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和风力发电技术论文
基于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探讨

基于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探讨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风力发电作为最古老的新能源之一,因其无污染、无排放、可再生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风能资源、风力发电技术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风力发电进行探讨。
风能资源是进行风力发电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诸多适合进行风力发电的地区,如内蒙古、甘肃、新疆等。
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和技术水平限制。
进一步研究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方法,提高我国风力发电的开发水平,对于促进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技术是风力发电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风力发电技术有两种,即风轮式风力发电和风能发电机组式风力发电。
风轮式风力发电是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经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发电机组式风力发电则是将风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和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垂直轴风力发电和浮空式风力发电等,这些新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风力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新能源的需求,风力发电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到2030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
风力发电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风力发电还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方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我国风力发电的开发利用率,研发新的风力发电技术,推动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技术及工程论文(浅谈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技术及工程论文姓名:谢典峰学号:0804310149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1班日期:2010年6月22日浅谈风力发电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地球上课利用的常规能源日趋匮乏。
据专家预测:煤炭还可以开采221年、石油39年、天然气只能用60年,如何能够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有计划地利用常规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目前电能产生主要靠火力发电,但火力发电产生大量污染,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风力发电,可以预见,在今后10年,风力发电必将成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和重点开发的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技术概念风力发电技术是把风能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通过风力发电机实现,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一、风力发电的发展史风能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将其用于发电却只有100多年时间.1887~1888年冬,美国人布拉什安装了一台被现代人认为是一台自动运行的且用于发电的风力机。
这台发电机仅为12kW,却是庞然大物—-叶轮直径足有17m,有144个由雪松木制成的叶片。
风力机运行了20年,用来给他家地窖里的蓄电池充电.,1 891年由丹麦P.L.Coat教授设计建站的采用蓄电池充放电方式供电,并获得试验成功和推广,是世界上第座风力发电试验站。
直至1910年, 丹麦已建立起一百座5 kW~25kW 的世界上最早的风.力发电站,在十九世纪束,丹麦就拥有工业用风力机2500多台, 提供2942×410W 的动力,还有4600多台的农用风力机,其后,小型风力发电机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国相继开始研制中型、大型风力发电机,1939年美国研制成功额定功率为1250kW的风力发电机, 其设计风速为13.4m/s,凰轮直径为53.3m,塔高45m,安装在山高为610m的佛蒙特州的拉特兰的格兰德帕圆顶山上,这是一座当时世界容量最大的卧轴风力发电站。
风能发电论文风力发电论文

风能发电论文风力发电论文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风能发电的前景摘要近些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电力行业对能源的消耗比较多,因此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风能发电作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能的发电技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在低碳经济时代零碳排放的风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低碳经济风能发电清洁能源一、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后果日益严重,随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被日益提上日程。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费大量能源和资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需要较大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
我国是世界碳排放大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长。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国务院已提出要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目标的要求,发展改革委也于今年二月承诺将组织编制2005年和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完整、准确性。
低碳经济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我国乃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与我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二、风能发电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2009年12月14日,国际风能理事会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风能发电对于实现碳减排的潜力巨大,发达国家当前减排承诺的相当大一部分只靠风能发电就能够实现。
据该理事会测算,到2020年全球风能发电规模将达到2600万亿瓦时,相当于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
风能_风力发电发展趋势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的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作者:白万全单位: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五班地址: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五班邮编: 029200电话:中国的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摘要简要介绍中国风能资源分布与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展望中国风力发电的前景;分析中国风力发电发展障碍和对策。
关键词风能资源;前景; 风力发电;对策1.风能概述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 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 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
另外, 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 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 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 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 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 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 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 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 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 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
风能论文 (2)

风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风能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通过分析风能的原理、发展现状、优点和挑战,我们探讨了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潜力。
同时,本论文还介绍了风能发电技术的进展和风能利用的环境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风能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风能的潜力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引言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风能的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并投资于发展风能技术。
本文将首先介绍风能发电的原理和种类。
接着,我们将讨论当前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风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风能利用对土地使用、野生动植物、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风能的优点和挑战,并展望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风能发电原理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驱动涡轮机产生动力,从而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风能最常见的利用方式是通过风力涡轮机(又称风力发电机)转换风力能量。
风力涡轮机可以分为水平轴风力涡轮机和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两种类型。
水平轴风力涡轮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其涡轮机叶片与转子轴在水平方向上对齐。
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叶片和转子轴则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相对来说结构更加简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
当风吹过涡轮机的叶片时,风力会使叶片转动。
叶片与转子轴相连,转子轴的转动会带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
电能通过与发电机相连的电缆传输到电网中,供应给消费者使用。
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应用目前,风能发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651 GW。
风能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发电成本。
风能发电技术3篇

风能发电技术风能发电技术风能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风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风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因此风能发电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逐渐增长,风能发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风能发电的原理风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轮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风轮机是由叶片、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等组成的。
当风轮机叶片受到风力作用时,会产生转动,主轴带动齿轮箱转动,齿轮箱再将高速转动的力转换为低速的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电网上。
风能发电的种类目前,风能发电主要分为独立式和并网式两种。
独立式风电主要应用于离网区域或需要不间断电力供应的应急电源。
而并网式风电是将风电系统接入到电力系统中,向公用电网输送电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风能发电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力供应中。
风能发电存在的问题虽然风能发电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风能转换效率不高,特别是在低风速情况下转换效率明显降低。
同时,风能还存在着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风资源也存在差别,这会影响风能发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此外,风能发电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维护费用。
综上所述,虽然风能发电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相信这些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人类的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风能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并加大对风能发电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力度。
未来,风能发电技术将逐步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具有可预见的前景。
风能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针对风速较低的情况,研发风轮机的低风速风能利用技术,提高风能发电效率。
2. 研究并应用新技术。
风能_风力发电发展趋势论文

中国的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摘要简要介绍中国风能资源分布与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展望中国风力发电的前景;分析中国风力发电发展障碍和对策。
关键词风能资源;前景; 风力发电;对策1.风能概述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 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 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
另外, 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 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2.1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 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 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 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 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 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 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 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 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
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 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 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
25-30a, 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
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推荐5篇)

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风能发电风能(wind energy)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
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中,不少人想到了新能源利用。
利用洁净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保理念的体现。
洁净能源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这都是可再生取之不尽的能源,特别是风能技术最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发展能源。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100瓦,风能总储量约16亿千瓦,其中在地理上和经济上近期讨开发捆用的约为1.6亿千瓦。
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份地区,每年风速在3米/秒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对达6~7米/秒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有关专家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米/秒和6米/秒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能和风力发电技术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工程系毕业论文风能和风力发电技术姓名:酸菜学号:班级: G142701年级: 2014级指导老师:酸菜目录摘要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全球的风能约为 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它对于解决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风力发电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器将转速提高促使发电机发电。
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最简单的风力风力发电机可由叶片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空气流动作用在叶轮上,将动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叶片旋转如果将叶轮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就会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产生电能。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第1章风力发电的现状背景自然界的风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然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对它进行开发。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如何开发利用风能?自然风的速度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能具有不确定特点,如何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多种改善风力品质的方法,例如采用变转速控制技术,可以利用风轮的转动惯量平滑输出功率。
由于变转速风力发电组采用的是电力电子装置,当它将电能输出输送给电网时,会产生变化的电力协波,并使功率因素恶化。
因此,为了满足在变速控制过程中良好的动态特性,并使发电机向电网提供高品质的电能,发电机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接口应实现以下功能:一,在发电机和电网上产生尽可能低的协波电波;二,具有单位功率因素或可控的功率因素;三,使发电机输出电压适应电网电压的变化;四,向电网输出稳定的功率;五,发电机磁转距可控。
此外,当电网中并入的风力电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电压不稳定。
特别是电网发生短时故障时,电压突降,风力发电机组就无法向电网输送能量,最终由于保护动作而从电网解列。
在风能占较大比例的电网中,风力发电机组的突然解列,会导致电网的不稳定。
因此,用合理的方法使风力发电机组电功率平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地球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00亿KW,是地球上可利用水能的20倍。
中国陆地1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为2.53亿KW,海上可利用的风能是陆地上的三倍,50M高度层次可利用的风能是10m高度层是2倍。
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按照《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规划,未来新能源发电将快速发展。
其中规划2015和2020年风电装机为别为1亿千瓦和1.8亿千瓦。
相比2011年并网风电4505.11万千瓦,装机容量起码翻倍.1.1 、风力发电的现状21世纪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由于风能非常丰富、价格非常便宜、能源不会枯竭,又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取得,非常干净、没有污染,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因而风力发电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在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上。
这些地区缺少煤炭及其他常规能源,并且冬春季节风速高,雨水少;夏季风速小,降雨多,风能和水能具有非常好的季节补偿。
另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有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合发展风电,比如江西省都阳湖地区以及湖北省通山地区。
目前我国的风能利用方面与国际水平还在一定差距,但是发展很快,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
据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在建项目的装机容量约150万千瓦,其中正在施工的约42万千瓦,可研批复的68万千瓦,项目建议书批复的45万千瓦,包括五个1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
风电和水电具有不同步发生规律,风力发电高峰处于秋季与冬季,水利发电高峰期处于春季和夏季,风电和水电具有季节性特性,可实现季节性互补;风力发电是环保型可再生能源,可改善电源结构,替代一部分火电容量,节约煤炭,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据初步测算,目前风电场造价成本约为8000~9000元/KW,机组(设备)占75%左右,基础设施占20%,其它占5%。
风能利用小时数在2700~3200小时,其风电成本约0.45~0.6元/千瓦时。
1.2 、风力发电的潜力长期以来,由于风电电价高于火电电价,作为清洁能源的风电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意义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风电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具有着巨大的产业前景。
而它作为新兴能源,更对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电力紧张、能源紧缺的情况接踵而至的今天,我国应该重新认识风能的利用问题。
首先,风力发电的潜力体现为风电电价的快速下降。
截止到目前,风电电价正在快速下降,甚至已日趋接近燃煤发电的成本,经济效益开始凸现。
数据显示,风力发电能力每增加一倍,其成本就下降15%。
纵观近几年,风电增长一直保持在30%以上,因而成本也正随之不断下降。
目前,中国风电成本约在0.5元以上,随着中国风力发电装机的国产化和发电的规模化,风电成本可望再降。
此外,风电外部成本几乎为零,甚至低于核电成本。
据初步测算,如果将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同时计入成本,风电将是当前世界上最经济、最洁净的能源。
其次,风电的潜力体现于风能资源的丰富性。
据初步统计、中国陆地10米和海面15米可供开发的风力资源在几亿千瓦以上,相当于可开发水能资源(3.9亿千瓦)的2.5倍。
而50米风力资源还会增大一倍。
根据现有技术,地面 50-100米的风力资源都可开发利用。
2003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3.85亿千瓦,专家认为,中国单靠风力发电就能将现有的电力生产翻一番。
此外,风电技术正日臻成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风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更大型、性能更好的机组的已开发并投人生产试运行,可利用的风速要求还会降低。
再者,风电工程的建设工期短,见效快。
火电、水电的建设工期需要用年来计算,而在有风场数据的前提下,风电项目只需要以周、月来计算。
风场建设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能够解决我国电力短缺的燃眉之急。
1.3、发展风电的重要性风电产业要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风电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首先,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技术结合的创新体系。
对开展试点的企业应对其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研发项目,专利申请,产品品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量化的指标。
第二,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采用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是实现提高竞争能力的较好途径。
第三,加强风电创新能力建设,建立风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同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逐步做到资源有效利用。
第四,加速风电技术人才培养。
目前已有一些高等院校准备设置风能专业或者风能专业方向,开设风能课程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除了学校培养人才外,企业也应将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放在战略地位,特别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技术队伍能够稳定地成长。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与国际风电行业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内的风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赖性强,虽然风电成本已下降很多,但相比火电成本的优势在短期内并不会明显突出,风电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阻碍因素。
现在,风能发电成本已经下降到1980年的1/5。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2章风力发电类型特点一.风力发电机主要类型根据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征, 风力发电机可分为恒速风力发电机( F ixed speed generator)、有限变速风力发电机(L imited variable speed generator) 和变速风力发电机(Variable speed generator).2. 1 风力发电特点(1)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
用它发电十分有利。
与火力发电、燃油发电、核电相比它无需购置燃料,也无需支付运费更无须对发电残渣,大气进行环保治理。
(2)风力发电有很强的地域性。
它必须建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即风速大,持续时间长,风力资源量大的地方。
如新疆达板城、年平均风速6.2米/秒,内蒙古辉腾锡勒,年平均风速7.2米/秒,江西潘阳湖,年平均风速7.6米/秒,河北张北,年平均风速6.8米/秒,辽宁东港6.7米/秒,广东南澳,年平均风速8.5米/秒等。
在我国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在等我们发现探索。
(3)风的季节性,决定了风力发电在整个电网中所处的地位,对它使用有三种运行方式:A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机,机群并网运行。
有风发电,电能送人电网,无风发电。
B无电网的高山、海盗、牧区:风力发电机与柴油发电机并网运行。
有风时风力发电,无风时柴油发电,二者并用。
2. 2风能发电优缺点优点:1.建造风力发电厂的费用低廉,且基建周期短;2.可再生永不枯竭,无需任何燃料,除常规保养外,无其他任何消耗。
3.清洁,环境效益好。
风力是一种清洁的自然资源,没有较多污染问题。
4.装机规模灵活,易于建设。
缺点:1.发电噪声较大、视觉污染大、2.占用大片土地;3.发电的不稳定性和可持续输出性较大。
4.影响自然界中鸟类对的栖息和生长。
2. 3 风力发电结构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机舱、塔架和基础等组成。
该机组通过风力推动叶轮旋转,再通过传动系统增速来达到发电机的转速后来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1)叶片叶片是吸收风能的单元,用于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叶轮转动的机械能。
叶轮的转动是风作用在叶片上产生的升力导致。
由叶片、轮毂、变桨系统组成。
每个叶片有一套独立的变桨机构,主动对叶片进行调节,叶片配备雷电保护系统。
风机维护时,叶轮可通过锁定销进行锁定。
(2)变桨系统通过改变叶片的桨距角,使叶片在不同风速时处于最佳的吸收风能的状态,当风速超多初出风速时,使叶片顺浆刹车。
(3)齿轮箱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
(4)发电机将叶轮转动的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部件。
明阳1.5s/se机组采用是带滑环三相双馈异步发电机。
转子与变频器连接,可向转子回路提供可调电压。
(5)偏航系统采用主动对风齿轮驱动形式,与控制系统相配合,使叶轮处于迎风状态,充分利用风能,提高发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