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市场现状前景

合集下载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PPT课件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PPT课件
➢ 原农业部2015 年印发的《到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 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倒逼企业进行改革, 朝着高效施肥方向转化,使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这对新型肥料行业的 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此外,201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化肥 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 年我国 新型肥料使用量占化肥总使用量的比重从不到10%提升到30%,未来新型肥 料使用量占比将继续逐步提升。
新型肥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 (4)匹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型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需同步发展。随 着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施肥方式和施肥技 术越来越多样化,
➢ 如:减轻劳动力的机械施肥、种肥同播等施肥方式,基于飞防用肥的超低容 量(ULV)喷雾施肥方式和技术,用于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 和技术等。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
➢ 新型肥料,是相对于传统肥料而言,采用了新配方或新技术制备的,能够显 著提高或增加肥效的肥料新品种。
➢ 根据市场上常见的产品形式,新型肥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缓控释肥料(主要包括包膜(裹)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类缓释肥
料等)、 ➢ 水溶性肥料、 ➢ 增效肥料(主要包括腐植酸类肥料、海藻酸类肥料、氨基酸类肥料和其他添
➢ (3)以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等需求为导向的肥料生产和供应体系还 需完善。研究和调查发现,市场上已有的复合(混)肥配方总数已从2010 年 的32 000 个减少到8 000 个左右,不能满足现代农作物种类和区域土壤差异 的需求,且大部分复合(混)肥配方增产效果不显著,浪费养分的同时增加 了农户的支出。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
➢ 2000 年以来,我国新型肥料产业蓬勃发展,2015 年以后市场的年增长率均 在20%以上,其中生产厂家每年增加200家左右,新型肥料产量持续走高。

氨基酸叶面肥应用现状

氨基酸叶面肥应用现状

氨基酸叶面肥是一种含有氨基酸类物质的叶面肥类型,氨基酸为有机化合物,施入土中的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进一步分解,为防止氨基酸分解,通常采用叶面喷施方法来保证其肥效。

1 氨基酸叶面肥的作用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作物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氨基酸不仅含有作物所需要的氮素养分而且还能够络合一些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其有效性,比如复合氨基酸中的NH2、OH、COOH与Cu、Fe、Zn、Mn等形成的鳌合物,提高了微量元素进入作物细胞膜的亲合力和利用率,增加了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够有效防治因某种元素缺乏而引起生理性病害;在不需要光合作用的情况下氨基酸可直接参与植物体的蛋白质合成,与使用其它的螯合剂相比,氨基酸作为螯合剂能够使作物有更加显著的增产效果。

某些氨基酸具有明显的生长调节剂功能,有助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且茎叶吸收氨基酸叶面肥后,提高了植物体内蛋白酶的合成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从而能够加速植物体内蛋白合成、促进植株体内新陈代谢、增强叶片光合速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具有明显效果。

还有研究表明氨基酸具有灭菌、杀虫、防病等功能,能够起到农药的作用。

2 氨基酸叶面肥的优点经过多年来在各类作物上的对比试验可知氨基酸类肥料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极为显著,具有如下优点;(1)多种氨基酸混合后的营养效果更好:对多数氨基酸来说,其单施的肥效作用不明显,作用低于等氮量的无机氮肥,而多种氨基酸混合使用的肥效作用比使用等氮量的单种氨基酸或者等氮量的无机氮肥都要高,由此可知多种氨基酸的叠加效应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

(2)肥效快:植物的各个器官可以直接吸收氨基酸叶面肥中的氨基酸成分,使用后短期内即可观察到明显效果,同时氨基酸肥料具有促进作物早熟、缩短生长周期的作用。

(3)改善作物的品质:氨基酸肥料中主要含氨基酸和氨基酸络合物,其中天然有机物占比重较大,因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如粮食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蔬菜中粗纤维减少,花卉的花色鲜艳、香气浓郁、花期长,瓜果类果实个头大、色泽好、甜度增加、耐贮性好等。

液体肥料和叶面肥

液体肥料和叶面肥

叶面肥的种类和用途
叶面肥种类:包 括氮肥、磷肥、 钾肥、微量元素 肥等
叶面肥用途:补 充植物营养提高 作物产量和品质
叶面肥特点:吸 收快见效快使用 方便
叶面肥应用:适 用于各种作物如 蔬菜、果树、粮 食作物等
叶面肥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优点:吸收快、利用率高、见效快、使用方便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对叶面吸收能力强的作物 优点:可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壤贫瘠、养分不足的地区以及土壤水分不足、根系吸收能力差的地区
新型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研发和应用
研发方向: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应用领域: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 技术突破:新型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吸收率 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施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发展现状
国内市场: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国外市场: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技术水平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技术研发:国内外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政策支持:政府对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料利用率
液体肥料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优点:易于吸收 见效快使用方便 节省劳动力
适用范围:适用 于各种作物包括 蔬菜、果树、花 卉等
优点:可以快速 补充作物所需的 营养元素提高产 量和品质
适用范围:适用 于土壤贫瘠、干 旱、盐碱化等不 良土壤条件
液体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施用时间:选择晴天避免雨天施用
提高液体肥料和叶面肥的利用率和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研发新型肥料: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效果。

叶面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叶面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叶细胞对养分吸收速率,比根细胞要慢得多, 各种养分吸收速率不同。几种元素的吸收速率。
氮 几十小时之内 磷 7~11天 钾 1~4天 钙 4天 镁 1小时
四、影响叶面吸收养分的内外在因素
(—)叶片: 1、叶片角质层厚度; 2、叶片代谢活性; 3、叶龄 ; 4、叶片细胞质外体中离子浓度(物质透性的原动 力为扩散作用)。
喷施液体中性左右最好
表面张力在33~39达因/厘米
高级叶面肥可以降低到20达因/ 难移动
N K Na P Cl S Zn Cu Mn Mo Fe B Ca
中性小分子最易吸收 离子价数越低,越易吸收 电荷越多,越难吸收
三、叶面施肥的优缺点 优点: (—)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运转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气态养分的吸收 叶片可以吸收CO2、O2、SO2、NH3、NOx(N2O、NO、 NO2)等气体。试验表明,牧草场叶片一天吸NH3量达100 – 450 g/ha。大气中SO2或NH3、NO、NO2浓度过高,叶 片过量吸收,导致生长受阻。
气态养分通过叶片正、背面气孔吸收进入植物体。气 孔在叶片上所占面积为整个叶面积的0.5~2.0%,每平方厘 米叶片约有气孔1~2万个。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孔数量 不等,一般作物下表面气孔数量超过上表面。
第一代商品叶面肥特点:
1.固态肥料: 选择可溶性及配伍性较好的无机 盐,研磨,加工,机械混合。
2.通用型: 营养配比设计简单,适用范围较广。 3.价格低廉,易于储存运输。 4.详细规定了产品的使用技术,如时期、浓度
及气候的影响等。
50年代推广应用叶面肥较多的国家是美国、 前苏联、英国等。
LEFFINGWELL系列产品
植物
小麦 玉米 燕麦 向日葵 番茄 苹果

2023年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3年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的进展自然离不开肥料的浇灌,近几年,肥料行业的进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化肥历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0%。

然而,长期以来化肥施用不合理,给耕地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化肥实际利用率不足30%,土壤污染问题严峻,污染事故频发,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其中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耕地患病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伴随着这些问题的消失,新型肥料应运而生。

政策利好新型肥料行业“目前,肥料行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型肥料应当具有利于提高肥料的料率,利于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

同时应当对环境污染尽量小,生长出的作物对人体健康无负面影响等要求。

”周长益在介绍肥料行业进展状况中提到,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

现在化肥总量,氮肥、磷肥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已经居世界首位,实现自给且有余并能出口。

钾肥的生产是世界第四,自给率大幅提高。

其次,基础肥料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高,新建的化肥装置基本实现了向资源地转移。

第三,化肥装置的大型化水平显著提升。

大型化肥生产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大多实现自主化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原料结构调整取得了乐观进展。

磷肥中低品位实现技术进步,增加了磷复肥的原料供应;钾肥中低品位及固体钾矿和难溶性得到了较快进展,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取得了成效;氮肥行业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有所下降,目前综合利用量已经占到了年产生量的30%。

据发布的新型肥料行业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产业蓬勃进展。

截至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新型肥料的年产量已经达到3500万吨,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近9亿亩,促进粮食增产200亿公斤,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此基础上,受政策利好,新型肥料行业的进展前景非常被业内看好。

第一章01叶面施肥发展趋势

第一章01叶面施肥发展趋势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在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牧草、食用菌上施用叶面肥,已成为夺取丰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在我国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人们早已无意或有意地施用叶面肥料。

叶面肥作为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治某些缺素症状的一种施肥措施,已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1940年,美国开始用尿素作为根外追肥并获得成功。

一、叶面对养分的吸收(一)气态养分的吸收:CO2O2SO2NH3NOx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主要是从大气中取得。

当叶表皮上的气孔开放,与大气交换气体时,大气中的CO2会有部分溶解在叶肉细胞表面的水膜中,根据物质扩散原理,在细胞内的CO2含量低时,水膜中的CO2进入细胞。

如人们增加田间大气CO2浓度,完全可以利用叶面能吸收CO2原理,提高光合效率,这也称为CO2施肥。

(二)叶面吸收矿质营养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硼砂、锌、钼、镁等微量元素。

(三)叶面吸收公害物质吸收亚硫酸气体,一氧化碳或氧化剂那样的大气污染气体及矿山等排到空气中,降在叶面上的重金属等等。

当然,植物本身也有各种抗吸收机能和差异。

所以,叶面吸收又和防治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密切联系起来。

二、叶面吸收机理与物质转运叶面即叶片表皮细胞的外面,是角质层和蜡质层,所以从叶面能吸收物质开始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叶面吸收,叶片下面(远轴面)比上面(近轴面)吸收快,而气孔的数目通常是下面比上面多,也有叶片上面没有气孔的。

据试验,从完全无气孔的叶面上同样也透过角质层被吸收。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表皮细胞外壁上又发现了一种“质外联络丝”的结构。

通过试验证明,它也是叶面吸收养分的一条途径。

叶面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向生长中心转移。

这些已用同位素标记给予证实了。

三、叶面施肥的优缺点(一)优点1、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运转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2、解决土壤对养分吸附固定,有效养分低的矛盾。

3、在表土干旱、水分缺乏、养分有效性低的情况下,叶面施肥可以提高有效性4、减少大量土壤施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有机蔬菜市场现状分析

有机蔬菜市场现状分析

有机蔬菜市场现状分析目录一、引言 (2)二、市场规模与增长 (2)三、种植分布与特点 (5)四、生产技术与标准 (8)五、消费者需求与消费渠道 (11)六、总结 (13)一、引言在有机蔬菜市场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对有机蔬菜的接受度和需求较高。

而亚太地区则是最快增长的市场之一,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有机蔬菜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有机蔬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其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到2023年,我国有机蔬菜市场规模已达到显著水平,播种面积达到23029.78千公顷,产量约为81026.58万吨。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智能温室、精准灌溉、生物防治等技术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有机蔬菜更具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一)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1、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球有机蔬菜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全球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现代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膳食安全和健康,因此需要更加优质和健康的蔬菜。

有机蔬菜因其无污染、健康、安全的特性,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

2、地区分布与增长特点在有机蔬菜市场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对有机蔬菜的接受度和需求较高。

而亚太地区则是最快增长的市场之一,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有机蔬菜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摘要】我国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肥料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土壤贫化等问题。

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肥料的使用现状,然后探讨了我国新型肥料的研发现状及种类与特点。

接着介绍了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指出了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型肥料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肥料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1. 引言1.1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肥料的使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肥料使用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达到数千万吨。

肥料的使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肥料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肥料过度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农作物吸收不良,影响土壤质量,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肥料种类单一,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三是肥料的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对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农产品质量。

新型肥料的应用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新型肥料的重要性新型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学配方和研究,新型肥料能够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农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新型肥料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肥料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染物,造成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

而新型肥料的绿色、环保特点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新型肥料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主发表于: 2010-04-24 13:42
你是本帖第172位访问者┊倒序阅读┊只看楼主┊小中大
来源于肥料信息类分类
叶面肥市场现状前景(精心挑选请求加精)
一、市场现状分析
1.产品现状
随着国家对叶面肥产品登记注册时在产品功能的针对性和绿色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再加上几年前“喷施宝”等激素类产品折戟沉沙的教训,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大都开始“返朴归真”,放弃产品“无所不能”的夸张宣传和盲目追求“立杆见影”的功能,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强调对作物所缺营养元素的补充或产品天然成分的抗逆作用;其中国外品牌多以前者为主,如美国欧甘、英国翠康、德国狮马、芬兰长之道和美国的绿芬威等,而国内产品在产品诉求上呈现多元化,即使是同一厂家的产品,往往也既有广谱型又有各种作物专用型的,既有侧重营养元素又有强化抗逆作用的,甚至还有很多产品在宣传上加入了农药的抗病、杀菌功能。

无论从技术、生产、渠道还是政府管制等方面来看,叶面肥行业的进入壁垒都很低。

引用一些业内人士无奈的总结就是:“原药助剂一掺和,不懂技术有效果”,“一根棍子一口锅,顷刻就是一吨多”,“只要我能赚到钱,我陪哥哥上贼船”(中间渠道商惟利是图),“一点小礼一顿饭,绿灯能开一年半”(政府监管部门形同虚设)。

总之,叶面肥市场上产品的现状是功能和分类日趋合理,但产品依然门类过多,良莠不齐,缺乏强势品牌。

2.销售模式、渠道和竞争现状
由于现阶段我国叶面肥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市场秩序相当混乱,基本处于无序竞争,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农民本来就对只有十几年历史的叶面肥产品还心存疑虑,在这种情况下更是茫然而无从选择;而农村经销商也因为对产品知识了解不足和产品市场容量小、中间利润低等因素而对该类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这一现状使得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厂商都允许经销商赊销,结算时采用先货后款的方式,更无力加强对终端的控制;只有少量技术和管理上较为正规、立足于长远发展的企业采用了区域独家代理制,结算方式上要求经销商现款现货,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制,与经销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叶面肥的销售渠道往往以农药经销商为主,而不是化肥经销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叶面
肥产品在外包装体积上无法与传统肥料相比,而与农药相近,这样在储运和柜台摆放时就宜与农药放在一起。

其二,很多销售农药的经销商都曾是农技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深得农民信赖,而农民对叶面肥产品往往更不熟悉,在购买时都需要进行咨询,因而厂商选择农药渠道就比较合理。

其三,传统肥料尤其是大的品牌往往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需要大量资金才能运作,在寻求经销商时也往往要求“门当户对”,包装量较小的叶面肥与农药却都是有少量资金就可以,所以常常搭伴。

3.需求特点与购买习惯
叶面肥作为农资产品的一种,它的消费群体是广大农民,其需求特点与购买习惯包括:
(1)受多年来使用激素类叶面肥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当前我国农民对叶面肥的需求最看重的还是产品使用后的短期外观效果(尽管很多厂家的业务员都试图说服农民不要只关注这一点,但多数地区的农民对此都很固执)。

(2)在关注短期外观效果的同时,农民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也常常由上一年所种作物出现的问题决定,比如05年某地遭遇干旱致使当地果树产量严重下降,那么当地农民在06年购买果树叶面肥时可能就会选择那些宣传具有抗旱功能的产品。

(3)叶面肥的主要市场是经济作物种植区,而在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地区,农民很少购买叶面肥。

而且,很多地区的农民对叶面肥购买动机并不强烈,只有在厂商做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和田间示范后才会愿意尝试。

(4)只有在那些种植观念比较先进、引入了测土施肥观念的地区,农民会在农化人员的建议下按当地作物缺素症状去“对症补肥”,这样的市场适合单一营养元素的产品。

(5)由于多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在购买时非常关注价格,如果价格高于同类产品太多,无论产品宣传得有多好,农民都会捂紧口袋。

(6)在对相同或相近价格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农民最后往往按经销商的推荐去购买,这是因为叶面肥产品种类过多,对叶面肥的功能、特点了解不足的农民们在挑选时容易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这时候就会信任懂点农化知识的经销商。

农民在自己不知该如何选择,同时又因过往的不愉快经历等而对经销商的推荐不信任时,常常参照周围群体(如村里种植大户和左邻右舍)的购买行为而作出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