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调查报告及实验室诊断

合集下载

输入性恶性疟死亡1例报告

输入性恶性疟死亡1例报告
输 人 性 恶 性 疟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不 断 深 入 , 国 际 间
交 往越 来越 频 繁 , 流动 人 口越来 越 多 , 到恶性 疟 流行
输液 2 , 天 症状 稍缓 。 2月 1 0日至 1 l在 家 自行 服 3E,
严 重 的 国家和 地 区务工 、 游 、 旅 经商 人员 也会 不 断增 多 ,境 外感 染输 入 性恶 性疟 的风 险也 随之增 大 。防
员 , 输 入性 疟疾 防控意 识 、 对 流行 病学 、 断 能力 以 诊
及疟 原 虫 的镜检 等方 面 有待 进一 步 提高 ;2 疟 疾低 ()
1 9 。肝 功能 : 丙转 氨 酶 1 2 /L 谷草 转 氨 酶 O /L 谷 4 u ,
7u L 肾功 能 : O 1 . m l L 5/ 。 C : 8 9 ̄ o / ,尿 素 氮 2 .4 3 5
监 测 和管理 到 位 。
收 稿 日期 :0 0 0 2 2 1 —1 —1
应用预防医学 21 0 0年 1 2月 第 1 卷 第 6期 6
3 31
儿 童开展 MV强 化 免疫 , 强化 免疫 后 , 疹 发病 率 大 麻
幅 下 降 ,20 0 5年 麻 疹 发 病 率 较1 20 8 o 但 0 6年后 麻疹 发 病率 逐年
[】 朱 1
【 考 文献 】 参
青 , 亦 滨 , 大 勇 , . 州 省 麻 疹 减 毒 活 疫 苗 童 张 等 贵
强 化免 疫 效 果评 价 [] 中 国 疫 苗 和 免 疫 , 0 8 4 1 : J. 2 0 ,1 ( )
23— 2 6.
回升 , 发病 年 龄仍 以小 年 龄为 主 ' 提示 常规 免 且 , 疫 漏 种和 免疫 不成 功儿 童逐 年 累积 , 因此 , 应采 取切 实可 行 的措 施 , 提高 1 5 . ~2岁儿 童第 2 麻疹 疫苗 剂 接 种率 , 强 常规免 疫 和麻 疹监 测 , 时开展 麻疹 疫 加 适

1例输入性恶性疟调查处置报告

1例输入性恶性疟调查处置报告

xx区关于和庄镇草庙村1例输入性恶性疟调查处置报告我区已连续20年无本地感染疟疾报告,2013年2月8日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xx镇xx村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疫情发生后,区疾控中心立即派专业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置,切实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x,男,36岁,xxx镇xx村人。

2011年10月份到非洲尼日利亚出国劳务,患者在尼日利亚期间身体状况良好。

2013年1月26日回国,入境时身体无恙,没有出现发热等症状。

2月2日患者开始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在xx卫生室以“感冒”治疗4天,2月7日到xx人民医院就诊,2月8日xx人民医院实验室确诊为恶性疟。

二、疫情分析经调查,该患者在非洲尼日利亚的务工地位于城郊,居住条件相对较差,附近有森林,蚊子较多,当地有疟疾流行。

出境前未在当地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和旅行卫生咨询,也未携带抗疟药物。

三、患者治疗情况患者在xx医院住院治疗,使用抗疟药物青蒿琥酯注射液(60mg/支)首日1次2支,第2-7日,1日1次,1次1支,肌肉注射共7天。

区疾控中心在病人用药期间进行跟踪督导,每日电话随访,保证治疗效果。

四、同行人员情况与患者同批次回国的该公司劳务人员共2人,均为xx村人。

区疾控中心立即对同行人员进行了追踪调查,目前2名同行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热等不适。

区疾控中心同时向他们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告知如出现有寒战、高热等症状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并公布了防治咨询电话。

三、处置措施1、确定疫点对该患者及家属居住地在我区所有疫点(自然村或居民点),由区疾控中心及卫生院在该村组织开展病例搜索,要求对有发热史者进行血片镜检,根据情况进行室内滞留喷洒和/或人群预防服药,并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提供疟疾咨询服务信息。

2、加强媒介防制在我区所有疫点根据媒介的特性和疟原虫虫种按需进行药物室内滞留喷洒,杀灭蚊虫、消除蚊虫滋生地,开展疟疾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鼓励使用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防止疫情再蔓延。

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1例

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1例

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1例摘要】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疟疾的防治意识。

方法对我科12月份收住的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病例临床资料的回顾与分析。

结果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呕吐症状消失。

结论早期诊断和使用抗疟药物治疗可改善病情和防止并发症。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凶险发作【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20-0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继之缓解,可有脾肿大及贫血体征,疟疾凶险发作是疟原虫引起的严重而危险的临床表现,其发热不规则,病情重,表现为急性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谵妄和抽搐等,甚至可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昏迷而死亡,多见于恶性疟疾。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发热﹑呕吐20天”于2012年12月26日11:54收住入院,扶入病室,入院时神志模糊,反应迟钝,重复性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表情痛苦,测体温39.5°C,患者在赤道几内亚打工(约两年),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体温未测),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全身乏力,精神差,食欲下降,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两天前回国,仍间断寒战,发热,自测体温最高达39.2°C,无规律性,伴全身酸痛,头痛,头晕,进食即吐(非喷射性),今晨出现头痛剧烈,思维混乱,家人将其送至我院门诊就诊,查血涂片提示“疟疾”收住入院。

1.1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46g/L, RBC 4.6×1012/L, WBC 7.8×1012/L, PLT 144×109/L生化指标:ALT 42.3 U/L, TBLL 25.7 umol/L, DBLL 9.8 umol/L, IBLL 15.9 umol/L,其他生化指标正常。

血涂片:恶性疟原虫 + (附图片)1.2入院后处理“青蒿琥酯注射液120mg iv st”,“复方氨基比林2ml im st”,并配合物理降温﹑补液,4h内体温未见下降(39.7°C),继续予以“青蒿琥酯注射液60mg iv”及物理降温措施,2h后体温下降至38.5°C,患者神志逐渐转清,改“青蒿琥酯注射液60mgiv qd”,并予以制酸药护胃,能量等支持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头痛﹑头晕﹑呕吐症状逐渐消失,食欲增加,于2012年12月31日11:20出院,交代出院后继续口服用药,随访。

盐城市某社区1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分析

盐城市某社区1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分析

1发病及治疗经过
患者戚某 某 , , 0岁, 男 3 家住 盐城市盐 都区某社 区 。于 2 0 年 8 09 月l 1日起 , 每天 下午 出现畏 寒 ( 寒战 ) 、发 热症状 , 呕吐 。每天 发 伴
作 一次 , 晨 1 凌 时左右 退热 , 退时伴 出汗 , 退后 自感无 不适症状 。 热 热
仍然 是 当前重点控 制的传 染病之 一…。本例输 入性病 例发病后 , 先后 在 当地社 区卫生服务站 、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诊治 , 发病至确 诊历时 从
盐 都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会 同该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相关人 员对病人 及
周 围环 境 进行 了流 行病 学 调查 和 疫 点处 理 。有 关情 况报 道 如下 。
寄生虫病 杂志 , 9 0, ( )2 . 1 9 8 1 : 2
打工 2个多 月 , 此前并 曾到过 湖南 、湖北 等地打 工 , 均未 曾患过 疟 但
疾 , 无发热史 。在安徽打 工期间 , 也 其家属 一同前往 , 亦未 曾患过疟疾 和出现发热症状 。2 0 年 7 09 月份 , 者在南京长 江北岸地铁站 施工场 患 地打工近 1 月 , 个 也无 患疟史和发 热史 , 据患者述 , 南京施工场 地蚊虫 较多 , 间休息 使用蚊 帐 , 晚 据其 联 系其 他工 友未 出现类似 症状 。患者
高 自我保健意识 , 旦发现相关 症状 要及时 到医院就诊 , 一 做到早发现 、
转 。8 1 月 6日因病人 出现 黄疸症状 , 当地社 区卫生服 务中心嘱其去 上
级 医院就诊 。8 l 月 7日上 午 , 患者至盐城 市肝胆 医院就诊 , 经治 医生 询 问症状 后 , 疑其患疟疾 , 嘱其去 盐城市 疾控 中心检查 疟原虫 , 结果 血 样 间 日疟 原 虫 阳性 。确 诊后 给 予 患 者 “ 喹 、 伯氨 喹 八 日” 疗 法 氯 治疗 痊愈 , 经跟踪 访查 , 患者 未复 发 。

关于1例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1例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1例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的调查报告2012年5月31日上午9:30分我中心接到自治区疾控中心电话通报,自治区人民医院报告有一例疟疾死亡病例。

我中心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调查处理。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基本情况病例×××,男,58岁,职业:农民,住址:上林县巷贤镇××村。

2 发病情况2.1 病例于2012年5月21日从缅甸经云南腾冲返回上林,5月22日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症状,有全身酸痛、乏力、发冷、发热等症状,自行到当地个体诊所打吊针治疗1天,具体治疗情况不详。

当时个体医生曾考虑其患疟疾,建议其到当地疾控中心核实诊断、治疗,但病例未听医生建议到当地疾控中心诊治。

于5月27日自行到武鸣中医院其女儿家住,5月29日下午2点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家属送到武鸣县中医院就诊,在中医院入院时检查情况:发热,体温38.8℃,嗜睡,呼吸稍促,小便失禁。

P101次/分,R25次/分,BP80/50mmHg,颈稍抵抗,急性病容,轻微烦燥不安,查体欠合作。

血常规:WBC12.8×109/L,GR82.7%,HGB91g/L,PLT31×109/L,疟原虫阴性,CRP132mg/L,入院诊断:1.发热原因待查,2.感染性休克。

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其他症状未见好转。

2.2 29日晚上22时41分离开中医院,晚上12点送到广西区人民医院。

入院体检:T38.5℃,R35次/min, P133次/min, BP107/77mm Hg。

血常规检查,RBC4.78×1012/L,WBC8.1×109/L,PLT9×109/L,HGB85克/ L。

病人处于昏迷状态。

初步诊断:1、发热查因,2、感染性休克。

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5月30日15时自治区人民医院检查出疟疾未分型,16时30分按疟疾治疗给予青蒿素类针剂60 mg静脉推注,但未见好转,19时50分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抢救,30日晚上10时13分抢救无效死亡。

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分析报告

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分析报告

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分析报告发布时间:2021-08-30T04:11:53.32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冉璐[导读] 某区疾控中心立即在网络直报上将诊断订正为恶性疟确诊病例。

现将本次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重庆市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05400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分析,为今后该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发病的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现1例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且患者病情痊愈,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发热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加强疟疾防治联防联控部门的沟通协作,强化对境外务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规范调查处置疫点,并做好疟疾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降低输入性疟疾发生本地再传播的风险[1]。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调查2020年2月15日,某区疾控中心接收1名主动来诊人员。

经核实,该人员系从非洲科特迪瓦务工回国者,出现发热、发冷等疟疾相关症状。

某区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作,疟疾RDT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血涂片镜检未查见疟原虫。

2月16日,某区疾控中心以恶性疟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将样品送某市疾控中心复核。

2月17日,某市疾控中心反馈复核结果:镜检查见恶性疟原虫,某区疾控中心立即在网络直报上将诊断订正为恶性疟确诊病例。

现将本次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情况患者,男性,47岁,汉族,于2020年2月9日开始出现发热、发冷、出汗、乏力等症状,发热间隔时间不规则,多于每日夜间发作,精神状态不佳。

2月9日,患者在某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该院胸部CT检查结果:1.左肺上叶舌段少许炎症,2.右肺中叶少许纤维灶;血常规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血小板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目下降。

2月13日,患者再次在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境外务工史后,镜检未查见疟原虫。

疟疾诊断与治疗

疟疾诊断与治疗

2009年南通成功抢救一例 输入性恶性疟病人
5月17日凌晨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 禁,急送海安县人民医院救治,海安县人 民医院诊断为“脑梗塞待查”予以治疗, 神志不清,到海安人民医院就诊,家属未 敢再说是从非洲回国,导致诊断不明。 19日病情加重,转院到通大附院,血检查 到疟原虫。下午 实验室诊断为疟疾,转院到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2009年南通成功抢救一例 输入性恶性疟病人
5月20日13:45,省寄研所高琪所长和周华云主任即 赶到南通三院,病区对病人进行会诊。高琪所长认为 该病例可以明确诊断为重症脑型恶性疟,立即用青蒿 琥酯进行静脉推注,并且对于这样危重的病人必须打 破常规,采用首剂两支静注后,每隔六小时静注一次, 直至病人清醒,在每次使用抗疟药前要涂制血片,了 解疟原虫密度。其次加强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的关键是:1、保护肾功能,防止肾功能衰 竭;2、观察肝功能的变化;3、纠正酸中毒;4、防 止低血糖;5、降低颅内压;6、物理降温;7、适量 输血。高琪所长要求医院做好血液透析的准备。 其后病人转至三院ICU救治。
疟疾的诊断与治 北等省有。 二类县:除上述省份外,还有河 南、贵州、江苏、山东、广西、 广东、浙江、四川等省有。 四类县:西藏、四川、甘肃、新 疆、黑龙江、青海、内蒙、宁夏、 北京、天津
2009年南通成功抢救一例 输入性恶性疟病人
一组症状不典型疟疾
精神症状为主:患者诉下肢疼痛难忍,卧床不能起坐。 肾盂肾炎为主要表现:少尿无尿,眼睑浮肿。 以冷厥表现为主:体温34.9℃. 以霍乱症状为主:剧烈呕吐和腹泻,每小时10多次,黄色浊水样便。 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和腹泻,伴高热不能饮食。 痢疾症状为主:每日泻红白痢20多次。 癫痫样大发作; 发作时,大抽搐3分钟,后口吐白沫,一会儿又清醒。 症状不典型时,一定要注意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史,有高疟区停留居 住史的,以及曾有“疟疾”病史的一定要给患者做血片镜检疟原虫。

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

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
体疟 原 虫有 4种: 间 日疟原 虫 、 恶性疟 原 虫 、 三 日疟 原虫 和 卵形疟 原虫 [ 4 ] 。 我 国间 日疟 较 常见 。 恶性疟 次

认 。因此 , 笔 者认 为 , 在I 临床 上 高度怀疑 恶性 疟疾 患 者 时应 及 时行 骨髓 和 血涂 片 检查 。同 时 , 临床 医生
i o p l a s t y a n d s t e n t i n g v e r s u s c a r o t i d e n d a r t e r e e t o my f o r t i ' e a t me n t o f a s y mp t o ma t i c c a ot r i d s t e n o s i s : a r a n d o mi z e d

9 0・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0 1 3年 第 l 4卷 第 1 l 期
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2 0 1 !

— —
l 4 1
2 讨 论
疟 疾 是一种 严重 危害 人类健 康 的寄生 虫病 。人
之. 但 恶 性疟 对人 体 危 害较 间 日疟 严重 。三 日疟 偶
尔发现 , 卵形疟 已无病例 报告 。目前 , 疟疾 的监测 方
法 包括 病原 学诊 断 ( 显微 镜厚/ 薄血 片 的检查 ) 、 免疫 学检查( 快 速免 疫 诊 断试 条 ) 及 病 原 基 因[ 5 诊断( 实 时定量 P C R法 ) 等。
3 8 5 — 3 8 7 .
增加 , 交 往 日益 频 繁 。 传 染 病 也 失 去 了 严 格 的地 域 界限 。 输 入 型 恶 性 疟 疾病 例逐 渐 增 多 , 且 临 床 表现 多样化 。 易误 诊 为其他 疾病 [ 6 ] 。 恶性 疟疾 的诊 断要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调查报告及实验室诊断
发表时间:2019-06-11T09:57:17.25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张薇
[导读] 为防止输入性疟疾扩散需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素质,规范约点处置等综合性控制措施。

确保不出现二代病人。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一起输入性疟疾情的特征、处置措施及实验室诊断,为预防输入性疟疾提供科学依据,疟疾( malaria)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其他脏器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疟疾病例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其余小部分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 疟疾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大汗、血液涂片检查疟原虫,确诊为疟疾。

结论:为防止输入性疟疾扩散需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素质,规范约点处置等综合性控制措施。

确保不出现二代病人。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三日疟
疟疾是一种发生于热带、亚热带的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寄生虫,寒战、高热,大汗为其特点,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疟疾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输入性疟疾容易误诊,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对患者及其不利。

2016年1月2日下午14:30分,钟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报告,该院2016年1月1日收治一例疑似疟疾病例。

钟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半小时内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相关调查处置,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王瑞龙,男,38岁,水城县比得乡布拱村人,家庭成员7人。

2015年12月14日至2015年12月16日晚上,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最高体温39.1℃,自觉头痛,与发热时明显,退热后缓解,伴有畏寒,寒战,咳嗽,咳痰,痰多且粘稠、黄色,无胸闷、气促,恶心,呕吐,体温可自行下降。

2015年12月19日患者自行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市人民医院以感冒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于2016年1月1日再次就诊于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脑和疟疾?”,进行抗炎治疗后,任有间断发热,夜间明显,无其他并发症,当日医生要求在发热时血涂片检查疟原虫。

患者自述12月14日到1月1日期间未服用抗疟药。

二、疟原虫实验室检测
(一)清洁载玻片。

将新玻浸入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5分钟,用干净棉巾擦拭,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换水3-4次,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擦干备用。

挑选推玻片:挑选边缘光滑的玻片作为推片。

(二)图制血膜
取已清洁玻片的2张,一张做载片,一张作推片,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微升,再用该中部刮取血液1-1.5微升。

由里向外画圈涂成直径为0.8-1厘米的圆形厚血膜。

然后将推玻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色状薄血膜。

(三)血膜染色
待血膜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用蒸馏水对厚血膜进行溶血处理,用瑞氏染液进行染色,固定时不要加热,加热会使原虫变形。

(四)疟原虫显微镜检查结果
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显微镜下(1000X)观察全血细胞疟原虫存在状况。

镜检结果显示患者血膜红细胞内查见三日疟原虫。

与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镜检结果相符。

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核实,检查结果确诊为三日疟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患者2015年9月前往非洲喀麦隆务工,主要从事电气及安装工程工作,在野外劳作时间较多。

在境外工作期间被蚊虫叮咬过,出境前带有预防性药物,但从未服用,周边工友多有患疟疾。

2015年12月16日非洲喀麦隆出发,17人到达上海,18日到达六盘水,至19日六盘水人民医院就诊期间未再去过其他疟疾流行地区,近三个月内无输血史,有一位同行人员。

(二)经六盘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血涂片,确诊为三日虐原虫。

四、疫点调查和处置情况
患者自境外回国后未回到水城县家中,居住在钟山区朋友家中,该季节六盘水市钟山区平均气温为0摄氏度,无传虐媒介,现为非流行季节,终上该疫点为无传播可能疫点,无需特殊疫点消杀处置。

五、结论
该病例是一起输入性三日疟疾病例,国外感染,回国后发病,当前出国旅游,出国打工人员逐渐增多,对于返乡人员,尤其是疟疾流行地区回来的人员,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目前疟疾监测意识不强,导致误诊,延误病情,因此需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

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搜索疫情,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在疟疾监测中的作用。

二是准确掌握回国人员详细信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掌握出国人员的去向和返回的时间和地点。

特别是外出到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相关人员的信息,回国后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和处理。

三是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疫情,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相关人员信息,发现输入性疟疾疫情,应及时上报。

四是加强出国人员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疟疾诊断实验室规范
2、贵州省疟疾疫情管理与处置技术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