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病人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是“需多少,补多少”。
大家好
液体量新观点
对于出血性休克传统的观点是尽早、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 性药物恢复血压到正常水平。目的是尽早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纠正其代 谢障碍,从而减少细胞的损伤,恢复器官功能。
但动物试验模型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出血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大量的输液把 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会导致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出血增多,过度稀释血液,破坏 凝血机制,酸中毒加重,不但不能改善创伤病人的存活率,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 的失血和死亡率的增高。
5 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
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应用血管 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
6、体温调节
保暖
提高室温、加盖棉被
6
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体表加
温方法
降温
库存血常温下复温
六、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7、病因处理
➢需手术者先抗休克后手术,休克不能控制者, 边抗休克边手术
➢加强病情观察,准确记录补液种类和出入量, 注意并发症发生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切呼吸机 辅助呼吸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2条以上,输血、输液,快速
扩容,首选上肢、颈内,锁骨
3
下大血管
➢尽量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
常规16~18号留置针
大家好
4、合理补液
➢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 糖、先快后慢、液种交替,见
4 尿补钾
➢有细胞水肿者可用高渗盐水 ➢在连续监测Bp、CVP和尿量的 基础上判断补液量
左心功能、肺循环阻力的指示 PCWP:血容量不足(较CVP敏感) PCWP:肺水肿 PCWP 升高: 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 PCWP > 30mmHg: 肺水肿 CVP正常、PCWP升高:限制补液预防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护理查房ppt课件

心源性休克护理查房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2.并发症: 室性心律失常、心梗 1.密切监护,及时识别处理 2.询问患者有无心悸、胸闷等不适,予可达龙对症处理,观察用
药后效果,注意不良反 3.关注患者的血生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减少诱发心率失常
的因素 4.监测血凝常规。
评价:患者04-02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正常值
3-31
25.9
35-55
4-3
29.9
35-55
4-7
27.18
35-55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五、护理问题
3月30日 • 1、维持组织灌注 • 2、机械通气的护理 • 3、CRRT的护理 • 4、抗凝的管理 • 5、潜在并发症:DVT、CLABSI
完整最新版课件
12
1、维持组织灌注 护理措施:
的发生,做好VAP的集束化措施。 评价: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运行良好,报警能及时处理
完整最新版课件
16
六、护理措施
3、CRRT的护理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低血压期间,CRRT引血速度宜慢。
2. 监测血凝、电解质、肾功能、血气情况,及时调整抗凝及置换 液配方。
3.妥善固定管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血流感染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纠正心率失常2持续动脉血压监测防止sbp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5mmhg确保器官的血流灌注足够3动态监测尿量出入量及末梢灌注4监测血气注意乳酸的变化5遵医嘱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严格使用规范6遵医嘱补充胶体1陈永强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j
[1]陈永强,《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J].中华护理学 杂志,2016,51(2):253-6

休克完美版ppt课件

休克完美版ppt课件
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休克类型和病情需要,选择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或血管收缩-扩张转 换剂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
正性肌力药物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以增 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04 常见休克类型及 处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
定义
由于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而引起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休克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 、血气分析等指标,了解内环境
紊乱情况并及时纠正。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状 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 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 症的发生。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 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方式提供营养。
THANKS
感谢观看
给予吸氧支持治疗,根据患者 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和浓度 ,以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辅 助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尿量等 变化,评估休克程度及病情变化
处理
控制感染源,应用有效抗生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过敏性休克
定义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物质后,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 速内渗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水肿和功能障碍。
病因
药物(如青霉素等)、异种蛋白(如血清制品等)、动植物(如花粉、昆虫等)等引起的 过敏反应。

心源性休克的措施护理课件

心源性休克的措施护理课件
心源性休克的措施护理课件
目录
• 心源性休克概述 •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康复
01
心源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 受损,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 引发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 床综合征。
特点
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需要及时 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维持生命体征 。
痰。
预防褥疮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期 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适当抬高下肢,定期协助患者 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处理心律失常
发现心律失常时,及时报告医 生并配合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04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瓣 膜病等基础疾病,降低心源性休克的 风险。
技能培训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技能培 训,如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以备不时之需。
生活方式建议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生活方 式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等,促进健康。
心理疏导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保持
积极心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 要时给予吸氧,以维持正 常血氧饱和度。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补充血容量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充 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的血 液循环。
药物治疗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休克护理》PPT课件

《休克护理》PPT课件
记录护理措施
详细记录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输液 、输血、用药等,以及护理效果的评 价和反馈。
04
休克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 ,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03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比重和肌酐等指标, 了解肾脏功能状况,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 生。
护理记录
记录生命体征
将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 标记录在护理记录中,以便于分析和评
估病情。
记录皮肤色泽与温度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变 化,为医生提供判断病情的依据。
记录意识状态
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如出现嗜 睡、昏迷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 行处理。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 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可以对 休克作出诊断。
治疗
休克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纠 正酸碱平衡失调、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等措施,同时需要治疗原发病。
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
预防休克的发生主要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措施。
护理
护理休克患者需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控制 出血等措施,同时需要做好心理护理。
病情变化。
02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 液体和药物的输入,维持循环血
量。
04
保暖
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避免 体温过低或过高加重休克。
特殊护理措施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对于因创伤引起的休克,应 迅速控制出血,妥善固定骨 折部位,避免搬运过程中的 二次损伤。

心源性休克护理ppt模板

心源性休克护理ppt模板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家人 和朋友的沟通交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 态,增强康复信心。
出院前评估及教育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功 能、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方面。
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包括药 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强 调定期复查和随访的重要性。
05
团队协作在救治过程中作 用
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包括心血管内科医生、急诊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药 师等,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明确各自职责
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护士负责护理和监测,药师负责药品管理 和用药指导,确保救治过程无缝衔接。
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
对救治过程中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救 治成功率。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 剧烈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提高心肺功能。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 负担。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适当补充 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等营养 素。
心理康复指导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02
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给予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
多卡因等。
03
电复律治疗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室 速等,应立即进行电复律治疗。
肺部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口腔护理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最新PPT课件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最新PPT课件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
休克的表现+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1.血压下降:
(1)原血压正常者, 收缩压? 10.7kPa(80mmHg), 舒张压 < 8.0kPa(60mmHg)。
(2)原有高血压者, 收缩压? 12.0kPa (90mmHg), (持续半小时以上); 或从原水平降低 30%以上; 或血压下降 ? 10.7kPa (80mmHg) 。
(二)液体选择:胶体和晶体液并用 1、首选5% 低分子右旋糖酐 250~500ml静滴,q.d, 2、无效或之后可用 5%GNS液或乳酸钠林格氏液 , 3、再之后可选用 5%~10% GS液。
(三) 具体方法:
1、头 20 min 输入100ml,
2、观察 CVP升高
?
2cmH O、PCWP不超过20mmHg或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机制
4.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量综合征。 5.混合型:即同一病人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
上原因。 广义的心源性休克: 以上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 狭义的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临床最常见。
不同病因的休克共同环节: 急性微循环障碍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机制
泵功能衰竭 心输出量降低 氧输送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
增加值不超过 7mmHg时,可继续扩容或补液的
总量达500~750ml。
(四)效果判断:
1、不足指标: ? 症状及体征:仍口渴、外周循环不良、四肢 湿冷、脉细而速, ? 血压 ? 80mmHg、脉压 ? 20mmHg、休克指数 (脉率/血压)? 1.0, ? 尿量 ? 30ml/h、比重 ? 1.020, ? CVP ? 8cmH O。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ppt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ppt
谢谢您的观看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目 录
• 概述 • 一般护理措施 • 特殊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健康教育 • 总结
01
概述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
定义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功能衰竭导 致全身循环障碍,引起以组织低灌注和缺氧为主要特征的综 合征。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 塞等心脏疾病。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低血压
心源性休克时,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 能不全,导致体循环血压下降,严重时 出现休克状态。
呼吸困难
心源性休克常伴有呼吸困难,如气促、 胸闷、喘息等症状。
组织灌注不足
由于血压下降和血管舒缩异常,导致组 织灌注不足,性休克还可能伴有疲乏、无力、意 识模糊等全身症状。
多食用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患 者应适当增加摄入。
心理护理
减轻压力
患者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减轻压力,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
保持积极心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腹痛等疼 痛症状,应积极控制疼痛,以减轻患者的痛 苦。
注意药物副作用
心理支持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药物治疗时,应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心动过速、低血压 等,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源性休克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 压力,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 ,增强信心。
液体复苏
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等效液体进行液体 复苏,以改善患者的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缓解 休克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源性休克病人护理
休克的概念
• 心源性休克概念、病理机制念 •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 • 心源性休克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概述
一、休克的定义: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循环障碍,使
周围组织血液灌注量严重不足(微循环碍), 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 全身性病理生理过程。
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 感染性 心源性 过敏性
神经源性 梗阻性
内分泌泌性
失血、创伤、烧伤、失液 感染性疾病
心梗、心律失常、心脏手术等 药物、血清制剂、输血/血浆、其他 高位脊髓损伤、脊髓神经炎、脑疝
肺栓塞、夹层动脉瘤 粘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机制
一、定义
• 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 由于心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 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 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不足,引起全身 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 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 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机制
二、病理
1 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大面积急性心梗、心肌炎、心肌病 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2 心室射血障碍:大面积肺梗、急性瓣膜病变。 3 心室充盈障碍:急性心包填塞、持续心动过速,心房肿 瘤或球形血栓嵌顿在房室口,心室内占位性病变等。 4 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量综合征。 5 混合型:即同一病人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
广义的心源性休克:以上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
狭义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 克。临床最常见。
不同病因的休克环节:急性微循环障碍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1 血压下降
(1)原血压正常者,收缩压≤10.7kPa(80mmHg) 舒张压<8.0kPa(60mmHg)
(2)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 12.0kPa(90mmHg) (持续半小时以上);
或从原水平降低30%以上; 或血压下降 ≥10.7kPa(80mmHg)
2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及器官血流灌注不足 的表现
(1)神志不清或呆滞、烦躁、表情淡漠
(2)面色苍白、四肢劂冷、大汗淋漓-肢端末梢发绀
(3)脉搏快而细
(4)尿量<20ml/h或<400ml/d (0.5ml/d/kg)
(5)呼吸浅促,临终前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表现, 肝肾功能障碍和高乳酸血症表现。
3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条件的单位):
(1)心脏指数(CI)<2.0L/min/m² (2)肺动脉楔压(PCWP)>2.4kPa(18mmHg) (3)中心静脉压(CVP)>1.18kPa(12cmH2O) (4)总外周血管阻力(TPR)>1400dyn.s.cm-5
(0.5ml/d/kg) (5)呼吸浅促,临终前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表现,
肝肾功能障碍和高乳酸血症表现。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压下降
如:严重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呕吐、 进饮少、 利尿甚) 、代谢性酸中毒、剧烈 疼痛、应用抑制心肌的药物、过敏、感染、 出血性休克等。
心源性休克的监测及护理
急性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一、一般监测
胸痛的监测 心电、呼吸、血压、体温、SaO2、尿量观察酸碱和电解质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1. 绝对卧床,尽快进行心电、呼吸、尿量、体温、血气和血 流动力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
2. 止痛:吗啡5-10mg或杜令丁50-100mg,皮下或静脉(剂 量酌减)注射,必要时2-4h后再重新注射。注意有无心率 下降、呼吸抑制。
3. 吸氧:氧浓度21%-40%,可用鼻管、面罩、插管等方式。
疗效评价
1.治愈: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休克症状消失,基础心脏病好 转。
2.好转: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稳定,末梢回暖情况改善。
3.无效:休克症状持续存在或进一步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