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ppt课件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纠正低血压
应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维 持血压在正常水平。
改善组织灌注
通过扩容和升压治疗,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 促进氧合和代谢。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休克类型和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等。
改善微循环
通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扩容治疗,改善微循环灌注,减轻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
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衰 竭,引起心源性休克。
严重心律失常
心脏压塞
心包腔内大量积液或积血压迫心脏, 影响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引起心源 性休克。
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导致心 脏排血量急剧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败血症
细菌或毒素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性 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
避免使用促凝药物和抑制纤溶药物。 处理措施 早期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阻止DIC发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防与处理
01
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等替代治疗,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02
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酸碱 平衡紊乱等。
06
总结与展望
提高对休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深入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重度休克
患者神志不清或昏迷,面 色苍白如纸,四肢厥冷, 脉搏微弱或摸不到,血压 测不出,尿闭。
02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 环血容量减少,常见于外 伤、手术、产后出血等。
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导致血浆大量 渗出,引起低血容量性休 克。
脱水性休克

休克的现代诊治课件

休克的现代诊治课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结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休克时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详细描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水肿和肺内分流增加有关。预防和 处理该并发症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和机械通气支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
病,减轻肺水肿和炎症反应。
05
休克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微循环监测
总结词
通过观察微循环的变化,了解休克患 者微循环障碍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 据。
详细描述
微循环监测主要包括皮肤、粘膜等部 位的观察,通过观察微循环的变化, 可以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情况 ,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 依据。
04
休克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休克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科学饮食
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 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逐步恢复体能。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 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血
液循环。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疏导。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 查,评估恢复情况。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减少 意外伤害的风险。
定期体检
估治疗效果。
病因治疗
根据休克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病因 治疗措施,如控制感染、止血、
解除梗阻等。
病因治疗是休克治疗的根本,只 有消除病因才能彻底纠正休克状
态。
在病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休克的现代监测手段

休克讲课完整ppt课件

休克讲课完整ppt课件
异常。
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 病,导致血管舒缩功能
障碍。
过敏性休克
由于过敏反应,引起血 管通透性增加和循环血
量减少。
休克的诊断
01
02
03
04
血压下降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 差小于20mmHg。
心率加快
心率超过100次/分。
面色苍白、出冷汗
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导致皮肤 苍白、湿冷。
意识障碍
休克患者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
补充血容量
通过输液等方式补充血容量,缓解休克症状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必要时给予吸氧支 持。
维持正常体温
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症状。
休克患者的康复指导
逐步恢复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患者的活动 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结词
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为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详细描述
随着休克基础研究的深入,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推进。近年来,针对休克的临床 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诊断、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方面,这些研究为 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休克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结词
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提高了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调整饮食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逐步 调整饮食结构。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情绪。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身体的恢复情 况。
05
休克的研究进展
休克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结词
基础研究在休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 论支持。

休克ICU诊断思路ppt课件

休克ICU诊断思路ppt课件

休克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休克,病因诊断思路
1
2
3
+ 病因
+
低灌注 表现
+ 血压下降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边开枪边瞄准” 血流动力学分类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休克,血流动力学诊断思路
1
诊断休克
低灌注+高乳酸
2
流量评估
血流动力学 分类
三步法
容量评估 超声评估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休克,重症超声诊断思路
Overall morphologic assessment (SAMPLE) IVC (fluid status & fluid responsiveness) RV (systolic function, RV/LV ratio) Lung ultrasond (lung edema, dyspnea……) LV (systolic & diastolic function & valves……) Afterload (Arterial tone) Tissue perfusion (Renal) Call for help !!!

《外科学》休克ppt课件

《外科学》休克ppt课件

《外科学》休克ppt 课件•休克概述•休克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治疗方法与措施•常见休克类型及处理原则•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目录CONTENTS01休克概述休克定义与分类定义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表现为组织氧合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

按病因分类低血容量性、心源性、感染性、过敏性、神经源性等。

按血流动力学分类高动力型(暖休克)、低动力型(冷休克)。

血容量减少如出血、失液等。

心脏泵功能障碍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如感染、过敏等引起的血管扩张或收缩。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导致“只进不出”,微循环内血液淤滞。

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释放组织细胞缺氧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线粒体功能障碍,ATP 生成减少,细胞代谢紊乱。

030201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焦虑或意识模糊。

皮肤黏膜表现苍白、湿冷、花斑样改变。

03尿量减少反映肾脏灌注不足。

0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02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0203存在引起休克的病因。

临床表现符合休克的特点。

诊断依据01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等异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异常。

02休克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早期,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微血管收缩,以减少血管床容量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维持动脉血压。

微血管收缩休克时,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在微血管内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

微血栓形成休克时,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组织水肿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心输出量减少休克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

血压下降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压降低。

组织缺氧休克时,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和细胞损伤。

休克完美版ppt课件

休克完美版ppt课件
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休克类型和病情需要,选择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或血管收缩-扩张转 换剂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
正性肌力药物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以增 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04 常见休克类型及 处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
定义
由于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而引起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休克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 、血气分析等指标,了解内环境
紊乱情况并及时纠正。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状 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 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 症的发生。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 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方式提供营养。
THANKS
感谢观看
给予吸氧支持治疗,根据患者 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和浓度 ,以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辅 助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尿量等 变化,评估休克程度及病情变化
处理
控制感染源,应用有效抗生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过敏性休克
定义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物质后,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 速内渗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水肿和功能障碍。
病因
药物(如青霉素等)、异种蛋白(如血清制品等)、动植物(如花粉、昆虫等)等引起的 过敏反应。

《休克总论》课件

《休克总论》课件
04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是否有烦躁不安、焦虑 等表现。
检查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颜色等是否正常。 检查患者的四肢是否出现厥冷、发绀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是 否正常,以判断是否存在贫 血或出血。
休克病理生理
休克时,机体的生理和生化改变涉及多个系统,包括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 改变相互作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
02 休克病因
失血性休克
总结词
由于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
01
总结词
需要及时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03
总结词
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05
02
详细描述
失血性休克通常是由于外伤、手术或内部出 血导致的,血液大量流失,无法满足机体的 正常需求,引起休克。
《休克总论》ppt课件
• 休克概述 • 休克病因 • 休克诊断 • 休克治疗 • 休克预防
01 休克概述
休克定义
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 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状态。它通常由各种严重的 疾病或损伤引起,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改 变。
休克分类
休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病因、发病速度、血 流动力学状态等。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 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
失血性休克
02
03
过敏性休克
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 输血。
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 敏药物。
支持治疗
补充血容量

《休克护理》PPT课件

《休克护理》PPT课件
记录护理措施
详细记录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输液 、输血、用药等,以及护理效果的评 价和反馈。
04
休克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 ,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03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比重和肌酐等指标, 了解肾脏功能状况,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 生。
护理记录
记录生命体征
将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 标记录在护理记录中,以便于分析和评
估病情。
记录皮肤色泽与温度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变 化,为医生提供判断病情的依据。
记录意识状态
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如出现嗜 睡、昏迷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 行处理。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 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可以对 休克作出诊断。
治疗
休克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纠 正酸碱平衡失调、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等措施,同时需要治疗原发病。
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
预防休克的发生主要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措施。
护理
护理休克患者需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控制 出血等措施,同时需要做好心理护理。
病情变化。
02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 液体和药物的输入,维持循环血
量。
04
保暖
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避免 体温过低或过高加重休克。
特殊护理措施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对于因创伤引起的休克,应 迅速控制出血,妥善固定骨 折部位,避免搬运过程中的 二次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诊断与治疗
重症医学科:周连军
.
1
一、休克的概念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表现 三、休克的分类 四、休克的诊断 五、休克的治疗
.
2
六、低血容量性休克 七、心源性休克 八、分布性休克 九、梗阻性休克
.
3
一、休克的概念
各种病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组织 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减少为基本原因的急性循 环功能衰竭综合征。
这个阶段的临床表现:血压略有下降,心率轻
度增加,有早期周围血管. 收缩的表现。
5
.
6
.
7
2、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的耐受性较差对
儿茶酚胺的收缩血管的反应降低。微静脉和小静脉对 酸的耐受性较强,持续保持收缩。(多灌少流)
此时的临床表现是休克典型的表现:血压下降、
氧输送(DO2)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 休克的本质:组织细胞缺氧
.
4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
1、 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毛细血管前
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注减少,同时,动-静脉短路 开
放,导致组织缺氧加重。
内脏血管和皮肤小血管强烈收缩,但脑血管
和冠状动脉的收缩不明显。
.
28
实验室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
.
29
6、治疗
➢ 病因治疗:创伤急诊手术止血
➢ 液体复苏:
常用的晶体液为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不 主张用5%葡萄糖。高张盐溶液扩容效果好,但不 降低死亡率。胶体液包括白蛋白、羟乙基淀粉、 明胶、右旋糖酐 、血浆。
.
30
➢ 复苏液体的输注: 静脉通路的重要性:中心静脉 容量负荷试验:20-30分钟内快速输入 250-500ml液体,观察CVP和BP、HR变化。
4、血流动力学指标:Sv、CO、CI。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监测、电解质与肾功能监测、 凝血功能监测。
.
16
五、休克的治疗 减少进一步的细胞损伤,维持最佳的组织
灌注,纠正缺氧。 1、早期复苏:
气道管理与机械通气:保证氧供 循环容量的调整: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
17
70%作为最终目标,28天死亡率下降16%。
.
20
2、病因治疗是治疗休克的基础 失血性休克:彻底止血 心源性休克:治疗心肌梗塞、纠正心律失常 分布性休克:去除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
常的原因(抗感染、抗过敏) 梗阻性休克:解除梗阻
.
21
3、延续性支持治疗
继续维持组织灌注 纠正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容量负荷的管理 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
➢ 低血容量性休克 ➢ 心源性休克 ➢ 分布性休致休克的病因、一定程度的血 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及组织缺氧的表现、 器官功能的改变。 1、诱发因素:病史和伴随症状。 2、临床表现:基本生命体征、皮肤黏膜、 神志、尿量。
.
15
3、生物学指标:SvO2或ScvO2、Lac清除率、 动脉血的PH值、BE。
.
22
六、低血容量性休克 1、概念:因快速大量失血、失液等因素导致有效循 环容量急剧减少引起的休克。
基本机制是:循环容量不足,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组织灌注减少。
.
23
2、病理生理改变:有效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导致 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加、乳酸性酸中毒、再 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移位,最终导致MODS。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皮肤黏膜湿冷、苍白、发绀、 周身皮肤发花。
.
8
.
9
3、微循环衰竭期(DIC)
瘀滞在微循环中的血液浓缩,血液流动更加 缓
慢,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管内皮损伤,组织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释放出
大量的细胞因子,引起SIRS。
临床表现为MODS,使休克走向不可逆。
休克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无法绝对分 割
CVP ﹤5mmHg、PAWP ﹤ 8mmHg
乳酸和BE的监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26
失血的分级
分 失血量(ml)失血量 心率
血压

占容量 (次/分)
比例
(%)
Ⅰ ﹤750
﹤15 ﹤100 正常
Ⅱ 750-1500 15-30 ﹥100 下降
Ⅲ 1500-2000 30-40 ﹥120 下降
Ⅳ ﹥2000
➢ 输血:Hb≤70g/L输红细胞悬液 血小板<50X109/L或血小板功能低下需输血 小板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目的为了补充凝血因 子的不足。
.
31
➢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1、多巴胺:作用于三种受体(血管多巴胺受体、 心脏β1受体、血管α受体)
0.5-5ug/kg主要作用于脑、肾、肠系膜血管,使 血管扩张,增加尿量;(2008年SCCM指南明确指出小 剂量多巴胺没有肾脏保护作用)
的。
.
10
.
11
.
12
三、休克的分类 分类是进行临床治疗的需求
1、按病因分: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梗阻性休克 内分泌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
13
2、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分: 循环系统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因素:阻力血管(动 脉和小动脉)、毛细血管、容量血管、血容量、心 脏。
复苏的终点目标是什么? 补液补多少?“需多少补多少 ”
.
18
复苏的目标: 不要将BP、CVP、CO作为复苏的最终目标,
可以作为阶段性目标。最终的目标要与组织灌注
相关,如SvO2或ScvO2、Lac、动脉血的PH值、 BE等指标。
.
19
Rivers的一项研究对一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把 CVP 、MAP作为阶段性治疗目标,将ScvO2 ≥
.
24
3、病因
显性丢失:失血、呕吐、腹泻、脱水 非显性丢失:循环容量的血管外渗出
或进入体腔。
.
25
4、诊断
病史:循环容量显性或非显性丢失
症状:精神状态改变,皮肤湿冷。
体征:收缩压下降( ﹤ 90mmHg,或
者较基础血压下降大于40mmHg)
或者脉压减少( ﹤ 20mmHg )
尿量﹤0.5ml/(kg.h)、心率﹥100次/分
﹥40 ﹥140 下降
呼吸频率 尿量
神经系统
(次/分) (ml/h) 症状
14-20 20-30 30-40 ﹥40
﹥30
轻度焦虑
﹥20-30 重度焦虑
5-20
萎靡
无尿
昏睡
.
27
5 、监测 一般监测:皮温与色泽、心率、血压、尿量
精神状态。
血流动力学监测:IBP、CVP、PAWP、CO SV。
氧监测:SpO2、动脉血气分析、DO2、SvO2 动脉血乳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