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规划之一。

1956年,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迪亚耶(Oscar Niemeyer)共同设计了这座城市,以其奇特的摩登主义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而闻名于世。

本次作业设计将以巴西利亚为案例,探讨其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成功的地方,以及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和成功的地方;3. 探讨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三、作业内容1. 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包括设计师、设计理念等;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如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3. 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四、作业要求1. 以论文形式完成作业,要求结构清晰、逻辑周密;2. 文字要准确、简洁,表达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3. 参考资料需充分,引用准确,避免抄袭和剽窃。

五、作业评分标准1. 完成度: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内容;2. 准确性: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是否描述准确;3. 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深入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并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4. 文字表达:语言是否准确、简洁,表达是否清晰。

六、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第二周: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3. 第三周: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撰写论文;4. 第四周:整理作业,准备展示。

七、作业展示形式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2. 作业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作业报告,总结钻研效果和心得体会;3. 展示展览:将作业效果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同砚进修参考。

八、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提高学生的城市规划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规划

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规划
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规划
城市概况 规划布局 规划局限性
一.城市概况
1951年 勒·柯布西耶 占地约40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50万人
地理位置
二.规划布局
“城市是一个有机 体”。
总体规划目标: “集 生活、工作和健康为
·
一体”。
勒·柯布西耶规划手稿
规划布局特点:
以“人体”为象征进 行城市布局结构。
勒·柯布西耶 模拟人体 功能分区 方格网 带形成网 邻里单位
巴西利亚 1956年
巴西新都 科斯塔 模拟飞机 功能分区 现代交通 公园绿化 邻里单位
字干道布局、立体 交通。 4.公园绿地美化、72 ㎡/人的绿化面积。 5.邻里单位居住模式。
规划布局特点
1.平面模拟飞 机形状。
2.明确的功能 分区。
规划布局特点
3.高速公路技术、 十字干道布局、 立体交通。
规划布局特点
4.公园绿地美化、 72平方米/人的 绿化面积。
规划布局特点
5.邻里单位居 住模式。
三权广场 .
国会大厦
大教堂和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巴西利亚大教堂
库贝克纪念堂、国防部大楼
规划局限性
1.追求功能造成城市用地构成比例的失衡。 2.机械的城市组合体, 空洞和缺乏生气。 3.空间尺度过大。拥挤的公共汽车站一个政府部门占据了整栋大楼
时间 地点 规划师 形态 布局 路网 绿化 居住
昌迪加尔 1951年 印度旁遮普邦
5.居住采用邻里单位 模式。
自行车道、人行系统
3.昌迪加尔规划的局限性
1.分区导致了社会分化。 2.建筑空间与环境不亲切。
巴西利亚
城市概况 规划布局 规划局限性
1.城市概况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3.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往往从人的需求出发,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磨 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手段。它的优点在于尽量避免可 预见的城市问题。巴西利亚规划忽略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多种需要的复杂性,忽略了城市是一个巨 大复杂的综合体。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是城市宜居的根基。
图7
巴西利亚天主教堂夜景与室内
从人的使用角度看巴西利亚 人的尺度与巨人的尺度
巴西利亚的飞机形城市布局只有从飞机俯视的角度才能体会,人的尺度无法体味到极富象征性的 城市布局。实际上当你身处在这座城市中时,几乎体会不到任何“飞机”构图的迹象。以人的尺 度观察这座城市,只能感受到空旷的街道、遥远而稀疏的建筑和体量庞大的城市功能区。公路采 用不设红绿灯的立交系统,车辆飞驰而过,路上极少见到行人,步行的出行方式会因必须通过立 体交叉路口导致距离太远而不方便。
Thank you!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巴西利亚 机动化的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网以高速路为道路骨架,汽车是交通 系统的主要载体。虽然为步行交通设置了地下 通道和步行街,但是针对空间结构,一切以汽 车交通为首要考量。与城市的十字型交叉结构 相适应,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一条长约 8km,宽250m的大道,向南北方向延伸长达 16km的“两翼”是平坦的立体公路。两条道路 相交形成城市交通的主轴线,在其交汇处,形 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 的交通,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其 他城市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专区, 市内道路均立体交叉,不设置红绿灯。城市内 的交通主要依赖小汽车和公共汽车,一个基本 的地下铁路系统(The Brasilia Metro),连接 巴西利亚和一些卫星城市。 图2 图3 巴西利亚立体交叉路口鸟瞰 贯穿巴西利亚两翼的立体公 路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下图是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相当的规整,可以用杰出来形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慢慢来分析,先来了解一下巴西利亚的基本地理状况。

巴西利亚城区示意图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

巴西利亚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

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

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面积5814 平方千米,人口186.4万(1990年)。

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

年平均气温17.7℃。

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但是这两个城市都在沿海,对巴西来说位置相对较偏,不利于对内陆地区的带动发展。

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巴西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

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

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

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巴西利亚是一座因政治目的而兴建的城市,而且是在1957年才开始建设,是在一片几乎没有什么城市基础的空地上开始建设的,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受城市历史因素的影响,可以尽情展现规划者的智慧和人地和谐。

巴西利亚城市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从城市形态上来看,犹如一架巨型的飞机,城市功能分区如政府办公区、公共设施、商务区、居住区和绿地等布局分明,规划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

巴西利亚规划解释巴西利亚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巴西的巴西利亚规划布局分析

巴西的巴西利亚规划布局分析
6、在城市建设中的缺陷
在巴西利亚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热闹的地方是公共汽车站。因城市尺度主要以车行尺度 标准建立的。没有车,你就寸步难行,它似乎没有考虑太多人行的道路成为了世 界上行人安全最不受保障的城市;
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能区域过于冷清,
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 单纯追求纪念性,忽视了功能,其结果是“好看而不好用”,低收入户被赶到城外的贫
民区,高收入户责另在郊外风景区建造小别墅,超级小区的巨户多数是中间偏上的“精英” 阶层。
7、总结
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围绕如何让人更加舒适地工作学习生活来展开,使城市更多地 体现人性的特点,更富于人性的关怀。
2、规划布局的背景
巴西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住房 紧张、就业困难及医疗条件下降等的弊端。1957 年,巴西政府曾向全世界招标,征求设计 方案,随后邀请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建筑大师组成评选委员会,从 26 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 西奥·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为飞机型的蓝图,他的作品是从十字架上得到的灵感。
城市应该是具有某种综合功能才有生命力,所以过分的将各种功能分区分散并不一定是 对的。在城市规划中,在某一个区域里可能某一项功能比较突出,但是往往必须兼顾其他功 能。
(2)工业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建筑材料 等工业发展较快。以工业区为核心,如飞鸟展翅的两翼,是两侧各长达 5 公里的城市居住区。 这里,尼迈耶设置了 11 个“超级小区”里面都是六层高(底层是公共区)带电梯的公寓式 单元。据介绍,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成一个标准。
5、规划实施的优点
巴西利亚的定位不包括商业之都,所以看不到商铺,只有专门规划的超市区,没有喧嚷和 豪华的消费场所;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交通便捷
布局合理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结合图片和书上文字资料,归纳整理出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的成 功经验: 种植树木; 功能分区; 布局合理; 建筑新颖; 交通便捷; 注重环境; 有效管理;……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绿地面积占60%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重视绿化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内没有工厂,城郊也不能见污染环境的工厂。那市内主要有哪些行业? 服务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食品加工业;郊区农业、养殖业。 对城市有效管理 (P109阅读卡)
课程小结

位置

旧首都里约热内卢的“城市病”
规 划 的
迁都的原因
加强对内地管理和开发 促进内地的发展
典 范
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 巴
职能 巴西政治、文化中心
西
完整性
利 亚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精细化 注重绿化
有效的城市管理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这些建筑说明了巴西利亚城市的什么特点?
建筑新颖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_(23张pp t)
为了城市水源和缓解旱季空气干燥的影响,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培 利用当地地形,巧妙地把流经巴西利亚的两条小溪筑坝断流,逐 步开发形成一个环抱市区、面积为4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可达 4.91亿立方米的人工湖泊——帕拉诺阿湖。

城市功能主义的案例

城市功能主义的案例

城市功能主义的案例
那我给你讲讲巴西的巴西利亚吧。

巴西利亚这城市啊,简直就是城市功能主义的一个超酷案例。

你想啊,它是在一片空地上建起来的全新首都。

从城市规划上看,那就是功能至上。

整个城市就像一架大飞机的形状,可有意思了。

机头部分是政府办公区,这里集中了各种行政部门的大楼。

这就像是飞机的驾驶舱,掌握着整个国家的“飞行方向”,那些政府官员就在这里指挥国家事务的运转。

机翼部分呢,一边是居民住宅区,另一边是商业区。

这就很聪明啦,居民们住在住宅区,早上起来出门,沿着规划好的道路,很方便就能到商业区去购物、上班啥的。

就像飞机的机翼平衡又对称,各个功能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

飞机的尾部呢,就是休闲娱乐区啦,有各种公园、体育场之类的。

人们工作学习之余,就可以跑到这里来放松。

这就好比飞机飞累了,也得有个地方给它的“乘客”休息娱乐一下嘛。

还有啊,巴西利亚的交通规划也完全是按照功能来的。

道路宽敞笔直,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线路连接。

不像有些老城市,道路弯弯绕绕的,到处都堵车。

在巴西利亚,你要从住宅区去政府办公区上班,那路线就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样清晰,车开起来特别顺畅。

巴西利亚从整体布局到各个功能区的设置,再到交通规划,都把城市功能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色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色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色
巴西利亚规划特色颇具特色。

城市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平面形状犹如有后掠翼的飞机。

东西向的主轴线长6公里,东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

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在的布局构图上、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

主轴线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机关,西端是城市的铁路客运站。

南北向轴线呈弧形的翼状,两翼各长5公里许,有一条主干道贯穿其间,与公路连接。

主干道两旁布置着长方形的居住街区。

每一街区内有高层、多层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设施,布置格式基本统一。

城市两条主轴线的交汇处,有一座 4层的大平台,在不同层次上形成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的交通。

在这里设立全市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

稍西有体育场。

东西轴线的南北两片地段分设动物园和植物园。

城市的北、东、南三面有人工湖围绕,人工湖附近散布着若干片独户住宅区。

城市有少数小型工厂,布置在火车站的一侧。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建筑风格
巴西的外交部,像水晶宫 一样的 。一共三层,顶层 是花园,上面是空的,水 可以落下来。
没有围墙的总统府。府前的 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 都开拓者铜像象征巴西人民 团结一心捍卫祖国。
巴西利亚大教堂。风格是公认 的一反传统。它和欧洲那些阴 森、威严、豪华的感觉不同, 还把曲线的美发挥到极致。
3 巴西迁都
因为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经 济比较发达,然后就有大量的农 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医疗条件下降等弊端。 巴西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1956年在中西部戈亚斯州的一片 荒原上选中了新都的地址,定名 为巴西利亚。
3 巴西迁都
在1956年由新当选的总统库贝切克下令开始实施迁都计划。 他决定在内地的一片荒地建设新首都,定名为巴西利亚 (Brasilia),并提出了“毕五十年之功也五年”的口号。1957 年3月著名的规划师路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的“飞鸟” 形方案赢得了总体规划竞赛。与此同时,总统又亲自任命奥 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为城市总建筑师。整个城市的主 要建筑设计集合都出自他的手。到1962年基本建成后,他成 为人类有史以来完整从平地建起,由一个人主持设计,用短 短五年建成的历史奇迹。
1 建筑界的毕加索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即巴 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 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 吸取勒·柯布西耶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 的、具有巴西特色的、自由的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Oscar Niemeyer·作品 他的建筑体现了艺术结合方式和技巧间的协调与 匀称,会聚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构造,传达了一种 存在精神和探索奇妙变化的神韵。
2 建筑风格
国会大厦参众两院。看起来像英文的H字母, 在巴西人看来,它表示以人为本。众议院碗口 朝上,表示什么呢?就是博采众议,广泛的听 取民间的声音。参议院是扣下来的碗口,表示 把老百姓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决策。
巴西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大楼,大门前有一尊法官的塑像,用布蒙住 双眼,手握利剑蒙目端坐 。 象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六亲不认

规划者简介
1 建筑界的毕加索
奥斯卡·尼迈耶
国籍 巴西 出生地 里约热内卢 出生日期 1907年12月15日 逝世日期 2012年12月5日 职业 建筑师 毕业院校 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 代表作品 联合国总部、巴西议会大厦 书籍著作 《我在巴西的经验》(1961)、 《论建筑形式》(1978)
2 建筑风格
三权广场
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是一座露天广场。 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 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 总统府鼎足而立。
广场周围的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 优美、轻盈飘逸。
三权广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总统 府,国会,联邦最高法院,被称为巴 西的神经中枢。
此外,广场附近还有巴西利亚历史 博物馆,自由神殿等建筑。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2013160415 金颖
2016
目录
1 设计背景 2 规划者简介 3 规划结构分析 4 有关评论及历史意义

设计背景
3 巴西迁都
巴西的旧都里约热内卢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但其位置偏居东南一 隅,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亚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 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1822年,巴西的“独立之父”若泽·博尼法西 奥·德安德拉达·席尔瓦就曾经倡议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 热内卢迁往内地,迁都的考虑之一就是要在巴西广阔的内地建立一个 促进国家发展的中心。
居住区
机翼
火车站和小型工 厂
文化区和休闲娱乐区
机舱后部Βιβλιοθήκη 机尾三权广场机头政府办公区
机前身
评价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完全从政府机关办公和居民生活 方便出发,强化了首都政治、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城市的整体 造型宛如一架凌空欲飞的巨型飞机,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 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飞机之外的地方是它的卫星城。
民族风格。 6. 造型轻快,自由,活泼:直线条少,弧线多,追求曲线美
(女性)。 7. 材料主要是用钢筋混泥土材料

规划结构分析
设计理念
巴西利亚的设计灵感来自“科布森” (Corbusian)规则,城市的功能经过 合理的组织与规划。整体形态由垂直 交叉的两条轴线贯通整个城市,看上 去就象一架飞机或者一只大鸟向着西 南方向飞行。主轴线长六公里,宽350 米,主要做行政用途;商业区与住宅 区以教堂和学校为中心分布在四个扇 型区里,沿着20公里长的横轴线拓展。 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宽度是其他地方的 两倍以确保高效的交通管理。
1 作品特色
1. 尼迈耶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 2. 曲线中的情感与自由“建筑需要的就是梦想,否则什么都
会会存在。” 3. 尼迈耶对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推崇倍至,他追求视觉艺术
上的完美,认为当一种形式变为美时,它即成为功能。 4. 强调建筑作品的创造性。 5. 带有拉丁美洲的地区性及特殊性,现代建筑学上的第一种
2 建筑风格
“超级小区”(superquadros)
都是6层高带电梯的公寓式单元。 使用面积200平方米,有宽大的起居室(兼餐厅), 多个居室和卫生间,宽敞的厨房和洗衣干衣房, 不设阳台。 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成 一个标准在居住区内,每隔一段有个横向的小商 业街。学校、教堂也都散布在超级小区中。时间 证明,这种理想主义是一次伟大而失败的实践。 同巴西其他大城市一样,贫民窟也在首善之区的 外围蔓延开来,那些“超级小区”的居住者最终 仍是中产阶级,低收入者被迫住到远离市区的卫 星城。
巴西利亚包括新区、老区和工人“住宅区”三 部分。位于人工湖半岛上风格独特的新区,酷似一 只大鸟或一架喷气式飞机。“鸟头-飞机头” 是由 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驻地组成的三权广场, 是巴西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国会政府政府首脑 机关(政府各部大楼)所在地;“鸟身-飞机身” 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一条长约8千米、宽250米的 大道;大道上有乳白色的政府大楼、教堂、国家剧 院、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建筑;向南北伸 展长达16公里的“两翼”是平坦宽阔的立体公路, 沿路排列着规划整齐的居民区、商业网点、旅馆区 等;“机舱”后部是运动区、文化区;“机尾”是 长途汽车站和仪器加工、汽车修配等工业区;“栅 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和印刷出版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