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生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生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的生殖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教学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 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葛存壮和葛优的图片)人 的生殖 课件 师:同学 们认识 这两个人吗?知道他们是什么 关系吗? 葛老曾说过:“最好的作品是葛 优”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最好 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我们到底 是从哪来的呢?我们先听听幼 儿园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吧! (播放生物兴趣小组的采访录 像) 你认为人是从哪来的呢? 学生看图片,说 出他们的名字及 作品 学生看录像,唤 起儿时地记忆, 并思考回答人是 从哪来的 通过学生熟知的影 视演员以及采访活 动导入新课,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一、 生命的火种 知识探究(一)生殖系统的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是来源于一 个细胞的,这个细胞又是由两个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形成的。看来,是精子和卵细胞 的碰撞燃起了生命之火,它们是 生命的火种(板书) 设疑:生命的火种是什么样的? 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屏幕 出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图片) 学生看图片,说 出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态特点 通过图片资料,使生 对精子和卵细胞形 成感性认识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 组合作学习,使学生 掌握男、女生殖系统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 赵家镇中宣安峰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科学》第二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的最后一节.这一节主要介绍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第一课时首先介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教材引入了许多图片和讨论研究,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微的观察和探究,因为有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观察到甚至是无法观察到的,比如雄蕊伸长,受精过程等,因此我利用短片将这些现象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和子房的发育是本课的难点也是重点,我主要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并利用“说出花生结构"这一活动,趣味性地突破难点。 本节中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都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因此要经常与动物的生殖比较,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区别和联系,也有利于建构知识网络。 另外,在教学中,围绕“情景”设计了较多的“讨论”,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会在课前做好一定的预习工作,以期获得补充、修正其它同学的机会;三是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再者,本节还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实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如粮食问题和杂交水稻之父,因此要落实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发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对现实生活中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现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授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了解人工授粉及其意义。 3.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体会果实的来之不易,珍爱一草一木。 4.STS目标: (1)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在农业上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粉的概念;传粉的方式和途径;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 难点:传粉的方式和途径;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四、教法和学法 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启发式、小组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花生、瓜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

植物的无性生殖

1.7植物的无性生殖课型:新授 编制日期:2012.10.08 使用日期:2012.10.09 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并列举常见 现象 2、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学习重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 【学前准备】 准备插图和扦插植物 【课前延伸】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营养繁殖概念:植物用、、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2、营养繁殖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和 三种。(1)扦插概念:取一段带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发育成新个体。举例:等。 (2)嫁接概念:把一段植物的或,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方式: 和两种。嫁接成活的关键:和紧密结合在一起。举例:等植物。(3)压条概念:把枝条中部的剥去半圈,埋在土壤中并固定,发育成新个体后,再与分离。举例:等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 二、小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_________方式。无性生殖概念:不需要的结合,由直接产生 的生殖方式。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 1、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或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 和,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点:实现植物繁殖的工厂化生产,短时间内地培育所需植物新个体,防止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颗橘树,所结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这种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科学家对这一现象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直到1927年这一疑团才被揭开。原来是有人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而进行的“移花接木”。导出今天的新课----植物的无性生殖(板书) 【探究过程】 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扦插应选什么样的枝条,选插的角度,切面怎样处理。 3、红红去外婆家采摘草莓后,想在自己家种草莓,你认为红红应该怎么做呢? 4、爷爷家只有一棵桃树,可小亮特别爱吃桃子,他想从春到秋都能从这棵桃树上吃到新鲜的桃子。爷爷帮小亮实现了这个愿望,你知道爷爷是怎么作的吗? 【达标检测】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芽接 C、枝接 D、压条 2、一枝原来开红花的碧桃树嫁接到开白花的碧桃树上,新嫁接的枝条将来开花的颜色是() A、红色B、白色C、粉红色D、红色和白色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常用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这与下列那种生物的繁殖方式相同() A、小麦种子发芽 B、黄豆发芽 C、扦插的柳枝发芽 D、蚕豆种子发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性别遗传》课堂实录

《人的性别遗传》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播放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通过小品演员的精彩幽默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师:小品中这对夫妻为生下一个儿子,而东躲x藏,打起了游击。妻子也因生下三个女儿备受婆婆和丈夫的责难,而妻子却为自己辩解说生男生女在男性。生男生女到底怎么回事?这与遗传有关系吗?让我们一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

七年级下册生物 人的生殖 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 葛老曾说过:“最好的作品是葛优”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最好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我们到底是从哪来的呢?我们先听听幼儿园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吧!(播放生物兴趣小组的采访录像) 你认为人是从哪来的呢?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是来源于一个细胞的,这个细胞又是由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看来,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碰撞燃起了生命之火,它们是生命的火种(板书) 设疑:生命的火种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屏幕出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图片) 过渡:生命的火种是从哪来的?——来源于生殖系统 屏幕出示知识探究题:

观察男女生殖系统正面图,说出男、女生殖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考眼力]你能标出男、女生殖系统侧面图中各器官的名称吗?

[想一想]以下三组器官在功能上有什么共同点? 过渡:生命的火种由睾丸和卵巢产生以后,它们的相遇孕育出了神奇而伟大的生命,这是自然界中奇妙而美丽的约会(板书—生命的约会) 播放flash动画,使学生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人的受精过程和它类似,但只经历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它们是怎样结合的呢?一起欣赏[角色扮演]—精子的自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别遗传的特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 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 教学设计图示: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两个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教师:你能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吗?性染色体之外的都叫常染色体。 学生:练习写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教师:(板书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教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学生:练习写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教师:教师巡视检查,有错的进行纠正。 学生: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教师: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行了,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可以简化为用X、Y来表示。男性可以产生哪几种精子? 学生:两种,含有X的和含有Y的。 教师:那卵细胞呢? 学生:只有含X的一种。 教师:那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1)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生活力较强 二、新课学习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用图片及动画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种子繁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加以比较,明确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植物除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 2.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无性生殖:像马铃薯的块茎繁殖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特点:

《植物的有性生殖》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4)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 一、导入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乐章 环境 二、新授 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相同点均可产生新个休 不同点方式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差异新旧个体差异较大无差异 数量新个体数量较少可大量产生新个体 三、练习 课课练相应练习 四、作业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一、导入 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二、新授 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样处理才能容易成活?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样本不要太小,以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观察时间、次数。 4.设计一表格,记录观察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讨论:1.在你对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 解析讨论:1.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节处。温度、光照、

七年级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写好内容的纸条、胶条、录象 学生:课前预习、分出男女生代表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 由作为物种的人的由来引出个体的人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出示挂图,观察思考,说明分组竞赛的规则,得出正确结论 放录像 学生回答 观察准备小组活动 小组按规则活动 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认真观看 课堂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 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布置课下作业 投影展示 1.向妈妈了解生育自己的过程 2.为妈妈进一份孝心 教学过程:(P) 板书设计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 ↓ 受精卵发育 ↓ 胎儿分娩 引言: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 又是怎么来的?你知道父母生养你的过程吗? 新课: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探讨个体的人究竟是 怎么来的。 请看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挂图 同学们课前做了大量准备,下面听好规则组与组竞赛。黑板上有4幅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讲台上有 写好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的纸条,有胶条,请男女生代表 组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纸条贴到相应的位置。 生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现在同学们都能正 确地认识其结构与功能,但我们知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布的时候,都知道用树叶、兽皮包住露在体外 的生殖器官,为此,生殖系统是一个隐秘的器官。 请看录象 请概括一下录象内容? 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父母生的

动物生殖教案

【公开课教案】《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0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平潮初级中学保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昆虫生活史的图片,培养学生推断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能力 2. 通过观看有关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象资料,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昆虫的生活史观察 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难点: 概述昆虫的变态发育 理解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三、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繁冗复杂。那么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否一样呢?青蛙在哪里生养后代?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妈妈?鸡蛋都能孵出雏鸡吗?令人厌恶的毛毛虫怎么会发育成一只美丽 的蝴蝶呢?这些问题涉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本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是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种类繁多,其中蚕和蝗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请大家看下蝗虫的生活史图片。 ①比较一下蝗虫的成虫和幼虫的差异 ②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学生观看讨论回答问题 师: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差异主要有:幼虫个体小;没翅或翅发育不完善,跳跃;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成虫个体大;翅发达,能飞翔;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很多动物像这样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发育。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若虫是指由受精卵孵化出的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与成虫相似,但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个体。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昆虫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家蚕的饲养及其生长发育过程,想想: ①家蚕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②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大吗?有哪些区别?③比较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 学生讨论比较,回答问题 师: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像家蚕这样,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蚊、蝇金龟子等昆虫的发育都属于完全变态。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生物 3.课时:1 教案内容: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什么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的现象 3、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4、描述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原理及优势。 能力目标 1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通过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 3、通过导学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等。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比较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成就,教育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 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探究、实际操作 五、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 https://www.360docs.net/doc/8f4535329.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3%BB%A8%B C%DE%BD%D3&in=24752&cl=2&lm=-1&st=-1&pn=1&rn=1&di=39513504603&ln=1998&fr=&fm=res ult&fmq=13316256337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 e=2#pn1&-1&di39513504603&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8f4535329.html,%2F%25B6%25C0%25C9 %25BD%25B7%25C3%25CF%25C9%2Fpic%2Fitem%2Fe69361230a286eb6d6cae24b.jpg&fromURLhtt 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8f4535329.html,%2F%25B6%25C0%25C9%25BD%25B7%25C3%25CF%25C9%2Falbum%2Fitem

苏教版生物七下《人的生殖与发育》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⑵主要生殖器官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过程 ⑴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作用. 受精卵或精卵结合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⑵场所:输卵管 ⑶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不会影响人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3、胚胎发育 ⑴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输卵管 ⑵人的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十月怀胎:280天左右) ⑶胎盘的作用: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养料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人的生长发育(起点:受精卵) 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⑴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生长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⑵青春期的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男性第二性征: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 第三节人体概述 1、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①骨的煅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硬脆的无机物 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 ②骨的脱钙——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柔软的能打结的有机物. 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 无机物(钙盐)——使骨脆硬 骨的成分 有机物(蛋白质)——使骨柔韧

骨的特性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2、人的各个系统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下,成为一个复杂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第七大营养物质:纤维素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主要成分 糖类:主要供能物质既是人体组成物质脂肪:贮存能量,保持体温,防止机械损伤又是人体供能物质 维生素:需求量小,但有重要作用 水: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水60~70%) 无机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 2、缺乏症: Vc ——坏血病、牙龈出血 V A——夜盲症 V D——佝偻病 V B1——脚气病 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缺铁——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吃含碘盐、紫菜、海带等)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肠腺、胃腺、胰腺 ⑴消化道 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冠、牙颈、牙龈) 龋齿的原因(吃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 咽→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食道 胃→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形成粪便 肛门→排出粪便 ⑵消化腺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 肠腺→肠液液(含多种消化酶) 胰腺→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肝(最大)→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人的生殖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走近自己 《人的生殖》教学案例 尚德兰 《人的生殖》一节内容,历年来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师或者将男女生分开讲授,或者上课划出知识点,由学生下去自己学习,既达不到让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更谈不上利用课堂教学打动和震撼学生心灵,铸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而现在的一些学生,责任感淡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感恩意识。为此,我想通过本节有关新生命孕育内容的教学,营造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氛围,贴近学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父母的艰辛及自身的责任。 我一踏进教室,就听到个别同学窃窃私语:嘻嘻,看老师怎么讲?一些女同学也羞怯地低下了头。看来,对于性知识内容,学生虽渴望了解,却又充满羞涩。因此,我必须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说:“关于生殖,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象一个秘密,许多孩子都问过父母自己是哪儿来的。你们的父母是怎样告诉你们的?”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肚脐眼里生出来的。” “胳肢窝里生出来的。” “窑洞里拣来的。” 师生都笑了,同学们的羞涩感消失了。 “看来同学们知道父母是“哄”你们的。其实,人的生殖和其他生物的生殖一样,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今天,我们就用科学的态度,从科学的角度来学习人的生殖。” 同学们瞬间变得严肃而认真。 “有关人的生殖内容,同学们渴望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 “新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精子与卵细胞是怎样结合的?” “羊水会把胎儿淹死吗?” “胎儿为什么会与母体连在一起?” ……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看来大家确实动了脑筋,本节课主要通过你们自己的力量,来一一解决这些问题。8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观看录象片段,试着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要对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测。”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阅读、观察、讨论。 通过检测,我发现,这部分知识,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 想一想:“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系吗?”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教案

《人的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⑵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难点: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材料和相关用具 2、学生 课前预习:①请教家长:我是怎样来到世上的? ②请教母亲怀孕时间是多久?怀孕时有什么感觉? ③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谈谈酒精、烟草和某些药品为什么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有哪些表现。 教学过程: 引入:生殖系统 生殖过程:自然界生物生殖的图片,例如花、海马等 其实所有生物都有生殖现象,人类也同样有。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新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生殖。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哪一个答案比较准确呢?那么,我们怎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这恐怕有些父母说不清楚的。也有些父母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而回避回答,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通过这节课,你会知道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回家后可以给父母讲讲,将来也可以给你的孩子讲讲。 大家互相观察,男女同学外观上有什么明显差别?

看看这两幅相片,猜猜哪个是小男孩,哪个是小女孩(出示两张七八个月大的小孩相片)。小时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别不大,人们主要靠什么确定其性别呢? 男女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器官的不同。大人和小孩的也不同。这是人体男性的生殖器官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图片,请大家观察这两幅图片,然后分别完成课本图和课后,等一下同学们上来回答。老师这里有一些纸条,分别是一些器官的名字和功能,待会我请两个组的同学按照序号把相对应的答案贴到黑板上来。最后一道题就让一些同学把答案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请大家开始。我们待会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快? 在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 了解了生殖系统后,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生殖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老师会播放一段关于生殖过程的录像,请大家观看录像后,完成课前老师发下去的纸条,看哪位同学完成的最快,现在请大家先看清楚纸条上要求回答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录像(生殖过程)把答案用投影展示出来,请大家根据生殖过程想想: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种说法准确吗?你们问过妈妈后,结果是否符合呢? 完成第三题后提问: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为什么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对母亲来说,生育不容易;对父母来说,养育子女更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生物的无性生殖》教学案例

《生物的无性生殖》教学案例 程桥初级中学俞新凤 一、背景知识: 本节内容位于苏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第十四章。“生物的无性生殖”简要概括了无性生殖的概念、出芽生殖的特点、营养生殖中嫁接的原理和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上的意义。生物的无性生殖与营养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本章重点。教学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内容是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实习植物的嫁接,本案例是第一课时。教科书意图让学生懂得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通过生殖与发育维持种族的延续,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具有初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经验。 [学习障碍]:学生对动手操作的课程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对本章内容尚不具备感性认识,对他们而言,这些基本上是陌生的知识,课前准备不太充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欠缺,尤其是整体化、系统化及应用方面,仍需教师指导。 [心理特征]: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转移,好奇心强。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使命。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因此,教学中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论证——交流与合作——课内评价等科学的探究过程;感受探究的意义。 本节课安排两个活动:活动一是教师准备好的酵母菌的培养液指导学生制作玻片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活动二是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实习植物的嫁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归纳等自主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联系生活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举例说出植物的嫁接过程和意义。 技能目标: 1、运用酵母菌培养液制作玻片标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 2、尝试植物的嫁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确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的生殖备课教案.doc

《人的生殖》备课教案 学科生物课题第二节人的生殖课型新授知识能力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过程方法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正确认识生育和养育的知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教学重点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教学难点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总第2 课时)一、引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有森林古猿进化来的。那么我们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呢?你的爸爸妈妈说你是从哪里来的? 二、新课1、性别分辨的方法请出班级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会知道他(她)的性别。出示两张7-8 个月的婴儿相片,让学生猜性别,引出性别分辨的基本方法。(生殖系统的不同)2、生殖系统的结构和作用(观看男女生殖系统简介视频)(1)活动:请学生自己学习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正面图解,填写好右边的侧面图解。(2)教师针对生殖器官的作用提问,检查学生观看的效果。(3)教师讲述: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女性生殖系统的只要性器官是卵巢。讲述时注意按从里及外的顺序板书:男性:睾丸(阴囊)——附睾(阴囊)——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尿道(阴茎)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4)小组讨论完成课后第二题输精管和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阴茎和阴道——镜子出入的通道睾丸和卵巢——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和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5)遗精和月经的形成原理。3、现代结扎术原理女性:输卵管捆起或者打个结;男性:输精管切掉一小节。精子不能输送出去,而被白细胞吞噬。4、古代太监的生理表现及其原因古代视性为淫乱,作为道德败坏的表现,为了肃静宫廷风气,统治者将在宫廷服务的太监生殖系统中的睾丸割除,他们因为没有了雄性激素,因此胡须会慢慢掉光,声音也没有了男性特有的雄厚。 2017-07-31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第14章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10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动画:双受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