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一种后期转甲状腺素蛋白
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施丹丽;王和贤【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24)20【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侵袭力影响,并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经5~20 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48 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方法检测细胞CD147及p21 mRNA的表达.结果伴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升高,SW579细胞的生长呈显著抑制状态,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滞留在G1期,CD147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可能通过下调CD147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总页数】3页(P2970-2972)【作者】施丹丽;王和贤【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上海 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上海 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姜黄素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J], 曹一波;于君;马晶;金晨;马亚辉;金纬;丁玉珀;侯英泊2.姜黄素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J], 曹一波;于君;马晶;金晨;马亚辉;金纬;丁玉珀;侯英泊;3.miR-204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 [J], 苏珂;杨旭光4.miR-429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J], 闫亚蕊;张松涛;龚文博;张润方;秦建武5.RBM5-AS1在甲状腺癌细胞中表达变化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J], 梁宝珍;卢顺;张利华;陈雪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姜黄素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姜黄素(Curcumin),又称为二酮二磺基甲烷(diferuloylmethane),是姜黄中的一种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近年来,关于姜黄素的研究逐渐增多,证实了它在多个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本文将介绍姜黄素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功能姜黄素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减少细胞中的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缓衰老进程,并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2.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
它通过干扰炎症信号通路的传递,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临床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3.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对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能力,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性停滞,并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诸多临床研究证实,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促进消化:姜黄素可以通过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改善胃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和吸收。
它对于缓解胃肠道疾病和增加食欲有一定的效果。
5.保护心血管:姜黄素具有降低血脂、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主治基于姜黄素的主要功能,它在以下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作用:1.慢性炎症性疾病: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慢性鼻窦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肿瘤:姜黄素对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它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姜黄素的14种功效与副作用

姜黄素的14种功效与副作⽤姜黄素功效姜黄被⼈类使⽤已有4000多年历史,印度咖哩中黄⾊的来源就是它,在古印度及中国医学都曾使⽤姜黄来治疗发炎性疾病、保护肝脏、⽪肤疾病及创伤,现代医学研究后也证实它主要具有抗氧化及抗发炎的两⼤功能,根据美国知名期刊(J. Am. Chem. Soc.)研究指出,天然姜黄素(Curcumin)的抗氧化能⼒是⽣物类黄酮的2.33倍,维⽣素E的1.6倍及维⽣素C的2.75倍,能帮助⼈体对抗许多疾病,是具有多种功效的草本植物。
姜黄被推荐的14种实证功效1.姜黄的独特活性成分有丰富的医疗价值姜黄萃取物(curcuminoids)中的姜黄素(curcumin )是这⾥的讨论重点,是最具医疗价值的部分,⼤约占重量的3%-5%,虽然不多,却具有⾮常强的抗发炎及抗氧化能⼒,⽬前的医学研究就是使⽤此成分为主,⽽姜黄素单独使⽤时⼈体较不易吸收,因此拜现代科技之赐有许多增强吸收的配⽅,例如结合⼤⾖卵磷脂的Meriva-SR缓释配⽅,添加卵磷脂除了具有健脑益智作⽤,还能提升多达29倍的吸收率。
另外⼀种是添加胡椒素(BioPerine),两种都能增加数倍的吸收能⼒2.姜黄素有护肝效果肝脏是⼈体最多功能的器官,除了能排除各种内外源毒素,也是重要的新陈代谢中⼼,具有产⽣能量、合成营养素等功能,可说是除了⽣⼩孩外,什么都会肝脏因具有优异的再⽣功能,即使受到损害都能⾃⾏修复再⽣,不过当受损达到⼀定程度,便容易引发各种肝脏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癌、肝硬化等)氧化压⼒在肝脏疾病扮演重要⾓⾊,⽽姜黄素因具有特殊抗氧化及抑制NF-kB 转录因⼦的机制,因此护肝效果⽬前已在多则研究中被揭露,具有防⽌多种毒素损坏肝脏的功效(如黄曲毒素(aflatoxin)、铁过量、抗⽣素、酒精、致癌物"硫⼄酰胺"四氯化碳等),但⼤多属于动物及细胞实验。
另外,其它研究也相继发现姜黄素具有抗脂肪肝、逆转因四氯化碳所引发的肝纤维化的效果,但因属动物研究,因此仍待更多⼈体实验进⼀步证实3.姜黄素具有天然的抗发炎成分发炎机制对⼈体来说是⾮常重要的,代表免疫细胞⽩⾎球正在执⾏任务,它能帮助⼈体对抗外来的病菌及帮助修复伤⼝,少了发炎这个动作,⼈体便⽆法⽣存,⽽短期的发炎是有帮助的,但如果外来病菌⽆法移除或痊愈能⼒受到⼲扰,就会演变为慢性发炎现代医学已证实慢性发炎是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成因,包括⼼脏病、癌症、代谢症候群、阿滋海默症及多种的退化疾病,因此对抗发炎是现代医学⽤来治疗疾病的常⽤⽅法,⽽姜黄素的强烈抗发炎能⼒已能⽐拟许多药物,可同时抑制⾝体形成第⼆系列前列腺素及⽩三烯素,还能抑制细胞转录因⼦NF-κB 的活性,对⼤部分的发炎及过敏都有效,但重点是⼏乎没有西药带来的副作⽤4.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Dyspepsia)消化器官是维持⽣命最重要的机能,在吃下⾷物后,所有的养分吸收均仰赖它,就像是⼀棵⼤树的树根,负责吸取营养,让⽣命茁壮但处在这个任何事都讲求效率的社会中,连吃饭这件⼈⽣的享受,也开始快转,让⼈开始狼吞虎咽,暴饮暴⾷,后果就是不仅没享受到⾷物的美味,还常造成肠胃功能失调,引发腹胀、腹痛、嗳⽓、胃灼热等症状。
姜黄素

姜黄素 - 药理作用1.利胆: 本品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8,9】。
静脉注射时, 可减少犬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
但在其整个胆汁分泌周期中, 胆盐、胆红素、胆甾醇排泄的绝对总量增加, 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10】。
2.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8,10,11,12】。
3.其它: 口服5-20mg/kg时, 能抑制肌肉注射20mg/kg5-羟色胺引起的豚鼠胃损害【13】。
对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14】。
【用途】抗菌,解毒【成分来源】姜科植物郁金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块根, ^b姜黄 C.longa L.^c根茎【3,4,5】,^b莪术 C.zedoaria (Berg.)Rosc ^c根茎【6】, ^b天南星科植物^b菖蒲 Acorus calamus L.^c根茎【7】。
姜黄色素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黄色色素,主要成分为姜黄素,约为姜黄的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
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在碱性时呈红褐色,在中性、酸性时呈黄色。
对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着色性强(不是对蛋白质),一经着色后就不易退色,但对光、热、铁离子敏感,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
姜黄素主要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其使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另外,在熟肉制品、罐头等食品生产中还常用萝卜红、高粱红、红花黄等食用天然色素作着色剂。
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萝卜红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高梁红最大使用量为0.04%;红花黄为0.02%。
姜黄素前列腺癌细胞杀手咖哩中含量丰富搭配化学治疗效果佳咖哩含量丰富的「姜黄素」,初步研究发现它有辅助化学治疗、打击前列腺癌细胞的功效。
台大医院泌尿部主治医师蒲永孝发现,姜黄素可以打破癌细胞的「防火墙」,帮助化学药物长驱直入癌细胞,迎头痛击。
ruixi-姜黄素-甲氧基 转铁蛋白-四氢姜黄素 Tf-THC T7-ROD-阿霉素

姜黄素-甲氧基/转铁蛋白-四氢姜黄素Tf-THC/T7-ROD-阿霉素姜黄素甲氧基水解及酚羟基酯化方法:用盐酸水解姜黄素甲氧基获得姜黄素水解物(HCur);用丁二酸酐酯化姜黄素酚羟基获得姜黄素酯化物(ECur);用姜黄素(curcumin)、HCur和ECur进行实验性,测定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含量,同时测定肝素化血浆总脂解酶(post heparin total activity,PHTA)、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①姜黄素能降低TC、TG、LDL-C和MDA含量,升高血清HDL-C含量,提高PHTA 活性.②HCur能降低TC、LDL-C、TG和MDA含量,能提高PHTA与LPL活性.③ECur 具降LDL-C作用.结论HCur可降低肝脏和血清脂质及血清MDA含量,尤其能提高TG代谢相关酶活性,而ECur仅能降低LDL-C含量,其他活性均不显著,提示姜黄素结构上的酚羟基在降血脂中起作用.产品名称:姜黄素-甲氧基状态:固体/粉末/溶液产品规格:mg保存:冷藏储藏条件:-20℃储存时间:1年用途:科研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产品名称:转铁蛋白-四氢姜黄素 Tf-THC状态:固体/粉末/溶液产品规格:mg保存:冷藏储藏条件:-20℃储存时间:1年用途:科研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产品名称:T7-ROD-阿霉素状态:固体/粉末/溶液产品规格:mg保存:冷藏储藏条件:-20℃储存时间:1年用途:科研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相关产品: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米托蒽醌TPGS-MTO 金刚烷氨基丙烯酸酯-紫杉醇聚乙二醇-姜黄素Gal-HSA-RA海藻酸钠-道诺霉素环丙沙星-聚氨酯聚多肽-阿霉素ELP-DOX三苯基膦盐-顺铂喜树碱-二硫键-接伊立替康CPT-ss-Ir三苯基膦盐-紫杉醇三苯基膦盐-喜树碱生育酚琥珀酸酯-紫杉醇小分子Mdm2拮抗剂-四价铂油酸-阿霉素聚乙二醇-苯甲酸雌二醇大分子聚苹果酸-羟喜树碱PMLA-HCPT纳米羟基磷灰石-地塞米松葡聚糖-阿霉素DEX-DO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姜黄素PSA-Cur瑞禧WFF.2022.12。
姜黄素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姜黄素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姜黄素还具有许多其他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黄素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姜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是指抵抗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和慢性疾病。
姜黄素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其次,姜黄素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身体对感染、损伤或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包括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牙龈炎等。
研究还发现,姜黄素能够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炎症的解析和修复。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指异常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其生长和扩散能迅速占据正常组织空间,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对多种类型的肿瘤起到抑制和防治的作用,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姜黄素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入胰岛细胞,降低血糖的水平。
研究还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脂肪合成和脂肪的积累,降低血脂的水平。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姜黄素具有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后,姜黄素还具有抗感染和抗菌作用。
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抗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姜黄素能够发挥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效果。
综上所述,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血糖和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以及抗感染和抗菌等多种作用与功效。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姜黄,是指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姜黄素,它是当前极为热门的天然草药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姜黄自古以来在中医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发现了姜黄的多种功效与作用,被誉为"天然的生物药库"。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姜黄具有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是指抑制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害的能力。
姜黄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帮助细胞修复,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
此外,姜黄还可以提高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减缓老化过程。
其次,姜黄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免疫反应,但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第三,姜黄具有抗肿瘤作用。
姜黄素在体内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癌细胞凋亡,阻断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如PI3K/Akt、NF-κB、Wnt、MAPK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
第四,姜黄具有抗菌作用。
姜黄素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抗耐药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代谢和繁殖,从而达到抑制菌株生长的效果。
第五,姜黄具有降脂作用。
姜黄素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合成和脂肪堆积,同时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有效改善血脂异常症状。
最后,姜黄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姜黄素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
姜黄素,又称为姜黄素、姜黄素、姜素、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化合物,是姜黄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姜黄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
首先,姜黄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其次,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保护细胞健康。
此外,姜黄素还被认为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另外,姜黄素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增强免疫力。
那么,姜黄素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姜黄素可以通过食用姜黄、姜黄粉、姜黄提取物等方式摄入。
可以将姜黄加入到烹饪中,煮汤、炒菜时加入适量的姜黄,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还可以获得姜黄素的保健作用。
此外,也可以选择姜黄粉或姜黄提取物作为保健品进行补充。
一般来说,每天摄入适量的姜黄素
对人体是有益的,但也需要注意不要摄入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姜黄素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
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可以通过食用姜黄、姜黄粉、姜黄提取
物等方式摄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姜黄素虽然有益,但也需要
适量摄入,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能够充分利用姜黄素的功效,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黄素:一种后期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多目标疾病修饰试剂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生物工程卓越314041 姓名:陈健学号:201404896 序号:02摘要: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包含各种各样的获得性或遗传性疾病,它们是由有毒的转甲状腺素蛋白聚集体和纤维细胞在全身细胞外聚集所引发的,尤其是在外周神经系统。
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是典型的复杂进展性疾病,同时瞄准多个分子靶的治疗方法也许会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生理上可接受剂量的姜黄素对由体外转甲状腺素蛋白低聚物诱导产生的细胞毒素的保护效应。
这种保护是通过降低半胱天冬酶-3的活性以及结合了免疫球蛋白的内质网固定伴侣的水平实现。
拿具有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的老年小鼠作为模型,姜黄素不仅降低了在胃肠道和背根神经节的转甲状腺素蛋白聚集体沉积和毒性,而且重塑了组织中的刚果红淀粉样物质。
此外,姜黄色通过来自年老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的转基因小鼠的原代巨噬细胞,增强了转甲状腺素蛋白低聚物的内化、胞内运输和降解,表明暴露在甲状腺素毒性中间体的初始吞噬细胞的活化受到了损害。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支持了,姜黄素或者经过优化了的其衍生物,对后期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疾病是一种有潜力的多目标疾病修饰剂。
引言: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作为不溶性淀粉样纤维的积累是许多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包括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FAP)、II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氏病。
在这些疾病中,最后阶段在组织中积聚的物种主要由6–10 nm扭曲β褶纤组成,其中多肽链被按表排列在垂直于与氢键并行的纤维轴方向[1]。
虽然淀粉样纤维已被报道具有毒性[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纤维状低聚物介质是神经变形的主要原因,且它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毒性[3]。
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是一种丰富的血浆蛋白,主要由肝和脑脉络丛合成。
四聚体结构的TTR作为甲状腺激素的载体蛋白和血浆及脑脊液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
细胞外的TTR 聚集和沉积引起了炎症和氧化损伤[5]、钙稳态破坏[6]、细胞外基质重塑[7]、热休克反应和内质网(ER)应激途径的激活[6,8],包括普通分子参与者和情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当地淀粉样变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病,在许多特征方面类似。
FAP是一种致命的神经变性失调症,以聚集体和TTR突变形式纤维在胞外的沉积为特征,尤其发生在外周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中枢里。
虽然最常见的TTR突变导致FAP在30号位的缬氨酸被甲硫氨酸取代(TTR V30M),已有超多100种的淀粉样TTR变体的描述。
TTR基因的不同类型的突变与不同的发病年龄、疾病的外显率,临床表型、预后及临床结果有关[9]。
除了家族性TTR相关的淀粉样蛋白形式,老年全身性淀粉样变性(SSA)是非遗传性,是由典型的野生型TTR淀粉样蛋白在心脏沉积而导致的较晚发病的TTR淀粉样变性,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和最终死亡[10]。
通过对化合物库的筛选和流行病学资料的组合查阅,许多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被认为是对抗淀粉样变性的有效治疗和预防试剂。
最近的研究中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一些小分子,特别是天然来源的多酚,在多步淀粉样蛋白级联中,不对单一靶作用;相反,他们似乎抑制/重定向淀粉样蛋白分子动力学的不同步骤,还可以调节发生了淀粉样沉积的细胞核组织生物学[11,12]。
这在这些多酚里,姜黄素,从姜黄中分离出的一种天然来源二芳基庚酸,被发现能够调节齐聚和几种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形成,包括TTR[12,13]、α-突触核蛋白[14]和淀粉样蛋白[15]。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被建议在各种慢性病症中发挥保护作用,例如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变性疾病[16]。
此外,姜黄素能有效地螯合与淀粉样相关的金属离子,如Fe2+、Zn2+ 和Cu2+,它们可以减少体内淀粉样蛋白聚集或氧化性神经毒性[17]。
此外,姜黄素在中国和印度草药医学中作为治疗剂被广泛用,而且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所认定的“公认安全”。
在姜黄素被高度消耗的印度,进行的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儿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世界所报道的[18]。
这些现象同姜黄素在体外解体TTR淀粉样纤维[11]、激活促进淀粉样清除先天免疫系统[19]的发现一起,促使我们探讨加入姜黄素在FAP的晚期小鼠模型中的作用。
结果,姜黄素可以减少内质网应激以及在暴露于TTR聚集体的情况下,保护死亡细胞免进入凋亡信号通路。
我们将RN22细胞暴露在无或者存在一系列浓度的姜黄素中形成的TTR低聚物中,研究了姜黄素对由TTR 聚集体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正如由先前工作[6]所预期的那样,不具有可溶性的TTR低聚物引发了BiP在细胞内的数量明显增加,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中枢调节因子[20]显示出细胞毒性(图1)。
作为强烈的对比,当相同数量的在姜黄素的存在下形成的低聚物被加入到RN22细胞时,我们并没有观测到此种效应,这表明这些物质比未经处理的低聚体介质毒性要少(图1)。
此外,将细胞单独暴露于姜黄素中(达到11 μM)并不干扰本测试中BiP在一系列使用浓度中的表达。
图1:姜黄素抑制了内质网伴侣BiP激活的TTR低聚物依耐性。
(A) 从Schwannoma细胞中提取出的抗BiP蛋白印迹,这些细胞暴露在可溶性的TTR Y78F (TTR) 中,或者是TTR Y78F低聚物(低聚物) ,或者是经姜黄素提前处理了24个小时的TTR Y78F 低聚物中(在细胞培养基中,蛋白质的最终浓度为2 μM,姜黄素为0.001–11 μM)。
同时,使用最高浓度姜黄素单独培养细胞(姜黄素11 μM)。
(B)条形图是数据的量化,以 ± SEM的平均值表示。
此外,通过在Schwann细胞株中,进行一个标准的半胱天冬酶-3检测,我们研究了TTR 聚集介质的毒性。
不同于可溶性的TTR,TTR低聚物诱导了RN22 细胞里半胱天冬酶-3极大的活性,预示了细胞的损伤以及进入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另一方面,将细胞暴露在经姜黄素处理过的低聚物中,导致了半胱天冬酶-3活性的降低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图2)。
另外,当细胞单独用姜黄素(11 μM)培养时,并未观测到酶活性的显著改变(图2)。
图2:姜黄素减少了与细胞外TTR低聚物有关的半胱天冬酶-3活性测量了Schwannoma 细胞中半胱天冬酶-3的活性,这些细胞被暴露于可溶性TTR Y78F (TTR)中,或者是TTR Y78F 低聚物(低聚物),又或者是经姜黄素预处理(与图1中的条件一致)了24小时的TTR Y78F 低聚物中(**p < 0.01; ***p < 0.001; N.S. = non-significant)。
对姜黄素在后期FAP老鼠模型中的评价鉴于以上所描述的具有前景的数据,以及相关的体内和体外研究的文献[12,13,21],我们利用后期FAP 小鼠模型来代表在Hsf-1杂合子背景下的人体TTR V30M变体的淀粉样变((hTTR V30M/Hsf)[8],研究了姜黄素的膳食补充剂对TTR淀粉样蛋白形成的效果。
HSF-1的表达障碍导致了在数个组织内非纤维TTR沉积广泛和过早沉积,包括胃肠道及周围神经系统。
在小鼠第3到第6个月的时候,非纤维TTR 物开始累积,并逐渐演化成刚果红材料,尤其是在小鼠12个月大的时候。
因此,用于测试新的针对不同阶段的病理的治疗策略与小鼠模型是高度相关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评估姜黄素对晚期疾病的效果,在其组织中,非纤维TTR与双折射刚果红材料并存。
方案设计、药物剂量和终点的选择是基于来自先前研究的信息[13]。
正如预期的那样,姜黄素在老年小鼠体内的耐受性很好,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可观测的副作用。
在经姜黄素处理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间动物间,并无观测到体重或者死亡率的改变。
此外,在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的肝区域里进行的形态评估中,并未观测到组织学异常(数据未展示)。
姜黄素与血浆TTR的甲状腺素结合位点结合,提高了它对解离的耐受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姜黄素在体内与TTR结合,从被喂养富含姜黄素饮食的小鼠和标准饮食的小鼠身上,抽取血液,然后用放射性标记的甲状腺素(T4) ([125I]-T4) 培养,且在天然条件下进行凝胶电泳。
通过荧光成像分析可将标记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可视化,,如补充图1中所示。
结果表明,来自经过姜黄素处理的小鼠的样品显示出可观的较少TTR带密度,表明经过肠道吸收以及分布全身之后,姜黄素选择性地和T4竞争同TTR的键合(竞争率41.74%)(补充图1)。
IEF凝胶光密度分析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同未经处理动物身上的血浆TTR相比,姜黄素的慢性补充显著提升了TTR的耐解离性。
姜黄素减少了TTR沉积和缓解了组织毒性血浆里TTR的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扩散来定量,在用富含姜黄素的饮食喂养的小鼠组和控制喂养的小鼠组(556.8 ± 5.1 μg TTR/ml and 556.2 ± 5.5 μg TTR/ml,分别)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添加姜黄素并不影响TTR在肝脏中的合成和在体内的周转。
通过利用SQ-IHC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靶器官,我们分析了补充姜黄素对TTR沉积和组织损伤的影响。
在治疗结束时,小鼠的平均寿命为15.5个月,正如预期的那样,控制组动物在DRG的间质结缔组织、神经元胞体周围展示出广泛的TTR沉积,并且与卫星神经胶质细胞有密切接触[8]。
作为强烈的对比,姜黄素亚慢性的添加抑制了TTR在与脊神经相关联的神经中枢里的沉积,如图3和图4所示。
在胃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图5和图6)。
图3:姜黄素减少了年老hTTR V30M/Hsf老鼠组的TTR的沉积和DRG里的相关毒性。
姜黄素处理的老鼠组(右图;n=12)和年龄匹配控制老鼠组(左图;n=14)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的代表性图片,分析包括TTR、BiP、Fas死亡受体、活化半胱天冬酶-3、NF-κB、IL-1β和DRG里的TNF-α;增大40倍。
条形图:免疫化学组织图像的量化用占用面积的比例± SEM 表示(***p < 0.001)。
这些观察结果受GAPDH信号强度归一化之后的TTR水平的蛋白印迹分析的支持(图4)。
(A)姜黄素处理组(n = 6) 和控制老鼠组(n = 6)的DRG里代表性的抗BiP 和抗TTR蛋白印迹。
(B) 条形图阐明了归一化的BiP/GAPDH和TTR/GAPDH密度量化± SEM (***p < 0.001)。
在整个胃肠道里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尤其是在胃里(图5和图6)。
图5:姜黄素减少了年老hTTR V30M/Hsf老鼠组胃部的TTR聚集体沉积和相关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