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计算理论02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2)

第四章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2)

• 文克尔地基模型——桩在某深度处挠度与该处土抗力之间
的关系符合文克尔地基模型。
zx Cxz
σzx——横向土抗力; C——地基系数;
xz——深度z处的横向位移;
• 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地基系数C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 物理意义——单位面积土在弹性范围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
需要施加的力。
配给单桩为止。
“m”法弹性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单桩不需要荷载分配,单排桩只需要进行一次分配就可以 确定各单桩的桩顶荷载,因此,单排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 单桩的问题。 • 基本假定 • 不考虑桩土间的粘着力、摩阻力,桩侧土为文克尔离散线 性模型;
• 地基中基桩侧向位移受限制,轴向力对截面内力影响不大,
0 M0 Q0 B1 C D 1 1 EI 2 3 EI z 0 M0 Q0 x 0 A2 B2 2 C 2 3 D2 EI EI 0 M0 Q0 MZ x A B C D 0 3 3 2 EI 3 3 EI 3 2 EI 0 M0 Q0 QZ x A B C D 0 4 4 4 4 3 EI 2 EI 3 EI
• 影响因素——土的类别与性质、深度、桩截面、桩距、荷 载性质等。 地基系数C的分布规律 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表达式: C m( z z0 )n
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z0——常数,一般土质z0=0;
z——地面或最大冲刷线以下地基系数计算点的深度; n——随不同计算假定而设置的指数。
为常数C=K0(n=0)。
• “m”法计算的基本假定和各计算参数的确定
基本假定
土为弹性介质,地基系数C在地面(最大冲刷线)处为0, 随深度成比例增长; 基础在产生挠曲变形时,在挠曲变形平面内基础与土之 间的粘结力和摩擦力均不考虑;

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

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

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摘要:一、引言二、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方法1.基本原理2.计算公式三、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实例1.工程背景2.计算过程3.结果分析四、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的方法和实例,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方法1.基本原理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是基于土力学原理,通过分析桩顶荷载在桩身和周围土体中的传递过程,计算桩基础产生的反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桩顶荷载的分布、桩身的应力计算、桩顶与桩底的连接以及桩周土体的应力计算。

2.计算公式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

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桩顶荷载传递方程、桩身应力计算公式、桩顶与桩底的连接公式以及桩周土体的应力计算公式。

三、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实例1.工程背景某建筑工程,设计桩基为摩擦桩,桩顶荷载为均匀分布,设计基准期为50 年,地面以下10 米范围内土层为黏性土,10 米以下为砂土。

2.计算过程首先,根据桩顶荷载的分布和桩身材料性能,计算桩顶荷载在桩身产生的应力;其次,根据桩顶与桩底的连接公式,计算桩底反力;最后,结合桩周土体的应力计算公式,求解桩基础活载反力。

3.结果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桩基础活载反力分布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在设计基准期内,桩基础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四、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桩基设计、桩基施工、桩基检测和桩基加固等。

通过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实践,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五、总结桩基础活载反力计算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掌握其计算方法和实例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桩基计算理论

桩基计算理论

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受力破坏全过程中,破坏过程与桩土界面特性有何关系?答:单桩的破坏形态:挠曲,刺入、剪切和失稳。

与承载力、桩长、桩型和桩距、施工方法有关。

桩土界面特征就是埋没于土中的桩与桩周土接触面的特征。

桩土界面特性包括桩底和桩侧的性质。

首先,描述桩土界面特征有一个参量,为粗糙程度系数,他的含义为桩土之间抗剪强度与庄周土抗剪强度之比。

公式Fr=Csp/Cs,这一数值分别介于0~1之间,经试验表明:桩身与周围土体接触面越光滑,即粗糙程度系数越小,桩的竖向承载力越小。

反之,桩身与土接触越粗糙,桩的承载力就越大。

其次,桩与土接触面粗糙度越大,则桩身能够承受的侧面剪切应力峰值越大,在破坏时桩身剪应力残余强度越大。

反之,桩与土接触面越光滑,桩身能够承受的剪应力峰值与残余强度越小。

第三,随着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提高,强度峰值所产生的跨越位移区间增大,因此,粗糙程度越大时,接触面之间不会发生突然破坏。

反之,强度峰值与参与值的跨越位移区间较小,接触面有可能在剪切强度较小的时候突然破坏。

2、竖向荷载作用下在桩尖附近有一层软弱下卧层时,如何确定单桩承载力?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持力层以下存在容许承载力小于持力层容许承载力的土层时,这样的土层叫做软弱下卧层。

考虑桩尖距软弱下卧层的距离和桩的承载力大小确定是否穿过软弱下卧层。

下卧层的厚薄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很大,如果下卧层距离桩尖很远则可以当做没有软弱下卧层考虑。

桩基规范(2008)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条文说明中有这样一条:(1)验算范围。

规定在桩端平面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低于持力层承载力1/3的软弱下卧层。

实际工程持力层以下存在相对软弱土层是常见现象,只有当强度相差过大时才有必要验算。

当软弱下卧层距桩端较近时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较大,一般说,桩进入持力层越深,承载力越高,但有一个临界深度的问题,超过临界深度以后承载力不再增大;如果下面有软弱层,那么进入持力层太深了,桩端与软弱层的距离近了,会使承载力降低;因此在桩基设计时要考虑这个影响,设置桩端标高要合适,将这种影响降到比较小的程度。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也是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以确定所需材料和人工等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桩基施工的一般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桩基的数量计算桩基的数量计算通常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基示意图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每个桩基的直径和长度,然后根据图纸上的桩基之间的间距计算需要的桩基数量。

桩基的数量计算公式如下:桩基数量=地基长度/(桩基间距+桩基直径)2.桩基的体积计算桩基的体积计算是为确定所需的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的材料用量。

桩基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桩基体积=π*(桩基直径/2)^2*桩基长度3.桩基周长的计算桩基周长的计算是为了确定钢筋的用量和施工的周边长度。

桩基周长的计算公式如下:桩基周长=π*桩基直径4.桩基混凝土用量计算桩基混凝土用量计算是为了确定需要的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桩基混凝土用量=桩基体积*混凝土密度5.桩基钢筋用量计算桩基钢筋用量计算是为了确定需要的钢筋材料的用量。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每米桩基钢筋用量=(桩基周长/钢筋间距)*钢筋截面积桩基钢筋用量=每米桩基钢筋用量*桩基长度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普通直径桩基的计算,对于特殊形状或尺寸的桩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如桩帽、桩身加固和桩基连接处的混凝土用量等。

对于每种具体的桩基形式和施工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计算和规划。

在实际的桩基工程中,还需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考虑和调整,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此外,建议委托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规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桩基础计算规则

桩基础计算规则

桩基础计算规则
桩基础计算规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桩的类型和长度: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桩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压入成孔桩、钻孔灌注桩等),确定桩的长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2.计算桩的承载力: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的构造形式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桩的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

3.确定桩身的质量:桩身的质量与承载力密切相关,需要根据材料的强度、钢筋配筋要求等因素确定桩身的质量,以保证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考虑桩的水平受力作用:在某些工程中,桩基础除了承受垂直荷载外,还要承担水平荷载,因此需要在计算桩的承载力时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5.考虑桩基础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桩基础与土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需要通过分析土壤的力学性质、桩基础的变形和无土层压缩等因素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之,桩基础的计算规则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桩基础满足工程要求。

桩基础计算规则

桩基础计算规则

桩基础计算规则桩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形式,特别是在土质条件差或建筑物重要性高时,被广泛应用。

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需要严谨的计算和规划,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础的计算规则和设计流程。

一、桩基础的分类桩基础可以分为钻孔桩和灌注桩两种。

钻孔桩又分为同径桩和异径桩,灌注桩又分为灌注桩和钢板桩,具体分类如下:同径桩:桩底直径与柄身直径相同,适用于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基础。

异径桩:桩底直径大于柄身直径,适用于承受大荷载和大变形的地基工程。

灌注桩:采用钻杆钻孔,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基础。

钢板桩:采用钢板或钢管等材料构成的桩,适用于软土、河流底部和海底等多种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基础。

二、桩基础的计算规则桩基础的计算规则是建立在桩基础与土壤互相作用、坚固程度、承受荷载等关系上的规律。

其计算规则如下:1. 初步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建筑物重量和地质荷载等条件,估算出桩的直径和长度,以保证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计算桩的抗拔承载力:按照桩侧面土壤的移动计算桩的抗拔承载力,并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荷载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

3. 确定桩端承载力: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桩型和长度等因素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以确保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计算桩基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按照桩的侧面土壤挤压变形计算桩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并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荷载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

5. 考虑荷载情况:根据建筑物荷载情况和桩型、长度等因素,来计算桩基础的承载力,以确保桩基础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6. 结构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制定桩基础的结构设计方案,以确保桩基础能够满足承载、稳定和安全等要求。

三、设计流程桩基础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搜集场地资料:了解场地情况,包括土壤状况、地下水位、预计荷载等,以便确定桩基础的类型和设计参数。

2. 确定桩型和长度: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和长度,以确保桩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桩基综合设计计算方法

桩基综合设计计算方法

桩基综合设计计算方法桩基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方式,其设计计算是整个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桩基的设计计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特性、荷载特性、桩基结构特性等。

在进行桩基综合设计计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工程要求。

一、确定桩基类型在进行桩基设计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桩基的类型。

根据桩基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桩基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预应力桩等。

不同类型的桩基在设计计算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规范。

二、确定桩基荷载确定桩基的设计荷载是进行桩基设计计算的重要一步。

桩基的设计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扭矩荷载等。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桩基的设计荷载,并考虑荷载组合和边桩效应等因素。

三、确定桩基截面形状和尺寸确定桩基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是进行桩基设计计算的关键步骤。

桩基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和土层特性,确定桩基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并进行相应的受力分析和验算。

四、进行桩基受力分析进行桩基受力分析是进行桩基设计计算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桩基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桩基的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弯曲曲率等受力状态,以确保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五、进行桩基抗震分析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地区,桩基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进行桩基抗震分析可以评估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以确保桩基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发生破坏。

六、进行桩基稳定性分析桩基的稳定性分析是进行桩基设计计算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进行桩基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桩基的侧向稳定性和端部承载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桩基能够稳定地承担设计荷载。

七、进行桩基动力特性分析桩基的动力特性分析是进行桩基设计计算的重要一部分。

在进行桩基动力特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桩基的固有振动频率、动力应力和动力位移等参数,以评估桩基在动力荷载下的受力状态。

总结:桩基综合设计计算方法涉及多个环节和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特性、荷载特性和桩基结构特性等因素,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最新4-桩基础计算

最新4-桩基础计算

单桩、单排桩及多排桩
多排桩如上图c),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有一根 以上的桩的桩基础(对单排桩作横桥向验算时也属此情 况),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各桩顶作用力,须应用 结构力学方法另行计算(见后述),所以另列一类。
(三) 桩的计算宽度
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除了桩身宽度范围内桩侧土受 挤压外,在桩身宽度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都受到一定 程度的影响(空间受力),且对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土受 到的影响范围大小也不同。为了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 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 用,将桩的设计宽度(直径)换算成相当实际工作条件下, 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1,b1称为桩的计算宽度。
对于单排桩 ,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 My,当N在承台横桥向无偏心时,则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 布在各桩上的,即
P i N 在承台横桥向有偏心距e时,即Mx=Ne, 因此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压计算,即
pi
NMxyi n yi2
2)当基础侧面为数种不同土层时,将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 hm深度内各土层的mi,根据换算前后地基系数图形面积在深 度hm内相等的原则,换算为一个当量m值,作为整个深度的 m值。
3)桩底面地基土竖向地基系数Co为:
C0=m0h
(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
单桩、单排桩:指在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 上,由单根或多根桩组成的单根(排)桩的桩基础,如下 图a)、b)所示,对于单桩来说,上部荷载全由它承担。
桩构件),其内力位移计算方法详见第五章。
二、“m”法弹性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如前所述,“m”法的基本假定是认为桩侧土为文克尔 离散线性弹簧,不考虑桩土之间的粘着力和摩阻力,桩作 为弹性构件考虑,当桩受到水平外力作用后,桩土协调变 形,任一深度Z处所产生的桩侧土水平抗力与该点水平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长L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长L的关系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身弹性模量E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身弹性模量E的关系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直径D 单桩轴向刚度K与桩直径D的关系
3 4 5 6 7 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 竖向荷载下桩的受力性状 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单桩轴向刚度研究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1、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1)桩与土的荷载关系 (2)桩的上部和下部工作性能 (3)浅层土和深层土的沉降
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桩的荷载与沉降的关系
2、有关规范确定单桩轴向抗压承载力
q u = ∫ C aσ v K 0 tgφ a dz + Aaσ vb N q − W
Aa
Ca
是混合桩周长;
是混合桩截面积;
da
是混合桩直径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4)桩岩界面特征对嵌岩桩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描述孔壁粗糙度的定量方法: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有关规范的确定容许承载力的方法: 有关规范的确定容许承载力的方法:
τ p 是桩周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 是桩周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
σ R = 2m0 λ{[σ 0 ] + k 2 γ 2 (h − 3)}
1 P = (Ulτ p + Aσ R ) 2
3 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
• • • • 桩侧土的性质及土层分布 桩端土层的性质 桩的几何特征 成桩工艺
6 单桩轴向刚度研究
单桩轴向刚度是桩顶产生单位位移时所 需要的桩顶轴力。 需要的桩顶轴力。分为初始切线刚度和初始 割线刚度
6 单桩轴向刚度研究
初始切线刚度 初始割线刚度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桩在开始承受荷载的初始阶段, 桩在开始承受荷载的初始阶段,桩顶荷载和 沉降量都不大,可将桩看作均质的弹性杆件, 沉降量都不大,可将桩看作均质的弹性杆件, 桩周土对桩的约束可以简化为沿着整个桩的深 度分布的线性弹簧, 度分布的线性弹簧,其等效刚度系数为 线性弹簧 弹簧 端的地基土也可简化为等效刚度系数为 的集中
课内主要内容: 课内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计算理论 第三章 考虑桩身稳定的超长桩计算 第四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计算理论 第五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计算理论 第六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计算理论
第二章 竖向荷载下单桩计算理论 及实例
第二章主要内容
1 桩的荷载传递
2 有关规范的确定容许承载力的方法
k1
,桩
k3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d u E p Ap 2 − k1u = 0 dx u x =0 = S
du E p Ap = − k 3u x = L x=L dx
2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 (1)概述 (1)概述 桩土界面特征是一个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 被忽视的因素; 被忽视的因素; 人们发现在同一位置相同的两根桩具有不同 的承载力。 的承载力。 国外对桩土特征影响承载力的研究从嵌岩 桩开始的。 桩开始的。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2)桩与土接触面的力学特征 ※ 土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 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Clough和Duncan利用直剪试验研究了土与混凝土 ※ Clough和Duncan利用直剪试验研究了土与混凝土 接触面的力学特征, 接触面的力学特征,认为接触面剪应力和相对剪切位 移为双曲线关系 ※ 不同粗糙度时接触面剪应力与的相对剪切位移的关 系:
单桩刚度与桩端土等效刚度
k3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K0
K0
k 3 =0
= E p Ap bthβ
= E p Ap bcthβ
k3 = ∞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纯摩擦桩与嵌岩桩刚度与桩长L 纯摩擦桩与嵌岩桩刚度与桩长L的关系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试验结果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桩表面粗糙度的描述:桩土之间的抗剪 强度与桩周土抗剪强度之比为粗糙程度系数
Fr = C sp / C s
(介于0和1之间)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 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qu = ∫ Cσ v K 0 tgφ a dz + Aσ vb N q − W
(3)桩侧阻力强化效应的解释 )
0 40 侧阻力(Kpa) 80 120 160 180 桩侧阻力
5 10
2400KN 4380KN 6000KN 3600KN 7600KN P=200KN API规程
15 20 25 30


a
(1
0)
1 0 m
图2-10 焦~枝复线某工程试桩桩侧 阻力实测曲线
A
是桩截面积;
σ vb
是桩端土强度;
σv
Nq
承载力系数;
W
桩自重;
沿桩身分布的有效应力;
K 0 土的侧压系数;
φa
C
是桩周长;
桩侧面与桩周土的摩擦角。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混合桩概念及其对承载力公式的改进 混合桩概念及其对承载力公式的改进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s τ u τ = su τ u
s s − ) τ u ( 2 τ = su su τ u
桩侧阻力发挥的归一化曲线
τ u s τ = su τ u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接触面附近砂土颗粒的位移: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3)砂土中不同表面粗糙度桩承载力的试验 研究 ※ 1992年同济大学所做的试验:三根表面粗 糙度不同的试桩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dQ K0 = dS
s =0
= E p Ap bh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单桩轴向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K0
L→ ∞
= E p AP b = k1 E p Ap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单桩轴向刚度与桩身材料弹性模量
Ep
的关系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图2-11 国外几种桩侧阻力的取 值方法
图2-12 打入过程中桩侧阻力分布 过程中桩侧阻力分布的基本模式
图2-13 静力压桩 的基本模式
qs(kpa)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qs(kpa)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8 S(mm) 0 1 2 3 4 5 6 7 S(mm)
桩径的影响
桩径的影响
(1)影响桩侧阻力发挥的因素 ) 桩土界面条件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桩具有不同的桩土界面条件 不同施工工艺具有不同的桩土界面条件
(2)桩侧阻力的强化效应和退化效应 )
1、桩身下部靠近桩端附近处的极限侧阻力比 桩身下部靠近桩端附近处的极限侧阻力比 规范值大许多,呈明显的增强现象, 规范值大许多,呈明显的增强现象,桩端土的 强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强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2、同—场地进行的不同桩长的载荷试验结果 表明,在某一指定的标高处, 表明,在某一指定的标高处,随着桩穿越该标 高进入土层深度的增加, 高进入土层深度的增加,该标高处桩侧阻力会 明显减小,桩长越长,桩侧阻力减小就越多。 明显减小,桩长越长,桩侧阻力减小就越多。
单桩刚度与桩直径D 单桩刚度与桩直径D的关系
K 0 = E p Ap bh = k1 E p Ap h =
π
2
Cτ E p D Dh

桩周土的抗剪刚度系数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单桩刚度与桩周土等效刚度
k1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1)单桩轴向刚度的线弹性分析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r = r0 , σ r = pu
(4)桩侧阻力性状分析 ) 解得塑性区的塑性区半径、塑性区边界位 移及塑性区附加应力:
(4)桩侧阻力性状分析 )
(5)桩端阻力性状 ) 桩端有三种破坏模式: 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和刺入剪切破坏 端阻力的成桩效应:归结为沉渣和扰动
5、桩土界面特征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1)概述 (2)桩与土接触面的力学特征 (3)砂土中不同表面粗糙度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4)桩岩界面特征对嵌岩桩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5)增加钻孔灌注桩孔壁粗糙度的施工措施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s τ= a + bs
τ u s τ = su τ + λ ( s − s ) u u
( s ≤ su ) ( s > su )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2)单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分析
(4)桩侧阻力性状分析 )
桩身受荷向下位移时由于桩土间 摩阻力带动桩周土位移, 摩阻力带动桩周土位移,在桩周环 形土体中产生剪应变; 形土体中产生剪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