 上 不 仅如 此
,
会 出现

主 支流 易 位
, ,


弯 曲段主 流 移位



等 等情况


,
如 遇 山 体 大滑坡
可是
,
情 况更
,
为 复杂
因 此要维 持航 道 通 航

任务之 艰 巨 也是 可 想 而 知 要搬 迁重 建 津

能 否及 时 通 航也 很 难 说
,
最可 怕 的是 库 尾不 断 淤 高
,
不 断 向上 游 延 伸
,
,
首 当其 害 的是重 庆 港 码头
,
,
用 不 了几 年就
可 能 最终 进 不 了 船 只
, ,
变成死 港

再者
,
库 尾 河 槽不 断 淤 高
均 由洪水 输移 下 来 癖 积 而 成
,
三 峡 工 程 三 斗 坪 坝址

米 厚 的 卵石 覆 盖 层
,
,
决 非 土生 土 长
,
,

是 洪水 期 从 上 游 千 万 年输 移下 来的 区 范围 内
必 砾卵 石 必 无 从 排 出
必 将 癖死 重 庆港
它 们 疲 在 库 水 位 变动 且 不断 上 延
排浑

条件
更有
如 下 不 利 因 素了
长江 泥 沙 颗 粒 远 比 黄河 泥 沙 粗 坝
,
粗 沙 和砾 卵 石 不可 能 被 水 流 夹带
,
公 里 排 出大
三峡 库 区 比 三 门 峡 库 区 长 三 峡 库 区两 岸高 窄


,
倍多
而 且 库 区水 流 比 降小
,
,
,
如 上 述 山 体 滑 坡 坍塌
这 种 滑坡 体 发 生 的时 间
,
地点
规模

,
对河 貌 改 变程 度 泥 沙情
等等
都 无 法 准 确预 测
,

所有 这 些 严 重 向题

现 有模型 试验 都未 加 考 虑
怎 么能 说
况 已 经清 楚
问题 可 以 解 决



几十

泥 沙试验 没 有 考 虑大 量 砾 卵石 的 输 移
长 江 上 游 干支 流 洪水 期 间有 大量 砾 卵 石 的 输移
今 有 鱼 咀 电站 的拆坝 和 三 门峡 工程 改 建 的教 训
能 轻率 上马 了 周 总理 生 前 说过

问题 所 困 运
,
三峡 泥 沙问题 尚 未找到 好 办 法 解决
,
一 旦 阻 碍航
就只 能炸 坝
与 其将 来炸坝
,
,
不 如 现 在不 建
〔 者简介 〕 金 永堂 作
年生
,
年毕 业 于 浙江大 学 土 木 系
几百 公 斤
例 如 著 名 的氓 江 都 江 堰 附 近

,
洪水 期 间
,
甚至上 吨

重 的 大 卵石 都 在 滚 动
,

长 江干 流 上虽 不 会 有 这 么 大 的 卵 石 滚
干流 上 河 床 砂 卵石 覆 盖 层
,

,
但 是 砾卵 石 的输 移 乃 客 观 存在
只 是 洪水 期 间 难 以 观 测到
抬 高水
,
癖 在 库 尾 并不 断 向 上 游 延 伸
, ,
位 中
,
加 重洪 灾
淹 没 川 坝 良田

于 是 桑 田 沧 海 出 现于 夭 府 之 国 矣 艺 可 是 现 有 泥 沙 模 型 试 验 不予 考虑


,
竟 然 对 大 量 砾卵 石 的 输移

“ “
蓄清 排浑


的 办法 行 不 通

论 证 中所谓 排浑
,

断 航 最长 的 一 次达
碍 航 最严 重 为 巫 峡
一 次 岩 崩形 成 险 滩
年 间行舟 极 为 困 难
・ ・・ ・ ・
最近
瞬 间使千 年 古 镇
滑 体 上 房屋 拉 裂

—路 错 断 道
, ,
新滩 埋 人 地 下
,
巴 东 县 对 岸 黄 腊 石 大 滑坡 体

桥 涵毁 坏
一 旦 滑动
,
,
巴 东县 城 将 有
,
,
一头 沿 长 江 向江
,
合江 漫延
一 头沿 嘉陵 江 向合 川

南 充伸 展
,
随着 河 槽 的 不 断 淤 高
洪 水位 也 不断 抬
,

,
必将 加 重 两 岸 洪 涝灾 害
古 有郑 国 渠

用 不 了 多久
,
四 川 人 民 就 会骚 动 起 来
,
这 决 不 是危 言 耸 听 皆 因泥沙
,
汉 白渠 的 废 弃
灭 顶之 灾

,
,
碍航 更不 可 避 免
,
水 库建 成 后

由于 山 体断 层 浸 水软 化
,
山 内水 层的 渗 透 压 力作
,
更 将 促 发滑 坡 崩 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