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崇明岛开发规划

合集下载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实施方案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实施方案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实施方案崇明岛,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口外侧,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岛屿。

作为上海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基地,崇明岛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升崇明岛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世界级生态岛,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1.加强湿地保护:扩大崇明岛湿地保护区范围,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2.推进固碳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升固碳能力,减缓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发展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三、生态旅游与休闲1.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挖掘崇明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自然之美。

2.建设生态休闲区: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区,提供自行车道、步行道等设施,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四、生态文明建设1.加强环境教育: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五、政策法规支持1.制定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出台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2.完善生态保护法规: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惩处环境违法行为。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有信心将崇明岛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典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崇明最新规划

崇明最新规划

崇明最新规划
崇明最新规划是指上海市崇明区政府最新发布的一份《崇明县市级规划(2018-2035年)》。

该规划以促进崇明建设现代化国际岛城为目标,包括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经济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方面,崇明最新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未来将积极推进城市主城区向东南发展,推动崇明城市群与上海市中心城区形成紧密联结。

同时,崇明还将加强乡村振兴,并发展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其次,在经济产业布局规划方面,崇明最新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

计划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推动岛城形成高端、多功能、绿色生态的综合发展模式。

崇明还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崇明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面,崇明最新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未来,崇明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泥土生态、湿地生态、农田生态等各类生态系统发展,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崇明还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崇明最新规划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未来,崇明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包括扩大公路交通网络,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加强渡轮运输等。

同时,崇明还将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总之,崇明最新规划的发布,为崇明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崇明将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岛城的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岛屿生活圈,为崇明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崇明“十三五”规划:全域严控高层建筑将规划轨交线

崇明“十三五”规划:全域严控高层建筑将规划轨交线

崇明“十三五”规划:全域严控高层建筑将规划轨交线崇明“十三五”规划:全域严控高层建筑将规划轨交线原标题: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崇明全域严控高层建筑三岛定位东方网12月31日消息:昨天,《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崇明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水体、植被、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30%(目前为近24%,森林覆盖率全市第一),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4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95%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9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到2020年,崇明将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

《规划》明确,崇明作为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和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是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要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根据《规划》,崇明本岛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核心载体。

长兴岛是上海建设高端绿色制造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要贯彻生态要求,提高绿色发展能级,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生态水源岛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

横沙岛要加大保护力度,发展生态农业,引领绿色发展,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先行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崇明三岛将统筹发展,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全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负增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65平方公里以内。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范围作为一类生态空间范围,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范围、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东风西沙水库饮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青草沙水库饮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核心范围、重要湿地等作为二类生态空间范围。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原创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围海造田的概念和意义2.说明上海围海造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上海围海造田的案例介绍1.案例一:崇明岛围海造田2.案例二:南汇嘴围海造田3.案例三:杭州湾北岸围海造田三、上海围海造田的成效和影响1.增加了土地资源2.促进了经济发展3.改善了生态环境四、上海围海造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海洋环境污染2.生态保护问题3.社会和经济风险五、结论1.总结上海围海造田的经验和教训2.对未来围海造田的展望和建议正文一、引言围海造田,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海域围堵起来,将海水排出,将原本的海域变成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陆地。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扩大我国的土地资源,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上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围海造田的意义尤为重大。

二、上海围海造田的案例介绍1.案例一:崇明岛围海造田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围海造田,崇明岛的面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案例二:南汇嘴围海造田南汇嘴围海造田是上海最早的围海造田项目之一。

该项目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促进了南汇嘴地区的经济发展。

3.案例三:杭州湾北岸围海造田杭州湾北岸围海造田是上海最新的围海造田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围海造田,将杭州湾北岸的大片海域变成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三、上海围海造田的成效和影响1.增加了土地资源通过围海造田,上海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这对于一个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城市来说,意义重大。

2.促进了经济发展围海造田为上海带来了大量的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资源的开发,无疑将大大促进上海的经济发展。

3.改善了生态环境围海造田不仅增加了土地资源,还通过改变海域的生态系统,改善了上海的生态环境。

四、上海围海造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海洋环境污染围海造田过程中,大量的海水被排出,这无疑将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围海造田后的土地开发,也可能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

围海造田案例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围海造田的规划和实施备受关注。

通过围海造田,上海旨在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以下是关于上海围海造田的一些案例。

1. 东海新城项目东海新城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上海围海造田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通过填海造地,扩大市区面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东海新城将建设成为一个集商业、住宅、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洋山深水港洋山深水港是上海围海造田的又一代表性项目。

作为中国最大的深水港之一,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大大提升了上海的港口运输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围海造田,洋山深水港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崇明新城崇明新城是上海围海造田的另一个重要项目,位于上海市崇明岛。

该项目将填海造地,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为崇明岛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崇明新城将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

4. 金山围海造田项目金山围海造田项目是上海市金山区的重要发展项目,旨在扩大金山区的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功能。

通过填海造地,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推动金山区的经济发展。

5. 青浦围海造田规划青浦围海造田规划是上海市青浦区的重要城市发展规划之一。

通过围海造田,青浦区将扩大城市面积,建设更多的住宅、商业和休闲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青浦围海造田规划将为青浦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嘉定围海造田项目嘉定围海造田项目是上海市嘉定区的重要城市发展项目,旨在扩大嘉定区的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功能。

通过填海造地,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引领嘉定区的经济发展。

7. 长宁围海造田规划长宁围海造田规划是上海市长宁区的城市发展规划之一。

通过围海造田,长宁区将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建设更多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长宁围海造田规划将为长宁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章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崇明岛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崇明岛的独特魅力。
2.创设生活情境,如引用崇明岛的农产品、旅游景点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崇明岛的未来发展问题,提高学生的同理心。
4.培养学生地图阅读、数据处理、资料分析等地理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崇明岛的未来发展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崇明岛发展案例的研究,掌握地理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品质。
2.学生完成作业,对崇明岛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章节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崇明岛的未来发展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成长,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4.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崇明县区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五年八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28)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崇明县区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任务编号:2004-388-一所-532004-388-市政-2142004-388-道路-199院长:叶贵勋主管院长:黄吉铭总规划师:熊鲁霞项目负责所:城市规划一所所长:林伟明所总工程师:韦冬项目参加所:市政所、道路所所长:陈克生、高岳所总工程师:徐国强、张雁项目负责:方澜项目设计:庄一琦、林华、应慧芳、金敏、胡志晖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崇明县区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文本目录1 总则 (1)1.1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1)1.1.1 规划背景 (1)1.1.2 规划的必要性 (2)1.2 三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1.2.1 发展优势 (3)1.2.2 发展弱势 (4)1.3规划依据 (5)1.4 规划期限 (5)1.5 规划范围 (5)1.6 规划理念 (5)1.7 规划重点 (6)2 主导功能和规模 (7)2.1 功能定位 (7)2.2 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指标 (8)2.3 发展规模 (8)2.3.1 人口规模 (8)2.3.2 用地规模 (9)3 产业发展 (10)3.1 现状概况 (10)3.2 产业导向 (11)3.2.1 总体产业导向 (11)3.2.2 各岛产业导向 (12)3.3 产业空间布局 (13)3.3.1 第一产业 (13)3.3.2 第二产业 (14)3.3.3 第三产业 (14)4 城镇体系规划 (14)4.1 城镇建设现状 (14)4.2 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15)4.2.1 总体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15)4.2.2 各岛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17)5 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 (17)5.1 空间发展策略 (17)5.1.1 永久保护区 (18)5.1.2 建设控制区 (18)5.1.3 战略储备区 (19)5.1.4 适度开发区 (20)5.2 总体空间布局 (20)5.2.1 崇南分区 (20)5.2.2 崇东分区 (21)5.2.3 崇中分区 (22)5.2.4 崇北分区 (22)5.2.5 崇西分区 (23)5.2.6 长兴分区 (23)5.2.7 横沙分区 (24)5.3 土地利用规划 (24)5.3.1 崇明岛 (24)5.3.2 长兴岛 (26)5.3.3 横沙岛 (27)6 综合交通规划 (28)6.1对外交通 (29)6.1.1高速公路 (29)6.1.2铁路 (29)6.1.3 轨道交通 (29)6.1.4 其它 (30)6.2 道路系统规划 (31)6.2.1 崇明 (31)6.1.2 长兴 (34)6.1.3 横沙 (35)6.2 轨道交通 (36)6.3 铁路 (36)6.4 公共交通 (37)6.4.1 快速公交通道 (37)6.4.2 小公交线路 (38)6.4.3 公交与自行车联运 (38)6.4.4 旅游客运线路 (38)6.4.5 客运枢纽 (38)6.5 轮渡、码头 (39)6.6 港口 (39)6.7 航空 (40)6.8 自行车道 (40)6.9 航运 (41)6.10 加油站 (41)7 市政公用设施 (41)7.1 水资源循环 (42)7.1.1 供水 (42)7.1.2 排水 (43)7.2 能源循环 (44)7.2.1 燃气 (44)7.2.2 供电 (45)7.3 固体废弃物的循环 (47)7.4 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 (47)7.4.1 通信 (47)7.4.2 邮政 (48)7.4.3消防 (48)8 其他系统规划 (48)8.1 旅游规划 (48)8.1.1 观光旅游 (49)8.1.2 休闲度假旅游 (49)8.1.3 旅游设施 (50)8.2 环境保护规划 (50)8.2.1 环境保护目标 (50)8.2.2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1)8.2.3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1)8.3 岸线利用规划 (52)8.3.1 现状概况 (52)8.3.2 规划建议 (53)8.4 社会事业规划 (54)8.4.1 教育事业 (54)8.4.2 医疗卫生事业 (54)8.4.3 文化事业 (54)8.4.4 体育事业 (55)9 近期规划 (55)9.1 近期重点建设地区 (55)9.2 产业和社会事业建设 (56)9.3 生态环境建设 (56)9.4 道路交通建设 (57)9.5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57)图纸1 总则1.1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1.1.1 规划背景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崇明的开发提升到关系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是上海未来城市扩展的重点区域这样的战略层面。

崇明岛规划

崇明岛规划

崇明岛规划
崇明岛位于上海市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江海交汇型岛屿,也是上海市的第二大岛屿,面积达到1064平方公里。

为了合
理开发利用这片宝贵的土地资源,崇明岛规划的制定变得非常重要。

首先,崇明岛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生态岛建设试点,崇明岛规划要将原生态区域划定专门的保护区,建立生态保护管控体系,保护珍稀动植物和海洋资源,在岛上建设生态博物馆和生态农业基地,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生态环境的平台。

其次,崇明岛规划要注重农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

岛上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规划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要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和观光农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助力农村振兴。

第三,崇明岛规划要注重交通建设。

岛与陆地之间的交通非常重要,规划要加强崇明岛与上海市的陆上和水上交通联系,建设连通崇明岛的大桥和隧道,扩展和改造交通枢纽,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

同时,还要建设完善岛内的交通网络,改善道路条件,提供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最后,崇明岛规划要注重社会事业建设。

规划要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和体育设施,提高居民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水
平,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崇明岛规划要全面考虑岛上的生态环境、农村振兴、交通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的需要,合理规划岛上的土地利用和发展方向,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让崇明岛成为生态宜居、乡村美丽、交通便捷和社会繁荣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环境因 素的考虑 组织 现场 考察 对经济因 素的考虑 对交通因 素的考虑
四、若干战略问题

经济和产业结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建设问题 土地使用布局问题
(一)经济和产业结构问题
1. 2. 3. 4.
5.
6.
总体产业结构及崇明经济结构的可塑性 土地调整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度假地的可行性 新型农业、生态农业:长江绿岛,海上 森林 工业和物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小结


11 交通规划 世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理念: 多等级、多方式的交通网络。 12 土地使用规划 特殊的区位和生态敏感性,特殊的开发 价值,生态建设项目最适合三岛的土地 使用内容。
三、框架

从经济、生态及交通系统研究入手, 提出概念性的三岛土地使用结构方案, 及相关政策建议。
用于第二阶段的深入分析 基于多方 案比较的 的优化 用地和空间结 构概念性战略 和政策建议
规划师运用规划杠杆参与地区发展决策

重视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视引进国际规划界新理念。 重视和当地规划部门的合作


实例:崇明岛开发规划
背景 理念 框架 若干战略问题 发展重点 经济结构 交通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
一、背景(开发的必要性)


加强上海与北面的苏、鲁两省经济协作 的契机 三岛开发要从“全国大联动” 出发,将 陆运与海运,长三角和上海,全国沿海 地带和上海结合。
2、开发的生态建设问题


1. 2.
可持续发展原则,目标是保护、建设海 岛生态资源,而不是以短期经济增长为 主要考虑。 生态建设规划纲要: 增加森林地区 建立一个环岛生态水系
增加森林地区

1.
发展林业的两个理由: 符合国家关于保护环境的国策 为上海提供经济增长的新机会。
森林对碳化物的吸收作用可带来生态保护收入。生产“清洁空 气” 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能强化崇明的特色---生态资源(湿地、野生鸟类),转为 旅游、度假服务。

6 产业结构调整 三产用地 7 农业的升级 退耕造林,退耕造园 8 流动的观点 资本、劳力流动。


9 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生态保护”,为未来进行“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的角度,防止出现有污染的产业, 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应在崇明建设生态系统, 如生态水系和森林。



10 京都协议
生态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 崇明三岛开发目标:“长江绿岛,海上森林”。
(四)土地使用布局问题


1、用地布局基本原则
三岛土地的主要部分应用于生态建设项目,尤其是森 林建设。 严格保护野生鸟类、湿地保护区 在沿海通道与崇明公路交接处建物流中心。 新城、中心镇采用公共导向的开发方式, 开发密度自南向北渐低。

2、崇明用地概念性结构



崇明岛:生态农林业、度假旅游业及物 流中心,主要用地:生态农林业用地、 居住及产业用地、工矿物流用地。 四类开发密度:高密度开发、中高密度、 中密度、低密度开发。 低密度开发区属生态保护区,除有限的 生态旅游活动,一般不安排别的项目。
1. 2.
(三)交通建设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经济和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充足的投资) 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的交通行为和用地模式对生态 问题的不同影响) 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各阶层公平、充分利用的交通 系统)



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
整个区域的“增殖性影响”;交通沿线的“分配性影 响”;交通项目所在地“财政转移性影响”。三方面 影响的协调

高级生态会议中心的可能性。
(2)新型农业、生态农业: 长江绿岛,海上森林
现状 调整农业结构,减少传统农产品生产, 耕地转向林、牧、副业,发展生态农业。 例如森林产品(菌类)和新型蔬菜(生态型蔬菜)。 生态林业的经济效益 森林绿地每吸收1吨二氧化碳,5-10美元收入(联合国开发署)。

(3)工业和物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



5 滨水地区的开发
不宜将全部岸线用作工业或港口使用。 上海开发大小洋山正是将港口向海口迁移的措施。
小资料:滨水地区开发的世界趋势
第一,港口建设向海口迁移,以获得更深的岸线。 第二,将城市建成区内的工业、港口设施迁出,滨水地区改作生活居住 使用,建成旅游、休憩、居住的综合区。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小结



上海目标:国际城市。三产及其用地比重加大。 崇明产业结构从一产直接向三产,尤其旅游和 物流业转移。 工业不应成为崇明发展的主要产业。远期可发 展与生态保护、生态农林有关的工业。农业减 少传统农产品生产,转向林、牧、渔业发展。 产业布局,崇明岛生态农业(林、牧、渔)、 旅游、物流中心为主;
1、总体产业结构及崇明经济结构的可塑性


用地调整从可塑性最大地区着手,而崇 明可塑性和可调整性最大。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上海(2000) 1.8 47.6 50.6 芝加哥(1998) 0.001 30.1 69.9



土地调整的可行性
人口 (万) 人口密度 人/Km2 21705 1046 622 0.29% 土地面积 (Km2) 人口自然 增来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三岛开发的生态建设问题
(二)生态环境问题



1、大背景
国家层面---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水量与江中沉积物减少,缓冲带淤泥减少,洪水 威胁增大。 南水北调,从长江口取水,可能导致入海口地区 水质盐化。


全球层面---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海水倒 灌,水质盐化。


2 联动开发
以不同地区的优劣势的互助互补来决定开发内容,追 求内涵意义而不仅是程序意义上的联动开发。


3 崇明三岛的定位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将崇明定位 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4 土地使用模式
崇明成为上海和江淅两省产业联系的物流、信息、技术交流中心。
二、理念



1 2 3 4 5 6
全局观念 联动开发 崇明三岛的定位 土地使用模式 滨水地区的开发 产业结构调整



7 农业的升级 8 流动的观点 9 可持续发展 10 京都协议 11 交通规划 12 土地使用规划
二、理念


1 全局观念
从长三角以至沿海地带讨论三岛开发。
市中心区 郊区县均
崇明
65.37
599
1100
-2.11%
(1)旅游业:作为度假地的可行性

旅游业的效益:
直接效益(食宿游及相应岗位),间接效益(如商业、 纪念品生产收入与岗位),及引发效益(非旅游业, 如建筑、家具装修、车辆维修等)。

以度假旅游为主。
森林漫步、保护区赏鸟、果林摘果、海 边观日出、参观渔村等。
2. 3.

增加森林面积的战略实施过程,从林农套种 逐渐过渡到林木和 林产品(菌、人参)
建立一个环岛生态水系

沿海大通道的建成,水质盐化将成为崇 明开发的“门槛”。 对策:建立一个包括运河网、人工湖系 统在内的环岛生态水系。
其它好处: 生物物种多样化和国家级湿地的保护。 使水上旅游项目(沙滩、水上运动等)成为 可能。



工业基础薄弱,产值与利润在各郊县中最低。 不应将工业发展作为未来开发的要素。 物流业的发展。沿海大通道的建设,使其作为 上海与苏、鲁及长三角北面联系的结点。物流 的主要职能:转运物资。从物资流通到技术、 信息流通中心。外迁工业与上海市联系的结点。 近期不宜“见深水就建港”。控制深水岸线, 备用。浅水岸线开发作生活居住之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