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对电影产业的SCP分析

对电影产业的SCP分析会展二班许奥杰200922114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已逐步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收益逐年大幅提高。
然而与美国等电影产业已趋向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 规模偏小和资金短缺已成为抑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
怎样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实现中国电影的规模经济效应, 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将从SCP分析框架下, 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困境,研究以融资拓展、集团化经营等产业行为作为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绩效对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SCP分析一、引言:中国电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 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市场, 产业化发展方向明确。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如何, 如何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 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较美国等西方电影大国, 中国电影产业在规模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 由于中国电影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的原因, 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差异化方面的弱势导致规模经济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SCP 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而合理的市场行为选择也将改善市场绩效。
正是基于这一传导机制, 拓展电影企业投融资方式,有效扩大规模, 提高经济收益, 对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意义重大。
二、我国电影产业的SCP分析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
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
(一)市场结构:1. 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 即市场容量,是指一个特定市场供应品的购买人数。
关于对中国电影产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

近 年 来 我 国 电影产 业 发 展迅 速 , 年产 量 从 2 0 0 3 年的1 4 0部增 三个 因变量 的 S i g . 值均小于 0 . 0 5 ,故有 必 要对 导演 、演员 和影 评 加到了 2 0 1 2 年的 8 5 4部, 电影 产业 总 营业 收入 达到 1 7 0 . 7 2 亿 ,平 进行 深入 研究 。鉴 于档 期 与票房 也存 在着 一 定相 关性 ,则 可 以进 一 均 年增 长 率 达到 3 3 . 9 % 。据清 科研 究 中心数 据 显示 : 中 国大 陆 电影 步进 行 S P S S 检验。
财经 管 理
关于对 中国 电影产业融 资问题 的相 关研究
李 芸
【 摘 要 】本文基 于我国 电影产业发展现状等 宏观 背景,通过对 目前 电影产业融资 问题解析 ,明晰其主要因素是投资风险和 商业价值难以预估。借鉴先进 管理方法,建 立完善中国电影商业价值 的预测模型 。
【 关键 词 】电影产业
根据 单一 变量 法研 究 ,可 以得 出电影预 期商 业价 值与 各 因素 间 期商 业价 值研 究模 型 : 电影 的预 期 商业价 值 与导 演商 业价 值 ,演 员
见表 一 ) 。通 过将 以上 结 果量 化分 析 ,总结 出 电影预 L i t m a n ) 收集 了 1 9 8 1 年- 1 9 8 6年 在 美 国播 出的 6 9 7部 电影 作 为研 存在 的关 系 (
M P A A分 级 、 生产 成 本 、发 行 模 式 等 为变 量 名 称 ,将 自变 量 与 因变 商业 价值 ,影 评 , 电影 剧情 , 电影上 映档 期 等相 关 因素分 别乘 以其
量 的影 片租 金收 入进 行层 次 回归 ,得 到 回归方 程 式 ,从而 奠定 了电 影 响权重 后 的总和 在 一定 范 围 内成 正相 关关 系 。 电影 预期 商业 价值 影票 房研 究 的基本 模型 和 方法 。 我 国也产 生 了一些 基于 我 国 电影票 房和 本± 电影 发展 影 响因素 的票房 预 测分 析模 型 。如 : 以全 国年 平均 票价 、年 影片 数 和人 均可 的数 学表 达式 ( 见表 二 ) :
电影产业

一、定义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二、电影产业的属性从产业属性上来看,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电影产业不仅拥有经济属性,还拥有社会文化属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产品本身具有交换价值,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具备经济属性。
电影的生产制作过程十分特殊,它是一种概念先行的创作,是从抽象讨论落实到实际执行的一系列过程。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不同类型企业的参与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
同时,由于电影可以大批量的机械复制生产,边际成本比较低。
所以,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电影产品“内容”生产是其产品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电影是具有深厚社会文化意涵的一种艺术形式。
电影本身拥有承载信息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流动的图像讲述故事。
叙事性也成为了电影意识形态性的根源,在叙事的过程中,蕴含着文化的传递。
文化作为电影叙事的背景因素之一,将自始至终的出现在影片中,因此,电影成为了文化议题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意识、价值观、生活方式在电影中被传递出来。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中一种更带有机构性质的艺术“话语”,其意识形态性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说电影艺术“话语”本身就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中被构成的。
三、电影产业的特点1.电影产业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中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电影票房收入、出售电视电影频道播放权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影票房是主要收入来源,而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链中釆取的是分账制,就是制片方、院线和影院之间对电影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电影院线在下游控制电影放映,凭借其垄断势力获得分成比例有逐渐扩大趋势。
为保护制片方的利益,促进电影业健康发展,在2008年底广电总局下发指导意见,建议国产影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提升至43%,放映方不得超过57%。
电影产业这种利益分配模式势必会对电影产业投融资产生影响。
电影产业经济学

第 四, 香港 电影 长期 以来 使 用 粤语 , 中 国 大 陆 现 在 也 生产 电影 , 内容模仿 中 国戏 剧 和歌 曲 的 内容 , 流 行 明
星也 是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与 音 乐 产 业 有 很 强 的 联
表 1 各 国人 均 看 电影 的 场 次 : 前十位 的国家 , 2 0 0 3年
爱 意 味 着 只 有 国 内 或 地 区 的 吸 引 力 。 离 散 社 区 对 中 国 和 印度 电影 的 出 口产 生 了 影 响 , 比如有些 电影 在世
界各地 销售 。“ 宝莱坞 ” 这 个 词过 去 错 误 的 认 为 只 指 在孟买 制作 的电影 , 实 际 上 是 指 印 度 这 个 巨 大 的 电影
方 向: 比较文学 , 文化创意产业。
口 [ 英 ] 露 丝・ 陶 斯 著, 苏 锑 平 译 电 影 产 业 经 济 学
H UNDRED SCH00LS I N ARTS
降, 巨大 的电影 院或 改 作 他 用 或分 割 成 数 个 小影 厅 。
现在 的 电影采 用数 字化制 作 , 可 以 通 过 卫 星 把 电影 投 射 到世界 上任何 地 方装有 专 门设备 的电影 院 。
隙, 一架 风 琴 连 同风 琴 演 奏 者 一 起 出 现 在 演 播 厅 后
、
技 术 变革
排 , 在 观 众 购 买 冰 激 凌 和 爆 米 花 时 以 供 他 们 娱 乐 。有
些 电影 院 只放卡 通 片 , 通 常 所 有 电 影 院 的 节 目都 是 循
电影产业 多 多少 少有 I O O年 的 历 史 了 , 随 着 技 术 和 观念 的发 展 、 以及 它 们 之 间 的 竞 争 , 从 一 开 始 就 是
【行业深度】2024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集中度较高

【行业深度】2024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光线传媒(300251.SZ);奥飞娱乐(002292.SZ);百纳千成(300291.SZ);中国电影(600977.SH)本文核心数据: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派系;动画制作行业市场份额;动画制作行业市场集中度1、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梯队我国动画制作行业可以结合制作企业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作品产出情况划分出较为明显的竞争梯队。
总体来看,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头部企业为光线传媒,作为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代表性上市企业,光线传媒依托光线动画与彩条屋开展动画制作业务,当前,光线传媒直接或间接投资了十月文化、凝羽动画、好传动画、彼岸天动画、可可豆等多个子公司,制作出品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茶啊二中》、《哪吒》、《秦时明月》等多部取得市场热烈反响的作品,因此光线传媒在资金实力、企业布局以及产品制作情况来看,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头部企业。
第一梯队则主要包括奥飞娱乐、中国电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追光动画、华强方特等厂商,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动画制作背景,具有动画制作较长时间的行业经验,并取得过一定成绩,当前正处于企业发展的上升阶段。
除此之外,小疯映画、两点十分、艺画开天等企业则位列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第二梯队,该部分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有少量代表性动画作品产出,同时得到了例如哔哩哔哩、阿里巴巴等具有较强资金实力企业的投资,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2、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市场份额动画制作行业在成果产出上主要包括连续剧形式的动画片,以及动画电影,在我国动画制作企业2022年总营收不到90亿元的规模的情况下,根据前瞻对2023年上映中国大陆动画电影票房的初步统计,我国2023年动画电影票房总额约为79.7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我国动画电影制作市场占据更大的营收比重,其市场份额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市场份额情况。
2013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7月目录一、产业化运作带动电影华丽转身 (3)1、电影产业定义及全球发展范式:从内容制作商向泛娱乐产业进军 (3)2、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结构:以内容制作和渠道营销为主的产业发展期 (6)(1)电影制作 (8)(2)电影发行 (9)(3)电影院线 (10)(4)电影影院 (11)3、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现状:票房收入占主导,其他衍生收入待开发 (12)二、软硬件升级策动产业蓬勃发展 (14)1、播放渠道:渠道下沉打造票房收入新增长点 (15)2、营销渠道:新媒体等营销渠道引爆口碑效应 (17)(1)自媒体时代改变主流内容营销范式 (17)(2)新媒体繁荣拓宽互动式销售渠道 (18)3、内容制作:新生文化群体的萌发昭示热潮兴起 (20)(1)题材——青春粉丝文学成就银屏热点 (20)(2)创作群体——有格调的商业片取代文艺范儿 (23)(3)受众——群体转换80、90 后投身大银幕 (24)三、重点公司简况:光线传媒华谊兄弟 (25)1、光线传媒(300251):新生代导演助力大荧幕转型 (26)2、华谊兄弟(300027):制作起家走向多元衍生经营 (27)一、产业化运作带动电影华丽转身1、电影产业定义及全球发展范式:从内容制作商向泛娱乐产业进军甘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书中宣告第四次浪潮是一个以“休闲者”为中心的时代的到来。
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体验经济,具有短周期,互动性,不可替代,转瞬即逝等特点,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激活消费者内在的积极主动性,引发内心的强烈反响,创造出让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的活动,体验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发展阶段。
电影本身是一种视听艺术,它既可以满足拍摄者自身故事讲述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观影者根据自身观影的瞬间感受,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作品中去的需求,可以说拍摄、观看电影是一种纯主观的个体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与管理

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化产业包括了艺术、文学、音乐、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等多个领域,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一样,也需要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有效的管理。
一、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其经济学分析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更是其影响因素、市场结构、营销渠道、市场规模、文化创意等多个因素的交织作用。
其中,文化市场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一、市场结构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产业,文化产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文化产业的运营具有挑战性和潜在的风险。
由于文化产业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文化特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因此文化市场具有强烈的二元性。
这种二元性表现在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多呈现出热销和滞销的现象。
文化市场的二元性特征要求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进行精细化的市场调研和精细、多样化的产品细分。
二、竞争格局文化产业的竞争格局普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的市场。
对于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虽然竞争格局比较激烈,但是也有利于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成本节约和规则制定的优势。
对于产业集中度较低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弱、政策支持和优惠券的发放都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市场后来者往往具有更好的竞争机会。
三、政府产业政策政府产业政策是影响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文化补贴、税收优惠、贷款、农村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为文化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文化产业的管理文化产业的管理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的进行管理,对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和创造价值、提升影响力至关重要。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管理可分为三个方面:人才管理、市场管理和资金管理。
中国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分析目前,中国电影行业面临市场萎缩、发展缓慢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电影的非产业化运作。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改变以往的电影观念,重视电影的产业化本性;二是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走电影产业化道路。
标签:电影观念商品属性制片发行放映电影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已经成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最迅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可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却非常迟缓,造成中国电影市场萎缩,电影产业规模难以提高的原因,就是电影的非产业化运作,也就是说,中国以往并没有将电影视作一个以商业化运作为主、以市场调节为杠杆的经济产业。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改变以往的电影观念,重视电影的产业化本性;二是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走电影产业化道路。
一、改变电影观念,重视电影产业化本性电影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商品?这是自电影创立之初人们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世界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在《电影通史》里有这样的论述:“1908年,艺术电影还没有多大的发展,电影基本上还是一种通俗娱乐,一种新的商业化的通俗玩艺。
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容易卖掉的廉价商品来生产”。
这说明电影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很自然地具有了商品属性。
所以,电影的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都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在中国,电影的商品属性长期得不到客观的认识。
在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使得中国的电影作品一直被视为教化的工具和手段,电影曾经长期被简化地理解为政治宣传手段,被强制性作为政治意识形态载体来管理,其负载的意识形态意义远远超过了其娱乐意义。
进入新时期以后,虽然电影的艺术本性和文化本性逐渐开始被认同,但电影仍然还是被看做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宣泄和疏导力量,弱化了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大众文化市场上的占有力,使电影的融资能力、投资能力下降,也使得中国大陆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面对现实的开放性和电影观念、形态和风格上的多样化、层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日益增多。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主体产业之一,不仅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能对经济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电影院线的发展为例,通过计量经济学理论来找出扩大其规模经济的方法,以带动整个电影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1 我国电影产业的基本概况
11 我国电影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从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来看,2012年中国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量达到893部,这个产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
从电影的放映来看,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权威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年度观影人次达到471亿,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12 我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1)制作质量不佳。
在电影的制作上,主要投入了电影生产的专用设备、人才和资金。
尽管影片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制作的影片多半质量不佳,影片并非全部为中国电影票房做出了贡献。
最终能进影院的大约只有1/3,而且其中大多数为故事片,其他类型的影片发展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资源的较大浪费。
(2)发行缺乏体系。
在电影的发行上,中国电影产业中制片商和发行商一般为一家公司,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如果前期制作上存在较大问题,导致影片发行权卖不出去,影片不能进入院线,那么前期的投入就无法收回,造成电影产业链的断裂。
(3)中外影片票房差距增大。
在电影的放映上,院线主要是购买拷贝影片的使用权,通过放映影片的票房收入获得收益。
在2012年的17073亿元票房中,国产电影贡献8273亿元,仅占总体的4846%,10年来国产片票房首次不敌进口片,而且不断呈现下降趋势。
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满意度在降低,国产影片的竞争力与进口大片相比明显不足,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大趋势。
(4)出口竞争力较弱。
在电影的出口上,在2012年中国一共有75部电影销往8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累计仅为1063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进口片在中国本土创下的票房接近90亿元人民币。
一方面是由于地域间文化差异,外国人对中国电影中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存在认识偏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水平问题,没有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5)得奖欠缺。
在影片的得奖上,作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之一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的得主每次都备受关注,迄今为止举行的86届中,中国只有李安凭借《卧虎藏龙》得到该奖项。
而且受到世界认可的华语片,多数还是拍摄于20世纪,例如1991年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1995年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近几年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节上的影响力呈现下降趋势,取得巨大反响的华语片越来越少。
2 电影院线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
在产业组织学中,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
而产业的规模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电影院线的规模经济性就是随着其业务规模的扩大、影院和人员数量的增加,单位运营的成本下降而单位收益上升。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电影城市院线数为46条,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7条,这主要是由于电影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的终端进行院线投资,而新增的影院也需要通过新院线来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各大院线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
为了能够准确地考察我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用票房总收入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的经济收益,用银幕数(当年运营)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规模,用放映的场次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的运营成本(见下表)。
2012年票房收入前十的电影院线公司
序号院线名称2012年票房收入(单位:万元)银幕数(当年运营)(单位:块)场次(单位:场)
的系数通过显著性水平5%的检验,说明放映场次对规模经济收益有较明显影响,系数为1067081&1,说明我国的电影院线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院线可以通过增加放映的场次来扩大总收益。
增加场次可以提高每块银幕的利用率,降低每块银幕前期所投入的平均成本,从而带动收益的增加。
3 借鉴及建议
31 国外电影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借鉴
(1)美国。
美国的文化产业相当发达,有着电影圣地之称的好莱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给美国电影出品人、发行商和投资者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把自由博爱民主的美国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好莱坞在制作方面采取多元化和商品化的策略,拍摄电影的类型多样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同时每部电影的背后都销售着美国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