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的故事
【传奇故事】东方朔巧见皇帝的职场启示

【传奇故事】东方朔巧见皇帝的职场启示东方朔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才华出众,聪明机智,被后世誉为“神童”。
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与皇帝刘秀巧遇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职场启示。
据说,有一次东方朔与皇帝刘秀同乘一辆马车出行,沿途经过一片漂亮的花田。
皇帝看到花田,情不自禁地低头细细品味。
于是,东方朔故意在车上造了一个窗户,然后把车子停在花田旁。
当皇帝抬头时,便能完整地欣赏花田的美景。
皇帝惊讶地问:“这车是如何变得有窗户的呢?”东方朔则回答:“陛下,窗户是辅助您观赏花田的道具,我只是在其中发挥了点小聪明而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我们也可以像东方朔一样,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下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几个职场启示。
第一,善于利用机会。
东方朔在马车上安排了一个窗户,恰巧让皇帝能够看到美丽的花田。
在职场上,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敏锐地捕捉到并善加利用。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机会就能够让我们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第二,发挥个人优势。
东方朔的聪明才智是他的个人优势,也是他能够想出安排窗户的方法的原因。
同样,在职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只有发挥好这些个人优势,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取得成就。
注重细节。
东方朔不仅在车上安排窗户,而且还让车子停在花田旁边,确保皇帝能够完整地欣赏花田的美景。
在职场中,我们也要注重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能力和才能。
第四,以问题驱动创新。
东方朔之所以设计窗户,是因为他注意到皇帝对花田有兴趣。
在职场上,创新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断地寻找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够有所突破,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第五,善于沟通和说服。
东方朔在皇帝问及窗户时,能够恰到好处地解释自己的意图。
在职场上,沟通和说服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只有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并能够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影响他人,推动工作的开展。
【传奇故事】东方朔巧见皇帝的职场启示

【传奇故事】东方朔巧见皇帝的职场启示东方朔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善于写作讽刺和幽默的文章,被誉为“东方诸葛亮”。
有一次,东方朔去见当时的皇帝,想要借此机会寻求官位。
当东方朔见到皇帝时,他故意把牛鬼蛇神的事情说得很严肃,故意夸大其词,想要吓唬皇帝。
皇帝听完东方朔的述说,震惊不已,连忙让东方朔把这些事情处理了。
东方朔趁机要求皇帝给予他官位。
皇帝犹豫了一下,问东方朔:“你小时候是否做过一些名为‘谢家堂’的玩具?”东方朔低头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是的,陛下,我小时候的确做过一些玩具。
”皇帝继续问:“这些玩具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东方朔张口结舌,心里暗暗想:“皇帝问这个问题,一定是要考验我是否真的有才华。
”东方朔苦思冥想了片刻,突然灵光一闪,他回答道:“当时我做的玩具,是一座小山,名为‘谢家堂’。
每当遇到雨天,我就把玩具放在室外,结果,雨水竟然都流到了另一边。
”皇帝听完东方朔的回答,怔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东方朔说:“你既然有这样的想象力,我就给你一个更大的世界去施展你的才华吧!”这个故事给了人们不少启示。
东方朔虽然是一个文学家,但他非常懂得职场的心理学。
他知道皇帝是一个很忙的人,没有时间细究他所说的牛鬼蛇神,于是故意夸大其词,以便引起皇帝的注意。
这就告诉我们,职场中要善于抓住别人的注意力,用巧妙的方式吸引对方,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东方朔在面对皇帝的提问时,没有胡乱回答,而是冷静思考,尽量寻找角度来回答。
虽然这个问题很难,但东方朔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了答案。
这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我们不要急于回答问题,而是要冷静思考,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东方朔的回答展示出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赢得了皇帝的赞赏。
这告诉我们,在职场中,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东方朔巧见皇帝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职场的启示。
通过善于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冷静思考和展示创造力,我们可以在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东方朔的故事9则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人,学识广博,机智聪明又诙谐幽默,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东方朔的故事9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东方朔的故事:割肉遗妻东方朔做常侍郎的时候,汉武帝有一次在伏天赏赐肉给侍从。
然而负责分肉的太官丞却迟迟未来。
东方朔便独自拔剑割肉,并对他的同僚们说:“伏天应当早点回家,请允许我接受天子的赏赐。
”随即把肉包好怀揣着离去。
后来太官丞将此事上奏汉武帝。
武帝便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不等诏令下达,就用剑割肉走了,是为什么?”于是东方朔脱帽跪谢请罪。
汉武帝说:“先生站起来自责吧!”东方朔再拜说:“东方朔呀!东方朔呀!接受赏赐却不等诏令下达,这是多么无礼呀!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汉武帝听罢笑着说:“让先生自责,没想到你竟反过来称赞自己!”于是又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妻子。
岁更其妇东方朔任郎官时,汉武帝时常给他赐食。
东方朔每次吃完后便把剩下的肉揣在怀里打包带走,衣服脏了之后汉武帝又赏赐他绸绢。
东方朔便将汉武帝赏赐的财物全部用于娶长安城年轻漂亮的女子。
然而每位女子都是娶回来一年就被抛弃,再重新迎娶。
大隐于朝汉武帝身边的郎官大多数人认为东方朔是疯子,武帝则认为东方朔若是不行荒唐之事,身边的郎官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而东方朔自己则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隐居在朝廷中的人。
古时候的人皆隐居深山之中。
东方朔时常在酒席中饮酒畅快之时便唱:“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
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驺牙归义有一次建章宫出现了一只长的像麋鹿的动物,但是没有人认识这只动物。
汉武帝便命令东方朔来看。
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
”武帝应允。
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
”武帝再次答应。
于是东方朔说道:“这只动物叫驺牙。
东方朔灌酒消患文言文启示

东方朔灌酒消患文言文启示
摘要:
一、东方朔灌酒消患的故事背景
二、文言文启示的内容
三、故事启示的实际应用
四、总结与反思
正文:
【一、东方朔灌酒消患的故事背景】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机智聪慧,善用智谋。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方朔曾为汉武帝的宴会添酒,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祸。
汉武帝有一次在宴请群臣时,突然发现酒不够了。
按照当时的礼节,皇帝赐酒给群臣,酒却不够,这是对皇帝的不敬。
群臣们纷纷惊慌失措,担心皇帝会因此发怒。
这时,东方朔主动站出来说:“请允许我为您解决这个问题。
”随后,他拿起一个装满酒的酒器,将酒倒在皇帝的杯子里,使皇帝的杯子满了,化解了这场尴尬。
【二、文言文启示的内容】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应对,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东方朔在危机时刻,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迅速找到了解决酒不够的问题的方法。
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和机智的应对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三、故事启示的实际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像东方朔一样,保持冷静,迅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困境中游刃有余,化险为夷。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沉着冷静的态度和机智的应对能力对于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这些品质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历史人物文化故事

历史人物文化故事咱今儿个来讲讲东方朔这个奇人。
东方朔啊,那可是汉武帝跟前的红人,不过这红法儿可特别得很。
有一回,汉武帝弄了个上林苑,这地方老大了,专门用来打猎游玩啥的。
汉武帝觉得自己可牛了,弄这么个大园子。
可东方朔呢,就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儿。
东方朔就跑去跟汉武帝说:“皇上啊,您知道吗?这上林苑里有三种东西是不祥之兆啊。
”汉武帝一听就懵了,啥不祥之兆啊?东方朔就开始掰扯了。
他说:“皇上,这第一啊,上林苑里有很多的土地,可是您把这么多土地圈起来,不让老百姓耕种,这土地就浪费了,土地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不开心,这就是一不祥。
”汉武帝心里有点不得劲儿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听。
东方朔又接着说:“这第二呢,上林苑里有好多野兽,这些野兽到处跑,有时候还跑到老百姓的田地里去糟蹋庄稼,这庄稼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啊。
老百姓没饭吃,那他们心里就会怨恨,这对您的江山可不好,这是第二个不祥。
”汉武帝的脸有点黑了,可东方朔不管不顾,继续说:“这第三啊,皇上您在这儿打猎游玩,要是不小心被野兽伤着了,那可咋整?您可是天子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天下不得乱套了?这就是第三个不祥。
”汉武帝一听,心里虽然不太舒服,但是觉得东方朔说得好像还挺有道理。
他知道东方朔这是在变相地劝他呢,可东方朔说得这么巧妙,把这些事儿都和什么不祥联系起来,要是因为不听东方朔的话,真有啥不好的事儿发生,那可咋整?最后啊,汉武帝就听从了东方朔的一些建议,对上林苑的管理啥的做了些调整。
东方朔就这么巧妙地用他的智慧,把汉武帝给“忽悠”得做了正确的事儿。
这东方朔啊,真是个聪明绝顶又特别有趣的人。
苏轼啊,大家都知道,大文豪一个。
他有个好朋友叫佛印,这佛印是个和尚。
他俩凑一块儿啊,那趣事可就多了去了。
有一次,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好像有点成果了,就想捉弄捉弄佛印。
他见到佛印就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双手合十,很恭敬地说:“我看您像一尊佛。
”苏轼一听就乐了,心里想:哼,看我怎么调侃你。
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翻译

任务名称: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翻译一、引言东方朔(约公元前154年 - 公元前93年),字朔,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以擅长应对客难而闻名,被誉为“东方之术士”。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东方朔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并成为人们学习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楷模。
本文将介绍东方朔答客难的原文及翻译,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含义和启示。
二、东方朔答客难原文东方朔答客难的原文是出自《汉书》中的一则记载,具体内容如下:“有一天,有人对东方朔说:‘你的门口有一头癞痢疯狗,经常吠叫,不仅吵到了你自己,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
请问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东方朔微笑着回答说:‘我可以想个法子,把它的个子拉长,让它的脖子变细,尾巴变短,这样它就不会跑到门口吠叫了。
’”三、东方朔答客难翻译东方朔答客难的翻译如下:“有一天,有人对东方朔说:‘你的门口有一头癞痢疯狗,经常吠叫,不仅吵到了你自己,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
请问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东方朔微笑着回答说:‘我可以想个法子,把它的个子拉长,让它的脖子变细,尾巴变短,这样它就不会跑到门口吠叫了。
’”四、东方朔答客难的含义和启示1. 创新思维东方朔答客难的故事传递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面对客难,东方朔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方法,而是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解决方案。
他以一种巧妙、幽默的方式回答了问题,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即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勇于创新,寻找一些非传统的方法和思路。
2. 理解问题本质东方朔答客难的故事还告诉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有人向他提出了问题时,他并没有仅仅对表面问题作出回答,而是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他试图通过改变狗的外貌来解决问题,从而解决了狗吠声对他和周围居民的困扰。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即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寻找根本的解决途径。
3. 灵活应变东方朔答客难的故事还强调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东方朔 幽默故事

东方朔幽默故事
东方朔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幽默风趣的文风和作品著称。
以下是一个以东方朔为主角的幽默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东方朔担任了一次宴会的主持人。
宴会上,宾客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谈笑风生。
东方朔见气氛融洽,便决定通过一则幽默的故事来调节气氛。
他讲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卖油的,学者问:“你卖的油是几两钱一斤?”卖油的回答:“五文钱一斤。
”学者又问:“那么我的鞋底该多少钱?”卖油的回答:“一文钱。
”学者接着问:“那么我的脚该多少钱?”卖油的犹豫了一下说:“两文钱。
”学者大怒道:“我怎么比我的鞋底还要贵一倍?”卖油的一本正经地说:“先生,你的脚比鞋底值钱啊。
”
听完这个故事,宾客们纷纷发出爽朗的笑声,气氛更加活跃。
这个故事展现了东方朔的幽默风趣,他以简单的笑话让人产生共鸣,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这次宴会。
关于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审案

关于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审案东方朔是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人,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那么你们了解过关于东方朔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东方朔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东方朔审案西汉天汉年间,京城长安出了一桩命案,京都御史李硅之女李艳莲和丫鬟云湘一起上西郊的沣河边踏春,被人给杀了。
都廷尉王起接到地方保正的报案,立即带人展开调查。
李艳莲衣衫被扯破,而随身携带的金银首饰却一点不少,看来罪犯只为劫色。
周围除了一些杂草被踩倒外,并没留下更多的痕迹。
李艳莲生得国色天姿、秀雅可人。
虽然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却全都被她拒之门外。
在清理现场时,王廷尉发现了一块琥珀色的琨玉,那本是男子的物品。
此物遗落现场,看来是双方在扭打时从凶手身上坠落下来的。
经查证,此玉乃是御史府的一位舍人张旷的。
王廷尉立即将张旷传到衙门。
张旷年近三旬,不仅人才出众,而且饱读诗书,深得李御史的器重。
此刻,只见张旷双眼红红的,看样子刚哭过。
原来,张旷常出入御史府,不觉对李艳莲产生恋情。
李艳莲对张旷也是一往情深,于是二人竟背着父母私订了终身,张旷便将这块琨玉送给李艳莲,李艳莲也将一把羽扇送给了张旷……本来,二人打算将此事禀明父母就立即成婚,不想李艳莲却遭不测,令张旷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一天到晚以泪洗面。
王廷尉道:“李艳莲既然将你送她的琨玉当作心爱之物,就该收藏于贴身处,为何散落在外?另外,本廷尉还听说李大人欲将李艳莲嫁给陈都尉的公子陈子玉。
陈公子年轻英俊,风流倜傥,而且与李家门当户对。
本官推断,李艳莲自知与你私订婚约过于轻率,于是约你在西郊的沣河边见面,提出退婚。
当李艳莲退还信物时,你恼羞成怒,将琨玉摔在地上,然后向李艳莲施暴。
丫鬟云湘上前保护,你索性将她也给杀了。
离开时未能找到琨玉,担心被人发现,仓皇逃去。
此案一目了然,你还有何话说?”张旷道:“大人此言差矣!李小姐出事那天,我正在同窗赵学究家中与诗友们吟诗作对、饮酒聚会。
而且在此之前,李小姐曾一再表示非在下不嫁,何况在下爱小姐胜过爱自己,我怎么会去杀她呢?请大人明察!”王廷尉道:“你休要狡辩,事情终会水落石出的,到时让你心服口服!”于是命人将张旷关进大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朔的故事
据说,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
武帝得知后,就斋居七天,派了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之,果然得到了仙酒,就带回来给武帝喝。
武帝未喝之前,东方朔就偷偷地喝光了。
于是武帝大怒,下令推东方朔出去斩首。
东方朔就说:“假如酒有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要是没有灵验,这酒有什么用呢?”武帝想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笑着把他放了。
东方朔在当太中大夫时,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
这昭平君是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罪,所以隆虑公主很不放心。
在病重临终前,拿出金千斤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
果然,昭平君自母亲死后,更加骄横,竟然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
按汉代法律,应是杀人偿命,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因为隆虑公主曾预赎过死罪,而且皇上又同意了的。
于是将此事奏请武帝,由他亲自裁夺。
武帝说:“我妹妹已故,只有这么个儿子,死前,又嘱托过我。
”讲到这里,他泪流满面,叹息良久。
又说:“但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妹妹而违反先帝的法令,否则,我有什么面孔进高庙见祖先?何况还要辜负天下万民。
”于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平君。
斩了昭平君,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为之伤心。
此时,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
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
骨肉。
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
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
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
”武帝没说什么,就起身进入宫内。
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人讨厌。
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
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
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
我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
我不知忌讳,罪该死。
”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以前,东方朔曾喝醉了酒,闯入宫殿,而且在宫殿中小便,宫中值巡发现了,弹劾他大不敬。
武帝就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
现在,通过这件事,又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并且还赏给他一百匹帛。
东方朔留下的著述《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是研究东方朔生平、思想和政治道路的重要依据。
公车令奉禄微薄,又始终没有见到皇帝,东方朔很是不满。
为了让汉武帝尽快召见自己,他故意吓唬给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 又不能打仗, 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
对国家毫无益处, 因此打算杀掉你们。
你们还不赶快去向皇帝求
情!”侏儒们大为惶恐, 哭着向汉武帝求饶。
汉武帝问明原委, 即召来东方朔责问。
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
他风趣地
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株儒身高3尺, 我高9尺, 所挣傣禄却一样多, 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 就干脆放我回家, 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白米。
” 东方朔诙谐风
趣的语言, 逗得汉武帝捧腹大笑, 遂任命他侍诏金马门, 不久又擢
为侍郎, 侍从左右。
汉武帝喜欢游戏, 为政之暇, 常出谜语, 让侍从猜测。
东方朔每猜必中, 应答如流, 很快得到宠幸。
而东方朔则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 屡屡向汉武帝谏诤国政。
建元三年(前138年), 汉武帝为了田猎游乐, 拟划出关中方圆
百里的良田, 建造规模宏大的林苑。
朝中众臣大多迎合帝意, 表示赞同, 东方朔却据理力谏:“听说谦虚谨慎, 天将降福, 骄傲奢侈, 天将降灾。
现在圣上嫌宫殿不高大, 苑林不宽广, 要建上林苑。
试想, 关中一带, 土地肥美, 物产丰饶,国家赖以太平, 小民赖以富足, 划地为苑, 将上乏国家, 下亏小民;为建造虎鹿乐园而毁人坟墓, 拆人房屋, 将使小民无家可归, 伤心流泪, 怨恨朝庭。
昔殷纣王建九市而诸侯叛乱, 楚灵王造章华台而楚民离心, 秦始皇修阿房宫而天下大乱。
前事之鉴, 不可不察。
”汉武帝虽不愿停修上林苑, 但对东方朔表现出的胆识和忠诚十分欣赏, 下诏赐给黄金百斤, 并授予太中大
夫给事中的官衔。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
她却骄横不法, 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治罪, 特向武帝请示。
武帝
碍于法律, 不好明令赦免。
于是假意哭泣, 想暗示廷尉免罪。
左右大
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纷纷为昭平君求情, 独东方朔故作糊涂,
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 哭赏不避仇敌, 诛杀不择骨肉。
今圣上严明, 天下幸甚!”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 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
汉武帝好大喜功, 也喜欢臣下歌功颂德。
一次,武帝问东方朔:“先生以为联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圣上功德, 超过三皇五帝, 要不众多贤人怎么都辅佐您呢, 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来做丞相, 孔丘来做御史大夫, 姜子牙来做大将军…… ”东方朔
一口气将古代32个治世能臣都说成了汉武帝的大臣。
他语带讽刺,
但又装出一幅滑稽相, 使汉武帝欲恨不能,破泣为笑, 笑恨之余又确实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东方朔
姓名: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
生卒:前154-前93
描述:西汉辞赋家
籍贯: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县大桑洛墅)人
东方朔少失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
汉武帝初即位,即罢斥诸子百家,独尊儒学,并诏令天下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应诏至长安上书自荐,在《应诏上书》中,毫不客气地述说了他的家世和刻苦自学、奋发进取的过程,及其品德才干:“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东方朔的上书,虽有些夸饰,但文辞不逊,颇得汉武帝称誉,命待诏公车。
后来,东方朔以恐吓侏儒得幸,待诏金马门。
在一次射覆戏中,他辩驳郭舍人,得幸为常侍郎。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方朔24岁时,汉武帝想把秦阿房宫以南、盩厔以东、宜春宫以西大片土地圈起来,修建上林苑,并与终南山相接,东方朔持反对意见,并上《谏起上林苑疏》,因此,汉武帝拜东方朔为太中大夫。
不久,东方朔因小遗殿上,被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
随后,被命为郎,直到去世。
东方朔在汉廷为郎官期间,朝廷多事,文人大都奉使四方,只有东方朔以及枚皋、郭舍人在汉武帝左右,嫚嘲诙谐,调笑娱人,故时人称他们为滑稽家。
至于东方朔的滑稽言行,尤为世人所公认和推崇。
可以说,东方朔在汉廷中处于准俳优地位,是汉武帝的“弄臣”。
因他滑稽狂放,诙谐多能,应对敏捷,辩智娱人,所以深得汉武帝欢心。
诚然,东方朔性格滑稽,但他在汉廷的诙谐滑稽,绝不是毫无目的的为诙谐而诙谐。
纵观他的一生,其滑稽诙谐的目的,前期在于取宠求仕;后期在于在尊贵者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
他所希求的并非是让汉武帝喜欢他的滑稽和诙谐,而是使其看中和支持他的言论和主张,采纳他的谏言。
如果说,他前期滑稽诙谐的言行,取悦了汉武帝得罪了侏儒、郭舍人的话,那么,他后期滑稽诙谐的言行,得罪了包括汉武
帝在内的汉王朝统治集团。
因此说,东方朔的滑稽性格,既使其苟活到终老,又决定了他一生政治追求、仕途生活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