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2-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

2-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调查记录表、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量划分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
教师出示图片,同伴两人互相说一说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个体展学的方式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认识校园中常见的动植物,为后续的调查环节打下基础。
预设答案
过渡:怎样才能全面、客观的调查生物,了解校园中的多样性呢?
教师点拨:
(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上看得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3)用绘画、拍照、文字描述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2.1校园生物大搜索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材料(2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材料(2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越来越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环境,增强环保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感。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生物多样性简介(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 走进大自然,观察生物多样性(1)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生态习性等。

(2)观察动物: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种类、习性、食物链等。

(3)观察微生物:介绍微生物的种类、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我国生态保护政策及法规(2)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四、教学活动1. 观察记录(1)教师讲解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记录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的特征。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分享(1)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分享观察心得。

(2)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观察成果。

3. 小组讨论(1)讨论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4. 创作实践(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海报。

(2)各小组展示海报,分享设计思路和创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记录的准确性。

2. 交流分享:评价学生表达清晰、沟通协作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团队合作精神。

4.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海报设计的创意、美观程度。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增强了环保意识。

中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及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方案

中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及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方案

中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及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方案为宣传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生态环及保护主题活动1.时间:2023年5月20日2.地点:学校大礼堂3.参与人群:全校师生、家长和社区居民4.流程设计: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和背景,鼓励观众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

互动环节:学生们分享他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展示各种环保创意作品,并通过舞蹈、歌曲、短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环节旨在鼓励全校师生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关注和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专家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大家讲解生态环保知识,包括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为观众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前往当地公园和湖泊,开展一次“护苗”志愿活动。

他们将会清理垃圾、捡拾杂草、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此次活动旨在教育学生们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共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环保宣传片展播:播放一部有关生态环保的宣传片,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

总结致辞: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和收获,鼓励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生态环保事业,共同为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二、加强宣传报道1.宣传渠道:学校官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校内广播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

2.宣传内容: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群、目的和宗旨等基本信息。

同时,宣传内容要具体且有针对性,如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护苗”志愿活动,让他们了解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3.宣传时间:提前两周开始宣传,在活动前两周达到高峰期。

4.宣传形式:海报设计、传单发放、广播宣传、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

5.宣传效果评估:及时总结活动前期和现场观众反馈的意见,分析各渠道的宣传效果,调整下一步宣传策略。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3)无法识别的生物。

调查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也要用文字、绘图、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可参号下面的样例进行登记并拍照,然后通过收集资料进行查证。

无法识别的生物登记表
研讨: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1.将校园划分区域,全班分组进行调查。

2.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每一种动植物,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

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录下来。

3.用绘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生物丰富性日活动方案

生物丰富性日活动方案

生物丰富性日活动方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的丰富性。

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以下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日的活动方案。

活动一:生物多样性展览在学校或社区内设置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各种生物的照片、资料和标本,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布地区和保护状况。

展览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区,如雨林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现状。

活动二:生物多样性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研究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讲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同时讲述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

通过讲座的形式,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公众,增加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保护的重视。

活动三:生物多样性考察组织一次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带领参与者深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或野生动植物观察区等地,参观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活习性。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参与者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增加他们亲近自然、了解生物之美的机会。

活动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邀请社区居民、学生、教职员工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议活动。

可以组织义工活动,例如植树造林、种植花草、清理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垃圾等。

通过实际行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活动五: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邀请社区居民、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

竞赛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学知识、重要动植物物种的特征和保护措施等。

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六: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绘画比赛组织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的绘画比赛,邀请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

参赛作品可以以各种生物为主题,表现生物多样性的美丽和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比赛,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大班植物科学探索活动方案

大班植物科学探索活动方案

大班植物科学探索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知逐渐加深,植物科学也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引导大班幼儿积极参与植物科学探索活动,促进他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了解,设计了以下探索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培养大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

•增强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保护环境意识。

•提高幼儿辨别植物的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活动内容1.主题讨论:–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启发幼儿思考植物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植物的认识。

2.植物标本展览:–准备各种不同的植物标本,并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习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3.植物生长实验:–每位幼儿可以亲手体验种植一颗小植物的过程,并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植物图鉴制作:–让幼儿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植物图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到校园或公园进行植物观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6.植物手工制作:–利用植物的种子、叶片等材料,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活动安排•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1小时。

•地点:幼儿园教室和校园周边。

•参与人员:大班全体幼儿及相关教师。

五、活动评估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制作的植物图鉴、听取幼儿对植物的描述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科学探索活动,大班幼儿既增加了对植物的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活动也为幼儿园后续的科学探索活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次大班植物科学探索活动的方案,希望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愿我们的孩子们在植物科学的海洋中,探索出更多的奥秘和乐趣!。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2.1校园生物大搜索》优质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2.1校园生物大搜索》优质教案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二、科学思维1.能有秩序地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重点观察。

2.全面、客观地描述校园中生活着的生物状况。

三、探究实践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四、态度责任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4.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

教师准备: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聚焦1.结合图片讲述: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2.聚焦主题:那我们的校园有多少种生物呢?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的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这节课我们先来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

出示本节课的重难点,引领学生快速阅读。

探索(一)回顾我们知道的校园生物1.引导:我们校园有哪些生物?请同学们写一写在校园中曾经见到过的那些生物。

2.出示班级记录表,与学生一起记录学生知道的校园生物。

3.结合课件,出示校园中常见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中的生物,对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认识。

(二)调查校园生物1.提问:校园中到底有哪些生物?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描述校园中生活着的生物状况呢?2.讲述:校园就是一个区域,要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科学家是怎么做的呢?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3.引导:现在我们也像科学家这样一起来调查校园生物的多样性吧。

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漂亮体味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校园中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作业练习完成练习册实践应用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一、引入: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

引起学生调查兴趣1、校园里有不少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1、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A 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 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 ;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猜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 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 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时常活动的地点。

E 在调查时可能会浮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胡蝶或者郁金香,也可分别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二、设计调查方案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精密的调查计划)记录某某样的胡蝶 ;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 要爱护动植物1.对校园生物进行观察记录。

2、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赋予加星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校(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对校园植物识别很不够,不清楚我校校园中植物物种有多少,树木的生活状态怎样,不知道怎样更好发挥校园绿化的功能,对此我们对校园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分析环境,让学生对校园环境和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二、调查探究对象和器材准备
研究对象:以本校各区域为调查研究区域,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如校门旁、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及操场周边等进行
调查以校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和研究
对象。

常用器材:笔记本、枝剪、壶瓶山植物志、照相机等。

三、调查探究时间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结题。

学生调查小组的活动时间:每天文体活动课。

四、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舒兆恩(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
负责探究课题的规划指导。

组员:闫伯华(壶瓶山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负责课题具体运作,课题课程安排、调查小组筹建与管
理、及调查小组活动行为指导。

对学生调查小组安全负
责,并最终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袁金(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负责调查活动中的过程资料整理指导,及学生调查小组
的摄影技术指导。

彭秀欣(壶瓶山镇中心学校生物教师)
负责学生调查小组具体活动、课题课内教学、学生调查
小组的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学生调查小组进行资料分
析。

五、学生调查小组成员
校园植物取样组:覃雅琦(组长)指导老师:闫伯华组员:唐耿怀、易嘉佳、付炀
负责在校园各区域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参看七年级全体学生提供的调查报告),利用拍照等方式取样,并记录。

校园植物文献索检组:张琳(组长)指导老师:彭秀欣组员:杨帮隅、唐璇
负责将植物取样组取样过来的植物通过《壶瓶山植物志》等资料补齐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组:唐纯一(组长)指导老师:袁金组员:唐植维
负责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小组及七年级有关资料的收集
与整理。

资料分析组:李媛媛(组长)指导老师:彭秀欣
组员:鄢孝尊
负责根据之前拍到的植物照片及记录下来的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习性、对环境的作用。

绘制校园植物分布平面图的设计(绘制简易校园平面图,标注植物的名称)
调查活动结题报告小组:覃雅琦、唐纯一、张琳、李媛媛
负责本次调查报告的撰写。

本阶段由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指导。

六、课题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2013年9月起,课题领导小组确定课题方向、方案、成员分工,并开始资料的收集和信息准备。

编写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教案;购置调查活动所需器材。

安排相关教师参加常德市综合实践课研讨会,学习其他学校的珍贵经验,做好课题全面展开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2014年2月,七年级在每周研究课时,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我校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

在校园内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按照制定的方法将其记录下来,作好调查记录。

第三阶段:
2014年3月,调查小组在七年级学生调查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更全面、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调查,指导老师要随时跟进,及时指导,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完整性。

第四阶段:
2014年6月,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学生调查小组完成调查报告,并交课题领导小组审核。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要进行植物种类鉴定,数量统计
并记录学名)、检索法、综合分析法、归类法。

研究过程:(1)在校园内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将其记录下
来。

将看到的植物用照片拍下来,制作成植物
照片集。

在记录本上分别写出各个区域认识的
植物的名称及大致数量,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
下该植物的特征和所生长的环境。

(2)查阅资料,鉴定植物。

根据之前拍到的植物照
片及记录下来的植物的特征确定植物名称,并
查出该种植物的别称、科属、形态特征、习
性、对环境的作用。

(3)校园植物分布平面图的设计(绘制简易校园平
面图,标注植物的名称)
(4)归纳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

壶瓶山镇中心学校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探究小组
2013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