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课件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两种电荷》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两种电荷》课件(共23张PPT)

8、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 判断,该物体是 (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6、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
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
体的是( C )
A. ①பைடு நூலகம்⑥ C. ①④⑥ B. ③④⑥ D. ②③⑤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7、用丝线吊起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 D ) A.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 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 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 纸屑带上了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 纸屑带上了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负电荷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量 电荷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符号:C 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排斥
(二)原子及原子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 2、元电荷 e =1.6×10-19C 。 3、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的转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奇幻的电现象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电与生活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PPT

1C 1.60 1019 C
/

6.251018 (个)
五、导体和绝缘体
(你知道吗?):在输电导线外层为 什么有一层塑料?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纯水不导电
一、电荷
课堂小结
1、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③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质容易 失去电子,显 正 电性;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质容 易得到电子,显 负电性。
元电荷(e): e=1.6×10-19 C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 电荷量是1C?
解析: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19C,
∴所求的电子个数为:
设计实验: 的塑料吸管,观察实验现象。
②、让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 的塑料吸管,观察实验现象。
橡胶棒与塑料吸管相互排斥。
实验现象:
玻璃棒和塑料吸管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它们带电是不一样的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练习: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小球的相互作 用情况,已知A带负电,则(D )
阅读课本P33第3、4段,了解 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工作过程
1、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2、电子是最小的带电粒子,所带电荷 为1.6×10-19C,摩擦后的玻璃棒带电量 约为10-7C
电荷量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是Q。 2、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人教版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___能__吸__引__轻__小__物__体___,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 可以用___验__电__器____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__两__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__绸__摩擦过的_玻__璃_棒所带的电。 (2)负电荷:用_毛__皮_摩擦过的_橡__胶_棒所带的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排__斥_,
16.小丽同学想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她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拴在细线上带电的 小球B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所示。
(1)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排__斥__。
(2)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_同__种__电__荷__间__排__斥__力__的__大__小__随__两__电__荷__间__距__离__的__增__大__而__减__小_。
检验物体_是__否__带__电___。 (2)原理:_同___种电荷互相排__斥__。
5.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_相__等_,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__显__带电的性质。电荷的多少叫 做__电__荷__量__,它的单位是_库__仑_,符号是__C__。
11.(习题2变形题)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 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个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 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3)如果小球B带的是负电,仍按上述位置摆放, 请在图中画出小球B偏移的大致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3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 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 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 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 个顺序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A. 陶瓷
B . 橡胶
C.铜
D . 玻璃
解题秘方:可借助记忆来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金属均为导体,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
感悟新知
知3-练
4. 有下列六种材料: ①盐水,②石墨,③橡胶,④汽油,⑤陶瓷,⑥铜丝。 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①__②__⑥__,属于绝缘体的是 ③__④__⑤__。 (均填序号)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细水流属于轻小物体,由带电体的 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带上了电荷; 而水流向梳子靠近,可以联想到“带电体吸引轻小 物体”来分析本现象。
感悟新知
1. [中考·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 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2 所 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 球摩擦后__带__电___ ,会__吸__引___不带 电的头发。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感悟新知
5. 验电器
知1-讲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也可
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库),符号为C。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 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力的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五章:15.1两种电荷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五章:15.1两种电荷  课件(共36张PPT)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 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
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动手做一做
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 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 +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 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 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1、笔杆带了“电”——电荷。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3、用摩擦的方式能使物体带 电。
电荷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件 (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课件 (共16张PPT)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 导电的。
三、导体和绝缘体
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水溶液:阴离子(电负荷) 阳离子(正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注:带电的过程就是得失电子的过程(电荷的转移) 那么,前面的丝绸和毛皮分别带什么电? 那么,丝绸与任何物体摩擦物体都带正电吗?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A
B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B)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
课堂小结
摩擦 起电
两种 电荷
导体与 绝缘体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PPT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能吸轻小物体说明 。
带电
<二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带的电一样吗?自然界中 会有几种电荷呢?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做一做:描述所观察的现象
实验分析:
带电体
现象
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
与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
5 、生命的路上,耐心使你获得力量,耐心使你认清方向;耐心使你坦途疾进,耐心使你少遭波浪。寻着古往今来的路,在耐心的帮助下看生 活。
4、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
的毛皮是(A)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 则( )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 能带__负_电 也可能_不__带_电_,丙带__正_电_。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玻璃棒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与橡胶棒
结论
人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
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 电荷 相同 ,或者与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相同 。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带的电荷 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的电荷 叫做负电荷。
二.合作学习:做一做
利用身边的塑料尺、橡胶棒、玻璃棒、气球、 笔杆等模拟如下操作
<一>.摩擦起电
结论:
1.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 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2. 摩擦起电:用 摩擦 的方法使物带电 叫摩擦起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课件.1《两种电荷》课件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课件.1《两种电荷》课件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元电荷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六 导体和绝缘体
课堂练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 ) A.库仑 B.安培 C.焦耳 D.伏特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一.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 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五、元电荷
1.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 子 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纸屑吸 引 起来 B.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起来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 着许多细微脏物 D.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 “噼啪”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练兵
1.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实验室常用来检验 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验电器,它是利用同 种电荷汽油造成火灾.
D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 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小结:
电荷
摩擦起电
正电荷
两种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工作原理
原子结构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元电荷 e=1.6×10-19C
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 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摩擦后 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 吸引 现象.(吸 引或排斥)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 样规定的理由是C(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小实验:
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 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 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 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了电就是摩擦起电.
实验: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
电荷在导体 中定向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皮摩擦后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 根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 -(+)
+(-)+(-) +(-)
正电荷: “+” 3.两种电荷
负电荷: “-”
4.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 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电荷). 用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6.电荷的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
7.电荷在导体间的定向移动.
金属球
+++ 金属杆
金属箔
+ + 金属杆上有了电 荷的定向移动
A
B
A
B
8.原子及其结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 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元电荷:最小电荷.符号e. e=1.6x10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