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金融战争
金融战争

大家先看看以下几条新闻:1、中新网8月6日电据外电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5日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是自1917年以来美国政府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
根据标普的降级声明,美国以往牢不可摧的信用度已经遭到质疑,而降低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可能会开辟一个弱势美元的新纪元;2、当天稍早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
法案内容包括: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至少2.1万亿美元,并在10年内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以上。
这基本排除了美国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但惠誉和穆迪仍将美国的前景展望定为“负面”;3、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中午(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消息,继美银美林、摩根大通之后,高盛周五发布报告下调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该行预计美国经济33%几率再度陷入衰退,而美联储将于下周二议息会议后公布部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对资产负债表规模给出指引;4、北京时间周五晚间消息Lipper研究分析师Matt Lemieux在周五出版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在截至8月3日一周共赎回755亿美元共同基金与ETF。
赎回原因包括债务上限谈判悬而未决以及全球股市下跌;5、北京时间8月5日晚间消息,美国政府发布的7月就业报告显示,非农就业的环比增量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私营雇主加大了雇佣力度,与此同时失业率也低于预期。
这份报告多少缓解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将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心;6、本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纷纷超过6%,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的阴影下,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暴跌。
欧每股市更是下跌10%左右;以上消息让很多人迷惑不解,其中主要疑问如下:1、在美国已经通过提高国债上限,避免债务违约,非农数据和失业率数据远远好于预期的情况下。
标普为什么还要下调美国的评级,并唱衰美元?2、高盛、美林、摩根为什么在美国避免债务违约以后却一起下调美国的经济预期,并说美国有33%的可能性陷入衰退?高盛为什么又开始说美国下周就要实行QE3了呢?3、为什么现在全世界担心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危机,并导致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狂跌的时候,美国评机构却没有落井下石降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评级。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在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危机,这场危机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也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确切地说,这场危机的爆发起源于美国金融市场,随后蔓延至全球各地,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代表之一。
与此这场危机也引发了对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思考和质疑。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具体来说,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格拉姆-利奇法案》。
这项法案取消了对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商业活动的限制,允许银行从事证券公司的业务,同时也允许证券公司从事银行的业务。
这项法案的颁布让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业务上的界限逐渐模糊,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更大的业务空间,但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
接下来,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如次贷市场、信贷违约掉期、金融杠杆产品等。
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为金融机构带来了快速的利润增长,但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特别是次贷市场的兴起,让银行开始向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人提供高风险贷款,这些贷款放大了金融市场的泡沫,并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金融市场中。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也没有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监管的滞后导致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和泡沫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形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的倒闭和资产的大幅度贬值,这一连锁反应迅速蔓延到了全球范围内。
因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关联性和相互依存关系,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上的大规模资产贬值,这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危机。
大量的金融机构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金融机构间的信任关系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市场上的信贷环境急剧恶化,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冻结和资金链断裂。
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摘要:2007 年美国爆发了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的国民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衰退。
本文对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根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进而来探究这场影响这么广,扩散速度这么快,危害程度这么深,甚至持续这么长的这场风暴的前因后果?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次贷危机、后果、采取措施正文原因分析:对于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各说不一。
许多学者认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二者的矛盾以及高杠杆的融资方式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其实这只是对危机产生的一个表面认识。
此次金融危机导火线是2007年春季爆发的次贷危机,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二战以来在国际上形成的霸主地位,促使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确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加如鱼得水,实行了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借口,通过发行美元来掠夺他国的财富的征服路线,从而导致对全世界资源的滥用。
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春季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由最初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并且迅速由信贷领域向跨产品跨市场和跨国界释放传播。
从2007年7月以来,美国市场先后感受到了5次冲击波,每次都显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不继地恶化,噩耗频传。
2007年7、8月间,第一波危机来袭,5家与次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迫使美联储降息应对重创。
第二波在2007年年底到今年初,花旗美林摩根士丹美国银行等金融巨头危机四起,债务压身,导致了市场流动性压力剧增,美联储再次降息,并于其他发达国家联手干预。
第三波发生在2008年3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降息稳定市场。
到了2008年7月份,“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现危机,曝出了750亿美元的资金黑洞,这是第四次冲击。
第五次则在2008年9月14日,美林被收购,雷曼破产,这次冲击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大动荡,造成全球股市暴跌。
一连串的打击,冲垮了“神话”般的华尔街金融系统,也震撼了全世界的金融系统。
2008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8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伊拉克战争虽然暂时化解了美国国内的危机,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资金流失,双赤字暴增,经济下滑的命运。
打伊拉克时,美国的战争预算大约是500-600亿美元,当时以为能速战速决。
结果从2003年到2009年,美国在伊拉克整整待了6年,花费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国债、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放大。
这就是美国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形势。
这一历史重任落在了美国的房地产上。
美国政府2000年前后就做出了选择,号召美国人买房。
美联储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降息,贷款利率很低,用房地产拉动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繁荣。
鼓动美国穷人去买房,制造房地产繁荣。
用制造一个更的泡沫去堵另外一个泡沫留下的黑洞。
美国有3.5亿从口,还有很多人没买上房。
先把有房的富人搜罗一遍,让他们最好再别墅,让住小房的中产阶级住换大房。
如果再进一步动员无房住的蓝领们买房,就会创造多大的房地产需求啊。
次贷就一步一步产生了:一是商业银行放出次级贷款。
开始是信用级别高的人买房,后来优质客户越来越少,生意不好做,商业银行放宽了条件,让信用级别不那么高的人也能买房,把款货出去就有钱赚。
但是商业银行的规矩还在挡着。
怎么办,做假!只要贷款人同意买房,虽然信用很差,但商业银行可以把他的信用记录填成优良,这就可以办理抵押贷款了。
只不过商业银行贷给优质客户的利率是5%,而贷给信用级别低的人,利率是10%。
这样的利差对商业银行就很有赚头。
商业银行给买不起房的人说,花30万美元买一套房子,交3万美元的首付就可以入住。
几年后如果房价涨到50万美元,你把这房子卖了,还主银行的本利30万,还有剩下20万美元的赚头。
如果首付30%付不起,那就20%,或者10%,实在不行零首付也行。
如果没有收入或收入不高,还不起月供,三年后再开始还就行,只是利息要高些。
这样买不起房的人就能买得起房子了,买房的人多了起来,房价就往上涨。
买房的人很高兴,既可以住房,还可以等待房产增值。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引言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对经济、金融体系和市场信心都会造成严重冲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发生了两次重大金融危机,即“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08年次贷危机”。
这两次危机对美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包括中国。
本文将分析美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并探讨对中国的启示。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一次引起全球震动的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这次崩盘导致股票市场价值暴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首先,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并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美联储还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
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重建了市场信心。
对中国的启示:从这次危机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的调整对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中国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2008年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波及全球,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
首先,美联储再次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推出了大规模的货币政策刺激措施,例如量化宽松政策。
此外,美国还采取了一些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货币互换和直接购买债券。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供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并刺激经济增长。
对中国的启示:这次危机表明,货币政策的创新和灵活性对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中国应该积极引入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货币互换和直接购买债券,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并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能够有效应对。
对中国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给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影响2008年9月,美国经济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标志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这场危机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可以归结为贷款风险、杠杆交易、次贷危机、房价泡沫等因素。
在这场危机中,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全球股市下跌,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等问题也纷纷涌现。
影响金融体系的原因首先,贷款风险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美国,许多家庭不能负担购买房屋的大量贷款,这导致了银行提供次贷贷款。
次贷贷款在风险层面较高,当房价下跌时,这些贷款就无法偿还。
其次,杠杆交易就是指在投资中使用贷款,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很多金融机构做出了大量的投资和贷款,但是这些交易往往是在过度杠杆的情况下进行的,以至于金融机构无法承受损失,发生了破产。
第三,房市泡沫也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房价持续上升,但是很多人无力购买房屋,这导致多元化的贷款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然而,这种做法加剧了房价泡沫,当泡沫破灭时,很多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受损,引发了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下滑。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个国家的股市纷纷下跌,企业经营困难,许多公司破产,整个经济体系都受到了影响。
金融危机还导致了大量就业岗位的流失,甚至一些社区陷入了贫困。
全球经济普遍大幅下滑,一些国家的债务增长较快,面临着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风险。
对于一般人和投资者来说,这场危机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2008年股市的下跌导致了很多股票、基金和投资产品的资产损失。
此外,大部分借款人无法再次得到贷款,导致人们无法购买房屋或车辆,也无法创业或扩张业务。
政府应对措施为了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金融破产的情况下,政府实施银行救助计划来保护银行系统。
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鼓励投资、扩大货币供应、减税以及出台刺激经济的计划来刺激经济复苏。
结论总的来说,美国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场造成大国崩溃的金融战就是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悄无声息的金融战。
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跟美国势当力敌的超级大国。
前苏联GDP鼎盛时达到美国的80%。
军力不亚于美国,是有着上万件核武器和投送工具,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十几艘航空母舰,上百艘潜艇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
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一个庞大的联盟共和国在一场惨烈的金融战中轰然倒下,而且解体成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国家。
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它倒下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法宝有这么大的威力?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毫无声息的金融战,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伟大的、精确的算计。
它应该成为金融战役学课堂的伟大典范和不朽战例。
我对这些个金融战的指挥者的智慧,天才的头脑和手腕的确是叹为观止!第一步,布局首先,制造“星球大战”的假象拖垮苏联经济。
其次,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贸易出口,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那些领域。
经过分析后美国人认为,苏联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
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三思而后行。
苏联利用西欧的贷款下降,它用以改造技术的能力就会下降,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
苏联倾全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会耗尽它的实力。
于是美国与沙特勾结,打压石油价格。
石油价格一跌,苏联出口的能源换回的外汇大幅缩水。
1983年春天,美国官员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最后,全力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美元。
里根政府首先在80年代大肆发行美元的同时又提高利率,表面上对外宣传是用来增加“经济陷入危机的苏联在西方世界的筹款成本”。
美元贬值使苏联换回的实际价值更加缩水。
美元贬值四分之一,苏联出口换汇的实际收入也就减少了四分之一。
美国1929年的金融大萧条有多惨?上千万人活得像牲畜

美国1929年的金融大萧条有多惨?上千万人活得像牲畜2008年,一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十多个国家。
在金融危机的海啸下,数家银行宣布破产,多名金融人士跳楼自杀,甚至导致多国政府濒临破产边缘,普通民众也深受其害。
金融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重创,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许多美国人至今仍对金融危机心有余悸。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发生的第一次金融危机,发生于1929年的金融危机事件,不仅让美国遭受重创,也深刻改变了国际社会,甚至间接地导致了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后世称之为“经济大萧条”的危机到底有多恐怖呢?它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崩溃。
金融危机经济大萧条的成因经过美国南北内战之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美国也很快成为全球主要的工业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传统的工业发达地区的欧洲各国经济遭受重创,美国也借着战争大发了一笔横财,借此机会崛起,成为了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作为资本主义的典型强国,美国政府信奉自由主义,所谓的自由主义,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就是政府不能干预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
在如此“自由浪漫”的国度里,正如马克思断言的那样,资本家疯狂地追逐着利润,工业经济快速扩张,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潮的影响下,美国的农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倒退了。
在前期,美国社会确实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业也高度发达,人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沉迷在物质享受的快感中。
繁荣的背后,危机正在酝酿。
由于农业发展的滞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而工人的工资并没有相应增加,以及富人与穷人之间巨大的财富差距,导致了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平稳,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美国股市虚假的繁荣给大众带来了假象,在大萧条的前夕,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金融危机黑色星期四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金融战争
美国为什么要打科索沃战争?打科索沃战争和石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科索沃战争和美元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在打科索沃战争之前,很多人认为美国人打科索沃、南联盟,是出于人权主义。
这是美国政府和媒体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说米洛舍维奇的南联盟政府屠杀了9万阿族人;但是,这个在事后的调查证明是一个谣言,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入侵了南联盟。
这个看的清楚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场战争发生在1999年的3月,但是1999年的1月1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欧元正式启动。
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1:1.08,但是到了3月5号这场战争打响,战争还没有打完,欧元的发行价爆破,欧元跌幅达到30%。
那么这样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人打科索沃战争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触怒欧元区。
西方人喜欢标榜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美国人在欧洲的腹心地带打一仗,首先立刻打坏了欧洲的投资环境,使欧元刚刚诞生就立刻面临夭折的危险。
事实上,美国人也做到了这一点。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么打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在欧元出现之前,美元是世界的储备货币,基准货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贸易结算几乎都是用美元进行计算,这样的话美国人在向全世界提供美元的时候不会白给你,那么美国人提供多少美元是一定要换回更多的廉价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就等于用 5.9美分这样的一个成本去换回和它的币值相当的产品,这样的一个差价就等于是美国向全世界
征收铸币税,向全世界征税。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欧元,一个庞大的欧盟经济体从此以后不再让美国人用美元去征税,这对美国来讲这种打击怎么能够容忍呢?这个时候的欧盟经济体达到了26 万亿美元的一个庞大经济体,比北美经济体2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体还要庞大,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从此不再用美元结算,这对于美元霸权两讲毫无疑问是一个打击,是一个挑战。
所以说美国人即使不是意欲除之而后快,也一定要打击,所以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有这样一个现象: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专家们跟踪发现,大约有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流动,在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晃来晃去,找不到落地的地方,不敢落地。
为什么不敢落地呢?因为不敢投资,如果你投资,一旦战争打响,投资环境恶化,你的投资可能就收不回来,追逐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投资者的信仰,但是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追求安全的获利,如果不能是安全的获利宁可不投资,这也是投资者的信仰。
既然欧洲有战争,这7千多亿不能落地,战争一打响,7千多亿有4千多亿立刻从欧洲抽走,2千多亿到了美国,还有2千多亿到了中国,还没有到中国,到了香港,那么2千多亿到和美国去支持美国已经9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美国从来还没有这样一个经济增长,这个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创造的,所以美国人对克林顿非常的感兴趣,非常的感谢。
即使他弄脏了莱温斯基的裙子,美国人还是没有说,因为他没有弄脏美国人的经济。
这2千多亿到了美国,支持了美国的经济繁荣。
还有2千多亿去了香港,香港怎么能消化这么多钱呢?显然是想拿香港做跳板,进入中国大陆。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美国“误炸”中国南联盟的使馆,出现了什么情况呢?一个星期之后2千多亿热钱从香港抽走,最后又去了美国,4千多亿热钱全部流到了美国,去支持美国这个时候9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一直到小布什上台,这个经济繁荣才结束。
所以看到美国的战争和全世界其它的战争是不同的,它的战争除了改善投资环境之外,还驱赶资本流入美国。
确保美国每年有7千多亿美元的净流入,不然美国怎么去生活呢?它靠什么生存呢?所以说美国需要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国,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打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美国可以说是仓促打响,9.11发生之后两个月不到美国就打响了,这是不符合美国的战争规律的。
1980年之后,美国人连打了四场战争,除了阿富汗战争之外的另外三场战争,美国人的战争准备时间都在半年时间,这意味着美国打一场局部战争需要半年的准备,但是阿富汗战争是个例外,阿富汗战争不到两个月就仓促打响,仓促到什么程度呢?仓促到美国人把打仗打到一半的时候,居然把巡航导弹打光了,但是这个时候还得继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美国五角大楼只好下命令打开武器库,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来。
既然美国人知道你打一场局部战争需要准备半年时间,那你干嘛不准备充分一点打阿富汗战争呢?但是不行,因为美国的战争和金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个时候 911发生之后不久,大量的资金撤
离美国,因为全球的投资人突然对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环境产生了疑问,美国是全球金融的中心,纽约是美国金融的中心,而华尔街是纽约的中心,世贸大厦是中心的中心,它居然让恐怖分子给炸掉了,谁还敢对你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
这个时候大量的资金撤离美国,有三四千亿美元撤离了美国,刚才讲到美国每年吸掉大约7千多亿美元的净流入,这个时候有三四千亿元撤离美国,美国还有几个月时间要过,没有钱怎么行,所以美国迫切需要一场战争,需要用这场战争打回全世界投资人对美国的信心。
果然如此,当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后,当巡航导弹落在阿富汗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立刻回升,大量撤离的资金立刻回到美国,华尔街一片叫好,这场战争重新打回了全球对美国的信心。
因为美国人说你不是认为我的投资环境不安全吗?但是我打一场战争给你看,美国仍然是最强大的,美国人想打谁就打谁,你要觉得不安全,还有别的地方的投资环境比我还不安全,它那个地方还在发生战争,所以这就是美国的军事手段如何为它的经济服务。
而今天,美国人要求它的军队保持军力第一,很长时间,大家都很关心航空母舰,说我们中国应该有航空母舰,估计在座的对军事有兴趣的人都会对航母有兴趣,其实航母是一个过时的武器,我并不太赞同航母。
因为在20多年前,美国的前国防部长就说航母是未来海上的活棺材,但是现在有这么多航母,因为航母是和平时期的利器,不是拿来打仗的,所以大家对美国的航母感到非常焦虑。
美国人只是拿它来演习,是作秀,如果真打仗,我敢断言美国绝不会派航母到黄海,美国的航母如果敢到黄海的话,你根本出不去,演习我拿你没办法,不能打你,但是如果打仗你根本出不去,所以航母是和平时期的利器,航母首先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不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炫耀武力的,是用来表演的。
真正到了打仗那一天,我建议赶快收回,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忍受航母被击沉的耻辱。
航母在未来得战争中除了对付弱小的,对大国航母没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有人说美国的航母到中国的近海会怎么样,中国首先不会去侵略美国,如果中国去侵略美国,到美国的沿海去打仗,有可能我们会输,但是如果美国的航母到中国的近海不会占到便宜,12个航母就是12个机场,中国沿海有10多个机场,我的空中优势并不弱于你,而且我还有其它的设施,所以航母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而且过去美国总统世界上一发生事情的时候第一反映是我的航
母在哪里,现在已经不是这种反映了,因为美国总统这个时候对它的军队的要求是快速、迅速的研发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为什么要研发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呢?是因为航母在今天它从它
的部署地,就是它的军港到它要去的那个目标,得停泊,得部署,短则几天时间,长则半个多月。
那么这个速度可以跟上什么呢?物流经济,所有的炮舰包括航母都是物流经济的产物,这个速度,航母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资本的速度。
今天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在瞬间敲几个键盘就使数百亿、数千亿,数万亿的美元迅速的撤离或者迅速的撤回,而这个速度航母用几天的时间怎么跟得上呢,所以美国现在已经意识到航母所有的炮舰都是物流经济的产物。
而现在需要的是如何控制资本,那么怎么能够控制资本流呢?
美国要开发研发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这个系统要求三天打遍全球到24小时打遍全球,到6小时打遍全球,到3小时,最后到1小时,现在美国人自称他们可以28 分钟打遍全球,这个速度是干什么的呢?这个速度足以跟上资本流动的速度,这个导弹落下去,就改变了这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就迫使投资者们迅速的把这个资金撤离这个地区,那么撤离这个地区能够去什么地方,一定是去最安全的地方,哪个地方最安全,谁的拳头大就最安全,所以说美国今天的军事力量是完全为它的金融体系服务。
就是美国金融大战略对军事力量的要求及运用,大家也知道我们中国在这里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们是怎么样和美国经济捆绑在一起,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无奈,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完全没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需要我们耐心的去等,不要仅仅的以网上发表斥骂声,一会儿骂中国政府软弱或者什么,这个不完全是一个理论问题,最关键是一个手段问题。
这个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硬的时候必须硬,不然你的利益要受到巨大损失。
尤其是我们的战略得当,我们应该能够度过未来这段艰
难的这段岁月,就是未来的5到10年,甚至15年,能够度过这一段。
我相信中国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战胜。
中美两国战争的可能性?
我不当预言家,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扮演预言家的角色,中美之间我觉得不是有一个非要发生战争,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已经找到了替代战争的手段,我们为什么要打仗呢?看一看一战、二战德国的教训,我觉得战争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项,至于何时我觉得我们不要去想,我们充其量会和美国发生一些军事上的摩擦,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是擦枪走火之后会发生什么,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
美国人有自己的办法,美国曾经有一个战略家写了一本书,他是一个要做证券的一个人,但是他最后成为美国的战略家,他为美国人从普通的擦枪走火到爆发核大战设置了二十多道门槛,要把二十多道门槛全部越过才发生核大战,我觉得美国不会用这种方式,所以我认为中美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