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朝鲜

合集下载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中朝贸易的影响及未来经贸合作模式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中朝贸易的影响及未来经贸合作模式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中朝贸易的影响及未来经贸合作模式1. 引言1.1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中朝贸易的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中朝贸易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中朝之间的贸易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朝鲜半岛的局势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中朝之间的贸易合作,因此中方需要在局势的变化中及时调整贸易政策,以应对不确定性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可能导致中朝贸易面临一系列挑战。

局势的紧张或不稳定可能导致跨境贸易受阻,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贸易战。

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到中方企业在朝鲜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增加经营风险。

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也可能为中朝贸易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和发展,中朝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双方可以在局势变化中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拓展贸易领域,促进经济发展。

中方需要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贸易政策,灵活应对。

双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寻求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中朝之间的经贸合作才能够稳步发展,并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字数:311】2. 正文2.1 中朝贸易现状分析中朝两国自建交以来,贸易一直是双方重要的经济合作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中朝之间的贸易额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主要进行的贸易是朝鲜出口矿产品和农产品,而中国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

双方的贸易合作量占据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相当一部分,对朝鲜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中朝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双方贸易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某些特定产品,缺乏多样化。

其次是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比如制裁措施会直接影响到中朝贸易的发展。

再者是双方贸易规模相对较小,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面对这些问题,中朝双方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对接,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合作水平等方式来推动贸易的发展。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中朝贸易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互利共赢。

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研究

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研究

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研究由于特殊的国家体制,朝鲜在冷战结束后一直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

长期执着于核武器与远程导弹的研发,使朝鲜不断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国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然而,朝鲜经济始终没有出现许多西方国家预期的崩溃,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说明其经济体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内在的成长动力。

尽管朝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对外经济合作依然对朝鲜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于朝鲜半岛事务和朝鲜问题的研究中,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鲜“与世隔绝”的封闭体制造成无法获得具体的资料、数据。

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朝鲜。

本文试图结合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梳理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的历程,分析其呈现的整体特征、采取的主要合作方式、涉及的产业领域,并以中朝罗先经贸区和开城工业园区这两大经济特区为例,对朝鲜对外经济合作进行整体评估和前景展望。

从理论上看,“主体思想”、“先军政治”和“金日成金正日主义”是朝鲜独特的国家发展指导思想,也是朝鲜经济与对外经济合作的核心指导理念。

“主体思想”明确要求朝鲜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对外经济合作也更多地需要落实对于朝鲜“自立的民族经济”的支持作用。

“先军政治”要求优先发展国防经济,以“苦难行军”的精神来发展经济,对外经济合作也优先服务于军事。

“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延续了“主体思想”和“先军政治”的精神,朝鲜政府据此提出了经济建设与“核武力”并行的路线,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比较之下,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解释朝鲜对外经济合作时,存在着先天不足。

因为朝鲜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严格封锁的经济数据,限制了以市场为前提的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力。

所以,从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角度去考量,能够更深入理解朝鲜对外经济合作运行的逻辑。

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可以为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提供比较性的视角,从国际视野审视朝鲜对外经济合作的局限性。

中朝经贸合作的现状

中朝经贸合作的现状

中朝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历史上中国对朝鲜在语言,文化以及政治经济领域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十分友好的感情,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让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了更深厚的中朝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友谊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含义,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新的发展,两国在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更趋活跃,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05年10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朝鲜,中朝两国首脑为深化双边经济关系,确立了“推进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共识,由于朝,韩合作位于双方边境的开城工业园区已粗具规模,中朝经贸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明显落后于韩,朝之间的南北经济合作,尽管目前看中国仍然是朝鲜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但是中朝之间传统的经贸关系正受到来自韩国的强烈挑战,如何不断加强中朝之间的贸易合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朝经贸合作现状新中国与朝鲜的经贸合作始于1950年,1959时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1584亿美元,1966年时翻了一番,达到2.322亿美元,但从1967年之后开始逐年下降,1969年仅为0.9215亿美元,从1971年起又开始回升,到1976年达到4.95亿美元,1980年达到6.7亿美元,此后整整10年,双边贸易额一直在5亿美元左右徘徊。

从1991年开始,中朝贸易额出现上升趋势:1991年,中朝贸易额为6.11亿美元,1992年达到6.96亿美元,从1992年两国政府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取消政府间记账贸易后,中朝贸易曾一度增至1993年的8.9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后,受朝鲜经济面临暂时性困难等影响,中朝贸易连年下滑,1999年降至3.7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中朝两国贸易的发展也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03年至今,几乎是单边上扬,连创新高,截至2007年底,中朝贸易进出口额为1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中国对朝出口1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对朝进口5.83亿美元,同比增加24.7%,8年间年均递增超过20%。

朝鲜投资指南

朝鲜投资指南
投资本身不需要任何部门批准,只需要和会社意向一致即可。经营中所需要的进出口配额,也由会社负责。
大陆边境地区对朝经贸官员称,朝鲜尽管有经济管理部门,但基本上不起作用。他们一年会来中国一两次,但很少和对等的大陆经贸部门联系,而是由认识的中国企业负责接待,并带走大量礼品。
法律也是如此,在朝鲜投资基本无法可依。
朝鲜投资指南
近年来,朝鲜一直摆出发展经济的姿态。新鸭绿江大桥的即将修建、5月初金正日访华,似乎都释放了有关投资朝鲜的利好消息。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比利好消息和姿态更重要的,是对朝鲜的管理机制、基础设施、金融状况、官僚运行规则、腐败程度以及投资风险的了解。
无规则的规则
1983年9月,朝鲜颁布《合营法》。此后,一些西方国家和朝总联开始对朝鲜投资。1991年,朝鲜成立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特区。2002年,朝鲜通过《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成立了新义州特区。此后朝鲜陆续制定涉外经济法规至少38种,包括《外商投资法》、《合作法》,并成立多个机构予以管理。
徐先生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遭遇的普遍困境。如果没有电,几乎没有任何工厂能正常运转。就连一些投资海产捕捞的商人,在朝鲜投资兴建冷库之后,才发现因为电力不足而无法制冷。
和许多投资者一样,吸引徐先生最终决定投资的原因之一是,上一个投资者丢弃了大量设备在当地。这些价值不菲的设备都还可以用,看上去稍作投资,就能产生效益。
而朝鲜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也不甚了解。比如认为与之签订合同的中国公司都是大公司,而且都像朝鲜一样有政府做后盾。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来说,无需熟知上述繁琐的法律,只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规定即可:投资者可以在朝鲜的经济特区开办合作、合资和独资企业,但在特区以外的地区投资,必须和朝鲜的会社合作或合资。

朝鲜:不是秘密的投资陷阱

朝鲜:不是秘密的投资陷阱
根据记者的实地采访,罗津港现在的3个码头中,1号码头最小,3号码头最大,水深都只有9米左右。整个港口非常冷清。
朝方介绍,租用1号码头的大连创力集团并未与罗津港或罗先市地方政府签合同,而是与一家朝鲜军方公司进行合作。1号码头原先是化肥码头。中国公司做了些改造后,用来将吉林、黑龙江等省的煤运到中国南方。与走大连港相比,能节省1000多公里的铁路运输费用。
理论上,东北通往日本海有三种选择:通过中朝交界的图们江口,前驱15公里,进入日本海;租用俄罗斯的港口;租用朝鲜的罗津港。
1886年签订的《中俄珲春东界约》,明文规定插有中国国旗的船只,可以经由图们江驶入日本海,俄国“不可阻拦”。中国对日本海出海权由此并未完全断绝。
此后,前苏联和解体后的俄罗斯均对此约定予以确认或不否定。中国一直就此展开努力,但来自朝鲜的阻力越来越大,令中国由此出海的可能性逐步丧失。
被朝俄两国占据的这15公里,断绝了急于振兴的东北北部地区通往日本、韩国的海路。能够获得俄朝两国的支持,令中国货物顺利通过日本海运抵日韩两国或更远的地方,显然是东北三省梦寐以求的愿望。
但60年的“中朝友谊”以及朝鲜最后“输血者”的身份,都未能给中国带来任何帮助。在与朝鲜交涉、谈判耗费了几十年后,中国依然被死死封锁。
1992年中韩建交,中朝边境气氛开始紧张。此后,一切通过图们江口的航行、考察和出海活动全部沉寂。
失去了图们江口,东北地区只能“借港出海”。通往日本海可以利用的港口仅有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波谢特港或是朝鲜的罗津港、先锋港两种选择。上述港口离中国国境线公路运距最远的63公里,最近的仅38公里。但这两个选择对中国都“不舒服”。
目前,大陆东北地区货物从陆路到大连经渤海、黄海再转于日本海,到达日本新泻的航期约4~12天不等。而从罗津港到新泻的航线距离仅500多海里,10多个小时即可到达。即使是经韩国束草中转再到新泻,航行时间也仅需1天半,航行成本大幅降低。

浅析当今朝鲜经济政策与外商投资的机遇

浅析当今朝鲜经济政策与外商投资的机遇

Vol. 38 No. 1Jan. 2021第38卷第1期2021年1月东疆学刊Dongjiang Journal浅析当今朝鲜经济政策与外商投资的机遇李春日[摘要]近几年,朝鲜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发展日盛,超市自产商品 琳琅满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朝鲜施行的一系列经济改善措施开启了朝鲜经济循环模式。

朝鲜的工厂企业复苏发展,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无疑给外商提供了国际合作的良机。

解析朝鲜经 济政策的动向,可以为关注朝鲜市场的企业家提供相关前景分析,以求互惠互利的中朝经济合作 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键词]朝鲜经济政策;“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家;机遇[中图分类号]F132: 13: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 (2021) 01-114-06[收稿日期]2020-04-07[作者简介]李春日,男,朝鲜族,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学博士、延边 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新弘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为朝鲜经济。

(北京10028)自新冠病毒疫情席卷世界以来,全球经济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因国际社会对朝经济制 裁仍未松动,且疫情不得不封锁国境数月,这显然对刚有起色的朝鲜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朝鲜似乎已经习惯于承受各种压力,在困难中仍坚持走自力更生之路。

近期丹东一新 义州的鸭绿江新桥朝鲜段的工程已落地,新义州正在加紧铺设沥青工程。

这意味着疫情之后的中 朝经济关系会出现新的机遇。

中朝两国关系步入新时代,两国的经济关系 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

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不断 出现新的模式,尽管经历过一些波折,但最终目 标在于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力争构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双边经济关系。

表1中朝经济交易额2012201321042015201620172018交易额(亿USD )59.3265.663.654352.950.625.5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在两国贸易收支不均衡的情况下,两国间的 贸易保持持续发展态势,说明两国的贸易具有一 定程度的互补性。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合作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合作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合作法1992年10月5日最高人民会议商议会决定第18号文件1999年2月26日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政令第484号修正保存2004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政令第780号修正保存第一节朝鲜合作法是朝鲜为了和扩大和世界各国进行技术交流和经济协作而做出贡献的法令第二节合作企业是朝方和中方共同投资,由朝方进行运营管理向中方投资进行偿还和利润分配的企业投资模式。

第三节合作企业是产品进出口,先进技术投入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组织为基础,也可以是旅游和服务部门。

第四节国家对外国投资的现代设备和先进制造技术或是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的投资进行奖励。

第五节合作投资一般是在拉先地区进行,如有必要也可去别的地区。

第六节国家奖励的投资对象和海外朝鲜同胞投资的合作企业,在一定的地区投资的合作企业进行减税政策,或是提供有利的土地利用政策等优惠政策。

第七节经济合作的机关,企业所,团体的外国投资者和合作合同有关的机关进行协商后向中央经济协助管理机关发送企业的规定,合同副本,经济技术计划书,等文件的合作企业创立申请文件。

中央经济协助管理机关在收到申请书起15天内答复企业创立意见。

企业创立承认书拿到日起及时合作企业创立日。

第八节合作企业创企业创立承认起30日内向企业所在地的(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进行企业登记。

合作企业企业登记起20日内向相应的财政机关进行税务登记。

第九节合作企业拿到营业许可后才可进行营业活动。

第十节合作企业本公司在取得对方同意后拿到企业创立承认的管理机关承认可以向第三方转让。

第十一节合作企业的职工应该采用朝鲜劳动力。

特殊职种的技术者和技能工可以采用外国人员,这样的情况应向中央经济协助管理机关商议。

第十二节合作企业经营活动所必须的物资进口或者生产的产品出口的情况免关税,但是产品要在朝鲜销售的话要按规定征税。

第十三节关于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的偿还与分配可以以合作产品的方式或协商的方式解决。

论朝鲜对外开放新举措与合作机遇

论朝鲜对外开放新举措与合作机遇

论朝鲜新政与合作机遇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的一年中,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三次访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舆论的焦点集中在金正日在建设强盛大国的目标下,是否会借鉴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部分经验?金正日回国后不断释放出的新政策和举措,也更加吸引了我国企业的兴趣。

现在是否是投资朝鲜的最佳时机?朝鲜的经济大门究竟会开多大?朝鲜的一系列新举措为我国企业带来哪些合作的机遇?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十分需要关注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朝鲜陆续出台新政策2009年以来,朝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实现强盛大国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和举措,如民贸市场扩大、货币政策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新经济特区和引进外资机构等。

在这些新政策和举措中,有关经济特区建设和吸引外资方面的新政格外引人关注。

(一)“十年战略规划”2011年1月15日,朝鲜公布了《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2011-2020)》(下称十年计划)。

“十年计划”确定了基础设施、农业、电力、煤炭、石油、金属等产业及地区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按照朝鲜官方的说法:“这一计划制定了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框架,并“展示了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前景”。

朝鲜媒体说,这一战略计划是在“建设强盛大国腾飞基础上,经济建设不断创造奇迹的背景下出台的”①。

据大丰集团董事长介绍,十年规划规模宏大,五年内要建设600万千瓦规模的煤电厂,兴建1 500公里输电网,扩建平壤、元山等地的机场,十年内要兴建铁路3 480公里和高速公路1 718公里。

八个特区城市也各有侧重。

平壤和南浦将分别集中发展尖端技术和食品医药产业;新义州和清津分别发展轻重工业;元山和端川预计分别发展造船和冶金工业;俄朝交界处面向图们江区域的罗先市将重点发展物流和重工业,金刚山则将继续发展旅游业②。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就没有公开发表过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而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际发表这样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主要是向国内外表明,朝鲜“建设强盛大国”的决心,从而鼓舞人民更加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团结一心,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复兴,建设强盛大国的远大目标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