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讲解

合集下载

能源统计的概念

能源统计的概念

能源统计的概念能源统计是一种用数字和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和描述能源使用和能源领域情况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能源数据,以确定能源的生产、消费和分配情况,揭示能源利用的趋势和模式,为能源政策制定和能源决策提供依据。

能源统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能源供应结构、能源效率和节能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能源统计指标和方法:1. 能源生产统计:衡量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情况,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产量和产能,以及能源生产的结构和发展趋势。

2. 能源消费统计:衡量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利用情况,包括各个能源类型的消费量、能源消费的结构和模式,以及能源消费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能源利用的效益和环境影响。

3. 能源贸易统计:衡量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进出口情况,包括从进口国、出口国、贸易伙伴国等方面考虑能源贸易的数量和价值,以及能源贸易的结构和趋势。

能源贸易统计对于了解能源供应安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 能源供应结构统计:衡量国家或地区的能源供应结构,包括各个能源类型的供应比例、能源供应来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

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用来评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制定能源政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依据。

5. 能源效率统计:衡量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耗的节约情况,包括单位GDP 能耗、单位能源产出或生产的能源消耗等指标。

能源效率统计有助于评估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为制定能源节约政策和推广节能技术提供依据。

能源统计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是能源统计的基础,需要从各个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部门、能源企业和调研机构等收集能源数据,包括产量、消费量、贸易量、价格、价格指数等。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分析则是利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能源统计的结果和结论。

能源统计在能源规划、能源政策制定、能源市场监测、能源经济分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国家、地区、 企业或单项耗能设备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 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 利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能源利用率(%)=(有效能量/实际能源 消费量)×100
(三)能源损失率
能源损失率是与能源利用率相对应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能源损失率(%) =能源损失量/能源消费或输入)量×100% =1-能源利用率
3、耗能工质
所消耗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 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 消耗能源。
所消耗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 源的消耗。
所消耗的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
(注意:不同的行业对耗能工质有不同的规 定范围)
4、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的 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 行检测、度量和计算。
六、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能源单耗指标:产品单位综合能耗统 计、产品单位单一能源品种消耗统计。
在计算单耗统计时,可按行业规定在 计算时将耗能工质能量计入在内。
(一)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产量与单位能源消耗总量之比值。
该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工序(车间)、设备。
如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炼钢工序能耗、转炉工序能耗等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 范围的遗漏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 二是标准量
4、对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
八、企业节能量统计
企业节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加 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 生产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所节 约的能源数量,它综合反映企业直接节能和 间接节能的总成果。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能源加工转 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企业能源统计概述

企业能源统计概述

企业能源统计概述企业能源统计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在企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能源,企业能源统计成为了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一、企业能源统计的意义企业能源统计是一项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和监督的工作。

它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可以为企业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企业能源统计的内容企业能源统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能源产出与消耗情况:包括能源的各种形式,如电、热、气等的产出与消耗情况;2.能源使用情况:包括能源的各种形式使用情况,如电、热、气等的使用量、分布情况、使用效率等;3.能源损耗情况:包括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如电、热、气等的损耗率、损耗原因等;4.能源节约措施:包括企业在节约能源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效果评估,如节能改造、智能化管理等;5.能源环保措施:包括企业在环保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效果评估,如减少排放、处理废水、减少废弃物等;6.能源统计报表:包括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能源损耗情况、节能减排效果等方面的报表。

三、企业能源统计的方法企业能源统计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采集: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采集,获取数据;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3.评估和监督:通过评估和监督,发现能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4.报表编制:编制能源统计报表,汇总统计数据,反映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和节能减排效果等。

四、企业能源统计的意义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2.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3.规范企业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4.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

五、企业能源统计的难点1.数据采集:要实现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全面、准确、实时地采集,需要进行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手段的应用;2.能源检测:要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检测,需要对能源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进行了解和掌握;3.能源评估:要进行能源评估,需要对企业生产过程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能源使用效率、能源损耗率等指标进行评估;4.报表编制:要编制合理、准确、全面的能源统计报表,需要对相关的报表编制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

能源统计知识介绍课件

能源统计知识介绍课件
精品
五、能源消费统计的五大基本原则及应用
作为燃料、动力使用的能源量
能源 消费 量
作为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量 生产工艺用能
生产二次能源所投入的能源量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消费的各种能源。
精品




包括
由仓库 发到车 间但在 报告期 最后一 天没有 消费的 能源
拨到外 单位或 委托外 单位加 工用的 能源
原煤 天然气 汽油、柴油
电力 热力
有些单位根据抄表记录的 台帐数据与电力公司交费单 据上的数据不一致,这种情 况是存在的,只要企业台帐 记录清晰、明确,按照台帐 数据上报电力消费量也是允 许的。
精品
四、能源统计报表中几种常用品种的填报方法
原煤 天然气 汽油、柴油
电力
1.热力包括蒸汽和热水。工 业企业在填报热力消费时, 需将蒸汽、热水分别换算成 热力的计量单位(百万千焦) 填报。非工业企业直接填报 外购热力费用。
同比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与上一期(如上个月,上个季度) 相比的增长速度 定基比增长速度:与固定基期的值相比的增长速度
精品
统计指标常用增速
3.用环比增长速度反映的指标变化时,时效性强, 比较灵敏。不足之处是对一些随着季节变化而波 动的指标,将当期的数据直接与上期相比时,无 法避免季节因素的干扰,用其反映的增长速度波 动非常大,有时甚至连指标变动的方向都会发生 变化。
精品
一、能源统计的意义及发展进程
精品
一、能源统计的意义及发展进程
我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早先于2006年11月 经省编办同意增设能源统计处。截至目前,除济 宁、菏泽、日照、莱芜四市外其他市统计局都单 独设立能源统计科。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填报讲解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填报讲解
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 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 (2)研究能源利用情况,挖掘节能 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
1 . 能源统计
(3)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规律, 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 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4)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 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1 . 能源统计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原煤:指经煤矿开采出来的毛煤,用 手工检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和杂物 (黄铁矿)后,未经洗选加工的煤炭。 原煤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之和,包 括各该品种的筛选块煤和筛选混末煤 以及这三种煤的天然焦,但不包括石 煤、风化煤、矸石煤、泥炭等低热值 煤。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洗精煤:指入洗原煤经洗选、分级等 加工处理,降低了灰份、硫份,去掉 了一些杂质,适合某些专门用途的优 质煤,包括冶炼精煤和其它用途精煤。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汽油:是原油经炼制加工取得的产品 之一。系挥发性高、燃点低的轻质油, 包括车用汽油、航空汽油。
煤油:是汽油之后的馏分,系挥发性 比汽油低、燃点比汽油高的轻质油。 包括航空煤油、灯用煤油和其它煤油 (包括信号灯、警标灯等用煤油)。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原油:包括天然原油和人造原油。天 然原油指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未经 炼制加工的一种可燃性矿物油,包括 从天然气回收的凝析油。人造原油, 当前仅指用油页岩炼制生产的原油。
1.1 能源统计特点
(3)能源统计对象——能源统计边 界复杂;其中包括能源产品与非能 源产品的边界,也包括能源工业与 非能源工业的边界问题。能源统计 对象不是一个相互孤立的燃料或动 力系统,而是一个种类多、涉及面 广、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系统。
1.1 能源统计特点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一)能源生产统计【能源生产量的综合计算】能源生产量的计算:1、首先是将各种能源产品分别按实物量统计,实物量统计仅反映各个能源品种的产量,不是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

2、为了综合反映能源生产总量,必须将各种能源产品按各自不同的发热量计算出共同的换算标准。

我国采用标准煤计算,每千克标准煤含热值为7000千卡。

能源生产总量并不等于各种能源换算成标准煤之和,因为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产生的,所以能源生产总量只能是各种一次能源生产量标准煤之和。

【厂供电量】厂供电量是指发电厂向社会提供的电量。

计算公式为:厂供电量=发电量-发电厂自用电量【热力产量】热力是可提供热源的蒸汽与热水的统称。

其产量是指工业锅炉、电厂在生产或发电的同时对外供出的热水、过热或饱和蒸气的实际供热量。

热力的计算:蒸汽和热水的热力计算,与锅炉出口蒸汽、热水的温度和压力有关,计算方法:第一步:确定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在焓熵图(表)查出对应的每千克蒸汽、热水的热焓;第二步:确定锅炉给水(或回水)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在焓熵图(表)查出对应的每千克给水(或回水)的热焓;第三步:求第一步和第二步查出的热焓之差,再乘以蒸汽或热水的数量(按流量表读数计算),所得值即为热力的量。

如果企业不具备上述计算热力的条件,可参考下列方法估算:第一步:确定锅炉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产量=锅炉的给水量-排污等损失量;第二步:确定蒸汽或热水的热焓。

热焓的确定分以下几种情况:(1)热水:假定出口温度为90℃,回水温度为20℃的情况下,闭路循环系统每千克热水的热焓按20千卡计算,开路供热系统每千克热水的热焓按70千卡计算。

(2)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20千卡计算;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30千卡计算;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40千卡计算。

能源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能源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能源统计分析是指对能源消费、生产、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的过程。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供需平衡情况,评估能源政策的效果,并为能源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能源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消费情况:统计分析能源消费的总量、分类、地区分布、消
费单位、消费方式等情况。

2 能源生产情况:统计分析能源生产的总量、分类、地区分布、生
产单位、生产方式等情况。

3 能源运输情况:统计分析能源运输的总量、分类、地区分布、运
输方式等情况。

4 能源储存情况:统计分析能源储存的总量、分类、地区分布、储
存方式等情况。

为了进行能源统计分析,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
1 数据收集:获取能源生产、消费、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数据,包
括主要能源类型、能源单位、能源数量、能源价格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能源企业、研究机构等多个来源获取。

2 数据统计: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
行归纳。

这些分类方式可以是能源类型、地区、时间、能源单位、能源用途等。

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数据中
的有用信息。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是描述统计、回归分析、因
子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4 可视化: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使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将数据
的规律和特点表现出来,方便观察和理解。

5报告编制:将分析结果和可视化图表结合起来,编制能源统计分析报告,供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使用。

能源统计、能源计量与统计台帐(-96页)

能源统计、能源计量与统计台帐(-96页)

(二)能源基本知识
例如: 今年上半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电厂火 力发电标准煤耗308.22克标准煤/千瓦时, 也就是平均每发1千瓦小时的电量,要消耗 308.22克标准煤的能源。按等价热值测算, 1千瓦时电=0.308千克标准煤;若按当量热 值计算,1千瓦时电=0.1229千克标准煤。
在计算电的折标量时,等价热值与当量热值 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国外普遍按当量热值 计算,而我国两者都在使用。
(二)能源基本知识
等价热值: 是指加工转换产生的某种二次能 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 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 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 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 表示的一次能源量。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 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 作的加强,转换损失不断减少,等价热值会 不断下降。所以,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 消耗工质而言。
(二)能源基本知识
热值的计量: 热值的计量单位有焦耳和卡。
焦耳: 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1焦耳=1牛 顿·米=1瓦特·秒
卡: 1克纯水在标准气压下把温度升高1摄氏 度所需要的热量为1卡。热量单位分为20℃ 卡和15℃卡。
20℃卡(我国使用): 1克纯水从19.5℃升高 到20.5℃所需要的温度;15℃卡(国际蒸 汽表卡): 1克纯水从14.5℃升高到15.5℃ 所需要的温度。化学卡为人为规定。
能源统计基础
主要内容
一、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二、能源计量与统计台帐 三、用能企业(单位)的能源统计 四、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一)能源统计 1.能源统计含义及产生背景 2.能源统计对象 3.能源统计任务 (二)能源基本知识 1.能源基本概念 2.能源分类 3.燃料热值与标准燃料 4.能源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填报讲解1.能源统计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专业统计。

其研究对象是由能源统计实践所决定的。

可概括以下几方面:①、研究经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②、研究能源利用情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③、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④、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能源统计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和依据。

1.1 能源统计特点能源统计是范围极广的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分支,其对象是能源系统。

能源系统相当复杂,包括能源资源、能源生产、能源加工转换到最终用能等环节,并通过这些环节与所有的社会活动联系起来。

能源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能源统计工作的一系列特点,使它和其他国民经济统计分支有很大的不同。

1.1.1 能源工业要把自己的产品分配给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包括能源工业自身在内),同时又要把产品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消费成员,其联系面之广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工业部门可以与其相比。

1.1.2 能源生产形态多样化:除了化工产品,没有一个工业的产品同时具有固、液、气三态,另外还有载能体。

这些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控制和使用的难易程度均有很大差别,但同时又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能发热,而且某些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转换或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

1.1.3 能源统计对象——能源统计边界复杂;其中包括能源产品与非能源产品的边界,也包括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的边界问题。

能源统计对象不是一个相互孤立的燃料或动力系统,而是一个种类多、涉及面广、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系统。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国际上非常重视能源问题,有关能源的系统分析、能源模型、能源的生产需求预测、代用能源战略的研究等迅速展开。

这些研究需要多方面的数据资料。

数据的完备程度与质量好坏,是进行能源管理和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能源管理和研究工作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要求,也推动了能源统计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从一次能源生产到加工转换,第二级为从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用,第三次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用什么设施使用的?用什么工艺流程?“有效能”是多少?经济效益如何?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最为复杂,目前也是整个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从一种能源的分别统计,向多种能源的综合统计的方向发展;从只注重生产量的统计,转向对节能潜力,确定节能投资方向,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性等方面的研究。

企业能源统计体系是属于第三级能源统计范围内,我们将对它进行更加系统、更加详尽的讨论。

1.2使用单位1.2.1原始单位计量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所用的单位称为“原始单位”。

由于各种能源的形态不一,在对能源实物量进行计算时,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例如对固体燃料使用重量单位,气体燃料又采用体积单位,等等。

而且对于统一中能源,各国家与地区的计量单位也不一致。

1.2.2通用单位能源统计要反映出多种能源的相互关系,就必须采用共同的单位进行计量,其先决条件是研究这些对象所具有共同的属性。

能源的共同属性之一是具有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所以能源价格可以作为能源的通用单位。

但是这种通用单位在能源统计分析中并不理想,因为各种能源的价格在不断变化,变化的比例又不相同。

各种能源的另一种共同属性就是含有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

在分析各种能源的使用及相互之间进行的物理化学转化时,这种属性经常要用到。

各种通用单位见图11.3能源统计表中是按各类能源实物量填写的,不必全表统一计量单位,而在能量平衡表、能源网络图和能流图中要进行综合平衡;各种能源要按照它们的发热量折算成当量(热)值,为了计算生产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所消耗的一次能源,它们的计算量单位又常常取等价(热)值。

① 燃料发热量燃料发热量有高位、低位之分。

我国1981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2587)规定:燃料发热量取低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等于高位发热量扣除蒸汽凝结热后的热量。

根据《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1996)》的规定,煤的分析试样高位发热量与各种基准的低位发热量的换算关系如下收到基:()t adtad ad gr ar net M M M H Q Q 023.010*******.0,,---⨯-=(热量单位均为MJ/kg) ②当量热值确定在能源统计和综合分析过程中焦耳这个单位过小,通常是采用吨标准煤、标准油为计量单位,GB2589-81中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MJ (或7000kcal )的固体燃料称为1kgce ,在能源统计计算中采tce 。

低位发热量等于41.82MJ (或10000kcal )液体或气体燃料称1kgoe 或标准立方米气。

企业消耗的一次能源均按低位发热量换算成标准煤量(或标准油量),按这个单位折算的热量值称为当量热值。

③等价热值确定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热能与相应投入的能源的当量。

例如,1983年我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需要消耗404克标准煤,每公斤标准煤为7000千卡,则该年一千瓦时电的等价热值为2828千卡。

电热设备(如电炉)每消耗1kW 〃h 电所能获得的热量是860kcal ,热工(电热)当量应该是860kcal/kW 〃h ,它们的比值:(860/2828=0.304)为热-电转换效率。

等价热值的计算公式是:转换效率一次能源具有的能量等价热值=例如1kg 焦炭具有的能量是它的低位发热量,取7000kcal/kg ;若炼焦炉效率为0.85,则:()kg kcal kg 823585.070001=焦炭的等价热值=总之,严格的说,等价热值应按照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在无实测数据时,可取一些参考数据。

显然,等价热值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工艺和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其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趋向于二次能源所具有的能量。

2.煤炭企业能源统计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为适应煤炭系统能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掌握本系统主要环节的能耗基本情况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编制能源规划、制定能源政策、进行能源预测、制定节能措施,提供统计基础数据。

根据煤炭企业能源消费特点和国家统计局对能源统计的要求,特制定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方法。

2.1 能耗统计范围和分类2.1.1 能耗的统计范围能耗统计系指对用能部门进行能源消耗量的统计。

本办法的能耗统计范围系指煤矿所消耗的能源,包含煤矿为自办的集体企业提供的能源。

2.1.2 能耗的分类根据国标《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及煤炭企业生产的特点,为便于整个煤炭系统能源消耗的分析研究以及各企业间的比较,能源消耗划分为两类:煤炭生产能源消耗、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耗。

2.2 能源统计的品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6』13号文、统能1表及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中《能源品种及计算标准煤系数目录》,特规定煤炭系统能源统计的品种如下:(1)原煤、(2)洗精煤、(3)其他洗煤、(4)焦炭、(5)重油、(6)汽油、(7)煤油、(8)柴油、(9)液化石油气、(10)天然气、(11)焦炉煤气、(12)其他煤气、(13)电力、(14)其他能源。

各种能源的含义和范围,以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有关能源目录说明为依据。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2.3.1原煤:指经煤矿开采出来的毛煤,用手工检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和杂物(黄铁矿)后,未经洗选加工的煤炭。

原煤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之和,包括各该品种的筛选块煤和筛选混末煤以及这三种煤的天然焦,但不包括石煤、风化煤、矸石煤、泥炭等低热值煤。

2.3.2洗精煤:指入洗原煤经洗选、分级等加工处理,降低了灰份、硫份,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某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包括冶炼精煤和其它用途精煤。

2.3.3其他洗煤:指原煤洗选后,产出除洗精煤以外的其它洗煤产品。

包括洗混煤、洗中煤、煤泥、洗块煤、洗末煤。

洗中煤指洗煤经分选后得到的灰分介于洗精煤与矸石之间的洗煤产品,主要供电厂和工业锅炉直接燃烧用;煤泥指洗选厂排除的污水经厂内外沉淀回收的其粒度小于0.5毫米的泥状湿煤。

2.3.4焦炭:指由炼焦洗精煤(土焦也有用原煤的)经高温干馏而得,具有一定的块度、强度和气孔率等物理性能,含水分、硫份低,是供冶金、化工、铸造等用的固体燃料。

包括机械化焦炉、简易焦炉、煤制气焦炉和土焦炉生产的机焦、简易机焦和土焦,按粒度可分为块焦(大于25毫米)、碎焦(10-25毫米)和焦屑(小于10毫米)。

焦炭应按干基计算,不含水分。

2.3.5重油:指原油炼制加工后,分馏出汽油、煤油及柴油以后剩余的一种近褐色液态残余物,因为重油为重质油品,其比重和凝固点均高于重柴油,所以不能作为内燃机燃料,只能作为一般燃料直接燃烧和用作有机化工裂化原料和造气原料。

重油在实际消费中有的与其它油品(柴油)调和使用,应分别统计在各种油品中去。

2.3.6汽油:是原油经炼制加工取得的产品之一。

系挥发性高、燃点低的轻质油,包括车用汽油、航空汽油。

2.3.7煤油:是汽油之后的馏分,系挥发性比汽油低、燃点比汽油高的轻质油。

包括航空煤油、灯用煤油和其它煤油(包括信号灯、警标灯等用煤油)。

2.3.8柴油:是煤油之后的馏分,系挥发性比煤油低、燃点比煤油高的轻质油。

包括轻柴油、重柴油和其它柴油(如农用柴油)。

2.3.9原油:包括天然原油和人造原油。

天然原油指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未经炼制加工的一种可燃性矿物油,包括从天然气回收的凝析油。

人造原油,当前仅指用油页岩炼制生产的原油。

2.3.10液化石油气:系炼油精制过程产生并回收的气体,经加压后的液态产品。

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稀、丁烯,必需在压力容器内保存才维持其液态,用作化工原料和燃料。

2.3.11天然气:是一种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气体,其生成条件与石油相似,但比石油的生成更广泛和更迅速。

其主要成分含有甲烷、氢、烃类、氮、二氧化碳等。

天然气包括气田天然气、油田伴生天然气和矿井瓦斯。

天然气的消费量是指输气管网提供的气量以及就地利用的气量。

2.3.12焦炉煤气:是指用多种烟煤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高温干馏后,在得到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得到的可燃气体。

主要成分有氢、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2.3.13炼厂干气:炼油精制过程产生并回收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和氢气,主要用作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