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类及超声特点

合集下载

滋养细胞肿瘤健康教育PPT课件

滋养细胞肿瘤健康教育PPT课件

什么是滋养细胞肿瘤? 类型
主要分为葡萄胎、滋养细胞肿瘤和滋养细胞瘤。
每种类型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什么是滋养细胞肿瘤? 发生机制
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及激素因素有 关。
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群体
有过流产、异位妊娠或多次妊娠史的女性。
这些女性需要定期监测以防出现滋养细胞肿 瘤。
滋养细胞肿瘤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滋养细胞肿瘤?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滋养细胞肿瘤? 5.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滋养细胞肿瘤?
什么是滋养细胞肿瘤? 定义
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源于滋养细胞的肿瘤,常见 于妊娠相关的病理状态。
滋养细胞主要负责支持胚胎的生长与发育。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孕妇在产前应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疗成功率。
何时就医?
筛查建议
高风险人群应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如HCG水平升高,需进一步评估。
如何预防滋养细胞肿瘤?
如何预防滋养细胞肿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如何预防滋养细胞肿瘤? 产前护理
对于晚期病例,化疗和放疗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 段。
具体方案需由专业医生制定。
治疗方法有哪些? 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观察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最佳效果。
谢谢观看
重视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妊娠前咨询医生,了解自身情况。
如何预防滋养细胞肿瘤?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英文缩写:PSTT)是一种罕见的由滋养细胞所形成的恶性肿瘤。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发生在妊娠期间的绒毛膜,是一种原发瘤。

PST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研究表明与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介绍PSTT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表现PSTT通常在妊娠后期或分娩后几个月内被发现。

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在临床上,PSTT的诊断通常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分析。

诊断PSTT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活检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病理学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特征。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MRI等也有助于辅助诊断。

治疗目前PSTT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法。

手术是治疗PSTT的首选方法,通过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等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在手术后,化疗和放疗可以帮助清除残留病灶,降低复发率。

预后PSTT的预后与病情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以确定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和随访。

结语在未来,有必要加强对PSTT的病理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PSTT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PSTT的基础知识和信息,以促进对这一罕见肿瘤的认识和研究。

滋养细胞肿瘤化疗PPT课件

滋养细胞肿瘤化疗PPT课件
滋养细胞肿瘤化疗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类和特点 • 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方案 • 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化疗的效果和预后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重要性 和意义,强调化疗在滋养细胞肿 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02
阐述本课件的目的和内容,即帮 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 和掌握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
葡萄胎的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 血、子宫异常增大、妊娠呕吐等。
葡萄胎的治疗通常采用清宫术, 术后需要定期监测HCG水平,
以预防恶变。
恶性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是一种恶性肿瘤, 与葡萄胎不同,它具有浸润和 转移的能力。
恶性葡萄胎的症状与葡萄胎相 似,但通常更为严重,包括大 量阴道出血、腹痛、盆腔肿块 等。
恶性葡萄胎的治疗通常采用化 疗和手术切除,同时需要密切 监测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
预后和生存率
预后评估
根据治疗效果、影响预后的因素 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患者 的预后情况。
生存率统计
统计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生存率, 以评估化疗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经验和成果
化疗方案的发展
从单一药物到联合用药,化疗方案的 不断改进提高了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 效果。
临床试验的贡献
大量临床试验为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提 供了科学依据,证实了多种化疗方案 的有效性。
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随着化疗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滋养细 胞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减少化疗副作用
新型化疗药物和剂量的优化,有效减 轻了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对未来研究和治疗的展望

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中间型滋养细胞增生旺盛
细胞形态单一,多数为单核,胞质丰富 ,边界清楚,淡红色,体积大于细胞滋 养层细胞。 大部分胎盘催乳素(HPL)阳性,少部 分HCG阳性
PSTT
病理号:95628 患者,女,29岁,“绒包块
临床诊断:绒毛膜恶性肿瘤 病理诊断:?
大体形态
子宫肌壁间见一境界清楚的结节, 灰白、蓝紫色,出血坏死明显。
组织形态
绒毛组织向子宫肌层浸润生长
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有异型性
可见出血坏死
病理诊断:
侵蚀性葡萄胎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鉴别诊断:
绒毛膜癌
choriocarcinoma
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
完全性水泡状胎块
部分性水泡状胎块
葡萄胎组织形态:
绒毛间质高度水肿 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
滋养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完全性水泡状胎块
部分性水泡状胎块
侵蚀性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组织形态:
水泡状绒毛或坏死绒毛
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和异型性比良性 葡萄胎显著
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组织形态:
瘤组织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 和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 明显,核分裂像易见
出血坏死明显
癌组织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
PSTT组织特点: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及超声特征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及超声特征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及超声特征引言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级和特征分析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鉴别诊断。

本文将介绍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以及其在超声图像中的特征表现,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滋养细胞肿瘤可以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细胞学特点进行分级。

目前常用的分级系统包括WHO(世界卫生组织)分级和Enneking 分级系统。

其中,WHO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指数和细胞异型性等指标进行分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Enneking分级系统则根据肿瘤的良性或恶性程度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进行分级,分为良性、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

超声特征超声成像在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可以辅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长方式。

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特征良性滋养细胞肿瘤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界限清晰、形状规则的肿块。

其内部呈均匀回声,在增强血流显示中血流信号不显著。

局部混杂钙化也可以见到,但是较少,并且呈高回声。

低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特征低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边界稍不清晰的肿块,形状不规则。

其内部可见回声不均匀、结节状水性区域,有时也可见到钙化灶。

增强血流显示中血流信号呈低度强化。

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特征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边界模糊或不规则,形状不规则。

其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时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

增强血流显示中血流信号呈明显强化。

结论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级及超声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超声成像,医生可以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内部回声以及增强血流情况,辅助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超声成像仍然是一种辅助性检查方法,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reference: XXX)。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疾病诊治原则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疾病诊治原则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疾病诊治原则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指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

临床罕见,占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1%~2%。

多数病灶局限于子宫内不发生转移,预后良好。

病理大体检查见肿瘤可为突向宫腔的息肉样组织,也可侵入子宫肌层或向子宫外扩散,切面呈黄褐色或黄色。

镜下见肿瘤几乎完全由中间型滋养细胞组成,无绒毛结构,呈单一或片状侵入子宫纤维之间,仅有灶性坏死和出血。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部分肿瘤细胞HCG和人体胎盘生乳素(HPL)阳性。

临床表现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生育期年龄,绝经后罕见,平均发病年龄为31~35岁。

可继发于足月产、流产和葡萄胎,但后者相对少见,偶尔合并活胎妊娠。

症状多表现为闭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月经过多,体征为子宫均匀性或不规则增大。

仅少数病例发生子宫外转移,受累部位包括肺、阴道、脑、肝、肾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一旦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诊断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

确诊靠组织学诊断,可借助刮宫标本做出诊断,但在多数情况下需要靠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才能准确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有以下三种。

1.血清HCG测定血清HCG测定多数呈阴性或轻度升高,HCG水平与肿瘤负荷不成比例,无评估预后的价值,但检测HCG游离亚单位常升高。

2.HPL测定血清HPL测定一般呈轻度升高或阴性,但免疫组织HPL 测定通常为阳性。

3.超声检查B超检查表现为类似于子宫肌瘤或其他滋养型细胞肿瘤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子宫血流丰富。

临床分期和高危因素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分期采用FIGO分期中的解剖学分期法,但预后评分系统不采用FIGO制定的评分系统。

一般认为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相关的高危因素为: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指数>5个/10HPF;②距先前妊娠时间>2年;③有子宫外转移。

处理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原则是切除一切病灶,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

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进展

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进展

β-HCG(IU/L)
正常月经妇女 212 正常绝经妇女 100
<50(99.5%) <50(81.0%)
<15(99.5%) <15(86.0%)
医学ppt
14
正常产后,流产后及葡萄胎后hCG转阴
类别
HCG转阴的时间
正常产后 流产后 葡萄胎治疗后
1-3W 1-3W左右(宫外孕1-5W) 3-12W左右
饮食中胡萝卜素及动物脂肪的缺乏 妊妇年龄过大 葡萄胎妊娠史 自然流产史
医学ppt
5
葡萄胎妊娠的处理:
1、葡萄胎组织的清除: 一经确诊,应及时清除。对<12周的子宫应尽量一次 清除干净。
2、黄素化囊肿的处理: 3、预防性化疗:
医学ppt
6
葡萄胎恶变及恶变高危因素:
大多数葡萄胎可经清宫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侵蚀性葡 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率约为10%-20%。
子宫肌层未见明显局灶性病变 肌层疏松,回声 血流增加明显 血管扩张
Ⅱ型:血窦型 子宫肌层内不均质包块,含囊,条状
无回声区,区内被血流充填 Ⅲ型:水泡型 子宫肌层内局灶/蜂窝状无回声区 区内无血流着色,但周边血流丰富 Ⅳ型:实质型 子宫骨层内境界清晰/回不均匀
实性光团,无液性暗区,肿块内
血流稀少,但周边血流丰富
存在某些高危因素时,恶变率将明显增加,可达40%-56%。
①年龄:>40岁 37%
>50岁 56%
②血HCG>106IU/L
③杂合子葡萄胎或非整倍体葡萄胎
④子宫体积明显大于停经月份
⑤黄体化囊肿(>6cm)
⑥病理以小葡萄为主,滋养细胞增生活跃
⑦重复性葡萄胎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8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 手术:首选
–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年轻妇女病灶局限于子宫、卵巢外观正常可保
留卵巢
• 术后辅助性化疗:
–仅限于有高危因素者 –首选方案为EMA-CO
9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访
• 同其他滋养细胞肿瘤随访
10
谢谢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概念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 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 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
• 临床罕见,多数预后良好,但少 数可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2
病理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 大体观:
–肿瘤可突向宫腔的息肉样组织; –可局限于子宫肌层内,界限清楚; –也可呈弥漫性浸润、甚至子宫外扩散。肿瘤切面呈黄
4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临床表现
• 仅少数病例发生子宫外转移 • 受累部位包括肺、阴道、脑、肝、肾及盆
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5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辅助检查
• 血-HCG:
–多数阴性或轻度升高 –及肿瘤负荷不成比例,无评估预后的价值
• HPL:
–一般为轻度升高或阴性
• 超声检查:
–缺乏特异性
6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组织学诊断
• 确诊依据 • 大多靠手术切除标本作出诊断,偶可通过
刮宫标本
7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临床分期
• 可采用FIGO分期中的解剖学分期 • 预后评分系统不适用于PSTT • 预后相关高危因素:
–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指数>5个/10HPF –距先前妊娠时间>2年 –有子宫外转移病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类及超声特点
刘建军
一、滋养细胞肿瘤的分类及关系
滋养细胞肿瘤指: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恶葡)和绒毛膜癌(绒癌)。

前者为良性,后二者为恶性。

葡萄胎通过刮宫治疗后绝大部分可以治愈,有15%--20%转成恶性葡萄胎或绒癌,其中尤以小葡萄(0.5-1.0cm以下者)恶变率较高。

绒癌除来自葡萄胎,还可来自流产或足月妊娠后。

二、葡萄胎分几种?声像图特点?
葡萄胎分四种:
1.完全性葡萄胎:子宫增大多大于孕周,宫腔内可见弥漫分布的点条状回声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蜂窝状,宫腔内未见胎儿结构,附件区可见黄素化囊肿。

2.部分性葡萄胎:子宫增大多与孕周相符,胎盘一部分呈蜂窝状改变,可见羊膜腔及胎儿,若胎盘水泡状改变范围较大时,胎儿往往不能存活。

3.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往往被人为是双胎之一为葡萄胎,另一胎为正常胎儿,子宫增大,宫腔内见一完整的羊膜腔,胎儿及胎盘清楚显示,同时另见水泡状回声与胎儿分界清楚。

4.胎盘水泡状变性:子宫增大不明显,宫腔内回声增多结构紊乱,
胎盘内部分区域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多见于稽留流产,不伴有黄素化囊肿。

葡萄胎在彩色多普勒图像上往往见不到血流信号。

三、完全性葡萄胎应与哪些疾患鉴别
1.稽留流产:子宫小于孕周,宫腔内回声杂乱,未见明确胎囊或胎儿结构,如遇有水泡样变者需与葡萄胎鉴别,前者无黄素化囊肿,血HCG远低于葡萄胎。

2.子宫肌瘤退行性变:子宫肌瘤囊性变时,可见多个不规则液性暗区,与葡萄胎近似,需结合临床及血HCG。

3.子宫内膜癌晚期:子宫增大,癌组织坏死液化时与葡萄胎难分,需结合临床,内膜癌无停经史,无妊娠反应,血HCG正常。

四、绒癌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
子宫增大,边界不规则,肌层内可见单个或多发的呈“海绵”样或蜂窝状混合回声区,其内可见五彩斑斓的低速血流,RI<0.4。

附件区可见黄素化囊肿。

五、恶性葡萄胎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
1.弥漫性恶性葡萄胎: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肌层内可见弥漫分布的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内见扩张的血管,血流丰富呈繁星点状或花环状,为低速动脉血流,RI<0.4-0.5。

附件区可见黄素化囊肿。

2.局灶性恶性葡萄胎:子宫边界不规则,肌层见限局性的非均质混合回声区,其内见水泡样结构突向宫腔及浆膜层,甚至穿破子宫,
附件区可见黄素化囊肿,病灶内见明亮的、丰富的五彩斑斓低速血流,RI<0.4-0.5。

六、彩超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要注意哪些?
1.子宫内或宫旁病灶,因病变侵犯程度不同或血管供应范围不同,不同部位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RI)不尽相同,其范围在0.2-0.5甚至0.7,因此检查时,要多做几个部位,以RI<0.5为诊断指标,RI<0.4则诊断更肯定。

2.必须结合临床病史,二维图像及HCG结果,因为恶葡及绒癌缺乏特异性。

3.经阴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经腹部检查。

七、彩超检查在恶葡及绒癌化疗中的重要性
在化疗中通过彩超可了解子宫大小、病灶部位的大小、形态、单发或多发、血流的分布及RI值,附件区黄素化囊肿的大小。

随着化疗的进行,定期追踪观察,可见子宫、病灶及黄素化囊肿几乎同时缩小,病灶血流减少,治疗处RI值升高,而且病灶内不同处RI值不同,RI<0.4的范围缩小,甚至病灶消失。

治愈后子宫正常大小,内膜线清晰,未见病灶,肌层内回声欠均,其血流减少,RI值升高。

对临床用药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彩超在早期诊断、类型分辨、化疗中的监测均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是评价肿瘤的发生、恶变、痊愈、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及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