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散文《窗外的大树》阅读

合集下载

PPT《分析思想感情》中小学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系列指导(含两篇同步训练及答案))

PPT《分析思想感情》中小学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系列指导(含两篇同步训练及答案))

四、从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入手 例如杨振宁《邓稼先》一
文,通过描述邓稼先甘于奉献 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 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中小学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同步练习一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王宏甲
(节选) 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 1993年,中国
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没人会想到,2016年,世界最大 的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
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 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 的安装。
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 州平塘大窝函,FAST 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发 来贺信。信中写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 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 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 眼”。
此时, 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
(中考真题) 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蚂蚁搬家”“一点一点”,
生动形象的 表现了工程建设的艰难 和建设者们顽强的毅力 与内心的执着。
(中考真题) 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慢慢地”“一步一步”,
中小学语文文学类文 本阅读技巧系列指导
分析 思想感情
含两篇同步训练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在 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
作者无论是写人、写物、还是 叙事,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表 扬,或批判,或揭露,都是为了表 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我读周有光《窗外的大树》

我读周有光《窗外的大树》

态去 面对 未 来 时 , 前 一 片 光 明 , 当 眼 而
不 行 呢 ? 你 不 学 画 画 。 过 五 年 也 一 样 你 囿 于 忧 伤 的 樊 笼 . 未 来 就 会 变 得 暗 再 那 是 七 十 岁 呀 ? ” 人 顿 悟 , 二 天 就 去 淡 无 光 对 每 一 个 人 来 说 . 些 如 空 气 老 第
老 年 大 学 报 了名 。
我 认 识 的 一 位 老 人 , 几 年 前 他 的 老 伴 和 他 唯 一 的 儿 子 先 后 患 病 离 他 而

样 充 塞 在 身 边 的 欢 乐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 它 组 成 人 生 命 之 链 上 最 真 实 最 可
靠 的 一环 , 一 节 一 节地 让 它松 落 了 , 你

● 晚 睛 文苑 ●
有位 老 人 想 学 画 , 是 犹 豫 不决 , 地 过去 . 选择 哪一种 呢 ?” 可 你
就 去 问 一 个 朋 友 : 再 过 五 年 . 我 就 七 “
人 就 是 这 样 . 你 用 豁 达 乐 观 的 心 当
十 岁 了 , 行 吗 ? ” 友 对 他 说 : 怎 么 能 朋 “
周 有 光 先 生 现 年 1 4岁 。 0
2 日《 民 日报 》 刊 上 , 难 自 己 的 成 功 堪 比 古 人 顽 石 补 人 砍 掉 了 。 周 老 不 禁 叹 息 : 天 4 人 副 又 “ 得 地 读 到 了他 的 一 篇 散 文 《 窗 天 , 分 得 意 。 学 者 不 仅 安 于 空 更 大 了 , 是 无 树 无 鸟 , 息 十 老 可 声 外 的 大 树 》 他 的 这 篇 文 章 与 他 简 朴 , 常 克 己 , 且 乐 于 开 动 全 无 。 美 好 的 事 物 遭 到 严 重 的 。 非 而 ” 的那 些 社会 科 学 论 文 一 样 , 给 脑 筋 ,干 一 些 自 己力 所 能 及 的 破 坏 , 人 十 分 痛 心 , 令 我 深 让 也

【高中散文阅读】《窗前的树》阅读及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窗前的树》阅读及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窗前的树》阅读及答案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春天,蝗虫似乎比其他树木更平静。

杨和刘已经是绿色的,叶子也是绿色的。

只有到那时,它们才会长出像稻谷一样大的嫩芽。

它们只是点缀着一层隐秘的绿色,安静而从不喧闹。

过了几天,突然出现了一串串葡萄般的花蕾,就像一只被树枝覆盖的浅绿色蜻蜓——当它展开翅膀想要飞翔的时候,它纤细的翅膀在春天柔和的云层下被染成了耀眼的银色。

那天早上,你会被梦中的花香唤醒。

香味甜美、优雅、刺激,但似乎什么都没有。

当你找到这种香味,走到阳台上,你的精神会振奋,你的眼睛会明亮。

突然间,整个世界将变得灿烂而壮丽:一棵白雪覆盖的树,像瀑布一样蜷缩着、飞溅着。

花瓣像银珠,在微风中微微飘动。

花香是熏制和陶醉的。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天的槐树雄伟茂盛,充满活力。

太阳像烈风一样落了下来。

夏天经常下雨。

当有一场倾盆大雨时,我更喜欢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让强风把树冠吹向东西,绿叶像愤怒的狮子一样嚎叫。

它滚动、旋转、颤抖和呻吟。

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暴风雨打破。

当闪电和雷声照亮黑暗时,我瞥了一眼它的树干,但它总是笔直的。

大雨过后,它轻轻地抖掉身上的水滴,细嫩光滑的叶子被雨水冲刷得闪闪发亮,充满了水,平静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蝗虫给了我春天和夏天的绿色。

秋天,太阳在树顶上画了一抹金色。

周有光《窗外的大树 》阅读答案

周有光《窗外的大树 》阅读答案

周有光《窗外的大树》阅读答案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

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大家不妨来看看推送的周有光《窗外的大树》阅读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周有光我在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9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

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

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

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

我有书而无斋,我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坐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遗产。

我的小书桌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补成功。

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翻版。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小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作。

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战士”全都回北京了。

我把橡皮胶布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聂绀弩在一次开会时候见到我的裤子,作诗曰:“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

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20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荫蔽对面楼房十几间宽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华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周有光的诗

周有光的诗

周有光(1906 年 1 月 13 日-2017 年 1 月 14 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周有光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诗歌也备受推崇。

以下是周有光的一些著名诗歌:
- 《新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 《窗外的大树》:窗外的大树,看它从幼苗长大。

今天的叶子又掉了,明天的新叶会更绿。

这些诗歌表达了周有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2)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大树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

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

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后拐棒胡同有个拼音爷爷周有光

后拐棒胡同有个拼音爷爷周有光

70后拐棒宿舍楼建成于1985年。

我的老师李行健先生回忆说,当年分配宿舍楼时,大家听说周有光先生也要搬来,都很高兴。

时年80岁的周老“离开了公主第内清朝末年建筑的破烂不堪的住宅,迁移到名称古怪的后拐棒胡同”。

行健师与周老同住一楼,周老住三层,行健师住五层。

2017年1月14日凌晨,112岁的周有光老人在后拐棒胡同寓所安详辞世。

周有光先生是一位令世人高山仰止的学者。

他是杰出的文字改革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和制定者,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杰出开创者。

7年前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与李行健先生、我的同学周荐一起拜访了周有光先生。

行健师退休前是语文出版社(前身是文字改革出版社)社长、教育部语用所研究员。

我们随行健师跨进周老的家门,眼前是狭窄的门厅,是一套普通百姓人家的四室单元。

一间屋子的门开着,百岁老人周有光端坐在小书桌前,向我们微笑着。

这就是周老的九平方米小书房。

周老在书中多次描述他的小书房“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

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周老还为小书房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说自己是“有书而无斋”。

此次的拜访周荐要请周老为《澳门语言学刊》题词。

周老喜欢与来访者聊天,他向我们追忆了早年在香港和澳门生活时的情景。

周老跟我们畅聊了一阵儿后才开始题词。

他在小桌上铺开一张白纸,戴上眼镜,拿起签字笔,笑呵呵地说:“我已多年不使用毛笔了”,然后俯首一笔一划写下46个大字:后拐棒胡同撰文、摄影/岳长顺北京朝内大街后拐棒胡同是我熟悉的地方。

后拐棒胡同甲2号是文改会宿舍大院,院内有一片平房,是文改会的招待所。

20世纪80年代,我读汉语研究生时在招待所住过。

走在后拐棒胡同,常常会碰到著名语言学家。

有个拼音爷爷周有光“在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能再从国家看世界,语言学和文字学也要从世界看自己,不能再从自己看世界。

” 周有光 2010-05-30 时年105岁周有光与本文作者71┃ 后 窗 ┃“从世界看中国”是周老的名言,他曾给不少友人题写过,措辞用字有时略有不同。

活在大彻大悟中的人——读《窗外的大树》有感

活在大彻大悟中的人——读《窗外的大树》有感
它 ,是 源 干 一 次 陪 同 采访 。 状 ,这 一 切 成为 爱戴 周先 生的 人 们心 中的 痛 … 两年 前 , 养生 大 世 界》的 副 《 在 当今 物 质极 度丰 富 的 时 代 ,人 们 的欲 墼 总编 徐 炎 夏在 我 的 引荐和 陪 境 ,而我 国语言学界的泰斗却在这 间 “ 陋室”
活在 大 彻(窗 外的大树 ) 的 人 大悟中 读 ( )有感
周有 光先 生 窗 外的大 又不忍心打扰 ,何况树 已被伐 ,谁会去关心~
树 ,我 以 前也 天天 见 。办 公 的感受呢?去年 9月末的一天 ,我随仲哲明、 楼 西 边 就 是 国 家 语 委 的 后 先生前去探望周先生,急切地问 了这个 问题 , 院 ,那 里住 着 我 国语 言 学 界 周先 生说 他 为 此 写 了篇 文 章 ,叫 窗 外的 大 树 赫 赫 有 名 的 人 物 — — 周 有 发表 ,还被 《 新华文摘》转载了 ,还亲 自从f I !
林彪死后 ,我们 “ 五七战士”全都回北 京了。我
从这个世界里感受着春华秋实的独特滋味 ,他在这个 把橡皮胶布贴 补的裤子给我老 伴看,引得一家老 小哈
世界里神游遐想 ,气象台、林木村落 、群英大 会,大 哈 大 笑 ! 树宇宙 、鸟群世界 ,这些梦幻般的世界,竟使他倍感
悦 。“ 天天看鸟 ,我渐渐知道 ,人类远不如鸟类。鸟能 能局促干斗 室之 中。 ”但谁能相信我们的 15 0 岁的老人
惜?是遗憾?是郁闷?是牵挂?我不得而知 ,但周先 人顽石补天 ,我用透 明胶贴补书桌 ,这是顽石 生在作何想 ,那些栖居在这棵树上的鸟儿在作何想 , 现 代翻版” ,这是 何等境界? 却如大大的问号始终缠绕着我。 真想前去问问周先生 , 夫人去 “ 不像是一棵大树 ,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 橡皮胶布贴 补,非常实用。 落,一棵大树竟然 自成天地 ,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 。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有光散文《窗外的大树》阅读
窗外的大树
周有光
我在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9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

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

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

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

我有书而无斋,我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坐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遗产。

我的小书桌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补成功。

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翻版。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小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作。

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战士”全都回北京了。

我把橡皮胶布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
聂绀弩在一次开会时候见到我的裤子,作诗曰:“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

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20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荫蔽对面楼房十几间宽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华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许多鸟群聚居在这个林木村落上。

每天清晨,一群群鸟儿出巢,集结远飞,分头四向觅食。

鸟儿们分为两个阶级。

贵族大鸟,喜鹊为主,骄据大树上层。

群氓小鸟,麻雀为主,屈居大树下层。

它们白天飞到哪里去觅食,我无法知道。

一到傍晚,一群群鸟儿先后归来了。

它们先在树梢休息,漫天站着鸟儿,好像广寒宫在开群英大会,大树世界展示了天堂之美。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远不如鸟类。

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

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

奇特的是,时有客鸟来访。

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鸟名,转了两三个圈,就匆匆飞走了。

你去我来,好像轮番来此观光旅游。

有时鸽子飞来,在上空盘旋,带着响铃。

春天的燕子是常客,一队一队,在我窗外低空飞舞,几乎触及窗子,丝毫不怕窗内的人。

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

其乐无穷!
不幸,天道好变,物极必反。

大树的枝叶,扩张无度,挡蔽了对面大楼的窗户;根枝伸
展,威胁着他们大楼的安全,终于招来了大祸。

一个大动干戈的砍伐行动开始了。

大树被分尸断骨,浩浩荡荡,搬离远走。

天空更加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
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华秋实、阴晴风雨,从此消失!
11.
综观全文,如何度晚年生活的?(6分)
1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4分)
13. 对鸟儿有着怎样的感情?(4分)
14. 对窗外的大树命运给予怎样的态度?据此探究“窗外的大树”在心中的含义。

(6分)
11. 与老伴举杯齐眉,安度恬静晚年;身处简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文;欣赏窗外风景,其乐无穷。

12.
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大树的形象、功用和在心中的地位。

为下文写鸟和写大树被砍做铺垫。

13. 喜爱鸟儿,羡慕鸟儿的自由自在飞翔,分享鸟所带来的快乐。

14.
惋惜又无奈。

我身处斗室,透过窗外大树,知道春华秋实、阴晴风雨,开阔视野,神游树鸟世界,其乐无穷。

窗外的大树,这个贴近自然的世界,是我晚年生活的一个寄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