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路径
光电产业学院建设计划

光电产业学院建设计划一、建设目标现代光电产业学院,以半导体照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急需为牵引,对接本地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充分挖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内在优势资源,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创新“政校会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良性互动,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将现代光电产业学院建成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半导体照明及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体,形成一批引领光电类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二、建设思路现代光电产业学院立足光电信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优势和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优化“政校会企”协同育人机制,秉持“育人为本,服务产业,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半导体照明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利用“政校会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企业服务技术创新功能有机结合,打造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学生受益、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内容1.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确立“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职教理念,建立“政校会企”协同互动机制,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理事会章程等制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产业学院机制建设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理清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拟定产业学院的运行、监控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有序开展工作。
2.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利用现代光电产业学院这一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推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加强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
行业院校特色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 管弦, 女, 四川眉山人,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助教, 硕士(广州 51 1 48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西南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构建西南交大和谐校园的内涵研究" 成果之一 ( 项目编号: 2 0 0 7A 55)
� �� �
管 弦: 行业院校特色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命名, 如交通大学, 农业大学, 医科大学等等, 给公众 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类学校最强的专业是在这一行业 内或与这一行业相关的学科, 而不是其他学科 � 从 这种意义上说, 学科的特色是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 本源, 行业院校形成了学科特色, 就等于具备了办学 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二, 行业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行业院校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 背景,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依托行业办学 的传统,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 色和核心竞争力� 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 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许多行业院校在与其他 高校竞争资源和生源的过程中, 大量增设学科和专 业� 新学科的增加 , 学科结构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 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使得许多行业院校的特色正 日益遭到稀释, 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减弱 � (一 ) 学科门类求全 进入大众化阶段, 许多高校在经历院校改革以 及多校合并后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这种转变在 某种程度上给这些学校带来了一些规模效应, 但也 导致了高校之间相互模仿 , 盲目追求 " 大而全" 的现 象, 尤其表现在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上 �在这个过 程中, 不少行业院校也建立起了很多新的学科, 有的 行业院校甚至涵盖了 1 2 个学科门类 � 但是一所学 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新学科内涵的丰富和学科 质量的提高, 必然会影响已有优势学科资源的投入 � 新学科尤其是与优势学科相关不大的学科, 所造成 的短板效应, 必将影响整个学校学科建设的规划以 及学校长远的发展� (二 ) 学科的行业性优势正在被削弱 在原来属于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体制下, 许多 行业院校可以享受到很多政策上的资源, 可以说几 乎没有竞争对手与其争夺资源, 在学科上明显区别 于其他综合性大学, 特色鲜明� 但在行业院校与原 主管部门脱钩后, 行业对学校的支撑弱化 , 支 持减 少,行业院校失去了原行业主管部门的经费投入渠 道和办学上的有力指导, 不仅如此, 行业院校不再是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不仅不能享有独占行业资源的 地位, 现在综合性院校也逐渐涉猎了行业领域, 也要 来分一杯羹� 这让行业院校难以真正介入原行业内 的一些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在国家战略 上发挥作用, 导致在行业工业创新体系建设中, 行业 院校不断被边缘化 �[3]这种情况的蔓延, 导致学科的 行业特色被迫弱化 � (三 ) 学科研究方向缺乏特色 研究方向是探索事物本真, 规律所要达到的目 标� 研究工作是针对学科某一领域或方面, 用某一或 某些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某些或某一问题,而研究方 向是这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方向就 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就不存在研究 � [4]因此, 是否具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 之一�应该说, 同类行业院校之间, 已有学科很多都 是一样的, 相同学科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取决于研究 方向�就目前情况看, 行业院校的同一学科, 研究方 向还是比较趋同, 更多是一种模仿, 具有自己独特研 究方向的不多 � (四 ) 基础学科被冷落 行业院校在学校学科偏向上,更多是一些应用 型学科, 讲求对所属行业的贡献与回报, 而所属于这 一领域学科的老师,在社会地位以及个人收益上都 是不错的 �但相较之下, 许多行业院校的基础学科, 情况则相反: 收入较低, 教师的士气也比较低落, 有 些教师, 一旦在基础领域做到一定程度, 就向应用方 向发展, 基础学科的师资流失比较严重 � 基础学科的 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行业院校 来说,尤其是研究型行业院校,基础学科发展的好 坏, 直接关系到其他特色学科的长远发展, 也关系到 这些学科研究方向的选择� 但由于利益的驱使, 这些 基础学科越来越被冷落 � 三, 国外著名大学特色学科成长借鉴 世界著名大学除了综合实力强之外 , 一般说来 都拥有自己的标志性学科� 这些学科能够代表整个 学校, 也是这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这些 大学在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下,保存了自己在学科 上的特色, 并使其越做越强, 值得借鉴 �以下就择一 二概论之 �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研究

教育管理JI A O Y U G U A N L I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研究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陆洁琰摘要: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平衡、校院二级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高职院校要明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制度、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多元共治体系、提升治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一环,积极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既是应对外部复杂多变社会环境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意义(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自治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如何构建学校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责,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空前高度,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新阶段,从规模扩张发展转向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应注重在理念制度及文化层面创新

务管理、 行政 管 理 、 术 管理 三 大 系统 ; 管理 运行 学 在
随着我 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增大,高职院校 机制方面 , 大多建立了一套操作程序。 数量的急剧增加 ,人们都把眼光集 中到了高职院校
另外 , 从宏观管理体制上看 , 基本上是中央实行
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以及核心竞争 的高度集 中管理 , 地方政府管理的自主权非常有限 ,
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 , 20 年高职高 到 06
在 内部领导体制上 ,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专 院校 数 量 已 达 到 14 17所 , 占全 国 高 校 数 量 的 长负责制 ; 在学校管理体制 中, 主要实行校 、 系两级
6. 高职在校生达到 80 , 1 %; 4 0 万 占高等教育在校学 管理方式 ; 在机构设置 中, 多数是采用直线——职能 生总量 的 4%。这几 年 , 6 由于政 策 的支持 、 人们 观念 式 ; 在管理模式方面实行 的是定员定编、 全员定期聘 的改变 、 产业结构的调整 , 高职教育得到更加快速的 任 、 竞聘上岗; 就管理系统而言 , 基本上都形成 了党
一
些差 异 ,但 无论 这些 学校管 理方 面存 在着 何种 差
( ) 一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该 学 院创 办 于 18 9 6年 ,99年 3月 经 国家 教 19
异, 他们管理的本质都是一致的 , 就是使学校及各子
系统相 互协调 、 有序 、 转正 常 。 运 即通过 政策 、 制度 和 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学院, 是省部共建、 以省为主管
设 1 名正 职 , 不设 副职 。另 外 , 学校 还 出 台 了一 系 列 段等 5 余 家单位 的资源 , 0 建立起实训基地 ; 又如学
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培训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第252期2013年8月(下)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52August 2013(C)作者简介:程樊启,女,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技术部,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学。
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培训SWOT 分析及发展策略程樊启崔相宝(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8)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4-0003-02摘要本文以河海大学为例,尝试运用管理学的SWOT 分析法,对行业特色型高校(以下简称为“行业高校”)推进行业教育培训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其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其更好地做强继续教育培训提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行业高校SWOT 分析发展策略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 原versities //Cheng Fanqi,Cui XiangbaoAbstract In this paper,taking Hoha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in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dustry universities"),and correctly recogn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so as to propose some personal opinions onbetter strengthe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Key word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SWOT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1引言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

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宋维明【摘要】作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农林高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从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拓展,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特色学科优势、行业影响力优势,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探索实践,高校在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中,应该使政产学研用涉及的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可持续的、互惠共赢的有机关系;建立调动多元主体资源统筹和有效配置的协同创新资源保障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与管理实体化、产业化,提高评价考核的科学水平.%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high-gear talents for the state, should meet the new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at combines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es should be expanded to the model of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The latter aims to take advantages of industry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cademic dis-cipline advantages, as well as industry influence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as practiced the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drawn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main entities of in the above five ele-ments integration should be related to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ness, sustainability, and mutual bene-fit ,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resource guarantee system of holistically planning and effectively configuring mul-tiple entity resourcesshould be set up, and the construction, substantial management, production-involvement, and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the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platform should be en-hanced.【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教育》【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农林高校;办学模式;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作者】宋维明【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背靠行业 办出特色 自主创新 服务社会——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办学之路

1 创 新 体 制机 制 , 强 办 学活 力 增
《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国
(00 22 2 1 - 0 0年 ) 提 出 了 “ 府 为 主 、 会 参 与 、 》 政 社 办
优势 , 入整 合校 企 资源 , 深 培养 学 生 的 社会 适 应 性 ,
队伍 中形 成 “ 为 人 先 、 谨 务 实 、 苦 奋 斗 、 于 敢 严 艰 乐
高等 职业 教 育 的 积 极 性 , 成 了 政 府 、 业 、 校 形 企 学 “ 方联 动 ” 合作 办 学 、 作 育人 、 作 就 业 “ 三 , 合 合 三合
一
” 高职 教 育模 式 。建 立 起 主 动 融 人 市 场 , 的 在经
长 期 以来 , 庆航 天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坚 持 “ 重 以服
务 为宗 旨, 以就 业 为导 向 , 产 学研 结 合 道 路 ” 走 的高 职教 育指 导 方 针 , “ 养 面 向生 产 和 服 务 第 一 线 以 培
的高级技 术 型人 才 ” 目标 , 分 发 挥 企 业 办 学 的 为 充
— —
ChO q n r s c l t c ni p o a i n Ro d o n n c o ng i g Ae o pa e Po y e h c Ex l r to a n Ru ni g S ho l
He Lu h n , J i n se g i Shpig ( o g ig Ae o p c lt c nc Ja g e Ditit Ch n qn 0 0 ) Ch n qn r s a ePoy e h i, in b i src , o g ig 4 0 2 1
总第 1 2期 21 0 1年 1 2月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研究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并依托自身科技、人才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此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暴露出不适应性。
为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方面的实践,提出了集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公共服务和区域创新发展“五元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有效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五元一体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33-02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建国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和系科而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它们源于原国家行业管辖,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
[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逐步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结合了行业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优势,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多赢”的局面,是一种促进社会技术创新的模式。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科技、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创新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
1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我国产学研合作经历了层次由低向高,领域由点到面,范围由小及大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结合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 影响行业 特 色高 校 管理 体 制 和机 制创 新 的 最为根本 的 问题 。截 止 到 2 0 0 0年 , 我 国进 行 了 8 在
必须对管理体 制和机制这一影响学校其 他工作 的根本
年的高等 教育管理 体 制改 革 的 核心 工作 是 对行 业 部
Vo. 9 No 3 J n 2 1 12 . u e 00
行 业特 色高校 内部管理 体 制和 机制 创新 的路 径
贺小飞
( 中国传媒大 学 , 北京 1 0 2 ) 0 0 4
摘要: 内 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对于行业特色高校实现新的发展至关重要。目 行业特色高校在思想观念、 前, 治
理结 构 、 管理 队伍 以及 激 励 机制 、 主监 督 机 制 和 沟 通机 制 等 方 面还 存 在 比较 突 出的 问题 。行 业 特 色 高校 应 该 本 着 民
转型 式 改 革 与 除弊 式 改 革 相结 合 、 眼理 顺 关 系、 着 制度 创 新 以及 解 决重 点 问题 等 原 则 , 创 新 思 想观 念 、 化 治 理 结 在 优 构、 完善 激 励 约 束机 制 以 及加 强 沟通 机 制 建 设 方 面入 手 , 行 内部 管理 体 制 和机 制 的创 新 。 进
行 业特色 高校在 管 理体 制 和 机制 中存 在 的 问题 高校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 用 。自 2 0世纪 9 年 代以 既具有我 国高等 教育整 体发展 的普遍性 , O 也具有 自身 来, 行业特色高校 的外 部管理 体制 开始 了根本 性 的变 的一些独 特性 。从我 国高等 学 校 内部 管理 体制 的 整 革, 逐渐脱离了 中央行业部 门的管辖 , 划转到 以教 育部 或地方管理为主 。同时 , 9 在 O年代末 国家高等教 育扩 招政策的推动下 , 行业特色高校 的规模 也迅速扩 大 , 在 校生数成倍增长 。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得 各类行业 特色 高校拥有 了更大 的发展空 间和更 多 的发 展机 遇 , 一 另 方面也使学校在面 临更多新 问题 的同 时 , 原有 的一些 老问题 更加凸显 与尖锐 。其 中 , 内部 管理 系统 由于其
门主管 的高校进 行 合并 与 调 整 o ] D 这也 意 味着 , 行 从
问题进行深入 的思考 和研究 , 解决 在管理 体制 与机制
也 中存在 的人 们 习 以为 常但 又 制约 学 校发 展 的重 要 问 业 特色高 校外部 管理体 制改革 的基本结束 至今 , 只 有不到 1 0年 的时 间 。对 于过去几 十年 中主要 以其 所 题, 实现管理体制和机制 的创新 。
二 、 业特 色 高 校 内部 管理 体 制 和 机 制 行
行 业特色 高校在 内部 管理 体 制 和机 制 的改 革 与
去 了原有 的比较单 一的特性 , 和其 他普通 高校 一样处 的创新 的原 则
和思维方 式 中表 现 出来 的不适 应更 为突 出 , 习惯 性思 创新过 程 中, 既要遵循 国家 高等教育 内部管理 体制改
一
、
行 业 特色 高校 内部 管 理 体 制 和 机 制
属行业部 门为服 务对象 的行业特 色高校 而言 , 虽然 在
短期 内对 办学模 式 、 目标 定位等 方面可 以做 出比较 及
作者 : 小 飞 系 中 国传 媒 大 学 教 务处 助理 研 飞 : 业 特 色 高 校 内部 管 理体 制 和 机 制 创 新 的 路 径 行
结 构 相 对 复 杂 和 规模 相 对 庞 大 而 导 致 所 具 有 的惰 性 也
体状况看 , 符合 高校发展 规律 的现代大 学制度还未 完
全确立 。主要表 现在 : 由于高校 办学 自主权还未彻底
下放 , 高校 内部 的管理模 式依然 体现 了行 政本位 的特
点, 学校 内部资源 配 置 的方 式仍 然 以行 政模 式 为 主 , 学术权力 的影 响依然 受 到很 大 制 约 。作为 我 国高 校 群体的一 员 , 行业 特色高 校在管理 体制方 面也存在上
4 5
时 的调整 , 对 已经 内化 为学校文 化层 面 的思想意识 享 的现象还相 对 比较突 出 。 但
和思维 方式 的调整 与 转变 却 不是 在 短期 内可 以完 成
的 。转轨 后 的行 业 特 色高 校 , 外部 环 境 看 , 从 已经 失
于复杂 的 、 竞争 激烈 的环境 态势 中 , 因而 , 在思想 观念
1 . 9 3 j is . 6 1 6 6 2 1 . 3 0 2 0 3 6 /.sn 1 7 — 0 X. 0 0 0 . 1
2 1 年 6月 00
第2卷 9
第3 期
理 工 高 教 研 究
Jun l fHi e uaini ce c o ra g rEdct nSi e& Tc nlg o h o n eh ooy
关 键 词 : 行 业特 色高校 ; 内 部管理体制和机制 ; 创新 ; 路径
中图分类 号 : G 4 6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66 (000-04-0 61 0X 21)3 04 3
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 等教育体 系的重要 组成部 的突 出问题 分, 在我 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过程 中 , 行业 特色
述普遍性 的问题 , 由于 其产生 和发展 又具有 自身 的 但
特殊背景 , 因而有 些 问题 表现得更 为突 出和尖锐 。具 体来说 , 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习惯性思 维的束 缚还 比较 明显 .
相对较 大 , 因此 , 行业 特色高 校新 的发 展时 期 , 在 内部
管理体 制和机 制与事业发展要求之 间的不适应表现得 尤为突出 。目前 , 行业特 色高校 正处 于转 型和发 展 的 关键 时期 , 走科 学发展 之路是 这类高 校在 新 的历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