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名言大全4094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3.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4. 荀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6. 韩非子曰:“法者,治之端也。
”
7. 王阳明曰:“知行合一。
”
8. 李白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9.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0. 苏轼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11. 王安石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12. 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3. 岳飞曰:“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
14. 陆游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5. 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6. 郑板桥曰:“一枝一叶总关情。
”
17. 毛泽东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8. 邓小平曰:“发展是硬道理。
”
19. 鲁迅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20. 钱钟书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国内名人名言

国内名人名言国内名人名言1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4、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炎武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0、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竹石》国内名人名言2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3、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4、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5、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6、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7、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
(法国)8、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9、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10、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1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12、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1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中国名人名言11.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杜弼)5.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释道原》)6.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8.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9.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史记)10. 示康》) 6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洵)11.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2.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13.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14.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1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16.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17. 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1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1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2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22. 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魏征)2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24.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25.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7.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2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29.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30.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韩愈31.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3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33.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明·彭大翼)3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__。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中国名人名言摘抄1.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4.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9.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10.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11.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1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1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8.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19.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20.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金中国名人名言精选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史记)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5、不可同日而语。
(汉书)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7、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三国志)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蜀志)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10、貂不足,狗尾续。
(晋书)11、死猪不怕开水烫。
12、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国简短名人名言大全_中国的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简短名人名言大全_中国的名人名言大全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5)—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
(《南阳萧绎》)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10)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1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路史)12)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13)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14)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1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13)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1.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关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刘备: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4. 岳飞:精忠报国。
5. 秦始皇:兵者,诡道也。
6.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7.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 王安石:变法求治,治家宜从俭,治国宜从宽。
9. 苏东坡: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1. 唐玄宗:盈缩之间,不可胜算。
12. 唐太宗:养犬千日,用之一时。
13. 朱元璋:我而后人,人而后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典的名人名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论广为流传。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只有与朋友相互欣赏、扶持、共同进步,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2.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坚守对于个人和事业的重要性。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困境中显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他说:“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著称。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人忠诚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指南。
这句简短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
一、立志
1.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
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3.志正则众邪不生。
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5.一个人不管陷入多么困苦的境地,也不要向人求助讨好,而应当在挣扎奋
斗中求生。
6.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了光荣的高峰……。
二、奋斗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贤达之士,不惟见过于师,亦惟用于世。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人不可以作践自己!生活不就是生下来。
有志向,有勇气,有耐力,咬牙
挺住就是!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三、读书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
己。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
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5.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