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歌谣分类

合集下载

语文演讲 潮汕歌谣

语文演讲 潮汕歌谣

抗日儿歌
你勿看阮奴仔鬼,奴仔细细上色水。手秧2乍4 并猫鼠仔,裤脚乍4并脚大腿。气头汹汹欲 乜事,欲去饶掉汉奸日本鬼!
这是抗日时期最流行的儿童歌谣,当年儿童 们在街头巷尾到处高唱,对于宣传抗日,唤 起民众,起着积极的作用。
滑稽歌 滑稽歌谣这一个品种,周作人等人以为“嘲弄讽 刺及‘没有思’之歌皆属之”。‘打趣的歌谣”, 认为它作用在于‘使紧张的生活弛懈”或是‘以 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和乖离当作一种 美妙的意象去欣赏。”他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归结 成几点:一、这一类歌谣特征是‘嘲弄”,是 “打趣”,是“游戏”,是“没有意思”也即是 没有太正经的意思;二、这种歌谣特别是讽刺性 歌谣涉及对象是“人事和物态的丑拙和乖离”, 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活丑”:三、人们唱唱 滑稽歌谣,其作用在于“使紧张的生活弛懈”。 在讽刺歌中,我们还要努力将生活“丑化”为艺
关于歌谣内容的分类,在全国或是潮汕都是 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按照周作人1922年提出的 分类原则,即将歌谣区分为情歌、生活歌、滑 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儿歌6种。再加上潮 汕特有的过番歌,一共7种。它们反映出社会 面貌和文化内涵
情歌 情歌的内容涉及到男女爱情的各个方面, 既有歌颂两性之间真挚爱情的,又有写 瞒大瞒妻瞒人偷情的;既描写了僧尼和 寡妇的苦闷生活以及摆脱这种生活的要 求,也反映了妓女的风尘生涯和悲怨情 怀。(刘进军、杨丽珍编《情歌五唱》前 言)其中意义最大的当然是那些要求摆脱 封建礼教陈规陋习的、散发出民主精神 和叛逆勇气的作品。
*对美帝的嘲笑——美国仔,鼻勾勾,偷食人 民个猪肉包。食—个,糜肚脐;食二个,糜 下颏;食三个,去到战场免相刣。
*内涵歌谣——一二三,裤破康,破在地块, 破另中,欲补无时间,唔补笑死人。
颠倒歌

浅谈潮州歌谣(陈俊粦)

浅谈潮州歌谣(陈俊粦)

陈俊粦:浅谈潮州歌谣潮州歌谣是潮州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潮州民间的口头文学和说唱艺术,也是潮州文学最古老的形式。

因此,传承和研究潮州歌谣,对于发展和繁荣潮州文学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潮州歌谣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歌谣,即从古代至现代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二是革命歌谣,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次革命战争中诞生的歌谣;三是新歌谣,主要是在上世界五、六十年代群众性民歌、诗歌活动中的歌谣。

此三类歌谣中以传统歌谣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流播最广。

潮州歌谣的渊源,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早期本土先民的畲歌、疍歌与中原移民传入的汉族民歌结合的产物,但我市民间文学家林有钿认为,在现存的传统歌谣中有很多保存畲歌的原素而不见疍歌的痕迹,故有“畲歌仔”的称谓和“畲歌畲嘻嘻,欲斗畲歌坐磨边,一千八百共你斗,一百八十勿磨边”的歌谣。

历史上潮州的传统歌谣是口头创作和传承的,至上世纪20年代,始有金天民(原籍浙江,幼随父移居潮州)选编的《潮歌》和丘玉麟(潮州籍)选编的《潮汕民间歌谣集》。

解放后的1957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丘玉麟选编的《潮汕歌谣集》,共收入243首。

此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制约,除革命歌谣、新歌谣有出版物外,传统歌谣出现淡化、沉寂。

改革开放以后,于八、九十年代由市文化局出版的《潮州市文化志》、《潮州市曲艺志》和林有钿著的《潮州民间文化浅论》,始有专门篇章介绍潮州歌谣。

1984年,由潮亿琇、陈放编的《潮州民歌新集》在香港出版,共收入324首;此后在搜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基础上又于1988年编印《潮州歌谣集成》(资料本),共收入692首。

这些出版物,不仅有作者对潮州歌谣的论述,也为热心地研究者提供了文学依据。

据多位专家学者研究、分析,传统潮州歌谣从内容到形式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潮州歌谣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是“社会生活直接反映,群众心声的坦率表现”。

金天民之《潮歌》将之分为谣谚(包括纪事、规讯、赞美、感慨、诙谐等),讴歌(包括道情、比状、述心、趣言等),畲歌(包括家庭之乐观、悲观、老幼、讥评与叹责、赠遗、离别、故事、即景论物等),附录(包括谜语、俚歌、观神曲等);《潮州民歌新集》则分为风物咏、儿女情、小院风、童稚趣、野花枞、饥荒草、田园乐、警世歌、智慧树等9大类,而《潮州歌谣集成》则分为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其他等7大类。

潮汕话的歌谣

潮汕话的歌谣

潮汕文化----潮汕话的歌谣潮汕文化是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交融衍生的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

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中少有的山与水融合派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可谓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其中,潮汕方言(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丰富着潮汕文化的色彩。

使其享誉海内外。

潮汕文化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今天,就让我向大家重点介绍潮汕话,特别是其方言歌谣吧。

潮汕话丰富多彩,形象入微,它的方言歌谣,更是生动有风趣,意味也很深长。

它浅显易懂,又琅琅上口,因此妇幼皆咸宜,雅俗所共赏。

现略举几首,以与共同品味。

一、娶嬷(cua7bhou2)歌天顶一粒星,娶着亩雅又候生,三顿欲食免物配,一边看亩一边扒(be1)。

用浅白风趣的语言,唱出了年轻男子对美貌娘子而垂涎三尺的情境,真是妙趣横生,百唱不厌。

二、嫁郎歌月娘月光光,嫁着一个阿郎。

唔食唔赌惜嬷仔,家庭生活甜过糖。

歌谣表达了妇女纯朴的心愿,并无奢求,只要有个不乱花钱、不赌博的郎君,并能爱惜妻儿。

家庭和睦,团团圆圆,便心满意足了。

三、送别歌十指尖尖捧一杯,不知郎去几时回?路旁野花不可采,家中自有一枝梅。

唱出了少妇对丈夫将出门时依依惜别,再三叮嘱的情境,真是语重心长。

语句亲切,比喻恰当,既含蓄又明了。

四、过番歌家敲(穷)无奈何,赌气过暹罗。

暹罗船,还未开,气恨亲人无来追。

海水迢迢,洋船漂漂,离妻别母,为着家敲!唱出了一位过番者即将离家谋生时难舍难分的矛盾心情。

五、家批(信)歌信一封,银二圆,叫妻刻苦着维持。

奴仔着教示,至切孬赌钱。

田园力落作,猪崽还着饲。

等我若赚有,回家来团圆。

一封家信,有如当面叮嘱;几十个字,件件俱到,十分周详。

反映了过番者身在异邦,心在家乡的心理状态。

六、苦乐歌一筐豆仔圆又圆,挨做豆腐变做钱。

人人口旦阮真辛苦,豆腐卖了来牵弦。

苦中也有乐,神仙无好比。

歌谣浅白易懂,唱出了劳动人民安贫乐道,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的苦乐观。

潮汕方言歌谣

潮汕方言歌谣

2
2
2
吹( )
2
打( )
7
“鼓”——潮州大鼓
Z03068-2Z526.indd 7
2019/4/1 14:01:59
潮汕文化读本 一、二年级
活动天地
shì zhe bǎ xià miàn zhè shǒu diān dǎo ɡē biàn shēn chénɡ zhènɡ chánɡ de shī
畲歌就是 潮 汕 方言歌谣。畲歌朗朗 上 口,容易
chuánchànɡ ɡuò qù cháoshàn rén zài jié rì
jù huì děnɡchǎnɡ hé chánɡ yǐ dòu
传 唱。过去,潮 汕 人在节日、聚会 等 场 合 常 以斗
shē ɡē wéi lè
畲歌为乐。
正月人营安,单
ɡē yáo jì de duō
歌谣记得多。
你知乜鱼着火烧? 你知乜鱼上战场? 你知乜鱼好打索? 你知乜鱼好围腰?
我知 着火烧, 我知 上战场 我知 好打索, 我知 好围腰。
4
我还会唱:
Z03068-2Z526.indd 4
2019/4/1 14:01:54
身娘囝守空房;嘴食
槟榔面抹粉,手擎雨
遮去觅翁……
2 潮剧《桃花过渡》的唱词中就有典型的畲歌
Z03068-2Z526.indd 2
2019/4/1 14:01:52
shē ɡē shē xī xī
畲歌畲嘻嘻
shē ɡē ɡěi cháo shàn dì qū de xiǎo pénɡ you dài lái le hěn duō lè qù wèi
试着把下 面 这 首 颠倒歌“变身”成 正 常 的诗

潮州歌谣选辑(十)

潮州歌谣选辑(十)

潮州歌谣选辑(十)八、潮汕鱼名歌正月人游安,铜钦鼓首闹呛呛,鲤鱼怀春去游玩,乌脐脚后乱咬人。

二月是春天,杨官骑马去娶妻,红鱼梳妆待出阁,鞋底嘴歪倚一边。

三月人踏青,花鱼乖大肚好过家,乌调生孬卜卜跳,苦初轻浮假食斋。

四月梅落沟,乌鱼乌乌免梳头,鱼宅鱼软软全无骨,尖鱼尖尖如钻头。

五月端午节,鲫鱼娇仔落河池,沙虾弯腰去迎接,鲐鱼目赤唔看伊。

六月粟上埕,胡溜落田去寻兄,寻到鳝鱼回家转,遇着鳗鱼同路行。

七月七夕来,带柳无娘心唔开,欲娶花桃小娘仔,虎鲨无端起祸灾。

八月是中秋,星鱼水帕海中泅,虫甘蚌店眯难寻觅,鳖母生卵上沙洲。

九月寒露风,乌荚巴鳞上镇关,看见金鱼貌清彩,害伊二人目圈红。

十月人收冬,鲢鱼草鱼结成双,鲈鱼暗中去捣乱,鳙鱼骂伊唔肖人。

十一月来冬节天,鰇鱼墨斗骂软鱆,咒骂软鱆唔正派,乱拖唻哥落水乡。

十二月北风呼呼声,黄裳伴妻去旅行,花仙娘仔多俊秀,毛蟹看到目卖斜。

三冬去尽是过年,水族聚会唱团圆,鱼虾虫甘蟹成百样,问君哪样味新鲜?【解题】这是一首颇具艺术水平的民歌,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几十个鱼名按出产的季节把它们人格化了,传唱起来趣味无穷。

【注释】游安:指正月里的游艺活动,包括游神赛会等等。

铜钦鼓首:泛指锣鼓器乐。

乌脐:鱼名。

杨官:鱼名。

鞋底:又叫狗舌、龙舌或拖沙,即舌鳎鱼,属比目鱼类。

倚:潮音 kia6 ,站立的意思。

花鱼乖:河豚。

好过家:喜欢串门。

乌调:一种小鱼。

生孬:长得丑。

卜卜跳:不停地跳。

苦初:小鱼名。

梅落沟:指梅子熟了。

乌鱼:墨鱼。

鱼宅鱼:也叫佃鱼、豆腐鱼,学名龙头鱼。

尖鱼:也叫尖头鱼。

娇仔:带着孩子。

沙虾:虾的一种。

目赤:眼睛红红的。

粟:稻谷。

胡溜:即泥鳅。

落田:下到田里去。

带柳:一种小而长的带鱼,也叫带柳丝。

无娘:没女人。

花桃:鱼名。

虎鲨:鱼名,体大而凶恶,捕食小鱼。

泅:游。

店眯:躲起来。

生卵:产卵。

唔荚:鱼名。

巴鳞:潮音( lan ) , 圆鲹,也叫池鱼。

清彩:漂亮。

目圈:眼眶。

收冬:收割稻谷的季节。

潮汕方言经典儿歌童谣富有地方特色

潮汕方言经典儿歌童谣富有地方特色

潮汕方言经典儿歌童谣富有地方特色
潮语童谣,是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反映儿童思想感情的潮汕歌谣。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潮汕儿歌童谣大全,欢迎阅读!
潮汕儿歌童谣一
兄今有心妹有心
兄今有心妹有心,
有心唔怕水路深,
山高也有人开路,
水深也有划船人。

潮汕儿歌童谣二
情愿缀兄去漂流
东风透来打滴丢,
糜饭买食头买梳,
十二精神缀兄去,
情愿缀兄去漂流。

潮汕儿歌童谣三
想到死来也想伊
目汁双生挂念郎,
想来想去到天光,
烧茶愈食喉愈渴,
心内愈想夜愈长。

旧年前日已想伊,
想来想去病相思,
想来想去唔到手,
想到死来也想伊。

潮汕儿歌童谣四
不是姻缘不配君
灶前点火灶后烧,
不是姻缘不配娘,
日来有食同甘苦,夜间无被盖围腰。

灶前点火灶后熏,不是姻缘不配君,日来有食同甘苦,夜间无被盖腰裙。

潮州歌谣20首

潮州歌谣20首

潮州歌谣20首1. 《天顶一只鹅》天顶一只鹅,阿弟有亩阿兄无。

阿弟生仔叫阿爸,阿兄生仔叫阿伯。

2. 《潮州风景好风流》潮州风景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两只生牛一只溜。

3. 《阿公爱食韭菜羹》阿公爱食韭菜羹,后头韭菜还未生。

阿公暂时食唔着,割掉韭菜才来羹。

4. 《拍啊拍铰刀》拍啊拍铰刀,拍来铰绫罗,绫罗铰落水,阿妹拿去过。

过溪去饲鹅,鹅仔食着阿妹棵,阿妹饲着大肥鹅。

5. 《雨落落》雨落落,阿公去栅箔,栅着鲤鱼甲苦初。

阿公哩爱卖,阿奶哩爱炣,二人相拍无奈何。

6. 《鸭仔出世无娘礼》鸭仔出世无娘礼,一来走来二来去。

三来走到大桥头,四来走到潮州府,五来走到娘怀里。

7. 《洗浴歌》洗浴歌,洗浴歌,拿条浴巾来洗浴。

洗浴身,洗浴体,洗浴干净好上学。

8. 《洗浴歌》一二三,洗浴免穿衫。

三四五,洗浴闲过老石部。

五六七,洗浴闲来去看戏。

七八九,洗浴闲来去游街。

9. 《点兵歌》点兵点将,点到谁人做大兵。

点到谁人做大将。

10. 《骑马歌》骑马骑马,骑马过海。

过海过海,过海娶嬷。

11. 《挨呀挨》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咯咯,饲狗来吠夜。

饲猪êêê,饲牛来去驶。

驶到直直去,载入磨房里。

12. 《天乌乌》天乌乌,欲落雨。

阿公拿锄头,巡水路。

巡着一尾鲤鱼仔,阿公要煮来去请人客。

13. 《老鼠拖猫》老鼠拖猫,猫拖老鼠。

一拖拖到后门口,后门口住着一个老阿伯。

老鼠咬老伯的脚仓,老伯拿棒来打猫。

阿伯打猫,猫就跳过墙。

跌啊跌,撞到一个阿姆婆。

阿姆婆,卖粿果,卖来给阿伯食。

阿伯无牙齿,吃落肚,饱饱饱。

14. 《阿妹洗面》阿妹洗面,面帕溪边。

溪边洗面,白白雅雅。

15. 《一螺一瓯》一螺一瓯,二螺二瓯。

三螺三瓯,四螺四瓯。

五螺五瓯,六螺六瓯。

七螺七瓯,八螺八瓯。

九螺九瓯,十螺十瓯。

瓯瓯有米,阿妹饲猪大过牛。

16. 《我个名字叫阿妹》我个名字叫阿妹,鸡仔行先行。

鸭仔行排比,行路阿妮妮。

17. 《阿婆阿婆》阿婆阿婆,你在锄地。

潮汕歌谣整理

潮汕歌谣整理

潮汕歌谣1、花仔开花宝金枝,少年不爱待何时?竹仔上节节节老,黄金难买少年时。

【注释】这是一首劝告少年人珍惜青春的歌谣。

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异曲同工。

2、番薯仔,头青青,担来后厝救穷家;穷家刻苦赚,赚久正像别人家。

番薯仔,头红红,担来后厝救穷人;穷人刻苦赚,赚久正会亲像人。

【注释】番薯:红薯。

担:挑。

后厝:后边的邻居。

刻苦赚:拼命干活赚钱。

亲像:像个人样儿,跟得上别人。

这首歌要写穷哥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奋斗以图发财致富。

3.莲角开花四点金,桃李开花动人心;后园种花好打扮,娘囝开嘴值千金。

【注释】莲角:菱角。

四点金:对菱角的虚写。

娘仔:姑娘。

开嘴:开口。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一个可爱的姑娘,但歌中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前三句的铺垫,用来衬托姑娘之美。

4.隔河望见灯草坡,灯草开花姐妹多;兄弟团圆好食酒,姐妹团圆好唱歌。

【注释】描写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生活歌谣。

5.天顶一只大海鹅:天顶一只大海鹅,老姆看着笑呵呵;我问老姆笑乜事,伊咀食老幸福多。

【注释】歌唱老人感到生活幸福的感受。

6.阿公一笑目眯眯,阿妈一笑嘴无齿,阿弟一笑蹦蹦跳,阿妹一笑123,阿爸一笑哈哈哈,阿妗一笑笑嘻嘻,阿嫂一笑酒窝圆,合家老幼齐欢笑,笑来笑去笑做泥?【注释】铺写了一家人开怀大笑的不同笑状,表达了家庭欢乐的主题。

7.鸭囝会撑船:鸭囝会撑船,猫囝会掌厝,狗囝会把门:公婆会惜孙,一家欢乐甜过糖。

【注释】掌厝:看家。

公婆:这里以儿媳的口吻来写,指丈夫的父母,也即孩子的爷爷奶奶。

惜:疼爱。

孙:孙子。

这是一首描写百姓平凡而快乐生活的歌谣。

反映了老爱幼,幼尊老,家庭和睦融洽的主题。

8.阿公爱食韭菜羹,后头韭菜还未生;保贺阿公食百岁,牵囝牵孙入书斋。

【注释】歌谣表现了潮汕妇女的善良孝顺,祝愿公公长寿,子孙勤读。

9、砧叠砧,爬上砧顶叫卖盐;勿嫌我个盐囝细,盐囝细细正会咸。

刀叠刀,爬上刀顶叫卖蚝;勿嫌我个蚝囝细,蚝囝细细正有膏。

【注释】这首生活歌虽有卖盐者、卖蚝者自夸的成分,但而又一定的生活常识之理10.荷犁牵牛下田中,生为农夫忙又忙;一年四季忙(不会)了,春夏过了又秋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歌谣叙事言志雅俗共赏
陈焕溪
歌谣是一种民间大众文艺,或抒写事实、或表现情绪,反映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理。

潮汕歌谣首先是地方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

自然环境的陶冶、历史长期的积淀,造就潮汕文化中和、开放、多样的特点,反映在歌谣上便是善于汲取别人长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多样、平和而不激烈、含蓄而不奔放、精细而不阔大的开放型海洋文化。

潮汕歌谣又是民间的,与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的歌唱、为他们歌唱。

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友情和社情;唱他们的悲喜歌哭、对事物的感知;唱他们的诉求、常识和大众心理。

潮汕地区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山里有畲族、水边有疍家。

汉族歌谣、畲族歌谣和疍歌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潮汕歌谣大体可分为革命歌谣、叙事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儿歌、滑稽歌、过番歌共8类,风情民俗浓郁、文化内涵深厚。

叙事歌
叙事歌谣相对于抒情歌谣,可分为情节化歌谣和知识性歌谣两种。

情节化歌谣讲述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具备时、地、人、事几个要素,最著名的作品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后来歌谣趋于简短,情节难于展开,加上节奏韵脚的限制,叙事不如散文那样便利,通常就把短章联为长篇,如四季歌、五更调、十杯酒、十二月歌等形式,节奏、韵脚也较为宽松灵活。

潮汕歌谣《怨你阿爹娶后人》流传甚广:“正月剪春萝,四娘赶鸡去踢拖(游玩)。

鸡唔见,鸭又无,后母苦打去跳河……四娘今去沉水头,弓鞋脱落目汁流。

四娘受苦后母苦,后母苦死无人留。

”歌谣中叙述的是鲜活的事实,抒发的是直接感知的东西,因而深深打动人心。

有的叙事歌谣表现生活生动逼真,想象大胆,语言新鲜活泼。

如引人注目的长篇歌谣《余郎求亲》,讲述的就是一个求亲不遂而导致杀人的惨剧。

知识性歌谣则是传播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知识,有助于人们的记忆,如天象歌、节序歌、农事歌、物产歌以及报花名、报戏名、鱼名歌等。

这类歌谣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堆砌与灵动巧妙揉和,既有知识又有歌,唱诵起来琅琅上口,很受欢迎,最著名的是《百屏灯》,在观灯赏景中的怡情娱乐中一口气讲述,媚媚道来,让人领略了100个戏曲故事,民俗价值与文学价值相得益彰。

生活歌
顾名思义,生活歌是指表现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也包括各种职业劳动的歌谣,其中表现家庭生活特别是妇女生活的题材是最大量的,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抒发对美满家庭的理想,也有表现家人齐心协力勤俭持家,还有描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当然也不乏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或邻里纠纷的作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发生的种种故事具有普遍性和互通性,因而这类歌谣最易流传,也最能打动人,尤其是妇女的命运和在社会及家庭中的际遇如何,最能折射出家庭乃至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啯家,饲狗来吠夜,饲猪来还债,饲牛拖犁耙。

饲逗仔(男孩),落书斋;饲走仔(女孩),雇人骂。

”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歌谣,旧社会女孩一出世便受歧视,甚至还被认为比不上养鸡养狗养猪养牛。

“小鸡仔,跳上椅,伶俐新妇早走起(起床)。

入客厅,收床椅;入灶间,洗衣碗蝶;入房内,做针线。

父母贤教示,翁姑有福气。

”妇女三从四德、循规蹈矩,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这是生动的写照。

“五四”运动前后潮汕出现一首新歌谣:“文明世界,烟仔食派(赶上时髦);女子解放,自由择婿。

”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美好的愿望,潮汕表现农事活动的歌谣丰富热烈,可惜由于歌谣的口语性,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不多。

“荷犁牵牛下田中,生为农夫忙不忙。

一年四季忙不了,春夏过了又秋冬。

”明白如话,真挚感人。

问答式渔歌:“你知乜个直溜溜?你知乜个海底泅?你知乜个随风走?你知乜个独条须?我知支桅直溜溜,我知支舵海底泅,我知大帆随风去,我知锚索独条须。

”“你知乜鱼着火烧?你知乜鱼上战场?你知乜鱼好打索?你知乜鱼好围腰?我知爅鱼着火烧,我知枪鱼上战场,我知鳗鱼好打索,我知带鱼好围腰。

”这首歌谣以船、鱼为题,展开对答、相互斗趣,劳动中的辛劳、危险、疲惫、寂寞就都一唱而解。

这是绝妙的场景、绝好的歌。

情歌
情歌的内容涉及男女爱情的各个方面,既有歌颂真挚爱情,也有描写瞒夫瞒妻瞒人偷情,又有反映僧尼、寡妇的苦闷生活以及摆脱这种生活的诉求,还有展现旧社会妓女的风尘生涯和悲怨情怀。

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要求摆脱封建礼教和陈规陋习、散发出民主精神和叛逆勇气的作品。

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民间情歌唱出了人们心底的呼声,表达了他们追求恋爱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冲击着封建礼教的禁锢,伸张正常人的天然权利,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民间文化的瑰宝。

自古以来潮汕农村聚族而居,以宗祠、族谱、族规、族长为标志的封建宗法势力强大,一切违反封建礼教和宗族利益的、婚姻以外的爱情都被
认为是大逆不道的。

因此,潮汕歌谣中的情歌并不多,像“灶前燃火灶后薰,不是姻缘不对君。

日来无食相思去,夜来无被盖腰裙。

”表现的是礼制容许下的夫妇共同守贫,并没有多少对爱情的追求,充其量只是“结婚后的恋爱”。

即使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歌:“欹山歌,欹山发草闹萋萋。

君今十八娘十七,有如好米打糖枝。

东山东,东山发草闹呛呛。

君今十八娘十七,有如好米打糖方。

”也显得十分含蓄和克制,只有很少的歌谣,如《摇鼓叮咚声》:“天拉朗(黎明),母亲叫仔来开门。

…奴哙,你个房门怎会开?花纱罗帐怎会垂?鬓边头毛怎会散?胸前纽仔怎会开?‟…娘哙,昨夜房门狗仔来撞开,花纱罗帐风吹垂,鬓边头毛枕边散,胸前纽仔热解开‟。

”讲述的是少女与货郎不能正常恋爱结婚,偷偷幽会之后机智沉着地应对母亲的盘问。

潮汕不是情歌的沃土,妇女们转而从潮州歌册那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中寻求慰藉,男人的则从“咸古”(黄段子)中寻找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