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纳米钯粒子基本性质
1.3纳米微粒的物理特性

隐身:就是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别人看不见、测不到。
隐型飞机就是让雷达探测不到,它是在机身表面涂上 红外与微波吸收纳米材料来实现的,因为雷达是通过 发射电磁波再接收由飞机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探测飞 机的。
3、原因
(1)粒子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减小而 增加
(2)纳米微粒的比表面积大 (3)由于表面原子的最近邻数低于体内而导致
非键电子对的排斥力降低
必然引起颗粒内部特别是表面层晶格的畸变。
例:有人用EXAFS技术研究Cu、Ni原子团发 现,随粒径减小,原子间距减小。Staduik等 人用X射线分析表明,5nm的Ni微粒点阵收缩 约为2.4%。
四、 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质
背景:纳米粒子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尺寸与物 理的特征量相差不多。当纳米粒子的粒径与超 导相干波长、玻尔半径以及电子的德布罗意波 长相当时,小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十分显著。 与此同时,大的比表面使处于表面态的原子、 电子与处于小颗粒内部的原子、电子的行为有 很大的差别,这种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对 纳米微粒的光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使纳 米微粒具有同样材质的宏观大块物体不具备的 新的光学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蓝移现象
与大块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 “蓝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短波方向。
例:纳米SiC颗粒和大块SiC固体的峰值红外吸 收频率分别是814cm-1和794cm-l。纳米颗粒 的红外吸收频率较大块固体蓝移了20cm-1。纳 米氮化硅颗粒和大块Si3N4固体的峰值红外吸收 频率分别为949cm-l和935cm-l,纳米氮化硅 颗粒的红外吸收频率比大块固体蓝移了14cm-1。
溶剂稳定的钯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

溶剂稳定的钯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刁香菊;于明;钱良友;任玉华;黄涛;刘汉范【摘要】以乙酸钯为前体、三缩四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在不使用保护剂、适量无水乙酸钠存在下,60℃水浴加热4 min,乙酸钯还原得到溶剂稳定的粒径小、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钯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3.51±0.49) nm.【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0(027)001【总页数】4页(P13-15,18)【关键词】钯;乙酸钯;乙酸钠;纳米颗粒;三缩四乙二醇【作者】刁香菊;于明;钱良友;任玉华;黄涛;刘汉范【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823;TB383金属纳米颗粒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在催化、光化学、光电子学、信息存储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
金属纳米颗粒的性质与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粒径小的过渡金属纳米簇因其显著的尺寸效应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近年来,人们对于粒径小、分布窄的纳米金属胶体或金属纳米簇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广泛研究[3,4]。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常需加入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化合物等稳定剂,而大多数负载型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以纳米微粒或团簇的形式存在于载体表面,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保护剂无疑会降低其催化活性[5]。
雪花钯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粒子 的性质 与纳米粒子 的大小 、形状 、组成 和结构 密 切 相 关 ,近 几 年 对 自组 装 的纳 米 材 料 研 究 较 多 的 是 银 纳 米 粒 子 。 J ,一级结构 的钯纳米 粒 子具 有独 特 的物 理和 化学 性 质 ,
其 在 有 机 反 应 催 化 领 域 倍 受 关 注 ,所 以 是 目前 研 究 较 多 的 贵 金 属 纳 米 材 料 之 一 ,但 是 自组 装 的钯 纳 米 粒 子 还 很 少 见 。 通 过 还 原 金 属 盐 的 醇 溶 液 的方 法 制 备 纳 米 颗 粒 的 过 程 中 , 通常是含有 a — H的醇 既充 当金属盐 的还原剂 ,又充 当反应 的溶 剂 ,在 此 还 原 反 应 的过 程 巾 ,充 当还 原 剂 的 醇 被 氧 化 成 r相 应
第4 2卷第 2 2期
2 0 t 4年 1 1 月 广来自州化工
V0 1 . 42 No . 2 2
NO V . 201 4
Gu a ng z h o u Ch e mi c a l I nd us t r y
雪 花钯 纳 米 颗 粒 的合成 及 催 化 性 能 研 究
吴 现 棉 ,杨 汉 民 ,彭钦 雨 ,计 宇轩 ,李 龙 飞 ,任 宁 宁
b y t r a n s m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a n d X-r a y p h o t o e l e c t r o n s pe c t r o s c o p y . Th e c a t a l y t i c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s e l e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纳米贵金属催化剂(钯,铂,钌,铑等)在催化行业的应用

纳米贵金属催化剂(钯,铂,钌,铑等)在催化行业的应用随着全球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新材料的快速研发,催化科学已然成为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
目前,催化剂已经在能源开发,石油化工,材料科学,有机合成,物理化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代社会中的最基本,最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化工领域中更是起着推动发展的作用。
纳米催化剂由于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使其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贵金属纳米粒子包括:金(Au)、银(Ag)、铂(Pt)、钯(Pd)、铱(Ir)、钌(Ru)、铑(Rh),其中,除金和银之外的5种元素被成为是铂族元素。
贵金属的共同的特点是瑰丽的色彩、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稀缺的资源价值。
因此常被用于首饰制造、催化剂材料、特殊功能材料等。
随着贵金属应用研究的的不断深入,其用途必将越来越广泛。
鉴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工业应用正逐步扩大到石油、玻璃、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工业维他命”。
由于贵金属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又被称为“第一高技术金属”。
钯纳米催化剂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处理、燃料电池等领域。
钯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因此价格昂贵,我国的钯、铂金属资源更加稀缺,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两省。
如何提高贵金属钯、铂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对于我国稀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纳米尺寸的钯粒子主要用于汽车尾气处理。
汽车尾气所含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这些气体可引发酸雨、破坏臭氧层以及造成烟雾。
尾气排出前会通过触媒转换器,经由Pt-Rh-Pd组成的三元催化剂,转化为对环境低害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转化率高达90%。
钯纳米催化剂在石油炼制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在原油精制过程中钯催化剂用于石油的加氢裂化过程。
纳米铂除了众所周知的在汽车催化剂、首饰、化学、电子和玻璃工业中的应用外,铂还广泛用于其他领域。
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伏安表征和电催化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伏安表征和电催化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钯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和能源领域。
近年来,钯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传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纳米粒子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可控性等优点,因此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伏安表征和电催化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钯纳米粒子,利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电催化活性在氧还原、甲醇氧化等反应中的应用,为钯纳米粒子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方法:采用电沉积和电还原等方法在电极表面制备钯纳米粒子。
2. 钯纳米粒子的伏安表征:采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等电化学技术对合成的钯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和特征。
3. 钯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研究:将合成的钯纳米粒子应用于氧还原、甲醇氧化等反应中,测量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四、预期结果1. 成功合成具有一定粒径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
2. 结合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等技术对钯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和表面特征。
3. 测量钯纳米粒子在氧还原、甲醇氧化等反应中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五、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对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伏安表征和电催化活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可为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指导,有望将其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纳米钯活化液的制备及其性质表征

YU Xi a n g , ZHANG Ni a n c h u n , L I U Bi n y u n , W ANG He n g y i
o f d i s p e r s a n t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Un d e r t h e b o t h e fe c t s o f r e d u c i n g a g e n t P EG a n d d i s p e r s i n g a g e n t s P VP . t h e n a n o — p a l l a d i u m p a r t i c l e s wi t h u n i f o r m s i z e a n d wi ho t u t a g g l o me r a t e d we r e o b t a i n e d . Ke y wo r d s :p h y s i c a l c h e mi s t r y ;n a n o — p a l l a d i u m; p o l y e t h y l e n e g l y c o l 4 0 0 ;r e d u c i n g a g e n t ;d i s p e r s a n t ;
摘 要 :以氯化钯为原料,聚 乙烯吡咯烷酮( P v P ) 为分散剂 ,聚 乙 二醇 4 0 0 ( P E G ) 为还原剂,反应温 度为 1 5 0 ℃ ,成功 制备 出纳 米钯 活化 液 。采 用激光 动 态散 射 和透 射 电子 显微镜 对 纳米钯 进行 了表 征 。 结果显示,在 P V P分散剂的作用下, 得到的纳米钯为球形、单 晶、粒径为 3 0 ~5 0 n m,无其他的氧 化物存在。探讨 了分散剂对合成纳米钯的影响,在还原剂 P E G和分散剂 P V P共 同作用下,制备的 纳 米钯粒 径 大 小均一 ,无 团聚现 象。 关键词 :物理化学;纳米钯 ;聚 乙二醇 4 0 0 ;还原剂;分散剂;单晶 中图 分类 号 :06 4 8 . 1 6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0 6 7 6 ( 2 0 1 3 ) 0 2 . 0 0 4 4 . 0 4
钯纳米粒子_双亲性水滑石催化的水相中Suzuki偶联反应

L i n h a i 3 1 7 0 0 0, Z h e i a n P r o v i n c e, C h i n a; 2. D e a r t m e n t o C h e m i s t r Z h e i a n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U n i - j g p f y, j g g y v e r s i t a n z h o u3 1 0 0 1 8, C h i n a) y,H g
1 2 1 , J I N Z h e n n e n Z HUO G u a n l a n L I U S h i 1. C o l l e e o C h e m i s t r &P h a r m a c T a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o n - - - g g, g y g( g f y y, y,
, r e a t l l a e r e d s a c e o f t h e L DH s i s i n m e s o s i z e w h i c h f a v o r s a c c e s s o f o r a n i c r e a c t a n t s w i t h m i d d l e o r l a r e i n t e r - - g y y p g g s i z e . T h i s n o v e l L DH s l a m e l l a r m a t e r i a l s h o w s h i h e f f i c i e n c a n d r e u s a b i l i t t o w a r d S u z u k i c o u l i n b e t w e e n o o d g y y p g g h e n l b o r o n i c v a r i o u s a r l h a l i d e s a n d a c i d i n w a t e r . p y y : ; ; ; K e W o r d s l a e r e d d o u b l e h d r o x i d e s a m h i h i l i c i t n a n o S u z u k i c o u l i n r e a c t i o n w a t e r e d i a t e d r e a c t i o n a l l a d i u m; -p -m y y p p y p g y
优质纳米金粒子基本性质及应用介绍

优质纳米金粒子基本性质及应用介绍2016-10-28 13:52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产品说明】中文名称:纳米金粒子英文名称:Gold nanoparticles中文别名:金纳米、纳米金胶体、奈米金粒子CAS号:7440-57-5【产品特性】外观:紫红色液体保护剂:PVP(聚维酮)PH:7.0±0.5粒径:5-10nm黄金纯度:99.95%光学密度:5/cm包装规格:按客户要求包装保存方法:密封,4℃冰箱避光保存【详细介绍】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由氯金酸通过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各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其颜色依直径大小而呈红色至紫色。
一般为分散在水溶液中的水溶胶,因此也被称为胶体金。
纳米金颗粒制备方法有许多,与大多数纳米粒子一样,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制备金颗粒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散技术将金直接转变为纳米粒子,主要包括真空沉积法、激光消融法等方法。
化学法是以金的化合物为原料,利用还原反应生成金纳米粒子,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制备所需尺寸的颗粒。
化学法主要包括:柠檬酸钠氧化还原法、模板法、电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晶种生长法、巯基配体法、微乳液法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利用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等微生物或纯天然植物提取物等无毒无害且环境友好的绿色环境法制备纳米金粒子,逐渐成为纳米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趋势[13]。
关于纳米金粒子表面修饰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活跃,目前主要运用聚合物分子、生物分子、树枝化超大分子和环境友好型分子修饰。
纳米金材料由于其基本单元都是微小尺寸的粒子故存在很多宏观粒子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光学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电限域效应、久保效应以及一些其他的特殊效应;具备荧光特性、电化学特性、吸附特性以及超分子和分子识别特性等,因而广泛应用于感光、催化、生物标识、光电子学、信息存储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诸多领域,涉及材料、医学检验、临床医学、食品、化工、陶瓷、染料等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纳米钯粒子基本性质
2016-10-28 14:09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产品说明】
中文名称:纳米钯粒子
英文名称:Palladium nanoparticles
中文别名:纳米钯、钯纳米、纳米钯溶液
CAS号:7440-05-3
【产品特性】
外观:黑色液体
PH:7.0±0.5
粒径:5-20nm
钯金纯度:99.95%
包装规格:按客户要求包装
保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处
【详细介绍】
目前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钯颗粒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为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蒸发冷凝法、等离子体沉积法、溅射法、及物理粉碎法等;物理方法虽然能大批量地制备纳米钯,但是制备过程复杂,产物质量较差;化学方法主要有金属化合物热分解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辐射法、化学还原法及光还原法,主要还是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为主,这种方式制备的的颗粒具有分散均匀,粒子形状好的优点。
在合成过程中保护剂、温度、胶束、ph值、等均会对把纳米颗粒的性状产生影响。
钯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基本特性,因而便显出奇异的光学、光化学、电学、非线性光学、催化性质、相转变和粒子输送等性质,使得钯纳米材料在汽车尾气处理、燃料电池催化电极、储氢材料及各类有机无机化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