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末尾。如:我喜欢吃苹果。

2.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反问、设问等语气,一般放在疑问句的末尾。如:你吃过晚饭了吗?

3. 叹号:用于表示感叹、赞叹、惊讶等语气,一般放在感叹句的末尾。如:这里的风景真美!

4. 逗号:用于表示句子的暂停或分隔,一般放在句子中间。如:她很漂亮,很有气质。

5. 顿号:用于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分隔,一般放在句子中间。如:春天的花有桃花、杏花、樱花。

6. 分号:用于表示两个并列句子的分隔,一般放在句子之间。如:他虽然很忙,但还是抽出时间来看我了。

7. 冒号:用于表示引出解释、说明、列举等,一般放在句子之前或之中。如:这个城市有高楼大厦、公园、博物馆等。

8. 引号:用于表示引用、特殊词语或反语等,一般放在引号之内或之外。如:“你好”他说。

9. 括号:用于表示补充、解释、说明等,一般放在括号之内或之外。如:这本书是(不是借来的)。

10. 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转变、强调、列举等,一般放在破折号之前或之中。如:这个城市有很多景点——比如长城、故宫等。

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一些规则和限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符号。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 8.走。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逗号:在分隔一句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添上。 2、句号:在句子该结束的时候添上。 3、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添上。 4、问号:表示疑问的时候添上。 5、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声音延长的时候添上。 6、冒号:同破折号。 7、省略号:在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省略后面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添上。 8、书名号:书的时候添上。 9、分号:在排比句的时候添上。 10、引号:在表示引用、特 殊含义、强调说明的时候添上。 11、顿号:和逗号差不多。

常用修辞手法: 1.比喻 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

后自己回答。 8.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13.联想 也就是想象.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推荐收藏!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推荐收藏! 教育时光 2018-08-07 08:05 点击“师如四季研修团队”,关注我们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一句话完整结束。 逗号(,)是小点带尾巴,用于句内停顿。 顿号(、)像个芝麻点,用于并列词语中间。 分号(;)是两点拖条尾,用于并列分句中间。 冒号(:)是小小的两个圆点,用于表示要说的话后面。问号(?)像耳朵一样,用于表示问句结束。 叹号(!)像个小炸弹,用于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像小蝌蚪,用于内嵌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得牢。 省略号(……)是六个点,用于表示意思还没有完整表达。破折号(——)是短横线,用于表示解说或话题转换。 书名号(《》)两头尖,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研究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法简表 名称符号用法说明 句号①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举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举例:他叫什么名字? 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举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逗号。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书名号《》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举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圆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举例:这位演员(1980年出生)在影视圈中非常活跃。 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外文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0日至11月10日举行,时间 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为XXX。这是一个展示外文图书的好机会,大家可 以前往参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其中,“有物”指的是要有内容,“有序”则是要有条理。这种写作要求 至今仍然适用。

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 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 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 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 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 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 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号。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②;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 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 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 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 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 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 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 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 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 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 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祈使句) (三)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 (五)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 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 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 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

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一)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句号①。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问号?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 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 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 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 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 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 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 (1)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如:妹妹是一名小学生。 (2)语气较弱的祈使句,也可以用句号。如:请您稍等一下。 (3)几个单独的句子组织在一起而合成的一个长句子,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只在句末用句号,中间用逗号。如:深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2. 问号(?) (1)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如:你的家在哪儿? (2)针对一件事情的连续提问,句子没说完,意思还不完整,问号放在句末。如:这本书是李明的,还是刘红的? 3. 感叹号(!) (1)感叹号表示一个强烈感情色彩(高兴、赞扬、惊讶、愤怒、请求等)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和语气。如:我们胜利了! (2)陈述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也可以用感叹号。如:顷

刻间数万倾良田成了一片汪洋! (3)陈述句末尾带有语气助词,表示某种语气的。如:你别那么急,时间还早着呢! (4)祈使句的语气特别强烈的。如:小白兔惊恐地喊起来。如:'救命啊!' (5)标语、口号、敬语、称呼语和应答语后。如: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4.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较长,或者为了突出主语,便在主语后加逗号。如:浦东,欢迎您! (2)句子开头的修饰成分、独立成分同别之间用逗号。如: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3)宾语(动词后,回答'谁'或'什么')较长时,用逗号隔开。如:他抬头一看,一辆汽车正开过来。 (4)用逗号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5)用在并列词组之间的停顿。如:哪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千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6)用在关联词之后表示停顿。如: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啊。 5.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如:她是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总结了一些用法。 1.句号“。”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但句号的形式除了“。”之外,还有一个形式是“.”,被称为“西文句号”。在遇到末尾是字母及特殊特殊符号时,为了防止“。”与英文字母“o”混淆,一般在末尾使用西文句号。 例如: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是52%. 2.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也可表示次序后的停顿。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第一、……第一、……第三、…… 3.冒号“:” 冒号一般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或者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但是关于冒号还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同一句中勿用两个“冒号”。例如:总经理大声宣布: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全体休息一天! 4.引号“” 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也可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 例:白求恩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休息的。” 战士们决心砸烂敌人的“乌龟壳”。 5.省略号…… (1)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 例: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2)表示声音断续。 例:“你们……将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3)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6.破折号—— (1)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3)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7.书名号“《》” 主要用于书名、刊物名等,但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经常会把不应该用“书名号”的地方误用为“书名号”,如证件名、奖杯名、机构名等。例如:《凤凰牌》自行车;荣获《金鹰奖》;住在《XX国际大酒店》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 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0.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 11.这是你的面包? 12.李黑,把枪放下! 这两个句子如果都换用句号,那么例11就不是问话了,而是告诉你“这面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向人陈述“李黑把枪放到地上”这个动作了。 (二)平时我们写作文,对句号的使用存在三种不正确的现象。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精选5篇)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精选5篇) 第一篇: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例如: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 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 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例: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

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例: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例: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冒号 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例: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