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输液治疗在创伤休克病人中的应用(许幸)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课件

• 是测定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衡量右心对排 出回心血量能力的指标。
• CVP是血管内容量作用于胸腔大血管壁或右心房而产生的压力, 常用来评估血容量、前负荷及右心功能。全身血容量增加、回心 血量增加、心脏功能减退和胸腔血管壁张力增加(如正压通气) 导致CVP增加。反之,容量减少、心脏排血能力增强和胸腔内压 力减少可导致CVP减少。
• 总体来说,被动抬腿行为就像一个可逆而短暂的自身容量改变, 有望成为床旁容量反应性的简单且可靠的方法。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被动抬腿试验PLR
• PLR时将下肢抬高45度 • 可逆性增加了其操作的安全性,由于受自主神经
调节的影响,被动抬腿试验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 改变较短暂,一般约10分钟左右就会消失,所以 从技术上要求能够实施监测心输出量变化。 • 目前,临床常采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主动脉 血流流速的变化,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实时 监测每博输出量及脉压的变化等。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目标导向的工具
容量监测指标 • 每博量变异度(SVV) • 脉搏压变异度(PPV)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 胸腔内血容量(ITBV) • 超声心动图、下腔静脉直径与塌陷率等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SVV 每博量变异度
• 每博量变异是一种时刻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负压通气(自主呼 吸时)继发的胸内压变化,动脉压在吸气时降低(由于肺膨胀因 此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的血量减少,左心室的搏出量平均减少 7%,动脉收缩压压相应平均降低3%,在此瞬间桡动脉搏动减弱), 在呼气时增加(肺脏恢复原状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血量增多, 如此随呼吸周期性改变)。正常的自主呼吸病人的动脉压变异范 围为5-10mmHg,通常摸不出来,脉搏无明显变化。
• CVP是血管内容量作用于胸腔大血管壁或右心房而产生的压力, 常用来评估血容量、前负荷及右心功能。全身血容量增加、回心 血量增加、心脏功能减退和胸腔血管壁张力增加(如正压通气) 导致CVP增加。反之,容量减少、心脏排血能力增强和胸腔内压 力减少可导致CVP减少。
• 总体来说,被动抬腿行为就像一个可逆而短暂的自身容量改变, 有望成为床旁容量反应性的简单且可靠的方法。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被动抬腿试验PLR
• PLR时将下肢抬高45度 • 可逆性增加了其操作的安全性,由于受自主神经
调节的影响,被动抬腿试验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 改变较短暂,一般约10分钟左右就会消失,所以 从技术上要求能够实施监测心输出量变化。 • 目前,临床常采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主动脉 血流流速的变化,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实时 监测每博输出量及脉压的变化等。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目标导向的工具
容量监测指标 • 每博量变异度(SVV) • 脉搏压变异度(PPV)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 胸腔内血容量(ITBV) • 超声心动图、下腔静脉直径与塌陷率等
目标导向液体容量治疗及进展
SVV 每博量变异度
• 每博量变异是一种时刻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负压通气(自主呼 吸时)继发的胸内压变化,动脉压在吸气时降低(由于肺膨胀因 此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的血量减少,左心室的搏出量平均减少 7%,动脉收缩压压相应平均降低3%,在此瞬间桡动脉搏动减弱), 在呼气时增加(肺脏恢复原状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血量增多, 如此随呼吸周期性改变)。正常的自主呼吸病人的动脉压变异范 围为5-10mmHg,通常摸不出来,脉搏无明显变化。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危重腹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ppt课件

● 血常规、生化大致正常
ppt课件
16
入院辅助检查-腹平片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ppt课件
17
病例分析1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围术期容量变化分析 ——术前容量状态
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限制性容量治疗
机体代偿机制:
SV降低导致交感兴奋 HR,SVR BP维持基本正常 静脉血管张力
潜在容量不足被掩盖
1. 用TEE监测SV 进行优化处理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更 快,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减少。
2. 术中GDT可以改善高危患者手术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 率和住院时间。
3. 接受重大腹部手术的高危患者,运用SVV指导的GDT治疗,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4. 非高危患者接受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腹部大手术的研 究也得出类似结果。
术中输液过多
术中输液过少
增加心肺并发症
组织低灌注性缺血
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术
后肠梗阻
脏器功能损害
影响组织氧合
延迟伤口愈合
影响凝血功能
增加神经外科脑水肿风险
ppt课件
5
GDT
围 术 期 管 理
ppt课件
6
低风险
患者
ASAⅠ~Ⅱ
预计失血<500ml
手术:乳腺、口腔科、眼科、
妇科、内分泌科(除嗜铬细胞
ppt课件
12
病例分析1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女性患者,67岁,以广泛前壁心梗2周,急腹症2天收住院。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探查术。 入院检查:血压:120/60mmHg, 心率:80bpm, 吸氧下SpO2:95% 听诊双肺:双肺底细湿罗音 UCG: 心室壁运动异常,EF%:45%(入院) 既往病史:冠心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年,平时药物控制。
ppt课件
16
入院辅助检查-腹平片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ppt课件
17
病例分析1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围术期容量变化分析 ——术前容量状态
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限制性容量治疗
机体代偿机制:
SV降低导致交感兴奋 HR,SVR BP维持基本正常 静脉血管张力
潜在容量不足被掩盖
1. 用TEE监测SV 进行优化处理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更 快,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减少。
2. 术中GDT可以改善高危患者手术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 率和住院时间。
3. 接受重大腹部手术的高危患者,运用SVV指导的GDT治疗,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4. 非高危患者接受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腹部大手术的研 究也得出类似结果。
术中输液过多
术中输液过少
增加心肺并发症
组织低灌注性缺血
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术
后肠梗阻
脏器功能损害
影响组织氧合
延迟伤口愈合
影响凝血功能
增加神经外科脑水肿风险
ppt课件
5
GDT
围 术 期 管 理
ppt课件
6
低风险
患者
ASAⅠ~Ⅱ
预计失血<500ml
手术:乳腺、口腔科、眼科、
妇科、内分泌科(除嗜铬细胞
ppt课件
12
病例分析1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与术后转归
女性患者,67岁,以广泛前壁心梗2周,急腹症2天收住院。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探查术。 入院检查:血压:120/60mmHg, 心率:80bpm, 吸氧下SpO2:95% 听诊双肺:双肺底细湿罗音 UCG: 心室壁运动异常,EF%:45%(入院) 既往病史:冠心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年,平时药物控制。
安全输液管理ppt课件

根据药物性质、患者年龄、病情等因 素,合理调整输液速度。
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17
处理方法与技巧
静脉炎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局部外敷药物或 理疗。
渗漏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局部外敷药 物或理疗。
空气栓塞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 高位,吸氧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病历系统、输液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理 。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趋势分析、因果分析等 。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为质量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2024/1/25
25
持续改进策略实施
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如优化输液流程 、提高护士操作技能等。
2024/1/25
建立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 、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改进 措施的有效实施。
对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跟踪和评 估,及时调整改进策略,确保 输液质量的持续改进。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5
27
2024/1/25
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固 定针头,确保输液通畅。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和输液情况 ,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13
输液后处理
拔针与按压
输液结束后,轻轻拔出 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
穿刺点片刻。
2024/1/25
整理用物
将使用过的输液器、针 头等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保持环境整洁。
观察与记录
在一次性输液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密过滤 装置,能够更有效地滤除药液中的微粒和 细菌,提高输液安全性。
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17
处理方法与技巧
静脉炎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局部外敷药物或 理疗。
渗漏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局部外敷药 物或理疗。
空气栓塞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 高位,吸氧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病历系统、输液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理 。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趋势分析、因果分析等 。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为质量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2024/1/25
25
持续改进策略实施
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如优化输液流程 、提高护士操作技能等。
2024/1/25
建立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 、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改进 措施的有效实施。
对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跟踪和评 估,及时调整改进策略,确保 输液质量的持续改进。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5
27
2024/1/25
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固 定针头,确保输液通畅。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和输液情况 ,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13
输液后处理
拔针与按压
输液结束后,轻轻拔出 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
穿刺点片刻。
2024/1/25
整理用物
将使用过的输液器、针 头等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保持环境整洁。
观察与记录
在一次性输液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密过滤 装置,能够更有效地滤除药液中的微粒和 细菌,提高输液安全性。
(仅供参考)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

Example: Abdominal hypertension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1)
20 例正常的病人,行大肠手术 分组
Î 标准液体输注(≥3 L, 1 L NS, 2 L 5% GS) Î 限制液体输注(≤2 L, 0.5 L NS, 1.5 L 5%GS)
比较终点
Î 体重、尿量、电解质、胃肠动力和其它并发症
病人总数141例,加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围术期液体治疗分成限制输液和常规输液组 限制输液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Î 心、肺并发症 7% vs 24% Î 组织愈合并发症 16% vs 31% Î 死亡率 0 vs 4.7%
结论:择期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限制输液有利
Brandstrup B, Pott F, et 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Fluid Restriction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mparison of Two Perioperative Fluid Regimens. A Randomized Assessor-Blinded Multicenter Trial. Annals of Surgery, 2003,238, 641 ~ 648.
Avoidance of fluid overload, rather than fluid restriction, seems to be the key to better postoperative outcome.
Lobo DN. Ann Surg. 2009 Feb; 249(2): 186-8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100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输液和目标控制输液组 目标控制输液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1)
20 例正常的病人,行大肠手术 分组
Î 标准液体输注(≥3 L, 1 L NS, 2 L 5% GS) Î 限制液体输注(≤2 L, 0.5 L NS, 1.5 L 5%GS)
比较终点
Î 体重、尿量、电解质、胃肠动力和其它并发症
病人总数141例,加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围术期液体治疗分成限制输液和常规输液组 限制输液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Î 心、肺并发症 7% vs 24% Î 组织愈合并发症 16% vs 31% Î 死亡率 0 vs 4.7%
结论:择期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限制输液有利
Brandstrup B, Pott F, et 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Fluid Restriction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mparison of Two Perioperative Fluid Regimens. A Randomized Assessor-Blinded Multicenter Trial. Annals of Surgery, 2003,238, 641 ~ 648.
Avoidance of fluid overload, rather than fluid restriction, seems to be the key to better postoperative outcome.
Lobo DN. Ann Surg. 2009 Feb; 249(2): 186-8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100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输液和目标控制输液组 目标控制输液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第11页,共17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消除引起休克的因素
控制出血 急诊医生应迅速制止外出血,首先迅速控制活动
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 线结扎。如有较大创伤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压 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 血钳夹闭出血点。四肢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 血。并注意准确记录上止血时间,每间隔1 h开放止血 带5 min以防肢体坏死。夹闭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5 h,下肢不超过2 h,有条件时进行清创术和止血。对 于胸腹腔内大出血,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 手术探查止血。
监测。
第7页,共17页。
2 要随时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 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实施急救处理, 有头部外伤者应同时监测瞳孔和意识的改变
第8页,共17页。
3 尿量的观察
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尿量是肾 脏灌注状况的反应,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 休克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每 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 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 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测量尿比重是为了观察 肾功能的变化,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若在较长 时间内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
第12页,共17页。
7处理原则
例如开放性骨折合并伤出血的患肢,处 理:原则上应迅速进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 应妥善固定、制动,若为四肢长管骨干骨折 应用夹板固定并制动患肢;若为多根多处肋 骨骨折应给予宽胶布或肋骨带固定胸壁;若 为颈椎骨折应用颈托固定制动等。剧烈疼痛 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 克,剧烈疼痛时给予适当肌肉注射杜冷丁或 曲马多等止痛药
6 消除引起休克的因素
控制出血 急诊医生应迅速制止外出血,首先迅速控制活动
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 线结扎。如有较大创伤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压 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 血钳夹闭出血点。四肢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 血。并注意准确记录上止血时间,每间隔1 h开放止血 带5 min以防肢体坏死。夹闭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5 h,下肢不超过2 h,有条件时进行清创术和止血。对 于胸腹腔内大出血,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 手术探查止血。
监测。
第7页,共17页。
2 要随时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 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实施急救处理, 有头部外伤者应同时监测瞳孔和意识的改变
第8页,共17页。
3 尿量的观察
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尿量是肾 脏灌注状况的反应,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 休克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每 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 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 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测量尿比重是为了观察 肾功能的变化,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若在较长 时间内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
第12页,共17页。
7处理原则
例如开放性骨折合并伤出血的患肢,处 理:原则上应迅速进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 应妥善固定、制动,若为四肢长管骨干骨折 应用夹板固定并制动患肢;若为多根多处肋 骨骨折应给予宽胶布或肋骨带固定胸壁;若 为颈椎骨折应用颈托固定制动等。剧烈疼痛 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 克,剧烈疼痛时给予适当肌肉注射杜冷丁或 曲马多等止痛药
休克的治疗ppt课件

8
.
二、右心功能从幕后走到台前
遮挡在 左心 阴影里 的右心
9
.
左右心室的特点
右心室 肌肉薄、收缩力弱、顺应性高(急性扩张) 正常时右心不足以使PAP>40mmHg 降低CVP——VR=CO VR不变时,予强心仍无法增加CO
左心室 肌肉厚、心缩力强、压力高
10
.
右室压力负荷对左室的影响
首先,右心室输出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左心 室输出量减少;
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实时状态和 反应,进行以目标为导向的定量治疗。 血流动力学治疗不限于休克,而涉及重症 治疗从病因到预后的全过程。
5
.
启示
流量指标的最高优先等级 右心功能从幕后走到台前 中心静脉压越低越好 休克病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6
.
一、流量指标的最高优先等级
流量是核心,是准则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氧输送不足 —— 流量改变
75岁男性,主诉“排稀水样便2天,加重伴意识障 碍2小时”;2天前出现排黄色稀水样便,10余次/ 天,伴腹痛、发热,自测体温最高37.8,无呕吐, 未及时诊疗,2小时前再次排便后家人发现意识模 糊,反应迟钝,急诊我院,发病以来,进食量少, 尿量不详。
既往高血压病史,平素140-150/50-70mmHg
18
.
初始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BP下降 CO
SVR
CO
前负荷 收缩力
SVR
分布
19
其它
.
初始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目标导向的量化 治疗,根据目标指标的变化过程,确定治 疗起点,推进和引导病程发展过程。
20
.
继发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失血性原因导致的低容量性休克,经早期 液体复苏和彻底止血后,如患者仍处于休 克状态,通常已经不再是低容量性休克, 而可能是分布性休克或其他两类休克。
输液反应及休克的抢救方法PPT课件

一、输液反应的因素
把发生输液反应的因素分为四种:
1.药物因素:经检测发现药物外观变化(包括透明度、
颜色、絮状物、瓶口松动、安培裂缝等)或发
现热原及微粒超标;
2.输液器具因素:经检测发现输液瓶、输液器、注射器热
原及微粒超标;
3.操作因素:经检测同一批号的其它药品和输液器具热原
及微粒均不超标且无其他质量问题。
1 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 1.1 局部血管扩张法 1.1.1 热敷法 用热水袋热敷2~3 min能促进静脉充盈[1]。 1.1.2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或阿托品注射液或
2%山莨菪碱涂在手背上,使局部浅静脉扩张,但婴幼儿、青光眼、心 血管病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2]。 1.2 垂吊法或甩臂法扎 输液肢体下垂l~2 min后扎止血带或在上臂 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5~6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而后 平放行静脉穿刺[3]。 1.3 非握拳穿刺法 输液前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手背静脉充盈。 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 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提高穿 刺成功率[4,5]。
日前,林先生和建国医院达成调解,由院方一次性给付 72.9万元的损失补偿。
输液反应及休克的抢救方法
1。输液反应及休克的抢救方法 一、输液反应的因素 二、输液反应的处理 三、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四、药物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五、静液反应的处理
六、其他反应的处理情况:
2。静脉穿刺技术
1.6 扎两根止血带法 对不能主动握拳的患者,可代替握拳。前臂静 脉穿刺时,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 行静脉穿刺取血;手背静脉输液时,将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 处,另一根扎在示指至小指的第一指骨(基节骨)位置处;足背静脉 输液时,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2寸复溜穴处,另一根扎在 足掌1~5块跖骨小头处[9]。
创伤性休克PPT课件

(2)酸碱平衡紊乱
机体缺氧
乳酸
丙酮酸
其他有机酸性产物
机体酸中毒
酸中毒首先发生在细胞内,继而至细胞外液中。动脉血中 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说明休克进入晚期。
(3)休克时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止休克恶化的作用。
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血供减少和多种有害 物质导致暂时性免疫抑制,表现为免疫球蛋白和 补体量减少,巨噬细胞和细胞内消化过程均有抑 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降低,淋巴细胞及各种 抗原反应低下。革兰阴性细菌死亡或破裂时,释 放内毒素,是细胞膜破裂,超微结构改变,影响 氧化和ATP形成,也可使溶酶体破裂,释放多种 溶酶,使细胞崩解死亡,从而使机体的免疫能力 更加低下。
Na+
K+
K+
Na + 细 胞 外 K+ 液
K+ K+
Na + 细胞 Na +
K+ K+
Na +
细
胞
外
液
Na + K+
Na +
Na + K+
Na +
K+
K+ Na +
Na +
Na +
Na +
Na +
H2O
K+
Na + Na +
细
Na + 细胞
胞 外 液
Na +
Na + Na +
Na +
H2O
K+
③心脏:休克晚期,低血压、心肌内微循 环灌流量不足,心肌缺氧而受损害,可发 生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