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合集下载

流化床煤气化工艺技术

流化床煤气化工艺技术

流化床煤气化工艺技术0流化床煤气化概述所谓“流态化”是一种使固体微粒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状态的操作。

当流体以低速向上通过微细颗粒组成的床层时,工艺条件和气化指标( 1 )工艺条件①原料。

褐煤是流化床最好的原料,但褐煤的水分含量很高,一般在12 %以上,蒸发这部分水分需要较多的热量(即增加了氧气的消耗量),水分过大,也会造成粉碎和运输困难,所以水分含量太大时,需增设干燥[wiki]设备[/wiki]。

煤的粒度及其分布对流化床的影响很大,当粒度范围太宽,大粒度煤较多时,大量的大粒度煤难以流化,覆盖在炉算上,氧化反应剧烈可能引起炉算处结渣。

如果粒度太小,易被气流带出,气化不彻底。

一般要求粒度大于10mm 的颗粒不得高于总量的5 % ,小于lmm 的颗粒小于总量的10 % - 15 %。

由于流化床气化时床层温度较低,碳的浓度较低,故不太适宜气化低活性、低灰熔点的煤种。

②气化炉的操作温度。

高炉温对气化是有利的,可以提高气化强度和煤气质量,但炉温是受原料的活性和灰熔点的限制的,一般在900 ℃左右。

影响气化炉温度的因素大致有汽氧比、煤的活性、水分含量、煤的加人量等。

其中又以汽氧比最为重要。

③二次气化剂的用量。

使用二次气化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的气化效率和煤气质量。

被煤气带出的粉煤和未分解的碳[wiki]氢[/wiki]化合物,可以在二次气化剂吹人区的高温[wiki]环境[/wiki]中进一步反应,从而使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增加、甲烷量减少。

( 2 )气化指标褐煤的温克勒气化指标如表4 一10 所示。

由以上的叙述可知,温克勒气[wiki]化工[/wiki]艺单炉的生产能力较大。

由于气化的是细颗粒的粉煤,因而可以充分利用[wiki]机械[/wiki]化采煤得到的细粒度煤。

由于煤的干馏和气化是在相同温度下进行的,相对于移动床的干馏区来讲,其干馏温度高得多,所以煤气中几乎不含有焦油,酚和甲烷的含量也很少,排放的洗涤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七种煤气化工艺介绍

七种煤气化工艺介绍

七种煤气化工艺介绍煤气化是一种将固体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工艺,通常通过加热煤,使其在缺氧或氧气含量有限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焦炭、煤油和煤气等产物。

以下是七种常见的煤气化工艺的介绍。

1.固定床煤气化工艺:该工艺中,煤通过加热填充在固定的反应器中,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气化。

在高温下,煤发生热解反应,生成固体残渣和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

这些气体通常用于制造合成气或其他化学品。

2.流化床煤气化工艺:流化床煤气化工艺中,煤通过气化剂和促进剂的喷射,在气化炉内形成流体化床。

在床内,煤被高速的气流悬浮并在其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工艺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煤,并能高效地产生合成气。

3.乌煤煤气化工艺:乌煤煤气化工艺是在低温和低压下对乌煤进行气化的一种方法。

乌煤是一种硬煤的变种,其含煤量高且易于破碎。

这种工艺能够产生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适用于燃料气和合成气的生产。

4. Lurgi煤气化工艺:Lurgi煤气化工艺采用干煤粉在喷射炉内与氧气和蒸汽进行气化。

这种工艺具有高效和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煤种和煤粉尺寸。

其产气效率高,并且可以在高温下对产生的煤气进行分离和净化。

5. Koppers-Totzek煤气化工艺:Koppers-Totzek煤气化工艺是一种由德国公司开发的工艺。

该工艺利用煤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

这种工艺有助于减少硫化物和氨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并通过循环冷却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6. Shell煤气化工艺:Shell煤气化工艺是一种高效的二代气化工艺,采用了先进的氧气冷喷射技术。

它将煤分解为焦炭和煤气,并将煤气用于合成气和其他化学品的生产。

该工艺具有高效能和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7. Entrained Flow煤气化工艺:Entrained Flow煤气化工艺中,煤和氧气以高速混合,并通过特殊设计的喷射式燃烧器进行燃烧和气化。

这种工艺能够在高温下快速气化煤并生成高浓度的合成气。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摘要:本文从工艺流程、关键技术以及工艺特点三个方面就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展开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由于具有的强适应性、高碳转化率与气化强度,以及使用原料范围广等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原理与特点一、引言我国在很长时期内将煤作为主要的能源,因此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高效、洁净利用煤炭途径的煤气化工艺,是现代煤化工、循环发电等洁净能源生产中非常关键的工艺之一。

由于循环流化床具有煤种适应性强、传热效率高、易完成大型化操作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十分广泛的重视。

二、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流程循环流化床中的皮带将原料煤运输至破碎机中,在将其粉碎在4毫米以下后,运至煤仓中,已备使用。

在开车前,还需利用输送机将煤粉送至立管;在开车过程中,利用提升机将细煤粉送入计量煤斗中,在升高压强后,再将细煤粉从旋转阀、螺旋给料器、进料管中稳定地输送至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下部。

在这一过程中,用到的所有空气均来自于压缩机,将其预热后与锅炉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混合,并从炉底的分布板进入到气化炉内。

气化炉中的温度应保持在1055℃,,气压保持在0.2MPa,气体的流速为1-5m/s,停留时间大约为4至6s。

煤气生成后,从气化炉的顶部将其引出。

由于大量的水蒸气和为转化的碳颗粒夹杂在粗煤气中,因而需要经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操作。

经分离后,超过90%的颗粒下落至立管中,并重新返回到气化炉的底部。

此外,原料、气化剂等循环物质由于迅速进行了混合,因而在气化炉的底部附近便立即开始了气化反应。

循环物料与加入的新原料之间的比值最高可达到40,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碳转化率。

气化炉底部的灰经过螺旋出料器,再由旋转阀送出[1]。

生产出的粗煤气在经过锅炉以及列管等回收热量后,温度得到下降,再经洗涤塔除尘与降温后,送入煤气灌中进行储存。

三、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关键技术煤气化的主要场所为反应器,用料的特性、气化能力及反应性能决定了反应器的大小与操作条件。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半废锅流程简介:
气化炉产生的高温粗煤气和液态熔渣先进入辐射式 废锅,冷却至700℃(水冷管内副产高压蒸汽), 熔渣粒固化与煤气分离落入到下面的淬冷水池,经 锁斗排出。然后粗煤气用水喷淋淬冷至200℃左 右。
③:煤气冷却以及三废处理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应用实例3:德士古气化法
3.工艺条件
⑴:水煤浆浓度:
经预破碎后进入煤的干燥系统,使煤中的水分小于 2%,然后进入磨煤机中被制成煤粉,磨煤机是在常压 下运行,制成粉后用N2气送入煤粉仓中。然后进入加 压锁斗系统。再用高压N2气,以较高的固气比将煤粉 送至4个气化炉喷嘴,煤粉在喷嘴里与氧气(95%纯度) 混合并与蒸汽一起进入气化炉反应。
②、气化。
由对称布置的4个燃烧器喷入的煤粉、氧气和蒸汽的 混合物,在气化炉内迅速发生气化反应,气化压力 2~4MP,气化炉温度维持在1 400~1 700 ℃,这个温 度使煤中的碳所含的灰分熔化并滴到气化炉底部,经淬 冷后,变成一种玻璃态的渣排出。
②煤种适应性强; 褐煤不适于制水煤浆加料。
③煤气中不含焦油; 反应温度高,床层温度均一
④需要设置庞大的磨粉、余热回收、除尘等辅助装置。 粉煤70~80%过200目筛分,出口煤气温度高,起气速高带走
的飞灰多。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应用实例1: K-T气化法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最后生成以CO、H2、CO2、 H2O为主要成分的湿煤气及熔渣。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应用实例3:德士古气化法
② :气化炉 直立圆筒形耐压容器; 内衬耐火材料,近似绝热; 内部无结构件,维修简单; 运行可靠。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气流床气化法

流化床工作原理

流化床工作原理

流化床工作原理流化床是一种常见的固体颗粒与气体相互作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

它具有高效传热、传质、反应等优点,因此备受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流化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流化床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流化床。

流化床是指在气体作用下,固体颗粒呈现出流体的性质。

当气体速度足够大时,固体颗粒会被气流撑起,形成类似流体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流化状态。

在流化床中,固体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均匀混合、快速传热、传质和反应,因此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流化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气体流动、颗粒流动和热传递三个方面。

首先,气体从流化床底部进入,通过喷嘴或气体分布板均匀地向上流动,形成了气固两相流。

在气体的作用下,固体颗粒被撑起,形成了流态床。

其次,固体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流动状态,包括床层流动、循环流动等。

最后,流化床中气体和颗粒之间通过传热传质等方式进行热量和物质的交换,实现了反应、干燥、冷却等过程。

流化床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高传质、传热效率,操作灵活,适用于多种颗粒物料等。

首先,由于固体颗粒呈现出流体状态,因此在流化床中气体与颗粒之间的传热传质效率非常高,能够实现快速均匀的传热传质过程。

其次,流化床的操作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适用于多种颗粒物料的处理。

此外,流化床还可以实现多种反应,如催化反应、氧化反应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流化床是一种在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装置,具有高效传热、传质、反应等优点。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气体流动、颗粒流动和热传递三个方面,具有高传质、传热效率,操作灵活,适用于多种颗粒物料等特点。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流化床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益处。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介绍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介绍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摘要:煤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气态燃料或化工合成原料(CO+H2)的过程,由于煤炭的储量丰富,特别是中国等一些国家富煤少油贫气,煤气化技术就变的更加重要。

研究开发煤气化工艺,就是要为产业界提供能适应更宽的原料范围、更高效、经济和清洁的气化过程。

本文介绍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过程,指出它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供同行了解。

一、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历程针对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种多、烟煤多、粉煤多、煤灰份高、灰熔点高(大部分商品煤灰含量>20%,灰熔点>1450 C)的特点,国家从“六五”计划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开发先进煤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

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开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该工艺具有气化温度适中(1000~1100℃),干粉煤进料,氧耗量较低,煤种适应性宽,产品气不含焦油,气化炉耐火材料要求低等优点。

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合成氨造气工业(常压,100吨煤/日),随着加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该技术将在国内全面推广应用。

八十年代,在中国科学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项)、国家科委(75-10-05)攻关计划支持下,在原有煤气化和流化床技术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φ300mm(1吨煤/天)气化试验装置、φ1000mm冷态试验装置、φ1000mm(0.1~0.5 MPa 、24吨煤/天)中间试验装置、φ145mm实验室煤种评价试验装置。

在理论研究、冷态模试、实验室小试和中试试验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过程中的理论和工程放大特性;通过对气化过程中煤化学、灰化学与气固流体力学的研究,研制了特殊结构的射流分布器,创造性地解决了强烈混合状态下煤灰团聚物与半焦选择性分离等重大技术难题;设计了独特的“飞灰”可控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电话: (0351) 2021137 传真: (0351) 4048313,2021137,4041153 邮编:030001循环新工艺,实现了多种煤的高效流化床气化。

流化床气化

流化床气化
设置CO变换工序的目的: 满足不同用途的煤气对CO含量的要求。
煤气的改制/CO变换
CO变换反应:
CO H2O Cat.CO2 H2 41.3MJ / kmol(放热)
催化剂:
(1)铁-铬系催化剂: 以氧化铁为主催化剂,以氧化铬为促进剂,以及用碳酸
钾、硫酸铜、氧化镁等为助催化剂所组成。 适用于含硫很低的煤气;适宜温度:350~600℃
质条件有一定要求。
其他气化方法/地下气化法
(一)有井式地下气化
以空气为气化剂 煤气组成(体积百 分数/%): H2 14~17; CO 15~19; CH4 1.4~1.5; CO2 9~11; N2 53~55; O2 0.2~0.3 煤气的热值:3.8~4.2MJ/Nm3
有井式缺点:
地下作业量大;气化过程中,平巷空间愈来愈大,容易造 成顶板崩塌,堵塞燃烧空间。
第八节 其他气化方法
• 熔融床气化 • 回转窑气化 • 催化气化 • 地下气化 • 核能气化
其他气化方法/熔融床气化法
一、熔融床气化法
熔融床气化法:将煤粒和气化剂高速喷入高温的熔融浴中, 产生高速旋转和涡流---气液固三相充分混合 和接触,进行气化反应和热量交换---生成的 煤气离开熔融浴,未反应的碳和灰浮在熔融 浴表面,而后排出。
其他气化方法/地下气化法
(二)无井式地下气化
从地面向煤层钻一定数量内孔,孔间 距20~40m,孔的布置可以呈同心圆式, 并使成对之间的煤层相互渗透。 • 对透气性好的浅变质程度煤层
(如褐煤),不需要进行专门处 理就能渗透。 • 对透气性差的年老煤层,两孔之间 进行贯通-----即沿着两钻孔底部建立 气化通道,形成一个U形炉. 贯通方法: 火力渗透法(煤层渗透性差的不宜用)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1、前言目前中国已引进十余套大型Texaco气化装置和Lurgi气化炉供化工合成和城市煤气生产,正引进若干(已签约5套)Shell煤气化装置,促进了煤气化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大多数工厂(占总能力的70%以上)仍沿用落后的常压间歇式水煤气气化炉(达4000~5000台)。

针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历经20余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2001年6月在陕西城化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

2、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历程针对我国幅员广阔、煤种多、烟煤多、粉煤多、煤灰份高的特点,国家从“六五”计划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开发先进煤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

其中,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75-10-05攻关)、国家计委(85-207攻关)支持下展开了流化床粉煤气化的研发,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先后建立了φ1000mm冷态、φ145mm煤种评价、φ300mm(煤1t/d)小型、φ1000mm(煤24t/d)中型、φ200mm(1.0~1.5MPa)加压等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试验装置。

在基础理论研究、冷态模试、实验室小型和中试试验基础上,系统地完成了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过程中的理论和工程放大特性研究,取得了较完整的工业放大数据和实际运行经验。

通过对气化过程中煤灰化学与气固流体力学的研究,研制了特殊结构的射流分布器,构成了特殊的气流分布和温度场分布,实现了灰熔聚,创造性地解决了强烈混合状态下煤灰团聚物与半焦选择性分离以及煤种适应性等重大技术难题;通过设计出独特的“飞灰”可控循环新工艺,保证了气化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工艺过程的系统集成和优化,提高了煤的转化效率。

在大量的实验验证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工业技术,获得中国科学院“灰熔聚流化床粉煤直接气化技术”、“氧/蒸汽鼓风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制合成气工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国家发明专利(ZL 94106871.5)和实用新型专利(ZL 9420227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