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林蛙我们对其都不陌生,有润肺养阴、健脑益智的功效,是集药用、食用、保健为一体的蛙种。

由于其本身的药用功效,遭受到大量的捕捉,导致它的数量愈发稀少,而市场对于其需求又极为庞大,所以很多的人开始人工养殖林蛙,那么林蛙该如何养殖呢?一起来看看吧。

1、搭建养殖场地林蛙喜欢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对于养殖环境无特别的要求,可利用一闲散空地搭建养殖场地。

最好是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也可利用河水、井水和自来水。

在搭建时用没有薄膜、网片或者修剪墙将养殖场地围成防逃网,高度在1.5米左右,还要做好防鸟网,顶部要做好遮阴避阳措施,场地中可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进行遮阴保湿。

这样一个适宜林蛙的生存环境就搭建好了,在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cm即可。

2、饲料管理在蝌蚪孵化后,经过50天的左右后即可变为幼蛙上岸,这时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所以这时的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温度适宜的时期,林蛙机会自行捕食。

将虫类均匀撒在养殖场地的四周地面,要另外生长快速,必须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现在饲养一般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而购买会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会自行培育。

黄粉虫可用稻壳、米糠配,蝇蛆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2-3天后即可繁殖出大量的蝇蛆,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而且数量大。

3、养殖管理在每年四月时在养殖池中投放足够的蛙卵,在孵化后后要注意养殖密度,每平米建议不超过2000尾,在蛙卵孵化期,要注意水质的清新,及时换水。

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如果消毒使用的是石灰粉或其他药剂,要在10天后等毒性消除后,在开始孵化,以免毒性正常蛙卵死亡。

在幼蛙变态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

在饲养时哟注意温度和湿度,高温时及时增加湿度,来到达降温的效果,将湿度保持在70%以上,才能使林蛙能正常的呼吸,在养殖场地可安装喷灌设施,方便增湿。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养殖场建设•种苗培育•饲料与营养•疾病防治•养殖管理•收获与加工•技术展望与市场前景目录养殖场建设01CATALOGUE选择远离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污染源的地方,确保养殖用水不受污染。

远离污染源地理环境水源充足利用山区、林地等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林蛙的生态习性,提高养殖成功率。

选择靠近清洁水源的地方,保证林蛙饮水和生态养殖的需要。

03场址选择020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养殖池,如水泥池、土池等。

养殖类型根据养殖规模和生产需要,设计合理的养殖池面积,确保林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养殖面积确保养殖用水清澈、无污染,符合林蛙生活习性要求。

水源和水质养殖池设计物理防逃建设防逃网、防逃墙等物理设施,防止林蛙逃逸。

化学防逃使用化学药物,使林蛙对养殖场产生依赖性,减少逃逸。

防逃设施建设种苗培育02CATALOGUE选择健康无病、体质健壮的成蛙作为种蛙,避免近亲繁殖。

亲蛙选择与培育亲蛙选择为种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植被丰富等。

培育环境合理投喂饲料,如昆虫、蚯蚓、蝇蛆等,保持种蛙健康和活力。

饲养管理产卵场所选择安静、阴凉、湿润的地方作为产卵场所,产卵场所可采用人工洞穴或遮阴网等。

卵的收集与孵化及时收集蛙卵,避免天敌侵害,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等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蝌蚪孵化。

产卵孵化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定期更换水或采用循环水系统。

蝌蚪饲养为蝌蚪提供充足的饲料,如藻类、浮游动物等,促进蝌蚪生长。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蝌蚪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蝌蚪培育饲料与营养03CATALOGUE饲料种类与配比如蟋蟀、蚱蜢、蚯蚓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中国林蛙的理想食物。

昆虫类鱼虾类乳鼠类配合饲料如小鱼、小虾等,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对林蛙的生长和发育有益。

如小白鼠、大白鼠等,是林蛙的天然食物之一,能够满足林蛙的生长发育需求。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

因此,中国林蛙的发展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可观。
5、林蛙的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bid)地方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油蛤蟆等。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林蛙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中国林蛙体较宽短,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一对,为于吻部背面,距吻端较近。鼓膜圆形,显著。前肢短而细:指端略尖,指较细长,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明显:第3、4指基部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圆而大,外掌突小而狭长。后肢较发达,拉直前伸,胫跗关节超过眼部;内跖突明显; 趾间蹼呈薄膜状,蹼缘凹;趾长顺序为4、3、5、2、1;第3和第5 趾几乎等长。
● 质量方面
目前,许多人对全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质量提出疑义,他们指出,由于人工养殖林蛙的饵料单一,其营养成分不如野生林蛙。有的人甚至提出,人工养殖的林蛙仅仅适合于食用。但是,根据野生林蛙与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营养成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另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地区野生林蛙蛙油含铅量超标。因此,与野生林蛙油相比,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不但在质量上不差,而且,是无污染的,更安全。
3、中国林蛙的价值
● 药用价值
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养殖是一种常见且盈利较高的养殖业,因其味道鲜美且养殖成本低廉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养殖林蛙的有益指导。

正文:一、选址和养殖环境林蛙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选址时应选择有湖泊、水库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考虑养殖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林蛙养殖场的空气流通,并降低成蛙的死亡率。

二、饲养管理1. 蛙苗的饲养:蛙苗需要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来稳定自身的生长。

从出苗一周开始,初次喂食应以微小的饵料为主,过度大的饵料可能引发蛙苗的窒息。

饵料的选择包括蜂蛹、水蚯蚓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且易于蛙苗消化吸收。

2. 成蛙的饲养:成蛙的饲养要保证饲料的均衡、多样性。

常见的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等。

同时应考虑到蛙类嗜食天性,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并定期整理废饲料。

3.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的水质稳定和清洁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还需监测水质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保证蛙类的生长和生存环境符合标准。

三、疾病防控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需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

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人群过于拥挤栽种引发疾病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操作:准确把握养殖基本技术,比如定时更换水源、定时对底泥进行过滤等措施,以减少疾病来源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蛙类健康体检,注意寻找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蛙类的免疫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四、市场前景林龟养殖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养殖业务。

林蛙的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在养殖成本方面,与其他养殖业相比,林蛙的养殖投入相对较低。

因此,林蛙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林蛙的饲养技术

林蛙的饲养技术

林蛙的饲养技术林蛙又称雪蛤,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经济附加值较高。

那么林蛙要怎么饲养?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林蛙饲养技术吧。

林蛙饲养技术选种采卵选种目前养蛙主要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购。

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养殖户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

林蛙产卵高峰期一般在早晨5~8点,因此捞取蛙卵最佳时间应在上午6~11点。

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春采种卵林蛙一般在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出河,4月中旬到4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秋采种蛙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

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等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收购通过购买种卵、种蛙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也是许多养殖户解决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春季收购种蛙时应注意掌握好雌蛙排卵时间,准备翌年产卵,且须掌握好回捕时间和方法。

运输种卵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无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

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

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产卵方法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意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

林蛙人工养殖

林蛙人工养殖

林蛙人工养殖简介林蛙(学名:Rana ridibunda)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也是人们常见的食用蛙类。

林蛙在许多地方都有人工养殖的历史,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人工养殖林蛙有助于缓解野生资源压力,同时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林蛙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蝌蚪和成蛙两个阶段。

林蛙蝌蚪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而成蛙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林蛙的养殖需要模拟其自然生境,提供合适的水质、温度和饲料,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林蛙人工养殖的养殖技术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选址、养殖池塘的建造、蛙苗的投放、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1. 选址选址是林蛙养殖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林蛙的生长和繁殖。

选址时需考虑到地势、水源、土质、气候等因素,选择平坦的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2. 养殖池塘的建造养殖池塘的建造需要考虑到林蛙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池塘的大小应适中,水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蛙类生长所需的水生态环境。

同时,池塘的底部需要倾斜,以便蛙类在需要时离开水体。

3. 蛙苗的投放蛙苗的投放是养殖的起始环节。

蛙苗的选取应选择健康、活跃、无损伤的个体。

在投放蛙苗之前,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投放后需要适当调节养殖环境,提供足够的饲料和适宜的水温。

4. 饲养管理林蛙的饲养管理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应、水质管理和温度控制等。

合理的饲料供应可以满足蛙类的营养需求;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维持适宜的水质和氧气含量;温度控制则需要根据林蛙的生理需求,保持适宜的水温和环境温度。

5.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林蛙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蛙苗的健康状况、保持水质清洁、合理饲养、定期消毒等。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引言东北林蛙(学名:Rana dybowskii)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属于赤蛙科(Ranidae)。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新鲜食材的需求,东北林蛙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东北林蛙养殖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有意从事东北林蛙养殖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养殖场选择东北林蛙的养殖需要较为湿润的环境,对水质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选择位于山区或有充足水源的地区,以方便供给养殖所需的水源。

此外,应选择拥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的场地,确保养殖环境的舒适性。

池塘建设养殖东北林蛙,需要建设合适的池塘。

池塘的规模和设计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个池塘的面积应在5000平方米以上。

池塘的深度应为1.5米左右,以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栖息环境。

在池塘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底部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池塘底部,以防止底部渗漏和水土流失。

- 水质处理:在池塘建设前,应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符合东北林蛙的要求。

可以通过增加氧气和控制水温等方式来提高水质。

- 养殖设备安装:安装充气管、过滤设备等养殖设备,以方便管理和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节。

种苗选购种苗的选购是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养殖水平和保证个体的质量,选择健康的种苗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购种苗的要点: - 外观:选择外观健康、有充足体态的种苗,体色鲜艳、皮肤细腻的个体,身体无明显伤病。

- 活动情况:观察种苗的活动情况,选择活跃、敏捷的个体,不选择行动迟缓、不爱进食的个体。

- 供货渠道:选择正规的供货渠道,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饲料配制东北林蛙的饲料配制很重要,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提高东北林蛙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饲料配制的要点和建议: - 饲料种类:选择含有必需营养物质的饲料,如虫类、蚯蚓、小鱼等。

可以根据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添加其他营养配料。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需要了解林蛙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1.两栖性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

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

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

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

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

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

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

林蛙在水中产卵,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

产卵场地多是泥质水域,有石块、植物茎秆等残杂物,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0。

蝌蚪期完全生活在水中,林蛙在5℃时开始产卵,蛙卵在水中受精、孵化并发育成幼蛙。

林蛙产卵的最适温度为8-10℃。

水中的溶氧量多少对蝌蚪和成蛙越冬的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不足会使大量蝌蚪及越冬蛙死亡,水深是影响林蛙越冬成活率的关健因素。

当气温降到5-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

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

2、食性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

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

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

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③养殖前景 目前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很好,一直供 不应求的局面。 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 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破坏,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 识,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只有走 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拓宽饲养领域同时也 能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 济收入,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林蛙及产品的需要。 由于林蛙的养殖业发展的晚,技术水平低,养殖效益不 平衡,大部分可利用资源仍在荒芜,生产量不大,难以 大量供应市场。 因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 府的支持和扶持。 因此,人工养蛙具有美好的前景。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②养殖效益 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 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 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 等。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效益:由于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使很多农户有了可靠的致富 项目也使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林蛙及其产品走 上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保健和护肤 美容佳品。 经济效益:哈仕蟆药用历史悠久。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 肺”之功效,常应用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 盗汗咳血等症。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人们生长发 育,所以用林蛙油为主料制成高级滋补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佳品。 哈士蟆油的化学成份复杂,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56.3%,另外还 含有蛙醇,灵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及多种激素。所以林蛙除了人们鲜食以外,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 品种之一。每只雌蛙售价均在3-8元,每公斤哈士蟆油售价 2000-2600元,有些养蛙户年收入有50-60万元以上。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④林蛙分布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林蛙的人工养殖场必须 建设在林蛙的分布区域内,否则难以养殖成功。 中国林蛙的分布虽然很广泛,但主要产区在东北三省。 林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在东部地区向南止于江苏, 西部地区向南止于四川,已有记录的省区有:辽宁、 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 津、内蒙、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等 省。 林蛙养殖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如辽宁的清原、 新宾、桓仁、海城、风城、岫岩;吉林省的舒兰、桦 甸、蛟河、长白、抚松和延吉、通化地区;黑龙江省 的小兴安岭地区如宁安、尚志、武常、牡丹江地区等。 凡是有中国林蛙自然分布的区域,方可以发展林蛙的 人工养殖业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 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 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 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 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 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 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 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 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 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 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Company Logo

2.林蛙特性
林蛙的养殖必须了解它们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 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①林蛙的两栖特性 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 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 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 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 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 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 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 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栖 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 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 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 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 的越冬场所就会死亡。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 越过。
L
林蛙养殖概况
林蛙特性
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
4
林蛙雌性诱变技术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①林蛙养殖概况 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 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 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什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 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食、药两 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 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 使人们对林蛙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资源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 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 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 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 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 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 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