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分析巴西利亚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的典范_巴西利亚》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规划之一。
1956年,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迪亚耶(Oscar Niemeyer)共同设计了这座城市,以其奇特的摩登主义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而闻名于世。
本次作业设计将以巴西利亚为案例,探讨其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成功的地方,以及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和成功的地方;3. 探讨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三、作业内容1. 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包括设计师、设计理念等;2. 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如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3. 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
四、作业要求1. 以论文形式完成作业,要求结构清晰、逻辑周密;2. 文字要准确、简洁,表达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3. 参考资料需充分,引用准确,避免抄袭和剽窃。
五、作业评分标准1. 完成度: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内容;2. 准确性: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是否描述准确;3. 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深入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并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4. 文字表达:语言是否准确、简洁,表达是否清晰。
六、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钻研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背景;2. 第二周:分析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特点;3. 第三周:比较巴西利亚与其他城市规划的异同,撰写论文;4. 第四周:整理作业,准备展示。
七、作业展示形式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2. 作业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作业报告,总结钻研效果和心得体会;3. 展示展览:将作业效果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同砚进修参考。
八、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历史和特点,探讨其对其他城市规划的启迪,提高学生的城市规划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3.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往往从人的需求出发,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磨 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手段。它的优点在于尽量避免可 预见的城市问题。巴西利亚规划忽略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多种需要的复杂性,忽略了城市是一个巨 大复杂的综合体。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是城市宜居的根基。
图7
巴西利亚天主教堂夜景与室内
从人的使用角度看巴西利亚 人的尺度与巨人的尺度
巴西利亚的飞机形城市布局只有从飞机俯视的角度才能体会,人的尺度无法体味到极富象征性的 城市布局。实际上当你身处在这座城市中时,几乎体会不到任何“飞机”构图的迹象。以人的尺 度观察这座城市,只能感受到空旷的街道、遥远而稀疏的建筑和体量庞大的城市功能区。公路采 用不设红绿灯的立交系统,车辆飞驰而过,路上极少见到行人,步行的出行方式会因必须通过立 体交叉路口导致距离太远而不方便。
Thank you!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巴西利亚 机动化的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网以高速路为道路骨架,汽车是交通 系统的主要载体。虽然为步行交通设置了地下 通道和步行街,但是针对空间结构,一切以汽 车交通为首要考量。与城市的十字型交叉结构 相适应,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一条长约 8km,宽250m的大道,向南北方向延伸长达 16km的“两翼”是平坦的立体公路。两条道路 相交形成城市交通的主轴线,在其交汇处,形 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 的交通,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其 他城市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专区, 市内道路均立体交叉,不设置红绿灯。城市内 的交通主要依赖小汽车和公共汽车,一个基本 的地下铁路系统(The Brasilia Metro),连接 巴西利亚和一些卫星城市。 图2 图3 巴西利亚立体交叉路口鸟瞰 贯穿巴西利亚两翼的立体公 路
城市设计案例——巴西利亚

司法部大楼
库比契பைடு நூலகம்总统纪念碑
城市居住区
以商业区为核心,如飞鸟展翅的双翼,是两侧 各长达5公里的城市居住区。这里,尼迈耶设 置了11个“超级小区,里面都是6层高(底层 是公共区)带电梯的公寓式单元。我们访问过 一个家庭,其使用面积约200平方米,有宽大 的起居室(兼餐厅),多个居室和卫生间,宽 敞的厨房和洗衣干洗房,但不设阳台。据介绍, 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 成一个标准。在居住区内,每隔一段有个横向 的小商业街。学校、教堂,也都散布在超级小 区中。
城市设计的争议性
实际上,巴西利亚是个乌托邦城市。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 特· 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价:“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他的创缔 者库贝切克不久就下台被流放,巴西后来由军队掌权。尼迈耶从 1964年起也自动流放到欧洲,继续做了一些设计(如巴黎的法国 共产党总部大楼),才返回祖国。巴西利亚建成后,受到高度赞 赏,也遭到猛烈批评。批评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性派的批评, 他们认为尼迈耶单纯追求纪念性忽视了功能,其结果是“好看而 不好用”。另一面是社会学角度的批评,他们认为巴西利亚并没 有实现创始者的理想,高官富商们穿梭于首都和里约之间,但低 收入者被赶到城外的贫民区,高收入者则另在郊外风景区建造小 别墅,超级小区的居民多数是中间偏上的“精英”阶级。
总体规划
巴西利亚包括新区、老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位于人工湖 半岛上风格独特的新区,酷似一只大鸟或一架喷气式飞机。“鸟 头-飞机头” 是由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驻地组成的三权广 场,是巴西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国会政府政府首脑机关(政 府各部大楼)所在地;“鸟身-飞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 一条长约8千米、宽250米的大道;大道上有乳白色的政府大楼、 教堂、国家剧院、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建筑;向南北伸 展长达16公里的“两翼”是平坦宽阔的立体公路,沿路排列着规 划整齐的居民区、商业网点、旅馆区等;“机舱”后部是运动区、 文化区;“机尾”是长途汽车站和仪器加工、汽车修配等工业区; “栅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和印刷出版区。巴西利亚被建成飞 机形状,是为了充分展现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隐喻着巴西正在 起飞——飞速朝前发展。老区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卫星城的普拉 纳尔迪纳历史中心,它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

城市规划的杰作: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下图是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相当的规整,可以用杰出来形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慢慢来分析,先来了解一下巴西利亚的基本地理状况。
巴西利亚城区示意图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
巴西利亚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
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
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面积5814 平方千米,人口186.4万(1990年)。
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
年平均气温17.7℃。
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但是这两个城市都在沿海,对巴西来说位置相对较偏,不利于对内陆地区的带动发展。
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巴西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
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
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
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巴西利亚是一座因政治目的而兴建的城市,而且是在1957年才开始建设,是在一片几乎没有什么城市基础的空地上开始建设的,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受城市历史因素的影响,可以尽情展现规划者的智慧和人地和谐。
巴西利亚城市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从城市形态上来看,犹如一架巨型的飞机,城市功能分区如政府办公区、公共设施、商务区、居住区和绿地等布局分明,规划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
巴西利亚规划解释巴西利亚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ppt课件

根据本项目的定位及设计理念,选取了国 内外城市设计的经典案例,从案例的城市 区位、理念定位、功能组成、空间格局、 建筑与生态、与人的行为互动分析来得出 本案的更新策略。
巴西利亚“未来之城”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新首都,1956年兴建。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 为世界上唯一荣获“世界遗产”桂冠的 现代城市。 形式美的经典:巴西利亚城市格局形如 一架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 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 议会大厦,议会大厦位于中轴线的中心, 寓意着巴西的腾飞。 人性化的典范:在城市尺度、城市的功 能分区、城市意象以及建筑设计等方面 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尽管对该城市的争论从未停止,但无可 否认的,巴西利亚之路是一条拓荒者之 路,堪称城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表率。
4
2
阿姆斯特丹Zuidas
Zuidas作为阿姆斯特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门户,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强化了阿姆斯特 丹与其他主要城市的联系,同时也是通 往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机场之Schiphol 国际机场的重要节点。 Zuidas地区在建设中为创造怡人且颇具 动感的城市特质,采用了传统的街道格 局,高度混合了办公、公共娱乐和居住 等多项重要功能,保证在较小的尺度上 也存在多样性。 规定新建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未来使用 功能的可变性,如办公楼可以转变为住 宅,反之亦然;强调对空间和能源等有 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将基础设施移 至地下实现对土地的高效且灵活利用。
1
巴黎德方斯
德方斯位于巴黎西北的塞纳河畔,巴黎 城市主轴线西端,距凯旋门5公里,是巴 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80年 代初已基本建成,现已是巴黎一个工作、 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 事务区 德方斯实例阐明了城市不可能由一张规 划蓝图确定,特别是人口规模、建筑总 量、交通规划及城市天际线等,它应随 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调整, 是一个逐渐生长互动的过程。 德方斯最终成功取决于EPAD公共管理机 构;人车分离的交通规划体系;大拱门、 展览中心。
巴西的巴西利亚规划布局分析

在巴西利亚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热闹的地方是公共汽车站。因城市尺度主要以车行尺度 标准建立的。没有车,你就寸步难行,它似乎没有考虑太多人行的道路成为了世 界上行人安全最不受保障的城市;
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能区域过于冷清,
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 单纯追求纪念性,忽视了功能,其结果是“好看而不好用”,低收入户被赶到城外的贫
民区,高收入户责另在郊外风景区建造小别墅,超级小区的巨户多数是中间偏上的“精英” 阶层。
7、总结
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围绕如何让人更加舒适地工作学习生活来展开,使城市更多地 体现人性的特点,更富于人性的关怀。
2、规划布局的背景
巴西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住房 紧张、就业困难及医疗条件下降等的弊端。1957 年,巴西政府曾向全世界招标,征求设计 方案,随后邀请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建筑大师组成评选委员会,从 26 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 西奥·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为飞机型的蓝图,他的作品是从十字架上得到的灵感。
城市应该是具有某种综合功能才有生命力,所以过分的将各种功能分区分散并不一定是 对的。在城市规划中,在某一个区域里可能某一项功能比较突出,但是往往必须兼顾其他功 能。
(2)工业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建筑材料 等工业发展较快。以工业区为核心,如飞鸟展翅的两翼,是两侧各长达 5 公里的城市居住区。 这里,尼迈耶设置了 11 个“超级小区”里面都是六层高(底层是公共区)带电梯的公寓式 单元。据介绍,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成一个标准。
5、规划实施的优点
巴西利亚的定位不包括商业之都,所以看不到商铺,只有专门规划的超市区,没有喧嚷和 豪华的消费场所;
巴西利亚--城市初步认识与浅析

巴 西 利 亚 地 图
三 权 广 场
中心城区景象
城市功能之:
住宅
向南北伸展长达16公里 的“两翼”是平坦宽阔 的立体公路,沿路排列 着规划整齐正正方方像 豆腐块似的住宅区 。
城市功能划分之:
交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通主轴是“机身”,即东西主干道。 城市两条主轴线的交汇处,有一座 4层的大平台,在 不同层次上形成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的交 通。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一块低沉下陷的区域-转 站换乘。 城市的铁路客运站位于主轴线西端。 飞机场坐落于隔水相望的市区南端。
其他建筑
司法部大楼
最高法院大楼
规划的先见性之一:
巴西利亚“机身”主轴大道和“机翼”主干公路当时 的设计就是单行六车道的宽敞道路,50年后在汽车保 有量上百倍增加的情况下,城区行车仍然畅通无阻 。
规划的先见性之二
巴西利亚对城市绿化环境,对低碳的规划和控制也相 当超前。政府通过立法确定巴西利亚城区的绿化率为 60%,并且不会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任何改变。 同时城建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工程不得施工, 周围裸露的空地必须有绿色覆盖方能验收。 因此,虽然新都土地虽属红色沙壤,旱风季节里也不 见沙尘飞扬的现象。
城市印象:
巴西利亚
巴西地图:
地处巴西高原,海拔 1100米。同时亦位于 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前首都
巴西利亚的由来
为了改变巴西的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状 况,开发内地不发达区域,1891年巴西宪法规定迁都内 陆。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在戈亚斯州海拔1100米的 高原上建设新都,定名为巴西利亚;同年,通过竞赛 选取巴西建筑师L.科斯塔 设计的新都规划方案,规划 人口50万,规划用地152平方公里。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设计

2 建筑风格
巴西的外交部,像水晶宫 一样的 。一共三层,顶层 是花园,上面是空的,水 可以落下来。
没有围墙的总统府。府前的 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 都开拓者铜像象征巴西人民 团结一心捍卫祖国。
巴西利亚大教堂。风格是公认 的一反传统。它和欧洲那些阴 森、威严、豪华的感觉不同, 还把曲线的美发挥到极致。
3 巴西迁都
因为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经 济比较发达,然后就有大量的农 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医疗条件下降等弊端。 巴西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1956年在中西部戈亚斯州的一片 荒原上选中了新都的地址,定名 为巴西利亚。
3 巴西迁都
在1956年由新当选的总统库贝切克下令开始实施迁都计划。 他决定在内地的一片荒地建设新首都,定名为巴西利亚 (Brasilia),并提出了“毕五十年之功也五年”的口号。1957 年3月著名的规划师路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的“飞鸟” 形方案赢得了总体规划竞赛。与此同时,总统又亲自任命奥 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为城市总建筑师。整个城市的主 要建筑设计集合都出自他的手。到1962年基本建成后,他成 为人类有史以来完整从平地建起,由一个人主持设计,用短 短五年建成的历史奇迹。
1 建筑界的毕加索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即巴 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 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 吸取勒·柯布西耶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 的、具有巴西特色的、自由的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Oscar Niemeyer·作品 他的建筑体现了艺术结合方式和技巧间的协调与 匀称,会聚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构造,传达了一种 存在精神和探索奇妙变化的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飞翔在美洲上空的巴西利亚
C ONTENTS
1
背景介绍
2巴西利亚简介源自3规划建设4
城市全貌
5
分析思考
背景介绍—— 巴西的首都迁移
巴西利亚概况简介
自然环境 巴西利亚地处热带,由于当地海拔较高 (1161 米),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 平均温度在22C 左右,且位于马拉尼翁 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水 源丰富。市区内地势平坦,土质优良, 地质构造稳固。
在城市建设中的缺陷
? 在巴西利亚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热闹的地方是公共汽车站。因城市尺度 主要以车行尺度标准建立的。没有车,你就寸步难行,它似乎没有考虑 太多人行的道路
? 巴西利亚就像世界上其它城市一样,不可避免的每天堵车,缺乏停车场, 同时成为了世界上行人安全最不受保障的城市
? 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 能区域过于冷清,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
据说,设计师卢西奥·科斯塔仅凭画在 信封背面的一幅草图和寥寥几段文字 说明就一举赢得了全国性的竞标大奖。
卢西奥·科斯塔
? 方案比较
规划内容
? 1957 年巴西政府从26个设计方案中 选定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 为飞机型的蓝图
? 十字是将两条主要干线交叉在一起, 因为要符合巴西利亚的地形,就把 其中的一条变成弯弯的弧线,十字 架就变成一架大飞机的形状十字架 就变成一架大飞机的形状
? 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 温 17.7 ℃.年均降水量1600 毫米,雨 季集中于10 月~翌年4月
? 其城市设计独树一帜,建筑风格多 彩多姿,融世界古今多种建筑艺术 于一体,集各种建筑风格于一城, 故有 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的美称
规划布局的背景
? 巴西利亚被建成飞机形状,是为了充分展现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隐喻着 巴西正在起飞—— 飞速朝前发展
? 为解决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经济比较发达,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 市,带来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及医疗条件下降等的弊端
? 1957 年巴西政府曾向全世界招标,征求设计方案,随后邀请世界上众多 著名的建筑大师组成评选委员会,从26 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 塔教授的平面布局为飞机型的蓝图,他的作品是从十字架上得到的灵感
? 巴西利亚的规划,用地分工明确,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 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以人的生活环境
? 巴西利亚的定位不包括商业之都,所以看不到商铺,只有专门规划的超市区, 没有喧嚷和豪华的消费场所
? 住宅只限七层以下的低楼,而且底层不做居住用,供儿童下雨时继续玩耍.楼 房之间距离比较大,谁也挡不着谁的视野
一个乌托邦的噩梦:
1.城市形象刻板,过大的空间尺度缺乏亲和感。 2.完全的按功能分布,使城市没有真正的市中心。 3.极度追求平面构图效果牺牲了城市的许多基本功能,造成了城市用地构成比例失衡。 4. “超级小区”没有实现创始者的初衷,和睦相处的“超级小区”变成了“精英住区”。
二、小结
1987 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最年轻城市。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虽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还是有很 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卫星城建设。我国正处在城市发展建设的高峰时期,应该避免 采取“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而选择建设卫星城的模式,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使得城市 平衡发展。巴西利亚纯粹的功能分区所带来问题使我对现在我国有些城市把居民迁到远郊 区而在市中心大建高级写字楼和其他商业性建筑感到一些担忧。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要全方 位的把握,不能仅仅追求平面的规整而忽略了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生气。尤其不能把规划 当作个人的秀场,人工的纪念碑,要有规划师应有的职责感。
规划布局
? 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 连接,工业区为全国交通中心,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和沿海各大城市。 铁路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城市。南郊设有国际机场,郊区各城镇主要分 布在人工湖以北
城市居住区与工业区
城市道路交通与绿化
规划实施的优点
? 工业区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 、 建筑材料等工业发展较快 。以工业区为核心,如飞鸟展翅的两翼,是两侧 各长达5公里的城市居住区,居住区是由一连串统一而又稍有变化的街坊 所组成
生活概况 巴西利亚市区人口约70 万左右,卫星城 人口150 万。人均绿地120 平方米,城 市拥有家庭游泳池25000 个,汽车每 两人一辆,每123 人就有一名警察。
? 巴西利亚是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 市
?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 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 海拔1100 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 千米,南距圣保罗865 千米.周围有8 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这个城市规划人口50 万,用 地约150 平方公里,两条相互 垂直的主轴线在城市中心交 叉,形成传统的“十”字型 空间结构。一条轴线由火车 站起,自西向东长达8.8km , 通过林荫大道把公共建筑串 联起来;另一条轴线长 13.5km ,由北向南呈弓形, 作为居住用地的结构轴线。
城市总平面布局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和建筑布局完全从政 府机关办公和居民生 活方便出发,强化了 首都政治、行政管理 中心的职能。城市的 整体造型宛如一架凌 空欲飞的巨型飞机, 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 发展、高速起飞的发 展中国家飞机之外的 地方是它的卫星城。
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 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 中心
规划实施的优点
? 绿化到位,每个“方街”都由一条由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组成的绿化带 环绕;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广场、建筑物门前、私人庭院,到处是花草树 木。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园林
巴西利亚建成后全貌
巴西利亚的广场
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
国会大厦
巴西利亚大教堂
巴西利亚国家博物馆
建筑者设计师自己的纪念馆
? 单纯追求纪念性,忽视了功能,其结果是“好看而不好用”,低收入户 被赶到城外的贫民区,高收入户责另在郊外风景区建造小别墅,超级小 区的巨户多数是中间偏上的“精英”阶层
评论与小结——“未来之城”与“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
一、评价
巴西利亚是对《雅典宪章》“功能城市”的最好体现。
未来之城:
1.城市规划设计相对合理,各个区域划分清晰,功能齐全 。 2. 城市极其整洁、干净,绿化覆盖率极高 。 3.宏观性与纪念性反应明确。
规划建设—— 设计师与方案确定
巴西利亚市原本是荒无人烟的荆棘之 地。上世纪50 年代,巴西政府为开发 中西部地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第三次迁都。1956 年数万名劳工开进 位于巴西中西部地区一片稀疏草原, 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库切克总统的雄 心壮志给了巴西设计师奥斯卡·尼梅尔 以施展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