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滑动轴承设计

第七部分滑动轴承设计
第七部分滑动轴承设计

第七部分滑动轴承设计

1.考研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难点】形成液体摩擦的条件;

§滑动轴承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滑动轴承的运动形式是以轴颈与轴瓦相对滑动为主要特征,也即摩擦性质为滑动摩擦。实践表明,由于滑动轴承的润滑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摩擦状态。轴承工作面的摩擦状态分为干摩擦状态、边界摩擦状态、混合摩擦状态和流体摩擦状态四类,如图所示。

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相对滑动,又不加入任何润滑剂,称为干摩擦;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层完全隔开,摩擦性质仅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粘性阻力称为流体摩擦;两摩

图13-1

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吸附性质的称为边界摩擦状态;实际上,干摩擦状态和边界摩擦状态很难精确区分,所以这两种摩擦状态也常常归并为边界摩擦状态。在实际应用中,轴承工作表面有时是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并存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又长称为非液体摩擦。

所以,滑动轴承按其摩擦性质可以分为液体滑动摩擦轴承和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两类。

1)液体滑动摩擦轴承:由于在液体滑动轴承中,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被一层润滑油膜隔开,两零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轴承的阻力只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所以摩擦系数很小,一般仅为~。这种轴承的寿命长、效率高,但是制造精度要求也高,并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液体摩擦。

2)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的轴颈与轴承工作表面之间虽有润滑油的存在,但在表面局部凸起部分仍发生金属的直接接触。因此摩擦系数较大,一般为~,容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对制造精度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不高,故此在机械中得到广泛使用。

干摩擦的摩擦系数大,磨损严重,轴承工作寿命短。所以在滑动轴承中应力求避免。

所以,高速长期运行的轴承要求工作在液体摩擦状态下,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则维持在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下工作。因此本章主要讨论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

按照轴承承受的载荷分类可以分为:1)径向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F R ;2)止推滑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F A (如图所

示)。

在机械中,虽然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但在许多情况下又必须采用滑动轴承。这是因为滑动轴承有其独特的优点是滚动轴承不能代替的。滑动轴承的主要优点是:1)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拆装方便;2)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良好的吸振性能,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3)寿命长。但是也有其缺点,主要有:1)维护复杂,对润滑条件较高;2)边界润滑轴承,摩擦损耗较大。因而在大型汽轮机、发电机、压缩机、轧钢机及高速磨床上多采用滑动轴承。此外,在低速而带有冲击载荷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器、滚筒清砂机、破碎机等冲压机械、农业机械中也多采用滑动轴承。 § 滑动轴承的结构 1、径向滑动轴承

常用的径向滑动轴承,我国已经制定了标准,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作条件进行选用。径向滑动轴承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剖分式(对开式)两大类。

(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整体式滑动轴承(JB/T2560-91),如图所示为整体式滑动

轴承。

它由轴承座和轴承套组成。轴承套压装在轴承座孔中,一般配合为H8/s7。轴承座用螺栓与机座联接,顶部设

有安装注油油杯的螺纹孔。轴套上开有油孔,并在其内表面开油沟以输送润滑油。这种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当滑动表面磨损后无法修整,而且装拆轴的时候只能作轴向移动,有时很不方便,有些粗重的轴和中间具有轴颈的轴(如内燃机的曲轴)就不便或无法安装。所以,整体式滑动轴承多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场合,例如手动机械、农业机械中,等。

这类轴承座的标记为:HZ ×××轴承座JB/T2560,其中H 表示滑动轴承座,Z 表示整体式,×××表示轴承内径(单位mm )。标准规格为:HZ020~140 。

(2)剖分式滑动轴承

剖分式滑动轴承是由轴承盖、轴承座、剖分轴瓦

和螺栓组成。

对开式二(四)螺栓正滑动轴承(JB/T2561-91或JB/T2562-91),如图所示。

轴承座水平剖分为轴承座和轴承盖两部分,并用二(或四)个螺栓联接。为了防止轴承盖和轴承座横向错动和便于装配时对中,轴承盖和轴承座的剖分面做成阶梯状。对开式滑动轴承在装拆轴时,轴颈不需要轴向移动,装拆方便。另外,适当增减轴瓦剖分面间的调整垫片,可以调节轴颈与轴承之间的间隙。这种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方向一般不超过剖分面垂线左右35o的范围,否则应该使用斜剖分面轴承。为使润滑油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工作表面上,一般在不承受载荷的轴瓦表面开出油沟和油孔。

这类轴承轴瓦与座孔之间的配合为H8/m7。轴承座标记为:H2×××轴承座JB2561-91(或H4×××),其中H 表示滑动轴承座,2(4)表示螺栓数, ×××表示轴承内径(单位mm )。标准规格为H2030~H2160(H4050~H4220)。

对开式四螺栓斜滑动轴承(JB/T2563-91),如图所示为对开式斜滑动轴承。轴承剖分面与水平面成45o角,轴承载荷的方向应位于垂直剖分面的轴承中心线左右35o的范围内,其特点与对开式正滑

动轴承相同。 轴承座的标记为:HX ×××轴承座JB/T2563-91,其中H 表示滑动轴

承座,X 表示斜座,×××表示轴承内径(单位mm )。标准规格为HX050~

HX220。

当轴颈较长(宽径比大于~),轴的刚度较小,或由于两轴承不是安装在同一刚性机架上,同心度较难保证时,都会造成轴瓦端部的局部接触(如图所示),使轴瓦局部严重磨损,为此可采用能相对轴承自行调节轴线位

置的滑动轴承,称为回滑动轴承,如图所示。

这种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是轴瓦的外

表面做成凸

形球面,与轴承盖及轴承座上的凹形球面箱配合,当轴变形时,轴瓦可随轴线自动调节位置,从而保证轴颈和轴瓦为球面接触。

(3)轴承与轴瓦结构

整体式轴承中与轴颈配合的零件称为轴套,结构如图

所示,分为不带挡边和带挡边的两种结构,其基本尺寸、公差参见GB2509-81或GB2510-81。

对开式轴承的轴瓦由上下两半组成,如图所示。为使轴瓦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良好的减磨性,常在轴瓦内表面浇铸一层减磨性好的材料(如轴承

合金)

,称为

图13-5

图13-6

图13-7

轴承衬。轴承衬应可靠的贴合在轴瓦表面上,为此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结合形式(图中涂黑层表示轴承衬)

为了将润滑油引入轴承,并布满于工作表面,常在其上开有供油孔和油沟;供油孔和油沟应开在轴瓦的非承载区,否则会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如图13-10所示。轴向油沟也不应在轴瓦全长上开通,以免润滑油自油沟端部大量泄漏。常见的油沟形式如图13-11所示。

对于一些重型机器的轴承轴瓦,其上

常开设油室。它既可以使润滑空间增大,并有贮油和保证润滑油稳定应的作用,如图所示。

2、推力滑动轴承

推力滑动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如图13-13所示为一简单的推力轴承结构,它由轴承座、套筒、径向轴瓦、止推轴瓦所组成。

为了便于对中,止推轴瓦底部制成球面形式,并用销钉来防止它随

轴颈转动,润滑油从底部进入,上部流出。

其最简结构如图14-11所示。

由于工作面上相对滑动速度不等,越靠近边缘处相对滑动速度越大,磨损越严重,会造成工作面上压强分布不均匀,相对滑动端面通常采用环状端面。当载荷较大时,可采用多环轴颈,如图14-11b 所

示,这种结构能够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对于14-11所示的结构多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

§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材料 一、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失效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时几种失效形式并存,相互影响。

图13-14

(1)磨粒磨损

进入轴承间隙的硬颗粒物(如灰尘、砂砾等)有的嵌入轴承表面,有的游离于间隙中并随轴一起转动,它们都将对轴颈和轴承表面起研磨作用。在机器起动、停车或轴颈与轴承发生边缘接触时,他们都将加剧轴承磨损,导致几何行状改变、精度丧失,轴承间隙加大,使轴承性能在预期寿命前急剧恶化。

(2)刮伤

进入轴承间隙的硬颗粒或轴颈表面粗糙的轮廓峰顶,在轴承伤划出线状伤痕,导致轴承因刮伤而失效。

(3)胶合(也称为烧瓦)

当轴承温升过高,载荷过大,油膜破裂时,或在润滑油供应不足的条件下,轴颈和轴承的相对运动表面材料发生粘附和迁移,从而造成轴承损坏,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相对运动的中止。

(4)疲劳剥落

在载荷反复作用下,轴承表面出现与滑动方向垂直的疲劳裂纹,当裂纹向轴承衬与衬背结合面扩展后,造成轴承衬材料的剥落。它与轴承衬和衬背因结合不良或结合力不足造成轴承衬的剥离有些相似,但疲劳剥落周边不规则,结合不良造成的剥离周边比较光滑。

(5)腐蚀

润滑剂在使用中不断氧化,所生成的酸性物质对轴承材料有腐蚀性,特别对制造铜铝合金中的铅,易受腐蚀而形成点状剥落。氧对锡基巴氏合金的腐蚀,会使轴承表面形成一层由SnO2和SnO混合组成的黑色硬质覆盖层,它能擦伤轴颈表面,并使轴承间隙变小。此外,硫对含银或铜的轴承材料的腐蚀,润滑油中水分对铜铅合金的腐蚀,都应予以注意。

以上列举了常见的几种失效形式,由于工作条件不同,滑动轴承还可出现气蚀、流体侵蚀、电侵蚀和微动磨损等损伤。从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家汽车厂统计的汽车用滑动轴承故障原因的平均比率来看,因不干净或由异物进入而导致鼓掌的比率较大。

二、轴承材料

轴瓦与轴承衬的材料通称为轴承材料。针对以上所述的失效形式,轴承材料性能应着重满足以下主要要求:1)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胶合性

减摩性是指材料副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耐磨性是指材料的抗磨性能(通常以磨损率表示)。抗胶合性是指材料的耐热性和抗粘附性。

2)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

摩擦顺应性是指材料通过表层弹塑性变形来补偿轴承滑动表面初始配合不良的能力。嵌入性是指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或磨粒磨损的性能。磨合性是指轴瓦与轴颈表面经过短期轻载运转后,易于形成相互吻合的表面粗糙度。

3)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4)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

应该指出的是:没有一种轴承材料全面具备上述性能,因而必须针对各种具体的情况,仔细进行分析后合理选用。

常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1)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铜合金、铝基合金和铸铁等;2)多孔质金属材料;3)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碳—石磨等。

1)轴承合金(通称巴氏合金或白合金)

轴承合金是锡、铅、锑、铜的合金,它以锡或铅作为基体,其内含有锑锡(Sb-Sn)或铜锡(Cu-Sn)的硬晶粒。硬晶粒起抗磨作用,软基体则增加材料的塑性。轴承合金的弹性模量和弹性极限都很低,在所有轴承材料中,它的嵌入性及摩擦顺应性最好,很容易和轴颈磨合,也不易与轴颈发生胶合。但轴承合金的强度很低,不能单独制作轴瓦,只能粘附在青铜、钢或铸铁轴瓦上作轴承衬。轴承合金适用于重载、中高速场合,价格较贵。

2)铜合金

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减磨性和耐磨性。由于青铜的减磨性和阿耐磨性比黄铜好,故青铜是最常用的材料。青铜有锡青铜、铅青铜和铝青铜等几种,其中锡青铜的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应用广泛。但锡青铜比轴承合金硬度高,磨合性及嵌入性差,适用于重载及中速场合。铅青铜抗胶合能力强,适用于高速、重载轴承。铝青铜的强度及硬度较高,抗胶合能力较差,适用于低速重载轴承。在一般机械中有50%的滑动轴承采用青铜材料。

3)铝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在许多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有相当好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疲劳强度,摩擦性也较好。这些品质使铝基轴承合金在部分领域取代了较贵的轴承合金和青铜。铝基轴承合金可以制成单金属零件(如轴套、轴承等),也可以制成双金属零件,双金属轴瓦以铝基轴承合金为轴承衬,以钢作衬背。

4)灰铸铁和耐磨铸铁

普通灰铸铁或加有镍、铬钛等合金成分的耐磨灰铸铁,或者是球墨铸铁,都可以用作轴承材料。这类材料中的片状或球状石墨在材料表面上覆盖后,可以形成一层起润滑作用的石墨层,故具有一定的减摩性和耐磨性。此外石墨能吸附碳氢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边界润滑性能,故采用灰铸铁作轴承材料时应加润滑油。由于铸铁性脆、磨合性能差,故只适用于轻载低速和不受冲击载荷的场合。

5)多孔质金属材料

这是不同于金属粉末经压制、烧结而成的轴承材料。这种材料是多孔结构的,孔隙约占体积的10%~35%。

使用前先把轴瓦在加热的油中浸渍数小时,使孔隙中充满润滑油,因而通常把这种材料制成的轴承称为含油轴承。它具有自润滑性。工作时,由于轴颈转动的抽吸作用及轴承发热时油的膨胀作用,油便进入摩擦表面间起润滑作用;不工作时,因毛细管作用,油便被吸回到轴承内部,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即使不加油仍能和好的工作。如果定期给以供油,则使用效果更好。但由于其韧性较小,故宜用于平稳无冲击载荷及中低速情况。常用的有多孔铁和多孔质青铜。多孔铁常用来制作磨粉机轴套、机床油泵衬套、内燃机凸轮轴衬套等,多孔质青铜常用来制作电唱机、电风扇、纺织机械及汽车发电机的轴承。我国也有专门制造含油轴承的生产厂家,需用时可根据设计手册选用。

5)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中应用最广的是各种塑料,如酚醛树脂、尼龙、聚四氟乙烯等。聚合物的特性是:与许多化学物质不起反应,抗腐蚀性好,例如聚四氟乙烯(PTEE)能抗强酸和弱碱;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性,可以在无润滑条件下工作,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润滑能力;具有包容异物的能力(嵌入性好),不宜擦伤配合零件表面;减摩性及耐磨性比较好。

选择聚合物作轴承材料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由于聚合物的热传导能力差,只有钢的百分之几,因此必须考虑摩擦热的消散问题,它严格限制着聚合物轴承的工作转速及压力值。又因为聚合物的线胀系数比钢大的多,因此聚合物轴承与钢制轴颈的间隙比金属轴承的间隙大。此外聚合物材料的强度和屈服极限较低,因而在装配和工作时能承受的载荷有限。另外聚合物在常温下回产生蠕变现象,因而不宜用来制作间隙要求严格的轴承。

碳—石墨是电机电刷的常用材料,也是不良环境中的轴承材料。碳—石墨是由不同量的碳和石墨构成的人造材料,石墨含量越多,材料越软,摩擦系数越小。可在碳—石墨材料中加入金属、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组分,也可以浸渍液体润滑剂。碳—石墨轴承具有自润滑性,它的自润性和减摩性取决于吸附的水蒸气量。碳—石墨和含有碳轻化合物的润滑剂有亲和力,加入润滑剂有助于提高其边界润滑性能。此外,它还可以作水润滑的轴承材料。

橡胶主要用于以水作润滑剂或环境较脏污之处。橡胶轴承内壁上带有纵向沟槽,便于润滑剂的流通、加强冷却效果并冲走脏物。

木材具有多孔质结构,可用填充剂来改善其性能。填充聚合物能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减少吸湿量,并能提高强度。采用木材(以溶于润滑油的聚乙烯作填充剂)制成的轴承,可在灰尘极多的条件下工作,例如用作建筑、农业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支撑滚子的滑动轴承。

§非液体滑动轴承设计

非液体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工作表面的磨损和胶合,所以其设计计算准则是:维持边界油膜不破裂。由于影响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目前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仍限于简化条件。

1、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设计时,一般已经知道轴颈直径d,转速n,轴承承受的径向载荷F R,然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计算。

1)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轴承的结构型式,并选定轴瓦材料。 2)确定轴承的宽度B 。一般按宽径比B/d 及d 来确定B 。B/d 越大,轴承的承载能力越大,但油不易从两端流出,散热性差,油温升高;B/d 越小,则两段泄漏量大,摩擦功耗小,轴承温升小,但承载能力小。通常取B/d =~。若

必须要求B/d > ~时,应改善润滑条件,并采用自动调位轴承。

常用机械推荐值见下表。

3)验算轴承的工作压力 (1)校核压强p 对于低速或间歇工作的轴承,为了防止润滑油从工作表面挤出,保证良好的润滑而不致过渡磨损,压强p 应满足下列条件:

][p dB

F p R

≤=

式中:F R 为轴承轴向载荷,单位N ;

[p]为许用压强,单位MPa ,可以查有关手册得到; d 、B 为轴颈的直径和工作长度,单位mm 。 (2)校核压强速度值pv

压强速度pv 值间接反应轴承的温升,对于载荷较大和速度较高的轴承,为了保证轴承工作时不致过渡发热产生胶合失效,pv 值应满足下列条件:

][19100100060pv B

n

F dn dB F pv R R ≤=?=

π

式中:n 为轴的转速,单位r/min ;[pv]为pv 的许用值,也可以查有关手册得到。 (3)校核速度v

对于压强p 小的轴承,即使p 和pv 值验算合格,由于华东速度过高,也会产生加速磨损而使轴承报废。因此,还要作速度的验算,其条件式为:

][60000

v v ≤=

[v]为许用速度值,单位m/s ,也可以查有关手册得到。 (4)选择轴承配合

在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为了保证一定的旋转精度,必须合理选择轴承的配合,以保证一定的间隙,具体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2、止推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止推滑动轴承的设计步骤与径向滑动轴承相同。 如图所示为止推轴承结构简图,其主要核算步骤如下: (1)校核压强p ][)(4

2122p K

d d F p A

≤-=

π

式中:F A 为轴向载荷,单位N ;

d 1、d 2为轴环的内外径,单位mm ,一般取d 1=(~)d 2; [p]为p 的许用值,单位MPa ,可以又手册上查得; K 为考虑油槽使支撑面积减小的系数,一般取K=~ (2)校核pv m 值

][pv pv m ≤

式中:v m 为轴环的平均速度,单位m/s ;60000

n

d v m m π=,d m =

)(2

1

21d d +为轴环平均直径,单位mm ;pv 为许用值,单位MPam/s ,见下表。

常用轴承形式及尺寸如下表所示。

压强计算公式成为:

][)(4

2122p K

d d z

F p A

≤-=

π

z 为轴环的数目。

3、计算示例

【例】用于离心泵的径向滑动轴承,轴颈d =50mm ,转速n =1500r/min ,承受的径向载荷F R =2500N ,轴承材料为ZCuSn5Zn5Pb5。根据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计算方法校核该轴承是否可用如不可用,应如何改进(按轴的强度计算,轴颈直径不得小于50mm )

【解】查表得到ZCuSn5Zn5Pb5的许用值:[p]=5MPa ,[v]=3m/s ,[pv]=10MPam/s 按已知数据,并取B/d =1,得:

)/(71.460000

1500

6060000

s m dn

v =??=

=ππ

)(694.060

602500

Mpa dB F p R =?==

)/(27.371.4694.0s m MPa pv ?=?=

由以上计算可知,v > [v],故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进: 1)减小轴颈以降低速度,取d=50mm ,则:

)/(93.360000

1500

5060000

s m dn

v =??=

=

ππ > [v]

故,此方案不可用。

2)改选材料

在铜合金轴瓦上浇铸轴承合金ZChSn10P16-16-2,查表得:[p]=15MPa ,[v]=12m/s ,[pv]=15MPam/s 。其它参数不变则可满足要求。 §滑动轴承的润滑

润滑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提高轴承效率,同时还有散热冷却、缓冲吸振、密封和防锈的作用。

一、润滑剂及其选择

润滑剂分为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三类。 1、润滑油

润滑油是滑动轴承中应用最广的润滑剂,目前使用的润滑油多位矿物油。润滑油最重要的屋里性能是粘度,它也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粘度标志着液体流动的内摩擦性能。粘度越大,内摩擦阻力越大,液体的流动性越差。粘度的大小可用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或运动年度来表示。

动力粘度的定义:设长、宽、高各为1cm 的液体(如图所示),使两平行平面a 和b 产生1m/s 的相对滑动速度所需的力F f 为1你N ,则认为这种液体具有1粘度单位的动力粘度,以η表示,其单位是Ns/m 2

,或Pas

(帕秒)。 运动粘度ν为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液体的密度ρ的比值表示的粘度,其单位为m 2

/s ,该单位偏大,工程上多用mm 2

/s ,即cSt(厘

斯)。 工业上多用运动粘度标定润滑油的粘度。根据国家标准,润滑油产品

油牌号一般按40oC 时的运动粘度平均值来划分,我们需要时可以查阅相

关手册或资料参考选择。 2、润滑脂

润滑脂是在润滑油中添加稠化剂(如钙、钠、铝、锂等金属)后形成的胶状润滑剂。因为它稠度大,不宜流失,所以承载能力较大,但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如润滑油稳定,摩擦功耗也大,故不宜在温度变化大或高速条件下使用(一般在轴承相对滑动速度低于1~2m/s 时或不变注油的场合使用)。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钙基润滑脂,它有耐水性,常用于60oC 以下的各种机械设备中的轴承润滑。钠基润滑脂可用于115~145oC 以下,但抗水性较差。锂基润滑脂性能优良,抗水性好,在-20~150oC 范围内广泛使用,可以代替钙基、钠基润滑脂。 3、固体润滑剂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石墨和二硫化钼。在滑动轴承中主要以粉剂加入润滑油或润滑脂中,用于提高其润滑性能,减少摩擦损失,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尤其高温、重载下工作的轴承,采用添加二硫化钼的润滑剂,能获得良好的润滑效果。

二、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为了保证轴承良好的润滑状态,除了合理选择润滑剂之外,合理选择润

滑方法和润滑装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1)润滑油:润滑油的润滑方法有间歇供油和连续供油两种。 间歇供油有手工油壶注油和油杯注油供油。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低速不重要的轴承或间歇工作的轴承。

对于重要的轴承必须采用连续供润滑,连续供油方法及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油杯滴油润滑

如图所示分别为针阀油杯和芯捻油杯。针阀油杯可调节滴油速度以改变供油量,在轴承停止工作时,可通过油杯上部手柄关闭油杯,停止供油。芯捻油杯利用毛细管作用将油引到轴承工作表面上,这种方法不易

调节供油量。

(2)浸油润滑

将部分轴承直接浸入油池中润滑,如图所示。 (3)飞溅润滑和油环润滑

飞溅润滑主要用于润滑如减速器、内燃机等机械中的轴承。通常直接利用转动零件将油池中的润滑油带起溅到轴承或箱体壁上,然后经油沟导入轴承工作面进行润滑。

甩油环根据安装特点分为松环和固定环两种,如图所示。 松环是指油环松套在轴上,如图a 所示。靠摩擦力随轴转动,将附着在油环上的油溅到箱体壁上,然后经油沟导入轴承和直接甩到轴承工作面上进行润滑。当轴承转速较低时,环和轴同步运动。转速增加,由于在环和轴的接触部位有油润滑,摩擦力降低,油环会出现滞后。松环的供油量与环的质量、宽度、浸油深度以及润滑油的粘度有关。大量实验证明,松环的供油量对轴承的润滑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在油环的内表面上开出窄的沟槽,如图c 所

示,供油量会明显增大,轴的温度也会明显降低。松环适用于v

≤ 20m/s ,运转比较平稳的轴承。

如图b 所示,油环通过紧固螺钉或其它方式固定

在轴上,称为

固定环。这种结构主要用于低速,通常v ≤ 13m/s 范围内使用。

图13-18

图13-20

(4)压力循环润滑

如图所示,压力循环润滑是一种强制润滑方法。润滑油泵将一润高压力的油经油路导入轴承,润滑油经轴承两端流会油池,构称个循环润滑。这种润滑方法

供油量充足,润滑可靠,并有冷却和冲洗轴承的作用。但结构复杂、费用较高。常用于重载、高速和载荷变化较大的轴承当中。

2)脂润滑

润滑脂只能间歇供给。常用的装置如图所示的(图a )旋盖注油油杯和(图b )压注油杯。旋盖注油油杯靠旋紧杯盖将杯内润滑脂压入轴承工作面;压注油杯靠油枪压注润滑脂至轴承工作面。

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可根据系数k 选定: 3pv k

式中:p 为比压,单位MPa ;v 为轴颈的线速度,单位m/s 。

当k ≤ 2时,用润滑脂,油杯润滑;k=2~16时,用针阀式润滑;k=16~32时,用油环或飞溅润滑;k > 32时,用压力润滑。

【小结】本章内容可以归纳如图所示

《滑动轴承的设计》word文档

滑动轴承的设计 § 1 滑动轴承概述 用于支撑旋转零件(转轴,心轴等)的装置通称为轴承。 按其承载方向的不同,轴承可分为: 径向轴承Radial bearing:轴承上的反作用力与轴心线垂直的轴承称为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Thrust bearing:轴承上的反作用力与轴心线方向一致的轴承称为推力轴承。 按轴承工作时的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根据其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流体动力润滑轴承(简称动压轴承)(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流体静力润滑轴承(简称静压轴承)(Hydrostatic lubrication)。本章主要讨论动压轴承。 和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抗振性好,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寿命长等优点,它广泛用于内燃机、轧钢机、大型电机及仪表、雷达、天文望远镜等方面。 在动压轴承中,随着工作条件和润滑性能的变化,其滑动表面间的摩擦状态亦有所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状态: 1、完全液体摩擦 完全液体摩擦状态(图8-1a)是指滑动轴承中相对滑动的两表面完全被润滑油膜所隔开,油膜有足够的厚度,消除了两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此时,只存在液体分子之间的摩擦,故摩擦系数很小(f =0.001~0.008),显著地减少了摩擦和磨损。

2、边界摩擦 当滑动轴承的两相对滑动表面有润滑油存在时,由于润滑油与摩擦表面的吸附作用,将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边界油膜(图8-1b),它能承受很高的压强而不破坏。边界油膜的厚度比一微米还小,不足以将两摩擦表面分隔开,所以,相对滑动时,两摩擦表面微观的尖峰相遇就会把油膜划破,形成局部的金属直接接触,故这种状态称为边界摩擦状态。一般而言,边界油膜可覆盖摩擦表面的大部分。虽它不能像完全液体摩擦完全消除两摩擦表面间的直接接触,却可起着减轻磨损的作用。这种状态的摩擦系数f =0.008~0.01。 3、干摩擦 两摩擦表面间没有任何物质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状态(图8-1c),在实际中,没有理想的干摩擦。因为任何金属表面上总存在各种氧化膜,很难出现纯粹的金属接触(除非在洁净的实验室,才有可能发生)。由于干摩擦状态,将产生大量的摩擦损耗和严重的磨损,故滑动轴承中不允许出现干摩擦状态,否则,将导致强烈的升温,把轴瓦烧毁。 完全液体摩擦是滑动轴承工作的最理想状况。对那些重要且高速旋转的机器,应确保轴承在完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这类轴承常称为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边界摩擦常与半液体摩擦状态、半干摩擦状态并存,通称为非液体摩擦状态。对那些在低速且有冲击条件下工作的不太重要的机器,可按非液体摩擦状态设计轴承,称为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 2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一、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1、剖分式 普通剖分式轴承结构(图8-2)由轴承盖、轴承座、剖分轴瓦和螺栓组成。轴瓦是直接和轴颈相接触的重要零件。为了安装时易对中,轴承盖和轴承座的剖分面常作出阶梯形的榫口。润滑油通过轴承盖上的油孔和轴瓦上的油沟流入轴承间隙润滑摩擦面。轴承剖分面最好与载荷方向近于垂直,以防剖分面位于承载区出现泄漏,降低承载能力。通常,多数轴承剖面为水平剖分,也称正剖分(图8-2a、8-2b),也有斜剖分的(图8-2c、8-2d)。

机械设计 13章滑动轴承

第十章 滑动轴承 重要基本概念 1.动压油膜形成过程 随着轴颈转速的提高,轴颈中心的位置和油膜厚度的变化如图10-3所示。 图10-3 从n =0,到n →∞,轴颈中心的运动轨迹为一半圆。利用此原理可以测量轴承的偏心距e ,从而计算出最小油膜厚度h min 。 2.动压油膜形成条件 (1) 相对运动的两表面必须构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2) 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速度,其运动方向应使润滑油从大口流入、从小口流出; (3) 润滑油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度,且供油要充分。 3.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验算内容,液体动压润滑轴承设计时也要进行这些计算 失效形式:磨损、胶合 设计准则:维护边界油膜不被破坏,尽量减少轴承材料的磨损。 验算内容: 为防止过度磨损,验算:p = Bd P ≤ [ p ] MPa 为防止温升过高而胶合,验算:Pv =1000 60?? nd Bd P π≤ [pv ] MPa ·m/s 为防止局部过度磨损,验算:V = 1000 60?nd π≤ [v ] m/s 因为在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的启动和停车过程中,也是处于非液体摩擦状态,也会发生磨损,也需要进行上述三个条件的验算。 4.对滑动轴承材料性能的要求 除强度(抗压、抗冲击)外,还应有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小)、耐磨性(抗磨损、抗胶合)、跑合性、导热性、润滑性、顺应性、嵌藏性等。

5.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的工作能力准则 (1) 保证油膜厚度条件:h min≥[h]; (2) 保障温升条件:t?≤ [t?]=10~30C?。 自测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0-1.滑动轴承材料应有良好的嵌藏性是指________。 A.摩擦系数小B.顺应对中误差 C.容纳硬污粒以防磨粒磨损D.易于跑合 10-2.下列各材料中,可作为滑动轴承衬使用的是________。 A.ZchSnSb8-4 B. 38SiMnMo C.GCr15 D. HT200 10-3.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B.防止轴承过度磨损 C.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D.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 10-4.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B.防止轴承过度磨损 C.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D.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 10-5.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________。 A.粘性B.油性 C.压缩性D.刚度 10-6.向心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随着________而减小。 A.转速n增大或载荷F的增大B.n的减小或F的减小 C.n的减小或F的增大D.n增大或F减小 10-7.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有效的是________。 A.增大轴承的宽径比B/d B.减少供油量 C.增大相对间隙D.换用粘度较高的油 10-8.动压向心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而将载荷不断增大,则________。 A.偏心距e增大B.偏心距e减小 C.偏心距e保持不变D.增大或减小取决于转速高低10-9.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宽径比B/d取得较大,则________。 A.轴承端泄量大,承载能力高,温升高B.轴承端泄量大,承载能力高,温升低 C.轴承端泄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低D.轴承端泄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高10-10.一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增大转速n,其承载能力________。

机械设计第12章_滑动轴承

例12.3 某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已知径向载荷F=35 000N,轴颈直径d=100mm ,轴承宽度 B=100mm ,轴颈转速n=1000r/min 。选用L —AN32全损耗用油,设平均温度t m =50℃轴承的相对间隙ψ=0.001,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 z1=1.6μm ,R z2=3.2μm ,试校核此轴承能否实现液体动压润滑。(注:本例题中所用到的表见题后附录) 解:按50℃查L —AN32的运动粘度,查得v 50=22cst ,换算出L —AN32 50℃时的动力粘度 s Pa v ?=??=?=--0198.0102290010665050ρη 轴颈转速 s rad n /7.1046010002602=?==ππω 承受最大载荷时,考虑到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和轴颈挠曲变形,选安全系数为2。 根据最小油膜厚度公式 )1()1(min χψχδδ-=-=-=r e h 和 任意位置的油膜厚度公式 )cos x 1()cos x 1(φψr φδh +=+= 得 )()1(21z z R R S r +=-χψ 所以 808.005.00048 .021) (121=?-=+-=ψχr R R S z z 由B/d=1及χ=0.808查教材表12-7得有限宽轴承的承载量系数 C p =3.372 因为 N 00035N 00070001 .0/372.31.01.07.1040198.0/22max >=????= =ψdBC ηωF P 所以,可以实现液体动力润滑。 例12.4 有一不完全液体径向滑动轴承,轴颈直径d=60mm ,轴承宽度B=60mm ,轴瓦材料 为ZQA19—4,试求: (1)当载荷F=36 000N ,转速n=150r/min 时,校核轴承是否满足非液体润滑轴承的使 用条件; (2)当载荷F=36 000N 时,轴的允许转速n ; (3)当轴的转速n=900r/min 时的允许载荷F r ; (4)轴的允许最大转速n max 。 解: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轴瓦材料ZQA19—4的许用值为[p]=15MPa ,[v]=4m/s , [pv]=12MPa ·m/s 。 (1)校核轴承的使用条件。已知载荷Fr=36 000N ,轴的转速n=150r/min ,则 15MPa ][MPa 10606036000 =<=?==p Bd F p

机械设计习题与答案22滑动轴承

二十二章滑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

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 in χψ-=d h B. )1(m in χψ+=d h C. 2/)1(m in χψ-=d h D. 2/)1(m 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第12章 滑动轴承

第12章滑动轴承 轴承是用来支承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和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轴承一般分为两大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有着一系列优点,在一般机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滑动轴承就体现出它的优异性能。因而在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内燃机、大型电机中多采用滑动轴承。此外,在低速而带有冲击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机、滚筒清砂机、破碎机等也采用滑动轴承。 12.1 滑动轴承的类型与结构 12.1.1 滑动轴承的类型 1.按工作表面的摩擦状态分 (1)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图12.1a) 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中,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被一层润滑油膜隔开。由于两零件表面没有直接接触,轴承的阻力只是润滑油分子间的内摩擦,所以摩擦系数很小,一般仅为0.001~0.008。这种轴承的寿命长、效率高,但要求制造精度高,并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液体摩擦。 (a)液体摩擦(b)非液体摩擦 图12.1 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 (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图12.1b)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之间虽有润滑油存在,但在表面局部凸起部分还有金属的直接接触,因此摩擦系数较大,一般为0. 1~0.3,容易磨损,但由于其结构简单,对制造精度和工作条件要求不高,故在机械中应用较广。本章主要介绍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2.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1)径向滑动轴承(图12.2a),这种轴承又称向心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2)止推滑动轴承(图12.2b),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b) 图12.2 滑动轴承 12.1.2 滑动轴承的结构 1.径向滑动轴承 (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图12.3所示是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它由轴承座,整体轴瓦和紧定螺钉组成。轴承座上面有安装润滑油杯的螺纹孔。在轴瓦上有油孔,为了使润滑油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轴颈上,在轴瓦的内表面上开有油沟。 整体式滑动轴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轴瓦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时无法调整。另外,只能从轴颈端部进行装拆。整体式滑动轴承多用在低速、轻载的机械设备中。 图12.3 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2)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 图12.4所示为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因为装拆方便而应用广泛。它是由轴承座、轴承盖、剖分轴瓦和连接螺栓组成。为了安装时容易对中和防止横向错动,在轴承盖和轴承座的剖分面上做成阶梯形,在剖分面间配置调整垫片,当轴瓦磨损后可减少垫片厚度以调整间隙。轴承盖应适当压紧轴瓦,使轴瓦不能在轴承孔中转动。轴承盖上制有螺纹孔,以便安装油杯或油管。剖分轴瓦由上、下轴瓦组成。上轴瓦顶部开有油孔,以便进入润滑油。

滑动轴承设计

滑动轴承的设计准则,是根据其工作方式及特点确定的。对于非流体摩擦状态的滑动轴承,或称混和摩擦状态滑动轴承,保证其轴瓦材料的使用性能是主要任务;对于流体润滑轴承,设计重点则主要集中在如何在给定的工况下,构造具有合理几何特征的轴颈和轴瓦,使之能在工作过程中依赖流体内部的静动压力承载。 1.非流体润滑状态滑动轴承的设计准则 对于非流体润滑、混和润滑和固体润滑状态工作的滑动轴承,常用限制性计算条件来保证其使用功能。此设计条件也可作为流体润滑轴承的初步设计计算条件。 (1)轴承承载面平均压强的设计计算 由于过大的表面压强将对材料表面强度构成威胁,并会加速轴承的磨损,因此在设计中应满足: 其中:P——轴承承载面上压强,MPa;F——轴承载荷,N;A——轴承承载面积,mm2;[P]——轴承材料的许用压强,MPa。 对于径向轴承,一般只能承担径向载荷: 其中:F——轴承径向载荷,N;D——轴承直径,mm;B——轴承宽度,mm。DB是承载面在F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推力轴承一般仅能承担轴向载荷,对于环形瓦推力轴承: 其中:F——轴承轴向载荷,N;D2、D1——轴承承载环面外径、内径,mm。 (2) 轴承摩擦热效应的限制性计算 滑动轴承工作时,其摩擦效应引起温度升高,摩擦热量的产生与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功耗成正比,而轴承承载面压强p与速度v的乘积通常用来表征滑动轴承的摩擦功耗,称为pv值。滑动轴承设计中,用限制 pv值的办法,控制其工作温升,其设计准则为: 其中:P——轴承承载面上压强,MPa;对于径向和推力轴承;V——轴承承载面平均速度,m/s;[Pv}——轴承许用Pv值。

其中:D——轴承平均直径,0.001m;n——轴颈与轴瓦的相对转速,。这样,上式也可写为: (3) 轴承最大滑动速度的条件性计算 非液体摩擦状态工作的滑动轴承,其工作表面相互接触,当相对滑动速度很高时,其工作表面磨损加速,此项计算对于轻载高速轴承尤为重要。设计准则为: 其中:v——轴承承载面最大线速度,m/s;[v]——轴承许用线速度。 (4) 滑动轴承的几何参数 滑动轴承的轴颈和轴瓦间的间隙大小,对滑动轴承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滑动轴承的间隙大小用相对间隙ψ来表示: 其中:C——轴承半径间隙,即轴瓦与轴颈的半径差,mm;r——轴承半径,mm。轴承间隙较大时,轴承承载力和运转精度下降,摩擦较小,温升较低;轴承间隙较小时,轴承运转精度较高,承载力较高,但摩擦功耗及温升较大。滑动轴承设计时,ψ常在0.004~0.012范围取值。 滑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和宽度尺寸的比值称为宽径比B/D,有时写成L/D,轴承宽度较小时,会使润滑剂易沿轴向泄漏,不易保持于承载区,因此滑动轴承的宽径比不易过小,常推荐在0.5~1.5间选取。径向轴承径向配合推荐优先选用H9/d9和H8/f7及D9/h9和F8/h7。 2. 流体润滑状态滑动轴承的设计 流体润滑状态润滑轴承是指在稳定运转时,其轴颈与轴瓦被润滑剂完全分隔,工作于无相互接触工作状态的滑动轴承。 (1) 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 实现流体润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静压方式,即将流体直接泵入承载区承载;二是动压方式,即利用轴承相对运动表面的特殊形状及运动条件形成的压力承载。通常状态下,动压轴承的设计和工艺条件应满足如下几方面的要求,才可使流体润滑的实现成为可能。 条件1:滑动轴承相对运动表面间在承载区可以构成锲形空间,且其运动将使该区域中的流体从宽阔处流向狭窄处;即从大口流向小口;或使承载区体积有减小的趋势。 条件2:有充足的流体供给,且其具有一定的粘度;

滑动轴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滑动轴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摘要说明— 轴承是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 的零部件。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旋转轴或其它运动体,引导转动或移动 运动并承受由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根据轴承工作时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相比较,各有优 缺点,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滚动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且适用范围广泛,但某些特殊的工况,如高速、重载、高精度等场合下, 通常只能配套使用滑动轴承,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定制化生产。 该滑动轴承项目计划总投资17091.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645.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3%;流动资金3446.77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0.17%。 达产年营业收入270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322.90万元,税金及 附加315.00万元,利润总额6721.10万元,利税总额7963.15万元,税后 净利润5040.8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22.3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32%,投资利税率46.59%,投资回报率29.49%,全部投资回收期4.89年,提供就业职位424个。 报告内容:概述、背景和必要性研究、市场分析、建设规划、选址可 行性分析、土建工程研究、项目工艺原则、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项目安

全保护、风险应对说明、项目节能概况、实施方案、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滑动轴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 第三章建设规划 第四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土建工程研究 第六章项目工艺原则 第七章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第八章项目安全保护 第九章风险应对说明 第十章项目节能概况 第十一章实施方案 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第十五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13章 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教案

第13章轴承 基本要求:了解轴承的主要类型、结构和材料和润滑方式;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了解液体摩擦动压润滑形成的机理和条件。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轴承的代号; 掌握滚动轴承寿命计算方法;了解常用密封方式和使用条件;了解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 计的要求。 重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方法。 难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向心球轴承的寿命和承载能力的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学时:课堂教学:8学时。

13.1 轴承的分类 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 13.2 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和材料 13.2.1滑动轴承的特点与应用 滑动轴承的特点: 与滚动轴承相比, 滑动轴承的特点是: 1、结构简单,可制作成剖分式,装拆方便如内燃机曲柄上的滑动轴承; 2、工作平稳、可靠,噪声低; 3、承载能力大,耐冲击; 4、支承旋转精度高; 5、使用寿命长; 6、起动摩擦阻力较滚动轴承大。 适用场合: 1、高转速,如高速磨床; 2、高速重载、低速重载、冲击载荷,如轧钢机、天文望远镜、码头升船台、水泥搅拌机、破碎 机等; 3、径向尺寸较小; 4、特殊工作条件。 13.2.2摩擦状态 摩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表面间所产生切向阻力(摩擦力)的现象。 根据两表面之间有油、无油,油多、油少的不同情况,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摩擦状态(图13-1所示): 图13-1 滑动摩擦的几种状态

1.干摩擦 当两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时,其接触表面直接接触发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在此状态下,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磨损,使得大量的摩擦功损耗,还会发生强烈的温升。 所以,对滑动轴承是不允许出现干摩擦的。 2.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由于润滑油与金属表面具有吸附作用(这是因为在润滑油中,有一种称之为脂肪酸的元素,是一种极性化合物,它的极性分子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够牢固的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上吸附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边界油膜 由于边界油膜很薄,一般<1 m,不足以把粗糙的金属表面完全隔开,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磨损。 3.液体摩擦 有充足的润滑油,摩擦表面被一层流体(液体)完全隔开时的状态。 此时金属表面不直接接触,消除了磨损、减小了摩擦损耗,其摩擦性质仅取决于流体内分子的粘性阻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工作状态 4.混合摩擦状态 在一般机器中,摩擦的表面多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状态。 又称非液体摩擦状态 13.2.3 滑动轴承的类型 1. 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径向轴承,又称向心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2. 按摩擦状态分: 液体润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 液体静压润滑滑动轴承 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 3.常用的向心滑动轴承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大类。 A、整体式轴承 如图13-2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轴承座用螺栓与机座联接,顶部设有装油杯的螺纹孔。 轴承孔内压入用减摩材料制成的轴套,

【机械设计】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机械设计】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相对于滑动轴承的特点有:1)起动阻力小;2)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差;3)寿命较短;4)噪声较大;5)润滑方便;6)维护简便;7)节省有色金属;8)径向尺寸大;上述有多少条是滚动轴承的优点? (A)1条;(B)2条;(C)3条;(D)4条。 2滚动轴承的基本元件是:1)内圈;2)外圈;3)滚动体;4)保持架。不可缺少的元件是哪个? (A)1);(B)2);(C)3);(D)4)。 3图示滚动轴承中,有多少种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4题3图中,有多少中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A)1种;(B)2种;(C)3种;(D)4种。 5下列轴承中,哪一类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A)深沟球轴承;(B)角接触球轴承; (C)调心球轴承;(D)圆锥滚子轴承。 6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一类轴承能承受的轴向载荷最大?()(A)深沟球轴承;(B)调心球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D)圆锥滚子轴承。 7下列轴承中,当尺寸相同时,哪一类轴承的极限转速最高?()(A)深沟球轴承;(B)滚针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D)推力球轴承。 8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哪一个因素?()(A)轴承宽度;(B)滚动体数目; (C)轴承精度;(D)接触角大小。 9具有调心作用的轴承代号为哪两个?() (A)1000型;(B)3000型; (C)6000型;(D)7000型。 10下列轴承中,精度最高的是哪一个?()(A)6205/P2;(B)6310/P4;(C)6208/P5;(D)6418。 11 6312轴承内圈的内径是多少?() (A)12mm;(B)60mm;(C)120mm;(D)312mm。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一、选择与填空题 12-1 宽径比B/d是设计滑动轴承时首先要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取B/d=___________。 (1)1~10 (2)0.1~1 (3)0.3~1.5 (4)3~5 12-2 轴承合金通常用于做滑动轴承的__________。 (1)轴套(2)轴承衬(3)含油轴瓦(4)轴承座 12-3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2-4 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随着载荷增大而_________;随着转速增高而__________。12-5 ______________不是静压滑动轴承的特点。 (1)起动力矩小(2)对轴承材料要求高(3)供油系统复杂(4)高、低速运转性能均好 二、分析与思考题 12-6 试分别从摩擦状态、油膜形成的原理以及润滑介质几方面对滑动轴承进行分类。 12-7 为什么滑动轴承要分成轴承座和轴瓦,有时又在轴瓦上敷上一层轴承衬? 12-8 在滑动轴承上开设油孔和油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2-9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宽径比不宜过大或过小? 12-10 提高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运动稳定性和油膜刚度是设计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12-11 采用扇形块可倾轴瓦时,可倾轴瓦的支承点与轴的旋转方向有何关系?轴是否允许正反转? 12-12 滑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12-13 对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有哪几方面的要求? 12-14 对滑动轴承材料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耐磨,而表面淬硬的钢材是很耐磨的,试问是否可用表面淬硬的钢制轴颈和钢制轴瓦配对,以达到耐磨的要求? 12-15 在设计滑动轴承时,相对间隙ψ的选取与速度和载荷的大小有何关系? 12-16 某离心泵用径向滑动轴承,轴颈表面圆周速度v=2.5m/s,工作压力P=3~4MPa,设计中拟采用整体式轴瓦(不加轴承衬),试选择一种合适的轴承材料。 12-17 验算滑动轴承的压力p、速度v和压力与速度的乘积pv,是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设计中的内容,对液体动力润滑轴承是否需要进行此项验算?为什么? 12-18 试分析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和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12-19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与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设计计算准则有何不同? 12-20 试说明液体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 12-21 对已设计好的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试分析在仅改动下列参数之一时,将如何影响该轴承的承载能力。 (1)转速由n=500r/min改为n=700r/min; (2)宽径比B/d由1.0改为0.8; (3)润滑油由采用46号全损耗系统用油改为68号全损耗系统用油; (4)轴承孔表面粗糙度由R z=6.3μm改为R z=3.2μm。

第九章滑动轴承设计

第二篇 第九章滑动轴承设计

第三章摩擦、磨损与润滑 §3-0 引言 §3-1 摩 擦 §3-2 磨 损 §3-3润滑 §3-4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原理

概述 用于支撑和约束旋转零件(转轴,心轴等)的装置通称为轴承。 一、按轴承工作时的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 1.滑动轴承 2.滚动轴承。 二、按其承载方向的不同,轴承可分为: 1.径向轴承:承受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三、按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分类 1、流体动力润滑轴承(简称动压轴承) 2、流体静力润滑轴承(简称静压轴承)

?滑动轴承是一种工作在滑动摩擦状态下的轴承,其基本结构包括轴承座、轴套(瓦)和轴颈。滑动轴承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工作转速特高的轴承 ?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的轴承 ?特重型的轴承 ?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振动载荷的轴承 ?装配要求做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的轴承) ?特殊条件下(如水或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轴承 ?在径向空间尺寸受到限制时,也常采用滑动轴承

?对轴承的基本要求: ①方向精度(置中,定向); ②运转灵便性; ③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④耐磨性; ⑤承载能力; ⑥成本; ⑦装配调整、维修是否方便。?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①圆柱形滑动轴承; ②圆锥形滑动轴承; ③球形滑动轴承。

第一节圆柱形滑动轴承 圆柱性滑动轴承——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部分为圆柱形表面。它是轴承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圆柱形滑动轴承主要用来支承水平轴。 特点: ①接触面大,承载能力强,能承受冲击和振动; ②置中精度差,特别是磨损后,精度要更低; ③摩擦力矩大; ④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习题及参考解答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5—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 ][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in χψ-=d h B. )1(min χψ+=d h C. 2/)1(min χψ-=d h D. 2/)1(m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 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A. 过度发热而胶合 B. 过度磨损 C. 产生塑性变形 D. 产生咬死 20 下述材料中, 是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A. 20CrMnTi B. 38CrMnMo C. ZSnSb11Cu6 D. ZCuSn10P1 21 与滚动轴承相比较,下述各点中, 不能作为滑动轴承的优点。 A. 径向尺寸小 B. 间隙小,旋转精度高 C. 运转平稳,噪声低 D. 可用于高速情况下 22 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长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压强 p 变为原来的 倍。 A. 2 B. 1/2 C. 1/4 D. 4 23 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长径比不变,载荷及转速不变,则轴承的pv 值为原来的 倍。 A. 2 B. 1/2 C. 4 D. 1/4

浙大机械设计第十三章 概念自测题

基本概念自测题 一、填空题 1、按摩擦性质轴承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按滑动表面润滑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摩擦状态,其 摩擦系数一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按承受载荷的方向承受径向载荷的滑动轴承称为_________滑动轴承,承受轴 向载荷的滑动轴承称为_________滑动轴承。 4、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_________、抗振性_________、噪声 _________、寿命_________,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可_________速运转。 5、在一般机器中,摩擦面多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混合状态,称 为_________摩擦或_________摩擦。 6、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_________式、_________式和_________式三种,剖 分式滑动轴承便于轴_________和调整磨损后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广泛。7、滑动轴承油沟的作用是使润滑油_________;一般油沟不应开在轴承油膜 _________区内,油沟应有足够的轴向长度,但绝不能开通轴瓦_________。 8、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9、为保证轴承正常工作,要求轴承材料有足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性, 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好,耐_________和抗_________能力强,导_________性好,容易_________,且易于加工。 10、轴承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等。 11、青铜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导热性好,且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但与 轴承合金相比,抗胶合性能较_________,_________跑合,与之相配的轴颈须_________。 12、滑动轴承的润滑剂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13、润滑油的粘度是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它表征流体__________________的大 小,随着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_________。 14、当润滑油作层流流动时,油层中的摩擦切应力τ与其_________成正比,其比 例常数η即为润滑油的_________。动力粘度的单位在国际制中为_________,即_________。 15、限制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平均压强P≤[P],目的是使_________不易破裂, 轴瓦不致产生_________。 16、限制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平均压强P与滑动速度V的乘积值pv≤[pv]的目的是 防止_________过高产生_________失效。 17、润滑油的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的_________能力。 18、润滑油的密度为p(kg/m2),动力粘度为η(Pa·s),运动粘度为γ(m2/s), 则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19、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是;①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具有_________间 隙;②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_________充满具有一定_________的润滑油;③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有一定_________,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_________流进,从_________流出;而充分条件是最小油膜厚度hmin_________轴颈、轴瓦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十点平均高度之和。 20、选择滑动轴承所用的润滑油时,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 _________,对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所受载荷越大,油膜厚度

12第十二章 轴承

第十二章轴承§12-1 滚动轴承 选择题 1、滚动轴承内圈通常装在轴颈上,与轴()转动。 A、一起 B、相对 C、反向 2、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中载荷,一般成对使用的滚动轴承是()。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3、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外圈内滚道为球面,能自动调心的滚动轴承是()。 A、角接触球轴承 B、调心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4、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同时承受少量双向轴向载荷,应用最广泛的滚动轴承是()。 A、推力球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深沟球轴承 5、能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且内外圈可以分离,通常成对使用的滚动轴承是()。 A、圆锥滚子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6、圆柱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相比,其承载能力()。 A、大 B、小 C、相同 7、深沟球轴承的滚动轴承类型代号是()。 A、 4 B、 5 C、 6 8、滚动轴承类型代号是QJ,表示是()。 A、调心球轴承 B、四点接触球轴承 C、外球面球轴承 9、实际工作中,若轴的弯曲变形大,或两轴承座孔的同心度误差较大时,应选用()。 A、调心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10、工作中若滚动轴承只承受轴向载荷时,应选用()。 A、圆锥滚子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11、()是滚动轴承代号的基础。 A、前置代号 B、基本代号 C、后置代号 12、圆锥滚子轴承的()与内圈可以分离,故其便于安装和拆卸。 A、外圈 B、滚动体 C、保持架 13、盘形凸轮轴的支承,应当选用()。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调心球轴承

14、斜齿轮传动中,轴的支承一般选用()。 A、推力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深沟球轴承 15、针对以下应用要求,找出相应的轴承类型代号。 (1)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以承受一定轴向载荷的是()。 (2)只能承受单向轴向载荷的是()。 (3)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单向轴向载荷的是()。 A、6208 B、51308 C、31308 二、判断题 1、()轴承性能的好坏对机器的性能没有影响。 2、()调心球轴承不允许成对使用。 3、()双列深沟球轴承比深沟球轴承承载能力大。 4、()双向推力球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5、()角接触球轴承的公称接触角越大,其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越小。 6、()滚动轴承代号通常都压印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 7、()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轴承类型代号是N。 8、( )滚动轴承代号的直径系列表示同一内径轴承的各种不同宽度。 9、()在妹子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精度低、价格便宜的滚动轴承。 10、( )载荷小且平稳时,应选用球轴承;载荷大且有冲击时,宜选用滚子轴承。 11、()球轴承的极限转速比滚子轴承低。 12、()同型号的滚动轴承精度等级越高,其价格越贵。 13、()在轴承商店,只要告诉售货员滚动轴承的代号,就可以买到所需要的滚动轴承。 14、( ) 在轴的一端安装一只调心球轴承,在轴的另一端安装一只深沟球轴承,则可起调心作用。 15、()滚动轴承的前置代号、后置代号是轴承基本代号的补充代号,不能省略。 三、填空题 1 轴承的功用是支承及,并保持轴的正常和。 2、按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和。

滑动轴承设计

滑动轴承 1 概述 1.1滑动轴承的分类 滑动轴承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主要分为:1)径向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2)推力滑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按照滑动表面间润滑状态的不同可分为:1)液体润滑轴承;2)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3)自润滑轴承。 按照液体润滑承载机理不同,液体润滑轴承又分为1)液体动压润滑轴承;2)液体静压润滑轴承。 1.2滑动轴承的特点及应用 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有如下特点:1)在高速重载下能正常工作,寿命长;2)精度高;3)滑动轴承能做成剖分式的,能满足特殊结构需要;4)液体摩擦轴承具有很好的缓冲和阻尼作用,可以吸收振动、缓和冲击;5)滑动轴承的径向尺寸比滚动轴承小;6)启动摩擦阻力较大;7)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2 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 2.1径向滑动轴承 2.1.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组成:轴承座(常为铸铁)、轴瓦(开油孔,内表面开油沟以送油)。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1)磨损后,间隙无法调整;2)轴颈只能从一端装入,对中间轴颈的轴无法安装。 2.1.2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它是由轴承盖、轴承座、剖分轴瓦和联接螺栓等所组成。轴承中直接支承轴颈的零件是轴瓦。为了安装时容易对心,在轴承盖与轴承座的中分面上做出阶梯形的梯口。轴承盖应当适度压紧轴瓦,使轴瓦不能在轴承孔中转动。轴承盖上制有螺纹孔,以便安装油杯或油管。

当载荷垂直向下或略有偏斜时,轴承的中分面常为水平方向。若载荷方向有较大偏斜时,则轴承的中分面也斜着布置(通常倾斜45°,使中分平面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载荷)。 2.2推力滑动轴承 轴上的轴向力应采用推力轴承来承受。止推面可以利用轴的端面,也可在轴的中段做出凸肩或装上推力圆盘。后面将论述两平行平面之间是不能形成动压油膜的,因此须沿轴承止推面按若干块扇形面积开出楔形。 实心式空心式 单环式多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