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母。
水土保持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工作。
本文将在3000字以上的篇幅内详细描述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的背景、目标、范围以及实施过程。
一、背景: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非常重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
为了保护水土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工作应运而生。
二、目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划定水土保持分类等级,提高农田水土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范围: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工作涉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级行政区划。
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水土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区划方案。
四、实施过程:1. 数据收集: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水土资源调查,收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大规模、高精度的数据,为区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区划划分:根据区域的特性、土壤质地、水资源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制定水土保持区划原则。
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设立相应的水土保持分类等级。
3. 划定保护措施:根据各区域的水土保持分类等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高风险地区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中等风险地区加强土壤改良、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的工作;在低风险地区加强土壤养殖、合理利用农草水资源等工作。
4. 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各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保护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五、成效与展望: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工作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发布时间:2023-03-21T08:33:00.20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期作者:陈琳1朱圣曦2[导读] 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输变电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
陈琳1朱圣曦21四川省西点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四川百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省青羊区610091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输变电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
针对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分析其项目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防治分区,从而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治理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的目的。
本文就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土流失;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引言水土流失是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大生态问题,如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回填,土石方临时堆放、弃土堆放等问题,造成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状态。
结合长期的实地勘察和工作总结,分析了解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针对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减少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项目周围的生态环境。
1水土流失的危害工程建设施工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对原地表植被、土壤结构造成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导致一系列危害。
(1)危害工程安全。
工程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弃渣(土)遇到暴雨都将会被雨水冲蚀,严重的将造成工程垮塌和泥石流的发生,危及工程建筑安全,给工程后期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降低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力、植被覆盖度。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中的有机物、氮、磷及无机盐类含量下降,土壤动物、微生物极大程度降低,导致土壤养分的严重亏缺,农业生产力能力下降,区域的植被覆盖度降低。
(3)加剧干旱发展。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降水入渗少,流失多,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小,土壤含水量低,造成干旱缺水。
(4)冲毁道路、村庄、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应运而生。
水土保持区划是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需求等因素,对特定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的工作。
它是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于科学制定水土保持政策、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和成因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表现为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而在南方丘陵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大、降雨量大、人为开垦等因素,水土流失也较为突出,但形式和特点与黄土高原有所不同。
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区划,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通常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因素,全面反映区域的水土保持特征。
二是主导因素原则。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抓住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如降水、地形、土壤质地等,突出区域的特色和差异。
三是区域完整性原则。
区划单元应在地域上保持相对完整,便于管理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四是实用性原则。
区划结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图、土壤类型图、植被分布图、气象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其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然后,根据区划原则和方法,初步划分出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域。
最后,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论证,对区划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6.12.15•【文号】办水保[2016]223号•【施行日期】2016.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的通知办水保[2016]223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2006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试行)》(办水保[2006]63号)。
各地按照评定办法积极开展工作,全国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113个,充分发挥了园区理念引领、典型示范、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等作用,提升了社会公众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推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促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改革发展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工作的新要求,我部组织修订了《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现予以印发。
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创建和管理工作,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发展。
附件:《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水利部办公厅2016年12月15日附件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1 总则1.0.1 为规范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工作,加强园区创建,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制定本办法。
1.0.2 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是指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全面发挥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备一定规模,质量高、效果好、典型强,能充分发挥理念引领、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作用的水土保持生态设施、资源和场所。
1.0.3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评定。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解析(2013年)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解析(2013年)
内容简介
本讲义为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专家对水土保持业务骨干继续教育的培训讲义,主要分4个方面对水土保持区划进行了详细讲述:第一:术语讲解——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功能等专业术语的解释,分级体系解析——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
第二:全国一、二级水土保持区划
第三:各流域机构三级水土保持区划
第四: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
83页,编制于2013年
全国一、二级水土保持区划
各流域三级水土保持区划
研究技术路线
指标体系结构
指标体系结构
定量评价结果图
定量评价结果图。
论《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论《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摘要:本文从学理的角度阐述比较了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的不同概念表述,进而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功能;水土流失;水土保持1、研究背景2012年水利部发布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以下简称“区划”),区划将水土保持功能分别为定位基础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水土保持基础功能主要包括土壤保持、蓄水保水、水质维护、防风固沙、生态维护、防灾减灾、水源涵养、农田防护、拦沙减沙、人居环境维护等十类;社会经济功能主要包括括综合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林业生产和牧业生产、绿洲防护、河湖沟渠边岸保护、河湖源区保护、海岸线防护、减少河湖库淤积、自然景观保护、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饮水安全保护和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十三项功能[1]。
2、解释水土保持功能必先解释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指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
水土资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两部分,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基础。
水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水量、水质、及水能,由于水资源含义设计广泛,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气海水卷》中对水资源的定义为“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质量)、水域和水能资源”,强调可更新的水量资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和世界气象组织对水资源的定义为“可利用、有可能被利用并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的水源”,从以上两定义中可看出,从定义上讲,水资源必须是能为人类生产、生活利用的水源。
从而可知,水土流失概念中水资源的损失是指能为人类生产、生活利用的水源的损失。
土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对土地的定义可知,土地是指“由土壤、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土地为“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附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以下简称“两区复核划分”)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落实《水土保持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两区复核划分”是在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技术导则》,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借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已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及专项规划等,进行复核划分的。
根据本次“两区复核划分”成果,全国共划分了大小兴安岭等23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涉及460个县级行政单位,重点预防面积43.92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4.6%;东北漫川漫岗等17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涉及631个县级行政单位,重点治理面积49.44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5.2%,划分成果详见附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1在“两区复核划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与重点治理区的复核划分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区名称范围省内蒙古自治区大小兴安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黑龙江省县(市、区、旗)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伦春族自治旗、牙克石市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黑河市爱辉区、孙吴县、逊克县、嘉荫县、伊春市伊春区、伊春市南岔区、伊春市友好区、伊春市西林区、伊春市翠峦区、伊春市新青区、伊春市美溪区、伊春市金山屯区、伊春市五营区、伊春市乌马河区、伊春市汤旺河区、伊春市带岭区、伊春市乌伊岭区、伊春市红星区、铁力市、通河县、绥棱县呼伦贝尔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辽宁省北京市吉林省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阿尔山市绥芬河市、东宁县敦化市、和龙市、安图县、汪清县、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白山市八道江区、白山市江源区、通化市二道江区、通化市东昌区、通化县、集安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北京市昌平区、北京市怀柔区、北京市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沽源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燕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滦平县、承德市双桥区、承德市双滦区、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平泉县、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遵化市、迁西县、迁安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蓟县多伦县、正蓝旗、太仆寺旗 27 85537.2 17505.3 21 85435.0 25764.2 7 90386.7 25247.3 28 256910.0 31481.6 县个数县域总面积重点预防面积(单位km2)(单位:km2) 3区名称范围省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额济纳旗甘泉县、富县、黄陵县、黄龙县、洛川县、宜君县、铜川市印台区、铜陕西省川市耀州区、铜川市王益区、淳化县、旬邑县、长武县、彬县、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宝鸡市陈仓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宁县、静宁县、平凉市崆峒区、崇信县、华亭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清水县隆德县、泾源县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六安市裕安区、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桐柏县、信阳市平桥区、信阳市狮河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大悟县、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稀水县、薪春县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同德县、泽库县、河南省蒙古族自治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达日县、玛多县、称多县、玉树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以及格尔木市部分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县(市、区、旗)金塔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台县、临泽县、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县个数县域总面积重点预防面积(单位km2)(单位:km2)祁连山-黑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 11 197607.9 8055.9 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26 42468.0 8298.0 阴山北麓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 6 146159.0 25791.6 桐柏山大别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河南省湖北省 25 53052.4 8001.0 三江源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青海省 22 404059.5 64087.6 4区名称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范围省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县(市、区、旗)波密县、工布江达县、林芝县、米林县、朗县、加查县、隆子县、桑日县、曲松县、乃东县、琼结县、措美县、扎囊县、贡嘎县、浪卡子县、江孜县、仁布县、尼木县江达县、贡觉县、芒康县石渠县、德格县、甘孜县、色达县、白玉县、新龙县、炉霍县、道孚县、县个数县域总面积重点预防面积(单位km2)(单位:km2) 18 101308.3 10404.7 金沙江岷江上游及三江并流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四川省丹巴县、巴塘县、理塘县、雅江县、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若尔盖县、九寨沟县、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壤塘县、马尔康县、黑水县、金川县、小金县、理县、茂县、汶川县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42 299196.2 99027.8 云南省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泸水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市古城区、剑川县、洱源县湖北省郧西县、郧县、十堰市茅箭区、十堰市张湾区、丹江口市、竹溪县、竹山县、房县、神农架林区太白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略阳县、勉县、汉中市汉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陕西省区、宁强县、南郑县、西乡县、镇巴县、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柞水县、商洛市商州区、镇安县、山阳县、丹凤县、商南县 43 115070.6 29363.1 重庆市河南省城口县卢氏县、栾川县、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 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

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正文:----------------------------------------------------------------------------------------------------------------------------------------------------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关于报请审批〈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水规计〔2015〕5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8亿吨;到2030年,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亿吨。
四、要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全面实施预防保护,重点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区域、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
五、要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导则(试行)》,本次区划采用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详见附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一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战略部署与水
土流失防治方略,反映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总体格局,体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地势—构造和水热条件)及水土流失成因的区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二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区域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和防治途径,主要反映区域特定优势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特征等的区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三级区主要用于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布局与规划的基础。
反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需求的区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
在《区划(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表(试行)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