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月月结果的草莓栽培技术

月月结果的草莓栽培技术

月月结果的草莓栽培技术草莓精品“赛娃”和“美德莱特”一年12个月都能结果,其繁苗和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原种母本苗春繁栽培用苗。

在每年的3~4月份进行春栽繁苗,选用肥力水平高、灌排条件好的沙壤土,做成1米宽的小畦,稀植(每亩500~1000株),为防止病毒感染,采用网罩隔离,育苗中及时摘除花蕾,只繁苗不结果,经过5~6个月就可繁殖出批量原种苗供应较大面积引种示范和生产。

采用这一繁苗技术一般每株母本苗可自繁出50倍优质种苗,供当年较大面积生产。

2.塑料大棚促成栽培。

为充分发挥“赛娃”和“美德莱特”无休眠期、早熟的优良特征,最好兴建塑料大棚,利用大棚及辅助加温方法来生产草莓,在冬季或早春就能上市。

一般在9月份移栽后,11月就能开花,12月一翌年1月份就能结果上市。

只要塑料大棚内温度不低于10℃,从11月一翌年4月份可以连续结果,5月份气温升高,就可揭去棚膜,因气温高,可盖遮阳网或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以利提高产量。

如是培育种苗,必须及时摘除花蕾,只繁苗不结果。

3.双行高垄栽培。

采用双行高垄栽培具有追肥方便,果实洁净,便于田间管理,果实产量高等优点。

具体要求:每垄50厘米宽,沟30厘米,垄上栽双行,行距25厘米,每亩密度8000~10000万,上等肥力土地可略稀些,中等肥力土地略密些。

4.其它技术措施。

草每是耐肥高产作物,为保证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所需养分,除选用肥水条件好的土地施足基肥外,要及时追肥。

5.为进一步提高产量、结大果,开花期如产生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如花果太多,应及时疏果除去小分枝果及弱小果,一般每株留果10~15个,以保证大果生长发育;在扣棚条件下应注意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

草莓促成栽培与半促成栽培“五不同”

草莓促成栽培与半促成栽培“五不同”

草莓促成栽培与半促成栽培“五不同”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4年第7期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栽培中,成熟时间最早的一种栽培形式。

它是在草莓完成花芽分化以后,在草莓尚未进入休眠之前,给予高温、长日照、赤霉素处理等措施,使其不进入休眠,促其生长发育,实现提早现蕾开花和结实的栽培方式。

由于这种栽培形式是在正值最寒冷的冬季进行温室生产,因此,技术难度大,管理复杂费工,且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很大,但由于上市时间早、售价高,因此,经济效益可观。

进行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温室类型与半促成栽培的要求相同,只是每个棚要增加4~5个地炉,以备连续阴雨天时使用。

如采用蔬菜生产中的普通温室从事草莓促成栽培,只要加强保温增温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

草莓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的很多技术(如整地做畦、定植技术、扣棚后的温度管理、植株管理、肥水管理)均大致相同,但以下几点不同。

一、品种不同进行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要求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耐寒、对低温不敏感、不易矮化、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

目前,生产中符合这些要求的品种有丰香、幸香、佐贺清香、红脸颊、甜查理、红珍珠等。

其中,丰香已经在我国南北地区试种,均表现出明显的早熟丰产,是一个优良的促成栽培品种。

二、培育壮苗的技术不同半促成栽培只要秧苗壮、花芽分化好、而多就行,而促成栽培不但要求花芽发化好,还要花芽分化早。

为此,在育苗时要掌握好以下三个时期的管理。

1.匍匐茎苗发育期,即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要看苗施肥,一般在8月上旬之前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或磷酸二铵10~15千克,共追施1~2次,以促进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2.草莓花芽分化期。

此期要中断氮肥供应,以防植株旺长、推迟花芽分化,可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氢钾10~15千克。

为防止秧苗旺长,可提前在8月中旬即中断氮肥的施入,并在花芽分化期间对旺长苗进行断根处理。

断根方法:用三角刀在离植株5厘米处切断根系,深度约10厘米,并把土块微微向上松动一下,根据秧苗长势可处理2~3次。

草莓促成栽培法

草莓促成栽培法

草莓促成栽培法原理草莓大棚促成栽培是在冬季利用大棚设施保温,抑制植株进入休眠,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促进其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实现秋末冬初(11~12月)开始采收上市,直到第二年6月初不断有商品果生产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1.大棚搭建与棚膜选择采用塑料大棚覆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促成栽培的最普遍形式。

塑料大棚按搭建材料的不同分为竹结构棚及钢管结构棚。

竹结构棚:棚内无立柱的小型棚,棚高1.8~2.0米,宽4~5米,长30~50米。

其特点是造价低廉,但操作较不方便,且使用寿命短。

钢管大棚:棚高1.8~2.0米,宽6米,长50~60米。

其特点是操作方便,透光好,结构牢固,但造价较高。

棚模要选择改良薄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研制了无滴、保温、耐老化多功能聚乙烯薄膜及防尘、无滴聚氯乙烯薄膜等具不同特点的棚膜。

这种改良薄膜的保温效果,最低温度可提高1℃,最高温度提高25%;而且由于增加了防老化成分,可延长连续使用寿命。

2.品种选择草莓促成栽培是一种特早熟栽培,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休眠浅的品种。

在正常条件下,草莓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进入花芽分化,随温度下降植株开始休眠。

休眠浅的品种则可以在相对较高温度和较长日照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在较低温度下仍可生长发育并开花结果,栽培上采取保温措施,能有效抑制其进入休眠。

3.作垄和施用基肥草莓促成栽培应采用小高垄双行种植,垄面要平,每个标准棚内可做6垄,每垄连沟占地1米宽度。

草莓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同时加入过磷酸钙40~5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40千克。

施基肥时要注意,有机肥必须腐熟,过磷酸钙要与有机肥混合后再施入土壤,肥料应与土壤拌和并集中施在栽培垄中。

4.定植促成栽培以50%草莓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期为定植适期(9月中下旬~10月上旬),草莓起苗时所带的匍匐茎,其弯曲的凸起面为定植后抽生花序的方向,在栽植时应根据垄向来确定花序抽生的方向,并进行定向栽植。

草莓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促成栽培管理技术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

草莓性凉味酸,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一般露地栽培的草莓上市迟,如能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将填补水果的淡季缺口,效益非常显著。

一、苗木定植整地时关键要注意肥料的使用,要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

施腐熟畜肥每亩1500~2000公斤,沟施磷酸二铵每亩50~70公斤,硫酸钾每亩8~1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厘米。

施后深翻、耙平、起垄,垄宽30厘米、高15厘米。

在8月中旬,选择浅休眠的早熟品种丰香脱毒苗,叶4~7片,茎粗0.8厘米以上,单株鲜重25~40克,根系发达的苗。

栽培时要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苗栽植在小沟两边,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

栽培的密度以12000株/亩为宜,选阴天或遮荫栽苗。

栽苗时弓背方向朝向垄沟,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

栽苗后立即浇透水。

二、田间管理为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封冻水,1天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覆盖(9月下旬)。

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以提高地温为主要目的,应采用透明膜;以防除杂草为主要目的,应用黑色膜。

地膜厚度一般为1毫米,太厚难于紧贴地面。

覆盖时,要求绷紧、压牢、封严。

1.扣棚时间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

扣棚过早会影响草莓腋花芽分化(一定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导致减产;扣棚过晚,又导致草莓休眠,植株矮化,发育不良,使栽培失败。

草莓栽培后(10月中旬),采用塑料大棚加小拱棚保温进行的促成栽培,产量高,商品果率高,最高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一般也有1500公斤左右。

促成栽培是在人工创造较好的生态条件设施内栽培的,植株生长发育好,花序抽生多(一般有5~6个,比露地栽培多3~4个),可持续结果,能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另外上市早、供应期长、经济效益高。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4 . 3 温度 管 理
缓 苗 后 保 持 适 宜 的生 长 温 度 , 白
4 . 6 病 虫防 治
主要 防治 病 毒 病 、斑 枯 病 、叶斑
天 保持 1 6 - 2 0℃ , 夜 间 8℃左 右 , 有利 植 株 生 长 。 温
时 要 加 盖草 帘 保 温 。
病、 蚜虫等。 做 好 种 子处 理 , 减 少 种 子带 菌 。 加 强 管 外掩埋。 搞 好排 灌 体 系 , 及 时 放风 , 降 低温 湿 度 。防 治时用 7 5 %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倍 液 ,或 5 0 % 多 菌 灵 可 湿性 粉 剂 5 0 o 倍液 , 7 0 %代森 锰 锌 可 湿 性 蚜 虫 是 危 害 西芹 的主 要 虫 害 ,防 治 时 用 1 . 8 %集 琦 虫 螨克 2 0 0 m l / 亩, 隔 7天 喷 1 次, 连 喷 2次 , 防治
栽培 , 土壤 p H值 以 5 . 5 ~ 6 . 5最适 宜 。前 茬 作物 为黄
日光温室促成栽培 的草莓品种应具备如下优 瓜 、 西瓜 、 茄子 、 番 茄 等 的地 块 , 应 进 行 土壤 消 毒 。
点: 早熟性好 , 休 眠期 短 , 耐低温能力强 , 适 应 范 围 广, 生 长 势 旺盛 , 果 个 大而 整 齐 , 畸形 果 少 , 品 质佳 , 耐贮 运 , 丰 产抗 病 等 。 目前 , 我们 采 用 的 品种 主 要有 代瑞 一 号 、 蒙特 瑞 、 圣 安3 O 5

日光 温 室 草 莓促 成 栽 培 技 术
汪 草莓 露 地栽 培 成 熟期 多集 中 于 5 - 6月 , 日光 温
室促成栽培可使草莓早熟 , 实现反季市生产 , 满 足

草莓促成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草莓促成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 草莓促成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种植中果实成熟上市最早的一种栽培形式,要做好这点,除了要选好品种、培育优质种苗、适时定植、合理施肥、加强棚室内温湿度管理外,掌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有利于草莓促成栽培的成功及优质高产。

1.追肥:根据植株生长状况,特别是叶片大小、厚薄来确定是否追肥以及追肥量。

长势壮,叶色浓绿,叶大肥厚,不需要追肥;若植株瘦小,叶小,叶色黄,叶薄就要追肥。

可在结果初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初期,各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施肥量为每亩5-10千克。

自开花后至结果期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6次,每7~10天1次,果实膨大期加喷(或冲)施3~4次。

2.人工补光人工补光,可促进植株旺盛生长,人为地抑制草莓进入休眠状态,提早开花结果,增大果实。

补光可从11月中旬开始,每4米挂1只100瓦的白炽灯,高度离地面1.5米,从每晚17时到23时,使日照达到16小时,也可从凌晨2时开始到早上8时结束,还可采用间歇补光的方法,即从晚上20时到22时,再从0时到2时,间歇补光4小时,可省电。

3.赤霉素处理喷赤霉素可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生长,增大叶面积。

处理时间为保温后第一片新叶展开时,喷第一次。

一般休眠浅、长势旺的品种,如丰香、春香等,采用了人工补光的棚室,只喷1次即可,浓度5~10毫克/升,每株用量3~5毫升;休眠较深的品种,如宝交早生、全明星、新明星等,需在现蕾期进行第二次处理,浓度10毫克/升,每株用量5毫升。

要喷在苗心处,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喷后将棚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时间为4~5小时。

赤霉素用量要严格掌握,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徒长,使坐果率降低。

4.灌水管理在保温初期、果实膨大期、收获旺盛期过后以及收获中断期过后,要通过早晨观察叶面水分状况决定是否需对草莓灌水。

如果早晨在叶缘见到水滴,可认为水分充足,根系功能旺盛,不必灌水;如果叶缘没有水滴则应灌水。

沈阳地区日光温室草莓高效促成栽培技术

沈阳地区日光温室草莓高效促成栽培技术
ti ihe c n mi e eis an hg re o o cb n f .Strig wih t ePh so o ia h r c eit f“Nig iv g t b e ”wof e r t a t t h y ilg c lc a a t rsi o n c n q— e e a ls 1 l r y。v re y b a it c a a trsi ,s e l g,f l ln i g,ma a e n ft ef riie n t r e tc n r l lc n h e ea lsa d h r ce itc e di n i d p a tn e n g me to h e tl ra d wae ,p s o to ,pu kig t ev g t be n z
1 品种选 择
日光温室促 成栽 培对 品种要求 是 : 休眠期 短 , 易打
破休眠 , 成 花 芽容 易 , 且 花期 对低 温 抗 性较 强 , 形 并 抗
病 、 熟 、 产 优 质 。沈 阳地 区适 栽 的 品种 有 日本 9 ( 早 丰 9红
花芽分化以后和进入 自然 休眠之前利用 温室 、 大棚在冬
A src : eu e o r c n p ffc i e , e e p n ut a in p a t d o Ni g i v g t be wo f e r a b b t t Th s f a wa m a o y o a it s d v l ig c l v t ln e f“ n q — e ea ls1” l ry c n o — li o i o b
月, 最高产量可达 500k / 6m , 0 g 67 z 收益 在 2 万元 以上 。
草莓在一般 的 日光温 室都可种 植 , 轮作 倒茬 方便 , 以 所 发展较快 , 在 日光 温室 草莓促成 栽培 中, 但 环境 条件 变 化较大 , 常处 于一 种低 温或 高温 、 高湿 、 寡照状 态 , 粉 授 昆虫少 , 如果 管理不 当易发 生果 实异常 、 虫危 害等 现 病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doc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doc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一、栽培制度(一)一年一栽制秋季定植,竖年春季收获示,重新栽植秧苗,这种栽培方法称为一年一栽制。

优点:果个大,产量高。

品质优。

病虫少,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

(二)多年一•栽制连续收获几年后再换地块栽植,此法称为多年一栽制。

优点:省工,省苗。

缺点:产罐低,品质差,病虫严重。

H前生产上栽培的草莓,苗了多来自栽培圃,尤英是从外地引苗时,死苗较多,致使第一年产量不高,笫二年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虽然有的品种(如荷兰的“汤美达”)可连续三年保持高产,但一般品种到第三年明显衰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病虫增多,经济效益卜降。

因此,采用多年一栽制时一般采取两年一栽较为合适。

生产经验表明,人棚栽培第二年应多留苗,即2—3万株。

二、园地选择1、忌盐碱、忌重茬、忌线虫2、克服重茬的措施重茬死株的原因:重茬后由于前茬根系腐烂后的毒害作用,使后茬草莓霉大量产生根腐病,在果实由白转为红色使人蜃死株。

但草莓和水稻伦作不从在重茬死苗现象。

克服重茬死株的措施(1)换地块(2)换土:将30厘米的土拉走,换來好土。

或将表土层换在下层。

(3)土壤消毒。

操作过程如下1①澳甲烷消毒法目前,浣甲烷是世界上公认最有效的土壤消毒剂,不仅可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和土传病毒,也对线虫、土壤害虫及草杼具冇很好的毒杀效果。

澳卬烷是一种无色液体, 存放在不同休积的压力钢瓶中,在常压下,气温在4°C以上时,可气化为比空气重3倍的渙甲烷气体,并能在土壤中迅速扩散和渗透,无孔不入,杀死土壤中病菌和害虫。

消毒前准备土壤处理:先沌足底肥,深耕疏松30厘米以上,清理残存草莓茎叶及根系,土面整平无大土块,土壤湿度适中(75%),可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开沟:在熏蒸地块四周沿立柱开挖15・20厘米深的压膜沟。

搭架:每隔2米(以盖膜不塌地为宜),用竹竿在地面上搭起3()〜4()厘米高的小拱棚。

布药•点:每20平方米放置1个蒸发器(可用啤酒瓶),瓶子的一半埋入土中,瓶口略向外倾斜,有利于结束后抽出导药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 温 室要 彻 底防 治病 虫 害 , 蜂 后不 能再 喷 5, 放
调节 方 法 : 度 调节 方 法 主 要有 放 风和 揭 温
盖 草 苫 。保 温初 期 要避 免 高 温烤 苗 , 风量 宜 放 大。随着 外界 气 温的降低 , 风 口要逐渐减 少 , 放 放 风时 间要缩 短 , 以防寒 保温 为 主。 冬季遇 特殊 天 气 时 , 寒流 、 阴雪 天应 少放 风 , 要时 加 如 连 必
天 控 制 在 2 ~ 3 最 高 不 超 过 3 C. 间 8 0C, 5 夜 l ~ l , 低 不底于 8C。 花期 白天控 制在 5 最 2 C 开
开 始 采收 , 收盛 期 及第 一 次产 量高 峰 过 后和 采 早春 腋 花序 结 的果 实 开始 采 收 时各 追 肥 一次 . 每次 追肥 l ̄ 1k o 5 g氮磷钾复合 肥 , 追肥 后及时 浇水 。追肥最 好 用 浓度 为 o2 的液 体肥 料顺 .
多 , 心花少 , 黑 健全 花粉多 ; 果型大 而整齐 , 畸形
4 定植及 保 温前 的管理
4 1 定植 时期 及方 法 .
北 方地 区一 般在 9 月上 、 中旬定植 , 较寒 冷 的北方 地 区可 在 8月下旬 定植 。 可在 1 也 0月上 旬 定 植 每 垄 两 行 , 植 于 垄 的 两 边 . 距 裁 行
l ~2遍水 , 到缓 好 苗 同时 注意 进 行遮 荫 覆 直
2  ̄3g 花芽分 化早 且发 育充实 ; 病虫 害 。 5 0, 无
盖, 待成 活后 及时 揭去覆 盖物 。 苗后进 行 中耕 缓
晾苗, 只要 土壤 不 干就不 浇水 。9月 下旬 , 结合
3 整地施基肥
基肥 应 以有机 肥 为 主 , 般 施 用腐 熟 的农 一 家 肥 5~ 6 / 6 或 腐 熟 鸡 粪 3~ 4 mz 6 7
收 疆 日期 : O 一。 — 1 ∞ l 5 5
维普资讯

3 8・
陕西农来自业科学
20 () 02 3
水。
式最 理想 。
5 2 温湿 度 调节
追肥
保 温后 追肥 可 在果 实膨 大 期 , 果实
温 度 调 节技 术指 标 : 温后 7 ld内 , 保 ~ 0 白
可撒施 甲拌 磷颗粒 荆 5g 67 。底肥撤 匀后 k /6m 翻耕 园土 2 ~3遍 , 深度 3c 使 肥料 和土壤 充 0m,
分 混合 。
草莓 开 花结 果期 易 受 灰霉 病 危 害 , 般 采 一 用 高 垄 双 行 种 植 , 室 采 用 南 北 行 向, 距 温 垄 8c 垄高 2c 垄顶 宽 4c 0m, 0m, 0m。做 畦后如 土壤 过干 , 可在定 植前 5 d浇水 造墒 , ~6 从而促进 定 植 后秧苗 成 活 。
畦面 打 洞浇灌 , 株苗 浇 4 0 0 m] 每 0  ̄5 0
2 ~ 2 最 高 不 超 过 2 ℃ ; 间 温 度 为 8 2 5C, 8 夜 ~
l C。果 实 膨 大期 白天控 制在 2 ~2 夜 间 0 0 4 C,
6 1 ~ 0C。
5 5 人工 放蜂 , 助授 粉 . 辅 草莓 现 蕾 时 即 开花 前 ld左 右 , 蜂箱 移 O 将 人 , 个 E光 温 室 放 蜂 一 箱 。在 蜂 箱 移 人 前 一 l
追 肥开 始浇 水 , 隔 5 d浇 1 每 ~7 次水 。 追肥 可 用 lk Og尿素 随水 冲施 。 缓苗 时及 时摘 除枯 叶及新
发 生 的匍 匐 茎和 侧芽 。
m 67 。此 外 , 肥 中要 加施 氮磷 钾复 合肥 / 6m 底
5 ( O 比例 为 l l 1 ) 5: 5: 5 。为 防治 地下 害虫 ,
5 长期管理技术
5 1 覆膜保 温 . 北 方 地 区一 般 在 l 0月 中、 旬 , 间 温 度 下 夜 降至 8 ℃左右 时 开始保 温 。棚 膜 选用 聚 氯 乙烯 无 滴膜 。 膜保 温 前要 浇 1 覆 次大 水 。 温后1~ 保 O 1d 地膜 。选 用黑 色地膜 , 5覆 盖膜 后立 即破膜 提 苗, 并在 高 畦 上 两行 闻 打 一 行 洞 用 于 追 肥 、 灌 水 。盖地 膜前 摘 去枯 叶和老 叶 , 最好 追 一次肥 , 每 67 施 氮磷钾复 合肥 1~ 1I , 肥后 浇 6m。 0 5g 追 【
老 残叶 。
2 秧苗标准
用 脱毒 的种 苗 繁 殖 , 系 发 达 , 根 白根 多 , 地 下 部 重 量 高于 地 上 部 ; 柄 粗 短 , 1c 左 叶 长 5m
右 , 5 7 展 开 叶 ; 茎 粗 1 1 5m, 重 具 ~ 片 新 ~ .c 苗
4 2 定植后 的管 理 . 定 植 后 , 及 时 浇透 水 , 3 d每 天 浇 要 前 ~4
2c 株 距 l 0m, 2~ 1c 密 度 1 l 5m, ~ -3万 株
果少 , 熟期 早 , 成 丰产 稳产 , 实风 味好 。 果 目前适 于促 成栽 培 的 品种 有 丰香 、 春香 、 香 秋 明宝 及
弗吉尼 亚、 明星等 。 新
/6m。 67 。对于 花 序较 多 的品种 如 弗 吉尼 亚 、 新 明星 应适 当稀植 。 外 , 土移 栽可 提高秧 苗定 另 带 植 成 活率 ; 定植 时应将 新茎 弓背朝 向垄外侧 , 并 使 苗心 基部 与地 面平 齐 。注意 定 植前 剪去秧 苗
维普资讯
2 0( ) 0 23

西




・ 7・ 3
草 莓促 成 栽 培 技 术
赵月营 , 郭 伟
州 2 73 ) 751 ( 山东省滕 州市界 河镇林 果站 , 滕
1 品种选择
促成栽培是 在草 莓进 人 自然休 眠之 前进 行 保温. 阻止 其 自然 休 眠 使 其 连 续 生 长 . 花 结 开 果 。品种选择 的原则 是 : 花芽 分化 早 , 眠程度 休 浅, 长势 旺 ; 器 耐寒 性强 , 低 温条 件 下开 花 花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