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为适应天然草地植被景观破碎格局以及生境异质性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既减轻工作强度又兼顾野外调查的全面性,特制定本调查大纲。

一、技术路线

1、样方布局

首先对研究区域的天然草地植被状况进行详细观察,在与向导交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地形地貌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兼顾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三种因素确定样方布局及样方数量,初步规划一个样方布局图。原则上样方布局以海拔高度为主线(200m为一个梯度),辅以坡向变化,确定取样点和样方数量,初设的取样点要求涵盖研究区域的植被多样性特征。

2、样方设置

根据样方布局图设置样方,原则上每个取样点设置一个标准样方。①记录样地的海拔高度、经纬度、地形地貌、优势植物的物候期、利用程度等指标以及采样时的天气状况,确定样地标号(三位数,例如:001);②书写样方号标签,进行标准样方照相;③详细观察标准样方内的各种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测定地上生物量,并分植物种群取样;用土钻在样方内分层取地下生物量样品;④按照样方布局图,在该样点区域选择三个进行标记照相,编号分别为“×××-1、×××-2、×××-3”;⑤以取样点高程为界测定各种植物频度。

二、测定方法

1 株高:各样方每种植物随即取5株测自然高度,取平均值。

2 密度:在各样方测试每种植物的植株数。

3 地上生物量:采用收获法分种齐地面剪割,称鲜重装袋标记带回室内分析,编号写在纸袋上,用订书机封口。

4 盖度:在50×50㎝2样方内用方格法测定每种植物的分盖度。

5、频度:用35.6cm的圆框随机抛投50次,测定各种植物出现的次数。

6、地下生物量:在标准样方内用土钻分3层,钻取0-30cm土样,装袋标记带回室内分析,纸标签放在袋内。

三、样品的登记和整理

当天工作结束后,对所有采集样品进行登记整理。①查看样品是否齐全;②按照样地归类样品;③将同一个样地的牧草样品和土样装在一个大塑料袋中,用纸标签编号。

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 一、目的意义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1]。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1]。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而草本植物的分布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我们了解和保护草本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 2、测定方法 (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重要值 = 相对多度 + 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 其中,相对多度 = 某种的多度 所有种的多度之和× 100% ;多度 = 某种的个体数 所有种的个体数之和 相对频度 = 某种的频度 所有种的频度之和 × 100% ;频度 = 某种出现的样方数 样方总数 相对盖度 = 某种的盖度 所有种的盖度之和 × 100% 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bit)= –∑P i log e P i

其中,P ——种i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i 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 1 –Σ(N i / N)2 其中,N ——种i的个体数; i N ——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三、结果与分析 1、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 表1 两耳草 + 地毯草 + 天胡荽群落表 种名总株数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重要值两耳草1416 25.22 9.88 33.16 68.26 地毯草897 15.98 11.05 24.4 49.43 天胡荽1054 18.77 9.3 9.5 37.57 黄花酢浆草505 9 5.81 7.59 22.4 水蜈蚣398 7.09 7.56 3.73 18.38 假俭草322 5.74 4.07 7.7 17.51 丰花草68 1.21 8.14 7.61 16.96 三点金267 4.76 7.56 3.71 15.94 堇菜113 2.01 8.14 1.02 11.17 纤毛鸭嘴草176 3.14 4.07 1.35 8.56 狗牙根100 1.78 4.65 1.09 7.52 崩大碗46 0.82 4.07 1.55 6.44 马唐147 2.62 2.9 0.49 6.01 雾水葛26 0.46 4.07 0.5 5.03 车前草21 0.37 1.74 1.92 4.03 铺地黍15 0.27 1.74 0.57 2.58 瓶尔小草31 0.55 1.16 0.64 2.35 蛇莓8 0.14 1.16 0.17 1.47 黄鹌菜 2 0.04 0.58 0.1 0.72 苦麦菜 1 0.02 0.58 0.1 0.7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校(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对校园植物识别很不够,不清楚我校校园中植物物种有多少,树木的生活状态怎样,不知道怎样更好发挥校园绿化的功能,对此我们对校园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分析环境,让学生对校园环境和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二、调查探究对象和器材准备 研究对象:以本校各区域为调查研究区域,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如校门旁、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及操场周边等进行 调查以校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和研究 对象。 常用器材:笔记本、枝剪、壶瓶山植物志、照相机等。 三、调查探究时间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结题。 学生调查小组的活动时间:每天文体活动课。 四、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舒兆恩(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 负责探究课题的规划指导。 组员:闫伯华(壶瓶山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负责课题具体运作,课题课程安排、调查小组筹建与管 理、及调查小组活动行为指导。对学生调查小组安全负 责,并最终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袁金(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负责调查活动中的过程资料整理指导,及学生调查小组 的摄影技术指导。 彭秀欣(壶瓶山镇中心学校生物教师) 负责学生调查小组具体活动、课题课内教学、学生调查 小组的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学生调查小组进行资料分 析。 五、学生调查小组成员 校园植物取样组:覃雅琦(组长)指导老师:闫伯华组员:唐耿怀、易嘉佳、付炀 负责在校园各区域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参看七年级全体学生提供的调查报告),利用拍照等方式取样,并记录。 校园植物文献索检组:张琳(组长)指导老师:彭秀欣组员:杨帮隅、唐璇 负责将植物取样组取样过来的植物通过《壶瓶山植物志》等资料补齐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组:唐纯一(组长)指导老师:袁金组员:唐植维 负责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小组及七年级有关资料的收集

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

附件2 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规范了植被调查与评估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1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2009)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2014) 3 术语和定义 3.1 植被型组 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并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群落联合。 3.2 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 3.3 植被亚型 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进一步划分的亚型。 1

3.4 群系组 在植被型或亚型范围内,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的群系集合。 3.5 群系 在同一个植被型或亚型内,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在热带或亚热带有时是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3.6 群丛 具有相似种类组成、优势种、结构和外貌的同类群落集合。 3.7 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3.8 乔木 高度一般在5m以上,由明显直立的主干和发育强盛的枝条构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3.9 灌木 高度一般在5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直立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木本植物。 3.10 草本 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地上没有多年生木质茎的植物。 3.11 优势种 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 2

3.12 样地 群落调查的所在地,在空间上它包含样方,一般没有特定的面积。 3.13 样方 群落调查所要实施的特定地段,有特定的面积。 4 调查与评估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调查与评估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调查与评估县域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因素以及保护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或者建议。 4.2 全面性原则 调查与评估范围应覆盖调查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以及各海拔区间、坡位、坡向,并尽可能覆盖较多的工作网格。 4.3 重点性原则 在县域内生境质量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调查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等,应增加调查线路的布设密度。 4.4 可达性原则 根据调查区域实地情况和保障条件,合理规划调查线路,选择调查人员或者交通工具能到达区域。 3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报告

_____种群密度调查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野外调查时对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地质罗盘(指南针),GPS(经纬仪),海拔表(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测高仪,望远镜,照相机,大比例地图。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 三、内容与方法 (一)取样方法的设计 在植被研究中取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这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常用的几种主要方法为:代表性样地法、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本实验采用代表性样地法。 1、代表性样地法 这是一种根据主观判断有意识地选出某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因此是主观选择取样。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资料不能用于统计分析,但是却适用于像排序等某些多变量分析技术。 (二)取样技术 (1)标准样方法 (1)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相应的长度。则四点可构成所需大小的样方。 样方类型: 记名样方、面积样方、质量样方、永久样方。 1. 取样数目 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总面积的5%~10%或1%。 2、样方形状 样方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3、样方面积

①样方的范围(最小面积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面积统计植物种类数目,并逐步向外围扩大,同时登记新发现的植物种类,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种类为止。 ④植物群落调查所用的最适样方大小:乔木层惯用样方大小为10×10~40×50m2,灌木层为4×4~10×10m2,草本层为1×1~3×3.3m2。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结果与计算 2结果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意义: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熟禾、打破碗碗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测绳。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意义: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通过对植 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熟禾、打破碗碗 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测绳。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 三.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1.取样数目 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2.取样技术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形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和物种之间、物种和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地震

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都提高了 -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就成了全球的主流,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183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到20亿,2000年达到了60亿,现在达到65亿。 -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 1970年8亿人口, 2000年就超过13亿人口了 - 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 -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大跃进等政策错误,我国形成了大量的退化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境内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9%,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约80%地方水土流失 - 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 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 - 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 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 原因2: 生境的破碎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

中山市野生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研究结论与取得的成果

中山市野生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研究结论与取得的成果 1、调查研究结论 (1)中山市五桂山植被概况。中山市五桂山植被可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按照《中国植被》对植被类型(全国共29个)的划分,可把五桂山的天然植被分为亚热带(沟谷)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人工植被。 (2)中山市植物资源种类统计。根据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中山市维管植物计有217科912属1771种。其中野生植物186科646属1235种,栽培植物111科346属536种(见表1、表2、表3)。野生维管植物分别占广东省野生维管植物280科、1645属、7055种的66.43%、39.27%和17.51%,即种数约占广东省的1/6,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表1 中山市维管植物统计 表2 中山市野生维管植物统计

表3 中山市栽培维管植物统计 表4 中山市野生植物资源统计 中山市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按其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用材树种、观赏植物、纤维植物、水果植物、油脂植物、保健饮料植物、饲料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淀粉植物、野菜植物、染

料植物、蜜源植物等(表4)。 (3)珍稀濒危植物。这里所指的珍稀濒危植物,是指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的植物。中山市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共7科7属7种(部分种分布如下图),种数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75种)的9.33%(表5)。其中土沉香主要分布在五桂山、三乡、南朗等镇区各保护小区、风水林中,其中又以五桂山桂南、三乡圹敢分布最为丰富,但多为小树;大苞白山茶只见于三乡镇白水林;粘木在中山市五桂山山坡较常见,在局部地区还形成了以粘木为优势的群落;四药门花只发现于五桂山禾石竹坑面积约0.33 hm2的山林中有群落分布;白桂木仅见1株,位于五桂山船底窝坑;野荔枝只发现于五桂山银坑;而绣球茜2004年曾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专家在五桂山银坑石坝下100 米处采到过标本后,现已很难找到。 四药门花是我国特有而残遗的单种属植物,过去曾被认为仅局限分布于香港,因自1861年发表于《香港植物志》以来,将近一个世纪,都未曾在香港以外的任何地方再发现过。直到1957年6月在广西龙州再次发现,植株数量极为稀少,80年代后期在广西龙州和贵州荔波也发现其分布;绣球茜分布于广东台山、阳江、阳春、新会、龙门、珠海,为我国特有濒危种,在植物分类上的位置至今尚有争议,它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茜草科的系统发育有着一定的作用。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曹二校园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预习学案请同学们预习以下内容,回顾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知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完成以下预习作业,并自学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操作步骤。 一、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课本P76) D:多样性指数; N:;n i:;S: 例如:一个群落中有3个物种,其中一个物种个体数为10,一个物种个体数为5,还有一个物种个体数为3,求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多少? 解:已知S=3;n1=10; n2=5; n3=3,则N=n1+n2+n3=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简称,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包括某一区域内 和。 三、物种鉴定方法: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形色识花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设计并运行的小程序,可以用来识别各类植物,目前形色的识别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打开微信,搜索“形色识花”并打开小程序; 2、点击界面下方“拍照识花”进行拍照,或者从相册上传植物图片; 3、将匹配度高的图片信息与你需要辨认的植物进行对比,选择你认为正确的植物物种名称。

《曹二校园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课堂活动单一、曹二小花园区域划分图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步骤: 1、选择样方 2、调查与记录:物种种类及物种数量 3、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三、调查器械及小组分工 调查器械:卷尺、竹桩、绳子、计算器

四、曹二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记录表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 数均为50,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计算,则甲、乙两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是市级规范化校园,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北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xx年5月到xx年7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 xx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摘要:通过近4年野外线路调查和典型选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发现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85科?257属?471种(含变种)?维管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无论从种类?生活类型,还是从分布?珍稀濒危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按其生活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多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草质藤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6种类型;该区维管植物的水平分布划分为广布型?较广分布型和稀少分布型?该区共有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植物8科?10属?11种,都属于渐危类? 关键词:维管植物;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Vascular Plant Resources and Their Diversity in Daliangzihe National Forest Park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four years, 471 species(including varieties) of vascular plant belonging to 257 genera 85 families were discovered in Daliangzihe National Forest Park. The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resources were very rich and had obvious diversity in species, life form,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life form, the speci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ix types, perennial herb, annual and biennial herb, herbaceous species, tree, shrub, and woody climber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vascular plant had three classes, wide-distributed, less wide-distributed, and scarcity-distributed. 11 species belonging to p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资源是小兴安岭植物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一处宝贵自然资源财富?然而,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维管植物资源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该区维管植物资源的调查,进一步了解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活类型?分布规律?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及程度,以期为该地区维管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汤原县红松母树林场境内,总面积7 171 hm2?地理坐标为129°37′11″-129°45′22″E,46°57′47″-47°03′25″N?系小兴安岭南麓延伸的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300~700 m?水系属松花江二级支流汤旺河汇水区?气候属于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3 ℃,无霜期90~110 d,年平均降水量650 mm,平均积温2 100 ℃?土壤有暗棕壤?白浆土?沼泽土等3个土类,以典型暗棕壤为主?按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长白植物亚区小兴安岭南部区?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1,2]?

样方法植物群落调查实习报告

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掌握两种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掌握植物群落数量指标的确定方法,从中学会绘制种—面积曲线。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的能力,同时开阔我们的视野。 实习时间:2009年6月06日 实习地点:韶关学院后山 【概况】 (1).找到要设置样方的地点,然后确定样方的面积、形状。 (2).观察样方内有哪些乔木群落,记录各个乔木群落的数量、特征,投影到地面的面积,还有各个群落树木的平均树高,地表情况。 (3).整理样地调查数据和分析植物群落特征。 【实习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 参数的确定(1)密度D:某种群个体的数目/ 单位样方; 【内容】 根据之前记录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①密度(D)=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②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③.盖度(是指样地中个部植物个体遮盖地面的面积、或它们的地上部分(枝叶 等)垂直投影所覆盖的土地面积。一股用目测估计,按所占单位面积的百分率或十分数表示。基部盖度又称统盖度基盖度或真盖度,是指植物基都实际所占的面 积。)C:在样方中估计某一种植物的盖度。 ④相对盖度RC:相对盖度RC:某种群的盖度/ 样方内全部种群的盖度和= Ci/∑C; ⑤高度H:某种植物体的高度总合; ⑥相对高度RH:某种群的高度/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高度和= Hi/∑H;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了解校园植物种和科的识别特征。 3、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并对植物进行归纳。 二、材料与器具 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及相关工具书 三、常见庭院植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 现在的大学校园绿化比较好,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多。在积累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其后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为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区域,学生可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校园区域的植物(包括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础性实验——校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科学描述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是进行物种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前一定要学会植物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方法。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的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须借助放大镜观察,并能按以下特征进行观察和科学描述。 1、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2、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3、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4、花的各部分: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①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②子房室的数目; ③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④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生物多样性报告

生物多样性报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福建省武夷山 生物多样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 述 (1) 第二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1) (一)森林植被 (2) (二)植物资源 (3) (三)动物资 源··························· (6) 第三章保护现状 (8) 第四章建议 (10) 第一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建阳、光泽三县(市)交界处,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方圆57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使这个地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于典型

的中亚热带。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主要有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针叶林等7大类。 特别是毛竹种类大约在80种以上,占全国毛竹种类的三分之一。植物种类约有3、4千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种。武夷山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端,福建省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光泽县四县(市)的结合部,北部与江西省铅山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保护区全境南北长52km,东西相距最宽处22km,总面积56527.3k㎡。属于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了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动植物区系复杂,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979年至1989年,由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为期10年科学考察,开展了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及昆虫调查,采集了大量野生动植物标本,摸清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出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1989年-1992年进行了猴类资源调查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补充调查,1990年-1995年开展了鸟类区系调查,1996-1997年进行GEF项目野生动物本底调查,2008-2009年“中国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平台”项目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科考补充调查,进一步摸

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调查北京市非农林院校的植物多样性,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主要以确定研究地形,识别植物以及确定植物数量、拉丁学名、科属、生活型、同种植物株距、植物高度、冠幅及其比例等等方法来调查。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地区主要植物有31种,并且该区植物无论是原始类型还是进化类型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多样性。通过这次调查,明确了地质大学的植物多样性,培养了严谨认真耐心的学习态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植物多样性;科属;生活型;比例;调查 在中国农业大学,几乎每一个植物老师都会对我们说,农大的植物品种很丰富,几乎在校园里的植物就是在其他高校及公园的常见常用植物。所以作为一名农大园林专业学子,本身就赋予自己了一种对植物喜爱,也总是有着一种好奇心去调查北京市的公园和其他高校的植物多样性。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植物的多样性或许不是被考虑的重点,但是了解植物,认识植物,对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热爱,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都有非常大的意义。不同的植物,对大自然,对人类以及居住的环境,对生态的作用和影响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各有各优,取长补短,通过种种搭配安置在一起,和谐的发挥着植物对于大自然的作用。由此可见,植物多样性的保持程度和被认知度都应该有所提升。 所以,为了了解其他高校在植物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其植物多样性,选择了一个知名高校,来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图书馆及其北部的工程技术学院和阶梯教室周边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片地方可以说得上是地大学子读书,求学,刻苦钻研的好地方,所以这里应当有多种类的植物来陶冶学生们的性情,缓解学生们的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发挥一名农大学生的素质以及对植物的喜爱,我选择了这样一片样地,前后进行了三次调查。 地质大学图书馆及北侧阶梯教室、工程技术学院地形图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1 实验目的 1.1 学习掌握草本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 1.2 学习掌握群落调查资料、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1.3 学习掌握群落主要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 2 采样地点 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紫荆书屋旁草坪. 3 仪器与工具 样方框(50cm×50cm),直尺,卷尺,记录本. 4 实验方法 4.1 样方设置 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4年4月1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陶南停车场旁草坪上采用规则取样,在样地中设置四条等距的样线,取其中两条,在样线上每隔5m 设置1个50cm×50cm 的样方,共计20个样方. 4.2 调查记录方法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称、株数(或多度)、盖度以及高度(营养枝高度). 4.3 数据分析 4.3.1 相对多度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 相对多度= % 100 ? 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 总数 4.3.2 频度与相对频度 该种出现的样方数 频度= 样方总数 该种的频度 相对频度=% ? 100 所有种的频度总和 4.3.3 相对盖度 样方中该种的盖度 相对盖度=% ? 100 总和 样方中全部个体的盖度 4.3.4 重要值 重要值= 相对多度+ 相对频度+ 相对盖度 4.3.5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定 在分布格局研究中,往往假定种群属于随机分布,对应的概率分布为泊松分布,对于泊松分布而言,具有方差与均值相等的性质.因此,可用方差均值比来统计和检验野外调查数据.本次实验采用分布系数法计算作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划分的依据.分布系数的统计量为:

x 2 x S C S 2 为方差:S 2 =[∑(f (x ))2 - (∑f (x ))2 /n]/(n-1) x 为均值:x =∑f (x )/n 5 调查结果 5.1 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特征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知,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草本植物14科18种,植物种类较多.其中菊科(假臭草、一点红、野苦荬、黄鹌菜)占的种数最多,有4个种,占总种数的22.22% ;其次是伞形科(天胡荽、崩大碗),有2个种,占总种数的11.11% ;另外,禾本科(耳草)、酢浆草科(酢浆草)、荨麻科(雾水葛)、唇形科(瘦风轮菜)、堇菜科(长萼堇菜)、箭蕨科(瓶尔小草)、茜草科(白花蛇舌草)、锦葵科(白背黄花稔)、大戟科(铁苋菜)、莎草科(水蜈蚣)苋科(空心莲子草)、叶下珠科(叶下珠)各有1个种,各占总种数的5.56% .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以计算得到各植物种的重要值(见表1).重要值的数值大小可以作为群落中植物种优势度的一个度量标志,重要值也可以体现群落中每种植物的相对重要性及植物的适宜生境. 由表1可看出,相对多度最大的物种为天胡荽,达35.81%;相对频度最大的物种为天胡荽,达12.36%;而相对盖度最大为天胡荽,达34.97%;且天胡荽的重要值也为最大,达7283.14%,因此,本次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内的优势种为天胡荽.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匍匐枝茎,枝茎上多不定根,蔓延能力很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快速生长. 表1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表 种名 总株数/株 种群密度株/m 2 高度/cm 盖度/% 相对多度/% 频度 相对频度/% 相对盖度/% 重要值 天胡荽 655 131.0 2.730 9.340 35.81 0.55 12.36 34.97 83.14 耳草 440 88.0 6.610 6.105 24.06 0.45 10.11 22.86 57.03 酢浆草 183 36.6 8.500 2.190 10.01 0.50 11.24 8.20 29.44 雾水葛 175 35.0 5.350 1.283 9.57 0.40 8.99 4.80 23.36 瘦风轮菜 127 25.4 10.500 2.950 6.94 0.45 10.11 11.05 28.10 崩大碗 66 13.2 3.500 1.840 3.61 0.35 7.87 6.89 1 8.36 假臭草 41 8.2 8.625 0.315 2.24 0.20 4.49 1.18 7.92 长萼堇菜 38 7.6 5.330 0.799 2.08 0.20 4.49 2.99 9.56 瓶尔小草 28 5.6 5.710 0.475 1.53 0.35 7.87 1.78 11.17 白花蛇舌草 27 5.4 10.850 0.450 1.48 0.10 2.25 1.68 5.41 白背黄花稔 12 2.4 4.250 0.125 0.66 0.10 2.25 0.47 3.37 一点红 12 2.4 12.320 0.130 0.66 0.25 5.62 0.49 6.76 野苦荬 8 1.6 8.170 0.110 0.44 0.15 3.37 0.41 4.22 铁苋菜 5 1.0 5.500 0.200 0.27 0.05 1.12 0.75 2.15 黄鹌菜 4 0.8 8.750 0.250 0.22 0.10 2.25 0.94 3.40 水蜈蚣 4 0.8 14.170 0.110 0.22 0.15 3.37 0.41 4.00 空心莲子草 3 0.6 8.000 0.010 0.16 0.05 1.12 0.04 1.33 叶下珠 1 0.2 5.000 0.025 0.05 0.05 1.12 0.09 1.27

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刘璐学号20082501055 专业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1年 3 月21 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 一、目的意义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1]。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1]。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而草本植物的分布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我们了解和保护草本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 2、测定方法 (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重要值 = 相对多度 + 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 其中,相对多度 = 某种的多度 所有种的多度之和 × 100% ;多度 = 某种的个体数 所有种的个体数之和

相对频度 = 某种的频度 所有种的频度之和× 100% ;频度 = 某种出现的样方数 样方总数 相对盖度 = 某种的盖度 所有种的盖度之和 × 100% 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bit)= –∑P i log e P i 其中,P i——种i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 1 –Σ(N i / N)2 其中,N i——种i的个体数; N ——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三、结果与分析 1、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 表1 两耳草 + 地毯草 + 天胡荽群落表 种名总株数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重要值两耳草1416 25.22 9.88 33.16 68.26 地毯草897 15.98 11.05 24.4 49.43 天胡荽1054 18.77 9.3 9.5 37.57 黄花酢浆草505 9 5.81 7.59 22.4 水蜈蚣398 7.09 7.56 3.73 18.38 假俭草322 5.74 4.07 7.7 17.51 丰花草68 1.21 8.14 7.61 16.96 三点金267 4.76 7.56 3.71 15.94 堇菜113 2.01 8.14 1.02 11.17 纤毛鸭嘴草176 3.14 4.07 1.35 8.56 狗牙根100 1.78 4.65 1.09 7.52 崩大碗46 0.82 4.07 1.55 6.44 马唐147 2.62 2.9 0.49 6.01 雾水葛26 0.46 4.07 0.5 5.03 车前草21 0.37 1.74 1.92 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