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金的和战上课分析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8min.(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教师指导: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答案提示:生活区域:黑龙江、长白山一带(白山黑水);生活特点:善骑射,战斗力强,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生活状况:受辽的控制和压迫教师指导: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起源于先秦的肃慎,隋唐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到五代时改名叫女真。
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白山黑水中。
女真族的生活特点是游牧和渔猎。
从材料中可知,女真族不仅身体强悍,素质好,还善于骑射。
辽朝皇帝耶律延禧昏庸无道,朝纲败坏,在其统治下的女真族更是受到辽国人的欺辱压榨,逐渐统一强大起来的女真族在完颜部完颜阿骨打为首领导的部落联盟下,发起了抗击辽国的战争。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迁都于燕京,后在汉族和片,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养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介绍女真族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述女真族崛起。
答案提示:统一: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金、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巩固统治: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教师指导:从材料“辽以镔铁为国号,取名之义是因为镔铁坚硬。
镔铁虽然坚硬,但它终会腐蚀朽坏,只有金不会变易不会朽坏,最为珍贵。
”可以看出女真族想要灭辽的决心。
3、问题探究:结合上节课辽、西夏所学内容思考,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有何共同点?这反映了什么?答案提示: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反映了民族间的交融有利于社会进步;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化的。
生:结合教材37页内容,简述女真族崛起的过程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问题,尝试初步作答。
详细介绍女真族崛起的过程。
讲述女真文字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金与南宋的对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分析《金与南宋的僵持》教材分析《金与南宋的僵持》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这一内容。
一、教材内容概述《金与南宋的僵持》是指金朝与南宋之间的对抗和战争。
金朝建立于1115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
金朝为了统一中国,对南宋发动了屡次战争。
其中最闻名的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靖康之耻,南宋皇帝被俘,南宋国土大部分被占领。
但南宋并没有被死亡,而是在江南地区继续存在,与金朝长期僵持。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朝和南宋的建立和僵持背景;2.掌握金朝对南宋的侵略和南宋的抵抗过程;3.理解南宋的抵抗精神和文化传统;4.分析僵持的结果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金朝对南宋的侵略和南宋的抵抗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南宋的抵抗精神和文化传统。
四、教学内容分析1.金朝对南宋的侵略:金朝为了统一中国,对南宋发动了屡次战争。
其中最闻名的是绍兴八年的靖康之耻,南宋皇帝被俘,金朝占领了南宋大部分国土。
2.南宋的抵抗:尽管南宋在靖康之耻中失去了大片国土,但南宋并没有被死亡。
南宋皇帝赵构在临安建立新都,继续与金朝对抗。
南宋人民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保持了南宋的独立存在。
3.僵持的结果及影响:金朝和南宋长期僵持,直到南宋被元朝死亡。
僵持期间,金朝和南宋之间的战争不息,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僵持的结果是南宋死亡,元朝建立,中国统一,但南宋的文化传统和抵抗精神却得到了传承。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金朝和南宋的僵持历史,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金朝和南宋僵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金朝和南宋僵持的具体情况,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六、教学评判通过《金与南宋的僵持》教材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我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辽及北宋的史实;知道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1)搜集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等故事,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岳飞抗金,提高从课本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利用历史课件、直观形象地了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女真的崛起;理解岳飞的抗金斗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
重难点突破: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内容的资料,理解疑难问题。
课堂上,出示设计的问题,出示拓展材料,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同时注意适时利用图片等加强直观性、形象性。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所以以抗金英雄岳飞的人生为主线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四、教法、学法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认识历史。
2.图片示意法:对于女真兴起、金灭辽及北宋、宋金对峙等图片的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问题探究法: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4.引导评价法:对于岳飞抗金的内容,宋金和议的影响,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岳飞》片头曲《精忠报国》视频教师提问:这是歌颂的谁?他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著名的抗金英雄的?通过学习来了解抗金英雄岳飞的人生。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课题名称:第八课金和南宋的对峙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金的建立和南宋的建立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过程;宋金议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供图片和史料,客观展示金的强大,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并切身感受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进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战争,岳飞永远受人民的尊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的崛起和它与南宋的对峙难点:客观看待岳飞抗金和那个时代的民族战争,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学新课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展示《满江红》全文,同学们都从朗诵中感受到了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河山的决心,那么满江红中提到的作战双方是谁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金和南宋的对峙。
(二)讲授新课一、女真族的崛起教师多媒体展示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女真族人的生活图片和衣着打扮,阅读课本,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分析女真族的生活区域及生活特点。
1、女真族的统一教师讲解金的基本情况:11世纪初末,由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2、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阿骨打为什么把国号定为“金”?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材料“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3、金太祖的统治效仿中原制度,改革女真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女真实力迅速壮大二、金灭辽及北宋1、金灭辽1125年,(辽的腐败,金的强大)辽被金灭金和北宋签订海上之盟,夹击辽2、金灭北宋1127年,靖康之变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及大臣3000多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这件事,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3、北宋灭亡的原因三、南宋的偏安1、南宋的建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帝位,是为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南宋与金的对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族是怎样以摧枯拉 朽之势,灭掉不可一世的辽,转瞬又灭了北宋。 (1)讨论:女真抗辽与金进攻辽、进攻北宋的战争性
质是否一样?为 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提示学生从目的、人民的态度得出女真抗辽是正义
战争,女真攻辽、 攻北宋是非正义战争。 强调宋金战争、辽金战争属于民族间的战争,如兄
金灭辽及北宋是本课的第二子目。首先侧重于讲战 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讲述战争过程的能力是战 争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内容。因 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还有交
战双方的具体位置以及战略战术等,所以必须借助地图 才能讲清战争的过程。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 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教学中,借助于地图册 中金灭辽及北宋的示意图,教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 程,然后再请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 情况。这样引导学生读图识图,以图释文,了解金灭辽、 灭北宋的史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拉近学生 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一种 穿越历史场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灭亡的 主要原因。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对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 了解,这样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能够对 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通过材 料解读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 力。
南宋的偏安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南宋建 立、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叙 述。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宋金和 议等问题是这部分的重难点。为此,课前布置学生准备 岳飞抗金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初步认识岳飞抗金,再提供金军南下的史料,让学 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引导学生明白, 人民之所以将岳飞视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精忠报国
初中历史_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已经学习了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知识,了解了民族间的战与和的关系,对民族政权的并立有一定认识。
但是由于六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古代史尤其是契丹、女真族等少数民族了解少,比较陌生;很多孩子对岳飞只闻其名,对宋朝时期历史了解甚少;学生对北宋灭亡、岳飞抗金等问题认识理解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我多运用史料、历史故事、音频等方式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本课,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金与南宋的对峙》效果分析教师较好地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
较好地体现教与学的关系,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全面、深刻、传授知识科学、严谨。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层次性。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
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结构紧凑,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矫正及时准确。
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并掌握做题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说出辽、西夏、北宋、金、南宋这几个政权的建立情况,及他们之间的战与和的史实,并能评价和的意义。
只是刚开始对民族关系的主流认识不清,在点拨之下才明白。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材分析《宋金对峙》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教材分三目: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另一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合战。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案标题: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目标:1. 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对峙;3. 探讨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金与南宋时期的地图,并引导学生了解金与南宋的基本情况;2. 提问:你们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什么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局势、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建立等;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对峙,包括金军与南宋军队的实力对比、战略部署以及重要战役;3. 探讨金与南宋的政治对峙,包括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统治方式以及对内对外的政策;4. 分析金与南宋的文化对峙,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和交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这些案例的观点和分析;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四、思考拓展(10分钟)1. 提问:金与南宋的对峙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解;3. 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金与南宋对峙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中提到的案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撰写论文或进行小组报告;2. 学生可以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扮演金与南宋的重要人物,讨论他们在对峙中的思考和决策;3.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地理探究,了解金与南宋时期的地理环境对对峙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七课宋与金的战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5、建立者:
6、国号: 7、都城 二、金灭辽与北宋 (一)金灭辽(小组合作探究) 1、原因 2、时间: (二)金灭北宋(“靖康之变、”)(小组合作探 究) 1、原因 2、时间 3、经过 4、结果 阅读广场(小组合作探究) 北宋灭亡原因:重文轻武,统兵权与帅兵权分裂 (三)北宋抗金将领______李刚 1、著名战役:开封保卫战(小组合组探究) (1)原因 (2)时间 (3)将领 (4)经过 (5)结果 三、南宋军民的抗军斗争
择与设计
新课导入: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满江红》后老师出
示问题
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时代他是怎样
的一个人呢
2,这首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作者为
何把它称之为耻辱词中的胡虏与匈奴实际上指的是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个少数民族从这首词中我们感受都了作者一种怎样
的思想感情
那么通过今天 7 课的学习看看大家能否给自己一
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组等多种途径获取并处
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陈述历史 学生学习能
问题的表达能力。 力分析
部分学生能基本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的习惯但意识不强。
另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思想松懈,应付
老师,缺乏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教学策略选
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充分利用教材,并能挖掘教材为教学服务,比如教材上
的图片,地图,课后的每课一得,材料分析以及课内的
材料通过调整恰当的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一)南宋建立(小组合作探究) 1 原因: 2 时间 3 皇帝: 4 都城 (二)南宋抗军将领______岳飞(小组合组探究) 1 军纪: 2 表现 3 军队被称为 4 战斗力 5 表现 6 著名战役:______郾城之战 (1)将领 (2)时间 (3)地点 (4)经过 (5)结果 7 岳飞之死 (1)原因 (2)经过 (3)罪名 课堂讨论:议一议岳家军为什么受到群众的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金对峙 局面形成
“绍兴和议”
对比“绍兴和议”、“澶渊之盟”、
绍兴和议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结果, 和议是不平等的。“岁币”给南宋人民 带来沉重负担。
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了 一个较长的相对安定和平的时期,有利 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 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阅读P104-105,概括作为 金朝皇帝将如何加强对中 原的统治?(可以从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
1.迁都到统治中心地区燕京。
2.恢复发展中原地区的农业生 产。
2.政治上,仿照宋制建立中央 集权行政机构。
4.鼓励女真与汉族通婚,在语 言、服饰等方面“皆习汉风。
影响: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是 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
女真服饰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 女真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
南宋与金的和战
女真族的崛起
女 真 与
↓
金的建立
↓
汉
灭辽、灭北宋
的 融
(靖康之耻)
↓
战:岳飞抗金
合
与南宋的和战
↓
和:宋金议和
金的汉化改革
金灭辽:1125年
金建国: 1115年
岳飞抗金
金灭北宋 1127年
南宋 建立
南
宋
宋
和
金
金
议
的
和
对
峙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辽 10世纪初
建立 民族
契丹族
建立者
都城
阿保机 上京
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今浙江 杭州) ,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为什么南宋选择定都临安?
宋高宗赵构
南宋为什么定都临安?
A、位于长江以南,钱塘江口,运河南端,是水上 运输的枢纽,是物资的集散地之一
B、东有大海(便于海运同时便于入海避敌),南有富饶的 江浙地区,财力充足,同时又有冠绝天下的西湖美景。
与宋的 重大事件
澶渊之盟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宋夏议和
金 12世纪初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宋金议和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西辽 夏
北宋
西 夏
金
南宋
1140年,金军大 将兀术[zhú]率领1万多 骑兵猛攻郾[yǎn]城 (今属河南)地区的 南宋军队。岳飞巧妙 布阵,以少胜多,郾 城大战告捷。
岳王庙岳飞郾城大捷壁画
在抗金形势对南宋极为有利时, 宋高宗为什么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不杀岳飞,败放,虎被灭归;山胜,,老皇帝
一旦抵抗派会得回来势。,同我时,不论胜 的地位不保败,,人底民细武必装都会在战 然泄露。杀争掉中得他到可发得展。威胁着
女真的火炕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
女真的饮食习俗,这种礼仪在当今仍然有影响。
女真对汉文化的影响包括南宋人穿羊裘狼帽、南宋市场 上出现“葫芦笛”、“番鼓”、中都的人们使用“地 炕”、“火穴”。穿羊裘狼帽、用“葫芦笛”、“番鼓” 奏乐、用地炕取暖至今仍在一些地区出现。
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 好交流,共同发展。在民族政权并立的 时代,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这 200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 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 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女真族居住在哪里?
请描述他们的主要 生产、生活面貌。
金
辽 西夏
北宋
建立政权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金 12世纪初 女真族 阿骨打 会宁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东京
1126年,金兵攻破 东京,1127年金兵掳 走宋徽宗、钦宗两父 子,北宋灭亡,史称 “靖康之耻”。
南宋的建立及岳飞抗金
1、南宋的建立
金人欢我 和心的 金皇 人。位 讲。 和不 。如,趁胜
宋高宗赵构
秦桧
岳飞之死:宋高宗急于求和,又 惧怕岳飞拥兵自重, 解除了岳飞的兵权, 并以所谓“谋反”的 罪名将他杀害,抗金 成果毁于一旦。
岳王庙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3、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内容 1141年, 宋金议和
影 响
南宋对金称臣、割地、 缴纳钱币。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和>战
探史明理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战争,只是中华 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 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金政权 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 非正义的;宋朝军民的抗辽、西夏、金的斗 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 发展,是正义的。
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 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南宋六和塔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假设你是当时经历了靖康之耻的 南宋官员,面对来势汹汹的金人 入侵,你会如何应对?
vs
岳飞
宋高宗
岳飞抗金
经过: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收复了北方的部分 失地;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取得大捷,抗金形势出现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