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u b mu c o s a l P r o t u b e r a n t L e s i o n s T A NG G u a n g h u a,J I A NG Da n b i n,S HA N J i p i n g,Y U E Ho n g q i n,
s u b m u c o s l a p r o t u b e r a n t l e s i o n s , a n d 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 u c o s l a d i s s e c t i o n( E S D )c a n c o m p l e t e l y r e s e c t t h e l e s i o n s .H o w e v e r ,
s t ud i e s o n M PS — g u i d e d ES D f o r t he t r e a t me nt o f u pp e r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ub mu c o s a l p r o t u b e r a n t l e s i o n s a r e r a r e .Ai m s: To e v lu a a t e t he v a l ue o f MPS— g u i de d ES D or f t he t r e a t me n t o f up p e r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u bmuc o s a l pr o t u be r a nt l e s i o n s .M e t h od s:
1 0 0 %; 5例病变位 于固有肌层 , 平均直径为 1 3 . 8 m m, 平均手术时间 4 8 . 5 m i n , E S D完整切除率 7 1 . 4 %, 其余 2例固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表 2 2  ̄ 胃癌 E S N分期 村亩 者 中平 滑 肌瘤 1 . 1 1 4例 , 间质 瘤 2 4例 , 囊 肿 1 例 .静 脉瘤 1 例 ,静 脉 曲张 4例 ,脂 肪瘤 5 3 I
例, 异位胰腺 5例 ,r nr Bu e 腺增生 5 , 肉, n 例 息 溃疡 l例, 2 例, 癌 4 炎性隆起 3 , 1 4例 外压性 3 例 , 门 0 贲 失 弛缓症 1 , 例 见表 1 。 22 8例患 者行 手 术或 内镜 下治疗 (MR、 S 高 . 5 E E D、 频 电切 除术 、V 、 织 黏合 剂 注 射 术 、 E L组 球囊 扩 张术 等)其 中 3 行手 术治疗 ,5例行 内镜下 治疗 , 7 。 3例 2 5 例经病理证实 ,3 5 例病理与术前 E S U 诊断相符合 , 准确率 9 . %。 29 8 23 对 2 例 胃癌 患者 术前 行 E S检 查 .探查 病 变 . 2 U 的范 围 、 态 、 形 边界 及 内部 回声 特点 , 胃壁 层次 及 厚 度 .病 变 的 浸润 深 度 及 对 周 围组 织 器 官 的 累及 情 况. 胃壁 周 围邻 近 肿大 的淋 巴结 , 根据 E S影 像 特 U 征 对 胃癌进行 T N分期 。对 2 2例 患 者行 手术 治 疗 ,

3 ・ 0
J床 医学 与 护理 研 究 缶
超声 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 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陈 刚 李 敏 汪文 生
【 中图分 类号 】 R 4 . 【 53 4 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0 42 1)5 0 3 — 2 6 1 8 5 ( 00 — 0 0 0 0 【 摘 要 】 目的 : 讨超声 内镜对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 变诊 断的价值。方法 : 探 回顾性分析 经 胃镜检查发现上 消化道隆起性病 变的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喻 文强 , 周喜 汉 , 尹毅 霞 , 陆晓珍
( 右 江 民族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消 化 内科 , 广西百色 5 3 3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 微 探 头 超 声 内镜 对 上 消 化 道 隆 起 性 病 变 的诊 断 价 值 。方 法 对 9 8 例 上 消 化 道 隆 起性 病 变 患者 进 行 内镜 及超 声 微 探 头 检 查 , 记 录 病 变 的部 位 、 大小 、 边界情 况 、 来 源层次 、 回声 特 征 及 治 疗 情 况 , 总 结 其 内镜 及 超声 图像 特征 。结 果 9 8例 上 消 化 道 隆起 性病 变 中 , 病 变 位 于 食管 2 l 例( 2 1 . 4 ) , 贲 门 部 5例 ( 5 . 1 ) , 胃底 2 5例
文章编号 : 1 0 0 3 —1 3 8 3 ( 2 0 1 3 ) 0 1 —0 0 3 7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 . i s s n . 1 0 0 3 —1 3 8 3 . 2 0 1 3 . 0 1 . 0 1 5
中图分类号 : R5 7 0 . 4 4 5 . 1
1 . 研究 对 象 2 0 1 1年 7月 至 2 0 1 2年 7月 经 我
手 术切 除 6例 , 经 内镜 切 除 7 8例 , 活检 ( 包 括 深凿 活 者( 为便 于 统 计 , 均 选 用 上 消 化 道 孤 立 性 隆 起 性 病 检 ) 1 4例 。8 6例 超 声 诊 断 与 病 理 诊 断 一 致 , 超声 内 变) , 男5 7 例, 女4 1 例。 年龄 1 6 ~7 4 岁, 平均4 1 . 6 岁。 镜诊 断 的总 符合 率 为 8 7 . 8 ( 8 6 / 9 8 ) 。误 诊 的情 况 2 . 仪 器 与方法 仪器 采用 Ol y mp u s E U- M2 0 0 0

超声内镜检查在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内镜检查在胃底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志坚, 陈幼祥 , 国华 , 李 吕农 华 ( 昌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消化 内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检查( U ) E S 对胃底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的 25 1 例胃底隆起
性病变患者进行 E , US 通过观察 , 比较其起源 、 大小 、 回声 、 境界等 , 得出诊断 。结果 2 5 1 例病变 中诊 断间质瘤 1 1 0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 院消化 内科 对 2 5例 胃底隆 起性 病 1 变患 者进 行 了 E , US 现将 诊 断结 果报 1 1 一 般资 料 .
有 3例 病灶 来 源 不 明 。静 脉 曲张 2 0例 , Us表 现 E
为 黏膜 下多个 大 小 不 等 的相 邻 无 回声 区 , 部分 类 似 蜂 窝样 , 态 易变 。息 肉 9例 , US显 示 为 高 回声 形 E 团块 , 内部 回声均 匀 , 源 于 黏 膜层 , 理检 查 证 实 起 病 均 为腺 瘤性 或炎 性息 肉 。有 8 病变 起源 于黏膜 下 例 层 , 中考虑 脂肪 瘤 2例 、 其 血管瘤 2 、 例 囊肿 2例 、 神 经纤 维瘤 1 、 位 胰腺 1例 , 例 异 超声 下 表 现 不 一 , 回 声及 形 态复杂 。有 5 条 状黏 膜皱 襞 , US检 查仅 例 E
入 , 胃镜 直视 下采 用 脱 气 水 浸 泡直 接 接 触 法 进 行 在 扫描 ; 直径 >2 c 的 病 变 选 用 低 频 超 声 胃镜 , 用 m 采
收 稿 日期 : 0 10—5 2 1—32
下, 邻近脏器较多 , 且 胃镜 诊 断 困 难 , 易 误 诊 [。 容 1 ]
近年来 , 内外 开展 了超 声 内镜 检查 , 融合 了 内镜 国 其 和超 声 的功能 , 能探 查 、 了解 消化道 黏膜下 病 变的起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发表时间:2012-09-25T11:02:07.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赵素芳谭永港熊鹰刘新民[导读] 评价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

赵素芳谭永港熊鹰刘新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深圳 5 1 8 0 3 5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对120 例经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作比较,分析EUS 诊断的符合率;并对其中78 例黏膜下肿瘤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病变切除术。

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以间质瘤最常见,其次是平滑肌瘤,不同病变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EU S 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是92%。

结论 E U S 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可初步定性,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声内镜隆起性病变上消化道内镜治疗【中图分类号】R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033-02超声内镜(EUS)结合普通胃镜直视和 B超高清晰度两种检查手段的优点,既可以观察黏膜表面的病变,又可进一步明确纵深方向的黏膜下、黏膜内和壁外的病变,此外,还能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部分病变的介入手术切除 [1]。

本文回顾分析经 EUS检查 120例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资料,旨在评价 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7年 1月至 2009年 12月我院胃镜检查发现且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即行超声内镜检查共 116例,其中男性 82例,女性 63例,年龄 19-76岁,平均﹙52.6±10.3﹚岁。

1.2仪器设备Olympus GIF-XQ 260电子胃镜,Olympus UM2000型超声胃镜,频率5、7.5、12、20MHz,OlympusUM-25R超声小探头,频率 12和 20MHz。

微探头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微探头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微探头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李力;程峰涛;蔡敏;王斌【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28)010【摘要】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UMP)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4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UMP检查.结果发现食管间质瘤6例,食道息肉1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3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息肉5例,胃癌3例,胃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3例,胃外压性病变5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增生1例,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1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结论 UMP检查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对于黏膜下肿瘤有较高诊断价值,但由于探头探查深度有限,对较大肿瘤的后方情况探查受限,对部分肌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困难.【总页数】2页(P1343-1344)【作者】李力;程峰涛;蔡敏;王斌【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超声小探头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沈洲立;贾丽萍;袁晓英;鲁厚胜;王丹;许茂涛2.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束庆文;叶献词;钱爱玲;束宽山;汪全红;汪斌3.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汪强武;王启之;姚爱群;何淑燕;徐亚梅4.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J], 喻文强;周喜汉;尹毅霞;陆晓珍5.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杨林英;彭德银;邸雅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王欠欠;唐亚红;毋慧【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22(29)11【摘要】目的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中,评估超声胃镜进行检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患者120例。

主要通过比较超声胃镜与病理检查的结果。

观察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种类以及部位分布情况,超声胃镜诊断12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等,超声胃镜对黏膜下隆起病变黏膜层次比较及对黏膜下隆起低回声病变的长径以及宽径的差异性观察。

结果12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总符合率为88.33%,病变类型中,对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且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也均最高,均为100%。

超声胃镜诊断黏膜下隆起病变黏膜层次总诊断符合率为87.50%(105/120),黏膜下隆起病变黏膜层次主要包括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其中超声胃镜对黏膜肌层的诊断价值更高,其次为固有肌层,最后黏膜下层,并且对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存在误诊的情况。

共109例低回声病变,包括中回声病变,超声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同的患者中,病变的长径为(1.82±0.55)cm,宽径为(1.27±0.52)cm;超声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不相符的患者中,病变的长径为(1.13±0.42)cm,宽径为(0.86±0.36)cm。

结论超声胃镜用于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诊断价值较高。

【总页数】2页(P70-71)【作者】王欠欠;唐亚红;毋慧【作者单位】焦作市人民医院消化一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2.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观察3.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4.胃镜联合微超声探头对上消化道黏膜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5.超声内镜、电子胃镜及CT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疗价值

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疗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lesions.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end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68 cases of esophagogastric bulging lesions. Ultrasound endoscop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size,shape,origin and pathological nature of the lesions.Results Of the 68 cases of esophagogastric uplift,22 cases (32.35%)had esophagus and 46 cases (67.65%)had stomach.62 cases (91.18%)were derived from esophageal wall itself,including 57 cases of benign lesions,5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s;5 cases of external pressure,including 2 cases of external esophageal pressure,3 cases of extragastric pressure,no case of lesion was found.Conclusion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esophageal and gastric lesions and can indicate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s,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treatment. Key words: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Bulging lesions;Lesion diagno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8-11-20T10:23:43.98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作者:娄云云[导读]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当涂县人民医院安徽当涂 243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的40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小探头超声胃镜检查进一步对病变性质及来源进行判断。

结果本组115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胃部66个(57.39%),食管45个(39.13%),十二指肠4个(3.48%)。

115个病变中腔外压迫3例(2.61%),
腔内病变112个(97.39%),其中良性间质瘤50个(44.64%),异位胰腺14个(12.50%),脂肪瘤18个(16.07%),静脉曲张7个(6.25%),恶性间质瘤4个(3.57%),息肉6个(5.36%),囊肿7个(6.25%),静脉瘤6个(5.36%)。

结论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mall ultrasound gastroscope probe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rotr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limentary eminence lesions found by routine gastr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collected as study objects. Results among 115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rotrusion,66(57.39%)were stomach,45(39.13%)were esophagus and 4(3.48%)were duodenum. 115 lesions outside the midplane oppression in 3 patients (2.61%),cavity lesions,112(97.39%),including 50 benign mesenchymal tumor(44.64%),14(12.50%)ectopic pancreas,lipoma in 18(16.07%),varicose veins 7(6.25%),4(3.57%),malignant stromal tumor polyps 6(5.36%),seven cyst (6.25%),varicose vein in 6(5.36%). Conclusion the small ultrasound gastroscope probe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rotrusion.
[Keywords] ultrasonic gastroscope;Small probe inspection;Upper gastrointestinal eminence lesions;Clinical value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消化道构造的特殊性,目前临床对消化道异常情况的诊断多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技术,其中最为常用的便是常规内镜和病理组织活检,虽然该项检查被视为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金标准[1]。

但是由于患者的恐惧和不适,使得此类检查的临床实际应用满意度欠佳;此外在利用内镜检查时,往往对黏膜深层及以下的病变束手无策,降低了临床实用性[2]。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胃镜小探头技术获得临床的广泛关注,为此本研究试就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的40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共发现上消化道隆起病变115个。

所有患者均进一步行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其中29例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11例患者行普通超声胃镜检查。

4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5.31±3.86)岁。

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检查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既往常规胃镜检查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目的及意义,嘱检查前0.5h服用二甲硅油,先采用日本奥林巴斯 GIF-XQ260 电子胃镜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采用日本奥林巴斯UM-2R内镜用超声小探头经胃镜活检通道行实时超声扫描,频率分别为15.0、20.0MHz,采用20MHz带水囊小超声探头以清晰显示管壁的结构层次,仔细观察食管病变位置、大小、界限、层次、回声性质及周围淋巴结等情况病变情况,其中对于胃内病变者,可抽净胃液及胆汁后注入无气泡液体再行观察。

对具备行内镜下介入治疗指征者针对性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粘膜剥离术、黏膜挖除术等内镜治疗,余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

1.3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类型
表1 115个上消化道隆起病变部位及类型(个)
本组115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胃部66个(57.39%),食管45个(39.13%),十二指肠4个(3.48%)。

115个病变中腔外压迫3例(2.61%),腔内病变112个(97.39%),其中良性间质瘤50个(44.64%),异位胰腺14个(12.50%),脂肪瘤18个(16.07%),静脉曲张7个(6.25%),恶性间质瘤4个(3.57%),息肉6个(5.36%),囊肿7个(6.25%),静脉瘤6个(5.36%)。

见表1。

2.2病变特点以及影像学分析
腔外压迫病变于超声胃镜检查下可清楚显示胃壁及食管壁各层结构及邻近组织及器官结构,本研究中脾脏压迫胃底1例,后经腹部CT、MRI诊断明确,主动脉压迫食管2例,其超声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无回声的管腔样结构,血流信号丰富,管壁层次完整。

良性间质瘤于超声胃镜检查下可见其超声均源自肌层或固有肌层,边界清晰,呈均匀低回声;而恶性病变则于超声胃镜检查下可见其超声均源自固有肌层,边界模糊,呈不均匀低回声,临床均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3讨论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超声胃镜小探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探头体积较小,易于操作,因此相对于其他探头能够更加以近距离靠近病变部分来进行观察,而且由于探头频率获得了提高使得对病变部分的图像分辨率也显著增加,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表浅或细小病灶进行更加明确的诊断[3]。

除此以外,临床研究认为超声胃镜小探头的优势相对于传统超声还在于[4]:有效解决常规超声无法探及的区域如胃角、胃贲门前区;借助小探头直达病灶,有利于超声检查的开展;小探头顶端无需水囊,从而有效避免对病灶区域形成压迫而导致误诊;先端部无金属硬段,避免操作过程中对患者所造成的二次伤害;仪器的价格相对便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在超声胃镜小探头的诊断价值上,本研究表1结果显示消化道隆起性病灶以胃隆起性病变占比最高,其病变特点则主要是胃底部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影像学特点为低回声、均匀、边界清楚;而位于食管的间叶源性肿瘤病变则大多起源黏膜肌层,同样低回声、均匀、边界清楚[5]。

而位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则类型较多较复杂,也是临床鉴别和诊断的难点所在,包括了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其超声图像显示病变部位多起源于固有肌层或黏膜肌层,其中共有的特性是均为低回声团块,但良性病变其回声均匀或不均匀、边缘光滑整齐,未探及液性暗区和边缘浸润表现;而恶性病变的回声均为不均匀、边缘模糊不清,能够在病灶周围的黏膜层及浆膜层发现明显的浸润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病变黏膜侧出现较为明显的“断裂征”[6]。

综上所述,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瑞,汤娜娜,陶生.超声胃镜小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06):799-801.
[2] 荆晓娟,龙晓奇. 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7):2724-2726.
[3] 孙聪花,王峰,李国欣. 评估小探头超声在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5):113-114.
[4] 李学彦,郭道光,邵晓东,等. 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1):1190-1191.
[5] 姚俊,许亚平,周春锁,等.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555-557.
[6] 查正伟,郑吉顺,彭琼. 微型小探头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药,2017,21(7):1258-1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