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2019年我国围绕油气增储上产、管网改革、下游城市燃气等重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天然气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2019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76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1.5亿立方米,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

预计2060年达到5万亿立方米生产峰值。

预计未来天然气消费2030年超越煤炭、2040年超越石油,进入天然气时代。

2019年页岩气产量15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7%;煤层气产量7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6%;煤制天然气产量37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59%。

我国在放开上游勘探开发方面动作不断,频频出台政策,促进上游行业竞争;中游国家管网公司挂牌成立,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下游市场化加剧,燃气公司重组并购成为趋势。

2019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相比2018年显著回落,天然气进口量为1330亿立方米,增速为6.5%,与上年相比下降28.5个百分点。

得益于国产气的快速增储上产及进口增速的大幅回落,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首现下降,由上年的44.2%下降到43.4%。

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波动幅度不大,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84.1万吨,同比增长3.7%。

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额幅度不大,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金额为2664.2百万美元,同比减少13.6%。

2019年天然气消费稳中趋缓,但依然保持9%左右的增长。

国产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口天然气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下降。

在我国天然气管网整体流向“自西向东”的基础上,中俄东线的投产,增加了“北气南下”流向,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与东北管网系统、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出口的量相对进口量差距比较大。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1、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比重低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明显。

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

根据BP数据,2015-2019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

2019年我国石油查明储量为261.9亿桶,但是占全球比重非常低,仅为1.51%。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也不断增长,增速波动变化,根据BP数据,2019年我国天然气查明储量为8.4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明显,但是在全球范围比较,仅占全球的4.23%。

石油天然气产量方面,随着我国开采设备与开采技术的发展,产量不断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原油产量 1.91亿吨,同比增长0.89%,其中,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含海域)、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合计1.6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7.6%。

2020年原油生产加快,加工有所放缓。

2020年1-11月,国内原油累计产量达1.8亿吨,同比增长1.6%。

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的石油总开采量为2亿吨左右。

在天然气开发方面,2015-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逐年递增,增速整体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天然气产量176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产量大于5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珠江口、柴达木和松辽盆地,合计产量达1352.6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9.7%。

2020年1-11月份,生产天然气17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

注:2017年产量增速为-4.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旺盛石油天然气需求方面,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增速波动变化。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19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达6.96亿吨,同比增长7.4%。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304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副本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副本
4%
32% 11%
53%
常规气 页岩气 致密气 煤层气
3、中国天然气产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要求的 提高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增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天 然气产量保持上行态势,2021年产量达207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2012-2021年期间年均复 合增速为7.3%。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8%。
5、中国天然气进口量
海外市场受俄乌冲突、极端天气影响,气价高涨;而我国天然气依赖进口,国外高 气价传导到国内。2022年我国进口液态天然气6344万吨,同比下降19.62%,进口气态 天然气4581万吨,同比上升7.84%,总进口量10925万吨,同比下降10.02%。近年国内 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 , 202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比 例达40%,同比下降5%,天然气消费持续旺盛,对外依存度得到有效控制。
0
41.00% 5378 20.30%
3661
2018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
6019
11.90% 3631 -0.80%
6713
11.50% 3453 -4.90%
7893
23.00% 17.60% 4248
50.00%
40.00%
6344
30.00%
4581 7.80%
20.00% 10.00% 0.00%
活调节。
-10.00%
-19.60% -20.00%
2019
2020
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万吨) 液化天然气进口量yoy(%)
2021
2022

2023年四川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四川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四川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和天然气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推广,天然气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天然气行业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本文将对四川省天然气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了解四川省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参考。

一、政策环境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同时,我国优惠政策的实施也为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例如,我国《关于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的若干政策》、《天然气管道设施公平开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出台,为天然气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市场环境1.供需形势根据四川省天然气发展规划,到2020年,四川省的供气能力将达到268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供气能力将超过350亿立方米。

从需求端看,四川省的工业、民用、交通等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去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四川省提出了“农村清洁能源普及100%”的目标,这也为天然气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竞争格局四川省的天然气市场主要被国营大型企业和民营小型企业垄断,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石化天然气等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广泛的客户资源和牢固的市场地位,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在小型民营企业中,由于规模、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其在天然气市场中的地位相对较弱,需要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政策保障,四川省的天然气企业日益增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巩固原有市场地位,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市场份额,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产品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等方式进行差异化竞争。

2024年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对于实现能源低碳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在天然气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广东省天然气市场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市场规模与供需状况广东省天然气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供需状况持续改善。

根据统计数据,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从2010年的X亿立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X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X%。

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主要受到工业、民生和发电等领域的推动。

供应方面,广东省天然气主要依赖海内外进口,通过管道和液化天然气(LNG)方式进行供应。

目前,广东省已经建立起以美兰LNG接收站和大亚湾LNG接收站为核心的天然气接收体系,有效保障了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需求方面,广东省天然气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广东省工业企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民生领域和发电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市场竞争格局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实体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大的资源储备和供应能力。

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提升竞争力。

此外,广东省天然气市场还存在一些潜在竞争力较强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这些替代能源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政策支持与市场监管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气市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规范市场运行。

例如,加大对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天然气在工业、民生和发电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广东省还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天然气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部门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市场监测和处罚违规行为等方式,确保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发展前景与挑战广东省天然气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山西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山西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山西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正逐渐成为代替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中,天然气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对山西省天然气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山西省天然气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2. 山西省天然气市场现状2.1 天然气消费量根据山西省能源局的数据,过去几年山西省的天然气消费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2020年,山西省天然气消费量达到X亿立方米。

2.2 天然气供应情况目前,山西省主要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包括国内管道输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

然而,由于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山西省天然气供应存在一定的压力。

3. 2024年山西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3.1 工业需求山西省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省份,工业部门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较大。

随着山西省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天然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增长。

特别是在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天然气的替代能力将得到广泛应用。

3.2 居民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西省居民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居民用天然气主要用于生活燃气和供暖,未来随着山西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需求将继续增长。

3.3 发电需求电力行业是天然气市场的重要需求方。

山西省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省份,然而面临环境保护压力和非洲猪瘟等问题,煤炭供应的可靠性受到较大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品将受到更多电力企业的青睐。

4. 山西省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4.1 政策支持国家能源政策的不断推动和鼓励,将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政府多次发布文件,鼓励天然气的消费和推广,为山西省天然气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2 供应保障随着供应技术和设施的不断完善,天然气供应将更加可靠和稳定。

国家在天然气管道建设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方面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强山西省的天然气供应能力。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一、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环保政策与“煤改气”工程刺激2017-2018年全国天然气需求迅速攀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列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此后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进一步强调能源转型升级方向。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3%-10%,为天然气需求高增长奠定政策基础。

2017年开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煤改气”工程,2017年下半年,“2+26”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

在环保政策刺激以及煤改气工程的加速推进下,全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走出2014-2015年的疲态,重回两位数增长。

2017-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到2404、2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8%。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发展。

2017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1474.2亿立方米,从2018年来看,2018年2-3季度全国天然气产量有所增长,2018年3季度全国天然气产量相比2季度增长0.93%。

2018年11月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

2018年1-11月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6%。

201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突破1583亿立方米。

同时由于国产气增速慢于消费增速,直接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的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为45%。

由于LNG进口比管道气更加灵活,因此LNG 进口量大幅攀升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

LNG进口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维持了30%以上的增速,在2017年下半年,LNG进口增速超过50%。

中国也于2017年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第第二大LNG进口国。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城市燃气行业概况1)城市燃气的主要种类城市燃气是指供应城镇居民家庭、商业及工业等使用的气体燃料,包括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目前主要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包括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和人工燃气(MG)。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伴生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硫化物等。

鉴于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较其他燃料少,因此通常将天然气看做清洁高效能源。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中既有最早的人工燃气生产供应,亦有较为先进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生产供应。

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供应方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内城市燃气行业发展。

以天然气利用政策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使天然气在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从炊事、热水,扩展到采暖、发电、交通等各个领域。

结合目前城市燃气行业政策,天然气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内的能源消费的主流之一。

2)我国天然气资源概况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万亿立方米,埋深2,000米以下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3)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概况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至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从417.86亿立方米增加至1,615.31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0.14%;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399.84亿立方米增加至2,829.96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5.00%。

自2012年起,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均有所放缓,但消费量的增速仍然持续大于产量的增速,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在2016年均有所回升,但天然气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环保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燃气替代煤炭供电供热需求的提升,天然气下游消费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11月
自10月份开始,全国陆续进入供暖季。

北方法定供暖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1月15日
开始,到次年的3月15日停止,共4个月。

各地区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

受气温影响,今年3月,国内华北地区供暖时间延长。

表格1:国内部分地区供暖时间
城市供暖开始时间
11月15日
11月15日
11月15日
11月1日供暖持续时间4个月
北京市
廊坊市定州市太原市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平鲁区呼和浩特赤峰市乌鲁木齐哈尔滨呼伦贝尔西安市沂水县临沂市安阳市大连市
4个月
4个月10月25日
10月开始注水
11月1日5个月
7个月10月1日
10月15日
9月8日开始注水
10月10日
10月20日
10月1日
6个月
6个月
7个月11月15日
11月10日
11月20日
11月15日
11月5日
4个月
4个月左右
4个月左右
4个月
5个月
资料来源:百度,市场研究部整理
一、冬季天然气需求有望超预期
1.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天然气需求增长
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天然气消费仍保持正增长,同比增长1.2%。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国家能源局石油
天然气司、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20)》。

2020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仍保持正增长,消费量14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左右,但消费结构化差异走势明显。

工业用气从负增长逐步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城镇燃气保持稳定增长,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受疫情
影响相对明显,上半年有所下降。

图 1: 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亿方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
“报告”预计,202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约 3200亿立方米,比 2019年增加 约 1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23%。

其中,国产气为 1890亿立方米(不包括煤 制气),同比增长约 9%,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进口天然气 1400亿立方米 左右,与 2019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预计进口管道气 500亿方、进口 LNG900 亿方左右。

自 5月份起,我国工业生产指数明显回升,带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图 2: PPI 当月同比下滑减缓 图 3: PPI 月度环比明显改善 % 10 8
2.0 %
1.5
6 1.0
4 0.5
2 0.0
0 (0.5)
(1.0)
(1.5)
(2) (4) (6) 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
2.冬季煤炭减排政策持续
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与去年的要求相比有
一定变化。

今年取暖季的散煤替代户数由去年的524万户大幅提高到709万户,
主要是河北、山西、山东的替代户数大幅增长,并且山西新增73万户的替代,
河南的替代户数有所下降。

今年对PM2.5的平均浓度要求同比有所下滑,10-12 月维持去年浓度水平,2021年1-3月的PM2.5浓度要求有所放松。

表格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取暖季大气环保要求对比
2019-2020取暖季2020-2021取暖季
治理范围当前情况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
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
数占全年90%以上
新增汾渭平原
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5%
以上
2020 年10-12 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
63
微克/立方米以内(2019年同期为63微克/立方米),各城市重
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5 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 平
均浓度平均浓度控制在62 微克/立方米以内(2019年同期为
秋冬季期间(2019年10
月1日至2020年3月31 63.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
总体要求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
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
数同比减少6%
天数平均控制在5 天以内。

2021 年1-3 月:京津冀及周边
地区PM2.5 平均浓度均控制在86 微克/立方米以内(2020年同期为76微克/立方米),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12 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 平均浓度均控制在90 微克/ 立方米以内(2020年同期为76微克/立方米),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13 天以内。

2019年10月底前“,2+26”
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万
户,其中,天津市36.3万2020 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共完成散煤
户、河北省203.2万户、替代709万户,其中,河北省337 万户、山西省96万户、山散煤替代
山西省39.7万户、山东省
114.3万户、河南省130.7
万户
东省163 万户、河南省40万户、陕西省73 万户。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市场研究部整理
表格 3: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取暖季大气环保要求对比
2019-2020取暖季
2020-2021取暖季 治理范围与上年相同 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
常州、苏州等 13个城市;浙江省杭
治理范围 当前情况 州、宁波、温州、湖州等 11个城市;
安徽省合肥、淮北、亳州、宿州等
16个城市
长三角地区秋冬季 PM2.5平均浓度
长三角地区秋冬季 PM2.5平均浓度比其他季节高 比其他季节高 80%;PM2.5浓度“北
50%-70%,重污染天气占全年 95%以上;苏北、皖北主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依然明显 要城市 PM2.5浓度仍处于高位
2020 年 10-12月: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 45微克/
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2020 立方米以内(2019年同期为 46微克/立方米),同比
年 3月 31日),PM2.5平均浓度同
下降 2.2%; 比下降 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 2021年 1-3月: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 58微克/立方
总体要求 比减少 2% 米以内(2020年同期为 45微克/立方米);
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未做具体要求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市场研究部整理 3.天然气需求结构略有变化,工业用气有望恢复
2020 年上半年,天然气需求结构因疫情出现变化:
1、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工业用气受到一定冲击,随后国家实施了阶段性降低
非居民气价等政策,1—6 月累计用气量已恢复到 2019年的同期水平;
2、上半年城镇燃气同比增长超过 10%,主要是受北方部分省市供暖季延长的
拉动影响。

3、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受疫情影响相对明显,上半年有所下降。

我们预计下半年工业用气恢复增长,增速有望回归去年同期水平;城镇燃气延 续增长;发电和化工用气明显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