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合集下载

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重新讨论这一都市奇景

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重新讨论这一都市奇景

巨大变革与现实问题 . 并且通过 多角度 多层次的表述 ,可以看出政治图像学本身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不仅在于理性 的研究和调查,更对创作本身有所阐释和启发, 可以看作 “ 景观社会之后的公共风晋”. .( 朱青生 滕宇宁 )
里 约热 内卢 的贫 民窟 : 重 新 讨 论 这 一 都 市奇 景
而是 一个经过 人处理 后 的图像和 观察 解释的 一个 不断 变动 的 “ 对体” .而城 市过度 化正好 交织 于最 为令人 焦虑 和
关注的 焦点上 、
这次我们推荐的第一篇文章,介绍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 6 v e 1 a s ),历史上如何随超级大都市的打造而生 成,并且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在 当代新媒介的重新表达下,又成 为一种被猎奇 的观看对象和社会缩影 该题 目 不仅是对世界某一个时刻或者某一个地域献 态的关照,更是反映我们今天社会的
的 感 官 ,并 建 议 : “ 我 们 应 该 以跨 视 角 的 方 法 看
大量反 映北 美 地 区社 会 现实 的影 像和 争议 性观 点 。
这 是一 处可 以被 称 为贫 民窟 的地 方 ,或 叫 “ 隐秘 内
室 ” ,在这 里 , “ 各 色卑微 事件 不 断上 演” 。
“ 贫 民窟 ”这 ~ 语 词 的 翻 译 和 在 许 多语 言 当
待这 个 世 界 。 ” 受到 这 诗 意 的思 想 以 及 第 1 1 分 会
主题 的启 发 ,我 打算 讨论 巴西 的贫 民窟 ( f a v e ] a)
的做法,但是由于互联 网形象学的可能性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 、旁观者和具有权力的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把他的 观察、发现和问题分析 图表作为景观发表出来.这时的景观 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的图像,而是无数的碎

2021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附答案

2021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附答案

2021年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附答案一、阅读知识与积累。

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__)的月光(__________)的翡翠(__________)的交响曲(__________)的山野(__________)的柿子(__________)的水墨画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____________)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发展经济学案例案例

发展经济学案例案例

案例2:巴西的城市化以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1955年,它的人口便超过了1.57亿。

它的人口增长率为1.9%,即是说,每年要增加3l0万人口,是世界上第六人口大国。

在它的总人口中,65%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地区,并且那里的人口还在不断迅速地增长。

毋庸置疑,这一都市化过程促进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遍及城市的贫民窟和棚户区的增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便是这类社区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大多数这样的社区中,缺乏污水处理系统、电力及洁净的水。

在这些居住地聚集着60%以上的城市人口。

此外,和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巴西的城市也难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

因此,失业的人很多,只好去从事街头叫卖、开小杂货铺甚至卖淫等活动。

如果我们以圣保罗为例,就会发现,43%的城市劳动力都集中在这些“非正式”的经济部门。

这些非正式部门的活动包括小商贩、拣破烂儿等非他人雇用的工作,还包括诸如手工匠、理发师以及家庭佣人等工作。

这种部门的收入相当低,没有工作或老年保险。

大多数人都要为获得仅够糊口的收入而奔波。

图二: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在巴西,收入极不平等。

虽然有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那些经济繁荣的年代。

绝大多数巴西人从中受益却很少。

一些人由于工业部门的低工资而赚取暴利,与此同时,大多数城市工人却被抛到了贫困的边缘。

这种不平等在收入分配的数据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例如,20%最贫困巴西人口的收入只占到整个国民收入的2%,而10%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却高达50.6%,前20%富裕人口的收入占到总收人的66.6%。

巴西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工业大部分都在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拉那和里奥格兰德等州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也扩展到东北和远西部。

在最近的10年中,工业对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接近35%,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60%。

巴西里约热内卢:热情桑巴的故乡

巴西里约热内卢:热情桑巴的故乡

巴西里约热内卢:热情桑巴的故乡巴西,这个位于南美洲的国家,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热情洋溢的人民,吸引了无数游客。

而其中,里约热内卢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作为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以其独特的桑巴文化,美丽的海滩,以及雄伟的基督像而闻名于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城市,探寻桑巴的故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桑巴文化。

桑巴是一种源于非洲,融合了欧洲和巴西本土文化的舞蹈和音乐。

在里约热内卢,桑巴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象征,也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无论是街头艺人,还是专业的桑巴舞者,他们都会用热情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向世界展示巴西的魅力。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里约热内卢的街头巷尾都会响起桑巴的音乐,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得里约热内卢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城市。

除了桑巴文化,里约热内卢还有着美丽的海滩和壮观的风景。

这座城市位于美丽的里约湾,拥有长达数十公里的海岸线。

这里的海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是游泳和冲浪的好去处。

此外,里约热内卢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基督像、以及历史悠久的里约大教堂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打卡。

当然,来到里约热内卢,不能错过的还有当地的美食。

这里的美食融合了欧洲、非洲、和拉美各地的特色,口感丰富多样。

例如,黑豆饭是一种传统的巴西美食,采用黑豆为主要原料,配以肉末、蔬菜等烹制而成。

此外,还有烤肉、沙拉、以及各种热带水果等美食,都值得一试。

在交通方面,里约热内卢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包括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

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前往各个景点。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租车公司,提供租车服务,方便游客在城市周边游玩。

总的来说,里约热内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城市,这里有着独特的桑巴文化、美丽的海滩、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食。

如果你想了解巴西的文化和历史,那么里约热内卢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地方。

专题18巴西-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

专题18巴西-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

专题18 巴西一、选择题1.(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何强同学2月下旬到巴西旅游,回国后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旅游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A.参观了当地的咖啡种植园B.看到许多孩子在海滩上踢足球C.欣赏了热辣劲爆的桑巴舞表演D.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佛塔2.(2021·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地理课上同学们就“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下列哪一项讨论结果最为合理()A.封山育林,禁止开采B.开荒种地,建厂扩城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D.开矿修路,大力砍伐(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图为“巴西主要物产及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A.西部地区B.中部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北部平原地区4.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亚马孙平原气候类型相似的是()A.刚果盆地B.印度半岛C.欧洲西部D.撒哈拉沙漠地区5.下列最可能是巴西出口的农产品是()A.大豆、苹果B.咖啡、小麦C.蔗糖、甜菜D.咖啡、蔗糖6.(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读南美洲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②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③a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④b河流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约60%位于巴西境内。

近年来热带雨林遭破坏十分严重,保护雨林已成为了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左图为巴西示意图,右图为1988~2018年亚马孙雨林森林砍伐面积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南温带B.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C.城市、人口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D.咖啡、玉米主要种植于南部地区8.1988~2018年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具体表现为()A.雨林砍伐面积累计量在增加B.2008年后砍伐面积持续下降C.30年中砍伐速度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变化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居住用地9.“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②水土流失加剧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21·山西晋中·中考真题)中国工业大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

从巴西“贫民窟”现象反思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从巴西“贫民窟”现象反思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是规模 庞 大。据介 绍 , 巴西 , 在 所谓 的“ 民 贫
窟” 主要是指 临时搭 建 的简 陋住 房 的集 中地 , 民 , 居

般在 5 以上 , 民窟 一般房 屋 建 筑无 序 , 0户 贫 占用
他人或公 共 土地 , 乏主要 卫 生等 服务 设 施 。这 样 缺 的贫 民窟在 巴西多 达 40 00个 , 仅 在 里 约 热 内 卢 仅 州 , 民窟就 有 近 千个 , 贫 而且 这 个 数 字还 在 不 断 上 升 。联合 国今 年 的一 份研究 报 告称 , 巴西 的贫 民窟 人 口仍 然在 以每 年 0 3 % 的 速 度 增 长 。 预 计 到 .4 22 00年 , 将有 5 0 巴西人居 住在 贫 民窟 内 , 50万 占全
《 策咨询通 讯) 0 7 ・ 5 决 20 年 第 期
没有 政 府 机 构 , 有 警 察 局 , 有 贫 民窟 居 民的 自 没 只 治组 织—— “ 民协 会 ” 居 。居 民协 会 负 责 与 政府 协 作 , 决居 民 的生 活 问题 。政 府 要 推 进 公 共 政 策 , 解 需 要 这些 自治 机 构 的配 合 。游 客 和 新 闻记 者 要 进 入贫 民窟 采访 , 经 警察 局 批 准 后 , 需 得 到 自治 在 还 机 构 的 同意 。贫 民窟 实 际 上 就 成 为 里 约城 的一 块
山顶的地方 , 很多房 屋是 用木板 围起来 , 面盖着 塑 上 料 布或铁皮 、 油毛 毡 。居 民随意接 拉 电线 , 而且 污水 遍 地流 , 蟑螂到处 爬 。在 里约城 的几天 中 , 我们 到处 看 见成片 的贫 民窟 , 中里 约 城南 部 的 罗西 尼奥 贫 其 民窟居 民达 3 万 , 是拉 美也是 世界最 大的贫 0多 据说 民窟 。特别令 人感 到 奇怪 的是 , 本应 该 是 富人 聚 原 集 的临海 山坡 , 在里约城 大多被“ 民窟” 贫 占领。 巴西 的贫 民窟现 象特 别是 里 约 城 的 “ 民窟 ” 贫

走进巴西贫民窟被误解的足球圣地

走进巴西贫民窟被误解的足球圣地

走进巴西贫民窟被误解的足球圣地引印象中的巴西贫民窟有两张脸孔:一张写满脏乱差,充斥着毒品和黑帮;一张写着励志梦,不少足球天才从这里走向世界。

哪一张更真实?“如果没有当地人引路,千万不要去”。

临出发前,一位曾经到里约贫民窟采访过的同行,告诫记者一定要万分小心。

“我抽烟、吸毒、抢劫、杀人,是一个男人”!这是电影《上帝之城》里面的台词,这部讲述巴西贫民窟的电影充斥着毒品、黑帮、残暴、贪婪、复仇、野心、背叛、鲜血,也让不少初来巴西的同胞心有余悸。

好在记者结识了27岁的向导布鲁,这位巴西国内知名的网式足球运动员,也是贫民窟的摩托车运输员。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提心吊胆地走进了科帕科班那海滩(Copacabana)附近的贫民窟,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是时候摘掉那令人恐惧的有色眼镜了,不是所有的贫民窟都像电影中那么暴力。

01惊险!和当地居民从“敌意”到“朋友”在见到布鲁之前,我们遇到了一次“险情”。

里约200多个贫民窟大多数都是依山而建的,我们所去的这一个视角特别好,上一个小坡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科帕科班那海滩。

为了拍一张照片,我们向着靠近大海的方向多走了几步,不小心靠近了其中一户人家。

看到我们靠近,原本依墙而站的三个年龄约莫10来岁的男生突然站直了,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男生睁大双眼,面无表情地冲我们发问,大大的眼睛里清楚地写着敌意。

小宝先生是我们此行的中文向导,这位来巴西已经十多年的东北汉子是个“巴西通”,看到情况不对劲,就微笑着跟三个半大小子轮流说了几句,说着说着笑容就收了起来。

紧接着有一巴西大汉从里面的房间里冲着我们走过来,语言交涉了一番后,敌意终于消散。

小宝一直不肯透露对方说了什么,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告诉他们打狗还要看主人。

”我们只能放弃了拍照,转身沿着水泥路直上。

这条水泥路是政府修建的,通到该贫民窟的半山腰,足够两辆车通过。

据说当初修建是为了便于救护车上山,修成好方便了贫民窟居民的出行。

这条路也给贫民窟的居民带来了生意,向导布鲁先生就是靠摩托车运输挣钱的。

2024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中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

2024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中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

2024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中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补全词语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斩(____)截(____)全神(____)注一(____)千里别出心(____)排山(____)海汹涌(____)湃一望无(____)技高一(____)1.在这场围棋比赛中,我已经用尽全力,可对方(________),我只能望洋兴叹。

2.设计师以香菇的外型设计灯饰,(________),因此深获好评。

3.打仗的时候,只要冲锋号一吹响,解放军战士就会以(________)之势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4.小表弟(________)地看着《小小智慧树》这个节目,眼睛都不眨一下。

2. 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冠(______)戴恍然(______)(______)哈哈(______)(______)囫囵(______)(______)饱经(______)(______)(______)更(______)夜1.你一定要有仔细,可别(__________),错怪了人。

2.小丑滑稽的表演逗得大家(__________)。

3.爷爷脸上的皱纹,记录了他(__________)的生活经历。

3. 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排(____)倒(____)化为(____)(____)枝(____)叶(____)理(____)气(____)(____)(____)之音余音(____)(____)4. 按要求写词语。

1.在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

声(____)击(____)化(____)为(____)深(____)浅(____)取(____)补(____)顾(____)失(____)弄(____)成(____)2.写出ABCC式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2007-01-31 11:08:04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李智超发表评论共0条进入论坛>> 国际在线道(记者鲁扬):提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简称里约),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漫长的海滩,高耸的耶稣山,巧夺天工的甜面包山…..除此之外,里约还有另外一道风景线——贫民窟。

贫民窟有500多座
里约共有500多座贫民窟,大都依山坡而建,一个个狭小的房屋排列紧密犹如火柴盒一般,形成了里约市一道独特的景观,而罗西尼亚是众多贫民窟中最大的一座。

罗西尼亚位于里约市东南部,介于两兄弟山和蒂茹卡森林公园之间,与记者站所在的莱布龙富人区相距不远。

那里现在居住着大约5.6万人。

罗西尼亚迎来的首批居民是二战后来此的葡萄牙、法国和意大利移民。

最初,他们从事种植业并拥有了自己的小块农田,然后他们将种出来的东西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卖。

后来这片地区就被成为罗西尼亚,葡语意为小块农田。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罗西尼亚的人口逐渐增加,很多米纳斯州、巴伊亚州以及东北部的移民迁居于此。

70年代开始,罗西尼亚出现了有组织的和社区性团体,建立了医疗、教育等部门,以及供水供电和基础卫生设施。

80年代,这里出现了学校、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并成立卫生中心和行政区。

贫民窟并不可怕
在很多人看来,罗西尼亚这样的贫民窟和毒品交易、枪支贩卖、暴力活动是近义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

因为一段时间以来,贫民窟的居民渴望融入这个城市,但是他们在经济上被剥削,政治上被操纵,文化和社会方面受到排挤和歧视,这给各种暴力集团和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温床,他们吸纳被主流社会排挤的当地居民入伙,并用严密的制度控制他们,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几届巴西政府都试图解决贫民窟的暴力问题,但都无功而返。

但是,贫民窟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那里有自己的社区,有学校、商店、医院、餐馆;消费品也很丰富,许多家庭有电视、空调、洗衣机、烘干机和家用物品,一些家庭甚至拥有电脑和汽车。

生活在这里的人认为,他们只是没有足够的钱在城里买房子而已,其他生活别无二致。

记者的朋友安东尼奥是个装修工人,就住在罗西尼亚贫民窟。

他来自巴西东北部,和许多巴西人一样,每天进城工作,领取报酬。

记者初次听说他来自贫民窟时,面露惊讶之情,但在随后的交流中发现所谓的贫民窟就是低收入者聚集区,尽管硬件条件比城里稍微差点,但人们的生活与一般的巴西人没有什么不同。

不仅如此,里约的贫民窟也越来越吸引外国游客的目光,很多游客专门前往贫民窟参观。

当地旅行社也专门组织了贫民窟旅游项目。

有的网站还打出广告,在贫民窟进行“Jeeptour”,就是乘坐吉普车游览。

一位参观贫民窟的葡萄牙学生对记者表示,参观后感觉和以前所了解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当地旅游部门正在考虑在贫民窟修建酒店和宾馆以接待日益增多的游客,不过前提是当地的安全得到保证。

随着巴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向里约这样的大城市移民,因为没有钱,只好居住的城市边缘的贫民窟。

如果处理得好,城里人与贫民窟的人都能和睦相处,反之,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分配日益不公,那么贫民窟带来的种种问题,如贩毒、暴力、派系仇杀等都会影响整个巴西社会。

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里的童年[图]
8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罗西尼亚贫民窟,孩子们在屋顶放风筝。

没有新衣服和高档玩具,没有游乐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童年,却有着同样纯真的快乐。

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旧作重拾)巴西散记之七: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2008-12-06 12:25:23)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里的意思是“一月之河”,一般简称其为里约。

葡萄牙人发现这个地方是在16世纪初的某年的一月,据记载,当时几个葡萄牙人来到这里,见到这里的美景,不禁动容,相拥放声大哭,他们自然是见过美丽的山、美丽的湖、美丽的河流、美丽的海、美丽的岛屿、美丽的沙滩、美丽的森林的,但这些“美丽”集为一地的,是他们所仅见。

看来这几个葡国人颇有些诗人气质。

里约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是巴西的首都,有1000多万人口,是仅次于圣保罗的巴西第二大城市,在世界大城市行列中,她享有的一项“盛名”就是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等被公认为世界治安最差的城市。

里约的美景引来游客,游客又招致抢劫者,类似劫案多发生在里约的海滩。

里约有许多漂亮的海滩,平缓、净洁、由银白色的细沙堆成、任蓝色的大海轻轻拍打,当游客正沉醉之时,可能会有几个人(其中可能有少年和妇女)向他成扇形包抄过来,一面大海,三面受敌,游客只有乖乖地交出自己的钞票、相机、手表。

除非有一好身手,一般人还是别做反抗为好,因为劫匪一般都有刀枪等凶器。

抢劫者基本来自当地的贫民窟,里约的贫民窟居民有100多万,最大的一个有30多万人,这历来是里约政府乃至巴西联邦政府十分头疼又无可奈何的社会问题。

贫民窟的状况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是很恰当的,其居民不向政府缴税,用电用水也不交钱,只有些黑社会势力在各自的地盘行使着管理权,政府的角色真是十分尴尬。

不过,政府对贫民窟的态度也曾有强硬过的时候,那是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在里约召开的时候(大概是1993年,中国时任总理李鹏也参加了会议),有些国家对里约作为东道城市提出质疑,理由就是其治安的恶劣,当时的里约市长向全世界保证会议期间治安不会有问题,大家也就将信将疑地同意了。

于是里约政府忙开了,一方面给贫民窟的居民一些小恩小惠,并大肆宣传会议对提高里约的知名度吸引游客,这样对每个市民的好处;另一方面则采取高压手段,宣称如果哪里出现治安问题,将进行清剿乃至用大炮轰平(里约的贫民窟都是在一个个山头上,显然这只是吓唬而已),会议前的若干天,电视里频频有军警调动,大炮炮口对着某些贫民窟的镜头,这一着果然奏效,大会期间平安无事。

随着里约贫民窟名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那位让人分不清男女黑白的迈克尔杰克逊,曾执意要为其居民义演,而演出地点一定要在里约最大的贫民窟,但当地没有演出的场所,于是就造了个价值不菲的空中舞台,演出时还有直升飞机盘旋保护,好不热闹。

贫民窟现在已被开发成一条旅游热线,好多好奇且有探险欲望的美国佬是该旅游的热衷者。

我们向陪同人士要求,能否在公务之余去看一看,由于安全的原因被婉拒,然而最后我们终于被安排乘大巴在贫民窟外围转一圈。

可能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但我感觉,其居住条件并不算差。

对里约贫民窟以及治安恶化的问题的解释有多种,有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阶级压迫理论解释的;有人认为那些居民不信宗教是最重要根源,并以其他城市的贫穷人口没有这么大面积的犯罪为佐证;还有人认为在于巴西的法律失之过于仁慈。

作为法律业内人士,我觉得巴西的法律制度还是十分健全的,但其刑事法律的宽松让她的法制大失光彩,没有死刑,基本没什么重刑,虽在刑罚上注重了人道主义,但对犯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纵容。

所以即使是在巴西也有许多人对此大加抨击。

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巴西司法部长去玻利维亚访问,玻利维亚海军部
长接待,司法部长惊讶:“贵国内陆国啊,设海军部?”海军部长对曰:“哈哈,彼此彼此,贵国没有法律,不也设司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