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和真空泵.
真空助力式制动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式制动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式制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卡车和其他机动车辆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真空助力器的作用,通过增强制动力来减少司机需要施加的制动踏板力量。
具体来说,真空助力式制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踩下制动踏板。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被推入制动器中,通过摩擦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2. 吸入真空助力器。
同时,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开始工作。
真空助力器是一个由真空泵驱动的设备,它通过吸入发动机进气歧管中的真空来增强制动力。
当真空助力器吸入真空时,它会从主缸中吸取制动液,增加制动压力,使制动更加灵敏。
3. 释放制动踏板。
当司机释放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上的压力消失,真空助力器不再增强制动力,制动器停止工作,车辆恢复行驶。
总之,真空助力式制动通过增强制动力来减少司机需要施加的制动踏板力量,从而使车辆制动更加灵敏和安全。
了解其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和保养车辆的制动系统。
- 1 -。
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工作原理

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工作原理
制动真空助力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制动时提供额外的助力,使驾驶员能够更轻松地踩下制动踏板。
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真空压力。
它通常由一个真空罐、一个控制阀和一个膜片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控制阀会打开,使真空罐中的真空压力通过膜片传递到制动主缸。
这个真空压力会在膜片的一侧产生一个推力,从而减小了驾驶员需要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力。
具体来说,当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真空罐中的真空压力被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控制阀会打开,使真空压力传递到膜片的一侧,推动膜片向另一侧移动。
这个移动会压缩制动主缸中的液压油,从而使制动钳或制动鼓产生制动力,实现车辆的制动。
在一些汽车中,为了提高制动真空助力器的性能,还会设置一个真空助力泵。
当发动机运转时,真空助力泵会抽取空气并将其压缩,从而在真空罐中产生真空压力。
这样可以确保在制动时始终有足够的真空压力可用,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总的来说,制动真空助力器通过利用真空压力来提供额外的助力,使驾驶员在制动时更加轻松。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对于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驾驶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它通过利用真空来增强司机踩下制动踏板的力量,从而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真空助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气压差的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由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踏板和真空泵等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上的杆杆会向下移动,杆杆上的推杆与真空助力器上的活塞相连接。
真空助力器内部有一个膜片,当活塞开始向下移动时,它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并压缩。
由于真空助力器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车辆的进气歧管,而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制动主缸,所以当活塞向下移动时,真空助力器内部的压力会下降,而制动主缸内的压力不变。
由于气压差的存在,真空助力器将会施加一个辅助力,帮助司机向下推压制动踏板。
通过这种方式,真空助力系统可以减小司机需要施加的力量,从而提供更轻松的制动操作。
此外,真空助力系统还可以提高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更加安全和稳定。
为了保证真空助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保持真空泵的良好状态。
真空泵通过驱动发动机的运转来产生真空。
它能够抽取进气歧管中的空气,从而保持助力器内部的真空压力。
如果真空泵出现故障或损坏,
将会导致助力器内的真空压力不足,造成制动效果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总而言之,真空助力系统通过利用气压差来增强司机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力量,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它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常见且重要的部分,为驾驶者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汽车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和真空泵

汽车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和真空泵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踩踏制动踏板: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会从主汽缸中流出,进入制动系统。
2.真空助力器感应:制动踏板上的活塞会与真空助力器相连,使真空助力器内的两侧压力相等。
而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活塞会移动,改变真空助力器两侧压力的平衡。
3.真空泵工作:当活塞移动,真空助力器一侧的压力变低,真空泵开始工作。
真空泵会通过带有活塞的装置,产生负压,吸入空气,从而形成真空。
这个过程需要燃烧引擎和引擎盖下的配备真空泵的随动部件(如凸轮,偏心轮或曲轴等)共同完成。
真空是由活塞在气缸内产生的部分气体排出,所以为了保持恒压,气缸内也充满了空气。
4.真空助力器工作:真空泵产生的负压会使真空助力器内部的隔膜移动,与供应制动踏板的活塞相连。
这样,当司机施加脚力时,由于隔膜的移动,导致真空助力器内压力的改变。
5.制动力增大:真空助力器内部压力的改变传给液压助力转叉,使助力转叉在助力转叉后控制制动液的进出和制动力的调节。
同时,通过真空管路将变化的压力传递到主汽缸,增加其内部的压力。
这样,踩踏制动踏板时,由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作用,制动液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制动力矩。
总结起来,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使真空助力器工作,并通过助力转叉将隔膜移动的压力传递给主汽缸,从而增加制动力矩。
真空泵是实现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的关键部件。
一般情况下,真空泵被安装在发动机上,它是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来工作的。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曲轴带动泵的活塞运动,实现吸入和排出气体的过程。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气缸内形成低压区域,吸入空气并将其排出。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产生高压气体,将其排出。
这样循环进行,就会产生稳定的真空压力。
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一些现代汽车的真空助力制动系统也在逐渐演变和改进。
例如,一些先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真空泵助力器。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中的辅助装置,它通过利用真空来增加制动踏板的力量,并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其工作原理如下:
1.真空泵:真空助力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真空泵,它通过驱动装置(通常是发动机的曲轴或电动马达)产生真空。
真空泵会通过吸气阀将空气抽出真空室,形成真空状态。
2.真空室:真空室是一个密封的容器,用于存储真空。
真空泵将抽出的空气送入真空室,使其内部压力降低,形成真空状态。
3.真空传感器:真空传感器用于监测真空室内的压力变化。
当真空室内的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传感器会触发系统启动。
4.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是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与制动踏板相连。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会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启动。
5.真空助力器工作:真空助力器内部包含一个活塞和一个密封膜。
当系统启动时,真空助力器的活塞会受到真空的吸引力,向前移动,并将这个力量传递给制动踏板。
6.制动踏板力增强:真空助力器的作用是增加制动踏板的力量。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会将真空的力量转化为机械力,使制动踏板更容易踩下,减轻驾驶员的踩踏力度。
总结起来,真空助力系统通过利用真空泵产生真空,然后将真空传递给真空助力器,使其提供额外的力量来增加制动踏板的力量,从
而提高汽车制动效果。
真空助力制动汽车电子真空泵PPT课件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2)
内外腔气室隔开 真空阀门A关闭
空气阀门B开启
外界空气
中间工作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中间工作状态时,来自制动踏板的力推动操纵杆向前运动,止动底座也 随之运动,使真空阀口A关闭,将前后腔隔离,接着空气阀口B开启,大 气进入后腔,由此产生的前后腔压差推动膜片、膜板带着活塞外壳向前 运动,此时,装配在推杆组件里的反馈板同时受到止动底座和活塞外壳 的推力作用,再通过推杆组件施加在主缸第一活塞上,主缸内产生的油 压一方面传递给制动轮缸,另一方面又作为反作用力经由助力器传递回 制动踏板,使司机产生踏板感。
●真空伺服制动是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一种常用结构型式,其动力源为真空。 对于传统汽油发动机车辆,其进气歧管可以产生较高的真空负压,可以直接为 真空伺服系统提供真空。 对于柴油机发动机车辆,其进气歧管不能提供足够的真空负压,需要另外配备 真空泵来保证真空伺服系统正常工作。 对于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或汽油直喷发动机,其进气歧管也不能保证提供稳定 可靠的真空负压,因此也需要配备真空泵。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工作过程(1):
自由(非工作)状态: 主皮碗位于补偿孔和供油 孔之间,压力腔和供油腔 通过这两个孔相连,主缸 没有油压输出。
自然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工作过程(3):
建压状态: 第一阶段:来自第一活塞的推力推动第一 、二活塞组件向前运动,主皮碗唇边将两 个补偿孔封闭。
第二阶段:继续推动活塞,因第二回位弹 簧抗力小于第一回位弹簧,故先被压缩, 第二压力腔先建压。此时第一压力腔内的 制动液未被压缩,故第一腔没有液压。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真空助力系统是一种用于提供汽车刹车助力的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 真空泵:真空助力系统使用真空泵来产生负压。
真空泵通常由发动机驱动,通过一条连接管将发动机内的废气抽出,形成负压。
2. 助力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通过连接管路输送到助力器。
助力器通常安装在主缸前面,它由一个气室和一个活塞组成。
在无压力情况下,活塞会阻碍刹车主缸的工作,需要人力来施加力量。
而当负压进入助力器时,它会使活塞向后移动,减小刹车主缸内的压力,从而减少刹车踏板的力量。
3. 主缸:主缸是真空助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
它由一个密封的容器和一个活塞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活塞会向前移动,增加刹车主缸内的压力。
通过连接管路,该压力会传递到车轮上的刹车器件,从而实现刹车。
4. 回油阀:真空助力系统还包括一个回油阀,用于控制真空泵和助力器之间的油气流动。
当负压达到一定值时,回油阀会打开,使助力器内的油气流回真空泵,保持系统的稳定工作。
综上所述,真空助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利用助力器将负压传递到刹车主缸,最终实现刹车的辅助作用。
这样可以减小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的力量,提高刹车的灵敏度和安全性。
汽车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和真空泵

汽车真空助力制动原理和真空泵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由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和制动踏板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驱动杆传送制动力到制动主缸,从而使制动油施加在制动器上产生制动力。
在传统的非助力制动系统中,驾驶员需要通过自身力量直接施加足够大的力来使制动器工作。
而在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中,较大的制动力是通过真空助力器提供的真空引力来实现的。
真空助力器安装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踏板之间,它通过驾驶员施加的小力来控制主缸产生足够大的制动力。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的运动将活塞和活塞杆推动到一定位置。
此时,真空助力器内部的活塞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力,使活塞与真空泵连通。
由于真空助力器的作用,真空泵将通过吸气管道吸取外界空气,形成真空状态。
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将施加到真空助力器的活塞上,从而提供足够大的制动力。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是一种通过机械或电动方式产生负压的装置。
汽车上常用的真空泵一般为机械式真空泵。
机械式真空泵通过驱动装置(如发动机)驱动,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进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
首先,当发动机运转时,通过曲轴的驱动,驱动轴在曲轴上做圆周运动,同时套在驱动轴上的凸轮也随之旋转。
凸轮上凸起的部分会与泵腔中的活塞接触,使活塞向下压,从而清空泵腔,创建一定的空气容积。
其次,当活塞开始上升时,泵腔内的压力开始上升,此时出现的负压将通过进气阀引起气体的流动,从而使凸轮与活塞一同上升,泵腔再次开始充气。
最后,当凸轮与活塞再次接触时,泵腔中的气体被压缩,此时气体的压力达到一定值,进气阀关闭,进一步的活塞上升将气体排出泵腔,形成真空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可能会因不同的汽车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不过,总的来说,真空泵都是通过机械装置产生真空状态的。
在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中,真空泵的作用在于产生足够的真空引力,帮助驾驶员施加制动力。
通过运动系统的驱动,真空泵将外界空气抽入泵腔并压缩,从而形成真空,为真空助力器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阀门B关闭
自然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自然状态时,在阀圈弹簧和支撑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真空阀口A处于开启 状态,而空气阀口B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真空助力器的前后腔是连通的 ,同时它们又是与大气隔绝的。 – 真空阀口A:阀圈底面与活塞外壳之间的间隙 作用:连通前后腔 – 空气阀口B:阀圈底面与止动底座之间的间隙 作用:连通后腔与大气
26
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 械真空泵。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 (Pa)属于低真空泵。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 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旋片泵可以抽除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 若附有气镇装置,还可以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性 气体。但它不适于抽除含氧过高的,对金属有 腐蚀性的、对泵油会起化学反应以及含有颗粒 尘埃的气体。
23
3.汽车用真空泵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类 机械式:采用键连接或皮带连接等方式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真空泵。 电动式:采用电机直接驱动真空泵运转。
按结构形式分类 旋片式 活塞式 隔膜式
按控制方法分类 可控式:无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根据负荷、转速、节气门位置等参 数计算实时真空度,并将其与进气歧管压力模型曲线进行比对,以控 制真空泵工作。(应用车型:GOLF、BORA、Audi A3) 可调式: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将测量数据与存储的规定值进行对 比,以控制真空泵工作。(应用车型:Passat2001、Audi A4、A6)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四、制动主缸结构与工作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结构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主缸死行程定义(补偿孔式):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主缸第一活塞组件结构:
• 第一活塞限位底座与调节螺杆之间可以相对运动,第一活塞在推力的 作用下,压缩回位弹簧向前运动,调节螺杆起辅助导向作用 • 第一活塞组件的高度直接影响第二腔的死行程。
总结为一句:将机械力转化为液压力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举例: –已知条件: 制动液压P为9MPa 主缸缸径D为23.81;主缸的效率n2为0.95; 助力器助力比R为3.4;助力器的效率n1为0.9; 制动踏板杠杆比i为4 –计算:踏板力
–主缸输入力 F = P×(D2×π/4) / n2 = 4218N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工作过程(3):
泄压状态
泄压状态,活塞迅速 回退,这时在压力腔容 易形成真空。为了消除 真空,必须让供油腔内 的制动液快速地补充到 压力腔。这时通过活塞 上的过油孔制动液由供 油腔进入到压力腔,使 制动回路压力降低。
1.概述
第二阶段:继续推动活塞,因第二回位弹 簧抗力小于第一回位弹簧,故先被压缩, 第二压力腔先建压。此时第一压力腔内的 制动液未被压缩,故第一腔没有液压。
工作状态
第三阶段:继续推动活塞,来自第二压力 腔的液压作用到第二活塞上产生的反作用 力加上逐渐增大的第二回位弹簧抗力之和 大于第一回位弹簧的抗力,使第一回位弹 簧被压缩,第一腔也开始建压。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3)
内外腔气室隔开
空气阀门B关闭
外界空气
平衡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果制动踏板力保持不变,在经由反馈板传递的主缸向后的反作用力和膜 片 + 膜板 + 活塞外壳 + 阀碗 + 支撑弹簧 + 阀圈向前运动趋势的共同 作用下,空气阀口B封闭,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任何踏板力的增长都将 破坏这种平衡,使空气阀口B重新开启,大气的进入将进一步导致后腔原 有真空度的降低,加大前后腔压差。
• 若发动机正在工作,由真空泵产生的真空会将真空助力器的真空阀(通 常为单向阀)吸开,此时前后腔都处于真空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2)
内外腔气室隔开 真空阀门A关闭
空气阀门B开启
外界空气
中间工作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中间工作状态时,来自制动踏板的力推动操纵杆向前运动,止动底座也 随之运动,使真空阀口A关闭,将前后腔隔离,接着空气阀口B开启,大 气进入后腔,由此产生的前后腔压差推动膜片、膜板带着活塞外壳向前 运动,此时,装配在推杆组件里的反馈板同时受到止动底座和活塞外壳 的推力作用,再通过推杆组件施加在主缸第一活塞上,主缸内产生的油 压一方面传递给制动轮缸,另一方面又作为反作用力经由助力器传递回 制动踏板,使司机产生踏板感。
旋片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 备之一。旋片泵多为中小型泵。旋片泵有单级 和双级两种。所谓双级,就是在结构上将两个 单级泵串联起来。一般多做成双级的,以获得 较高的真空度。 旋片泵的抽速与入口压强的关 系规定如下:在入口压强为1333Pa、1.33Pa和 1.33×10-1(Pa)下,其抽速值分别不得低于泵 的名义抽速的95%、50%和20%。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真空助力器图示
刹车油壶
真空助力器
制动主缸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二、真空助力器作用 • Actuation :真空助力器 + 制动主缸 (省 力 + 制 动)
• 真空助力器:将制动踏板产生的输出力放大后产生制动主缸 的输入力。
• 制动主缸:将真空助力器的输出力转化为液压输出到制动管 路。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工作过程(1):
自由(非工作)状态: 主皮碗位于补偿孔和供油 孔之间,压力腔和供油腔 通过这两个孔相连,主缸 没有油压输出。
自然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补偿孔式主缸工作过程(3):
建压状态: 第一阶段:来自第一活塞的推力推动第一 、二活塞组件向前运动,主皮碗唇边将两 个补偿孔封闭。
• 真空助力器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动平衡的过程。
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4)
内外腔气室相通 真空阀门A开启
空气阀门B关闭
外界空气
松开制动状态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 松开踏板,在阀圈弹簧的作用下,操纵杆带动止动底座向后 运动,首先关闭空气阀口B,继续的运动将开启真空阀口A, 助力器前后腔连通,真空重新建立。与此同时,在回位弹簧 的作用下,膜片 + 膜板 + 活塞外壳组件回到初始位置。
磨擦低 温升速度尚可
100%连续工作时间 >0.5小时
<60db
噪音,成本和连续工 作时长较均衡,既可 以作为辅助真空源, 也可应用于中低档车 的独立真空源。
25
4.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真空泵主要由泵体、转子、叶片以及进排气口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以单叶片真空泵为例,当驱动扭矩通过发动机凸轮轴和真空泵连接器来使转 子旋转,从而带动塑料的单叶片沿着真空泵容腔的轮廓,并以容腔的偏心位 置进行转动,图4位置的单叶片的上侧分为两个容腔,左侧为真空腔,随着 单叶片的旋转其容腔的容积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真空度同时通过与真空助力 器相连接并带有单向阀的进气口使真空助力器增加真空度,右腔为压缩腔, 随着单叶片的旋转其容腔的容积越来越小,将润滑油和从真空助力器中抽取 的空气压缩到发动机。来自发动机的润滑油从转子中心进入来润滑真空泵容 腔和相应的部件,并起到对单叶片上的浮动端子和容腔轮廓之间的密封作用 。
●节气门开度与真空度的关系
节气门开度较小,进气歧管内会产 生较强的真空效应,从而产生较大 的真空度。
节气门开度较大,且发动机转速较 低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效应较弱 ,产生真空度也较低。
21
助力器真空泵
2.真空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伺服制动系是在人力液压制动 系的基础上加设一套动力伺服系统 而形成的, 即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 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在正常情况 下,制动能量大部分由动力伺服系 统供给,而在动力伺服系统失效时 ,还可全靠驾驶员供给(既有伺服 制动转变成人力制动)。按伺服 系统的输出力作用部位和对其控制装置的操纵方式不同,伺服制动系可分 为助力式(直接操纵式)和增压式(间接操纵式)两类。前者中的伺服系 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其输出力也作用于液压主缸,以助 踏板力 之不足;后者中的伺服系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通过主缸输 出的液压操纵,且伺服系统的输出力与主缸液压共同作用于一个中间传动 液缸(辅助缸) ,使该液缸输出到轮缸的液压远高于主缸液压。 伺服制 动系又可按伺服能量的形式分为气压伺服式、真空伺服式和液压伺服式三 种,其伺服能量分别为气压能、真空能(负气压能)和液压能。
–助力器输入力 F1 = F2 / R / n1 = 1378N
–踏板力 FP = F1 / i = 344.5N < 500N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结构
真空助力器结构图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三、真空助力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真空助力器工作过程(1)
内外腔气室相通 真空阀门A开启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及其真空泵
真空助力制动原理
一、制动系统概述
常规制动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Actuation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 Foundation(盘式制动器总成 & 鼓式制动器总成)
• 制动系统按作用可分为:
– 行车制动系统 – 驻车制动系统
• 我们公司SUV的制动系统是液压式制动系统
如图为旋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旋片泵主要由 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 腔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 切(二者有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 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使旋片顶端 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泵腔内 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 形空间分隔成A、B、C三部分,如图所示。当转子按 箭头方向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 的容积是逐 渐增大的,正处于吸气过程。而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 C的容积是逐渐缩小的,正处于排气过程。居中的空 间B的容积也是逐渐减小的,正处于压缩过程。由于 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即膨胀),气体压强降低, 泵的入口处外部气体压强大于空间A内的压强,因此 将气体吸入。当空间A与吸气口隔绝时,即转至空间 B的位置,气体开始被压缩,容积逐渐缩小,最后与 排气口相通。当被压缩气体超过排气压强时,排气阀 被压缩气体推开,气体穿过油箱内的油层排至大气中。 由泵的连续运转,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如果排出的 气体通过气道而转入另一级(低真空级),由低真空 级抽走,再经低真空级压缩后排至大气中,即组成了 双级泵。这时总的压缩比由两级来负担,因而提高了 极限真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