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课件.ppt
合集下载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

治疗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心电图完整上ppt课件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clockwise rotation
.
心尖部
二.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
正常心电图观察内容
.
P波 PR间期 QRS波 J点 ST段 T波 QT间期 U波
.
P波 PR间期 QRS波 J点 ST段 T波 QT间期 U波
➢幼儿或 心动过速 者短, ➢老年人 或心动过 缓者长, 但<0.22 秒
.
胸导联心电图
.
其它心电图描记方式
.
导联的连接录相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80分钟) • 教学目的要求及时间分配 • 一、掌握心电图测量方法(40分钟) • 二、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35分钟) • 三、了解小儿心电图的特点(5分钟)
.
一. 心电图的测量
.
心 电 图 各 波 段 的 测 量
一对正负电荷组成电 偶(dipole)。
心电向量 (vector)
.
除极方向与心电图波形的关系
探查电极
单个心肌细胞 复极与除.极同向
除极方向与心电图波形的关系
除极 复极
整体心肌除极与复极方向相反可能与血液温度和心腔压力有关
.
心电综合向量的形成原则
resultant vector
.
四维曲线
• 一维:两点决定一线 • 二维:两条相交的直线决定一个平面 • 三维:立体空间 • 四维:空间与时间的组合
小结: 左室肥大
1. QRS波群高电压 2. 电轴左偏 3. QRS时间增宽 4. 继发性ST-T改变
.
右心室肥大示意图:向量大小方向电轴
.
右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异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的异常形态和时限。
异常心电图的常见类型和形成机制
如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与其它检查方法的比较 :如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等。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干扰与伪影 •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曲线,通过对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了解心脏 的生理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机的清洁与保养
机身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机身,避免 使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
剂。
导线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导线,避免使 用粗糙的布料或钢丝球等硬物清洁 。
键盘和鼠标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键盘和鼠标, 避免水分进入内部。
心电图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阅读说明书
在使用心电图机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置、重新接地、排除电磁干扰源等。此外,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
有效去除心电图中的噪声和伪影。
05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
每日开机检查
每日开机后,应检查心电 图机是否正常启动,各种 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电源线检查
确保电源线连接良好,无 裸露或破损现象。
电缆线检查
检查各种电缆线是否连接 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
避免干扰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的异常形态和时限。
异常心电图的常见类型和形成机制
如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与其它检查方法的比较 :如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等。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干扰与伪影 •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曲线,通过对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了解心脏 的生理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机的清洁与保养
机身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机身,避免 使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
剂。
导线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导线,避免使 用粗糙的布料或钢丝球等硬物清洁 。
键盘和鼠标清洁
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键盘和鼠标, 避免水分进入内部。
心电图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阅读说明书
在使用心电图机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置、重新接地、排除电磁干扰源等。此外,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可
有效去除心电图中的噪声和伪影。
05
心电图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
每日开机检查
每日开机后,应检查心电 图机是否正常启动,各种 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电源线检查
确保电源线连接良好,无 裸露或破损现象。
电缆线检查
检查各种电缆线是否连接 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
避免干扰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最终引起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可 能导致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心绞痛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引起胸痛或胸部不适。心绞痛通 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后 可缓解。
心脏肥大与心脏扩大
心脏肥大
心脏肌肉体积增大,通常由于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脏疾病引起。心脏肥大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心电图的用途
总结词
心电图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于诊断心脏疾病、监测心脏功能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
详细描述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手段,同时也可 以用于监测心脏功能,如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 评估治疗效果,如监测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的效果。
03
心电图异常与疾病关联
心跳过速与心动过缓
心跳过速
心跳速度超过100次/分钟,可能由于运动、情绪激动或某些 疾病引起。心动过速可能引发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 能导致晕厥或猝死。
心动过缓
心跳速度低于60次/分钟,常见于运动员或健康人。但心动过 缓也可能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可能导致乏力、胸闷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或猝死。
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以及 心脏传导阻滞等异常波形。这些异常波形 可能提示心脏疾病或其他问题。
常见心电图波形识别
P波
正常P波形态两肢不对称 ,前半部斜度较平缓,而 后半部斜度较陡。时间不 超过0.11秒,电压不超过 0.25mV。
QRS波群
正常成年人一个标准导程 中QRS波群的时限为 0.06~0.10s,平均为 0.08s。V₁导联R/S≥1,V₅ 导联R/S≤1,R波自V₁至 V₅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 小。
《心电图教学》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变化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 以及各波形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下心 电图的正常变化。
正常心电图的节律和传导
解释心脏电信号的传导路径和正常的 心律。
异常心电图的解读
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介绍各种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和特点,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
心电图的组成要素
总结词
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组成要素。
详细描述
P波代表心房的兴奋过程,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兴奋过程,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化过程,U波代表心室的后电位。这些波形的形态、大小和时序反映了心脏的生 理和病理状态。
02
CATALOGUE
心电图的解读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征
传导阻滞
心电图可以检测出传导阻 滞的波形,确定阻滞的部 位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 据。
心电图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心电变 化,评估心脏的负荷能力和功能
状态。
运动员心电监测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员在训练和比 赛时的心电变化,评估心脏的适应 性和健康状况。
康复治疗
心电图可以监测康复治疗过程中患 者的心电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康 复进程。
心肌炎的心电图表现
总结词
心肌炎时,心电图可能出现心律失常、ST段和T波异常等表现。
详细描述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可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异常,心电图上可 能出现心律失常、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低平等表现。这些改变有助于心 肌炎的诊断和监测病情进展。
心脏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总结词
心脏肥大时,心电图可能出现R波增高、 ST段压低、T波倒置等表现。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可编辑课件
26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 提前的P波重叠于前面的T,且不下传,可无
QRS波 • 不完全性代尝间歇居多 •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编辑课件
27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P波: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时限:0.12~0.20s (3)PR段: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 时限:0.02~0.12s
可编辑课件
9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
10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2.QRS波群:为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波型:
13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Q-T间期及其最高限
R-R 间期度
心率
(s)
(次/min)
正常
正常 最高限度(s)
1.50
40.0
0.478
0.52
1.20
50.0
0.427
0.47
1.00
60.0
0.390
0.43
0.80
75.0
0.348
0.39
0.60
100.0
0.302
2.房性心动过速
可编辑课件
28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可编辑课件
29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规律的锯齿状F波,等电线消失 • F波频率250~350次/分 • 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心电图教学ppt课件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监测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如心肌梗死 的再灌注治疗效果。
心电图在预防中的应用
1 2 3
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先兆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严重心律失常事件 的发生。
预防心肌缺血
对于有心肌缺血风险的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 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迹象,采取措施预防 心肌缺血的发作。
讨论与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师生 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
利用PPT课件、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 示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和变化规律。
VS
互动式教学
设置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 效果。
THANKS
谢谢
评估运动耐量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个体的运动耐量,为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脏事件 提供依据。
04
CHAPTER
心电图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了解正常心电图的特点和解读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周期、振幅等基本要素,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要素判断心 脏电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案例二:异常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掌握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和诊断
详细描述
介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以及如何根据心电图特征判断心脏疾病的类 型和严重程度。
案例三:复杂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提高复杂心电图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详细描述
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电图表现,如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等,介绍其特征、 鉴别方法和临床意义。
通过定期监测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如心肌梗死 的再灌注治疗效果。
心电图在预防中的应用
1 2 3
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先兆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严重心律失常事件 的发生。
预防心肌缺血
对于有心肌缺血风险的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 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迹象,采取措施预防 心肌缺血的发作。
讨论与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师生 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
利用PPT课件、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 示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和变化规律。
VS
互动式教学
设置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 效果。
THANKS
谢谢
评估运动耐量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个体的运动耐量,为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脏事件 提供依据。
04
CHAPTER
心电图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了解正常心电图的特点和解读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周期、振幅等基本要素,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要素判断心 脏电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案例二:异常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掌握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和诊断
详细描述
介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以及如何根据心电图特征判断心脏疾病的类 型和严重程度。
案例三:复杂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提高复杂心电图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详细描述
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电图表现,如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等,介绍其特征、 鉴别方法和临床意义。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 不同,PR间期>0.12秒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房性搏动, 频率100-250次/分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 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合理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个性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心 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心电 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改善
室内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延长,形态异常
03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缩短,QRS波起始部分顿挫(delta波),ST-T波继发性改变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与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 ,深度≥1/4R)或QS波
。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 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关系
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心电图产生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 录。
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 等。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向量概念
01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形成的心电向量是心电图产生的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房性搏动, 频率100-250次/分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 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合理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个性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心 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心电 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改善
室内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延长,形态异常
03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缩短,QRS波起始部分顿挫(delta波),ST-T波继发性改变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与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 ,深度≥1/4R)或QS波
。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 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关系
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心电图产生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 录。
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 等。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向量概念
01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形成的心电向量是心电图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房室肥大问题 • 心肌方面的问题
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 右心房肥大
窦性心律 左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厚
窦性心律 左心室肥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窦性心律 右心室肥厚
窦性心律 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窦性心律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窦性心律 亚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概述
期前收缩
窦房结以下某一异位起搏点自律性 增高,在窦房结下传的冲动到达该 处之前发出的冲动,称为早搏(期 前收缩)。 按起源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性 和室性三种,以室性多见。
窦性心律 频发房性早搏
频发交界性早搏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早搏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预激综合症(左侧旁路)
窦性心律 预激综合症(右侧旁路)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4:1-5:1房室传导)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窦性心律 Ⅱ °II型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窦性心律 I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 0.26s
窦性心律 Ⅱ °I型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 交界性逸搏心律 Ⅲ°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陈旧性下壁、前壁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①前间壁:V1、V2、V3
②前 壁:V3、 V4、 V5 ③下 壁:II、 Ⅲ 、aVF ④侧壁:V5、 V6、 I、 aVL ⑤正后壁:V7、V8、V9 ⑥广泛前壁:V1、 V2、 V3、 V4、 V5 ⑦前侧壁:V5、 V6 ⑧高侧壁:I、aVL
心电图各波及测量
P波: QRS波 : R波: 两心房激动的电压变化和所需时间 两心室激动的电压变化和所需时间 QRS波群第一个向上的波
P-R间期: 窦房结激动抵达心室所需的时间
Q波:
S波: T波: ST段:
R波之前向下的波
R波之后向下的波 心室复极时的电压变化 QRS终点到T波起点
QT间期: QRS起点至T波终点所需的时间
心电图的导联
肢导联: I、II、III、aVR、aVL、aVF
红―右手,黄―左手,绿―左脚,黑―右脚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和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V4水平 V6:左腋中线V4水平
心电图诊断要点:
• 心律问题
• 传导问题
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 右心房肥大
窦性心律 左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厚
窦性心律 左心室肥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窦性心律 右心室肥厚
窦性心律 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窦性心律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窦性心律 亚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概述
期前收缩
窦房结以下某一异位起搏点自律性 增高,在窦房结下传的冲动到达该 处之前发出的冲动,称为早搏(期 前收缩)。 按起源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性 和室性三种,以室性多见。
窦性心律 频发房性早搏
频发交界性早搏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早搏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预激综合症(左侧旁路)
窦性心律 预激综合症(右侧旁路)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4:1-5:1房室传导)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窦性心律 Ⅱ °II型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窦性心律 I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 0.26s
窦性心律 Ⅱ °I型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 交界性逸搏心律 Ⅲ°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陈旧性下壁、前壁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①前间壁:V1、V2、V3
②前 壁:V3、 V4、 V5 ③下 壁:II、 Ⅲ 、aVF ④侧壁:V5、 V6、 I、 aVL ⑤正后壁:V7、V8、V9 ⑥广泛前壁:V1、 V2、 V3、 V4、 V5 ⑦前侧壁:V5、 V6 ⑧高侧壁:I、aVL
心电图各波及测量
P波: QRS波 : R波: 两心房激动的电压变化和所需时间 两心室激动的电压变化和所需时间 QRS波群第一个向上的波
P-R间期: 窦房结激动抵达心室所需的时间
Q波:
S波: T波: ST段:
R波之前向下的波
R波之后向下的波 心室复极时的电压变化 QRS终点到T波起点
QT间期: QRS起点至T波终点所需的时间
心电图的导联
肢导联: I、II、III、aVR、aVL、aVF
红―右手,黄―左手,绿―左脚,黑―右脚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和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V4水平 V6:左腋中线V4水平
心电图诊断要点:
• 心律问题
• 传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