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业为核心的包括有关其他各业的资源条件、特 点、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设的综合调查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 3. 一批标本、样品、图片和草地资源计算机分析 的应用软件。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的目的、任务不同,对上述调查成果 的具体内容与详尽程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别 与侧重,对全国、省〔自治区)、市、地、 县、乡各级的草地资源调查的成果要求不 同。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人口、劳动力资源:数量、质量、利用
状况
生产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生产水平,
资金、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科技条件,生产 管理条件
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建设,流通渠道,供
需关系,信息与社会化服务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人力资源调查
人口调查 人口决定生产的发展、布局与特点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资源拥有量 人口构成与素质,性别、年龄、职业、教
优势植物标本采集
实地观察和访问
日志、阶段总结草和地资全源调查面内容与总方法结
详查 :
根据概查编制的预判图和所确定的调查路 线进行,对调查区草地资源全面系统详细 地调查、测定过程
对预判图进行现场检查验证,解决判读疑 难问题
草地类型样方,采集标本、样品
了解利用现状和基本建设布局
日总结,当场解决问题
育水平、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人力资源调查 人力的数量与质量,质量指劳动者的身体
状况(健康和正常与否)、文化教育程度, 技术熟练程度,创新意识和能力 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人力资源的产业和 季节的分配与使用,人力资源利用率和利 用效果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草地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也越发重视。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两种类型,它们的植物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本文将对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草地保护和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一、概述天然草地指的是未经人工干预和种植,自然形成的草地生态系统。
而人工草地则是经过人工种植、管理和修剪的植被群落。
两者的产生机制和管理方式不同,因此其植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
二、植物多样性的指标植物多样性可以通过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来评估。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某一地点或区域所拥有的物种数量,物种均匀度反映了物种的相对丰富程度,而物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考虑了物种数量和相对丰富程度。
三、物种丰富度比较研究表明,在同等面积的情况下,天然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往往较高。
这是因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存在较为复杂的生境和较高的植物物种适应性,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存和繁殖。
相比之下,人工草地由于受到人工种植和管理的影响,物种数量相对较少。
四、物种均匀度比较物种均匀度是衡量物种相对丰富程度的指标。
研究发现,天然草地的物种均匀度一般较高,即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相对平衡。
这是由于天然草地的生境条件复杂多样,各个物种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竞争平衡。
而人工草地通常由少数几种植物种植构成,物种均匀度较低。
五、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物种多样性指数能够综合考虑物种数量和相对丰富程度的变化。
研究表明,天然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般较高,这主要得益于其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均相对较高的特点。
而人工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由于其物种数量和相对丰富程度较差。
六、原因分析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土壤条件、水源供应、环境干扰等。
天然草地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适应了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故其植物多样性较高。
川西北草地资源调查提纲

川西北草地资源调查提纲
1.调查课题:川西北草地资源
2.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川西北草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草地的类型、多样性、数量、
质量、空间分布,同时调查水土和其他生物资源,川西北社会经济条件,草地
经营现状、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探索出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以
及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调查对象:川西北地区草地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川西北草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
草地生物多样性,草地野生动物资源,草地资源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草地经
营现状,经验和问题。
4.实践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群体
5.实践时间:6-9月
6.调查方法:样方法(3~5个样方)、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走
访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
7.调查内容:调查草地分布面积,分布地区自然状况,草地分布密度,草地质量,草地利用
情况,草地被破坏情况。
川西北草地的物种多样性
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草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8.调查步骤:先查阅资料了解当地草地分布情况,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实地调查,
并走访调查当地居民,最后总结成文制定出合理利用川西北草地的方案。
具体
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工作。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评价提纲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提纲XX(20111002XX)地理科学二班一、草地资源调查的内容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是对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草地植物、动物资源的调查,以及草地类型和生产力、水土资源的调查,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资料资源调查,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等。
其中主要调查内容有:(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4)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5)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6)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7)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二、草地资源调查的方法(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首先对草地资源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调查;然后对社会经济综合条件(人口、劳动力资源,生产与经济基础,生产管理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植物资源调查。
1)饲用植物资源。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人工栽培饲用植物资源调查。
2)其他经济用途植物资源。
(4)草地动物资源调查。
1)家畜资源的调查。
2)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
(5)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1)划分草地类型,研究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2)对草地类型群落和环境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3)填绘、校正草地类型界限;4)分析与研究不同草地类型的利用特征,提出合理利用建议与对策。
(6)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1)对地表水(河流、水库、池塘等)、地下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状水资源供需量的分析、预测分析);农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2)对土地种类、利用类型;地形、地貌;土壤、位点(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水平分析;土地利用因素分析的调查。
(7)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1)种植业生产的资料(籽实饲料;副产品饲料);2)林副产品饲料;3)工业副产品饲料;4)工业生产饲料;5)其他饲料资源的调查。
(8)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井冈山大学杂草地样方多样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2)初步了解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构成及数量。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中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目前所提出的大量的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
我们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是α-多样性测定方法。
α-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三、实验器材:样方测绳(25m),皮尺(50m),卷尺等四、准备事项:1.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野外调查设备器材的准备。
3.样地的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好一块杂草样地,并且选好样地后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样方地点在井冈山大学校变电站前面的杂草地,面积大小为5m×5m的样方。
4.调查记录表格的制作:实验前准备好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1。
调查表方式制作如下:表1.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者五、实验步骤:1.样地的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2、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天然的杂草地群落,样地面积大小为5×5m。
3、确定样方内物种的数量及每个物种个体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中。
4.样方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在样方内识别草木层的物种。
测量每个草木种的多度和盖度,观察其物候期,得出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到表1中。
在测量过程中若观察到动物物种就记录在附记一栏中。
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多度的测量---多度是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家乡草地调研报告

家乡草地调研报告家乡草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草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家乡草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草地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家乡草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2. 调查草地的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
3. 发现草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调研内容我们选择了家乡的几个重要地点进行了调研,包括山地、平原和湖泊边的草地。
1. 面积和分布情况通过地理调查和空中遥感图像,我们了解到家乡的草地面积在近几年有所下降。
而草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湖泊边上,平原地区的草地相对较少。
2. 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乡的草地物种丰富多样,包括禾草类、杂草以及一些花卉。
禾草类有牧草、糠草、早熟禾等。
杂草有蓼科、果实草、地字草等。
花卉则有金鸡菊、蒲公英等。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部分草地上的物种过于单一,而且逐渐丧失了原生态的野花。
还有一些地方受到人为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3.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家乡草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部分草地上物种过于单一,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下降。
- 一些草地受到环境破坏和人为干扰,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减少。
-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草地面积减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加强保护意识,提高对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视,建立相关保护制度。
- 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增加野花种植,恢复草地的生态功能。
-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留和扩大草地面积,增加城市生态绿地。
四、结论通过对家乡草地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家乡草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草地保护,共同努力,让家乡草地生态更加稳定和健康。
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分析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植物资源调查 •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 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意义
植物群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对维持 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落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和演替机制。
THANKS
生态恢复与重建
植被恢复
通过人工种植、自然恢复等方式, 对退化、受损的植物群落进行恢 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生物多样性。
土壤改良
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 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
环境条件。
水源保护与涵养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涵养,保 障植物群落的水分需求,促进生
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方式
合理采收
科学研究
在保护植物群落的前提下,根据植物 生长规律和生态需求,合理安排采收 时间和采收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分类和利用等方 面的科学研究,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生态旅游
利用植物群落的景观和生态资源,开 展生态旅游活动,让人们在欣赏自然 美景的同时,增强对植物群落多样性 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恢复与保护
在调查的植物群落中,存在明显的优 势种群,这些优势种群对群落的结构 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调查范围有限
由于时间和经费等限制,本次调查范围有限,可能存在一 定的地域局限性。
物种鉴定存在误差
由于植物分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鉴定难度,部分物种鉴定 可能存在误差。
草坪草本植物群落调查分析

草坪草本植物群落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心理学院院楼后草坪的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 掌握草本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和群落主要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 同时了解学校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 分析其群落结构为学校草坪的绿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1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地点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石牌校区心理学院院楼后草坪草本植物.实验仪器样方框、测绳、皮尺、钢卷尺、记录板、调查记录表.实验方法取样方法按照规则取样的方法,在群落中以一定的规则确定取样位置, 在群落中设置四条等距离的样线,每条样线长50m,然后在每一样线内每隔10m 设置一个大小为川的样方,每根样线内设置5个样方,总共调查20个样方.调查记录方法调查时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名称、个体数(多度)、盖度、高度以及背景植物.多度即群落中某种的个体数的多少.计数个体数时, 可把样方再细分为若干个小样方, 计数每个小样方的个体数, 再把样方中每个小样方的个体数相加. 如果个体太多难以准确计数, 则可采用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各个种的多度, 常用的为多度等级为极多、很多、多、尚多、少、稀少、个别. 盖度即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覆盖地面的百分率. 每种植物盖度的测定, 可把该种每一个体的地上部分投影画到方格纸上, 按方格面积和纸的总面积计算盖度.有经验的植物学工作者也常用目测估计法确定盖度高度即植物体地上部分离地面的高度,通常测定的是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高度.调查表的具体格式与内容如下:数据分析种类组成种类组成是群落的最基本特征.种类组成就是编制群落的植物名录,应列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并计算出每个种平均多度、平均盖度、平均高度和频度.频度二该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调查的样方总数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就是统计群落中每个种群在单位面积(Im2)的个体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位置上的布局样式.有三种类型:(1)随机分布型:种群个体的布局完全是随机的,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2)均匀分布型:种群个体呈近似等距离的规则分布.(3)集群分布型:种群个体呈现成群、成簇或成斑块状的集聚分布•在分布格局的测定时,样方大小和位置对结果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一般草本可考虑X或X灌木可用1mX1m 或2mX2m,乔木可用5mX5m.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样方大小•计数每一小样方中待测植物的株数,并将数据记录在样方表中样方表如下:研究中,往往假定种群属于随机分布,对应的概率分布为泊松分布,对于泊松分布而言,只有方差和均值相等的性质•因此,可用方差均值比来统计和检验野外调查数据•分布系数统计量为:N2 1 NV (X j-m) /(N 1), m - X i,C x V/mi 1 2 i 1式中i为样方号数(1,2,…20),N为样方总体数,V为方差,m为均值,C x为分布系数统计量.若C x=O,种群属于均匀分布;若OvC x<1,种群属于规则分布若C x=1种群属于随机分布;若C x>1,种群属于集群分布.在统计学上,采用t检验来确定C x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1的差异显着程度.T检验的统计量为:式中:标准误差s <V^N,N为总样方数.查表比较,若t>10.0(t),差异不显着,可认为符合随机分布;若t V t0.05t)时,差异显着,可以认为偏离随机分布.其中:f(自由度)=样方数-12结果与分析草本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对华南师范大学部分草坪进行草本植物群落种类调查后.得到草本植物名录如下.表1草本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编号种名平均多度平均盖度平均高度频度相对频度1雾水葛%%2旱莲草%%3假臭草%%4一点红%%5崩大碗%%6叶下珠%%7台湾草%%8水蜈蚣%%9大叶油草%%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中,得到共有杂草植物14科26种,植物 种类相对较多.其中禾本科(台湾草、大叶油草、竹叶草、小马唐、两耳草)和 菊科(旱莲草、假臭草、一点红、夜香牛、黄鹌菜)所占的种类最多,各有5种; 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黄花酢酱草、酢浆草)和荨麻科(雾水葛、透明草)相 对较多;堇菜科(长萼堇菜)、茜草科(耳草)、唇形科(瘦风轮草)、蔷薇科(蛇莓)、 菊科(一点红)、莎草科(水蜈蚣)等各只有一种植物.10 夜香牛 % 11 红花醋浆草 % 12 醋浆草 % 13 华南毛蕨 % 14蛇莓%15 竹叶草 %16 长萼堇菜 % 17 小马唐 % 18 两耳草 % 19 黄花酢酱草 % 20 线叶莲子草 % 21透明草%22 黄鹌菜 %23 母草 %24 裂叶天胡荽 % 25 瘦风轮菜 % 26 海金沙%% % % % % % % % % % % % % % % % %此外,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以计算得到各植物种的平均高度、平均多度、相对频度、平均盖度等(见表1).其中,台湾草平均多度最高,说明其在群落中的数量较多;台湾草、雾水葛、竹叶草的频度较高,说明这些物种出现在样方中的次数多,在群落中较为分散;台湾草、蛇莓、大叶油草的平均盖度高,说明该物种的叶面积相对大,覆盖能力强.种类- 面积曲线在本次实验所调查的样地内,统计各样方的草本植物物种数,按增加边长, 抽取面积为m2, m2, m2,…,的正方形样方20个,根据样方面积与样方中物种数量确定关系,得到草本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图(见图1).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大,样方中出现的植物种类增多,增加到一定面积时,物种数保持平衡,此时得可确定群落的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是在最小地段内,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环境和生物的特性) ,或者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所需要的面积[12].图 1 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 面积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为m2,也就是说,客观调查该草本群落时,至少要取样方面积为才能基本包括群落中的所有物种.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位置上的布局方式, 是种群空间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本实验采用t 检验法和分布系数法分别计算各种植物的卡方值和方差分布系数, 得到各种群分布格局类型如下表2:种名分布系数统计量/Cx t种群分布雾水葛随机分布旱莲草0*/均匀分布假臭草*规则分布一点红随机分布崩大碗*集群分布叶下珠随机分布台湾草随机分布水蜈蚣规则分布大叶油草随机分布夜香牛*规则分布红花醋浆草*规则分布醋浆草随机分布华南毛蕨0*/均匀分布蛇莓随机分布竹叶草随机分布长萼堇菜*集群分布小马唐*集群分布两耳草51*集群分布黄花酢酱草*集群分布线叶莲子草*规则分布透明草*-39规则分布黄鹌菜* -33规则分布母草*-16规则分布裂叶天胡荽*规则分布瘦风轮菜*规则分布海金沙*-39规则分布表2草本植物种群分布分析表注:表中*代表经过t检验来确定Cx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1的差异显着程度时,结果为差异显着.分布格局由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空间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它与环境条件呈因果关系,或者说种群格局是种群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因而种群格局通常反映着一定的环境因子对个体行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由表2可知,本次所调查的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大部分为规则分布,主要特点是植物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小部分为集群分布,其主要特点是植物种群个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斑点地密集分布•本次实验所调查到的草本植物呈现集群分布的可能原因有:①与物种的生长特性有关,营养繁殖时通过根茎从母株蔓延开去,形成簇生现象;②种子传播距离有限,受重力作用,降落在母株周围的种子萌发后产生簇生的幼株群;③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竞争关系,限制了种群的分散分布[8],使植物种群表现为集群性•3讨论草本群落种类组成本实验调查的草坪存在着的杂草植物有14科26种之多,说明同一片土壤上的植物也存在物种多样性,禾本科植物与杂草之间存在着空间资源的竞争杂草是一类人为与自然选择双重压力下产生的高度进化的植物类群与作物相比,杂草抗逆境能力强,经过长期的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本调查内的杂草绝大多数是多年生草本,对土壤适应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抗扰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杂草的存在说明群落丰富的多样性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杂草是草坪中物种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许多研究发现,杂草多样性程度高,物种越丰富,对于保护害虫天敌、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养分循环有重要的作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决定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及其相互作用[13],是种群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14] .因此,通过对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以认识群落内物种的镶嵌情况,并了解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掌握种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时可为了解群落内部机制及群落演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5] . 本实验对各种草本植物格局分布的分析中, 大部分均为规则分布, 与常规草本群落调查存在较大差异, 可在数据分析方式、样本属等方面在做商榷.实验不足之处在对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的过程中, 样方形状会影响研究结果, 边长与面积的比值越小实验误差越小. 我们设置的为正方形样方,得到的结果相比于圆形样方可能会差一些. 另外, 我们实验记录的某些数据如覆盖度是自己主观判断和确定的, 由于每个人认定的标准有所不同,因此最终统计的实验数据会存在一些误差. 再有, 因为实验所调查的是人造草坪,故仅通过种——面积曲线求群落的最小面积并不准确[6], 对此,我们可使用数学模型拟合法[16] .最后,由于在本次实验中, 我们只设置了一个样地, 而草地在微地形、土壤等因子影响下常常表现出量和质方面的不均匀性;此外用种——面积曲线确定得到的最小面积不够准确, 所以虽然我们设置的取样面积大于该群落的最小面积, 但是取样的代表性不强, 得到的草本植物群落相关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参考文献:[1] 柯展鸿,陈雁飞,惠苗, 宋莉英.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6(1).[2] 孙见凡, 吴易, 吴鹏飞, 杜道林.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不同组织部位浸提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2013(23).[3] 吴易,司春灿,孙见凡,王从彦,杜道林.南美蟛蜞菊根系分泌物中2种化学物质的化感潜力.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0):170-178.[4] 聂呈荣,曾任森,骆世明,等. 三裂叶蟛蜞菊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2004,30(9):942-946.[5] 张玉虎,刘梅芳,凌铁军,等. 三裂蟛蜞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及其化感作用[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6):533-537.[6] 陈贤兴,丁炳扬,沈夕良,等. 南美蟛蜞菊对几种经济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J]. 甘肃科学学报,2005(4):46-49.[7] Nie C, Luo S, Zeng R, et 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Wedelia trilobata L.: effects on germination, growth andphysiologicalparameters of rice. 4th World Congress onAllelopathy, 2005.[8] 许华,汪波,魏宇昆,等. 三裂叶蟛蜞菊对两种草坪植物的化感作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4):53-55.[9] 林碧芬,黄志坚. 南美蟛蜞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 (11):69-72.[10] Taddei A, Rosas -Romero A J.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Wedelia trilobata crude extracts [J]. Phytomedicine,1999,6(2):133-134.[11] 杨洁,余华光,徐凤洁,马明睿,由文辉. 崇明东滩围垦区草本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2013,07:1748-1755.[12] 徐坤,谢应忠,李世忠.宁南黄土丘陵区退化草地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比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123-127.[13] 黄志伟,彭敏,陈桂琛,等.青海湖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2):113—116.[14]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5] 徐坤, 谢应忠, 李世忠. 宁南黄土丘陵区退化草地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比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123-127.[16] 杨慧,娄安如,高益军,宋宏涛.北京东灵山地区百花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07,31(2):2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大纲
为适应天然草地植被景观破碎格局以及生境异质性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既减轻工作强度又兼顾野外调查的全面性,特制定本调查大纲。
一、技术路线
1、样方布局
首先对研究区域的天然草地植被状况进行详细观察,在与向导交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地形地貌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兼顾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三种因素确定样方布局及样方数量,初步规划一个样方布局图。
原则上样方布局以海拔高度为主线(200m为一个梯度),辅以坡向变化,确定取样点和样方数量,初设的取样点要求涵盖研究区域的植被多样性特征。
2、样方设置
根据样方布局图设置样方,原则上每个取样点设置一个标准样方。
①记录样地的海拔高度、经纬度、地形地貌、优势植物的物候期、利用程度等指标以及采样时的天气状况,确定样地标号(三位数,例如:001);②书写样方号标签,进行标准样方照相;③详细观察标准样方内的各种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测定地上生物量,并分植物种群取样;用土钻在样方内分层取地下生物量样品;④按照样方布局图,在该样点区域选择三个进行标记照相,编号分别为“×××-1、×××-2、×××-3”;⑤以取样点高程为界测定各种植物频度。
二、测定方法
1 株高:各样方每种植物随即取5株测自然高度,取平均值。
2 密度:在各样方测试每种植物的植株数。
3 地上生物量:采用收获法分种齐地面剪割,称鲜重装袋标记带回室内分析,编号写在纸袋上,用订书机封口。
4 盖度:在50×50㎝2样方内用方格法测定每种植物的分盖度。
5、频度:用35.6cm的圆框随机抛投50次,测定各种植物出现的次数。
6、地下生物量:在标准样方内用土钻分3层,钻取0-30cm土样,装袋标记带回室内分析,纸标签放在袋内。
三、样品的登记和整理
当天工作结束后,对所有采集样品进行登记整理。
①查看样品是否齐全;②按照样地归类样品;③将同一个样地的牧草样品和土样装在一个大塑料袋中,用纸标签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