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

3.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感知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垃圾。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直接提出“怎样解决垃圾问题”。第二部分——探索,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1:讨论“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最终去向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的原由。活动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教材安排了一个估算活动,估算全班、全校,乃至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教科书还提供了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进一步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根据班级记录表,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3: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用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活动4: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第三部分——研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特点,有一些垃圾的某些部分具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只有分类的垃圾才能被合理利用。第二个问题“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这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会说出他们尝试过的其他方法。第四部分——拓展,让学生做一个堆肥箱。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垃圾里有些什么”“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的认识是模糊的。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处理大量的垃圾是非常困难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教科书插图提供了几个例子,都是学生生活中可以实践和体验的,这是减少垃圾总量的最有效的措施。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基础,要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并指导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2.关注垃圾的去向。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提前收集、称重、记录家庭一天的垃圾、活动手册。垃圾问题调查记录表,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聚酯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连续一周称重家里每天的垃圾质量,并记录。拍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将照片发送给老师。关注垃圾车每天来小区收集的垃圾数量。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调查学校和附近的建筑工地产生垃圾的情况。

一、聚焦

1.教师展示照片: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

2.学生介绍照片:介绍照片是在哪个小区或哪个村拍摄的;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感受。

3.学生观察教科书46页大型露天垃圾场图,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大型垃圾场,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教师提问:“垃圾问题这么严重,怎样解决垃圾问题?”。

二、探索

1.垃圾问题调查。

教师提问:“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

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预设回答:

(1)家庭每天产生很多垃圾,包括许多厨房里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被投入垃圾桶。家庭里还会有不少商品包装,一部分被丢弃,一部分可能会卖给收废品的。

(2)学校里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大多数是废纸,被投入垃圾桶。

(3)建筑工地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讨论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最终去向。学生课前做过调查,根据“垃圾问题调查班级记录表”汇报家庭、学校、建筑工地的垃圾种类、质量和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有关信息。

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学生汇报这一周内所记录的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质量。

学生估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

教师协助统计班级内学生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以此估算全班、全校、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估算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垃圾数量的庞大。

3.阅读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重点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学生会发现,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比想象的多。

4.出示世界屋脊上的垃圾图,海洋深处的垃圾图,著名风景旅游点的垃圾图,感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

5.模拟垃圾分类。

(1)教师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①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等。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

③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萤光灯管、干电池、药瓶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认识不同种类垃圾标识,出示图片,学生辨认。

(2)模拟分类:学生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这与现在校园里、家庭里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很接近。因为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便于学生体会垃圾的种类复杂。

(3)阅读资料:阅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利用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说一说不同垃圾分别可以用哪一种方法解决。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还能够做些什么。可以根据插图的提示,说一说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每一个学生小小的选择,会凝聚成巨大的力量。这些环保行动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认知,还应该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三、研讨

1.研讨“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讨论:如果垃圾不分类,会出现什么情况?

预设:如果垃圾不分类,几乎无法被利用,也无法减量。

讨论:垃圾分类,会带来什么好处?

预设:垃圾分类,使一部分垃圾能够被回收利用,实际上也减少了垃圾总量。

学生可能在生活中也参与了垃圾分类,通过研讨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研讨“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预设:

(1)不剩菜剩饭,按量取餐。(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

(2)节约用纸,双面书写。(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

(3)减少购买新衣服、新学习用品。(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

(4)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列举更多的减少垃圾的方法,也能促进他们参与减少垃圾的活动。

四、拓展

在校园一角做一个堆肥箱,便于全体同学参与和观察。如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家附近做一个堆肥箱。堆肥的腐熟时间比较长,当堆肥腐熟后,教师组织学生把堆肥施在花木根部。

《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

3.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感知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垃圾。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直接提出“怎样解决垃圾问题”。第二部分——探索,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1:讨论“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最终去向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的原由。活动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教材安排了一个估算活动,估算全班、全校,乃至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教科书还提供了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进一步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根据班级记录表,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3: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用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活动4: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第三部分——研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特点,有一些垃圾的某些部分具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只有分类的垃圾才能被合理利用。第二个问题“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这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会说出他们尝试过的其他方法。第四部分——拓展,让学生做一个堆肥箱。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垃圾里有些什么”“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的认识是模糊的。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处理大量的垃圾是非常困难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教科书插图提供了几个例子,都是学生生活中可以实践和体验的,这是减少垃圾总量的最有效的措施。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基础,要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并指导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探究目标

大班垃圾教案20篇

大班垃圾教案20篇 这是大班垃圾教案20篇,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班级有些孩子还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懂得垃圾如何分类,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给垃圾分类。 2.保护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喜欢并能动手制作陀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学难点:独立制作出陀螺 活动准备 剪好的废纸盒若干;彩笔、铅笔每人一支;ppt、挂图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 1.师利用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师模仿哭声后问: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在哭? 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打开垃圾箱在哭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哭? 师指名幼儿回答。 3.师再模仿笑声问:又是谁在笑呢? 幼儿回答后,师:是垃圾箱又笑了,它们为什么又笑了呢? 4.幼儿自由议论:师总结出垃圾箱哭、笑是因为垃圾也要分类,如果不分类就会给地球造成麻烦甚至是危害。 二、观看ppt,给垃圾分类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垃圾该怎样分类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意见) 2.师播放ppt,小结出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可回收的垃圾有:废弃的纸张、如旧报纸、纸盒等,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坏掉的食物,做饭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废电池、灯管油漆桶等。 3.师出示挂图请幼儿分类: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垃圾的种类,老师这有很多垃圾卡片,谁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呢? 4.师指名幼儿给垃圾分类,及时表扬、鼓励幼儿。 5.师:如果我们随地扔垃圾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指名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小结:我们都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扔垃圾的时候要给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地球,更要变废为宝,做环保小卫士,老师收集了很多废纸盒,下面我们一起用纸盒做陀螺吧? 三、变废为宝,制作陀螺 师发放废纸盒等材料,和幼儿一起做陀螺。师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导,重点照顾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延伸活动:师幼一起去户外玩陀螺。 教学反思: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从幼儿身边最为常见的垃圾入手,让孩子们懂得了垃圾给环境、地球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懂得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从而知道应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同时利用废旧纸盒变废为宝学会制作陀螺。在活动开始时如果我利用图片等对比的形式,让幼儿看图评价讲卫生和不讲卫生两种情形的对比判断,让幼儿评价他人行为对错中将会队自身行为习惯有更好的引导作用。另外在制作陀螺过程中因为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差,如果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会让他们共同提高动手能力及乐于助人的品行。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视频,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 活动过程: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垃圾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垃圾的处 理》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垃圾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垃圾的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3. 培养学生分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能力; 4. 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提倡环保意识; 5.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a. 了解垃圾分类的定义和作用; b.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c. 学习如何分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d. 认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 教学方法 a. 观看教学视频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和作用; b. 分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c.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分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d. 观看视频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a. 教师呈现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视频,介绍垃圾产生的问题和对环境的危害; b. 学生展示对垃圾问题的认识。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 a. 教师播放教学视频,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定义和作用; b. 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并展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3.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10分钟) a. 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减量、资源化、有害品隔离; b.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4. 学习如何分辨垃圾类型(15分钟) a.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b.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分辨不同类型的垃圾; c.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解释。 5. 认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15分钟) a.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b. 学生观看后,小组讨论并总结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c.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补充。 6. 操作实践(20分钟)

小学科学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教案】小学科学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垃圾分类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图片、幻灯片、分类垃圾模型、垃圾分类桶等。 2. 素材:有关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约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引发他们对垃圾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 - 你见过哪些种类的垃圾? - 垃圾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2. 探究(约15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垃圾的特点。 - 展示一些垃圾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根据外观特点分类。

- 引导学生根据垃圾的来源和组成物质(如纸张、塑料等)进行分类。 3. 解决(约20分钟) 介绍和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 展示垃圾分类的桶和分类图表,解释不同类型垃圾应如何投放。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可回收物应如何处理、有害垃圾 的处理方式等。 4. 实践(约15分钟) 分组讨论和整理垃圾分类知识。 - 学生分小组,由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整理垃圾分类知识。 - 每组的代表将所整理的知识向全班展示。 5. 总结(约10分钟) 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 询问学生垃圾分类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 强调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6. 拓展活动(约20分钟) 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并共同实践垃圾分类。 -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垃圾分类的计划,并记录实践结果。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解决垃圾问题 【教材简析】 经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面临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本节课让学生关注垃圾问题,关注地球上的另一种资源。认识到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垃圾问题,并意识到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班级讨论、统计家庭生活垃圾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第二部分是交流研讨垃圾分类的意义和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并提供了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调查统计,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会危害环境,垃圾处理不当又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从垃圾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每位公民都应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意识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垃圾问题,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进行全社会环保行动。 【学情分析】 垃圾处理问题是学生熟悉的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和丢弃垃圾,学生可能会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垃圾都有哪些类别”、“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全国各地都在倡议并执行垃圾分类,但学生对于处理大量的垃圾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实际意义等问题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可以从垃圾问题的严峻性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了解垃圾和解决垃圾问题的活动,知道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了解常见的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理解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在解决垃圾问题活动中,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的质量和种类。 [态度责任]在解决垃圾问题的过程中,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养成垃圾分类等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比较的方法,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通过解决垃圾问题的活动,了解常见的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理解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表。 [学生]1.每组提供若干写有垃圾名称的小卡片、1卷双面胶;2.每组提供印有4种垃圾桶的1张海报纸。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生活中垃圾的图片 1.出示大量的各种垃圾图片。 提问:垃圾有哪些危害?班级进行头脑风暴。 2.小结垃圾的危害。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垃圾会污染水源,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会污染陆地,影响陆生生物的生存;会污染空气,影响动物呼吸;会污染土壤,庄稼成为有毒食物……那么,怎么解决垃圾问题呢? [设计意图]以大量的垃圾图片引入,唤醒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头脑风暴,了解垃圾问题的危害之大;抛出“怎么解决垃圾问题”的主题。 二、尝试解决垃圾问题(预设20分钟) 活动1:垃圾问题调查(预设6分钟)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解决垃圾问题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 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4. 学会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二、教学重点 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四、教学准备 1. PPT或者教学手册。 2. 幻灯片、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展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性。

2.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解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强调垃圾分类对环境保 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3.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 垃圾四大分类。可以使用图片或者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并解释各个分类的特点和归属。 4. 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20分钟) 教师分发手套、垃圾袋等工具,将准备好的一些垃圾放在教室前方供学生使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5. 教师总结 (10分钟) 教师对垃圾分类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鼓 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性,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七、家庭作业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垃圾分类,记录每天分类的垃圾种 类和数量,并总结并于下节课上分享。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解决垃圾问题教案 学习目标 1.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峻性,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活动,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4.能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峻性,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活动,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4.能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参与调查垃圾问题,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共同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难点: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活动,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书、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科学书、活动手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观看图片,引发思考

1.教师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 2.学生介绍照片:重点介绍拍摄时的情况、感受。 3.出示教科书46页大型露天垃圾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大型垃圾场,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4.揭示课题 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我们必须要重视它,那要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垃圾问题。(出示课题《解决垃圾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学生感受到垃圾与每一户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二、探索 (一)探索活动一:关于“垃圾问题”的调查 L学生根据“垃圾问题调查班级记录表”汇报家庭、学校的垃圾种类、质量和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有关信息。 5.教师小结:在同学们的调查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垃圾填埋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解决垃圾问题,还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 6.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垃圾填埋场产生的问题。 7.教师小结: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占用大片的土地资源,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污染大气、地下水等。并且很多地方的垃圾填埋场都因为填满了而封场。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垃圾问题, 为解决垃圾问题找到新出路!

垃圾处理教学设计

垃圾处理教学设计 垃圾处理教学设计 垃圾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即使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2、过程和方法: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 【教学难点】 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深入探索依然存在的问题。 【器材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浸过墨水的纸巾、镊子、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的`视频资料。 4、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自己家每天的垃圾的材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经历吃穿住行,这样势必会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这是我对家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所作的统计(出

示统计图),那么你们家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呢?都有哪些垃圾呢? 师:听了这么多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垃圾数量的多与品种杂)师:那咱们家的这么多垃圾我们平时怎么处理的呢?(可以回收就回收,不能回收的最后由垃圾清运工人运到垃圾场) 二、关于垃圾的讨论 1、(出示垃圾堆放图,初步讨论并感受露天堆放垃圾的对环境的危害性) 师:大家看到的是一辆垃圾清运车正在倒垃圾,你们觉得把垃圾这样堆放着行吗?为什么? 师:看来这么多垃圾露天堆放,特别是长期露天堆放对环境危害性是较大的。那该怎样合理、科学地处理掉这么多的垃圾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垃圾的处理) 2、你能说说现在的人们都用哪些方式来处理垃圾吗?(板书:填埋、焚烧)师:填埋、焚烧都是人们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在目前,全国大约80%以上的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的。 三、做模拟实验,探究垃圾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的利与弊 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先来研究填埋这种方式,大家知道,简单的填埋,就是找块空地,挖个大坑,把垃圾倒进去,再用泥土盖起来,这样的简单填埋,对环境会有危害吗?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吧。 1、了解模拟材料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份材料,请大家仔细地看看这些材料分别可以模拟自然界的什么呢?(幻灯出示) 土、细沙、石子——土层清水——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被填埋的垃圾。用喷壶喷水代表下雨。 2、讨论实验操作方法 师:实验该怎么做呢?(把垃圾填埋后,再在上面喷水)实验中我们还需注意哪些问题?(与上面同一张幻灯出示温馨提示)(1)纸尽量塞在杯壁,喷水要慢 (2)仔细观察,关注实验中可能引起的变化 (3)思考并讨论你们所发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3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学年五年 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解决垃圾问题 导语: 垃圾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问题,并培养解决垃圾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以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教材为基础,设计了一堂名为“解决垃圾问题”的科学课。 一、预习指导 1. 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他们阅读并理解教科书上与垃圾问题相关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垃圾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 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垃圾问题? - 你曾经看到过垃圾处理的场景吗?能否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处理方式? 二、导入新知 1. 观看短视频介绍世界各地关于垃圾问题的情况。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 学生分享他们所见到的垃圾处理场景,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场景带给环境和 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展示实践案例 1. 教师展示一些成功解决垃圾问题的实践案例,例如:

- 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与效果 - 废物回收再利用的例子 - 环保公园的创建与功效 2. 对这些实践案例进行简单讲解,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解决垃圾问题的方式和效果。 四、概念解释 1. 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以下概念,确保学生理解: - 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别收集 - 废物回收再利用:将废物通过一系列工艺进行处理,使其产生新的价值和用途 - 环保公园: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园区,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建设而成 2. 学生们进行概念解释后,进行小组互动活动,讨论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小组活动 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垃圾问题进行探究。 2. 学生通过观察、采访、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分享给其他小组,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六、总结讲评 1.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3.4解决垃圾问题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解决垃圾问题教科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垃圾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2. 知道如何将垃圾分类并放置在正确的垃圾桶中。 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正确放置。 2. 学生能够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能源。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和习惯,珍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理解垃圾分类的原理和意义。 2. 在生活中学生能够将垃圾分类到正确的垃圾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PPT、垃圾分类实物图、垃圾桶。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1.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短暂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引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2.让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垃圾箱,并让学生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实际需要。

Step 2:探究 1.介绍垃圾分类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分类对于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现场展示各类垃圾和对应的垃圾桶,让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种 类的垃圾应该放在哪个垃圾桶里。 3.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验,让学生亲手将垃圾 分类放入垃圾桶中。 Step 3:实践 1.让学生组成小组,走进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垃 圾的分类情况。 2.将小组的观察结果进行汇总,让学生了解学校周边的垃圾分 类现状。 3.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垃圾分类方案来改善周 边垃圾分类现状。 Step 4:总结 1.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和小组针对垃圾分类提出的方案。 2.对于方案进行讨论和评价,学生可以自己找出问题并提出修 改意见。 3.学生个人感悟和评价。 Step 5:拓展 1.带领学生了解垃圾处理中的技术,如垃圾焚烧、填埋、堆肥 等处理方式,并评价这些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2.探寻如何用垃圾制造资源,如用废旧塑料水瓶进行创意DIY。 教学评估: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3-4《解决 垃圾问题》教案

教科版五下第三单元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课件教学设计

…… 2.产生了哪些垃圾? A:家里的垃圾有菜叶、剩饭、各种塑料瓶、酸奶盒、包装袋等。 B:学校的垃圾有废纸、纸壳、用过的笔等。 C:饭店的垃圾多是剩饭剩菜,还有酒瓶等;工厂的垃圾有包 装塑料袋、废弃的建筑砖瓦、石块等。 D:商场里有各种垃圾,医院有一些废弃的药品包装袋和注射器等。 …… 3.这些垃圾质量有多少? 我国人口众多,也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至于村镇垃圾方面,由于村镇数量太分散,暂无准确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每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 4.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 A:我猜运到垃圾站。 B:可能埋到土里去了。 C:我猜用火烧掉了。 D:也可能被回收再利用了。 …… 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1.统计家庭生活垃圾。 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学生小组 讨论垃圾 的源头、 种类、质 量和最终 去向。 学生整理 有关信 息。 学生汇报 这一周内 所记录的 家庭每天 产生的垃 圾质量。 全解决垃圾 处理问题。 通过这样的 交流,让学 生理解垃圾 问题的严重 性。 通过交流, 理解垃圾问 题的严重 性。

2.如果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千克。 (1)估算全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如果每个班有40人,一个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120千克。 (2)估算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 如果全校有30个班,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3600千克,即3.6吨。 (3)估算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 如果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人口为400万人,每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千克计算,那么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为4000000千克,即4000吨。据统计,我国各城市人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是 1.0~1.2千克。2020年,北京人口达2100万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万多吨。 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数量庞大,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经无法避免垃圾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 根据班级记录单,将各种生活垃圾的名称写在卡片上,试着按照“易腐、可回收和有害”标准,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在班级展示。 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人们现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有三个。 1.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学生估 算:每人 每天平均 产生的垃 圾质量。 阅读世界 各地区每 年垃圾的 产生量柱 状图和 “越来越 多的垃 圾”文字 资料,重 点证实生 活垃圾数 量庞大。 估算的过 程,会让学 生切实感受 垃圾数量的 庞大。 模拟分类活 动能够比较 直观地展示 垃圾的种 类,便于学 生体会垃圾 的种类复 杂。

《垃圾分类》优秀教学设计

《垃圾分类》优秀教学设计《垃圾分类》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垃圾分类》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生活中的垃圾,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知道垃圾处理的办法。 2、激发互相交流的兴趣,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说得清晰,听得认真,态度大方、有礼貌的交际习惯。 3、培养学生减少垃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关于垃圾的来源,巧处理垃圾的办法,“废物利用”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课件、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图)、垃圾分类卡片、小奖品些许。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大家在观看时保持安静。 (播放课件:风景优美的视频) 师:看了这个视频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风景美如画。 师: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多么喜欢啊!可是有一天,它却被破坏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你们看, (播放课件:垃圾成山、环境被污染的视频) 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

生:河水被污染了,空气被污染了。 师:完整观看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人类的生产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进一步恶化。 师:地球爷爷生病了,它多痛苦啊!(贴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到底是什么让它生病的呢? 生:垃圾。 师:各种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垃圾呢?今天,我们就围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了解生活中的垃圾 师:要开展这次活动,首先要了解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垃圾。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观察和记录一下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你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对家中的垃圾进行统计,怎么样?你发现了家中有哪些垃圾呢,你的表格填满了吗?这是老师家的调查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图片) (三)垃圾分类 师:你们真是懂得观察生活的孩子!大家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如果有这么多的垃圾没有处理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美丽家园。聪明的人类为了更好地处理垃圾,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垃圾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 (生说出具体的垃圾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师进行评价) 师:我们接下来看四种垃圾分类标志。可回收垃圾是一个闭合循环的'三角形,厨余垃圾是我们熟悉的厨房中的食物残余所组成的,有害垃圾一般是红色的,给我们以警示,上面还有一个×,其它垃圾与可回收垃圾近似,却是一个不闭合三角形。 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先来看一看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金属、纸盒、橡胶、玻璃、织物等。接下来是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根菜叶、果皮果核等。接下来是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旧灯管、水银温度计、农药瓶等。最后是其它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纸巾、烟头等。 重点提示:电池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是对大自然,甚至人体都会产生危害的危险垃圾。所以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向你们的家人、朋友、邻居进行宣传,告诉他们,

小学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1篇

小学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1篇 小学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图书、照片等。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筒,引导学生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学生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学生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学生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学生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学生这样去做 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小学垃圾分类教学设计2 活动目的.: 1.了解垃圾的________,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相关知识,初步学会给垃圾分类,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的资料 活动过程: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维护家庭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为保护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景观对比——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家乡美景。 提问:观看了“我们的家乡”后,你们想说什么? 2、展示家乡局部环境脏乱差现象。 提问:看了以后,你们心里感觉怎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提示课题:从垃圾入桶开始。 4、认识中国环保标志和世界环境日。 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些环保标志,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这些标志、节日吗? 设计意图: 情境教学法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和气氛,可促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上课伊始,通过屏幕展现学校和家乡的美景与局部环境脏乱现象的极大反差,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发学习欲望,唤起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活动二:情境感知——认识垃圾 看一看:播放一个收废品的阿姨收购废品的情景录像。 议一议: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垃圾问题的情况)

展一展: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利用的片断资料,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有什么益处。 设计意图: 品德源于儿童的生活。通过观看生活中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过程的录像,让学生贴近生活中的人和事;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有关垃圾处理的信息,资源分享,整合利用;借助课件对垃圾分类的系统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并不都是废物,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垃圾再利用可以变废为宝,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活动三:游戏体验——垃圾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明确游戏规则。 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议。 5、师生齐读儿歌《我是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 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为了让学生学会怎样给垃圾分类,组织小组间开展“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游戏活动,人人参与,给垃圾分类,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感受给垃圾分类带来的快乐,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一旦学生体验感悟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从环保的角度对待垃圾。 活动四:课后延伸——培养习惯 1、要求学生回家后了解一下,一周里,家里每天扔掉的垃圾都有些什么?记下数量填好课本第77页的表格,并帮助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2、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建议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箱。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后给家里的垃圾分类,强化了垃圾处理的意识,进而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