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

合集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是指针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需要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儿童,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教育性是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他育儿方式的重要特征。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言、社会、认知、情感、体能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更是为了以教育为目标的服务。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快乐学习。

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公平和普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过于商业化,将盈利放在首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教育服务的不公平。

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政府、社会和家长都应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条件。

在政策上,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更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在社会上,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倡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为了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我们还需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和道德素质,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儿童的热爱。

学前教育公益性

学前教育公益性

学前教育公益性学前教育公益性,这可是个特别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啥是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简单来讲,就是学前教育不能只想着赚钱,得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让更多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优质又实惠的教育服务。

就拿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我家小区附近有个小小的私立幼儿园,一开始收费可不低,好多家庭都觉得负担重。

有个叫萌萌的小女孩,家里条件一般,爸妈为了让她能上这个幼儿园,省吃俭用。

萌萌妈妈跟我聊天的时候,那满脸的无奈和焦虑,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其实就反映出一个问题,如果学前教育过于商业化,只追求利益,那很多像萌萌这样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说,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公办幼儿园,让孩子们有足够的学位。

而且这些公办幼儿园的师资配备、设施设备都得跟上,不能只是个空架子。

我有个朋友在一所公办幼儿园当老师,她跟我说,他们园里的玩具、图书那是经常更新,孩子们可喜欢了。

这就是政府投入带来的好处呀!还有啊,对于那些民办幼儿园,也不能任由他们随便定价。

得有个合理的监管机制,保证收费不会过高,让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得起。

再来说说师资这块。

学前教育的老师可重要了,他们得有爱心、有耐心,还得专业。

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来教孩子。

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让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曾经去参加过一个学前教育培训活动,那里的专家讲得可生动了,老师们也都听得特别认真,都想着回去能更好地教孩子们。

另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还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不能只教孩子认字、算数,得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习惯、创造力这些综合素质。

比如说,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小小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去给小区里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或者一起去公园捡垃圾,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回到开头说的那个私立幼儿园,后来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下,调整了收费标准,还增加了一些公益性质的服务。

萌萌妈妈可高兴了,说现在压力小多了,萌萌在幼儿园也学得开心,每天回家都叽叽喳喳地跟她说幼儿园里的趣事。

试论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

试论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

试论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摘要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各方关注学前教育立法。

其中作为学前教育的提供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发展频遇阻碍的背景下,对政府职责进行立法规制是急需且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履行职责时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完善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体制提出立法建议。

本文紧扣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主线,从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出发展开论述。

对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然性、法然性以及实然性职责进行探究。

揭露政府在履行应然性与法然性职责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建议的提出也将围绕政府职责的履行过程,在审批促公平方面,要严审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资质,引导扶持民办园发展;在监督管理方面:一是要设立学前教育管理专门机构;二是要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三是要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府职责;立法建议窗体底端引言2017年11月22日开始,多名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白色不明药片等,并提供幼儿身上多处针眼的照片。

这一事件被称为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随后,朝阳区政府和警方介入调查,校方致歉,并有一名涉案工作人员被批捕。

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朝阳区教委主任、副主任,存在对民办教育机构监管缺失的问题;朝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科长,工作中存在失察失责、履职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朝阳区纪委、区监委决定对上述责任人员予以立案调查[1]。

这一事件属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典型案例,其中所反映的法治问题特别是政府职责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学前教育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政府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管理者,面对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应思考该承担怎样的职责、如何承担职责、怎么确保职责的落实以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学前教育依法有序发展。

论当前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论当前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吴
钢 :上 海师 范 大 学 教 育学 院 副 教 授


2 0 3 责 任编辑 :张爱华 ) 0 24
12
0 ・ 0 0 0
任 的 内容框 架 。
服务 职能 的必 然要 求 。此 外 ,当前 “ 园贵 、入 园 入 难 ”问题 突 出 ,学 前教 育 公共 服务 供 给不足 ,推进
0 ・ 0 0 0
论 当前我 国民办学前教育 发展 中的政府责任
口 戴 明 丽
[ 摘
要 ] 民 办学前教 育 是推 动 学前教 育普 及 的重要 力量 。准公 共 产 品属 性 与政 府 公
共服务 职 能的确 立是政 府承 担责任 的根 本依 据 ,民 办学前教 育在 学前教 育普及 中的地位 与 作 用是 政府 承担 责任 的现 实需求 ,而民 办学前教 育 的 市场失 灵对政 府 承担 责任提 出客观 要 求 。政 府应 该在 民 办学前教 育发展 中承担 相 应 责任 ,通过 制度 供给 和 宏观 管理 为 民 办学前
果 。 ]
注释 :
[0 上 海 市教 育 委 员 会 . 海 市教 育委 员会 关 于进 一 1] 上
( ] ( ] ( ]刘丽湘. 1 5 9 当前我 国幼儿园教 育质量评 价
步规 范本 市托 幼园所 办学等 级评估 办法 的意见 f BO ]. E /L
ht t p:/ ww.g 0 .o , 2 . / w a e 6c r n 01 1


政 府 在 民 办 学 前 教 育 发 展 中承 担 责 学前 教育 普及 、满 足公 众 对学 前教 育 服务 的需 求是
政府 公共 服务 的重 要 内容 。而 民办 学前 教育 扩 大 了 学前 教育 资源 ,增 加 了学 前教 育 的选择 机会 ,激活 了学 前教 育体 系 ,一定 程 度上 满足 了人 们对 学前 教 育 的需求 。 因此 ,政府 为 民办 学前 教 育发展 服 务也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学前教育是指面向幼儿的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教育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府责任支持。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学前教育覆盖率不断提高,各地普及率逐年提高,学前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学前教育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

虽然学前教育资源在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差距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配套设施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

特别是在经济条件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更为匮乏。

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学前教育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导致了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些学前教育机构条件落后,教育质量不高,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足。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足是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由于待遇不佳,工作压力大,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很难保持长期的稳定,导致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不断流失。

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但是目前,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投入不够。

为了解决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制度保障和政府责任支持。

1.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增加财政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改善学前教育设施条件,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2.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应完善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落实学前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论学前教育立法中政府的公法责任

论学前教育立法中政府的公法责任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Public Law in Preschool Education LegislationWANG Hong ⁃yan(Law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hina ’s preschool education legislation ,the positioning of governmentresponsibility is changing.Among them ,the traditional private law responsibility is not enough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ssume public law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legislation.The theory of state education rights ,the theory of welfare states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law.Dur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airness ,marketization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The government needs to bear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protective responsibilities.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legislation ,the government ’s public law responsibility is clarified ,and thu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can be guaranteed.Key words :preschool ;public law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al legislation论学前教育立法中政府的公法责任王红艳(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不断推进,政府责任的定位正在发生改变。

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摘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能为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及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而且这种教育收益是为大多数甚至全体公民无排他性地享有的。

通常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体现出来。

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公益性的重要意义及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弱化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力求探讨政府在推行学前教育公益性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公益性;学前教育;教育性一、我国法规文件中对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的规定学前教育也称幼儿教育,其性质、功能与定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在我国的学制体系中,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3~ 6 岁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能为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及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而且这种教育收益是为大多数甚至全体公民无排他性地享有的。

通常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体现出来。

在我国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中,早已明确了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两个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教育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1997 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它既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也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兴衰的大问题。

尽管从1992 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时起,绝大部分幼儿园逐渐从原有的企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原有的福利性质逐渐减退或消失。

但学前教育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一直是国家规定的办园指导性思想。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一、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和规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

它反映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目标和措施,是政府对学前教育领域进行管理和引导的重要工具。

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1.全面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通常涵盖了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

政策的全面性有助于确保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2.公平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公平,努力保障所有儿童都能获得质量相当的学前教育机会。

这体现在对城乡、地区之间、不同经济阶层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上。

3.公益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认为政府有责任为儿童提供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政策往往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同时也强调公共资金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4.多元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学前教育政策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传统和习俗。

5.科学性: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更加注重科学性。

政策制定过程中会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连续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不同时期的政策会有所侧重,但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保持一致的。

这有助于保证学前教育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7.实践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注重实践性,政策的制定往往基于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践经验,旨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满足实际的需求。

8.指导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是对实际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也是对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

政策中通常会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9.适应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教育需求的变化以及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

10.规范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很高的规范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
发表时间:2018-09-04T11:23:54.7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作者:高伊琳[导读] 我国的有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中早就提出我国的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公益性。

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教育发展程度,以及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前教育在当下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但在学前教育的现实实行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即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特性的缺失。

我国的有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中早就提出我国的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公益性。

然而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缺失的问题却仍是社会中存在的巨大弊端。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益性政府责任
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本身就是公益事业,教育所提供的服务由人们共同占有和享用,收益的是整个社会公众和国家。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当然也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学前教育以追求教育公平为追求目标。

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不仅是因为其是事关每个人长远发展和幸福的“切身利益”,也是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具有非营利性,更因为是学前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提高,与人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有关,学前教育对奠定国家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减少贫困与犯罪等社会问题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并且对消除社会等级差别、贫富差别、性别差别等社会负面影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供了可能。

二、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
学前教育做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性毋庸置疑,它对于儿童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众多问题,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开展许多细致的工作和进行开创性的制度建设,保障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权利,使家长放心儿童可以接受很好的学前教育。

随着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学前教育定会迎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学前教育公益性现状
1.幼儿数量与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平衡。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步入教育阶段的先行步骤日益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幼儿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学前教育的机构却没有随之增长,矛盾的数量结构,供不应求的市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也在市场落差中找到了牟利的渠道,提高幼儿入园的园费甚至达到天价。

毕竟幼儿园的招生数量有限,因此无论如何抬价总是会有被排除在外的幼儿无法得到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学习的机会。

有市场就会有投机者,因此大量民办幼儿园开始大量设立,而缺乏政府支持的民办幼儿园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恶性循环导致入园费用高昂。

2.城乡、公立私立幼儿园水平良莠不齐。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公。

国家在发达地区投入在公立幼儿园的资金势必会高于不发达地区,而且国家投资在学前教育上的资金也只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公立幼儿园虽然教学水平高、收费合理但数量不多。

目前我国的私立民办幼儿园还是所有现存幼儿园中的主流,但是对比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缺乏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往往会容易出现乱收费现象,一年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天价收费现象时有出现,而且资源与教师力量都可能无法与公立幼儿园相比。

而在乡镇,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教育资源与办学条件落后于城市幼儿园,私立的幼儿园办学门槛低、办学不规范,使乡村儿童在学习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城市儿童。

四、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分析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规范幼儿园收费机制。

各国的政策中都把学前教育列为社会公益事业,而经验表明,由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是保证学前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政府掌握大量资金,而资金缺乏正是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差的主要因素。

资金缺乏难以招募到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也难以购买优良的教学设备。

民办幼儿园作为目前幼儿园的大比重,政府除了拨款资金用于公立幼儿园的建设也不应该忽视对私立幼儿园的投资。

同时政府帮扶也应向乡村的幼儿园、中西部幼儿园倾斜,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能让各地的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公益性得到体现。

2.培育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

目前教师队伍数量庞大,但幼儿教师始终没有在教师队伍里得到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农村的幼儿园,幼儿教师通常没有考核专门的幼师资格证,也就无法对其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进行评价,无法保障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是否正规。

因此政府在此应该担负起规范、整顿的责任,保障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使幼儿园的教师任用正规化、合法化。

并且政府可以建立有关法规对幼师进行考核管理,使幼师能像中小学教师一样,通过招聘、培训、实习、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措施规范幼师队伍,使幼儿的学前教育得到保障。

3.强化学前教育的法制化。

我国作为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因此对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规范应该落实到法律上,使社会以及执法部门能有法可依,避免“擦边球”的屡禁不止。

学前教育将会在法规引导下步入正轨并且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青松论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责任[J].金田,2014。

[2]徐振华论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中的政府责任[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3]杨妍赵雪晖论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责任机制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