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示意图
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

松浦大桥原水取水口
水域:盐铁塘/叶榭港至斜泾河的黄浦江水域。
陆域:
北岸边界为:盐铁塘、黄浦江北岸沿100米、松浦大桥取水泵站北边界、女儿泾、黄浦江北岸沿线50米、斜河泾;
南岸边界为:叶榭港、黄浦江南岸沿线100米、堰泾港东侧约780米。
金山黄浦江原水取水口
水域:一号河/清水港至紫石泾的黄浦江水域。
陆域:
北岸边界为:一号河、黄浦江北岸沿线100米、紫石泾河口对岸;
南岸边界为:清水港、黄浦江南岸沿线100米、金山取水泵站南边界、紫石泾。
松江斜塘取水口
水域:老古浦塘至沪杭铁路的斜塘水域。
陆域:
东岸边界为:老古浦塘、斜塘东岸沿线100米、沪杭铁路;
西岸边界为:老古浦塘河口对岸、斜塘西岸沿线100米、沪杭铁路。
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
———————————————————————————————— 作者:
———————————————————————————————— 日期:
总体说明
(1)青草沙、陈行、东风西沙水源地为封闭的水库型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
(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开放的河流型水源地,在划分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的同时,仍保留准保护区。
(3)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总面积约13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近20%,涉及9个区县。
(1)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边界说明
① 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与边界
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共包括4段,分别为青浦太浦河原水取水口一级保护区、松江斜塘原水取水口一级保护区、金山黄浦江原水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和松浦大桥原水取水口一级保护区。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第三节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 口设在中游,只有 1% 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
历年来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
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市内 24 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 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
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 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新水源的选择, 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 3 个方案的 优缺点。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 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 上是可行的。
1984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 500 万立方米 /日(1994 年期工程兴建时改为 540 万立方米 /日),为节约近期投资,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
一期工程从临江取 水,设计规模为每日 290 〜 310 万立方米, 1987 年 7 月 1日建成通水。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期工程于 1994 年起兴建, 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
期工程获 1988 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1989 年国家优 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 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 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 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中约占 70% 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 28% 能力的取水水典礼范民权常驻现场及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竣工通水。
、取水构筑物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最终取水点设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在女儿泾与得胜港之间,该处河段属凹岸起点,水深流大,与航道的矛盾较小。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沉井制作及下沉施工方案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沉井制作及下沉方案编制:校对:审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1.2适用范围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沉井简介 (2)2.3地质条件 (5)2.4水文条件 (8)2.5工程管理目标 (9)2.6工程参建单位情况 (9)3工程特点、难点及针对性措施 (10)3.1沉井制作开展工作面较多,工期紧张 (10)3.2沉井下沉穿越⑥1-1粉质粘土等硬性土层,下沉系数较小 (10)3.3干封底施工的承压水治理 (11)4施工总体部署 (11)4.1施工前期准备 (11)4.2施工现场布置 (14)4.3进场道路交通规划 (14)4.4施工进度计划 (14)4.5拟投入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 (15)5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6)5.1沉井施工概述 (16)5.2沉井结构制作方案 (17)5.3沉井下沉施工 (38)5.4沉井降水 (59)5.5触变泥浆助沉 (62)5.6沉井监测 (62)6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3)6.1工程质量目标 (63)6.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65)6.3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6)6.4施工工序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68)7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72)7.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72)7.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4)7.3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76)7.4施工用电安全 (78)7.5消防措施 (81)7.6关键工序的安全保障措施 (82)7.7安全监护措施 (84)8应急预案 (85)8.1目的 (85)8.2基本原则 (85)8.3组织机构 (85)8.4主要设备物资准备 (87)8.5应急救援程序 (87)8.6现场抢险应急方案 (88)9附图附表 (89)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施工工程招标文件;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施工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答疑;3、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勘察Ⅰ标(施工Ⅰ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HK2014022-1);4、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连通工程初步物探报告(编号:2014-物-10-3);5、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C1标施工图。
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及后续水源方案初步设想

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及后续水源方案初步设想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浦江原水连通管为“一线、三点、四泵站”规划布局,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水连通管先期工程——闵奉原水支线的规划方案;从可持续进展高度谋划水源保障百年大计的角度出发,对东太湖引水、青浦金泽建库与长江引水三个后续水源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分析了各方案的利弊。
论文关键词: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后续水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是目前上海市重要的集中供水水源地,承担着中心城区与闵行、奉贤、金山、松江、青浦等五个区的原水供应。
按照市政府批准的“两江并举、多源联动”的水源地规划布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仍将成为上海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之一。
根据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最新调整情况,规划2020年全市原水供应规模将达到1600万m/d,除长江青草沙、陈行与东风西沙水源地之外,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仍有475万m/d,依旧承担闵行、奉贤、金山、松江与青浦五个区域的原水供应。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服务水厂分布见图1。
图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服务水厂分布图1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1.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与存在问题1.1.1取水口现状分布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大部分集中在黄浦江上游干流,干流取水口有市原水公司松浦大桥、上水闵行公司、金山自来水公司与上水奉贤公司等4座取水口;支流取水口有松江原水公司斜塘取水口、青浦自来水公司太浦河取水口2个。
黄浦江上游现状取水口分布见图2。
图2黄浦江上游取水口现状分布图1.1.2原水水质海市水文总站根据2004~2009年对太浦河、斜塘与松浦大桥取水口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原水水质的综合评价,要紧结论见表1。
表1黄浦江上游水质检测点水质评价序号监测河流检测断面年份总项目数合格数Ⅲ类水质合格比例水质综合评价类别要紧超标项目补充项目超标1太浦河练塘2004-2009272592.6%Ⅲ总铁、锰2 斜塘夏字圩2004-2009272488.9%Ⅲ石油类总铁、锰3 黄浦江松浦大桥2004-2009272074.1%Ⅲ氨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石油类总铁、锰根据上表,太浦河的水质优于斜塘与松浦大桥段的水质,27项Ⅲ类地表水水质指标达标率达92.6%,水质综合评价类别为Ⅲ类。
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10日以沪府〔2004〕84号批复原则同意市环保局上报的《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修编)》,对本市部分区域(水域)的功能区划水质类别作了适当调整。
主要调整内容包括:将嘉定区蕰藻浜以北Ⅴ类水质区调整为Ⅳ类水质区;将嘉定区蕰藻浜以南统一调整为Ⅴ类水质区;将崇明岛、横沙岛统一调整为Ⅲ类水质区;金山区浦南东片水域,奉贤、南汇区水域以Ⅴ类水质区为主,引水河道(大治河、金汇港)、工业用水河道(紫石泾、新张泾、龙泉港等)、临港新城水域为Ⅳ类水质区;将蕰南片、淀北片的Ⅳ类水质区调整为Ⅴ类水质区;扩大苏州河Ⅴ类水质区段范围,将蕰藻浜西闸以西上游段水质控制标准调整为Ⅳ类水,蕰藻浜西闸以东至河口段水质控制标准调整为Ⅴ类水;将长江口水域统一调整为Ⅱ类水质区;杭州湾沿岸的水质控制标准,执行海水水质Ⅲ类标准。
调整后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具体如下:一、全市河网水环境功能区划1、Ⅱ类水质控制区:指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见《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
2、Ⅲ类水质控制区:包括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见《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崇明岛和横沙岛。
3、Ⅳ类水质控制区:包括浦东地区、青松地区、蕴藻浜以北的嘉宝地区、临港新城和长兴岛。
浦东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黄浦江以东、周浦塘—六灶港—县北界河一线以北、长江口以西的地区。
青松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沪苏边界以东、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北界以北、准水源保护区西界西北、小莱港—蟠龙塘—闵行嘉定区界一线西南的地区。
嘉宝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黄浦江以西、蕴藻浜以北、沪苏边界以东、长江口以南的地区。
临港新城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芦潮港—随塘河以东、大治河以南、南汇边滩以西的临港新城地区。
4、Ⅴ类水质控制区:包括浦西中心城区和杭州湾沿岸地区。
浦西中心城区Ⅴ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蕴藻浜以南、黄浦江以西、龙华港—漕河泾港—淀浦河一线西北、小莱港—蟠龙塘—闵行嘉定区界一线东北的中心城区。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正文:----------------------------------------------------------------------------------------------------------------------------------------------------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九日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黄浦江上游水源,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浦江上游水源的保护范围:(一)自闵行西界至淀峰四十五公里的黄浦江水域,淀山湖与元荡湖体,沿江湖两岸纵深五公里陆域以及大泖港、园泄泾上溯十公里的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二)自龙华港至闵行西界三十公里的黄浦江水域以及沿江两岸纵深五公里陆域,划为准水源保护区。
第三条在上游来水符合国家二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应确保达到国家二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准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应达到国家三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条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对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和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港航监督机关负责对船舶排污的监督、管理。
规划、水利、市政、渔政、卫生、公用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本条例的实施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内原已形成的水污染,防止新的水污染。
第五条在上海市范围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机关、部队、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第二章监督和管理第六条为确保黄浦江上游水质达到国家二、三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内,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浓度排放标准应严于下游地区。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库水质改善工艺设计方案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库水质改善工艺设计方案摘要:水库是一种自然作用与人工调控结合的产物,其水质状况受到季节、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因水力调节、污染控制等人工手段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
对水库水质的研究,需要借助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流体力学、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模型模拟等多种学科手段。
本文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为例,简单介绍叙述了水库水质改善的工艺方案。
关键词:水库;污染控制;模型;水质;工艺方案1.工程概况金泽水库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太浦河的北岸湖荡地区。
为黄浦江上游分散取水口集中归并提供适当库容的水源,满足相关供水系统在太浦河、黄浦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满足避污的要求,同时改善原水水质,实现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和闵行五区的水厂持续供水。
水库总库容880万m3,有效库容612万m3,设计高水位3.0m、设计水位1.8m、常水位2.5~2.8m、死水位-1.8m,库底高程-3.3~-5.0m。
总占地面积2.7km2(折合4050亩)。
2.设计目标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要求,金泽水源湖水质应达到Ⅲ类标准(按河流型水源地评价)。
基于来水水质条件,提出以下净化标准: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出水浓度削减率在30%以上,总磷、总氮出水浓度削减率在10%以上,藻类去除率在20%以上,以达到改善水源水质,控制富营养化的目标。
3.工艺设计原则和思路3.1工艺设计原则工艺可靠、有经验,适合大流量、微污染水源;造价合理、运行维护成本低,水质改善效果与投入成本(益本比)关系适宜;易操作,运行维护方便;自然生态性好,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原则。
3.2设计思路1)太浦河来水BOD5、氨氮等主要水质指标较国家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偏高,需要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2)太浦河来水叶绿素α值偏高,在水库中存在藻类增殖风险,对来水藻类进行截留,其次要限制水库中藻类的生长因子,如营养盐和光照;3)太浦河来水所含悬浮颗粒物浓度不低,且粒径较小,需要相应的工程手段截留去除,如沉淀池;4)本项目占地面积相对供水量很小,水体在库中停留时间偏短,须综合运用多种强化净化工艺措施;5)影响水质的不良因素较多,且有一定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成熟的单一的工艺措施可以直接引用,需要因地制宜,探索集成。
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图2009-03-26 20:15一.全市河网水环境功能区划1、Ⅱ类水质控制区:指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见《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
2、Ⅲ类水质控制区:包括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见《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崇明岛和横沙岛。
3、Ⅳ类水质控制区:包括浦东地区、青松地区、蕴藻浜以北的嘉宝地区、临港新城和长兴岛。
浦东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黄浦江以东、周浦塘—六灶港—县北界河一线以北、长江口以西的地区。
青松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沪苏边界以东、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北界以北、准水源保护区西界西北、小莱港—蟠龙塘—闵行嘉定区界一线西南的地区。
嘉宝地区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黄浦江以西、蕴藻浜以北、沪苏边界以东、长江口以南的地区。
临港新城Ⅳ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芦潮港—随塘河以东、大治河以南、南汇边滩以西的临港新城地区。
4、Ⅴ类水质控制区:包括浦西中心城区和杭州湾沿岸地区。
浦西中心城区Ⅴ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蕴藻浜以南、黄浦江以西、龙华港—漕河泾港—淀浦河一线西北、小莱港—蟠龙塘—闵行嘉定区界一线东北的中心城区。
杭州湾沿岸Ⅴ类水质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是:掘石港—惠高泾以东、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南界以南、准水源保护区东界以东、周浦塘—六灶港—县北界河一线以南,之间除临港新城以外的地区。
二、全市主干河道、湖泊功能区划1、黄浦江、淀山湖、元荡淀山湖、元荡和黄浦江上游段(淀峰~沙港),包括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竖潦泾,水质控制标准为Ⅱ类。
黄浦江中游段(沙港~龙华港),水质控制标准为Ⅲ类。
黄浦江下游段(龙华港~吴淞口),水质控制标准为Ⅳ类。
2、黄浦江上游主要支流太浦河、园泄泾、大泖港,水质控制标准为Ⅱ类。
大蒸港、秀州塘、小泖港位于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段,水质控制标准为Ⅲ类水;位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段,水质控制标准为Ⅱ类。